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五)

合集下载

2016步步高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排查突破:人教新课标_book_5_Unit_5

2016步步高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排查突破:人教新课标_book_5_Unit_5

Ⅰ.词汇与派生A.语境填词1.When you find someone hurt,you should perform first aid(帮助) as soon as possible.2.Why do you value money so much? Is it essential(最重要的) to happiness?3.Those blackmailers(勒索者) intended to squeeze(压榨) more money out of the pupil.4.The cut on my arm bled(流血) a lot when I was hurt yesterday.5.An old woman was found choked(使窒息) to death.6.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riding electric(电的) bikes.7.He’s complaining of all the usual flu symptoms(征兆)—a high temperature,headache and so on.8.The biggest problem I have to face is the language barrier(障碍) when I go abroad.9.The complex(复杂的) operating systems of computers are difficult for some aged people who lack knowledge about computers.10.His rude behaviour is unbearable(难以忍受的) to his classmates,so he makes few friends in his class.11.Having experienced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on May 12th,2008,the young boy made a firm(坚定的) decision that he would be a soldier in the future.12.The opening ceremony(典礼)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directed by Zhang Yimou gave a surprise to the whole world which won the admiration of the world.B.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3.He was very brave about his operation.His bravery moved us deeply.(brave)14.He has been ill for two months.And we are very worried about his illness.(ill)15.She committed suicide by taking poison last night after a quarrel with her husband.Frequent quarrels are to couples what poisonous snakes are to human lives,which will poison husband and wife’s feelings.(poison)16.The coffee is very hot.Don’t burn your mouth,or you will receive serious burns.(burn) 17.Wood often swells when wet and rivers always get swollen with melted snow.(swell) 18.Infected with the disease,many people got frightened by the infection.(infect)19.Tom received a slight injury while many other people got injured in the accident.(injure) 20.He treated himself to a long holiday before he received a special treatment for his nose.(treat) 21.Press this button to start the engine,so the pressure of the water turns this wheel.(press)22.I don’t know why so many applicants have handed in their applications to apply for such an easy job:applying the ointment(药膏) to the wound.(apply)23.Tom was employed as a temporary worker in a hospital and so he worked temporarily in the First Aid Centre of the hospital.(temporary)Ⅱ.短语运用A.用方框内所给动词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t what you have done but what you will do that makes a difference.25.My key must be here somewhere,but I can’t put my hands on it at the moment.26.Since he fell ill,his daughter has been acting for him in all his affairs.27.This new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agriculture so far.28.He stuck a stamp to the envelope and walked out of the room.29.He was squeezed out of the job market by young people.30.When Mr.Brown left the firm,the director presented him with a gold watch.31.The snow was heavy,doing damage to the fruit trees.B.用方框内所给短语填空in place,step by step,over and over again,first aid32.She likes everything to be in place before she starts working.33.I’ve warned you over and over again not to do such silly things.34.You should learn something about first aid in case you get injured unexpectedly.35.Step by step he gained the child’s confidence and got the whole story from her.Ⅲ.经典句式36.The children were playing football happily on the playground when it began to rain heavily.孩子们正在操场上高兴地踢足球,这时天开始下起大雨。

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解行对照(1试)如验下.两图种小麦各种植了 25 亩,所
得亩产数据(单位:千克)如下:
品种 A:
357,359,367,368,375,388,392,399,400,405,41
2,414,415,421,423,423,427,430,430,434,443,
445,445,451,454 品种 B:
2,414,415,421,423,423,427,430,430,434,443,
445,445,451,454 品种 B:
363,371,374,383,385,386,391,392,394,394,39
5,397,397,400,401,401,403,406,407,410,412,
415,416,422,430 (1)作出数据的茎叶图; (2)用茎叶图处理现有的数据,有什么优点? (3)通过观察茎叶图,对品种 A 与 B 的亩产 量及其稳定性进行比较,写出统计结论.
3.运用频率分布直方图 预计样本的数字特性
(1)中位数:在频率分布直 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 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 由此可以估计中位数值. (2)平均数:平均数的估计 值等于每个小矩形的面 积乘以矩形底边中点横 坐标之和. (3)众数:最高的矩形的中 点的横坐标.
一条折线,称之为频率折线图.
基础知识
(生0.,01将0+其物0.理01成5×绩2(均+0.025+0.005)×10+x=1,可得 x=0.3,所
为整数)分成六段
以[40频,50率),分[5布0,6直0),方…图,如[9图0,1所00示]后.得到如
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
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分数在[70,80)内的频率,并补全这个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英语课件(外研版)book 1 Module 5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英语课件(外研版)book 1 Module 5

内容索引
自主排查 夯实基础 直击重点 突破考点 综合训练 巩固提升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7/302021/7/30Friday, July 30,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302021/7/302021/7/307/30/2021 5:42:47 AM
2 高频短语
1. react with 与……反应 2. put...in order 使……有条理;使……整齐 3. find out 弄清楚;弄明白 4. add...to... 往……加入…… 5. be proud of 为……感到骄傲/自豪 6. be supposed to 应当;理应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302021/7/302021/7/302021/7/307/30/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2021/7/302021/7/302021/7/30
First,we let the candle st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in and poured some water into the basin.Then we lit the candle and covered it with the glass that was full of air.We waited until the candle went out.

(英语)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Book5 Unit3

(英语)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Book5  Unit3
4.他们告诉他不要担心钱,一切会很快好起来的。(worry about)
They told him not to worry about money and that everything would be all right soon.
5.听了他们的话,他立刻露出了微笑。(in no time)
Hearing what they said,he smiled in no time.
He clearly remembers what I taught him in the first class.
5.Sue dared not sleep in her bedroom.苏不敢在她的卧室里睡 觉。 句式分析 dare作情态动词时,一般用于疑问句,否定句或 条件句中,或与hardly,never,no one,nobody连用;有时 态变化,但无人称变化,其后接动词原形。 句式仿写 没有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been built in big
解析
句意为:由于缺乏空间,在大城市里已经建起了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in search of寻找,搜寻;in place of代替;for lack of由于缺乏;for fear of由于害怕。根 据句意应选C。
考点探究
重点单词 1.instant adj .立即的,立刻的
instant n.[C] (一般用单数) 瞬间,片刻;某一时刻 in an instant= immediately 立刻,马上
the instant (that)= as soon as the moment/the minute+从句 instantly/immediately/directly+从句 (1) In an instant,he took off his coat and jumped into the water. 他马上脱掉衣服跳进了水里。 (2010· 陕西,阅读理解B)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配套课件:字音题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配套课件:字音题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题型一 字音题
——音准腔圆,依“法”识记
高考解读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养成 以练促记
字 音 题
知识构建:构建解答字音题的知识体系
一、多音字——切记据义定音 汉语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主要是由一字多用而产生的变调或 变音引起的。多音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同义多音字,因单用(单 音词 ) 合用 ( 合成词 ) 、口语书面语而产生,字义没有区别。如 “剥”,读“bō”和“bāo”,纯粹是单用和合用之别。另一类 是多音多义字,因语义不同、词性不同而引起。它是学习、考试 的重点。 多音字的认读比较复杂,容易出错,高考对多音字的考查极 为重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据义定音”的原则,巧妙运用 多种记忆方法,积累好多音字。
⑥跬 步千里( kuǐ ) . ⑨砧 板( zhēn ) .
知识构建:构建解答字音题的知识体系
三、形似字——看清细微差别 汉语中有许多字的字形很相近,如果对其字形识记得不 扎实,就会出现误读。对此,先要辨清字形,再依形记词定 音。平时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学会用联想记忆法。如“滇 池”里有“水”,“缜密”的思维要“丝丝入扣”,“嗔 怪”得用“口”。也还可以把同形旁 (声旁)的字放在一起, 集中辨析,甄别读音。
果脯 . ②脯 胸脯 . 模具 . ③模 范 模 .
fǔ pú mú mó
折耗 shé . ④折 将 zhé 损兵折 .
高考解读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养成
以练促记
返回
知识构建:构建解答字音题的知识体系
二、形声字 ——谨防声旁误导 汉字中 8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但由于语音的变化,今天的 形声字绝大多数已不能按其声旁去认读了。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 张伟明主任曾说:“之所以要考查形声字,是考虑到读音读半边 现已成为汉字字音误读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形声字辨识也是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音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应该引起足够 的重视。” 识记形声字方法之一是“舍同取异”,即声旁与现代汉语读 音相同的就不要记了,专记声旁与现代汉语读音不同的字。如 “益”字旁, “益”与“溢”读音相同, 可不记; 对“谥”“隘” 这些读音不同的字要好好记。

《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五单元学案20遗传知识拓展与相关题型探究

《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五单元学案20遗传知识拓展与相关题型探究

《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五单元学案20遗传知识拓展与相关题型探究考纲要求1.遗传定律的应用(Ⅱ)。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探究点一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概率计算问题(正推法)1.乘法原理: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时,这样的两个事件同时或相继发生的概率是他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1)原理:________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________问题。

(3)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________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某Aabb可分解为如下______个分离定律:Aa某Aa;________。

探究示例1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杂交(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是() A.4种B.9种C.8种D.18种听课记录:变式训练1(2022·江苏卷,10)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2.加法原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互为可斥事件,它们出现的概率为各自概率之和。

(1)原理:基因分离定律是____________的基础。

(2)思路:首先将____________问题转化为分离定律问题,计算两个事件独立出现的________,进而将两个事件________相加,即为________出现概率。

探究示例2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自交,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2B.1/3C.3/8D.3/4听课记录:变式训练2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

高考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重难聚焦练5PPT课件

高考生物步步高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重难聚焦练5PPT课件

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
8 9 10 11 12
解析
由①杂交后代中 A__C__R__占50%知该植 株A__C__中有一对是杂合 的;由②杂交后代中 A__C__R__占25%知该植 株A__C__R__中有两对是 杂合的;由③杂交后代中 A__C__R__占50%知该植 株C__R__中有一对是杂合 的;由此可以推知该植株 的基因型为AaCCRr。
8 9 10 11 12 解析
由于种皮的遗传只与母本 基因型有关,所以基因型为 ggyy 的母本所结子粒的种 皮均为白色;子叶的遗传与 受精卵有关,所以 F1 子叶 的基因型为 Yy(黄子叶)和 yy(绿子叶),D 正确。
12345678
5.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 A、C、R 三个显性基因,否则表现为无色。现
生物 人教
重难聚焦练⑤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 组合定律的各类命题
步步高 大一轮复习讲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已知玉米子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
解析
两种。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 X 进行
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 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将某一红 果高茎番茄植株测交,对其后代再测交。并用柱形图来表示 第二次测交后代中各种表现型的比例,其结果如图所示:
请你分析最先用来做实验的亲本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
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
的比是 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篇一:2016《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物理第1章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第1课时运动的描述考纲解读1.知道参考系、质点、位移的概念,理解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和位移的矢量性.2.知道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并理解二者间的关系.考点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1.质点(1)(2)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它是静止的.(2)(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例1 2013年8月15日消息,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解析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质量无关,A错;幸神星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其到太阳的距离来说属于次要的因素,因此可以看做质点,B对;比较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要选择同一参考系,C对;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和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均为零,D错.答案BC 变式题组1.[对质点的理解]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答案B2.[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宣布,1977年9月5日发射升空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经过36年的长途跋涉,终于飞出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分析探测器36年的运动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B.研究探测器的姿态控制问题时,能将其视为质点C.研究探测器的运动时,可选太阳为参考系D.研究探测器的位移时,可将其看作质点答案CD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2)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光滑平面”、“自由落体运动”、“点电荷”、“纯电阻电路”等,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Δx内的平均速度,即v=,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Δt(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2.瞬时速度(1)(或某一位臵)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失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臵相对应.(3)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例2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8 m/s,24 m/s B.24 m/s,8 m/s C.12 m/s,24 m/s D.24 m/s,12 m/s解析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公式可得t=2 s时的速度为:v=6t2 m/s=6×22 m/s=24 m/s;由x与t的关系得出各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0到t=2 s间的平均速Δx19-3度为:v1==m/s=8 m/s,故B正确.Δt2答案 B 变式题组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ABD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B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D正确.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和计算]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上的中点A,由A向c运动,如图1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2B.前2 s m/s2C.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 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答案ABC 两种速度的比较(1)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3)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不同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Δx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Δt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Δx(2)定义式:vΔt(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速度变化量(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定义式:Δv=v-v0.(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4)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3.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Δvv-v0(2)定义式:a=ΔtΔtF(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m(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例3 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Δv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即加速度大;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Δt移一定增加.答案AD 变式题组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篇二:2016《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物理第3章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考纲解读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会分析实际问题.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会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例 1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指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选项C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D正确.答案AD 变式题组1.[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答案A解析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即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种观点错误,A项说法错误;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分析并推理,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B项说法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C项说法正确;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并通过科学推理,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D项说法正确.2.[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只有不受外力的物体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时其惯性也越大答案B解析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也可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A项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项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C项错误.虽然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D项错误.3.[对惯性的理解]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A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运动状态的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说明列车是减速且在向南拐弯的图是()答案A解析由于列车原来做匀速运动,小球和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现在列车要减速,由于惯性小球必向前运动,C、D错;又因列车要向南拐弯,由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列车要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即桌子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所以小球相对桌面向北运动,A对,B错.考点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①②③变化情况相同.(2)“三异”:①②③产生的效果不同.(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3例2 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拉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A错.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木箱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B错.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对.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答案 C变式题组4.[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一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答案B解析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平衡力的特点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B对.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它的反作用力应作用在地球上,由此可知C错.对重力分解,其分力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可能分解为对斜面的压力,D错.5.[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如图2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A推B时()图2A.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B.A对B的作用在先,B对A的作用在后C.B对A的作用力小于A对B的作用力D.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A推B时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选项A正确,B、C、D错误.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往往不同.(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移研究对象考点三“转移研究对象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例3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总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3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来自: 博文学习网: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大小为多少?图3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其受重力mg和杆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对杆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f′.故箱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篇三: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第1讲考点一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1.质点(1)(2)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3.位移(1)定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路程.[思维深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只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而转动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3)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一般遵循描述运动方便的原则.( √)(4)当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返回原抛出点时,位移的大小等于上升高度的两倍.( ×)1.[对质点的理解]以下情景中,人或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答案D解析长江大桥虽长,但火车长度与之相比不能忽略,不符合“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选项A错误;既然是“旋转球”,就是要研究球的旋转的,如果把它看成质点,则掩盖了其旋转的特点,故不能把它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突出的是看清“挥动国旗的动作”,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突出它的“位置”,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船的大小与大海相比,其大小可以忽略),故选项D正确.2.[对参考系的理解](多选)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B.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始终在直升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AC3.[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1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抓住“三点”理解质点、参考系和位移1.质点的模型化:建立模型.一是要明确题目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二是看所研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是否有影响.2.运动的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3.位移的矢量性:一是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二是位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考点二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速度(1)Δx(2)定义式:v. Δt(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4)2.平均速度(1)内的平均速度,即v=Δx Δt(2)3.瞬时速度(1)(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3)[思维深化]如果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请思考如何求解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答案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公式可得t=2s时的速度为:v=6×22m/s=24 m/s;由x与t的关系得出各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vΔx19-3=m/s=8 m/s. 1Δt2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ABD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B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D正确.5.[平均速度的求解]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vt着( ) 22245A.vB.C. 336答案D解析分别求出两个时间段的位移,求其和,得出总位移,再除以总时间.6.[用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用如图2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图2A.0.10m/sC.4.0m/s答案A解析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3d4.0×10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m/s=0.10 m/s,A正确.t0.040-B.100 m/s D.0.40 m/s用极限思想理解两种速度关系1.两种速度的关系(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2.关于用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Δx(1)方法概述: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当Δx、Δt都非常小,趋向于极限时,这时的平Δt均速度就可认为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Δx(2)选用思路:当已知物体在微小时间Δt内发生的微小位移Δx时,可由v=Δt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度.考点三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关系1.速度变化量(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定义式:Δv=v-v0.(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4)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2.加速度(1)Δvv-v0(2)定义式:aΔtΔtF(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m(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0、v 的方向无关.[思维深化]1.以恒定的速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吗?为什么?答案有,因为速度的方向在变化.2.有加速度的物体一定加速运动吗?为什么?答案不一定,要看a与v的方向关系.7.[对加速度的理解]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

t 善堀解读】1掌握螺盎测微铝的康理及读救方法.2.掌握电撕表、电压聂和滑成变阻藤的使用方法及电流盏和电压表的漆数方法.3•会用伏安洗期和阻,?r 能测定金尾丝韵电PG 率,实验基础知识、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 .构造:如图1所示,B 为固定刻度,E 为可动刻度.2.原理:测微螺杆F 与固定刻度B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 即旋钮D 每旋转一周,F 前进或后退0.5 mm 而可动刻度E 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 前进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 0.01 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值(mm )=固定刻度数(mm )(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如图2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 2.0 mm+ 15.0 >0.01 mm = 2.150 mm.二、游标卡尺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选修卜1第txt 恒定电流实验五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尺上各有一个、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3所示)图32 .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径、外径.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4. 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 Kx精确度)mm.三、常用电表的读数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1) 0〜3 V的电压表和0〜3 A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01 V和0.1 A ,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2) 对于0〜15 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V ,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 V.(3) 对于0〜0.6 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 A ,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 A.基本实验要求1. 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也业勺直径d,计算出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2. 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50 Q), 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3. 实验步骤(1) 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2) 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3)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 .(4)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5) 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l Ttd2⑹ 将测得的R、l、d值,代入公式R= pg和S= 丁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S 44. 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两种方法的比较规律方法总结1. 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1) 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阻进行比较,若R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较大,宜采用电流表接法.(2) 临界值计算法R< 时,用电流表外jf法;R> ;'RRM,用电流表接法.(3) 实验试探法:按图4接好电路,让电压表的一根接线柱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处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接法.,此,£一 __ —|i1>区.....图42. 注意事项(1) 先测直径,再连电路: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之前测量.(2) 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⑶ 电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温度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3. 误差分析(1) 若为接法,电流表分压.(2) 若为外接法,电压表分流.⑶长度和直径的测量.考点一测量仪器、仪表的读数曜考点逐项排查基础是1. 游标卡尺的读数(1)10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__ __ 1 标的格数x —.(2)20分度的游标尺的读数: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游标尺上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__ 1标的格数乂20.2.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固定刻度数m计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 mm.3.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1) 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1,0.1,0.01 ,…时,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2) 若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2,0.2,0.02,5,0.5,0.05 ,…时,只需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位数.题组阶梯突破应用房1. [直尺和游标卡尺的读数](2014 •理综19(1))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5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cm和mm.答案60.10 4.20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要估读到0.1 mm.游标卡尺读数=4 mm 10>€.02 mm= 4.20 mm.2.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完成下列读数(如图6所示)图5Ada. mmb. mmc.mm d. mm答案 a. 0.486(0.484 〜0.488) b. 0.536(0.534 〜0.538) c. 4.078(4.077 〜4.079) d. 5.663(5.661 〜5.665)3. [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箱的读数 ](1)①如图7所示的电流表使用 0.6 A 量程时,对应刻 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A,图中表针示数是 A;当使用3 A 量程时,对应刻度 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A,图中表针示数为 A.(2)旋钮式电阻箱如图9所示,电流从接线柱 A 流入,从B 流出,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今欲将接入电路的电阻改为 2 087 Q,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围为答案(1)① 0.02 0.44 0.1 2. 20 ②0.11.400.57.0(2)1 987 将“X1 k ” 旋钮调到 2,再将“X100” 旋钮调到 0 0 〜19 998 Q解析(1)①电流表使用0.6 A 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为 0.02 A,指针的示数为0.44 A;当换用3 A 量程时,每一小格为0.1 A ,指针示数为2.20 A.②电压表使用3 V 量程时,每小格表示 0.1 V ,指针示数为1.40 V ;使用15 V 量程时,每小格为0.5 V ,指针示数为7.0 V.②如图8所示的电表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V ,图中指针的示数为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V,图中表针指示的是 V..若用两个这样的电图7图8图9⑵电阻为1 987 Q .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X 1 k ”旋钮调到2,再将“ X100”旋钮调到0.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9 999 Q,用这样两个电阻箱串联可得到的最大电阻 2 >9 999 Q =19 998 Q .故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围为0〜19 998 Q .考点二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4. [实验操作](2014 •单科10)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0所示的部件(选填" A”、“B”、“C”或“ D” ) .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mm.图10(2)图11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 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选填“短路”或“断路”).图11⑶ 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2.23 V和38 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 Q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答案(1)B 0.410 (2)7、8、9 断路(3)电流表改为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象法求电阻值)解析(1)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先将锁紧装置锁紧,即旋紧B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 + 41.0 >0.01) mm = 0.410 mm.(2)电压表的示数不为0,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0,说明连接两电表的电路是导通的. 而滑动R R 变阻器几乎不起作用,说明线路电阻很大,故可判断7、8、9间断路.(3)由题知日Q 0.005<-R x R -0.020,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不显著,故可将电流表改为接,并测出多组U I值,求出R后,再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5.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为5 Q的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是两节干电池.如图12甲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带有刻度尺的绝缘底座的接线柱上,底座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金属触头P,触头上固定了接线柱,按下P时,触头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从刻度尺上读出. 实验采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测量电阻丝直径所用螺旋测微器如图丙所示.图12(1) 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使测微螺杆F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动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使F固定后读数.(填仪器部件的字母符号)(2) 根据电路原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丁连接成实验电路.⑶ 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P的位置,得到几组LK,一,-- U_,一,, …… ~I 、L 的数据,用R=「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后作出 R — L 图线如图13所示.取图线上两个点 间数据之差△ 1和八R,若电阻丝直径为d,则电阻率p =解析(1)在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粗调旋钮D,使测微螺杆F 接近被测电阻丝,再转动微调旋钮 H 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 拨动止动旋钮 G 使F 固定 后读数.一 _____ I …_ △ L _ 兀 d ,,、,- 兀△ Rd (3)根据牛 p & R △ R= p w -,而 S=~,代入碍 p =~.S S 4 4 ZA L6.[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为测定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p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4甲所示的电路.ab 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路中的保护电阻 R= 4.0 Q,电源的电动势E= 3.0 V ,电流表阻忽略不计,滑片P 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1) 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 长度x 及对应的电流值I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x (m)0.100.200.300.400.500.60答案 (1)D H G (2)如图所示兀△Rc 2 ⑶mm.图13图141 .. ..一一.................. 一一...................①将表中数据描在--x坐标纸中,如图15所示.试作出其关系图线,图象中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 =(用题中字母表示),由图线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p为Q・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一,一1②根据「一x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电源的阻为Q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_ ___ 4 0 —6答案(1)0.400 (2)①图线见解析图—^S 1.1刈°②1.4解析(1)由题图乙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0 m2 40.0 >0.01 mm = 0.400 mm.⑵①如图所示.1x E 7 兀d2根据图象由电阻定律可得R=pg,由欧姆定律可得:R=§,贝U图象斜率k=-, S;= —S I X 4,1…4。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篇一:第十一章第1讲【2016化学大一轮步步高答案】】t>[考纲要求]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官能团1.按碳的骨架分类 (1)有机链状化合物?如chchch?脂环化合物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323(如)(2)烃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解析有机物的甲酸、甲酸某酯以及某些糖(如葡萄糖)中均含有醛基,它们均不属于醛类物质。

2.有下列四种含苯环的有机物: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

(3)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4)用图示画出上述三类物质之间的包含关系。

答案(1)① (2)①② (3)①②③④(4)题组一官能团的识别1.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答案 a解析从图示可以分析,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1个醇羟基、1个羧基。

2.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

该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

(完整版)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

实验基础知识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构造:如图1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图1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如图2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 mm+15.0×0.01 mm=2.150 mm.图2二、游标卡尺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3所示)图3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4.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mm.三、常用电表的读数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1)0~3 V的电压表和0~3 A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0.1 V和0.1 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2)对于0~15 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 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 V.(3)对于0~0.6 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 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 A.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d ,计算出横截面积S ,并用伏安法测出电阻R x ,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2.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50 Ω),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 (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6)将测得的R x 、l 、d 值,代入公式R =ρl S 和S =πd 24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4.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两种方法的比较电流表分压 电压表分流。

2016步步高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排查突破:人教新课标_book_5_Unit_5

2016步步高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排查突破:人教新课标_book_5_Unit_5

重点识记词汇1.fall ill 生病 plex adj.复杂的3. squeeze out榨出;挤出4.in place在适当的位置;适当5. a number of若干;许多6.put one’s hands on 找到7. over and over again反复;多次8.pour vt.& vi.倒;灌;注;涌9. vital adj.至关重要的;生死攸关的10.electric shock触电;电休克11. barrier n. 屏障;障碍(物) 12.squeeze vt.& vi.榨;挤;压榨13. symptom n. 症状;征兆14.ceremony n. 典礼;仪式;礼节15. choke vi.& vt.(使)噎住;(使)窒息16.essential adj.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本质的17.swell vi.& vt.(swelled, swollen) (使)膨胀;隆起18. aid n. & vt.帮助;援助;资助→first aid (对伤患者的)急救19. mild adj.轻微的;温和的;温柔的→mildly adv.轻微地;温和地20. infection n. 传染;传染病;感染→infect vt.感染;传染21. make a difference 区别对待;有影响;起(重要)作用22. injury n. 损伤;伤害→injure v. 受伤→injured adj.受伤的23.bleed vi.& vt.(bled, bled)流血→blood n.血24. temporary adj.暂时的;临时的→temporarily adv.暂时地;临时地25. poison n. 毒药;毒害vt.毒害;使中毒→poisonous adj.有毒的26. variety n. 变化;多样(化);多变(性)→various adj.各种各样的→vary v. 变化27. unbearable adj.难以忍受的;不能容忍的→bearable adj.(反义词)可忍受的;支持得住的→bear vt.忍受vi.承受28. watery adj.(似)水的→water n. 水vt.给……浇水29. tight adj.牢的;紧的;紧密的→tightly adv.紧地;牢牢地30. firm adj.(动作)稳定有力的;坚定的→firmly adv.坚固地;稳定地31. bravery n. 勇敢;勇气→brave adj.勇敢的32. apply vt.涂;敷;搽;应用;运用vi.申请;请求;使用;有效→applicant n. 申请人→application n. 申请(书)33. pressure n. 压力;挤压;压迫(感)→press v. 压;按;压迫34. treat vt.& vi.治疗;对待;款待n. 款待;招待→treatment n. 治疗;疗法;对待34.treat v t.& v i.治疗;对待;款待n.款待;招待→treatment n.治疗;疗法;对待必背经典句式1.So as you can imagine, if your skin gets burned it can be very serious.因此你可以想象的到, 如果你的皮肤烧伤了就可能非常严重。

(英语)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Book5--Unit1

(英语)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Book5--Unit1
第13页,共61页。
5.如果我们共同努力,杜绝粗心,盗窃事件将不会发生。 (cure sb.of sth.)
If we make common efforts and cure us of carelessness,burglary will never
happen again.
第14页,共61页。
第3页,共61页。
Ⅱ.短语与拓展 1.put forward 提出
come upwith 想出,拿出(方案) 2.draw a conclusion 得出结论
in conclusion 最后,总之 3.expose... to ...使暴露于……中 4.come to an end 结束
put an end to 废除;终止 5.apart from 除……之外;此外
contribution n.贡献 15.construct [kən′strʌkt] vt.建设;修建→
construction n.建设
第2页,共61页。
16. reject [rI′dʒekt] vt.拒绝;抛弃 17.pollute [pə′luː t] vt.污染→ pollution n.污染
the meeting.
第6页,共61页。
2.So many thousands of terrified people died every time there was an outbreak.每次爆发霍乱时,都有大批惊恐的 老百姓病死。 句式分析 every time 意为“每当……”,引导一个时间 状语从句,相当于 whenever。 句式仿写 每次我去看她,她都在看书。 Every time I went to see her ,she was reading boo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某细胞中,一条还未完成转录的mRNA已有核糖体与之结
合,并翻译合成蛋白质,则该细胞不可能是真核细胞( √ ) 39.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 ) 40.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 ) 41.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 )
42. 若 核 酸 中 出 现 碱 基 T 或 五 碳 糖 为 脱 氧 核 糖 , 则 必 为
要遗传物质( × )
7.噬第菌一体关侵:染测细基菌础实验判比正肺误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 力( √ )
8.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
养噬菌体( × )
9.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
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
10.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
0.25( √ )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33.一条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的脱氧核苷 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32P的个数为
2n-2( × )
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对性状的决定都是
通过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实现的( × )
35.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25.某碱基在单链中所占比例与在双链中所占比例相同
(×)
26.DNA不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一切细胞生物的
遗传物质都是DNA( √ )
27.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产生了S型菌,其生理基础是发生了基因重
组( √ )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28.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 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
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11.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
12.DNA分子的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
结构( × )
13.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
接而成的( √ )
14.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
菌体( × )
29.一条DNA与RNA的杂交分子,其DNA单链含ATGC4种碱 基,则该杂交分子中共含有核苷酸8种,碱基5种;在非人为 控制条件下,该杂交分子一定是在转录的过程中形成的
(× )
30第.磷一脂关双:分测子基层础是细判胞正膜误的基本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交 替连接成的长链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
直接模板( × )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20.细 胞中有 多 种 tRNA , 一 种 tRNA 只能 转 运一种 氨基 酸
(√)
21.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
则( × ) 22.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 23.体内转化实验就是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 × ) 24.转录的产物只有mRNA( × )
46. 细 胞 中 有 多 种 tRNA , 一 种 tRNA 只 能 转 运 一 种 氨 基 酸
(√ )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47.基因B1和由其突变而来的B2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
套遗传密码( √ ) 48.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 )
第二关:练规范 强素质
1.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 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_分__离__并__提__纯__S_型__细__菌__的__D__N_A__、 _蛋__白__质__、__多__糖__等__物__质__,__单__独__研__究__它__们__各__自__的__功__能__。 (2)上述实验证明了_肺__炎__双__球__菌__的__“_转__化__因__子__”是__D__N_A_____。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放__射__性__同___位__素__标__记_法,进一步 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质( × )
3.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证
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
5.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 )
6.豌豆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是DNA是豌豆的主
在此添加副标题
2016步步高大一 轮复习讲义单元 基础知识排查(五)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第二关:练规范 强素质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
小鼠体内提取到的细菌少数是S型活细菌( √ )
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
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 )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36.人体细胞中的某基因的碱基对数为N,则由其转录成的 mRNA的碱基数等于N,由其翻译形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数目
等于N/3( × )
37.转运RNA与mRNA的基本单位相同,但前者是双链,后
者是单链,且转运RNA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 × )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31.每个DNA分子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是一定的,其中蕴含了
遗传信息,从而保持了物种的遗传特性( √ )
32.已知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0.25, (A+T)/(G+C)=0.25,则同样是这两个比例在该DNA分子的 另一条链中 的 比例为 4与 0.25, 在整个DNA 分 子中 是 1 与
DNA( √ )
43第.转一录关是:以测DN基A础的两判条正链误作为模板,只发生在细胞核中,以 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
44.转录时,RNA聚合酶只能起到催化作用,不能识别DNA中
特定的碱基序列( × )
45.密码子位于mRNA上,是由三个相邻碱基组成的,密码 )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15.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
键连接的( √ )
16.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形
成新的DNA双链( × ) 17.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 ) 18.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
19.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DNA是蛋白质合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