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

合集下载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提升产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将开展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检 查工作
的核心竞争力 , 日, 技部 、 近 科 财政部 、 教育部 、 国务
院 国资委 、 中华 全 国总 工会 、 国家开 发银 行六 部 门联
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 的 住房城 乡建设部 2 2 月 3日发布通知指出 , 为 合发布了 《 2 9
六部 门: 联合发布《 关于推 动产业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为深 入贯彻 落 实党 的十七 大 和全 国科技 大 会精
中欧双边贸易发展, 促进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
神 ,实施 《 国家 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 要
(06 0 0 ), 20 —22 年 》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 市场为
件税收规范性文件全文废止或失效 ,4 l 件税收规范 定, 如有需要, 小企业可在贷款到期前申请重新对其 性文件部分条款失效或废止。 进行授信审查 , 如审查通过可适度延长贷款期限, 无
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介绍 , 失效或废止是 需签订新 的《 借款合同》《 、担保合 同》 和重新办理有 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文件与新的 《 增值税暂行条 关手续, 延长贷款期 限的其他 条件 由双方协商决
口商会 和外 资企 业协 会 、服务 贸易 协会 等行 业 组织 以及近 20 中 国企业 家共 同组 成 。 欧期 间 , 0名 访 中国 贸 易投 资 促 进 团将 在德 国 、 士 、 班 牙 、 国 四 国 瑞 西 英 开展 一 系列 贸易投 资研 讨 、 和 采购 活 动 , 推动 洽谈 以

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 ( 意见》 。 )
可能产生的风险,切实维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

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思考

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思考

在 全球 经济一 体化 和科技 进 步 日新 月异 ,产业 的 国际分工 与合 作进入 新 阶段 的背景下 ,面对传统
创新技术或战略产品体系的架构能力 。
三 是发挥 联 盟组织 优 势 ,管 控潜 在 的运作 失败
新 ,降低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风险和运作风险,节 约交易成本 ,促进知识传导 ,加速技术转移和人员
沟通 交 流 ,从 而提 高联 盟运行 的效 率 。营造 以人 为 本 、互 相 信 任 、人 人 为我 、我 为人 人 、分 工协 作 、 协 同创新 的组 织 文化 氛 围 ,逐步 使组织 结构 模式 的 变 化 向信 息 化 、柔 性 化 、股 权 化 和 知 识 型 、学 习 型 、网络 型发展 ,形 成知识 产权 战 略联盟 。
推进 战 略联盟建 设与 发展 ,应 当遵 循产 业技 术
创新活动的规律,集成优势,管控风险,认真把握 以下 四项 基本 原则 。

是遵循 市场 经济规 则 ,发挥市 场机制 配置 资
源 的基 础作 用 。要 尊重 市场 规律 ,立 足 于企业创 新 发 展 的 内在 需求 和合作各 方 的共 同利 益 ,按 照 市场 规则 和法律 规范对 联盟 成员 形成有 效 的行 为约 束 和 权益 保护 。注重遵 循诚 实信 用 、自愿 参加 、公 平非
歧视 性原则 ,充 分运 用知识 产权 制度 ,提高联 盟在
资源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国家和区域 技术 创新 体系 建设 的迫切要 求 ,是促进 产业 技术 集
成创 新 ,提高 产业 核心竞 争 力的有效 途径 ,也 是贯 彻 落实 党 的十八 大精 神 ,实 施 创新 驱 动 发展 战 略 , 强 化协 同创新 ,解 决科 技与经 济有效 结合 的 客观选

产学研组织创新与技术联盟战略构建

产学研组织创新与技术联盟战略构建
产学研组织创新 与 技术联盟战略构建
■ 周 红
摘要: 文章从政府功能定位 的角度 , 产学研 结合 的重要意义进行 了再认识 , 对 并指 出当前产学研结合存 在的主要 问题 在分析 国际 产学研发展趋 势的基础上 , “ 素组成、 从 要 组织形态 、 运行机制 、 主要任 务” 四方面提 出了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的设 想, 进 而分析 了创新 “ 产学研 结合 ” 组织模 式的战略意义以及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的原 则与措施 。
关键词 : 产学研; 组织创新; 术联盟 ; 技 战略构建
1 问题 的提 出 .
法转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 走
产 学 研 结 合 的 历 史 可 以 追 溯 到 世 界工 业 化 进 程 的 前 端 。这 种 形 式 随着 新
上依 靠创新 的发展 道路 。 企 业 技术 创 新 活 动 的不 足, 导致我 国在 全球 经济
织 化 程度 , 利 于 集 成产 学 研 各 方 优势 , 有
3构建新 型产 业技 术 .
创新 战略 联 盟 的设 想 针 对 以往 “ 产学 研 结
针对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技 术瓶 颈. 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加快技术创新成果 的商业化运用 ,打造
支撑 国家 自主 创新 能 力 的 航 空母 舰 和 主
得优势和主动权。 以. 所 只
有 促 进企 业 成 为技 术创
Hale Waihona Puke 体、 以市场 为导 向 、 产学 研相 结合 的技 术创 新体 系 ” 为突破 E , 根本 目的 作 l其 在于增强 国家 自主创新 能力 , 其关键 在 于确立企业技 术创新 的主体地 位, 而实
现 的路 径 又 在 于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 取 产 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根据科技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为原则,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以研究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为纽带,通过契约关系,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集成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有效结合,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科技工作融入产业发展的大循环。

二、主要目标通过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着力解决我市产业技术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核心竞争力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引领我市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光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和软件、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广应用,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力、并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协作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十一五”期间,创建若干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突破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形成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夯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一)政府引导,重点攻关。

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瞄准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围绕《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选择有一定基础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提供相关经费支持等方式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进行重点攻关。

(二)市场导向,企业主体。

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突出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导向,组织协调有优势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实现真正的技术联合,不搞“拉郎配",不追求表面上的联合.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各方各得其所,求得共赢。

山东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管理办法

山东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管理办法

山东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推进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山东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第二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围绕我省重点发展领域和各地资源及产业优势,构建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第三条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示范工作。

省科技厅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给予指导,对符合示范条件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称示范联盟)予以公布。

第四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自愿提出示范申请,经设区的市科技局或省直有关部门推荐,按技术领域将申请材料一式四份(见附件1、2)报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单位)。

第五条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单位)负责对示范联盟组建的必要性和技术性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1.示范联盟技术创新目标应结合国家战略目标,体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符合《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以及国家产业、环保和能源政策,属于我省重点扶持的15个高新技术产业群范围。

近期应主要体现我省工业调整和九大行业振兴规划等。

2.示范联盟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应体现所在产业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产业核心技术标准,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

3.示范联盟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吉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施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吉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施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吉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布部门】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日期】2013.06.09【实施日期】2013.06.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吉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推动我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支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特制定《吉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实施目标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组织机构为依托,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组建能够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联盟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支持联盟创办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鼓励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向联盟开放;组织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攻关专项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果转化专项;鼓励金融机构深入探索信贷资金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融资模式,通过金融创新支持联盟发展;探索利益互惠的共享机制,不断提升联盟的自身生存能力和发展后劲。

(二)实施目标重点支持我省在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全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引领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广应用。

二、认定条件(一)联盟的组成应由理事长单位、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组成,其中理事长单位是联盟的牵头组织机构,依托单位负责联盟日常活动的组织开展,成员单位是联盟的具体成员。

集聚资源 集成创新 集约发展——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最新动态追踪

集聚资源  集成创新  集约发展——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最新动态追踪

开发银行 六部 门在北京召开会议 , 正式启 动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试 点工作之后 , 又于 2 0 年 1 月联合发布 了 关 08 2
于 推 动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构 建 的 指 导 意 见 。在 意见 的 指 导 和 试 点 的 带 动 下 , 国各 地 结 合 自 己 的 实 际 , 全 纷
纷建立或积极筹备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继 20 年 6月 国家 钢 铁 可 循 环 流 程 技 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新 一 代 煤 化 工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 07
煤炭 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继率 门结合各领域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进展情况 , 决定 在全国已成立的联盟 中选择3 家符合 条件的联盟 开 6
l 。
.。 № 合 R e s 。 。
集 聚 资 源 集 成 创 新 集 约 发 展
全 国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最新 动态追踪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对于提升我国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和模式 , 设国家 建
自主创 新 体 系 , 有 十 分重 要 的意 义 。 自 2 0 年 6月科 技 部 、财 政 部 、教 育 部 、国务 院 国 资委 、全 国 总 工会 国家 具 07


牛 般座 I 因科 案 m
产 学 研 合 作
n u t - n es yR s a c si t d s ̄ U i ri - e e rhI t e v t n t u
业 的 融 合 发展 ,带 动 北 京 数 控 装 备 行 业 的 技 术 提 升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新体系 ,
加快提升产业 的核心 竞争力 ,

日 ,
科技部 、
财政
部 、 教 育部 、 国务 院 国资委 、 中华全 国总 工 会 、 国家 开 发银
行 六 部 门联 合 发 布 了 《关于 推 动 产业 技 术 创 新 战略 联 盟 构建
的指导 意见》。
《意 见》 中就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的 概 念 , 推 动 产业
技术平 台” : 重 型 汽车整 车及 车身技 术研 发平 台 、 汽 车高端 电 子 等核心 零部件技术研 发平 台 、 重 型 汽 车整 车及 总 成零 部件 试验检测平 台、 重 型汽车新材料 、 新工 艺 的开发和研究平 台、 汽车零部件再 制造技术应用 和 推广平 台等 。
国环 保科 普 基 地 的最 好 水 平 , 经 营运 作 各有 特 色 , 具 有 良好 的示 范作用 。
我国关键核 电设 备国产化取得新突破
研 究 显 示 极地 变 暖速 度超 出预 想
世 界 气象组 织 和 国 际科学理 事会 近 日公布 的 “ 极 地 现 状 研究报告” 说 , 北极和南极 地 区变暖 的速度 比人们预 想的要 快 。 由此 引起 的冰雪 迅 速 消融 正 造 成 海 平 面 上 升 , 并 助 长 全 球极端天 气现象的发生 。
气候变 暖对南极地 区 的影响范 围要 大大超 出人 们 的预 料 。 南极地 区海洋 的变暖速度超过全 球平 均变暖速度 。 随着 南极 冰雪 的不 断融化 , 南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附近 洋底 的海 水 出现 淡 化趋 势 , 这会造成洋流变化 。
我国生物 技术作物种植 面积 位居世 界第六
据农 业 生 物 技 术应 用 国 际 服 务 组 织 (I S A A A ) 2 月 2 3 日发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 产业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 ; 运行机制
产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的形 式 划 分 方法 多 样 , 邸晓 燕 等 国务 院发 布 的 ( 家 中 长期 科 学 和技 术 发展 规 划 纲 要 《 国 ( 0 6 2 2 年 ) 明确 提 出 “ 20- 00 》 加快 建设 以企业 为 主体 、市 场 认 为 产 业技 术创 新 战略联 盟 类 型多 样 , 联盟 内部成 员 间 特 从 为 导 向 、产学 研 相结 合 的 技术 创 新体 系 , 引导 和 支 持创 新 要 征差 异 的角 度 , 照3 " 按 4 维度 进 行分 类 , 可分 为 8 种理 论 类 型 , 素 向企 业 聚集 , 进 科 技成 果 向现 实生 产 力转 化 ” 。产 学 合 我国普遍 存在 其 中的5 促 种类 型 。 作 创 新 , 我 国 企 业创 新 能 力 普遍 低 下 的情 况 下 , 争 取 科 在 在 国外 研 究 认 为 , 照产 业 技 术创 新 战略 联盟 合 作 的 职 能 按 战略 联 盟主 要分 为 3 : 术攻 关 合作 联 盟 、产 业 种 技 学 发 展 、建 设创 新 型 国家 的过 程 中 , 责无 旁 待地 成 为 了决 定 领域 分 类 , 大 国复 兴 的关 键举措 。本 研究 将着 眼于 河= 省产 业集 群 的发 链合 作联盟 、技 术标 准合作 联盟 ( I 匕 高广 文 , 0 8 。 20) 展, 从产 业集 群角度 探讨 建立 产业 技术 创新 战略 联盟 , 推动 区 按照 按 产 业 技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的主 导者 不 同划 分 , 以 可 域 经济 发展和 产业 的 自主创 新 。 划分 为 中小企 业合 作 的联盟 、强强合 作 的联 盟 、 由核 心大 企 业主 导的联 盟三 类 。( 康继 红 , 0 0 2 1) 产业 技术创 新 战略联盟 的作用 : 产 业技 术创 新 联盟 是在 政府 的 推动 下 , 循市 场 机制 , 遵 为 1 、产 业 技术 创 新 联盟 是 实 现 国 家促 进 自主 创新 战略 的 满 足 企业 长 远 发展 和 国家 或 区域 产业 发 展 的需 求 , 以促 进 技 前提 , 区域创 新体 系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是 是促 进 区域 经济 发展 术 进 步 、创 造 知识 产 权 、规 范重 要 标准 为 目标 , 过 优化 组 的源 动力 。 国家( 通 或区域 ) 面的 自主创 新是整 体结 构系 统 , 层 它 合 产学 研 联盟成 员 ∞∞ :的各 种技 术创新 要素 而建 立 的一种 稳定 的 的 主体 核 心 构成 是企 业 、大学 、科研 机 构 和政 府 部 门 , 是 宝 它 优 势互 补 、协 8 8 新的产 学研 利益 战 略联盟 。其本质 是一 种 科技 与经 济一体 化 的联合 与促进 , ∞8 8 ∞∞ 8 ∞ ∞ 同创 国家 ( 区域 ) 或 自主 创新 服务 组 织 制度 创 新 。这 是 因为 , 学研 技 术创 新 源 于一 种 自然 组 加企 业 的创 新成 效和 整体 经济 的 发展 。通过 产学 研 的渗 透 、 产 织 的过程 , 技 术创 新过程 中, 业与 大学 和科 研 院所 是 完全 集 聚 效应 , 进 了技 术创 新 , 高产 业竞 争 力 , 在 企 促 提 促进 了区 域经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09.12.01•【文号】国科发政[2009]648号•【施行日期】2009.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科发政〔2009〕6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科技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科学技术部二OO九年十二月一日附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等文件的规定,现就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两批试点联盟的评估分析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两批试点联盟的评估分析

点联盟的成效、经验做法 、 存在 问题 , 的 执 行 机 构 基 本 建 立 , 多 数 联 盟 能 获 得 专 利 4 2 3 2 件 ,合 作 共 建 研 发 机
并在 此 基 础上 ,提 出推 动联 盟 进一 步 够 按 时 召 开 理 事 会 ,在 重 大 事 项 决 构 3 4 6家 。多 数联 盟 都 承担 了国 家和
三 是促 进产 业 链协 同创 新 ,推 可 专 利 近 1 4 0 0 0件 ,成 员 单 方 许 可 践 中 ,T D、闪 联 、长 风 等 一 些 运 行 动 科技 成果 转移 转 化。试点联 盟 加 达 到 约 6 1 0 0件 ; 组 织 共 享 大 型 仪 器 良好 的 联 盟 都 是 企 业 基 于 市场 需 求 、
间 ,完 成 了煤 层 气 评 价 选 区、 钻 井 、
二 是 联 盟 在 产 学 研 合 作 突 破 产 压 裂 、排 采 、集 输 等 五大 领域 的技 术
在 汽车 轻 量化 联 盟组 织 下 , 业 发 展 的 核 心 技 术 、 促 进 创 新 资 源 业核 心 关键 技 术上 取得 显 著成 效 。产 更 新 换 代 。 共 享 、加 速 科 技 成 果 的 商 业 化 运 用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使 产 学 研 各 方 开 发 出 8 0 0 MP a以上 的高 强度 钢 板 并
r 理论探讨 T h e o r e t i c a l D i s c u s s i o n I
我 国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发 展 成 效 、 问题 与 政 策 建 议
— —
基于 两批试 点联盟 的评 估分析
陈宝 明’ , 邓婉 君 ’ , 汤富 强 , 于 良’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及思考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及思考
下 , 东 人 摒 弃 了 北方 人 “ 言 利 ” 广 耻 的传 统 意识 , 遍 具 有 强 烈 的 普 功 利 主 义 思 想 。另 一 方 面 , 南 文 化 是 远 离 儒 家 正 统 的 享 乐 主 岭
“ 官本位 ” 思想的浸润 , 缺乏 “ 民主” 意识 , 造成政府部门官僚习气 严重 , 办事效率低 ; 另一方面 , 中原文化中“ 重义轻利” 的文化观以 及对平均 主义的认 同 、 对竞争 的抵触 , 河南人市场观念 淡薄 。 使 因此 , 河南应树立政府的服务意识 , 强化人们 的法制观念 , 营造公 正、 平等 、 机会均等的社会氛围 ; 逐步改变 “ 官本位” 意识 , 淡化权 力思维 , 提高市场发育程度和社会开放度 , 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 市场经济体制 , 为外资经济 、 民营经济 、 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的快速发展提供土壤和平 台, 营造富有竞争力 的区域环境。
3注 重 文 化 建 设 , 视 青 少 年 的 文 化 现 代 化 。 河 南 人 口众 . 重
义文化 , 这种 文化充分 肯定人们对物质 的追求 和享受 , 是世俗取
向 、 业 取 向 、 民取 向 的大 众 通 俗 文 化 。 需 求 是 人 类 行 为 的 原 商 平
动力 , 也是 经济活动 的出发 点 。这种功利 主义和享乐 主义注定
产 业 和 区域 支 柱 产 业 的技 术 创 新 需 求 为 导 向 , 现企 业 、 学 和 实 大
的推进 , 全球市场竞争 的加剧 , 而竞争 的焦 点集 中在核心技术 的
创新及产业整体技 术的升级 , 众多企业迫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 、 艰 巨性 和所需 的投入不 断增大 , 面临的创新风险也越来越大 , 迫 切需 要新 的风 险分担机制 。于是 , 他们 主动寻求联合 相关企业 和科研机构进行相关领域 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 共担风险 , 共享创 新成 果。这样 一种社会 背景条件促进 了我 国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管理办法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管理办法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和《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第三条联盟组建旨在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全面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四条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对联盟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和支持。

第二章联盟的建设第五条联盟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则。

立足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

(二)突出河北区域特色。

围绕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方向,运用市场机制推动重点领域联盟的建设。

鼓励省内企业牵头与京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共建联盟。

(三)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营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重点领域联盟建设。

(四)强化产业协同创新。

加强联盟成员合作,推动联盟科技资源整合,积极组织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促进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

第六条联盟成立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等多个单位组成。

企业处于行业骨干地位;高校、科研机构在合作的技术领域具有前沿水平;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相关机构可参与联盟建设,向联盟企业提供多样化科技和金融服务。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最新进展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综述及其最新进展

产学研合作,1dustry-Universlly・・ResearchInstitute摘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我国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系列的问题:联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模式7如何分享联盟产生的收益和风险7如何保持联盟的稳定性7如何评价联盟的绩效7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些特有的问题及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前国际上研究和关注的理论前沿和热点。

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文献.为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奠定基础,并为我国有效地推动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涌现,并成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方式。

尤其是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国家六部门于2008年12月30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深入贯彻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我国各地区开始大规模地产生,仅北京地区就出现了100多家.它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联盟组织模式的研究学者对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研究最早源于战略联盟。

Modic和Potter(1988)认为,战略联盟是指联盟主体基于成本,效率以及竞争优势等因素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关系网络组织。

Teece(1992)则认为,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包括排他性的购买协议、排他性的合作生产.技术成果的互换.R&D合作协议.共同营销,它的特点是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并未达到合并的程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关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战略联盟,转向关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等文件的规定,现就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第二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1—重要载体。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支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第四条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机构根据六部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意见的精神,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积极构建联盟,探索多种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第五条推动联盟构建要有序开展。

防止脱离产业发展及产业技术创新内在需求的“拉郎配”;防止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防止地区分割、封闭发展;防止缺乏联盟成员单位自主投入的形式主义;防止造成各种形式的垄断和对市场竞争的压制。

二、联盟的构建第六条联盟的构建,要以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2—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第七条推动联盟构建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则。

要立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在一定时期内,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

(二)体现国家战略目标。

要符合《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导向,符合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三)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要有利于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有利于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有利于促进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

(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发挥协调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推动重点领域联盟的构建。

第八条联盟成立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要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多个独立法人组成。

企业处于行业骨干地位;大学、科研机构在合作的技术领域具有前沿水平;相关中介机构等可根据联盟技术创新的需要作为成员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要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联盟协议,协议中有明确的技—3—术创新目标,落实成员单位之间的任务分工。

联盟协议必须由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共同签署生效。

(三)要设立决策、咨询和执行等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决策与执行机制,明确联盟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

联盟执行机构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有关日常事务。

(四)要健全经费管理制度。

对联盟经费要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办法,并建立经费使用的内部监督机制。

联盟可委托常设机构的依托单位管理联盟经费,政府资助经费的使用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五)要建立利益保障机制。

联盟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应事先通过协议明确权利归属、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的办法,要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保护联盟成员的合法权益。

(六)要建立开放发展机制。

要根据发展需要及时吸收新成员,并积极开展与外部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联盟要建立成果扩散机制,对承担政府资助项目形成的成果有向联盟外扩散的义务。

三、联盟试点工作第九条根据《关于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工作的指导意见》,选择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联盟运行及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第十条通过试点工作,支持试点联盟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探索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任务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探索发挥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和带—4—动作用;探索整合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探索率先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等。

充分调动和发挥联盟各成员的优势和积极性,使试点联盟为更多联盟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

第十一条联盟成立后可自愿申请参加试点。

申请试点的联盟,可按其所属领域分工,向科技部相关司局提出审核申请。

提出审核申请的联盟须提交材料的有关要求见材料一至材料四。

第十二条在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综合司局与专业司局分工合作,专业司局负责对联盟组建的必要性和技术性进行审核;综合司局负责对联盟的组织形式进行审核;并形成审核意见(见材料五)。

联盟审核采取成熟一个审核一个的方式进行。

第十三条专业司局进行必要性与技术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联盟技术创新目标和任务应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点领域,以及国家产业、环保和能源政策等。

(二)联盟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应体现所在产业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产业核心技术标准,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

(三)联盟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

—5—(四)联盟的技术创新任务应有利于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四条在专业司局进行必要性与技术审核后,综合司局组织专家组,对通过必要性与技术审核的联盟进行组织形式审核。

主要内容包括:(一)符合第八条六项条件的规定。

(二)联盟协议应由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共同签署,建立的合作关系可受法律保护。

联盟协议中应明确技术创新目标和成员单位的任务分工。

第十五条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会商,确认符合条件的联盟。

确认的联盟名单向六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通报。

第十六条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建立试点联盟的跟踪调研和评价考核机制。

研究建立试点联盟的评价考核体系,及时了解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开展对试点联盟的定期评估考核工作,建立试点联盟的动态调整机制。

总结试点形成的好的机制和做法,充分发挥试点联盟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对联盟的支持第十七条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探索支持联盟构建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研究制定支持和规范联盟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总结联盟运行的体制机制和模式。

把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配臵结合起来,加大对联盟的支持力度,引导形成产学研紧密—6—结合的长效机制。

第十八条在联盟先行投入的基础上,国家科技计划积极探索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等方式支持联盟的发展。

经科技部审核并开展试点的联盟,可作为项目组织单位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

鼓励联盟向国家科技计划专家咨询库推荐评审专家。

国家科技计划根据各自的管理程序反映和征集联盟的科技需求。

第十九条依托联盟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为国家制定科技计划指南提供依据。

充分发挥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研究和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十条支持有条件的联盟整合相关成员单位优势,围绕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集成产学研各方力量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科技创新研究。

第二十一条支持联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组织联盟成员单位承担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带动相关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十二条鼓励银行、创业投资机构参与联盟,向联盟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创业投资机构对联盟企业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优先支持。

第二十三条联盟协议约定的对外承担责任主体单位是联盟—7—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实施负总责,承担项目组织实施的法律责任。

联盟内部应建立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联盟对外承担责任主体单位据此向课题承担单位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四条联盟理事会审议联盟的重大事项,联盟根据联盟协议确定的技术创新方向,以及各有关科技计划的定位和支持重点,由理事长单位代表联盟向科技部提出项目建议,获得批准后,依据各有关科技计划和经费的管理办法组织科技项目(课题)。

第二十五条对联盟组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建立决策、执行、监督评估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

科技部组织或委托第三方科技监督评估机构加强对联盟执行项目的监督检查,联盟内部也要成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建立自我监督与评估机制。

第二十六条根据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联盟组织实施的项目或课题在无法按计划正常实施时应及时调整或撤销。

如果作为联盟成员的课题承担单位中途退出联盟,应由联盟理事会提出调整或撤销课题的书面意见,报科技部核准后执行。

如果作为项目组织单位的联盟解散,科技部可根据实施情况、评估意见等直接进行调整。

第二十七条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管理,按照《科学技术进步法》、《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国办发[2002]30号)以及各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需遵守以下规定。

—8—(一)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由项目(课题)承担单位依法取得。

(二)联盟组织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应依据联盟协议在项目申请书和任务书中约定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许可实施以及利益分配,以及联盟解散或成员退出的知识产权处理方案。

对于知识产权约定不明确的项目不予立项。

违反成果和知识产权权益分配约定的项目参与单位,5年内不得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组织实施。

(三)联盟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有向国内其他单位有偿或无偿许可实施的义务。

(四)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向境外转让或许可独占实施的,须报科技部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