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讲述课件学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理解与运用】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 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点拨:隐含了v一定)
2. 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 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 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运动的快慢
情景创设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 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 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课件展示】:下图是甲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 情景,谁运动的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下图乙是决赛成绩表, 谁运动的快?依据又是什么的?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强调】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掌握其不变性,理解并牢 记匀速直线运动概念。
v/(m/s)
t/s
• 【拓展】-----生活中的物理 • 例:交通标志牌的意义 • (以小轿车的限速为例)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 【活学活用】
• 在不违反交通的情况下,上图中的轿车从 此刻到达徐州至少需要多少mi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件-第2节_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件-第2节_运动的描述

2019/4/29
25
*请你找出歌词及古诗中所选的 参照物: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
青山或太阳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电梯里的人以自己为参照物,则电梯是 静止的
2019/4/29
9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3.相对静止 以相同速度向相同方向运动的物体
彼此间相对静止。即以其中的一个为 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2019/4/29
10
你能判断参照物?
1、“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的运动以地__球____为参照物 2、“月亮穿过云层”,月亮的运动以云__层___为参照物
2019/4/29
19
6.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
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B )
A 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C 迎面使来的船 D 河水
7、一个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一辆汽 车也由南向北行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
物,此人:( B ):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2019/4/29
7
③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④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常以地面或地面 上固定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因此物理学中 一般选取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 物。
2019/4/29
8
问题3、
你说出地面上的人和电梯里的人
各是选取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吗?
地面上的人以大地为参照物,看到电梯 是运动的
2.黑板以__太_阳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_教_室_为 参照物是静止的。
2019/4/29
15
3、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课件(28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课件(28页)

【例题】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 一种运动情势的是( B )
课堂练习 1、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 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 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 A.3m/s B.7m/s C.3.5m/s D.2.5m/s
2、羚羊跑的速度是20m/s,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完了 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
A.
B.
C.
D.
【例题】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 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C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 程相等
走多少m?
课堂小结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 (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ν=s/t 1m/s=3.6km/h (2)瞬时速度:一个瞬间的速度大小。
平均速度:一段路程的速度。
3、关于速度的两种图像:
(1)、描述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称之为v-t图; (2)、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用s-t图来表示。
6、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物体在OA段
的速度为v1,物体在BC段的速度为v2.
(1)请你根据图象分析,v1 大于
v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此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v= 2.5 m/s.
7、一列长180m的列车匀速通过长900m的 隧道,测得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求: (1)列车运行的速度. (2)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3. 单位换算: (1)1 m/s=__3_._6__km/h. (2)10 m/s=__3_6___km/h. (3)72 km/h=__2_0___m/s. (4)54 m/s=_1_9_4_.4__km/h. 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 4. (2017雅安)如图1-3-7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
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运_动____ (填“静止” 或“运动”)的;当
时间t=__4__s时,两车相距8 m.
5. (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 的是( C )
6. (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 其s-t 图象如图1-3-8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 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s
知识点3 变速运动 【例3】(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 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1-3-5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4.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4 km/h=__1_5__m/s;25 m/s=__9_0__km/h;
324 km/h=__9_0__m/s;300 m/s=__1_.8_×__1_公式
可知,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其速度(C )
A. 与路程成正比
B. 与时间成正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2.有些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 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可以从一个里程碑处开始计时并骑着自行车往 前行,到另一个里程碑处停止计时,算出经过两个里程碑 所用的时间t,再用速度公式 算出自行车在两个里程 碑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 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为8.52m/s.
计算题解题规范
①写明已知条件,写明必要文字描述,写好解。 ②写明使用的公式,计算过程中需要带有单位。 ③进行总结,写好答。
小练笔
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在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归纳总结
解析:前50 m的平均速度: 后50 m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8.33 m/s;后50 m的平均 速度为7.14 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69 m/s。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 (2011)如下表所示。
站次 1 2 3 4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那么这些速度之王的速度是 如何判断的呢?
知识点1 速度
判断速度的实验方法有两种: ①通过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谁经过的路程长,谁就速度快。
②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经过的路程相同,谁花的时间越短,谁速度快。
物理学规定,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越大,速度就越大;或单位路程内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课件(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课件(共39页)

板书设计
照 物:在描述物体运动时,事先 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
学生活动
1 两名同学同向同速 以其中一个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个是____. 以其中一个同学为参照物 , 其他同学是___。 2 两名同学同向向右不同速运动。 以前面的同学为参照物,后面的同学是— 以后面的同学为参照物,前面的同学是—
那为什么我们还说建筑物,树木是静止的呢?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 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 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注意 观察,思考下面问题:Fra bibliotek学生实验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书本相对于桌 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书 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桌 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能明白什么问题?
国庆阅兵场景欣析
相对天安门城楼,检阅方队在 向前运动 ;
相对检阅方队,天安门城楼在 向后运动
相对其它检阅方队,其中的任一方队都是 相对 静止 的;

请同学们举例
运动的汽车上有个小球,当小球向上抛出后,小 球会落在哪个地方?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 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汽车风洞实验
新型汽车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 动,让风高速迎面吹来,可研究汽车高速行 驶的情形
你能想出办法吗?
生死时速

让另一辆汽车与这辆车沿相同的方向行驶, 当两辆车并排行驶速度相同时,乘客就可以 安全撤离到另一辆汽车上。即让两车保持相 对静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 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 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 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 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完整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6张)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完整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6张)ppt课件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3_._2_6_c_m__, 准确值为__3_._2_c_m__,
估计值为_0_._0_6_c_m
可编辑ppt
8
0 cm
1
物体的长度是 1.10cm
可编辑ppt
9
2.70cm
3.55cm
可编辑ppt
10
• 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 ,
• 物体的长是 3.2cm
34
【刨根问底】:
时间相同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相 同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快慢,那么如果时间 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呢? 【课本想想议议3】 小明跑100m用时17秒,小明跑50m用时8s,又该如 何比较他们谁跑得快呢?
能否计算出一秒钟他们各自能跑多少路程? 这种比较的方法实际上是上述中的哪一种方法?
可编辑ppt
44
S1
金属挡板
s3t3 t1
S2
t2
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便于测量时间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可编辑ppt
45
实验数据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0.6 m S2=0.3m
t1=4s t2=2.5s
V1= 0.15 m/s V2= 0.12 m/s
S3=S1-S2=0.3m t3= t1- t2=1.5s V3= 0.2 m/s
常用单位: km /h或 km h1读作“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 1 米/秒 = 3.6 千米/时
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
___汽__车__每__秒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是__1_5_m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共30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共30张PPT)

4
10.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D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B.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大约为0.2A; C.此时你所在考场内的温度约40°C; D.我国高铁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
能力提升
11.(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 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4
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2__.4__5_cm。
4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4.(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
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
照物是
地球或地。面
4
5.春暖花开,我县净心谷景区甲定山头映山红漫山遍野, 吸引了很多游客驱车前往,进入景区,远处的花海扑面而 来,这是以 运动的汽车 作为参照物。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
与 所用时间的平方 成正比,表达式为:s=
0.3m/s2×t2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
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7.5m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
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
(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
8.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 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地磁场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 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4 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共65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共65张)

平均速度:如果只做粗略的研究时,可以利用v=s/t来计 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注:讲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 内的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是快慢不变和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
运动的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都相等。
2、公式:V=s/t
3.v=s/t的物理意义: (1)对于同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不变 的,是一个常量,所以,S与 t成正比。 (2)匀速直线运动中,v与s、t无关,但可以用s/t来计 算
V1 V2 2
一人沿一平直马路步行,前五秒钟走了 十米,后二十秒走了五米,求该人的平 均速度是多少?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 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 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
讨论:利用公式
v=
s
t
计算出来
的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匀速直线运 动的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 线运动的快慢吗?
在能变够速计运算动物中体,在利一用段公时式间内v或= 一s段t
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 记住:公式只有一个:
v 总路程 全 总时间
而绝对不能用:
v全
(2)单位必须统一;
(3)符合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 解、答四步必须明确。
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1m/s –1.5 m/s 3.6km/h --5.4km/h
骑自行车:5m/s 18km/h 汽车: 30m/s 108km/h 声速: 3光40速m: /s3×108m/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课件(共24张PPT)
(接下一页)
在绕行几圈的过程中,地面控制站对 其姿态进行调整,当其到达远地点时,启 动卫星上的远地点的发动机,使它改变航 向,进入地球赤道平面,同时加速卫星使 之达到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所需的速度后, 还需对其姿态作进一步的调整,才能准确 地把卫星送入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
(接下一页)
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精度要求比一般 卫星高得多。该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 道平面重合,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与地球 自转周期Te严格相等:T=Te=23小时56分4 秒。这样每隔24小时,地球与卫星一起转 过一圈加上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转过360 ° 的1/365。所以从地面上看,地球同步卫 星好象是固定在赤道某点的正上方。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 个物体位置的改变)通常简称为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提 示:比赛中的运动员、列车、人造卫星、 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铁轨、地球 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 也是运动的,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 同 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2时14分21.11.914:14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2时14分26秒14:14:26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2时14 分26秒下午2时14分14:14:2621.11.9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本,观察并思考: 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钢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钢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的方法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 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 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 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二、参照物
天体间的“运动与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 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 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 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 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 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 止?
二、参照物
趣闻轶事中的“运动与静止”
二、参照物
观察下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面关于甲、乙两 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作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 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物 3.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是相对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 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 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 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参照物
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是怎样拍摄的?
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展示了一场惊心动 魄的生命竞赛:在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 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 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 汽车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件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件优秀课件PPT
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1).找出要判断的是哪个物体。 (2).选择参照物。
(3).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的变化。 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
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直升飞机 C、自己 D、
无法判断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 比较路程;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 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做到一
看、二放、三读、四记。 一看:看零刻度线的位置、看刻度尺是否
磨损,看量程和分度值。 二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值的一侧要 紧貼被测物体,不要利用已磨损的零刻线。
三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四记: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 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结果由
●1mm=1000μm 1μm=1000nm
例题
某次列车19:20出发,次日凌 晨6:35到达目的地。历时多
少小时,多少分?
组合单位
1m/s=3.6km/h 1g/cm3=1*103kg/m3
例1 建在公路边的速度标志牌写 着60km/h,它表示经过这一路程 的车速不允许超过这个速度,这 个速度合多少m/s?
数字和单位组成)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 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 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
量结果的记录是正确的?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 镜,根据它们的形状和光 学特性,又可进一步细分 为多种类型。
透镜的材质
透镜大多由玻璃、塑料等 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具有 不同的光学特性。
透镜的参数
透镜的参数包括焦距、直 径、厚度等,这些参数对 透镜的性能和使用有着重 要影响。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成像规律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会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外时,会形成一个缩小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NK YOU
感谢观看
串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器首尾 相连,并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 器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安全用电
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开关应控制火线 ,保险丝接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 螺旋套接在零线上,开关应接在火线 上并与用电器串联。
06
第六章 欧姆定律与电功 率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凝固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 为凝固。
熔化和凝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现 象广泛存在,如冰融化、金属 冶炼等。
05
第五章 电流与电路
电荷与电导体的基础知识
电荷
物体带电是由于电荷的移动,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 的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
电荷在导体中
电荷在导体中能够流动,从而形成电流。
力的基础知识
总结词
力的定义、性质、单位、矢量性
详细描述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和矢量性。力的单位是牛顿,符 号为N。力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它们共同决定了力的性质和效果 。
重力与弹力
总结词
重力、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m/s =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这是最 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 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第2页/共14页
3、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u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厚的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在 被测物体上.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 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 单位组成。
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
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
2、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 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 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第5页/共14页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福建省泉州市2015)、国产歼-15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辽宁号”上 起飞,如
图1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 航空母舰
B. 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C. 海岸
D. 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
解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与参照物的位置没 有变化则相对于参照物静止,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则相对于参照物是 运动的。题中的飞行员相对于驾驶的飞机是静止的。 答案: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参照物的知识,考查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与应用, 以及参照物的选择方法与依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第3页/共14页
二、学会典型题
1、机械运动的定义
例、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南充到成都的路线长大约210km,动车运动的时间
大约1.5h,则动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km/h.
解析:宏观物体的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已知路程和时间,用速度公式 v=s/t ,可求速度
同 解析: 由图可知,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是MP+PN两段线段,第二次通
过的路程是MN,从数学知识知,MN<MP+PN;但前后两次位 置的变化都是线段MN. 答案:
第7页/共14页
5、 长度的测量 【例1】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解析: 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 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 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 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 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故选D. 答案: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属于基础知识, 比较简单.
第10页/共14页
谢谢大家观看
第11页/共14页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第6页/共14页
4、速度与物体运动
例、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 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 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 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
第8页/共14页
6、速度的计算
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距“天宫一 号”30米的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 缓缓靠拢对接.
(1)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 _________ 秒.
(2)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 ” 是 _________ 的.
一、主要知识点
1、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 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第1页/共14页
2、运动的快慢
2、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 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V=s/t 速度的单位是:m/s; km/h
解析:(1)从停泊到相互接触的时间为t=s/t =150s;
(2)“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作为一个整体运 动.所以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一号 ”为参照物,“神舟八 号”是静止的.故答案为:.
答案:
第9页/共14页
三、让你露一手
三、让你露一手 1、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 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 20cm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页
2、参照物
例、 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 “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 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 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 参照物的位 置是否变化. “萤火一号”与“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 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火卫一”探测器为参照物,它们这 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以地球、太阳、火星为参照物,位 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