第六讲 逻辑推理 - 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 逻辑推理
【玩一玩】分蛋糕
一个小蛋糕,30位小朋友,要确定谁来吃这个蛋糕。老师制订了如下规则:让这些孩子排成一个圆圈,从某一个孩子开始数,每次数到第2人就将它去掉,反复地数,最后去掉二十九人只剩一人,让此人就吃这个蛋糕。请问最后第几位小朋友吃了这个蛋糕? 如果有100位小朋友呢?
找一找,发现什么规律了么?
【想一想】倒霉的店主
有一个人拿着100块钱去小店买成本21元、售价25块钱的东西,店主没钱找开,于是就到隔壁小贩手中换了100块钱零钱,并给顾客75块钱。顾客走后过一会小贩过来说那100块钱是假的,店主一看果然是假的,于是又把假钱换回来,给了小贩100块钱的真钱。请问:店主一共亏了多少钱?
【例1】在一桩谋杀案中,有两个嫌疑犯甲和乙。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到讯问。
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是无罪的。”
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是无罪的。” 第三个证人说:“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第四个证人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
通过调查研究,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请你分析一下,凶手是谁?
分析与解 题目中条件较多,且四个人的证词有真有假,在这种情况下,要善于抓住关键,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逐步推理。本题的关键是:第四个人说了实话。
因为第四个人说了实话,所以第三个人的证词是伪证,也就是
说“前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是句假话。由此可以断定,第一个和第二个证人都说了假话。从而判断出甲和乙都是凶手。
注意:像上面的例题,从众多的条件中抽取关键的条件,往往是进行分析和推理的突破口。
【例2】某车间新调来三名青年工人,车间赵主任问他们三人的年龄。
小刘说:“我22岁,比小陈小2岁,比小李大1岁。”
小陈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小李和我差3岁,小李是25岁。”
小李说:“我比小刘年岁小,小刘23岁,小陈比小刘大3岁。”
这三位青年工人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请你帮助赵主任分析出他们三人各是多少岁?
分析与解 本题类似于例1,首先应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本题又不完全同于例1,并不知道哪句话真,哪句话假。所以解决本题的首要目标是先确定一句话是真还是假。
经过审题,仔细分析这九句话,不难发现有两句话是相互矛盾的。一句话是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我22岁”,另一句话是小李说的第二句话:“小刘23岁”。这两句话不能都真,必有一句是假的。为了确定这两句话的真假性。可以先假设某一句为真,如果推不出矛盾,本题就获得了解决;如果推出矛盾,就说明这句话是假的,从而也就找到了突破口。
先假设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我22岁”为真,那么小李说的第二句话“小刘23岁”就为假,因此小李的另外两句话就应该是真话,从“小陈比小刘大3岁”就推出小陈是25岁;又从“我比小刘年岁小”推出小李小于22岁。可是这样一来,小陈说的三句话中,“小李和我差3
岁”和“小李25岁”这两句话都不能成立,这与本题中的要求(“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即三句话中有两句话是真的)相矛盾。因此,小刘说的“我22岁”这句话是假的。
由于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是假的,所以后两句话就是真的。因此,小李说的第三句话“小陈比小刘大3岁”就是假的,所以,小李说的第二句话“小刘23岁”就是真的。于是就可以推出:小李22岁,小陈25岁,小刘23岁。
注意:这道题我们采用的解题方法是:先假设,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推理。如果推出矛盾,则说明假设不合理,由此得到与假设相反的结果。如果由假设出发,没有推出矛盾的结果,则说明假设合理。这种方法就叫假设法,是我们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
【例3】小王、小张和小李原来是邻居,后来当了医生、教师和战士。只知道:小李比战士年纪大,小王和教师不同岁,教师比小张年龄小。请同学们想一想:谁是医生,谁是教师,谁是战士?
小李是教师,小王是战士,小张是医生。
解答过程:“小李比战士年纪大”说明了:小李不是战士,小李年纪大于战士。
“教师比小张年龄小”说明了:小张不是教师,小张年龄大于教师。
“小王和教师不同岁”说明了:小王不是教师。
由以上的分析推理可知:既然小张和小王都不是教师,那么,小李一定是教师。
由小张年龄大于教师(小李),小李(教师)年纪大于战士,从而得出:小张不是战士,他只能是医生,那么小王就是战士了。
【例4】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我没有做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
同学们,请你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
2.乙和丁是盗窃犯。
解答过程:如果甲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可是乙和丁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了假话,乙和丁说的都是真话。即“丙是盗窃犯”。这样一来,甲说的也是对的,不是假话。这样,前后就产生了矛盾。所以甲说的不可能是假话,只能是真话。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真话。乙和丁说的是假话,即丙不是罪犯,乙是罪犯。又由甲所述为真话,即甲不是罪犯。再由丙所述为真话,即丁是罪犯。
【火柴与正方形】这里有16根火柴搭出了5个正方形,你能不能改变其中三根的位置,使得这16根火柴只搭出4个正方形?
【五边形中的三角形】这幅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你能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数出这些三角形,一个也不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