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指导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eeb4f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b.png)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中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提升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业和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拓展阅读量拓展阅读量是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本前提。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经验,熟悉文言文的大致语法规则,理解文言文的丰富内涵和思想价值。
建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先快速浏览全文,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上下文语境,然后再仔细阅读每个词语、词组和句子,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二、阅读技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用同音字代替不认识的生僻字,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注意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等等。
阅读技巧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三、积累文言文词汇文言文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区别,学生需要通过积累大量的生僻词语和经典名句来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
建议学生可以使用词汇卡片或者文言文生词本来记忆生僻词语,并在阅读中逐渐积累进一步的词汇。
四、背诵经典文言文背诵经典文言文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背诵经典文言文,学生可以熟悉文言文的语感和文化内涵,增加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建议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文言文进行背诵,如《左传》中的名句、《论语》中的典故、《三十六计》中的兵法等等。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拓展阅读量、掌握阅读技巧、积累文言文词汇和背诵经典文言文。
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和训练,学生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在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ea77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e.png)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初中生阅读文言文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了历史,文化,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但是,许多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感到困难,缺乏阅读兴趣,也缺乏正确的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文言文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1. 了解文言文语言特点首先,初中生应该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正式语言,其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都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
初中生要在阅读文言文时,要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语言特点,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
2. 掌握古代历史和文化知识其次,初中生应该掌握一些古代历史和文化知识,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通过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初中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多读文言文,广泛阅读此外,初中生要多读文言文,广泛阅读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言文。
只有通过阅读更多的文言文,初中生才能更加熟悉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语言经验。
在阅读过程中,还要不断挑战自己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逐渐提高阅读难度和深度。
4. 注重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逻辑思维综上所述,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文言文能力需要学生和教师在平时多方面发力。
初中生需要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古代历史和文化知识,多读文言文,广泛阅读和注重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逻辑思维等,而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如教学示范、讲解重点、解释难点、策划活动等,积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
初中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技巧
![初中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70554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8.png)
初中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技巧引言古代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初中阶段是研究古代文言文的重要阶段。
掌握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技巧对于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学生可以使用的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技巧。
技巧1:了解基本的文言文语法研究古代文言文需要对其特有的语法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来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例如,了解古代文言文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方法以及句子结构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技巧2:注重词语理解和推测古代文言文词汇丰富多样,初中学生可以通过注重词语的理解和推测来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者上下文的线索来推测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解释不熟悉的词语。
通过积累并理解常用的词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含义。
技巧3:掌握上下文推理能力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上下文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本前后的内容来推测一些词语、短语或句子的含义。
上下文推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语境,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技巧4:培养阅读速度和流畅度古代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培养阅读速度和流畅度。
通过多读古代文言文的文章和课文,学生可以逐渐适应古代文言文的阅读节奏,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巧5:从课外读物中延伸阅读为了加深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熟悉度,初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与古代文化相关的课外读物,如文言小说、历史故事等。
通过阅读这些课外读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用法和文化背景,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
结论初中学生掌握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技巧对于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基本的文言文语法、注重词语理解和推测、掌握上下文推理能力、培养阅读速度和流畅度以及从课外读物中延伸阅读,初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古代文言文阅读的挑战,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1591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b.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文言文阅读,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相比于现代文体,文言文常常较为晦涩,语言形式也更为古老。
因此,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文体。
一、背景知识在阅读文言文之前,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文言文通常是古代文学作品,涉及到古代社会、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学生可以通过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意义和内涵。
比如,了解《红楼梦》背后的清代社会风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二、词语积累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了大量古代词汇和成语,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难点。
因此,建议学生多加积累古代词汇和成语,可以通过背诵古诗词、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等方式进行。
掌握了一定的古代词汇和成语后,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提高阅读效率。
三、语法结构文言文和现代文体在语法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并列句、倒装句等句式,而现代文体则更多地采用主谓宾结构。
因此,学生需要在阅读文言文时注重语法结构的分析,理解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句子的结构特点。
通过多加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特点,提高阅读水平。
四、逐句解读在阅读文言文时,学生可以采取逐句解读的方法,逐句分析每一个句子的含义和结构。
可以逐步剖析句子中的词语、成分,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并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逐句解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五、注释和翻译对于初学者来说,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适当添加注释和翻译。
可以在文言文文本旁边或下方加上现代文体的注释或翻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逐步熟悉文言文后,学生可以逐渐减少注释和翻译,直接阅读原文,提高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文言文阅读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了解背景知识、积累词汇、理解语法结构、逐句解读和添加注释翻译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这一古老而美丽的文体。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7e65278f46527d3240ce01d.png)
生课 外文 言文 阅读 方法的指导。
关键 词 :文 言 文 ;阅读 ;指 导
文言文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 国语 言
文化 ,提 高 自身修养 ,陶冶 高尚情操 ,
讲 得通 。例如 2 0 0 6年潍 坊 市 中考题 中
有一处要求 解释 “ 月景尤 为清绝 ”中的 “ 绝 ”字 ,这句话虽然 出 自课 外 ,但课
走完解读过 程。 摘 要 :初 中文言文尤其是课 外文
济宁市 中考题 有 “ 乙文则认为宋 昭公 失
国逃亡的原因是 — — ( 用原文 回答 ) 。 ”
这类题 比较 简单 ,只要我们做到总体把 握 ,依据文体 特点抓重点 、抓 中心 句 、 找关键句 ,分 析判断细节 ,找准 主要信
骤 ,考 生对 文段 内容 已经 能够 理解七到
八 成 ,有了思考 的方 向 ,所 以再读 的时 候 ,就能从更高层次上认 知全文 ,同时 也 能对前两步 出现 的偏差 做出纠正 。如
三、整体 感知,揣摩 品味
( 1 )用原文语句 填空。如 2 0 1 2 年
果 碰到 比较难 的语段 ,还 要反复通读 , 做到 “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 前 后推敲 , 整体把 握”,调用各种手段 ,前后推导 ,
项 错 误 也 往 往 是 细 节 问题 。那 么通 过 解
的理 解 ,我们就可 以针对 以上几种用法 逐一对照 ,找 到合适 的义项 。
文言语句 的翻译 ,应 以直译为主 ,
意译 为辅 ,抓住句子 中关键 字词 ,逐字 对应 翻译 ,同时做好 留 、补 、删 、换 、
调,即① 留:保 留人名 、地 名 、官名或 与现 代汉语意思相 同的词语。②补 :补
充单 音 词 为双 音 词 ,或 补 出省 略成 分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734a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6.png)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文言文作为汉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修养。
如何提升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初中生提升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二、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提升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对汉字、词语、句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的字词解释、句式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理清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和规律。
也可以结合一些练习题和辅助材料,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从而加深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为后续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也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文言文的阅读,不仅仅是简单地理解和记忆,更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联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展开讨论和交流。
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改编或创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笔触,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方式提升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还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一些适合初中生的文言文经典作品,如《孟子》、《史记》、《楚辞》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进行选择和阅读。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阅读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提升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从培养兴趣、注重基础知识、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方式等方面入手。
也需要学生自觉去积极学习和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言文能力和修养。
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可以让初中生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指导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6c2f425941ea76e59fa041d.png)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指导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指导一、“读”文本.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可以先进行整体的速读,感知全文内容。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可采用默读或散读的方式,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
2、品读细节,把握人物课外文言文以故事取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本质和用心。
同学们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
例如语段1:a/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
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愿以易米数斗。
”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
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给我们的启示: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
b/译文:有个人白天去别人家里偷画,刚拿画出门,主人就从外面回来。
贼感到很窘迫,手拿着画跪着说:这幅是我家祖宗的画像,穷的没办法,我愿意用它和你换几斗米。
主人听了大笑,嗤笑他愚蠢,挥手呵斥他离去,也不取画观看。
主人进了大堂后,发现挂的赵子昂的画消失了。
c/给我们的启示: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
这则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叱”“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主人是一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
如此,再结合结局,短文的启示意义就凸显而出了。
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二、“圈划”文本在短文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圈划工作,可使阅读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关注注释,圈划适当课外文言文一般会给予同学们以下几类注释:人名注释、地名介绍、时间提示、疑难字、词、句解释等,通过这些来帮助同学们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9441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a.png)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2. 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3.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4.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 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 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19b0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d.png)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在提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时,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方法:1. 培养兴趣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可以通过介绍文言文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和美学特点,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 选择适当的课文在选择文言文课文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一些内容丰富、题材各异、层次适宜的优秀文言文课文给学生阅读。
通过精心挑选的课文,让学生在浸淫领略古人的智慧和韵味,增强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理解。
3. 解读语言特点在讲解文言文时,要重点解读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特点,如古字、句式、修辞等,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
通过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和洞察力。
4. 培养语境感知能力在阅读文言文时,学生需要能够理解文言文所处的语境和背景环境。
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线索、上下文推断和知识结合的方式,来理解文言文的语境和文化内涵。
5. 掌握阅读技巧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比如逐句推敲、逐字解析、理顺逻辑思路、归纳总结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6. 多角度理解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将文言文与当下的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的思想和哲理来了解自己和世界。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7. 经典诵读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也要鼓励他们多多诵读经典文言文诗词、文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音韵感知和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8. 课外阅读除了课内指导,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领悟文言文,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提升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当的课文、解读语言特点、培养语境感知能力、掌握阅读技巧、多角度理解、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等方面,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要点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36a5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e.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要点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然而,由于其古老、繁复的特点,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常常感到困惑。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生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要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
一、了解基本语法结构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因此了解基本的语法结构是理解文言文的第一步。
在文言文中,句子结构多为主谓宾结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常常由虚词来表示。
例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这句话,夫、者、也等虚词起到连接不同成分的作用。
二、学习识字和词义文言文的词汇和词义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因此学习识字成为阅读文言文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词义,可以通过查阅古代词典或经典注释等工具进行学习。
同时,积累和复习常见的文言文词汇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注重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文言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该注重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分段翻译、朗读理解等方法来帮助理解文意。
同时,可以通过多读经典文言文作品,提升对文言文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四、培养背诵能力背诵是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初中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古文进行背诵,并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五、拓展相关知识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学知识也是阅读文言文的辅助方法。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增加阅读的乐趣和深度。
六、独立思考和讨论在阅读文言文时,不仅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还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初中生可以通过作文、课堂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对文言文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学习和掌握上述技巧和要点,初中生可以更好地阅读和欣赏文言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2beec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1.png)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提升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他们的文言文学习和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具体方法:1. 培养兴趣:文言文在初中阶段往往被认为是难以理解和乏味的。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文言文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的文言文版本,或来自历史与文化的古代故事和传说等。
通过选用富有情节和精彩语言的作品,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2. 扩充词汇量: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和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缺乏理解的词汇是很多学生阅读文言文时的主要障碍。
在提升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中,扩充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可以设计一些词汇练习,教导学生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并鼓励他们多使用词典,积累和记忆常见的古代词汇。
3. 阅读解析技巧:学生需要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解析技巧,包括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常见修辞手法和字义的转换等。
在解析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言外之意等,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4. 多读多练: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不断的阅读和练习。
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文章开始,逐渐提升难度,多读一些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并通过阅读理解题、古文填空和古文改错等练习来检验自己的理解水平。
平时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文言文,如公交车上、课间休息等,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除了传统的古代文言文作品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当代文言文作品,如古代小说的现代改编版、古代戏剧的舞台剧本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现实意义。
6.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生需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文言文阅读的学习。
可以将每天的一部分时间用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练习,也可以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安排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和总结。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方法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5e27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1.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方法一、看标题,明主题阅读文言文首先看标题,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能让人大致明白文章的内容。
再看注释,注释或直接或间接暗示文章的主旨,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析词句,明大意在明白了标题和注释的大意后,就应当对文章进行逐句逐字的翻译,在把握整体文意的基础上,字斟句酌地理解。
可以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理解。
切不可贪图省事,只看只译大意,略去具体的字词解释。
三、抓关键,提要义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要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提要钩玄,理清文章的脉络。
如《桃花源记》一文,作者先写渔人“忘路之远近”,再写桃林美景,然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叙述桃源的生活环境,最后叙述桃源人与渔人的往来。
据此,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全文脉络可概括为:发现桃花源、描绘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四、品语言,悟内涵品味语言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通过抓关键词、上下文语境、表达方式等来品味语言。
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把月光比喻成一泓清澈的积水,通过视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明澄澈。
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微深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五、辨手法,析作用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还应注意辨析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如《岳阳楼记》一文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在抒情方面熔叙事和议论于一炉,做到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在记叙方面采用了顺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手法。
同时文中还巧妙地运用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极具特色。
阅读时一定要仔细品味这些手法及其作用。
六、探意蕴,巧迁移这是阅读文言文的最高层次。
它要求读者能对作者的人生观、处世态度以及思想感情做出自己的评价。
同时还应善于“迁移”,即能够从课内迁移到课外的一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b70c5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e.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初中语文学科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
文言文的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对古代文化的了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文言文阅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掌握基本辞章在文言文阅读中,首先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辞章,这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背诵和反复阅读来掌握这些基本辞章,比如“孔子曰”、“曰”、“云”、“言”等等。
掌握这些基本辞章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找到文言文的主旨。
二、注重词汇积累文言文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同学们需要注重积累文言文的词汇。
可以通过背诵古文诗词、阅读古代故事等方式来扩大词汇量。
同时,通过查找词典,了解古文中生字的含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注意句法结构文言文的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同学们需要注意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句法结构。
比如文言文中常用的破折号、叠词、夸张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定语、状语的位置等,都需要同学们仔细阅读和理解。
四、理解上下文关系在文言文阅读中,理解上下文的关系对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非常重要。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的关系,推测某些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五、注重篇章结构同学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应该注重篇章的结构。
文言文往往是通过篇章结构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题的。
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整篇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六、大量阅读文言文材料最后,同学们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材料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阅读越多,熟悉文言文的语言和风格就会越多,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入。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需要掌握基本技巧与方法的过程。
通过掌握基本辞章,注重词汇积累,注意句法结构,理解上下文关系,注重篇章结构,并进行大量阅读,同学们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言文,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有效提升初中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技巧
![有效提升初中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31443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d.png)
有效提升初中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技巧
阅读是研究的基础,文言文作为汉语的基石之一,其阅读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有效提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技巧。
1.扩大词汇量
文言文较为繁琐,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和词语。
学生可以通过背诵经典文言文或者课内作业中的生词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书籍、语文应用等多种途径来增加自己的阅读材料,从而更好地了解文言文中的词汇。
2.多读经典
学生需要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比如《论语》、《道德经》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文言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
3.注意常用结构和标点符号
文言文中常用的结构和标点符号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如“之”、“乎”、“则”、“者”等。
学生需要熟悉这些结构和符号,并灵活运用,从而提升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积累语感
文言文有着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地阅读以及
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指导,才能逐渐积累起对于文言文“语感”。
5.注重语文应用
学生需要加强语文应用的训练,特别是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文
言文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文或者阅读理解作业来巩固已经研究
的文言文知识,以此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上述这些技巧的训练,相信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
阅读能力,更好地掌握文言汉语这一基础知识。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f914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6.png)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提升。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的经典语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修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优秀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等方面介绍一些具体方法,来提升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广度,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文言文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阅读的习惯,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阅读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水平也有积极的作用。
二、优秀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提升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首先需要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文言文作品。
在选择文言文阅读材料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来挑选适合的作品,既要保证其文学价值,又要注重其阅读难度和情节吸引力。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文言文作品,如《论语》、《孟子》、《尚书》、《左传》等,通过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培养其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三、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培养他们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
可以通过阅读指导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句法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扩大词汇量和培养语感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够借助上下文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小组讨论和文言文课外阅读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多种途径推进文言文阅读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推进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播放文言文相关的视频、音频等,让学生在观看和听力的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960d3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4.png)
提升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近年来,初中生课业繁重,往往忽视了对文言文的学习。
而文言文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提升学生的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针对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以下具体方法可供参考。
一、提高文言文基本功文言文是一门语言,要想达到流利阅读的水平,必须从基本功练起。
初中生可以通过多读古文经典,如四书五经、史部、子部等。
通过反复熟读,增强文法语法的敏感度、把握语言结构的能力,建立这门古文课程的基础。
二、养成阅读习惯古文虽然经典,但语言上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加之文字较繁琐,不易上手。
因此,养成一个科学的阅读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初中生可从短文段入手,如《论语》中的“学而篇”和《孟子》中“公孙丑下”等。
在阅读时,要逐字逐句地理解,一字一句地理解,充分领会句意和内容。
三、注重词汇积累文言文的词汇与现代汉语不同,少了一些现代汉语普遍使用的词汇,多了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
因此,初中生需注重词汇积累,加强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言规律的学习,这对于学习文言文至关重要。
四、运用语言工具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要善于运用语言工具,如辞章、格调和修辞等。
这些语言工具能够更加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让文言文的魅力更添分。
五、灵活运用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指在阅读中可以采取的有效的技能、方法或策略等,如预测、回忆、推理、纠错、深化等。
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采用先预测、后看文的策略,即先根据文章标题、开头、结尾、熟悉的章节等推断文章段落大意,再进行具体的阅读。
在阅读后,也可以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和学习。
总之,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广阔的视野和逐步的积累,学习语言本身也必须注重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恶补、积累,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从而逐步探求古代人文思想之精髓。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方法梳理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方法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eacc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2.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与方法梳理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语文水平。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1. 字词理解:文言文中使用的字词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注意字词的理解。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字词理解能力:- 多读经典: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如《孟子》、《论语》等,加深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
- 查阅工具书:积累并记忆常用的文言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通过使用《古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2. 理解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有所不同,初中生在阅读时应掌握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结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句子结构:- 主谓句:主语+谓语,如“吾闻之”。
- 助词句:用助词来表达句意,如“然则”、“若非”等。
-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意义相近的句子组成,通过“而”、“且”等连接,如“其酒下至周南”。
- 现转句:用于表达让步、条件等意义,如“虽然如此,然而……”。
学生可以通过多读文言文,了解不同句式的用法和特点,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理解句意。
3. 分析上下文语境:理解文言文的关键在于理解上下文的语境,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重视上下文的提示和暗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上下文提示:- 词语解释:文言文中常常会对一些生涩难懂的字词进行解释,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解释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 直接解释:有时文言文中会直接解释某个事物或概念的含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解释来推测句子的意思。
- 逻辑推理:通过分析上下文中的逻辑关系和推理关系,可以推测句子的意思。
例如,通过对前后对比、因果关系等的观察,可以理解句子的含义。
4. 注意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初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注意辨析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通过比较来表达抽象概念,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96230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5.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课外的文言文阅读也是初中语文考试必考题,在这上面失分的同学超级多,同学们可以先速读全文,大概了解一下内容,然后再找细节,遇到不会或是不理解的可以先圈起来,这样阅读完全文可以直接去看自己圈起来的地方。
一、阅读文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对于课外文言文更是唱着歌“念”。
通过相同方式的“念”,由易到难,由整体至局部,由现象至本质地把握住文本,领悟主旨,并从中赢得救赎。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许多同学在写作中急急忙忙,囫囵吞枣,搞题目时,再转头看看文本、打听答案。
这样搞既浪费时间,又揪没要点。
所以,领到一篇课外文言文,可以先展开整体的Seille,快速介绍短文的几个要素,例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至初步整体认知故事内容的目的。
2.精读语句,正确停顿直面一篇陌生的文言课文,许多同学缺少冷静去堵塞文本内容,尤其就是一些语句内的停滞往往被忽略了,从而导致写作的障碍或歧义。
如何正确处理停滞?当然首推朗诵。
使用一定的朗诵方法反反复复朗诵,体会恰当而必要的句读,厘清句子内部的层次和关系,从而深入细致介绍文意。
3.品读细节,把握人物课外文言文以故事获胜,介绍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后,必须想要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旨,自然唱着歌人物,而把握住人物形象则必须高度关注人物描写,尤其就是一些细节描绘往往能够表达出来人物的本质和用心。
因此在写作中要特别注意琢磨人物语言的语气,高度关注人物神态的变化,特别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
二、圈画文本前面提及写作中要整体把握住,这就是针对短文的大致意思,必须精确认知人物的形象和文章主旨,局部和细节也就是不容忽视的,甚至一些貌似平静的叙述性语句也无法马虎,否则可以发生认知的偏差。
基于此,同学们在短文中搞好以下几方面的圈画工作,可以并使写作事半功倍。
1.关注注释,圈画适当课外文言文通常可以得出人名、地名、时间或疑难字、词、句等的注解,通过这些,协助学生堵塞文意、认知主旨。
初中文言文解读指导方法分享经验
![初中文言文解读指导方法分享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aab134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7.png)
初中文言文解读指导方法分享经验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初中文言文解读的指导方法,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很多学生一提到文言文就感到头疼,觉得晦涩难懂。
因此,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文化典故来引入文言文,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
比如,在讲解《论语》时,可以先讲述孔子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对孔子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更愿意去学习他的言论。
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与现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许多成语都来源于文言文,“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等,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就在我们身边。
二、注重诵读,培养语感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逐渐熟悉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诵读。
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字音、停顿和语气。
然后让学生模仿朗读,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在诵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韵味,感受其语言之美。
此外,还可以开展诵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诵读水平,增强对文言文的兴趣。
三、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文言文的注释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教导学生认真阅读注释,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对于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要让学生进行积累和归纳。
比如,“之”“乎”“者”“也”等虚词的用法,“走”“亡”“去”等实词的古今异义。
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语境推测字词的意思,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理解文意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言文的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分析语法,掌握规律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94773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3.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被视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其语言的古老和晦涩,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痛。
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本文将探讨一系列实用的阅读技巧。
技巧一:背景知识储备在阅读文言文之前,学生需要对作者、时代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
技巧二:逐字逐句解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像阅读现代文一样阅读。
学生需要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理解,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
技巧三:注重虚词辨识文言文中的虚词是其语言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此来把握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技巧四:活用参考资料在阅读文言文时,学生可以借助一些参考资料,如词典、注解、白话文翻译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技巧五:反复阅读文言文的理解需要时间。
学生应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反复阅读,逐渐领会其中的意义。
技巧六:欣赏与思考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其表面的意义,还需要深入思考其内在的精神和价值。
技巧七:实践与总结学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这些阅读技巧,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
希望以上的阅读技巧能够对初中生产生实际的帮助,让他们在文言文的世界里,找到乐趣,找到自我。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本文将以实际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一份示范课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在本节课中,我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主要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课文的详细讲解:通过对课文的精讲,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指导上海市塘桥中学曹培丽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饱受诟病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过于死抠字、词、句而显得呆板、缺乏生机,就是流于形式而显得浮夸、不扎实;学生在学习中对于这些“之乎者也”的文字兴趣也不大,甚至感到头疼。
这样一来,往往课内文言文最终以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的需要。
如此,也势必影响了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因此,使学生走出这样一个困境,真正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的时代意义和指导意义,感受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尝试和探索的方向。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觉得对学生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方法,使之不惧怕课外文言文,做到对课外文言文的真正理解和感悟。
一、指导学生“读”文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对于课外文言文更是离不了“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指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整体到局部,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文本,领悟主旨,并从中获得启示。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许多学生在阅读中急急忙忙,囫囵吞枣,抓到题目,再回头看文本,找答案。
事实上这样做只能是事倍功半,既浪费时间,又抓不到要点。
所以,学生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教师可以先指导他们进行整体的速读,感知全文内容。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都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默读或散读的方式,快速了解短文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局等,从而达到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目的。
2、精读语句,正确停顿面对一篇陌生的文言课文,许多学生缺乏耐心来疏通文本内容。
尤其是一些语句内的停顿往往被忽略了,从而造成阅读的障碍或歧义。
如何正确处理停顿?当然首推朗读。
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一定的朗读方法反复朗读,感受恰当而必要的句读,理清句子内部的层次和关系,从而深入了解文意。
3、品读细节,把握人物课外文言文以故事取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本质和用心。
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
例如语段1: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
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愿以易米数斗。
”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
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这则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叱”“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主人是一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
如此,再结合结局,短文的启示意义就凸显而出了。
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二、指导学生“圈划”文本前面提到阅读中要整体把握,这是针对短文的大致意思,要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局部和细节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一些看似平淡的叙述性语句也不能马虎,否则会出现理解的偏差。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在短文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圈划工作,使阅读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关注注释,圈划适当课外文言文一般会给予学生以下几类注释:人名注释、地名介绍、时间提示、疑难字、词、句解释等,通过这些来帮助学生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但学生往往在阅读中迅速浏览,一晃而过,等到语意理解不清,再返回重新参照注释。
这样一来,时间也浪费了。
与其这样,不如及早圈划,为疏通文意、理清人物关系早作准备。
如人名,古文中往往只用名或官职名等来指称,学生如果不参照注释在短文中将之圈划出来以示区别,极易造成混淆,形成理解的偏差。
例如语段2: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文中“起之为将”“起为吮之”的“起”是人名“吴起”,注释中解释了,但有些学生不关注的话,会将“起”解释为“起用”“起身”等,这就形成了错误的理解。
对地名、时间的圈划也如此。
对于疑难字词句的解释,则更需要在短文中圈划和注明,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疏通文意。
如语段3: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
晏子辞而不受,三反。
公曰:“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
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
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
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不可以为教。
”固辞而不受。
文中的“茈”注释为价值,“弊”注释为“破旧”,“不可以为教”注释为“不能教化百官”,如果没有以上注释,学生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影响到对主旨的感悟。
而如果将这些字词句圈划而出,并在语段中作相应的标记,学生就能快速有效地疏通文意,而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于注释和语段间来回搜寻。
2、关注人物,圈划言行课外文言文中人物不多,关系也较简单,但由于是文言,所以学生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而且文虽短,意却深,主旨的揭示往往比较含蓄。
因此,教师在前面默读、朗读等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分清主次人物。
然后,指导学生针对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适当的圈划;并且针对圈划内容思考人物发出言行的理由、目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或后果,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为人。
如语段4: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圈划出文中欧阳修的言行,再加以分析。
如:欧阳修面对苏东坡的文章表现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通过圈划思考明白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欣赏;又通过对他的语言描写的圈划弄清了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赞叹之情,如此一位胸襟开阔的大文豪的形象就活在学生心中了。
另外,也不要忽视指导学生对次要人物的言行和表现进行圈划,因为次要人物往往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的作用。
如:《东坡诗文》中“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这句话学生能够圈划分析的话,就不难发现是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赞扬了苏东坡的文学造诣。
3、关注议论,圈划中心有些短文在故事情节结束后会出现一些议论性的语句,有反问语气的,有感叹语气的,有评论语气的,等等。
指导学生圈划这样的语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文章中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语段5: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
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号。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文末的“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就是一句感叹语气的议论性语句,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圈划,就可以概括出“为人处事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的启示。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三、指导学生疏通文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对于短文中出现(注释中未出现)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也要适当作方法的指导,从而更好地疏通文意,为把握人物,感悟中心服务。
1、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文言文中需要初中学生掌握的字词并不特别疑难,只是学生,尤其一些后进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而缺少自信,还未尝试,首先就畏难而退了。
实际上掌握一定的方法,理解并非难事。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也就是将课内所学的关键实词的含义充分掌握,然后熟练地运用到课外文言文中。
如:常见的“使”、“为”、“去”“易”等的几种常用意义熟记于心,碰到具体语句选择适合的意义。
还比如常见的一些通假字,也要了然于心。
其次,指导学生采用双音节词来解释单音节词。
这种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个单音节词可用多个不同意义的双音节词来解释,此时要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或前后文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词。
如语段3中:“晏子辞而不受”的“辞”有“告辞”、“推辞”、“辞退”等多种解释,结合具体语境,应为“推辞”。
再次,指导学生注意文中词性的转换。
虽然初中阶段并不强调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词性,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可以有意识地针对一些实词作适当的引导。
如:名词转换为动词,形容词转换为动词,名词转换为状语等,让学生了解词性的转换,对于更好地疏通文意还是很有必要的。
2、积累特殊的文言句式字词的含义理解了,并不代表学生能顺畅地疏通文意了,教师还须对学生进行句子解释的指导。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子有固定的句式或句型,只要学生熟练掌握,句意的疏通问题将迎刃而解。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
如: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常有“…者,…也”、“…者”、“…也”等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何、安、焉)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被动句:被动词(于、为、为…所)等否定句:否定词(不、未、非、无、否)等其它还有“乃”“为”“非”“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调整倒装的成份。
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数量词后置等,让学生学会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再次,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主动补充省略成份的习惯。
如有些语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量词省略,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作出恰当的补充,使句子意思完整。
以上是对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的一些方法指导,这些方法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综合运用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须不断加以提炼和改进。
总之,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能急功近利,而应不断探索和尝试,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有效可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服务。
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心浮气躁,而应掌握正确的方法,沉入文本,认真阅读,积极思考,那么对古人的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也能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