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角度描绘物联网三大应用架构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IoT)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联网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实现物品互联和信息传递的网络。
它可以将人、物、环境以及社会等各种元素进行互联系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智能化。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云平台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
1. 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架构的基础,是指网络中各种物品和设备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系统。
这些感知器件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例如温度、湿度、光线、声音等等,并将这些信息通过物联网传输到上层的系统进行分析和利用。
感知层中的设备有很多种,例如智能家居里的温度控制器、电灯开关、洗衣机、冰箱等等;智能交通中的道路监控和车辆导航;医疗领域中的健康设备诊断和病人监测等等。
2. 云平台层云平台层是物联网架构的核心部分,可以实现各种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同时为上层应用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持。
云平台层包括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云存储、数据分析和信号传输设备等。
在云平台层,物联网系统可以选择公有云、私有云或者混合云三种云计算部署模式,实现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例如,公有云平台可以为物联网设备提供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流量分析等服务。
而私有云平台则更加安全,可以更好的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和安全性,但是成本较高。
3.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架构中的最上层,是从各种设备中提取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可视化的应用程序。
这些应用程序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可以采用可视化工具、推荐算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服务。
应用层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工业等等。
例如,智能家居可以通过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实现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智能家居中各种设备的操作;智能医疗可以通过应用层的推荐算法帮助医生进行病例分析和诊断等。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已经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例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工业等等。
物联网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物联网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一、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将传感器、设备、物体等连接到互联网,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构建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
物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物联网的基本原理物联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物联设备和云平台的三层结构实现的。
1. 传感器层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它能够采集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被连接到物联设备上。
2. 物联设备层物联设备是连接传感器和云平台的核心部件。
它能够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
物联设备通常具备无线通信能力,能够通过Wi-Fi、蓝牙、NFC等方式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物联设备的种类多样,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
3. 云平台层云平台是物联网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存储中心,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和管理。
云平台能够接收物联设备上传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
同时,云平台还能够将处理后的数据传回物联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决策。
三、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各行各业,我们将从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 智能交通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在车辆和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和物联设备,可以实现车辆的智能导航、交通信号的自适应控制等功能。
此外,物联网还可以实现道路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拥堵预警,方便驾驶员选择最佳路线。
2. 智能家居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居民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将家庭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如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门锁等,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语音助手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操作。
另外,物联网还可以实现家庭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家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物联网平台的架构和实现
物联网平台的架构和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平台已成为技术发展的新亮点,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
物联网平台是由各项物联网设备、传感器、智能终端等组成的一个庞大网络系统,它能够实现对各种设备和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物联网平台的架构和实现。
一、物联网平台的架构1、端节点物联网平台架构最底层是指各种传感器、终端设备或物联网节点,它们能够通过互联网或者局域网的方式互相连通,实现数据集中、传输、处理等功能。
2、网络传输网络传输层是指实现端节点间数据传输的技术层,包括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有线网络技术等,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设备之间信息的互通。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层是指对传输过来的大量数据进行收集、清洗、分析、存储和计算等多项工作,这些数据可以来自GPS定位、传感器采集、RFID识别等多个方面。
4、应用平台物联网平台的上层是应用层,应用平台的作用是将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了解工作或生活中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决策。
二、物联网平台的实现1、节点的联网实现节点的联网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以太网接入,首先将设备与以太网相连,然后在设备中安装网络协议,如TCP/IP、UDP等,通过网络协议实现设备和服务器的通信。
另一种是使用无线通信设备接入,例如Wi-Fi、NFC、蓝牙等,这些无线通信设备需要设备内置重要的网卡,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和服务器进行通信和连接。
2、数据存储和处理存储和处理数据是物联网平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构建物联网平台需要考虑到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文本、音频、视频等,但这些数据通常都是没有结构化的,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因此,物联网平台通常会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数据进行清洗、分离和优化后进行处理,并将处理过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最终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给用户。
3、物联网平台的安全保障物联网平台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部分数据甚至是涉及到用户隐私的,因此,保障平台的安全至关重要。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将传感器、执行器和其他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监控。
在物联网中,网络架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物联网的规模、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分析其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
一、物联网的基本网络架构物联网的基本网络架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它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其他设备。
传感器负责收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执行器则负责根据网络指令控制物理设备的运行。
感知层设备使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如RFID、蓝牙、Zigbee等,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网络层。
2. 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核心,它负责处理感知层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将其转发到上层或其他设备。
在物联网中,网络层通常采用IP协议,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满足物联网对低功耗、广域覆盖和大规模连接的需求,还需要采用适合物联网的网络技术,如LoRaWAN、NB-IoT等。
3.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最顶层,它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和平台。
在应用层,物联网数据被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和服务。
例如,智能家居应用可以通过感知层收集环境数据,然后通过网络层将数据发送到应用层进行分析,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二、物联网网络架构的关键技术1. 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感知层设备主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选择适合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至关重要。
例如,对于长距离传输和广域覆盖,可以采用LoRaWAN技术;对于低功耗和大规模连接,可以采用NB-IoT技术。
同时,还需要考虑通信安全和频谱资源的管理等问题。
2. 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处理,云计算成为了物联网的重要支撑技术。
物联网的应用原理有几层
物联网的应用原理有几层1. 物联网的基本原理物联网是基于物理对象间相互连接和信息交换的概念。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层级:•感知层:物联网的感知层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收集物理世界中的信息。
这些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等,用于感知环境的各种数据。
感知层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图像识别等。
•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将感知层获取到的数据进行传输。
这里涉及到无线传输、有线传输等多种传输方式。
物联网中常用的传输协议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对传输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
它使用多种协议和技术,如IPv6、6LoWPAN(IPv6 over Low power WirelessPersonal Area Networks)等,实现物联网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互连。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中最上层的一层,主要负责将物联网中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和应用。
这里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
应用层还包括物联网平台的搭建和管理。
2. 物联网的应用层次结构物联网的应用层次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感知层:这一层包括感知物理事件、采集数据的设备和传感器网络。
感知层负责将物理世界中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发送给传输层。
•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核心层级,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应用层,并将应用层的指令传输给感知层。
网络层通过各种传输协议和技术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互联。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最顶层的一层,它主要负责对传输层获取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和应用。
应用层可以将数据存储到云平台中,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3. 物联网应用原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应用原理也在不断演变之中。
以下是当前物联网应用原理的一些发展趋势:•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和数据处理推向物联网的边缘设备。
通过在边缘设备上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可以减少对云平台的依赖,提高实时性和安全性。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详解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详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将各种物理设备、物品、传感器、执行器等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技术。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下面将对每个层次进行详细解释。
一、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第一层,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各种数据和信息。
感知层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来收集物品的数据和信息,例如温度、湿度、位置、重量等等。
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感知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手段传输到网络层。
感知层还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等需求,以便实现物联网的长期监测和控制。
在感知层中,传感器是核心设备之一。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受外界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它可以将温度、湿度、压力、重量、光等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它能够提高物联网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另外,感知层还需要考虑执行器的设计。
执行器是一种能够将数字信号转化为物理量的装置,例如电机、控制阀等。
执行器需要满足快速响应、高精度、高稳定性等要求,以便实现物联网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二、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第二层,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传输和通信。
网络层需要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网络协议,例如Wi-Fi、蓝牙、ZigBee等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可靠性保障。
在网络层中,无线通信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微波等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在物联网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需要满足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等要求,以便实现物联网系统的长期监测和控制。
另外,网络层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物联网系统需要面对各种安全威胁,例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因此,网络层需要采用各种安全机制和技术手段,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
物联网行业的三体系资料
物联网行业的三体系资料物联网行业的三体系资料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物理设备、软件和网络来使物体能够相互连接和通信的一种技术体系。
在物联网行业中,三体系资料是指与物联网相关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传感器、通信和数据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行业的三体系资料,以及其在该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传感器传感器是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收集物理环境中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将其传输给物联网系统进行处理。
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常用于户外气象监测、室内温度控制等应用场景。
它可以通过感知温度的变化来调整系统中的温度控制设备。
2.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湿度,常用于农业、温室和气象监测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土壤湿度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灌溉决策。
3. 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用于测量光照强度,常用于照明控制、太阳能发电等应用场景。
它可以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
4.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在三个轴向上的加速度,常用于运动监测、安全防护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监测人体运动状态,以及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等情况。
传感器在物联网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农业监测、环境监测等方面。
二、通信通信是物联网系统中实现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和数据传输的关键环节。
物联网中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
1. 有线通信:有线通信主要是指通过网线、电缆等物理介质来传输数据。
常用的有线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RS485等。
有线通信具有稳定可靠、带宽大等优势,适用于大规模的物联网系统。
2.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主要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数据。
工业物联网的架构和技术特点
工业物联网的架构和技术特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升级,工业物联网在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动下被广泛应用。
工业物联网是指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网关和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互联和可视化的工业生产模式。
这篇文章将从实际应用和技术特点两个角度,介绍工业物联网的架构和技术特点。
一、工业物联网的架构工业物联网的整体架构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感知层负责采集物理信号,即将生产设备中产生的各类数据汇聚到一起,通过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测量设备等实现数据采集和采集结果的处理。
在这一层中,数据处理技术性要求较高,需要对数据进行多次采集、传输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且,在感知层中,需要考虑数据的性能和安全性。
特别是在工业生产的场景下,大量的数据需要采集、处理和传输,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带宽和高速网络。
因此,感知层必须具备高速、高稳定性的网络连接和储存能力。
2. 网络层网络层是连接感知层和应用层的中间件,对接感知层的数据管理和应用层的数据传输。
在网络层中,需要运用各种通讯协议、数据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处理和存储等操作。
同时,作为数据传输的枢纽,网络层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安全性,以应对各种网络异常与安全威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网络层部署了安全协议、防火墙和虚拟专用网络等网络安全技术手段。
因此,网络层的架构和技术手段极为重要。
3. 应用层应用层是工业物联网的应用集成层,也是工业物联网中最核心的部分。
在应用层中,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将安全的数据流、运行日志和操作流水等数据与企业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这样,无论是制造业、物流业还是仓库业都可以快速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应用层对工业物联网的完善和实用的关系极为紧密,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更新。
二、工业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工业物联网在应用层面上,实现了对工业设备、人员和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这种模式,无论是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效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运营效率方面都有全面的提升。
物联网三大应用架构
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理念能够得以实现,是因为世界早 已经迈入了 3I 时代(IBM 提法),即 Instrumented(工具植入 化,40 亿手机用户,300 亿 RFID,庞大的传感网络和工业 信息化系统等)、Interconnected(互联化)和 Intelligent(智能 化),我们只需要“百尺竿头,更上一步”就可以实现 5A 化 (anywhere- 任何地点、anything- 任何事物、anytime- 任何时 间、anyway- 任何方式、anyhow- 任何原因)的物联网世界。 图 1 中描述的这个宏观的应用场景对三大类物联网应用都适 用,但从更深层的技术架构来说,三大类应用存在业务细节 上的差别,下面分别细述。
EPCGlobal 提出了 Auto-ID 系统的五大技术组成,分 别是 EPC(电子产品码)标签、RFID 标签阅读器、ALE 中间件实现信息的过滤和采集、EPCIS 信息服务系统,以
及信息发现服务(包括 ONS 和 PML)。由于该体系从一 开始就让世界各大洲的从业人员充分参与,EPCGlobal 标 准(架构图见图 2)得到了较广泛认同,这里不再对其标 准体系架构赘述。
中国数字电视
Technology
【技 术】
技术
物联网三大应用架构
□ 文 / 周洪波 ( 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上期专栏把物联网应用分为三大类 : RFID 相关应用、基于传感网络的应用,以及 M2M 两化融合相关 应用,同时也描述了物联网典型的“管、控、营一体化”功能化应用场景。本期将从技术架构角度分别 描绘三大类应用的典型场景。
【技 术】
Aeris 等公司一直在做基于 SaaS 营运的 M2M 业务 MVNO, 也 就 是 MMO(M2M Mobile Operator)。 由 于 M2M/ 智 慧 地 球 最 近 的 发 展 催 生 了 许 多 新 的 机 遇, 美 国 各 大 营 运商如 Verizon、ATT 等以前都不直接做 M2M 业务,最 近都纷纷成立了 M2M 业务部门,直接开展 M2M 业务, 例 如 AT&T 和 Amazon 合 作 直 接 支 撑 其 Kindle 电 子 阅 读 器 无 线 接 入 服 务。 结 果 迫 使 一 些 原 来 的 MVNO 成 了 MVNE,JasperWireless 就 是 例 子,ATT&T 正 好 采 用 了 JasperWireless 平台。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等网络通讯基础上,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利用具有感知、通讯和计算的智能物体自动获取现实世界的信息,将这些对象互联,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构建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
物联网体系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感知层(感知控制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
模型如下图。
感知层:主要分为两类,自动感知设备:能够自动感知外部物理信息,包括RFID,传感器,智能家电等;人工生成信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计算机等。
网络层:网络层又称为传输层,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交换层。
接入层相当于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RFID标签、传感器与接入层设备构成了物联网感知网络的基本单元。
接入层网络技术分为无线接入和有线接入,无线接入有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中M2M通信;有线接入有现场总线、电力线接入、电视电缆和电话线。
汇聚层位于接入层和核心交换层之间,进行数据分组汇聚,转发和交换;进行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等。
汇聚层技术也分为无线和有线,无线包括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移动通信M2M通信和专用无线通信等,有线包括局域网、现场总线等。
核心交换层位物联网提供高速,安全和具有服务质量保障能力的数据传输。
可以为IP网、非IP 网、虚拟专网、或者他们之间的组合。
应用层:应用层分为管理服务层和行业应用层。
管理服务层通过中间件软件实现感知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物理隔离和无缝连接,提供海量数据的高效汇聚、存储,通过数据挖掘,智能数据处理计算等,为行业应用层提供安全的网络管理和智能服务。
主要通过中间件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和挖掘技术和云计算平台支持。
行业应用层为不同行业提供物联网服务,可以是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等。
主要由应用层协议组成,不同的行业需要制定不同的应用层协议。
在物联网整个体系结构中,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对象名字服务和服务质量保证是用到的共性技术。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案例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案例物联网,也称为IoT(Internet of Things),是指互联网上的物品互相连接,通过通信、传感和信息处理等技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的管理和应用。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包括:感知层(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层(传输协议与网关)、应用层(云平台或本地应用)。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的技术体系和一些应用案例。
一、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层,它主要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的作用是采集生产、生活、环境等领域的物理量,例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声音、位移等,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
执行器则是根据控制信号执行某些动作,例如马达、阀门、继电器、激光等。
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网络层,向上提供数据和控制接口。
二、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第二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包括传输协议和网关。
传输协议一般采用TCP/IP或UDP/IP,也有些特殊领域采用Zigbee、LoRa、NFC等协议。
网关是连接感知层和应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不同传输协议之间的转换和协议升级,同时也可以进行数据加密、筛选和缓存等处理。
三、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第三层,它主要负责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应用开发。
应用层可以由本地云平台或公共云平台实现。
本地云平台可以在私有网络内部建立,用于企业内部或家庭内部的物联网应用。
例如,企业可以采用本地云平台管理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家庭可以采用本地云平台管理家庭智能化设备的控制和情景模式。
公共云平台则可以为第三方应用提供开放的云服务接口,例如阿里云、腾讯云、AWS等。
第三方应用可以通过API接口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应用的开发,例如健康监测、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
四、应用案例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它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语音控制等方式,实现家电、家具、安防、照明、窗帘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化控制。
解读物联网三层框架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
7、
。202 0年11 月上午4 时42分 20.11.2 404:42N ovember 24, 20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1 月24日 星期二 4时42 分7秒04 :42:072 4 November 2020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传感器
•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 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 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其目 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 象的信息,它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量化、处理融合和 传输应用。
网关设 备
高速 数据 网络
GPS
因特网
物联网三层构架
应用层
涉及人工智能、云计算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中间件和智能算法等。
物联网
网络层
涉及通信技术(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互联网技术,自组织通信技术等。
感知层
涉及感知信息的末梢传感器、RFID、 M2M终端、通信网和传感网之间的网、条 形码、二维码和MEMS(微机电系统)等 技术。
终端问题
物联网终端除具有本身功能外还拥有传感器和网络接入 等功能,且不同行业需求千差万别,如何满足终端产品的 多样化需求,对运营商来说是一大挑战。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
1、
功的路 。20.11.2420.11.24Tuesday, November 24, 202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应用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应用物联网是指通过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和网络,将不同的物理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互联网。
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让智能设备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通讯、交互和控制,从而实现数据采集、信息处理、智能分析和自动控制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应用。
一、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包括传感器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
1. 传感器层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可以采集各种环境数据,例如温度、湿度、气压、光线、人体运动等等,并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物联网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
传感器有各种形式,包括硬件传感器、软件传感器和虚拟传感器等。
2.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
这个层次包括小型局域网、无线传感网络、蜂窝网络等,为物联网设备提供稳定和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
3. 数据层数据层就是云计算层,用于将海量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分析和存储。
这个层次包括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以便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预处理。
4.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最重要的一层,他们利用前三层提供的基础设施,将物联网技术和业务应用深度融合在一起,构建各种应用场景,例如家居自动化、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等。
二、物联网的应用1.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城市管理手段,以数据为驱动,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
在智慧城市中,各种设施都能够实现联网,例如道路监控、公共交通、环境监测、灯光控制等等,这使得城市更加智能、便利和安全。
2. 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是物联网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应用场景。
通过传感器、GPS定位、自动驾驶系统等技术,实现车辆的自动导航、跟车、避障等功能,从而实现全自动驾驶。
在未来,无人驾驶技术有望颠覆传统的交通模式,极大地提升交通安全、节省时间和成本。
3. 智能医疗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联网技术架构以及物联网应用典型案例
感知层包括信息采集和组网与协同信息处理,通过 传感器、一维/二维条码、RFID、以及其他多媒体信息自 动识别并采集信息,采集到的信息如何计入到网络层呢? 需要将采集到的信息向上位端传输,这时就需要利用组网 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包括远距离与近距离数据传输 技术、自组织组网技术、协同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信息采 集中间件技术。网络层主要指的是由移动通信网、广电网 、互联网、以及其他专网组成的网络体系,实现数据的传 输。应用层包括物联网应用的支撑技术和物联网的实际应 用。在物联网系统架构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物联网涉及到 需到公共技术,例如:编码、标识、解析、信息服务、安 全、以及中间件技术
物联网技术架构
物联网概念发展和融合
RFID
早期物联网
RFID+互联网
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 别(RFID)和条码等 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 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 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
ITU和欧盟对概念扩展
提出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意物体之 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 计算的发展愿景,除RFID技术外,传 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终端等技术 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网络感知层
我国物品识别网络的射频技术建议采用 800MHz~900 MHz频段,因为该频段相对于其 他频段具有以下优势: ● 穿透性好。30CM左右的波长,对于物流过 程识别,对物品的一些阻挡有较好的绕射。 ● 识读距离长。此频段的识别,采用雷达模型 ,可以有较长的识别距离。 ● 识读速率高。本频段频率高,识读速率高, 适合物流中对移动物品的识别。 ● 良好的产业基础。最先实现被动标签识别的 频段,有相关产业基础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与应用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与应用摘要:当今世界,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因其广阔的行业应用前景而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物联网的架构体系对物联网的应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又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起到了智慧便捷的助力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架构应用引言: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此,我们可知“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一.物联网是什么:什么是互联网?我们每天都要和网络打交道,所谓互联网,即Internet,又称网际网路,因特网等,它是由网络和网络之间串联而成的庞大网络。
而物联网是的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即物物相连的网络。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简单地说,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
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实际应用场景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实际应用场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时代,人们已经逐渐离不开物联网,它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实际应用场景呢?一、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和传输层以及应用层。
1.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中最基础的一层,它包含各种传感器、执行器、RFID等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感知到周围的环境和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网络和传输层。
2.网络和传输层网络和传输层是物联网中承载传感器数据的重要一层,它可以将感知层中的数据进行汇集和分发。
这层的设备包括网关、路由器、交换机等,它们能够将数据在物理、数据链路和网络层进行传输。
3.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中的最高层,它包括各种应用服务、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
这一层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应用。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层监测自己家中的温度、湿度等信息,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二、物联网的实际应用场景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
通过控制中心和各个传感器,用户可以实现家中的灯光、温度、空调等物品的自动化控制。
例如,当用户离开家后,灯光可以自动关闭,空调可以自动调整温度。
2.智慧医疗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疾病的增多,智慧医疗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通过物联网技术,医院可以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
同时,智慧医疗还可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患者不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只需要在家就可以完成医疗服务。
3.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的一种智能化城市管理方式。
它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物流等多个方面。
例如,通过实时监控车流量,可以进行交通流量的分析,及时发现拥堵情况并调整路线。
另外,智慧城市还可以通过监测大气、水质等环境参数,实现环境保护和管理。
4.智能农业智能农业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灌溉、施肥、除草等农业过程的智能化。
物联网三层框架
物联网三层框架一、介绍物联网三层框架是指物联网系统架构的基本结构,由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
物联网作为新兴技术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三层框架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二、物理层1、硬件设备a: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b:执行器:根据指令执行相应动作,如开关灯、调节温度等。
c:网关设备: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与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和转换。
d:嵌入式系统:作为物理层设备的核心,负责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
2、通信技术a:有线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适用于较小范围的局域网通信。
b:无线通信:如Wi-Fi、蓝牙、LoRa等,适用于远程通信和设备互联。
三、网络层1、网络拓扑a:星型拓扑:物理层设备与网关设备直接相连,适用于较小范围的网络。
b:树型拓扑:多个星型网络通过网关设备相互连接,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
c:网状拓扑:多个设备直接相连,形成网状结构,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
2、网络通信协议a: IP协议:用于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数据传输。
b: MQTT协议: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适用于物联网通信。
c: CoAP协议:面向资源的应用层协议,用于低功耗设备的通信。
四、应用层1、数据处理a:数据采集:从物理层设备获取传感器数据。
b: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或云端平台。
c:数据分析: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用信息。
2、应用场景a: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远程监控。
b: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c:工业自动化: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生产。
附件:本文档附带相关图表和示例代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联网三层框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物联网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物理设备、传感器、执行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网络,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2、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感知和测量环境中物理量或化学量的装置,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关于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与应用
关于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与应用【摘要】:当今世界,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因其广阔的行业应用前景而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
物联网的架构体系、关键技术对物联网的应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物联网应用可以改变传统行业的管理模式,让管理变得更加智能,更加高效。
【关键词】:物联网RFID JEE一、物联网的基本内涵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 (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
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博欣将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二、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
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技术角度描绘物联网三大应用架构
作者:admin来源:浏览次数:21 网友评论 0 条 2010-04-01
10:22:24
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理念能够得以实现的原因,是因为世界早已经迈入了3I时代(IBM 提法),即Instrumented(工具植入化,40亿手机用户,300亿RFID,庞大的传感网络和工业信息化系统等), Interconnected(互联化),和Intelligent(智能化),我们只需要“百尺竿头,更上一步”就可以实现5A化(anywhere-任何地点, anything-任何事物, anytime-任何时间, anyway-任何方式, anyhow-任何原因)的物联网世界。
图1中描述的这个宏观的应用场景对三大类物联网应用都适用,但从更深层的技术架构来说,三大类应用存在业务细节上的差别,下面分别细述。
“1”代表客户端,可以是PC,PDA等,坐落在美洲;“2”代表运行在“云”服务器上的SaaS或非SaaS信息系统,坐落在非洲;“3”代表末端,可以是任何智能物件,坐落在亚洲。
基于RFID的物联网应用架构
电子标签可能是三类技术体系中最灵活的能够把“物”改变成为智能物件的,它的主要应用是把移动和非移动资产贴上标签,实现各种跟踪和管理。
按瑞士ETH Fleisch
教授的划分,RFID是穿孔卡、键盘和条码等应用技术的延伸,它比条码等技术自动化程度
高,但它们都属于提高“输入”效率的技术,也都应该属于物联网应用技术范畴。
Auto-ID 中心的EPCGlobal体系就是针对所有可电子化的编码方式的,而不只是针对RFID。
RFID只是编码的一种载体,此外还有其他基于物理、化学过程的载体,例如同方试金石公司的防伪技术。
EPCglobal提出了Auto-ID系统的五大技术组成,分别是EPC(电子产品码)标签、RFID标签阅读器、ALE中间件实现信息的过滤和采集、EPCIS信息服务系统,以及信息发现服务(包括ONS和PML)。
由于从一开始就让世界各大洲的从业人员充分参与,EPCGlobal 标准(架构图如下)得到了较广泛认同,这里不再对其标准体系架构赘述。
ONS(即对象命名服务Object Name Service)主要处理电子产品码与对应的EPCIS信息服务器地址的查询和映射管理(如图3),类似于互联网络中已经很成熟的域名解析服务(DN S)。
在设计ONS规范时,EPCGlobal组织要求必须结合现有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相关规范进行,这显然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于是ONS基本上按DNS的原理实现,甚至采用了DNS的现有基础设施,现今全球ONS服务也是EPCglobal委由世界最大的DNS营运商VeriSign营运。
EPC产品电子码识别只是“标签”,所有关于产品有用的信息都用一种新型的标准的XML语言——实体标识语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来描述,PML的作用就像互联网的基本语言HTML一样。
有了ONS和PML,以RFID为主的EPC系统才真正从Network of Things走向了In 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
基于ONS和PML,企业对RFID技术的应用将由企业内部的闭环应用过渡到供应链的开环应用上,实现真正的“物联网”。
ONS和PML作为物联网框架下的关键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比之下,传感网和M2M从业群体的技术架构还没有完全上升到ONS/PML这样同等的“物联网”技术体系高度,这大概也就是Auto-ID人群认为物联网概念是他们首创的主要原因吧。
笔者认为,在走向物联网的道路上,传感网和M2M群体应该借鉴和直接采用ONS/PML技术体系。
基于传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架构
当人们谈论传感网络的时候,一般主要是指无线传感网络(WSN, Wireless Senso r Networks),此外还有视觉传感网(VSN, Visual Sensor Networks)以及人体传感网(B SN, Body Sensor Networks)等其他传感网,这里我们也主要讨论WSN。
WSN由分布在自由空间里的一组“自治的”无线传感器组成,共同协作完成对特定周边环境状况,包括温度、湿度、化学成分、压力、声音、位移、振动、污染颗粒等的监控。
WSN中的一个节点(或叫Mote)一般由一个无线收发器、一个微控制器和一个电源组成。
W SN一般是自治重构(Ad-Hoc或Self-Configuring)网络,包括无线网状网(Mesh Network s)和移动自重构网(MANET)等。
无线传感网目前还是计算机和通信专业的学者们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10多年前IBM (苏黎世研究中心)、微软等大企业就开始投入巨资研究传感网,但商业收效甚微,所以大企业已经基本不再投入做纯WSN研究(哈佛大学Welsh教授语),目前WSN的研究主要还是在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
笔者听过Welsh教授最近关于WSN的主题发言,他认为目前企业和研究机构对WS N的关注点完全不一样,企业能赚钱的WSN技术对研究人员来说太简单,算不上成果,而研究机构做的东西离实用差距又太远,波士顿市的基于哈佛WSN先进技术的CitySense计划(“感知波士顿”)的失败就是例子,而美国Oklahoma市采用了更简单成熟技术的MicroC AST计划却获得了成功。
到目前为止,WSN研究最成功的成果可能要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uller教授研究小组提出的Mote的概念和他们研制成功的Mote节点产品,相关成员2003年在硅谷成立了一个名为MoteIV的公司,销售Mote产品和推广WSN应用,但后来因经营状况不好而改名为Sentilla,不再以WSN业务为主。
笔者对WSN没有深入的研究,但15年前笔者在美国做并行计算时,年轻的Culler教授也在做并行计算系统的研究,而且也算是当时顶级的并行计算专家,现在发现他老先生又成了领导潮流的WSN专家,而且已经桃李满天下,Welsh教授就是Culler教授的学生。
难怪笔者觉得“曾似相识”,现在WSN的研究就好象15年前学术圈里对并行计算系统架构的研究一样,提出了很多种技术架构,到头来超级并行计算机还是“返朴归真”,采用了最简单通用的网络连接技术。
WSN的研究大多还专注于网络底层(包括非IP协议的ZigBee、TinyOS和基于IP 的6LoWPAN等),以及电源的持久性等问题,按照其目前的发展,笔者认为WSN离真正的“物联网”还很有一定距离,对像EPCGlobal中ONS和PML等物联网层面的问题研究还不够。
另外,笔者认为,WSN的研究者们太热衷于无线技术,忽略了感知层用有线现场总线和传输层用长距离无线通信的组合。
从实用和商业推广的角度,这个组合早已经达到稳定和大规模应用的水平。
基于M2M的物联网应用架构
业界认同的M2M理念和技术架构覆盖的范围应该是最广泛的,包含了EPCGlobal 和WSN的部分内容,也覆盖了有线和无线两种通信方式,一个典型的M2M系统由图4所示的几个部分组成。
M2M也覆盖和拓展了工业信息化(两化融合)中传统的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 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
SCADA系统在工业,建筑,能源,设施管理等领域和现在的M 2M系统一样,行使设备数据收集和远程监控监测的工作。
乍一看,M2M和SCADA似乎是一样
的,但由于M2M基于互联网等新技术,有很多标准化的东西(如XML,WebServices/SOA等)做基础,它和传统的SCADA是有区别的,好多SCADA系统基本上还基于陈旧的C/S架构。
M2M有如下图所示的两种业务模式。
MVNO(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业务模式在中国还未形成(或政策不允许),但在美国早已经存在,JasperWireless、Aeris等公司一直在做基于SaaS营运的M2M业务MVNO,也就是MMO(M2M Mobile Operator)。
由于M2M/智慧地球最近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机遇,美国各大营运商如Verizon、ATT等以前都不直接做M2M业务,最近都纷纷成立了M2M业务部门,直接开展M2M业务,例如AT&T和Amazon合作直接支撑其Kindle电子阅读器无线接入服务。
结果迫使一些原来的MVNO成了MVNE,Jaspe rWireless就是例子,ATT&T正好采用了JasperWireless平台。
在中国,三大营运商从一开始就直接做M2M业务,一开始就没有MVNO生存的机会,同方软件专业做M2M软件已有很多年,凭借多年M2M业务积累的优势成为了中国移动公司M 2M营运平台的MVNE。
.
同样,M2M的发展缺乏ONS和PML那样的“物联网”标准规范和统一体系架构,虽然有一些像oBIX、BITXML、oMIX那样的尝试,但像ONS和PML那样的统一的规范还未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架构角度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