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的定义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的定义及处理流程危急值是指患者在临床检查或实验室检验结果中出现临床意义重大的异常,并且需要立即介入或治疗的情况。
在医学界,危急值被视为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处理危急值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检出危急值:医疗机构需要设定危急值的阈值,并建立相应的检出机制。
无论是临床检查还是实验室检验,一旦发现结果超出危急值范围,应立即触发相应的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和报告危急值,以确保及时处理。
2. 验证危急值:一旦收到危急值的报告,医护人员需要进行验证确认。
这包括核对患者信息、检查时间、结果数值等。
如果有任何不一致或怀疑,应寻求其他的专业人员进行确认。
3. 确认患者状态:医护人员需要咨询患者或患者家属,了解他们的临床症状和就诊情况。
有时候,危急值可能是由于患者身体状况或样本收集错误引起的。
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判断和决策。
4. 通知相关人员:一旦确认危急值是真实存在且需要立即处理的,医护人员需要迅速通知相关的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这有助于协调团队资源,确保迅速响应和处理。
5. 制定应对方案: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这可能包括采取紧急治疗、进行手术、调整用药方案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患者的病情稳定与否、代谢能力、合并症和其他特殊因素等,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有效。
6. 监测并记录:在处理危急值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紧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这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重复检查危急值等。
所有的处理过程需要详细记录,以便后续追踪和复查。
7. 沟通和解释:处理危急值通常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紧急沟通。
医生需要解释危急值的含义、处理过程以及预后情况。
及时沟通有助于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恐慌和不安,增加互信和理解。
8. 回顾和改进:一旦处理完危急值,医疗机构应该对整个处理流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这包括分析处理时的操作流程、沟通情况、结果评价以及面临的困难等。
通过反馈和改进,可以提高危急值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医院危急值报告流程及处理流程
与临床相符时
与临床不符合时
复检
主管医师及时上报上级医师或
科主任,并实施救治
主管医师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或门诊
病历中据实记录危急值结果及救治措施
Ⅰ.危急值报告流程
发现检验、检查结果异常
↓
确认“危急值”
(与“危急值”列表比对)↓将“危急值”通知临床科室
(电话通知为主要方式)
↓
“危急值”报告后进行记录
↓
“危急值”检验、检查报告单发放(标记:建议复查)
Ⅱ.病房、门诊危急值处理流程
病区、门急诊医生、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
及时将结果记录在危急值登记本上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患者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危急值是指患者检验结果或其他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中所显示的临床重要异常的值,可能对患者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
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第一时间识别危急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
危急值管理制度应适用于所有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验和病理学检查等。
危急值管理制度应明确以下内容:1.危急值的定义和范围:明确哪些指标被视为危急值,例如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化验指标(如血红蛋白、血糖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2.危急值识别和报告的责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例如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临床医生等。
4.危急值处理的流程和时限:明确危急值处理的流程,包括医务人员接收危急值通知、诊断和确认危急值、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危急值等,并规定相应的时限。
5.危急值处理后的跟踪和反馈:明确危急值处理后的跟踪和反馈机制,例如记录危急值处理的结果、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反馈等。
危急值管理的工作流程如下:1.危急值的识别和报告:当患者的检验结果或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出危急值时,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应立即报告给临床医生。
2.危急值的接收和确认:临床医生接收到危急值通知后,应立即进行确认,并与其他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3.危急值的处理:根据危急值的性质和情况,临床医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包括立即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和护理,调整治疗方案等。
4.危急值处理后的跟踪和反馈:处理完危急值后,医务人员应记录处理结果,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反馈,同时进行后续的跟踪观察和评估。
危急值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医疗机构应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形成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提高危急值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危急值(Critical value)是指对患者治疗或预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实验结果,需要迅速通知医师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况。
因此,危急值的管理和处理流程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是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的一般顺序:1.确定危急值的定义和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危急值定义和标准,根据不同的实验室指标和患者群体,制定相应的危急值范围,确保危急值的准确判定和通知。
2.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当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实验室人员负责实施相应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若项检验结果为危急值,实验室人员应立即注意并及时处理。
3.危急值识别和报告:实验室人员根据危急值的定义和标准,判断出危急值的结果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危急值信息及时通报给医疗技术人员。
6.危急值确认:医务人员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应立即与患者核实,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如确实属于危急值,医务人员应与实验室人员核对并记录,确保准确无误。
7.采取紧急措施:医务人员根据危急值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包括立即通知患者及其家属、调整治疗方案、紧急手术等。
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并确保采取的措施及时有效。
8.记录和追踪:对危急值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通知时间、接受时间、采取措施以及患者的反应等。
此外,还应将危急值结果和相关处理措施进行追踪和回顾,以便评估和改进危急值管理流程。
9.宣教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危急值管理的宣教和培训,包括实验室人员的技能培训、医务人员的危急值处理培训等,使相关人员能够熟悉危急值的标准和处理流程。
10.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危急值管理流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危急值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危急值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者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结果。
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及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将介绍危急值处理的一般流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
一、危急值处理流程:1.危急值发现:医学检验过程中,当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紧急情况时,需要尽快发现这些危急值。
一般来说,会有专门负责结果解读和报告的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临床医生共同参与危急值的监测和识别。
2.确认危急值:医生或实验室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异常结果进行核实,确保其属于危急值。
4.即时采取措施:接到危急值通知的临床医生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或紧急干预。
同时,还需要将处理情况记录在病历中,便于后续的追踪和分析。
5.追踪和分析:医疗机构需要追踪危急值的后续处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此外,还需要分析危急值的发生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通过对危急值的分析,医疗机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危急值处理制度:1.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机构需要明确规定危急值的定义和影响范围,并建立相应的危急值报告准则和流程。
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危急值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减少患者因此造成的损失。
2.危急值通知责任制:医疗机构应该明确相关人员在危急值通知过程中的责任。
通知责任制可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按时、快速地通知到临床医生,并使相关人员明确自己在危急值通知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3.危急值记录与追踪制度: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危急值记录与追踪制度。
即使经过及时处理,医疗机构也需要追踪危急值的后续情况,确保患者获得持续的医疗关怀。
4.危急值讨论与分析制度: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定期的危急值讨论与分析制度,对危急值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样可以不断优化危急值处理的流程,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
总结起来,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对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一)报告处理流程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一)报告处理流程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
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
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1)普放室“危急情况”:①小儿一侧肺不张;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④急性肺水肿;⑤心包填塞;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工作流程(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及工作流程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立即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或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辅助检查科室“危急值”报告及工作流程辅助检查科室要将检验(查)过程中出现的危急值,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1、重复检查或复核,有必要时须请上级医生复核。
2、对于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检验(查)者应立即向送检临床科室报告检验(查)结果及检查人员姓名,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姓名。
3、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详细记录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查)结果(包括复核结果)、向送检科室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检查人员姓名等。
4、检验科必要时应保留标本备查。
(三)临床科室“危急值”接警及处理工作流程:1、临床科室医生接危急值电话时同时在《危急值接警登记本》上做好记录,记录项目包括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接电话的时间、报告人姓名、接获人姓名、通知医师姓名及时间。
2、接电话的医生作完记录后依以下次序通知医生:当日值班医生,主管医生,科主任。
特殊情况时,报医院行政值班人员。
3、被通知医生应当在登记本上确认签字。
4、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30分钟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若为住院医师有向上级医师报告的内容、上级医师查看及处理情况记录。
2020年2月初稿2022年3月修订1。
危急值管理流程
危急值管理流程一、适用范围:全院各临床、医技等相关科室。
二、适用人员:医务科、护理部、临床医生、护士、医技科室等。
三、操作流程1.危急值管理流程:2.流程图四、附件常见危急值的处置流程和风险点1.低钾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2.高钾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3.低钠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4.高钠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5.低血糖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6.高血糖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7.肌钙蛋白危急值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8.血小板偏低危急值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附件 1 低钾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低钾血症的主要风险点:1.心血管系统:可使心肌应激性降低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轻者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重者可出现室速甚至室颤而危及生命。
2.神经肌肉系统:常见的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
严重者甚至膈肌、呼吸机麻痹而出现呼吸困难。
3.消化系统:会使肠蠕动减慢。
轻度缺钾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4.泌尿系统:长期低钾可使肾小管受损而引起缺钾性肾病。
附件 2高钾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高钾血症的主要风险点:1.心血管系统:高钾可使心肌收抑、心肌张力减低,故有心动徐缓,易发生心律失常。
2.神经肌肉: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痛,肢体苍白湿冷。
血钾达 7mmol/L 时四肢麻木软瘫,最后可影响呼吸肌发生窒息。
中枢神经系统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
3.其他症状:恶心、呕吐和腹痛。
附件 3低钠血症处置流程及主要风险点低钠血症的主要风险点:1.血钠危急值时,易并发脑水肿,此时主要症状为头痛嗜睡、肌肉痛性痉挛、神经精神症状和可逆性共济失调等。
若脑水肿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脑疝、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2.如果低钠血症在 48 小时内发生则有很大危险,可很快出现抽搐、昏迷、呼吸停止或死亡,可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受损的后果。
3.补钠量(mmol)=[142-实际血钠浓度(mmol/L)]×体重(kg)×0.2。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一、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1.简介:临床“危急值”是指患者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危险水平,需要立即采取积极治疗干预的情况。
因此,建立一套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2.内容: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确定“危急值”的范围:根据相关指南、文献和专家共识,确定各种检查项目的临界值范围,以及对应的处理措施。
b.“危急值”的通知和确认:当项检查结果达到“危急值”范围时,实验室或相关部门应立即通知责任医生或相应临床科室,并向医生提供必要的临床信息。
c.责任医生的角色和责任:为每一种检查项目指定一名或多名负责医生,并明确他们的角色和责任,包括及时接受通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决策治疗方案等。
d.结果确认和处理:责任医生收到通知后,应迅速确认结果的准确性,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应记录相关处理过程和结果,并及时沟通患者及其家属。
e.“危急值”结果的跟踪和反馈:对于每一次产生“危急值”的事件,应进行追踪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处理效率。
二、临床“危急值”工作流程:1.患者入院:当患者入院时,医生应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相关检查。
同时,医生应知晓各类检查项目的临界值范围。
2.检查结果通知:当项检查结果达到“危急值”范围时,实验室或相关部门应立即通知责任医生或临床科室,并提供相关临床信息供医生参考。
3.结果确认和处理:责任医生收到通知后,应迅速确认结果的准确性,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处理过程中,应及时沟通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征得其同意。
4.处理结果记录和沟通:责任医生应记录相关处理过程和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及时沟通给患者及其家属。
同时,应及时沟通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以保证全程护理的连贯性和协同性。
5.结果追踪和反馈:对于每一次产生“危急值”的事件,应进行追踪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
危急值接受处理流程
危急值接受处理流程
一、接收危急值通知
1.医务人员接收危急值通知
(1)接收来自实验室或影像科的危急值通知(2)核实危急值信息的准确性
2.确认患者信息
(1)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2)确认患者所在病房或科室
二、通知医生处理
1.通知主治医生
(1)拨打主治医生的电话
(2)确保通知主治医生及时到达
2.通知领导
(1)如有需要,通知医院领导或值班医生(2)确保医院领导了解危急值情况
三、处理危急值
1.确认危急值结果
(1)查看危急值报告
(2)核实结果并确认处理措施
2.采取紧急措施
(1)根据危急值情况采取紧急治疗措施(2)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四、记录和报告
1.记录处理过程
(1)记录接收危急值的时间和处理过程(2)记录医生处理结果和患者反应
2.报告相关部门
(1)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危急值处理情况(2)确保相关部门了解并跟进患者状况。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2页
“危急值”汇报制度目标
“危急值”目标: 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某一 项目或几项检验、检验“危急值”通知临床, 引发医务人员足够重视,主动采取对应 办法,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3页
“危急值”汇报制度目标
“危急值”汇报制度制订与实施, 能有效增 强医技工作人员主动性和责任心, 提升医 技工作人员理论水平, 增强医技人员主动 参加临床诊疗服务意识, 促进临床、医技 科室之间有效沟通与合作。
等内 脏器官破裂出血危重病人;
② 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⑤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
⑥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⑦大面积心肌坏死;
⑧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9页
“危急值”项目及汇报范围
检验 “危急值”汇报项目和警戒值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6页
“危急值”项目及汇报范围
(二)医学影像检验“危急值”汇报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疗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到达一个
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第4页
“危急值”汇报制度目标
医技科室及时准确检验、检验汇报可为 临床医生诊疗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能更 加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诊 疗服务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
相关危急值项目(住院患者)
8.心电专业危急值
(1) 急性心肌梗塞(AMI) (2) 室性心动过速 (3) 心室率<40bpm的心动过缓 (4) 心室率>180bpm的心动过速
相关危急值项目(住院患者)
9.消化内镜专业危急值
(1)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2) 上消化道异物
三.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临床科室护士(做好记录) 科室医生(签字、处理)
立即通知!
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 (做好记录) (CT、MRI、放射、心 电图、B超、病理)
追踪
立即通知!
临床科室护士(做好记录)
科室医生(签字、处理)
检验科发现危急值 (做好记录)
复查后通知
经 处 理 后
重 抽 标 本
检验科复查(追踪)
汇总
各科室应制定专人负责科内危急值的登记管理工作,检查和总结危 急值报告工作的执行情况。每次危急值报告需要详细在《泸州市人 民医院临床科室危急值记录》上记录。 对于首次出现危急值的病人,辅助检查科室操作者应在发现危急值 后立即联系临床科室。联系时需告知对方检查结果,检查人员姓名, 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姓名。 辅助检查科室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科 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查结果、向临床报告时间、 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辅助检查科室报告人员的姓名等。 患者转科时,辅助检查科室已将危急值结果报告转出科室医师的, 由转出科室医师与转入科室医师进行危急值结果交接。
2.11.5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必须在半小时内完成上述工作。
二.相关危急值项目(住院患者)
1.血清钾 2.血清离子 3.肾功能 4.糖代谢 5.胰腺炎指标 6.MRI 7.超声 8.心电 9.消化内镜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一、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1.制定和完善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更新和完善。
制度中应明确危急值的定义、分类、通知和追踪流程、处置措施、责任人等方面的内容。
2.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危急值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危急值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同时,还需要定期组织演练和讨论,增加医务人员的应对危急值情况的经验。
4.追踪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的追踪和评估机制,对每一个危急值的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估,以便查找问题和改进工作。
二、临床危急值管理工作流程1.危急值的识别:医务人员需要通过临床观察和各类检验结果等手段,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危急值情况。
2.危急值的通知:一旦发现危急值,医务人员应立即将相关信息通过危急值通知系统通知相关责任人员,确保信息快速传达。
3.危急值的评估:接收到危急值通知后,相关责任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为真正的危急值情况。
如果是危急值,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处置措施的执行:根据危急值的内容,相关责任人员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
这包括但不限于向主治医生报告、开展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手术等。
5.追踪和评价:危急值处理完毕后,应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追踪和评价,记录和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类似情况提供参考。
6.后续处理:对危急值情况的处理,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
医务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康复。
总结: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危急情况,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需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危急值管理能力。
同时,建立危急值通知系统、追踪和评估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危急值管理工作。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澄迈县中医院“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护士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照“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医技科室,门急诊、病区分别建立《危机值报告登记表》,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详细见“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
(四)处理程序1、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危机值报告登记表》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澄迈县中医院“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护士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照“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医技科室,门急诊、病区分别建立《危机值报告登记表》,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详细见“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
(四)处理程序1、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危机值报告登记表》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
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
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
处理。
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张;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
④急性肺水肿;
⑤心包填塞;
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
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
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2)CT室“危急情况”
①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急性脑疝;
④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及以上);
⑤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⑥重要血管急性栓塞,包括肺栓塞(累及肺动脉主干
或多发大血管急性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
⑦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
⑧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3)核磁共振室“危急情况”: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2、腹部超声科“危急情况”:
(1)股静脉及近心段大静脉血栓形成(静脉闭塞的);
(2)外周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动脉闭塞的);
(3)肝、脾、肾等内脏破裂岀血;
(4)外伤性胸、腹腔积液。
3、心脏超声科“危急情况”:
(1)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
(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4、妇科超声诊疗科“危急情况”:
(1)怀疑宫外孕、黄体破裂并腹腔岀血;
(2)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特危重情况;
(3)先兆子痫、子痫。
5、心电图室检查(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食道调搏)危急情况:
(1)心脏停搏(R-R间期大于2.0秒);
(2)急性心肌缺血(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3)急性心肌损伤(T波高耸、ST段斜型抬高、急性
损伤阻滞所致QRS增宽、缺血型J 波及心律失常);
(4)急性心肌梗死(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面向心肌坏死区出现宽而深Q波、胸闷胸痛超过30分钟不缓解);
(5)重症心律失常如:心室扑动、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多元性、RonT型室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心室率大于180次/mind的心动过速;II度II型及II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小于40次/mind的心动过缓;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注:以上情况均需结合患者自身症状、体征及其它检查内容作出综合评价。
6、药学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危急值报告范围:
附件1: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
附件2: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
附件1: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
备注:当INR、APTT检查结果出现超出报告值范围时,检验科应立即与临床科室沟通确认是否属于危急值情况,经核实属于危急值情况时按照危急值管理流程处理。
附件2: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