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最新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重点: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难点:小组成员的自主合作能力。
三、课时安排:
10课时
四、教学过程: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准备阶段
第一课时:制定计划
审核人:
复备人:
一、激情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1、自改自评。
(1)教师出示学生的一篇习作,请同学们找一找写得好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2)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
(3)用符号画出你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向全班展示,其他同学倾听、评议。
2、互评互改。
(1)交换习作。
①用赞赏的符号画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生默读阅读材料:《忘不了的笑声》
(二)谈一谈谁的笑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交谈)
师总结:透过这一声声与众不同的笑声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班同学的快乐、团结、乐于助人。同学们,咱们自己班级中,谁的笑声最特别?
(三)畅谈班级中的笑声。能够根据自己伙伴的特点写一个片段,并体现出该伙伴可贵的品质
(交流)
师:是啊,单单是笑声就能看出同学的不同特点,而正因为每一个人的与众不同才让我们的集体生活多姿多彩。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围绕着一位山区女孩的学习和生活展开,通过讲述她在学校里的努力学习和生活态度,展现了她的坚强和自信。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引发读者对教育公平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关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2. 能够运用阅读技巧,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教育公平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关注和同情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培养对教育公平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关注和同情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贫困山区学生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贫困地区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3. 分析描写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如细腻的描写、真实的情感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主人公的关注和同情心,讨论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5. 课文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贫困地区学生的困境和需要,鼓励学生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帮助他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课文2. 板书主人公:主人公的名字和性格特点3. 板书描写手法: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写一篇关于教育公平的短文。

2.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主人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答案:主人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在贫困山区的一所学校。

学校条件简陋,教室里的课桌椅破旧不堪,黑板上写着简单的粉笔字。

主人公穿着破旧的衣服,但她的眼神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她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来到学校,但她从不放弃学习,努力追求知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质教案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篇1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担任六(2)班和六(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二班学生共有xx人,三班学生共有xx人。

学生多为外地生,来源广,素质不一,基础参差不齐。

总体上分析,二班学生上学期末成绩有所上升,三班虽然保持,不过和二班还有点差距。

两个班班学习态度还比较端正,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信心。

毕业班面临升学压力,需要引导学生以一个积极端正的心态来面对。

二、教材分析1、内容和编排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2、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五)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六)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三、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生:喜欢)那你们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吗?(生举手自由答)我们是这样过春节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北京的孩子是怎么过春节的呢?(生:想)好,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

(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师指导学习。

重点指导“榛、掺、浒”和多音字“正”的读音。

4.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悬灯结彩:挂灯笼结彩带。

形容喜庆景象。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腊月的初旬开始,正月十九结束)2.快速读课文,提取信息,小组合作填写下表。

(课件先出示空表)主要习俗时间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糖、初一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出门拜年、在家待客、逛庙会正月十五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3.学生交流填表情况,教师相机出示答案。

(若有不同意见,相互讨论)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5.通过表格,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除夕和正月十五)6.除夕和正月十五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册)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册)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

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

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有《老舍全集》行世。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蒜、醋、饺”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饺子、万象、鞭炮”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4.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5.拓展阅读文段,对比舒乙、斯妤笔下的春节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1.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2.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新年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教学内容教科书P2~6内容。

◎教学目标1.熟记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鞭炮、通宵、万不得已”等词语。

2.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 猜谜语:挂灯笼,贴对联,舞狮子,敲锣鼓。

(猜一个节日)2. 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师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3. 在我们回味了年的感觉,了解了年的来历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2)学生提出难读词语,教师归类讲解,并完成形近字组词练习。

2. 学生自由读,标出自然段。

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 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读文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1. 默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并找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2. 学生自绘表格。

找出点明时间的词语,填在表格的左边。

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填表的时候可以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相机指导。

3. 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2)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3)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4)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藏戏。

2. 第二单元: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爱丽丝漫游奇境(节选)。

3.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语文园地。

4. 第四单元: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匆匆、那个星期天、古诗十九首(石灰吟、竹石、长歌行、采薇)。

5. 第五单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在宇宙中生活。

6.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成长”为主题、语文园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书中的生字、词语、成语、句子及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欣赏,阅读理解的深入分析,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语的掌握,句型的应用,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阅读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阅读理解练习。

(4)写作练习。

2. 答案:见课后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章节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深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详细内容涵盖全书共八个单元,包括:1. 单元一:《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村居、咏柳、石灰吟)2. 单元二:《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3. 单元三:《匆匆》《那个星期天》《别饿坏了那匹马》5. 单元五:《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6. 单元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宿建德江)7. 单元七:《凡卡》《灯光》《为人民服务》8. 单元八:《京剧趣谈》《音乐家贝多芬》《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作品。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品味与感悟,作文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单元一导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引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新课:详细讲解课文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单元一《北京的春节》:分析课文中描述的春节习俗,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例如,单元四文言文二则:翻译句子,解析句子结构。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单元三《匆匆》: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改写句子等练习。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例如:单元一:《北京的春节》1. 春节习俗2. 作者情感3. 重点词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例如,单元一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整理出北京的春节习俗。

2024人教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4人教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4人教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

1.2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1.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3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的运用。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长句、难句的理解。

2.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时间共计18周,每周2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周:第1-2课1.导入新课1.1向学生介绍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生字词。

2.学习第1课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进行讲解。

3.学习第2课3.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进行讲解。

4.课堂小结4.2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周:第3-4课1.导入新课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1.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生字词。

2.学习第3课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进行讲解。

3.学习第4课3.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进行讲解。

4.课堂小结4.2布置课后作业。

以此类推,直至学完本册教材。

五、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堂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020年春新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2020年春新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续表时间风俗习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

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最新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内容目录一、全册教材内容二、全册教材分析三、学生情况分析四、全册教学目标五、全册教学重点六、全册教学策略七、培优辅差计划八、全册教学进度九、单元教材分析十、全课教学目标十一、全课教学重点十二、全课教学难点十三、教学时数安排十四、课时教学目标十五、课时教学重点十六、课时教学难点十七、课时教学准备十八、课时教学设计十九、教学板书设计1最新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六下部编版语文教案一、教材内容第一单元第二单元1.北京的春节5.鲁滨孙漂流记(节选)2.腊八粥6*.骑鹅旅行记(节选3.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7.汤姆·索亚历险记4*.藏戏口语社交:同读一本书作:家乡的风俗作:写作品梗概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二快乐念书吧:安步世界名著花园第三单元第四单元8.匆匆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9.那个星期天11.十六年前的回忆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小桥流水人家12.为人民服务作:让真情自然流露13*.金色的鱼钩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作:心愿语文园地四第五单元第六单元14.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综合性研究:难忘小学生活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忆往事16.表里的生物依依惜别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古诗词诵读口语交际:辩论作:插上科学的翅膀语文园地五2、教材阐发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试行。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六年级上册保持一致。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

部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 总复习教案(全册)

部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  总复习教案(全册)
学习难点
尝试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
教具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浏览课文
梳理知识点
导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每课的主要内容。
生字
1.易读错的字
屏幕(píng) 拆开(chāi) 琼浆(qióng) 插槽(cáo) 闪烁(shuò) 学弈(yì) 鸿鹄(hóng hú) 凸出(tū) 凹陷(āo) 纬度(wěi)
引导学生品读,欣赏,理解
当堂检测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字:易读错字、易写错字、形近字、多音字;
词:近义词、反义词、成语、词组等;
句:好句 、句意、 背诵。
篇章:写什么、表达的思想情感、运用的表达方法
课后反思
学科
语文
承教者
授课时间
2019.12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四单元理想与信念
课型
总复习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理想与信念”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金色的鱼钩》《为人民服务》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习难点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教具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浏览课文
梳理知识点
导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每课的主要内容。
字:(1)易读错:
逶迤(shī yí) 日寇(kòu gòu)
看拼音,写词语。
xuán yá tiěsuǒ fèi téng bīng báo
照样子写字并组词。
博而不精( ) 精益求精(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第1单元1 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的“醋、燃”等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情感与价值了解老北京的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

关于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的课件.2。

歌曲《恭喜》。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播放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1)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2)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体认读。

(3)对于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6。

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地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美教学课件(全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美教学课件(全册)
空竹:一种靠线绳抖动使其高 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
再来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 味儿”语言的特点。(课后第三题)
这是用孩花子生们、准胶备枣过、年榛,子第、一栗件子大等事干就果是与买蜜·杂饯·拌掺·儿和。 成 是的买。爆孩竹子,们特喜别欢是吃男这孩些子·零们·七。·八恐·碎怕·儿第。三第件二事件才大是事买 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拓展延伸 过年的味道
周友斌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灶糖甜 滋滋的味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 间的说法是,灶王爷这一天要向玉帝 “汇报工作”,这天晚上,要给灶王爷献 灶糖,为的就是让灶王爷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 当然,名义上是甜灶王爷,实际上都甜了孩子们的嘴。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煎 炒烹炸的浓香味。我们这里是二 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 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 十九蒸馒头。除夕一早,又要张 罗包饺子,蒸年糕、炸油食、煮 白肉的香味和着剁肉馅的声音不 断从各家各户传出来……
三、询问亲戚和朋友,看看你的家乡 春节有哪些习俗。和老北京的春节一样吗? 有哪些不同?和同学分享交流。
逛庙会: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于起源
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 到烧香拜佛者多,就在庙外摆起了各式小摊。渐渐 地就成为了定期的活动。
守岁
俗名“熬年”。就是在旧年的 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 年到来的习俗。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
出来,并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时间顺序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默读 课文,完成这张表格。
日期
腊月初九—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初一腊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介绍了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热闹而又喜庆的老北京的春节,好不好?二、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深入读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一)腊八:课件展示句子,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用词的简洁和巧妙。

①“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农业展览会。

”从“家家都”可以看出人们对节日习俗的重视。

“农业展览会”是说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种类很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一样。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

)②“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翡翠”写出了蒜瓣的颜色,“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腊月二十三:1.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人们在腊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动。

(放鞭炮,吃糖)2.说一说腊月二十三为什么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过年的味道)(三)除夕:1.指名读第7自然段,说说除夕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热闹)2.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除夕真热闹”?①人们的活动。

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等活动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祈盼父母长寿。

②味、色、声的描写。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味道到色彩到声音对除夕这一天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无不体现出除夕的热闹,也让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观察的细腻。

3.除夕这一天,你以前是怎么过的呢?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吧!让学生自由发言。

4.指导朗读:想象一下文章中描绘的热闹场面,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一段。

(四)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1.指名读第8自然段,理解“截然不同”的意思。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说一说“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与“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之处。

课件演示:“铺户……全城都在休息。

”3.这样的“截然不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悠闲)4.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人们的悠闲自在?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小贩们。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或走亲访友,或逛庙会……都是那么快乐轻松自在。

5.指导朗读:读出轻松自在的感觉。

(五)元宵节:1.元宵节的特点是什么?(处处张灯结彩,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2.哪些内容描写了元宵节的灯?这些灯有什么特点?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说说元宵节上还有什么灯,并写一写。

4.作者用这么多的笔墨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其用意何在?(突出元宵节的热闹)5.朗读这一部分,读出元宵节的热闹。

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的写作特点,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对比阅读链接,体会文章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北京春节的方法,对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语言通俗直白,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素白中流露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顺序井然。

舒乙的《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祭灶、吃春饼等风俗习惯,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斯妤的《除夕》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露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联系生活,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北京的春节腊八忙碌详略得当2.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5个字,会写“糊涂、搅和”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3.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腊八那天会吃的食物——腊八粥。

民间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说明在腊月天气很冷。

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把下巴粘牢。

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在你的心目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着沈从文一起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4.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唾沫(tuòmo) 孥孥(núnú)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腻、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2.通读课文,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3.说一说哪一部分写得详细。

(等粥)哪一部分写得简略?(吃粥)4.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小组内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儿天真、可爱、嘴馋,腊八粥香甜诱人、惹人喜爱。

)- 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文章——《腊八粥》(师生齐读)。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一幅细腻独特的腊八风俗画。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品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

)我们在上节课也曾经提到过关于腊八粥的句子,回忆一下。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腊八粥吃起来一定如何?(美味可口)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美味的呢?(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煮的状态,还有腊八粥的香气。

)3.写腊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状态除了能够衬托腊八粥的香甜可口,还有什么作用?(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二)品读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那么多人都喜爱腊八粥,八儿也是其中的一员。

那么面对这样的一锅粥,八儿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自读第2~8自然段,画出描写八儿的语句,体会一下八儿的心理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①“喜得快要发疯”:心理描写,略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的兴奋。

“眼睛可急红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

②从八儿的心理、神态、语言中能感受到八儿有什么特点?(天真、可爱、颇有童趣)(三)品读第三、四部分(第9~19自然段)。

1.朗读第9~13自然段,从八儿与妈妈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八儿的心理和人物特点是怎样的呢?(八儿急切地想要吃到腊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腊八粥淡淡的烟气后,开始猜想锅内的情景;但是同时也没有只想着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

所以八儿不但天真可爱,而且也孝顺体贴。

)2.从妈妈对八儿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妈妈是非常疼爱八儿的。

)3.从这段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八儿与妈妈之间浓厚温馨的亲情。

4.一位同学朗读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八儿猜想的腊八粥是怎样的呢?画出相关句子并进行品析。

①“饭豆……肿胀了吧”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想象中豆子发胀饱满的状态。

②栗子、花生仁煮得软糯稀烂。

③哪个词可以形容八儿想象中的腊八粥?(妙极了)④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为八儿实际看到腊八粥做铺垫。

)⑤写出八儿怎样的心理?(憧憬、渴望的心理)5.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以后,他终于看到了腊八粥的庐山真面目了。

妈妈煮的粥究竟是怎样的呢?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齐读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①栗子跌进锅,饭豆煮得肿胀,花生仁儿脱了红外套,锅巴围了锅边成一圈儿,粥的颜色是深褐。

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内各种东西的状态。

6.你觉得当八儿看到这锅粥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①“他惊异得喊起来了”——感到惊讶。

②“怎么,黑的!”——有点嫌弃,觉得腊八粥很脏。

7.看到八儿有这样的反应时,妈妈是如何表现的?(“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从妈妈的行为中你能感受什么?(妈妈对八儿的疼爱。

)教师小结: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儿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惊讶—嫌弃)(四)品读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

最后八儿终于喝到了腊八粥。

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喝腊八粥的呢?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靠着”、“斜立”、筷子“摆”成十字,动作描写。

②“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外貌描写,写出了八儿喝饱了以后满足的样子。

③“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八儿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满足,通过对人们喝完腊八粥后状态的描写,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虽然文章的标题是《腊八粥》,但读完全文后,我们发现文章详写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腊八粥,而喝腊八粥则略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