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表格式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2 辨认方向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2 辨认方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向的含义,能够辨别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认识。
2. 方向的相对性,即东对西,南对北。
3. 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能够辨别方向。
2. 教学难点:方向的相对性以及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谜语、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方向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a. 讲解方向的含义,让学生了解东、南、西、北分别代表哪个方向。
b. 利用地球仪或教室内的物体,让学生亲自感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方向的相对性a. 讲解方向的相对性,即东对西,南对北。
b.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如:当我们面向东方时,背后是西方。
(3)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a. 讲解如何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如:某个物体在学校的东边,我们可以通过面向东边找到该物体。
b.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 实践操作(1)学生在教室内分组,利用方向确定各个组的位置。
(2)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物体,利用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能够辨别方向,并学会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周围环境,利用方向确定各个物体的位置,并与家长分享。
2.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方向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通过实例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向的知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分析与解答:搭1个长方形需要5根小棒,搭2个长方形需要()根小棒,搭3个长方形需要()根小棒,搭4个长方形需要()根小棒……有21根小棒,可以搭()个长方形,还剩()根。
列式计算:答:可以搭()个长方形,还剩()根。
3.一个数的因数是指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例如6的因数有1、2、3、6,求30的因数。
分析与解答:30÷()=(),30÷()=(),30÷()=(),30÷()=(),所以30的因数为()、()、()、()。
4.填一填。
1)一袋米有5kg,XXX买了3袋,一共买了()kg。
2)8÷()=2……2,所以()×()=8.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cm,宽是4cm,周长是()cm,面积是()cm²。
温馨知识准备: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提示学具准备:若干根小棒。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参考答案:1.12102.xxxxxxxx13.1、2、3、5、6、10、15、304.(1)15(2)4、25.周长20cm,面积24cm²内容2.一艘船最多载10人,现有52人要分成几批乘船,最后一批有几人?分析与解答:求52人分成几批乘船,每批人数相同,最后一批人数不足以填满一艘船,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试商:5×10=50,比52小;6×10=60,比52大,所以商应该是(),余数为()。
正确解答为()。
答:分成()批乘船,最后一批有()人。
3.有余数的除法,商一定是一个()数。
4.用竖式计算。
56÷7=48÷6=90÷8=5.某个城市有1200辆公交车,每辆车可乘坐50人,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间,每辆车平均载多少人?温馨知识准备:没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
提示学具准备:纸和笔。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参考答案:1.5......24......11 (1)2.5(批),2(人)3.整4.8……6……11……5.每辆车平均载40人。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5租船(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5 租船(一)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5 租船(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在这一节课中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5节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租船的计算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来引入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不同船型的租金,并能够选择最经济的租船方式。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租船问题的实际情景,并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租船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不同船型的租金,选择最经济的租船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如何计算不同船型的租金,以及如何比较并选择最经济的租船方式。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租船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笔记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展示一个家庭想要租船出游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租船的方式。
2.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30人,我们需要租多少艘船才能让每个人都坐上船呢?”二、例题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小明一家有10人,他们想租船出游,有两种船可供选择,大船可以坐6人,小船可以坐4人。
请问小明一家需要租几艘船才能让每个人都坐上船?”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解释如何计算不同船型的租金,大船的租金是每小时100元,小船的租金是每小时80元。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小华一家有15人,他们想租船出游,有大船和小船可供选择,大船可以坐8人,小船可以坐6人。
请问小华一家需要租几艘船才能让每个人都坐上船?”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四、租船计算方法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不同船型的租金,以及如何比较并选择最经济的租船方式。
2. 教师出示不同船型的租金表,让学生进行比较和选择。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东南西北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东南西北——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认识。
2. 方向的辨别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向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方向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方向问题。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辨别方向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 新课讲解- 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让学生初步了解。
- 利用教具或图片,直观展示方向的辨别方法。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如: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实践操作- 分组让学生进行方向游戏,如:指方向、走迷宫等,巩固所学知识。
-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4. 总结提升-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方向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建筑物或景物,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描述。
2. 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讨论,方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正确辨别和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方向的相对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七、拓展延伸1.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和辨别方向,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结合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和方向关系。
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他们对方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向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东南西北-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东南西北-北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掌握东南西北的基本方位概念;2.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东南西北指向不同的方向;3.了解使用指南针测量方位的方法;4.能够在地图上辨认和标出东南西北方向。
二、学习重点1.东南西北的基本方位概念;2.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东南西北指向不同的方向。
三、学习难点1.结合图形或口头语言指出某一方向的方法;2.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东南西北指向不同的方向。
四、学习内容1. 掌握东南西北的基本方位概念1.1 什么是方位?方位指的是一个点相对于另一个点方向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用“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词汇来描述方位。
而在学习中,为了更加精确明确,我们常常使用东南西北来指代方位。
1.2 东南西北的基本概念东南西北是指四个主要的方向,具体如下:•东:指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为最东的方向;•南:位于太阳方向正西90度的方向,为最南的方向;•西:指向太阳落下的方向,为最西的方向;•北:位于太阳方向正东90度的方向,为最北的方向。
特别地,根据不同的情境,有时候我们也会使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南”这样的复合方位来描述,例如:•东南:位于东方和南方的交界处;•西北:位于西方和北方的交界处;•东北:位于东方和北方的交界处;•西南:位于西方和南方的交界处。
2.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东南西北指向不同的方向2.1 按照既定方位行走在有些时候,为了保证行走的方向正确,我们需要按照既定的方位行走。
例如,在森林迷路时,如果我们知道北、南、东、西的方向,就可以按照这些方向行走,尽快脱离危险。
在校园里,为了找到特定的地点,也需要掌握方位的概念。
2.2 指导他人行走方向在指导他人行走方向时,我们同样需要提供明确的方位指引。
例如,在游园中,如果有人问我们某处景点在哪个方向,我们就需要准确地告诉他们东南西北的方向,指引他们快速到达目的地。
3. 了解使用指南针测量方位的方法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我们已经能够利用各种诸如手机、导航仪等设备来获得方位信息。
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方向与位置-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方向与位置-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方位词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方位词。
2.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能够使用平面坐标系表示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二、教学重点1.方位词的掌握和使用。
2.物体位置和方向的描述。
3.平面坐标系的理解和使用。
三、教学内容1. 方位词的定义和使用方位词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和方向的词语,常用的方位词有:“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 等。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方位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 物体位置和方向的描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口述或行动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帮助学生理解空间方向的概念。
例如,可以在教室内让学生找到某个位置或物体,并描述其位置和方向;或者使用图片等教具进行操作。
3. 平面坐标系的理解和使用为方便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我们常常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空间中的点。
教师可以通过教具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平面坐标系的定义和各个部分的含义,进而实现对物体位置和方向的更加精准的描述。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既让学生听取教师的讲解,也充分引导学生发言,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图片、实物、教具的使用,通过实物和图片等多种途径让学生直观掌握概念和方法。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趣味的小活动引入这次课程,例如:请学生围成一个圈,老师说出一个方位词,那么位于该方位的同学就要依次站起来,最后形成一个沿着方位和顺序排列的小组合影。
2. 学习在学习阶段,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看图说话、实物演示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3. 锻炼通过课堂讨论以及分成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思维锻炼。
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小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和使用方位词的相关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练习一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准确,看来用除法竖式大家把握的已经很牢固了,那接着看第2题,请按下暂停键,小朋友们拿出纸和笔动手算一算吧。
生:老师,这是我计算的结果,因为每盒8块,那24除以8,可以装3盒了,32块除以8等于4,可以装4盒,那40除以8等于5盒,48除以8等于6盒,56除以8等于7盒。
第2问,我是用50除以8等于6盒余2块。答可以装6盒,还剩2块。
师:这位小朋友,回答的非常正确。第2题顺利通过,那来看看第3题,用竖式计算吧。
请按下暂停键,拿出纸和笔做一做吧。
生:老师,我做完了,我来答吧,52除以8等于6余4,46除以9等于5余1,40除以7等于5余5,24除以6等于4。
师:计算全部正确,小朋友们,大家做对了吗?请认真订正一下。
北师二下第一单元《除法》
练习一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复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点是结合平均分物和操作活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有 余数除法”是指“有剩余的除法”,即余数不是0的除法,认识余数并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这一单元重视计算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强调在进一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除法竖式。其中“分草莓”、“租船” 这类实际问题常常要运用有余数除法学问来解决。
缺点:
1.练习时,对于学生的乐观性调动的不太充分;
2.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3.练习课有些枯燥。
改进措施: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则进行课堂组织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发觉乐趣;享受学习,使得练习课不再枯燥乏味。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东南西北(辨认东、南、西、北)》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东南西北(辨认东、南、西、北)》导学案
学习
内容
东南西北
学习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在指定一个方向的条件下,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2、会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用所学的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学习
资源
准备作业纸随堂记录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
1、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在下图中记下操场东南西北方向的建筑物,并标明方向。
二、合作交流
1、填一填:
地图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2、同桌合作,说一说:
当我面向方,我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三、课堂小结
1、小组内说一说:我是这样辨认方向的。
2、填一填:
当我背向南时,我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作业检测1、完成教材第16页3、4、5题
2、小红家在小青家的东面,在明明家的北面。
小红家的东面是小丽家,北面是聪聪家。
请你在下图中标出他们各自家的位置。
(先用卡片摆一摆,再填一填)
学后反思1、怎样辨认东、南、西、北?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观察☐操作☐思考☐倾听☐合作☐提问☐答问☐评价)
操场。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1分苹果项目内容1.口算。
3×6=5×9=7×4=8×3=4×2=8×8=9×7=6×8=2.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分析与解答:求可放几盘,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
(1)用减法计算:18-6-6-6=0,一共减了3次,所以18÷6=( )。
(2)用乘法口诀:( )六十八。
(3)用除法竖式计算:首先要把18写在除号里面,把6写在除号左面,即6,再想口诀:( )六十八。
计算过程如下:3.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叫作( )。
4.先写除号“”,然后在除号里面写( ),( )写在除号左面,( )写在除号上面。
5.圈一圈,填一填。
24支蜡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支。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对平均分的理解,乘法口诀算除法。
参考答案:1.18 45 28 24 8 64 63 482.18÷6(1)3 (2)三(3)三3.除法4.被除数除数商5.圈一圈略 6 24÷4=6(支)2 搭 一 搭 (一)项目内 容1.用竖式计算。
2.见教材第4页例题。
分析与解答: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小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小棒,搭4个正方形需要( )根小棒……有13根小棒,可以搭( )个正方形,还剩( )根。
列式计算:答:可以搭( )个正方形,还剩()根。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或每几个分成一份后,还有剩余,并且剩余的数不够继续分,这个剩余的数叫作( )。
4.填一填。
(1)16根,每5根摆成一个,可以摆成( )个,还剩( )根。
(2)13根胡萝卜分给3只小兔,平均每只小兔分( )根,还剩( )根。
5.有38个苹果,每4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还剩几个? ÷ = ( )…… (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没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乘法口诀算除法。
第一单元《试一试》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试一试》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导学目标
1.掌握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能够通过问题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学习内容
1.加法运算。
2.减法运算。
3.数学思维训练。
学习方法
1.多思考,善于发现问题。
2.充分理解题意,善于运用已知信息求解。
3.注意细节,谨慎核对答案。
预习内容
1.认真阅读教材第一单元的相关内容,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预习相关习题,尝试自己独立解题,并对照答案核对。
3.注意练习口算,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熟记运算规则。
2.学习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规则,能够运用已知信息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分为4个课时,按照以下安排进行学习:
课时内容学习目标
1加法运算掌握十以内的加法运算及其应用。
2减法运算掌握十以内的减法运算及其应用。
3综合练习综合运用加减法计算,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4专题拓展扩展思维,开拓数学视野。
学习反思
学习完本单元后,要求同学们在学习反思中总结自己学习的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结束语
学习数学需要大量的练习,要求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坚持多做习题,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注重细节和错误的纠正,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时 1分有多长(2)

1、回顾复习。
师:引导学生回顾时间单位秒以及分和秒之间的关系。
师: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分和秒之间有什么关系?生:一时等于60分,一分等于60秒(自由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师;今日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学问(板书)一分又多长(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实践活动、探究新知。
一分钟有多长(2)1.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在10米..几分几秒”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时、分、秒的换算 . 课件出示:看一看,说一说。
师:认真读一读课本78页的情景。
生:在10m气枪射击决赛中每发子弹,必需在75秒内射出,75秒是几分几秒?思考交流:情景中哪些信息是有效信息呢?我们要求什么,怎么去求呢。
1分钟以后交流生1:75秒内射出,要求:75秒是几分几秒。
生2:1分是60秒,再过15秒就是75秒。
师:在比赛时,为了便于比较,都用统一的单位,这里就是以“秒”为单位,但在生活中,一般满了60秒就要说成几分几秒。
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75秒是几分几秒。
这个问题是有确定难度的,同学们,自己可以用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生:小组讨论,汇报师:老师依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方法一利用钟面换算。
1分是60秒,再过15秒就是75秒,所以75秒=1分15秒。
方法二:借助画线段图换算。
75秒里面有1个60秒也就是1分,还剩余15秒,所以75秒=1分15秒。
方法三:利用时与分的关系换算。
因为1分是60秒,75-60=15(秒),所以75秒=1分15秒。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踢一场...多少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连续探究时、分、秒的换算。
师:踢场足球比赛用了1时30分,1时30分是多少分呢?生:组织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完成,学生交流汇报。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1)1时的时间分针走一圈,是60分,再走30分就是90分,所以1时30分=90分。
(2)可以画图表示,1时是60分,再加上30分就是90分,所以1时30分=90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4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同桌交流(1)说说自己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2)自己有什么收获和不足。
(3)有什么好方法或好建议想要分享给同学们。
(4)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2、全班汇报(1)分享发言、作品展示。
(2)相互评价3、反思评价给自己这段学习情况评星,对自己的不足谈谈如何改正。
4、提出问题1、明确同桌交流的要求,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话题与同桌交流,巡视指导学。
2、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帮助学生展示作品,引导全班评价,及时反馈、肯定。
3、引导学生自评,反思总结。
4、引导学生根据两个单元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还想要继续了解的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交流、反思的过程中体会和进步,也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种方式,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数学学习中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巩固应用(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41、随堂小练(1)下列竖式正确的是()(2)运动会上,100米赛跑有35人报名。
如果每组最多8人,至少需要分几组。
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3)数一数,填一填。
2、归纳概括说一说,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活动4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概括解决问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总结方法与策略。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有余数的除法和生活中的大数相关知识,经历竖式表达的过程,解决有余数除法的相关实际问题。
结合情境进一步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和数的构成。
6.作业与检测1、P40:3、4题,完成在书上。
2、用两个2,两个0组成四位数:(1)一个0都不读的数是()(2)只读一个0的最小的数是()7.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8.教后反思(1)我的教学效果怎样:制定的学习目标定位是否准确?达成了几条?达成度大约是多少?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学生的学习状态怎样?学生是否实现了发展?(2)我的教学设计怎样:我的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处处为学生着想?学习过程设计是否适合我的学生?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3)我的教学机智怎样:是否对学生活动具有敏感性?能否迅速而正确的对课堂生成做出判断?能否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读数写数 北京版 (1)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一、教材信息本文档讲解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主要讲解第一单元的读数写数。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并写出1-100内的数字。
2.能用基本计数单位“十”和“百”读写三位数内的数字。
3.能成功完成数字的排序和加减法口算练习。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
三、教学内容3.1 数字朗读和写法1.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1-100的朗读和写法。
2.教师将数字写在黑板上,在学生们记忆后点一遍读出,要求学生跟读。
3.学生单独练习数字的朗读和写法,做到熟练掌握。
3.2 三位数的计数1.通过数珠子或计数板等教具,让学生理解三位数的计数方法。
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三位数,教师指定一个数字,要求学生快速找到该数字所在的位置,并将该数字读出。
3.3 排序和加减法口算练习1.将10个随机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排列这些数字,并将这些数字写成从小到大的顺序。
2.准备20个随机数字,分别在有加号和减号的算式中出现,让学生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
四、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字的存在,并愉悦地学习数字。
2.采用多种教具,如数珠子、计数板等,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数字,巩固数字的记忆。
3.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掌握数字的读写方法,并熟悉基本的计数和排序方法。
2.学生基本掌握加减法,在数字口算方面有所提高。
3.学生思维敏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兴趣。
4.课堂反馈良好,学生对本节课程充满了学习热情和认识兴趣。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按照预习中 学生存在的 问题,教师加 以点拨。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 支康乃馨比 1 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钱? 教师充分放手,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 指名汇报。 (2)观察综合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卖 1 支菊花和 1 支百合花,共花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汇报。 说一说你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 学中做 1.完成试一试的第 1 题。
学案
导案
1、请你找到这节课的数学问题,把它读熟,并把它
写在括号里
(
)。
2、为了解答这个数学问题,课本用 4 幅图完成,请
问:第 1 幅图用的方法是(
),
第 2 幅图用的方法是(
),第 3 幅图
用的方法是(
独
是(
),第 4 幅图用的方法 布置课前预
)。
习
立
4
学 习
尝 3、第 4 幅图的方法是新方法, 像这样 5 20 ,叫做除
几小时?
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独立列式解答。
学中做 交 1、完成练一练的 1、2 题。 流 2、完成练一练的 3 题。 解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惑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
合 1、练一练。
作 完成第 11 页的第 4、5 两题。
考
1、先独立答 题 2、组内交流
试
自 我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 后我会在 结
年 级 二年级
教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 6 页
高利
1、知识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 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体验成功的喜 悦。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1《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1《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铅笔的长度单位——厘米;2.掌握测量铅笔长度的方法;3.能够对比并判断铅笔的长度大小。
二、学习重点1.熟悉铅笔的长度单位,了解厘米的大小和意义;2.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卷尺测量铅笔的长度;3.掌握对比铅笔长度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三、学习内容1. 认识铅笔的长度单位我们知道,长度是表示物品长短的一个物理量。
在数学中,长度使用的单位有很多,常用的有米、厘米、毫米等。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厘米。
厘米,是国际标准长度单位,是米的百分之一,用符号“cm”表示,常用于测量较小的长度。
比如测量铅笔的长度。
2. 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使用卷尺。
卷尺的使用方法,请见下图:卷尺使用方法卷尺使用方法使用卷尺测量铅笔长度的具体方法如下:1.将卷尺放在铅笔的一端,并使其与铅笔的顶端对齐;2.沿着铅笔的侧面将卷尺展开,直到完全展开;3.看卷尺上指向的数字,即为铅笔的长度。
请看下图,这是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铅笔长度:17.5cm3. 对比铅笔长度大小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对比物品的大小,而铅笔的长度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对象。
那么,如何判断铅笔的长度大小呢?判断铅笔长度大小的方法如下:1.将铅笔并排放在一起;2.让其中的一支铅笔作为标尺,与另外的铅笔依次对齐;3.比较长度,判断铅笔长度的大小关系。
请看下图,这是三支铅笔的长度对比:长铅笔:18.0cm中长铅笔:16.5cm短铅笔:14.0cm四、实例练习例1:小华有三支铅笔,分别是16.3cm、18.7cm和15.2cm长的,请你写出这三支铅笔长度的大小关系。
解答:按照上述方法,我们先列出这三支铅笔的长度:铅笔1:16.3cm铅笔2:18.7cm铅笔3:15.2cm然后用其中一支铅笔作为标尺,与另外两支铅笔依次对齐,比较长度,所得结果为:铅笔2 > 铅笔1 > 铅笔3因此,铅笔的长度大小关系为:铅笔2最长,铅笔1其次,铅笔3最短。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 方向与位置 第3课时 辨认方向(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 方向与位置第3课时辨认方向(2)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方向的基本概念和用语。
2.能够理解和识别东、南、西、北等基本方向。
3.能够调整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正确地指出各种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基本方向与用语的掌握。
2.口算题的解法。
难点1.针对不同方向场景的理解和判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用图片或者文字提示让学生快速地回忆和掌握东南西北的概念和用语。
2. 案例教学老师可以针对不同场景,让学生举出正确的方向和判断,例如,上课时应该坐在教室的哪个方向,运动场地的各个区域方向等。
案例一:上课时的方向老师简单描述课堂的布局,然后问学生应该坐在哪一个方向。
例如:小明把自己的书包放在了讲台右侧,他的座位在教室的中间,靠墙边。
请问,当小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时,应该面向哪个方向?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这个场景,然后指导学生识别出东南西北的方向,最后得到正确的答案:面向西方。
案例二:运动场地的方向老师以图片或者文字方式简单说明运动场地的布局,然后问学生各个区域的方向。
例如:运动场地的大门在北面,田径跑道在场馆的周边,接下来还有足球场、篮球场和排球场,请问,这几个场地的方向分别是什么?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然后得到正确的答案:足球场朝南,篮球场朝西,排球场朝东。
3. 合作探究让学生两两组合,互相交流对方家乡相关的地理位置,然后尝试使用方向用语和表达方式把那些地理位置描述出来。
例如:学生A:我家在南宁市,靠近南宁市的中心地带。
学生B:我的家在广州市,靠近广州塔。
然后学生们可以上来介绍自己和同桌交流的情况,老师可以把学生的介绍收集起来。
4. 练习与检测练习一老师可列举一些口算题,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回答相应的中文描述形式。
例如:东行5步、南行3步,应该是一下哪个方向?去银行的路程中,有20米朝西、15米朝北、12米朝东、10米朝南,最后你是不是回到了原点?练习二老师可列举一些常见的场景,让学生识别出正确的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数一数(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数一数(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快速的数出一些物品的数量;2.能够理解并掌握数“一”、“二”、“三”的概念;3.能够在小班的环境中,感受并掌握小学数学教育的初步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体验感受数学的乐趣;2.难点:准确把握数目的大小和大小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1.1 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今天的数学活动是非常有趣的一项活动,小朋友们可以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1.2 老师出示一些图形来引导学生们进行初步数数,例如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等等。
2. 讲解2.1 让学生们一个一个数数,熟悉“一”、“二”、“三”这些数目的概念。
2.2 引导学生们寻找每一个物品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小、形状、颜色等等。
2.3 向学生们介绍物品的数量,例如一个、两个、三个等等。
3. 练习3.1 以物品数量为主导,让学生们先简单数数,获得成功感。
3.2 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使用物品自己进行数数,教师在旁边给予引导。
3.3 对于弱势学生,可以采用多次短时间的教学方法,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4. 总结4.1 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回顾了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
4.2 给予肯定和激励,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处理1.学生们针对某些物品的特点和颜色发表了一些请教。
2.学生们对最后一次的练习活动出现了一些挑战,需要老师细心引导。
3.部分学生因为数数环节时间较长,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多次实践。
五、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学生们对于“一”、“二”、“三”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数数方法。
六、下节课内容提示下一次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们会更加专注于数数的精准程度和环节的复杂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整除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整除除法的计算及竖式书写格式。
学习过程
学案
导案
情
境
导
入
1、动手操作
利用手中的纸片和纸盒分一分
2、列式计算
如果用算式怎么表示自己的分法?(把算式写在下面)
------------------------------------------------------------------
(快动手分一分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这道题有关的问题。上节课我们帮熊妈妈分好了苹果,今天熊妈妈想让我们再帮她分一分橘子你有办法吗?
合作探究
交流自学情况
你是怎么分的,请说一说吧!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代表展示
据学生交流及时点拨
交
流
解
惑
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14÷4=()(盘)……()(个)
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预习
设计
你认识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学习过程
学案
导案
情境导入
1、引入。
除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
小熊妈妈买了20个苹果,准备每个盘子里放5个,熊妈妈需要准备几盘子呢?你能帮她算一算吗?
合
作
探
究
交流自学情况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代表展示(有几种方法就选几个代表展示)
根据学生展示进行点拨
交
流
解
惑
你想到这个方法了吗?
20÷5=4
4
5 20(像这样的算式是除法竖式)
20
0
20表示()
5表示()
4表示()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挂图(书上教学情境图)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1、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通过试商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习过程
学案
导案
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挂图,谈话导入。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来自课题一除法分苹果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
主备人
李九玲
审核人
杜秀玲、焦艳菊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苹果20个,果盘4个
学生提供
圆纸片20个,纸盒4个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整除的除法以及竖式的书写格式。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完成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巩固学习
课后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
我的反思:
课题
辨认方向
课型
导学案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靳丽敏
审核人
杜秀玲、焦艳菊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方向板
学生提供
课本
学习
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
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
0表示()
你知道
2 8表示()÷()吗?
现在你能算一算这几道题吗?
8 40 7 35 6 48
引导学生交流解惑
合
作
考
试
24÷()=6()÷8=7 45÷5=()
8 32 9 54 7 42 5 45
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作
业
设
计
必做题:
这些算式正确吗?该怎样写呢?
90 9
7 63 8 72
6372
0 0
选做题:
30 56 56
6 8 6
在解决问题中解答疑惑
合
作
考
试
5 31 635 7 48 4 25
用竖式计算
20÷6= 34÷4= 30÷7= 26÷3=
检验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
1、32个茶杯,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必做题)
2、有22枝花,要插在3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插多少枝,还剩多少枝?(选做题)
2 12 9 18 9 81
巩固练习
课
后
反
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
我的反思:
课题
一、除法分橘子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
主备人
李九玲
审核人
杜秀玲、焦艳菊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题卡
学生提供
圆纸片14个,纸盒4个
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
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意思?
布置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
玩中学
1、想一想,说一说
先利用已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组内交流)
(2)指名汇报
(3)怎样列式(代表展示)
(4)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的?
2、试一试,算一算
3
4 14竖式中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2
2
拓展:
14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个)……(个)
答:每盘放个,还剩。个
引导学生交流解惑
合
作
考
试
1、算一算,想一想。
4 17 4 18 4 19 4 20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2、再做几道题来看一看,你的发现正确吗?(教师出示题卡,小组代表做一做。)
在估计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
(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在小组内说一说。
(3)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交
流
解
惑
学中做
1、试一试
()里最大能填几?
()×8<44 7×()<54 9×()<62
()×6<40()×4<30 5×()<48
2、森林医生
5 8 7
3 36 7 64 8 50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合作探究
自学交流:
说自己的收获
展示成果:利用方向板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分层练习:
1、看书中的示意图。
2、结合实际操作,经历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预习
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竖式,你还记得吗?
3 15 7 21 8 64
7 14
你有不会算的吗?哪一道?
学习过程
学案
导案
情境导入
熊妈妈买了14个橘子,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通过练习及时学习小结
作业设计
必做题:
用竖式计算。
9÷4= 21÷5= 19÷6=
选做题:
订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订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巩固学习
课后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
我的反思:
课题
一、除法分草莓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
主备人
李九玲
审核人
杜秀玲、焦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