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基本知识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1 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藏族舞蹈特色。
一般来讲,藏族舞蹈以欢快的节奏及美妙的旋律结合了藏族讲故事的技巧,表现出了藏族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社会历史等。
2 基本动作
藏族舞蹈主要包括三种基本动作,即慢步、双足跳步和滑行步。
1、慢步。
慢步是藏族舞蹈中最常见也最基本的动作。
执行时,左脚和右脚每次交替地执行,节奏、步骤比较有规律,像把一幅正常流动的美丽画卷拉出来。
2、双足跳步。
双足跳步是藏族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者脚尖起跳的同时实施,动作幅度保持在两步以内,跳力上要强有力,以突出舞蹈节奏感。
3、滑行步。
滑行步在藏族舞蹈中也是重要的动作之一,它的特色在于将脚尖轻柔滑过地面,舞姿俊美而精致,同时在滑行过程中要保持柔和而自如的节奏,这也是藏族舞蹈中最难掌握的动作之一。
3 拓展舞艺
除所述基本动作外,藏族也开发出其他优美、别具一格的舞蹈表演形式,比如旋转、十字跳、旗袍舞等,它们在舞蹈中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被舞蹈爱好者所喜爱。
4 文化意义
藏族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更蕴含着藏族的文化底蕴,反映着对自然、神灵的尊敬之情,以及藏族对家国、祖先的思念,具有很强的反映历史、记录生活的文化价值。
综上,藏族舞蹈丰富多彩,基本动作多样,既发挥出了藏族文化魅力,又传承了藏族传统舞蹈的精髓,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篇1① 基本步伐②手形③脚位基本步伐——弦子步伐① 平步② 拖步③ 三步一撩④ 二步踢撩⑤ 单靠步⑥ 连靠步⑦ 长靠步锅庄踢踏1.自然位“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姿,位置相当于“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间,脚尖不靠拢,两脚尖分开不大。
2.扶胯五指自然合拢,双手掌心扶在腰胯两侧,肘与身体平行。
这是藏族舞蹈的一种特殊叉腰姿势。
3.小颤“自然位”,双膝比较松弛地上、下屈伸。
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
4.退踏步“踢踏舞步”。
站“自然位”,身体轻松自然。
(以右脚为例)右脚前半脚掌向后踏一步,左脚原地轻踏一步,右脚再向前重踏一步,重心仍在左脚。
三步均应踏地有声,前两步较最后一步略轻些。
“退”和“踏”中间,间隔一脚距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范和要领:一手摇动,另一手弯曲手腕,用手掌擦拭,通过上弧形成上弧由侧向内的流动。
单手皮瓣也常见于腰部和腹部前部。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只手垂在身旁,多为单手侧身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伴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范与要领:双脚双脚交替踏步,双膝颤抖,踏步节奏相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准备:身体向一个方向,基本姿势,双手垂向侧面。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
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藏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族舞蹈,它源于藏民族的传统宗教和民间文化,是藏族人民表达情感、追求心灵自由的重要方式之一。
藏舞不仅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也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赞誉。
本文将介绍藏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富有独特魅力的舞蹈形式。
一、基本动作藏舞的基本动作包含了多种元素,如身体动作、手势、脚步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舞蹈的整体形态。
1.身体动作:藏舞的身体动作通常注重柔和、流畅和协调。
舞者通常以挺直的身体姿势开始,通过身体的起伏、弯曲和扭动展现舞蹈的情感表达。
身体的动作丰富多样,既包括了自然的行走和转身,也有富有代表性的姿势,如跪拜、弯腰等。
2.手势:藏舞中的手势又称为“明月”,是舞者表达情感和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
手势的动作优雅、流畅,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常见的手势包括掌心向上表示祈祷和奉献,掌心向下表示呼唤和接受等。
3.脚步:藏舞的脚步动作独特而富有韵律感。
舞者通过重心的转移和脚步的齐步奔跑、滑行、跳跃等展现出舞蹈的活力和魅力。
脚步动作通常与音乐的节奏相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
二、特点藏舞作为西藏地区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宗教性质:藏族传统宗教对藏舞具有重要影响,藏舞常常与宗教仪式、庆典和祭祀活动相结合。
在这些场合,藏舞发挥着传递祝福和祈福的作用,舞者通过舞蹈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虔诚。
2.文化遗产:藏舞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藏舞的修习和传承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舞者通常通过传统的口传和示范学习。
这一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藏舞得以保存并且传承至今。
3.多样性:藏舞的多样性是其魅力之一。
西藏地区辽阔的地理环境和多元的族群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藏舞风格和类型。
例如,藏区的农耕舞蹈、战舞、恭贺舞等都展示了独特的风格和舞蹈形式。
4.装饰性:藏舞不仅通过动作和姿势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还通过舞衣、头饰、饰品等装饰物来营造舞蹈的氛围。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二是谐,子称“弦子”;
三是果谐,围着圆圈歌舞之意;
四是卓,也称为“锅庄”。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化,上身动作随动,手臂较松弛感附随而动,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风格。要体现藏族民间舞蹈韵味和特点应对其生活、历史、宗教有所了解,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才能较好表现。
3、合音乐练习
通过音乐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藏族舞蹈风格,使体态特点与动律特点能更好表现出来。
四、布置作业
1、练习藏族民间舞蹈体态与动律
2、观看藏族舞蹈音像资料
五、小结
(1)教师示范讲解
a.颤膝:藏族舞蹈动律特征,膝部连续不断的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踢踏主要是小而快的颤动,弦子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
问题: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b.左右晃身:
c.前后晃身:
(3)学生练习
颤动要均匀而有弹性,重拍向下,强调放松膝关节、手臂自然随动,使颤动自如、灵活。
周次
课次
课题
藏族舞基本体与与动律
教学
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及种类
2.初步掌握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
主要
教学
内容1Biblioteka 藏族舞基本概念2.基本体态概念及基本体态
3.动律的概念及动律;颤膝、左右晃身、前后晃身
教学
重点
1.含胸曲背体态的动作要领
2.膝部均匀有弹性的颤动
教学
难点
1.膝部的放松与柔韧
2.步伐与重心移动的配合
三、基本体态与动律练习
1、藏族基本体态
(1)教师示范讲解
藏族踢踏舞基本动律
藏族踢踏舞基本动律
1.踏板音节规律:藏族踢踏舞中,跳踏板的音节有固定的规律,分为单板、双板、三板等不同的板数,每个板数对应的音节也不同。
2. 身体协调:在跳踢踏舞中,身体的各个部位需要协调配合,比如手臂的动作、腿部的节奏、脚步的转移等,都需要有熟练的掌握和协调。
3. 跳跃能力:藏族踢踏舞需要跳跃动作,因此对跳跃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
4. 舞蹈节奏:藏族踢踏舞音乐的节奏很重要,舞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掌握跳舞的节奏,并做出合适的动作。
5. 舞蹈形态:藏族踢踏舞有多种不同的形态,比如“白山黑水”、“草原牧歌”等,每种形态的舞蹈动作和表现都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只有在不断的练习和磨练中,才能完美地呈现出藏族踢踏舞的魅力。
- 1 -。
藏族舞蹈基本步法
藏族舞蹈基本步法藏族舞蹈是源自西藏的一种舞蹈,它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舞动,并以欢快的步伐表现出藏族的文化精神。
由于藏族人本身强烈的宗教信仰,藏族舞蹈也多源于宗教仪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藏族舞蹈精致而富有传统的色彩,它的旋转动作还含有强烈的宗教意味。
基本步法藏族舞蹈的基本步法包括:一、变换步法。
变换步法是藏族舞蹈中最重要的一种动作,舞者以身体前后、左右移动,以各种姿势结合抬腿、抬踢动作,改变身体方向,完成变换步法。
二、环绕步法。
环绕步法是指舞者环形运动,即在某一特定点使舞者以不断变换的轨迹(变曲线)不断改变方向,以不断移动的前进步伐,将藏族舞蹈融入到此类动作中。
三、划圆步法。
划圆步法的意思是,舞者站在一个圆心,以不断变换的轨迹,将身体不断向外移动,以划转的方式绕圆心转动,在每一转的过程中自行设计让身体按照特定的语义解析做出不同的动作,以实现藏族舞蹈的特殊效果。
四、前进步法。
前进步法指舞者以抬踢、抬腿的方式,以持续的步伐前进,并且根据音乐,在一定节奏下,自行设计各种不同的动作,达到藏族舞蹈的效果。
五、后退步法。
后退步法指舞者以抬腿的方式,以持续的步伐后退,并且根据音乐,在一定节奏下,自行设计各种不同的动作,达到藏族舞蹈的效果,同时展示出藏族文化的背景。
六、三步钟步法。
三步钟步法是指舞者将自己定在某一特定的位置,根据音乐,在一定节奏下,自行设计各种不同的动作,把身体绕着自己定位的中心点,在三个方向上不断改变,达到藏族舞蹈的效果。
七、闪腾步法。
闪腾步法是藏族舞蹈中最常见的一种动作,舞者以腾跃的步伐,不断的前进、后退、跳跃动作,以变换轨迹,不断变换方向,达到标志性的效果。
八、八字步法。
八字步法指舞者以八种方向和抬腿的动作,在一定节奏下,不断变换轨迹,从而完成了这种特殊的舞蹈步法。
九、缠身步法。
缠身步法是指舞者以不断的抬腿、抬腿和身体旋转的动作,在一定节奏下,以不断移动的步伐完成缠绕自身轨迹,从而获得藏族舞蹈的特色效果。
藏族舞蹈基本步
藏族舞蹈基本步
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舞蹈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族特色。
在藏族舞蹈中,有许多基本步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基本步法。
1. 手舞步
手舞步是藏族舞蹈中最基本的一种步法,它的特点是手臂不断摆动。
在跳手舞步时,需要将双手伸直放在两侧,然后左右摆动手臂,带动身体的前后摆动。
2. 跳步
跳步是藏族舞蹈的常用步法之一,跳步时需要将脚跳起,然后再落下。
在跳步的过程中,身体需要做上下的运动,手臂也要做相应的动作,以保持整个舞蹈的协调性。
3. 跳蹦子
跳蹦子在藏族舞蹈中也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需要将腿跳起,然后在空中扭动身体,落地时再做一次扭动。
跳蹦子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平衡,同时手臂也要做相应的动作。
4. 扭步
扭步也是藏族舞蹈中的一种基本步法,它的特点是需要将脚向外侧转动,然后再向内侧转动。
在扭步的过程中,需要将手臂做相应的动作,以增强整个舞蹈的表现力。
总之,藏族舞蹈的基本步法虽然简单,但是却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
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好这些基本步法,才能在舞台上展现
出自己的风采。
藏族的传统舞蹈介绍
藏族的传统舞蹈介绍藏族的传统舞蹈介绍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广阔的民族之一。
藏族的传统舞蹈是什么?通过下面的阅读你会有所了解。
藏族的分布区域以西藏自治区为主外,还遍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多个省份。
藏族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也正是由于藏族具有以上的人文特点而出现了:因藏族生活地域的差异、各自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往,而在相同类别的文化现象与艺术品种、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礼仪和歌舞。
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
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望果节”的由来和酬神仪式的舞蹈,在《笨教历算法》中有一定的记载。
传说在公元五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向笨教教主请教保佑作物丰收的办法时,教主指出:让耕作的'农民在即将收获的田地周围绕行并舞蹈娱神,上天将会赐予丰收。
从此,每年收获之前,笨教僧侣充当祭祀队伍的先导,高举幡旗、手拿缠绕哈达的木棒“达达”与羊右腿,率领着各个村落手持青稞麦穗的农民和盛装妇女,排成长长的队伍,围绕农田地界进行“收敛地气、祈求丰收”的法式活动。
在这浩荡的游行过程中,人们不停地高呼赞美神灵和祈求丰收的口号,直至回到村中,把麦穗和小旗插在谷仓或神龛上为止。
西藏的“望果”活动在八世纪中期前,只有十分简单的祭祀仪式。
至八世纪后半叶黄教创立,“望果”活动被加入了更多的宗教色彩,成为具有整套宗教祭祀仪式、包括“绕田游行”和“庆典”两部分活动,而列入藏族农区节日。
“望果节”的庆典仪式,在乡长简短的讲话后开始。
乡里的代表一一走到高台前,虔诚而认真地把带来的茶、酒、食品供奉在高台上的柳枝和青稞前,以此表达百姓对神灵赐予丰收的祈求与感激之情。
藏族舞基本知识
藏族舞基本知识2篇藏族舞基本知识(一)藏族舞蹈是西藏地区独特而丰富的舞蹈艺术形式,融汇了西藏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它不仅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表达感情、祭祀神明、庆祝丰收等活动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介绍藏族舞蹈的起源、特点和演出形式。
藏族舞蹈起源于古代的藏族部落,追溯到几千年前。
最初,藏族舞蹈是为了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英勇的战士而创作的。
后来,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展示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生活和宗教的热爱和崇敬。
藏族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部落时期,它源于人们对大自然和宇宙的神秘感知和崇拜。
藏族舞蹈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特点。
首先,它以舞者的优雅动作和独特的舞姿为特点。
舞者们通过身体的舞动,展现出自然界的景象和动物的形态。
其次,藏族舞蹈具有浓郁的宗教和神秘色彩。
许多藏族舞蹈都是为了祭祀宗教神明而创作的,以表达对神明的崇敬和虔诚。
此外,藏族舞蹈还强调舞者的内心情感和心灵与身体的合一,舞者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内心的体验和情感。
藏族舞蹈有着丰富多样的演出形式。
最常见的形式是群舞,也有一些独舞和对舞的形式。
在群舞中,舞者们通常围成一个圆圈或半圈,手牵手或臂挽臂,一起跳动。
他们根据节奏和舞曲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舞步和动作,展示出丰富的舞蹈形态。
在独舞中,舞者通常独自一人表演,通过自己独特的舞姿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内心的体验。
对舞则是两个舞者共同表演,他们通过配合和对话的方式,展示出舞蹈的美感和动感。
总之,藏族舞蹈是西藏地区独特而丰富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起源、特点和演出形式。
藏族舞蹈不仅是西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表达情感、祭祀神明、庆祝丰收等活动的重要方式。
通过欣赏和学习藏族舞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西藏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艺术形式,让藏族舞蹈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光芒。
藏族舞基本知识(二)继续上一篇的内容,我们将继续探讨藏族舞蹈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
认识藏族舞蹈教案
认识藏族舞蹈教案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藏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优美的动作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在如今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了解和学习藏族舞蹈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本文将以“认识藏族舞蹈教案”为题,来介绍藏族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
一、藏族舞蹈的基本知识。
1. 藏族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藏族舞蹈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舞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2.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作而闻名于世。
它通常采用手臂、腿部和躯干的协调动作,配合着优美的音乐节奏,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
藏族舞蹈的服饰也是其独特之处,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和精美的图案,展现出藏族人民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
3. 藏族舞蹈的分类。
藏族舞蹈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舞蹈内容,可以分为祭祀舞、庆典舞、民间舞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二、藏族舞蹈的教学方法。
1. 教学目标。
在进行藏族舞蹈教学时,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舞蹈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学习藏族舞蹈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基本舞蹈动作和姿势、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等内容。
2.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学生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基本舞蹈动作和姿势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技能;对于进阶学生,可以加入更加复杂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和表演能力。
3.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讲解、示范、练习和表演等。
通过讲解,可以向学生介绍藏族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点;通过示范,可以向学生展示舞蹈动作和姿势的正确表现方式;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逐步掌握舞蹈技能和动作要领;通过表演,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舞蹈水平和表演能力。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藏族舞蹈中,基本动作是构成整个舞蹈的基础,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一、起舞起舞是藏族舞蹈最基础的动作之一,它由一系列细节组成,动作规范、流畅。
起舞是表现藏族舞蹈精神内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代表着藏族人民对生活、自然和神灵的独特理解和理念。
在起舞之前,舞者首先要做出独特的“双手合十礼”动作,表示尊重天地万物。
随后,双手合十放至胸前,表示舞者怀抱着一颗虔诚、美好的心,忠于表达藏族文化精髓,最后便是舞蹈开端。
起舞是藏族舞蹈中最具表现力的动作之一,它能够比较好地表现出藏族人民安顺和他们生活方式的独特感受。
二、跳跃跳跃技法是藏族舞蹈中最具特点的动作,具有高大、耸立姿态,且越过上下距离较大的距离。
跳跃是表现藏族舞蹈欢跃和顽皮状态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反映出藏族人民生活和形态的独特特质。
藏族舞蹈中跳跃动作非常多,但它们的动作都以高跃、大跃和匀速跃起相连为特点。
在跳跃中,舞者的膝关节、脚踝可以做出灵活的摆动;手臂在空中处于上伸姿态,展示出藏族人民豁达开朗、顽皮欢快的生活精神。
三、动态转化藏族舞蹈中的动态转化动作是变化多端的,是藏族舞蹈中最具创意和技艺的动作。
它能够通过动作转换、节奏变化等多种方式表现出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情绪。
在藏族舞蹈中,动态转化通常表现出多种物品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
例如,舞者可以将自己融入到牦牛的角色中,通过角色转变、动作转换等手段表现出藏族人民独特的生活和文化。
这种动态转化还可以表现出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景观、人文遗产等综合的看法和体验。
四、扭腰扭腰是藏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动作之一,它主要体现了藏族女性风情万种、柔美多姿的个性形象。
扭腰动作协调灵动,具有很强的视觉和音乐效果。
藏族舞蹈的扭腰步伐以扭身的方式转动腰部为基础,同时伴随着缓慢或快速的加速,彰显了藏族女性婀娜多姿的身姿和动感。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名称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名称
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以下几种:
1. 手部动作,藏族舞蹈中手部动作非常丰富多样,常见的手部
动作包括“扎西德勒”(即祝福的手势)、“达多玛”(即鹰的手势)等,这些手势通过手指的灵活运动和手腕的转动来表达舞者内
心的情感和舞蹈的意境。
2. 身体动作,藏族舞蹈的身体动作注重舞者的舒展和柔韧性,
常见的动作包括转身、踏步、跳跃等,这些动作通过舞者的身体语
言来展现出藏族舞蹈的优美和舒展。
3. 脚步动作,藏族舞蹈中的脚步动作多样而富有韵律感,常见
的动作包括踢腿、踏步、转弯等,这些动作通过脚部的灵活运动和
力度的控制来表达出舞者的力量和节奏感。
总的来说,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丰富多样,通过手部、身体和
脚步的协调运动来展现出藏族舞蹈独特的魅力和艺术表现力。
这些
基本动作在藏族舞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现了藏族舞蹈的传统特色,也传承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民间舞基本功训练》课件第四章 藏族舞蹈基本功训练
颤膝 屈伸
01 02
准备动作为双脚小八字 步站好,双手自然下垂。双 膝松弛,有弹性地连续小颤, 重拍在下,一拍两颤。
第三节 组合练习
1. 动律组合练习 2. 踢踏组合练习 3. 综合练习
一、动律组合练习
(一)颤踏组合
1.准备动作 自然位站立,体对1点方向。
一、动律组合练习
(一)颤踏组合
2.动作组合 [1]-8:原地颤膝。 [2]-8:原地颤膝,左手起做4次前后摆手。 [3]-4:原地碎踏,双手经肩前提起送至斜上
摆动时自然弯曲。
7.横向摆手 单臂在身体前后做横向的摆动,左右手交替在身体前后摆动,手腕带动手臂,胳膊肘放松,摆
动时手臂自然弯曲。
二、基本动作
(二)下肢基本动作 1.抬踏步
准备动作为双脚小八字步 站好,双手自然下垂。双脚交 替做单脚抬踏,原地进行。可 配合体旁前、后手摆动。
单脚抬踏 01 交替抬踏 02
准备动作为双脚小八字步站好, 微屈膝,双手自然下垂。右脚抬踏 1次,同时左脚微抬。
二、基本动作
(二)下肢基本动作
a
b
退踏步
二、基本动作
(二)下肢基本动作
3.碎踏
准备动作为双脚小八字步站立,双手自然下垂。颤膝 带动双脚,交替全脚踏地。
左脚脚跟在右脚脚心位置,与右脚大概成90°的丁字步 。右腿落地屈膝,同时抬左腿,左脚落下的同时右脚冈答, 双臂可做体前交叉、摊掌。
第四章
藏族舞蹈基本功训练
目 录
CONTES
01 藏族舞蹈概述 02 基本动作 03 组合练习
第一节 藏族舞蹈概述
1. 藏族舞蹈简介 2.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一、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与它邻接的 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
藏族舞蹈课件ppt
总结词
手势是藏族舞蹈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藏族舞蹈的手势非常丰富,包括合掌、摇臂、甩袖等,每种手势都有特定的含义和情感表达。在训练中,要注重手势的规范性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通过对手势的掌握,提高舞蹈的表现力。
总结词:身体协调性是藏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03
藏族舞蹈的音乐与服饰
热巴舞
这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舞蹈,舞者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技巧展示力量与美,通常由专业的热巴舞者表演。
弦子舞
这是一种抒情性较强的舞蹈,舞者通过身体的柔软摆动和手部的细腻动作,配合弦乐器的伴奏,表达情感和故事。
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藏族人民的历史、信仰、风俗、审美等文化元素。
通过舞蹈,藏族人民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对幸福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感恩等情感和价值观。
民间舞蹈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总结词
民间舞蹈来源于藏族人民的生活实践,通常在节日、庆典等场合表演。民间舞蹈的动作、节奏和服饰都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民间舞蹈的表演风格欢快、热烈,表达出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详细描述
05
观察舞台布置与服装
基本动作练习
音乐节奏的把握
情感表达
与团队成员的配合
01
02
03
04
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转圈、跳跃、屈膝等,掌握动作的技巧和节奏感。
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对藏族舞蹈音乐节奏的敏感度,使舞蹈动作与音乐更好地融合。
在表演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舞蹈传递藏族文化的内涵和故事。
在集体表演中,注重与团队成员的配合,保持动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及训练组合
5.靠步 单靠步以右脚为例,丁字位 ,重心在右腿,左脚勾脚点 地。三步一靠以右脚为例, 平步横向三步一单靠步。
2.嘀嗒步
以右脚为例,丁字位,双膝上下颤动, 两脚交替进行冈达与踏步
退步 右脚冈达步的同时,左脚 勾吸于右踝,落左脚完成 “左右左”交替平踏步, 节奏1—4,4拍完成。
4.第二基本步 1—4横向移动完成第一基 本步,第5拍右脚并左脚 跺一步,横向交替平踏步,
节奏1个八拍完成。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及训练组合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
(一)手臂动作
1.双扶胯手 正步位双屈膝,躯干向前俯 身90°,上体呈水平状延伸 双臂于体前自然下垂
2.单扶胯手 左手扶胯式,右手平开, 小臂上折90°,指尖冲上
3.搭袖手 左手体旁旁开托掌,右手小臂 内扣,体前折臂,长袖搭左臂
(二)基本舞步
1.退踏步 以左脚为原点,右脚向右退一步, 再向前踏一步
藏族舞蹈基础训练十四五教科书
藏族舞蹈基础训练十四五教科书
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藏族民间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藏族舞蹈的基础训
练教科书中,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 舞蹈基础知识,介绍藏族舞蹈的起源、发展历史、风格特点
等方面的知识,让学习者对藏族舞蹈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舞蹈姿势和动作,教授藏族舞蹈的基本姿势、动作和舞步,
包括手部动作、身体协调、脚步技巧等,让学习者掌握基本的舞蹈
技巧。
3. 舞蹈音乐节拍,教授藏族舞蹈常用的音乐节拍和节奏,让学
习者能够配合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4. 舞蹈表演技巧,包括表情、眼神、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训练,
让学习者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藏族舞蹈的魅力。
5. 舞蹈编排和创作,教授舞蹈编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
习者的舞蹈创作能力。
6. 藏族舞蹈文化,介绍藏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包括宗教意义、民俗传统、节庆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让学习者了解舞蹈与藏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总的来说,藏族舞蹈基础训练教科书旨在系统地传授藏族舞蹈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学习者对藏族舞蹈的热爱和理解,同时传承和发扬藏族舞蹈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藏族舞蹈小知识
藏族舞蹈小知识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藏族舞蹈小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
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
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
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
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藏族舞蹈的特点: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弦子: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
节奏是像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扩展:藏族舞蹈历史1、“果谐”(圆圈歌舞)的舞蹈历史“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的自娱性圆圈歌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舞蹈的基本知识
西藏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
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劳动对象不同,尤其是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农村和牧区、牧区和森林地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
目前发掘和发现的古代舞蹈以及前藏、后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区藏族民间舞和古典舞分布的现状来看,真是多彩多姿,五光十色: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曲的“囊玛”(内庭歌舞);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圈舞);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舞);有圆润舒展,长袖翩翩,铃声震荡,粗犷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有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跳神”);以及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
从动律上看,既有“舞靴”,又有“舞袖”;从韵律上讲,既有“圆滑风”,又有“顿挫风”,既有“点”的强烈音响,又有“线”的圆曲流动,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风格特征。
因此,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
尽管藏舞千姿百态,品种繁多,但若从它的纵轴和横面关系上综合考察,仍大体上可归结为:“四系”、“四类”和“多品种”、“多风格”。
“四系”,即民间、宗教、戏曲、宫廷。
“四类”,即民间舞果谐、堆谐、果卓、康谐等;宗教舞羌姆、祭祀舞、贡嘎尔鼓舞等;戏曲舞拉姆、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宫廷舞供云乐舞(嘎尔)等。
然而,在多品种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现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风格特征。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又可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找出传统藏舞中每个类型的内在联系及其共同的形态特征,归纳起来综合分析,得以一个比较系统而概括的认识。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
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