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全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二次根式

目标: 1.理解二次根式的含义,掌握二次根式中根号内字母取值氛围的求法。2.能运用二次根式的概念解决有关问题。3.体会数学知识的不断拓广是为了工作、生活的需要,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例1的第(2)(3)题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1)4的平方根是 ; (2)0的平方根是 ; (3)-16的平方根是 ; (4)9的算术平方根是 ; (5)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 答案:(1)2±;(2)0;(3)没有;(4)3; (5)5. 师:(5)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 生1:2.5。

生2:2.5的平方等于6.25,生1把2

5.2算成5.25.2⨯了。 师:生2分析得非常不错,那么哪个正数的平方等于5呢? 生(部分):找不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1二次根式,象“5”一样找不到一个数的平方为5时,我们就用符号“”来表示。“5”的算术平方根用“5”表示。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填空,回忆起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5)的主要设计意图是为符号“

”的引入埋下伏笔(当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无法用学过的数表示时,必须引

进新的知识)。

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数的正平方根和零的平方根,统称算术平根。用)0(≥a a 表示。

合作学习:

根据下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完成以下填空:

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是: ; 正方形的边长是: ; 即课本P 4 的填空:s 2。 师:你认为所得的各代数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各代数式的共同特点:

(b – 3)cm²

)

(2cm s

1.表示的是算术平方根; 2.根号内含有字母的代数式。

象42+a ,3-b ,s 2这样表示的算术平方根,且根号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根式。如3

2,

5。 例1 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a 的取值范围: (1)1+a ; (2)

a

211

-; (3)2)3(-a .

解:(1)由a+1≥0 得,a ≥-1 ∴字母a 的取值范围是大于或等于-1的实数. (2)由

a 211->0,得 1-2a >0。即a<21, ∴字母a 的取值范围是小于2

1

的实数. (3)因为无论a 取何值,都有(a-3)2

≥0, ∴a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师: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生:①被开方数不小于零;②分母中有字母时,要保证分母不为零。

例2 当4-=x 时,求二次根式x 21-的值。

解答:将4-=x 代入二次根式,得: 39)4(2121==-⨯-=-x . 谈谈收获:

1.二次根式的概念:表示算术平方根的代数式。 2. 如何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注意:(1)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0≥a ,0≥a 。(2) 分母不能为0。 3. 求二次根式的值。 作业布置:

1.2 二次根式的性质(1)

【教学目标】

1.经历二次根式的性质:

()

a a =2

(a≥0), a

a =2

= ⎩⎨

⎧-≥)

0()

0(πa a a a 的发现过

程,体验归纳,猜想的思想方法 2.了解二次根式的上述两个性质.

3.会运用上述两个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二次根式性质:()

a a =2

(a≥0),

a a =2

= ⎩⎨

⎧-≥)

0()0(πa a a a

难点:

a

a =2

= ⎩⎨

-≥)

0()

0(πa a a a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提问:2的平方根是什么?什么数的平方是2?(2±)得到:

(2)2

=2 (-

2

)

2=2

提问:(

2

)

7=? (

?)21?()2

1

2

2

=-= 选三个中下游的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二、 新课讲授

1.由上面的提问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

a a =2

2、那么对于上面的性质,a 能小于0吗?(不能,a 必须大于等于0)

()a a =2

(a

≥0)

3、提问:

?22

= ?2=?)5(2

=-=-5??0?02

==

请几个中游的学生回答。( 2,2 ;5,5 ;0,0 ) 4、议一议:

2

a

a

有什么关系?当a≥0时,

2

a

=?当a <0时,

2

a

=?

经学生讨论后,指定一名学生(程度中下)回答,再指定一名学生(程度较好)点评。 教师总结:

2

a ==a ⎩⎨

⎧-≥)

0()0(πa a a a

5、提问:

π-=-?)7(2

=??

)(=-2

3π 三、讲解例题

例1、计算 (1)

2

2

)

15()10(--(2)

[]222)2(22

+•--

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解题过程交替进行的方式教学,问题设计: 1) 应用哪一个性质?具体怎么算? 2) 计算顺序应该怎样?

第一题选择中下游学生回答,第二题选择中上游学生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