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的译文以及赏析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e4b0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9.png)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共含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浣溪沙》苏轼词翻译及赏析道字娇讹语未成。
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苏轼词作鉴赏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婉约词的一个极好的开拓与创新。
词中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一位富裕家庭怀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形象。
整首词新颖工巧,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
上片写少女朝慵初起的娇态。
首句写少女梦呓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现少女怀春时特有的羞涩心理。
接下来二句语含谐趣,故设疑云:如此娇小憨稚的姑娘是不会被那些儿女情事牵扯的吧,那为什么早晨迟迟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几句将少女的春情写得若有若无,巧妙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特点。
词的下片通过少女荡秋千和昼眠这两个生活侧面的描写,写她贪玩好睡的憨态。
姑娘白天秋千上飞来荡去,轻捷灵巧的身子有如春燕。
可是,晚上躺下来以后,她就一觉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仍是深眠不醒。
少女白昼酣眠,是为排遣烦忧,作者却说是因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节。
这首词传神地描写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态,写出了少女怀春时玫瑰色的梦境。
写作上,它撮笔生新,不落陈套,始终围绕少女春日贪睡这一侧面,用饶有情致的笔调加以渲染,使一位怀春少女的神思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词以上下问答的形式写出,这种结构造成了一种意深笔曲的效果,而无一眼见底的单调浅薄之感。
篇2:《浣溪沙》苏轼诗词原文翻译与赏析《浣溪沙》苏轼诗词原文翻译与赏析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字词解释:簌(sù)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
缫(sāo)车:缫丝车,抽丝工具。
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苏轼《浣溪沙》翻译赏析
![苏轼《浣溪沙》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83a30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d.png)
苏轼《浣溪沙》翻译赏析苏轼《浣溪沙》翻译赏析1浣溪沙作者: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一作:萧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苏轼注音:shān xià lán yá duǎn jìn xī ,sōng jiān shā lù jìng wú ní ,xiāo xiāo mù yǔ zǐ guī tí 。
shuí dào rén shēng wú zài shǎo ?mén qián liú shuǐ shàng néng xī !xiū jiāng bái fā chàng huáng jī 。
浣溪沙苏轼翻译: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浣溪沙苏轼字词解释: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布谷鸟。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浣溪沙苏轼赏析: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诗意赏析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诗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f9930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e.png)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诗意赏析《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诗意赏析《浣溪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作的一首词,描写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
小编整理《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来学习参考!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译文带有彩绘的的豪华马车经过朱红色的桥,车轮的响声在湖上响起。
春水丰盈的湖面,倒映着柔美的白云。
湖面平静的好像碧绿的玻璃,平滑干净没有灰尘。
春季里昆虫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在花草树木之间,网住春光,留住游人。
花丛中的鸟儿不停地名叫,仿佛在召唤行人。
湖光春色如此诱人,游人游赏到夕阳西斜才无可奈何地离去。
《浣溪沙》赏析(一)欧阳修这首《浣溪沙》抒发了作者对春光的深深眷恋。
词中的春光,使读者联想到人生的青春、爱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
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隽永蕴藉的意境,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
上片写湖面风光很有特色。
首句“湖上朱桥响画轮”,写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传达出一种喧腾热闹的气氛。
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云”,一句之中,并列两个“春”字,是名副其实的“加一倍写法”,目的就是把这个字突现出来。
这句里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来,从观察体验的错觉中描绘景物的状态。
第三句“碧琉璃滑净无尘”,用琉璃的光洁平滑来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下片写游兴未尽的'留连之情。
前两句是对偶句:“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
这两句描写春物留人,人亦恋春,是全词的重点所。
欧阳修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有游人被美景“唤住”之意,下句“隔花啼鸟唤行人”,这一句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不但写出了春天具有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境界,也写出了春天西湖的“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葱绿景象。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翻译及其赏析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翻译及其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50d60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0.png)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翻译及其赏析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浣溪沙原文翻译及其赏析,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浣溪沙[宋] 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
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泼:泼水。
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
薰:香草名。
元是:原是。
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翻译】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
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
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赏析】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
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
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
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
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
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及鉴赏
![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e3c40a3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5.png)
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及鉴赏《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是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求雨后到石潭谢雨途中所作,主要写作者途中所见、所闻与所感,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的情绪,为农民的喜悦而欣慰,对农民的痛苦寄以同情。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及鉴赏,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翻译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
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注释①徐州——一作徐门。
②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是指石潭的水与泗水相通,水的涨落清浊常常是一致的。
③乌——即乌鸦。
④睢盱(suīxū)——犹言聚观、喜悦之貌。
⑤麋(mí)鹿——鹿科动物,也称犴(hān)。
古人因为它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身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故名曰“四不象”。
⑥猱(náo)——猿类,身轻捷善攀。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诗词鉴赏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
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
这是第一首,写傍晚之景和老幼聚观太守的情形。
首句写到潭鱼。
西沉的太阳,格外红而大,也染红了潭水。
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
鱼之婉然若现,也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与大旱时水浊无鱼应成一番对照。
从石潭四望,村复一村,佳木茏葱,只听得栖鸦的啼噪,而不见其影。
不易见的潭鱼见了,易见的昏鸦反不见了,写出了农村得雨后风光为之一新,也流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浣溪沙欧阳修原文译文与赏析
![浣溪沙欧阳修原文译文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3a180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a.png)
浣溪沙欧阳修原文译文与赏析
《浣溪沙》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它以生动的比喻及写实的细节,述说了一段苏轼思念他的朋友而写的情感历程。
《浣溪沙》是典型的宋代婉约派文学作品,通过苏轼深情的爱情思念,抒发出苏轼的哀痛和思念,令读者动容和感动。
《浣溪沙》原文译文:
相思相望双泪垂。
心隔万里共长怀。
一朝开花百花乱,
花落人事寄寂寥。
同心一愿锦绣前,
离别路长叹共。
起舞落日满江风,
梦里亦自觉空回。
《浣溪沙》译文的大意是,有一对恋人隔着万里相思相望,不离不弃。
一朝相聚,百花盛开,放完却没有丝毫的残留,枝叶落尽,只有一份寂寥;他们共赴密宗,结下千丝万缕的约定,然而分离之后,却回不去当初的路口,只有满江风里的踏歌和梦境中的凭空思念。
《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运用了很多优美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苏轼深爱的情感。
文中“相思相望”可以表达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与相视的哀愁;“一朝开花百花乱”这句,把相聚的短暂的美好比喻成花开的流转,可以让
人体悟到他被时间所屈辱;还有“同心一愿锦绣前”,注重了双方勉励一致的承诺,使得爱情缠绵不断;“离别路长叹共”,则表达了由于离别而带来无尽的思念,让人无比的唏嘘和感伤。
在艺术上,《浣溪沙》始终保持了清新脱俗、婉约优雅的特点,语言流畅、曲折,充满婉约的情调。
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古代友情之美与深情之困,气韵悠远,被誉为“古今绝代佳作”。
总之,《浣溪沙》以苏轼的文学手法,给读者带来一场安静而又感性的思念之旅,也使人们在古老的文学作品中深深感受到爱情的高贵及它在困苦中那支离之深邃而触目惊心的爱情之火。
《浣溪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浣溪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747b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9.png)
《浣溪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浣溪沙清·纳兰性德原文: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译文: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
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
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
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
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注释:那畔:那边。
吹断: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若为情:若,怎。
若为,怎为之意。
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宋晏几道《南乡子》:“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又,宋毛滂《小重山》:“江山雄胜为公倾,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赏析:“身向云山那畔行”。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精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
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7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cd09a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c.png)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7篇)四面垂杨十里荷。
晏殊《浣溪沙》古诗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古诗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621d5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c.png)
晏殊《浣溪沙》古诗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古诗翻译及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译文] 花儿谢了,想让它不谢只是枉然;燕子来了,好像还是去年的飞燕。
[出自] 晏殊《浣溪沙》《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浣溪沙:唐教坊曲句,“沙”或作“纱”。
又名《小庭花》、《玩丹砂》、《减字浣溪沙》、《醉木犀》等。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③夕阳:落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翻译赏析④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⑤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⑥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⑦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⑧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⑨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译文1: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译文2:在去年的旧亭台上写了一曲新词,倒了一杯酒,我坐在那看着夕阳西下,突然想到夕阳西下有多少时间已过去,已回不来?看着那花在风中摇摆而落在地上,感觉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过去了永远也回不来了,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因为我们知道留不住最美的时光。
燕子飞回来了,可到底是不是去年的燕子呢?谁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好像。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1bf5a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2.png)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翻译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注释①谁:此处指亡妻。
②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
③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④被酒:中酒、酒醉。
⑤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
⑥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
⑦消得:消受,享受。
赏析纳兰性德妻子卢氏多才多艺,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
他对这位妻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
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所做。
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
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2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钟汉良版纳兰性德影视剧照「赏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是一首抒发对亡妻无限悼念之情的词。
词人纳兰性德妻子卢氏多才多艺,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3592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0.png)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1浣溪沙纳兰性德(清代)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人间何处问多情。
注释①伏雨:指连绵不断的雨。
杜甫《秋雨叹》诗:“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②高摘:攀高折花。
③斗轻盈:与同伴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迅捷轻快。
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的轻快、灵活。
④炉烟:香炉中的熏烟。
⑤酒晕:喝完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陆游《宴西楼》诗:“烛光低映珠帐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参考译文这连绵不断的雨如同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花园游玩,还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
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
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创作背景在这一年,纳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女子离开了人间。
她是纳兰的第一位结发妻子,也有人说她是他遇到的第二个女人。
无论如何,她都是纳兰怀想一生的知音和伴侣:卢氏。
史书载,他们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感情笃深。
新婚燕尔的浪漫与纳兰词人的特质融合,成就了牵魂引魄、游梦天方的醉人生活。
然而短暂的快乐也许就是为了让纳兰El后的回忆更为酸楚。
就在三年之后的康熙十六年四月,卢氏产下一子海亮。
约月余,卢氏因为产后患病,于五月三十日撒手人寰。
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纳兰太伤心。
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他浸着泪水的墨笔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他在一首《沁园春》中写道: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赏析《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本诗是一首相思之作,描绘了一种多情无奈的阑珊意绪,表达了诗人对伴侣的思念。
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译文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5e652d84254b35effd3449.png)
《·玉碗冰寒滴露华》宋代:晏殊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译文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假设露华欲滴。
美人颊边粉汗微融,纱衣轻薄,隐隐透出白腻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
梳妆后微微下垂的秀发,与娥眉间的眉际月相得益彰;似醉酒后的红晕,如朝霞洒落在她的脸颊。
昼眠梦醒,夕阳西下,原来这一切都是春梦初醒的所作所为。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假设耶溪,故又名《浣沙溪》。
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玉碗:古代富贵人家冬时用玉碗贮冰于地窖,夏时取以消暑。
粉融:脂粉与汗水融和。
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
胜荷花:语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借“荷花〞表现女子美貌。
鬓亸(bìn duǒ):鬓发下垂的样子,形容仕女梳妆的美丽。
眉际月:古时女子的面饰。
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赏析这首词咏写的是一位夏日闺阁美人。
上片概写美人夏日装扮,下片特写美人容貌,层次较为清晰,颇有一种静态美,俨然是一幅夏日仕女图。
下片一、二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
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
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
“欲迎〞、“初上〞,形容绝妙。
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
“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
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薄弱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
末句“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
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
《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
![《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07da0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2.png)
《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了解过故事赏析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
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
他年江令独来时。
注释五色芝:即灵芝。
鸳鸯宫瓦: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
西山晴雪:作者自注,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三月火:指蒙古军队的烧杀劫掠。
江令:指南朝人江总,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此作者以江令自喻。
注释五色芝:即灵芝。
能益精气、强筋骨,久食延寿,旧以为兆端之草。
鸳鸯宫瓦: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
西山晴雪:作者自注,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三月火:指蒙古军队的烧杀劫掠。
《史记·项羽本纪》中载: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火三月不灭。
后世便以“三月火”为遭劫之典。
江令:指南朝人江总,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不理政务,日与陈后主游宴后庭,颇有文名,陈亡入隋,此作者以江令自喻。
赏析金亡之后,词人重游故都,触景生情,咏词寄怀。
上片追忆金朝往昔盛况。
“日射云间”二句意谓昔日在阳光照耀下的皇宫生长着五色神芝,宫殿鸳鸯碧瓦,红墙参差,一片昌盛景象。
“西山”句,回忆曾将“西山晴雪”写入新诗的旧事,借眼前之景写怀念旧君情。
下片转写现实。
“焦土”二句,写蒙古军烧杀掠抢,社稷倾覆,故都化为焦土,而花枝树木不知人事之悲,依然年复一年自开自落,物是人非,愈感悲痛。
最后以亡国入隋的江令自喻,自己已沦为异国臣民,在亡国后又独自重游故都,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全篇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世事变迁,寓黍离之悲,是血泪和流的国难实录,语极痛切,情极感人。
《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篇2五代: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2d8a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2.png)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篇1浣溪沙·庚申除夜纳兰性德〔清代〕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
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庚申(gēng shēn)除夜:即康熙十九年(1680年)除夜。
“收取”句:明王次回《寒词》:“个人真与梅花似,一片幽香冷处浓。
”这句说收拾起一切闲心,冷静下来,而思念之情却更浓烈了。
柘(zhè)枝:即柘枝舞。
此舞唐代由西域传入内地,初为独舞,后演化为双人舞,宋时发展为多人舞。
谁家:哪一家,此处指自家。
刻烛:在蜡烛上刻度数,点燃时以计时间。
竹叶:指竹叶酒。
采燕:旧俗于立春时剪彩绸为燕子形,饰于头上。
九枝灯:一干九枝的烛灯。
灺(xiè),熄灭。
金虫:比喻灯花。
端:真。
合:应该,应当。
赏析:上片写年末岁尾,各家皆翘首以待新春第一一黎明的到来。
“收取闲心冷处浓”,开篇第一句话就奠定了迹词的感情基调:在寒冷的除夕夜里迹应该抛开所有,放下一切,静心等待,但浓郁的闲情却是冷处偏浓。
在一片迹应该繁花着锦的情境中,纳兰却似有一种无言的忧伤。
欧阳修《浣溪沙》宋词赏析与讲解
![欧阳修《浣溪沙》宋词赏析与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cd3c35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32.png)
欧阳修《浣溪沙》宋词赏析与讲解1. 原文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摧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樽前。
2. 译文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春水碧波荡漾,不断地拍打着堤岸,上空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广阔无垠。
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中,传出荡秋千少女的欢笑声。
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插鲜花,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乐曲,频频交杯换盏。
人生万事,何似对酒当歌?3.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本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四垂天:天幕四围下垂,这里形容水天相接、广阔无边的景色。
●六幺:唐代著名歌舞曲之一,又名“绿腰”“录要”。
摧拍:乐曲演奏到紧张、急促之处,称为“摧拍”。
4.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却自学成才。
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
其文纡徐委曲,明白易晓,擅长抒情,说理畅达。
5. 背景故事此词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所作。
词人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游赏至堤上,见柳色如烟,游人如织,画船轻漾,春水连天,便情不自禁地吟成此词。
全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在言外,别有意趣。
6. 古诗讲解●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
首句写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
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经典诗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673df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d.png)
【经典诗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经典诗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品味世界是纯粹的快乐。
[译文]这清新欢娱的生活,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啊。
【来源】苏轼的环溪沙从泗州的刘谦叔叔游历南山(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和歪风使清晨寒冷,轻烟和稀疏的柳树,以及梅青海滩。
进入淮河后,青螺逐渐变长。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笔记:媚晴滩:装饰晴滩。
晴滩指南山附近的十里滩。
清罗:清罗河。
雪沫乳花:煎茶的水面浮现的泡沫。
头花蓼:头花蓼的芽。
试春盘:旧俗立春日馈赠亲友,以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谓“春盘”。
因时近立春,故此云“试”。
翻译:风斜细雨,瑟瑟寒侵,天气好似小寒时节。
南山附近的十里滩,雨过天晴,柳树装饰着河滩,风光宜人。
洛水注入淮河,水势盛大,畅通无阻。
在野外喝茶和吃东西,乳白色的芳香茶和翡翠春天的蔬菜非常清爽。
这种新鲜快乐的生活真的是生活中的一种幸福。
赏析:这首诗写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当时苏轼作为团练使者前往汝州(今河南汝县),路过泗州(今安徽泗县),与泗州的刘谦叔叔一起访问南山。
该词的第一部电影描述了早春的场景,下一部电影描述了作者和他的同伴们游览山区时,用绿茶野餐的味道。
作品充满生机和活力,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康进取的精神。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
上阕,诗人用素描的手法,给我们描画出一幅淡雅的富于动感的水墨画似的景色: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俪向前。
下阕,抒发诗人游南山的感受: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世上的滋味是清欢”。
这首哲理诗是整首诗的“诗眼”,给人以无尽的思考。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7b31a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3.png)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晏殊《浣溪沙》的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1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
当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
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
我独自在小径里徘徊,感觉很伤感。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04e83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0.png)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晏殊(1041年-1121年)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以优美的词章风格和深刻的诗歌意境被历代人推崇和喜爱。
他的《浣溪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绝唱之作。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晏殊的《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见,暮云收尽便开颜。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色。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翻译】一曲新词和一杯酒,去年的亭台现在凋败。
太阳落下的时候会出现吗,晚霞消散后脸上露出笑容。
在江边的钓鱼和砍柴老人,习惯了观看秋天的月亮和春风。
一壶浊酒让我们相会,古今中多少事情,都会成为轻松愉快的谈话。
【赏析】1.诗歌题材晏殊的《浣溪沙》以饮酒赏景为主题,通过描述地如江渚之上的白发渔樵老人,表达了对人生淡然的态度和对阅历的沉淀。
诗歌的题材简单明了,但由此抒发出深绵悠远的情怀。
2.诗歌结构《浣溪沙》是由两组对仗句组成,每组对仗句的顺序相反,形成了"a,b,b,a"的押韵对称结构。
同时,每组对仗句采用了"平仄相间,婉转流畅"的词风,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平静与淡然。
3.诗歌主旨《浣溪沙》的主旨是"吃喝玩乐",但这是一种很高深的"体验人生"的哲学态度。
晏殊借着饮酒,凝聚了人文和自然两个层面的体验,呈现出酣畅淋漓的生命情态。
读者可以从中品味出作者对生命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人生的回味和仰望。
总之,晏殊的《浣溪沙》是一首简单却富有感染力的诗歌,它以饮酒、徜徉自然和回忆为主要元素,以轻松愉悦的语言风格,表达出了诗人深切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
它是中华文学精神的缩影,也是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秦观《浣溪沙》宋词赏析以及原文注释翻译
![秦观《浣溪沙》宋词赏析以及原文注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8a98f4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6.png)
秦观《浣溪沙》宋词赏析以及原文注释翻译秦观《浣溪沙》宋词赏析以及原文注释翻译秦观的《浣溪沙》,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年轻女子在初春时节滋生淡淡愁绪,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忧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词语解释】1.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2.清寒:阴天,有些冷。
3.晓阴:早晨天阴着。
4.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5.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6.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7.幽:意境悠远。
8.自在:自由自在。
9.丝雨:细雨。
10.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
11.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
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
三十六岁中进士。
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
在新旧党之争中,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党打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后死于藤州。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
其词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愁思哀怨。
向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对后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诗文解释】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
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
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译文】漫漫的春寒弥漫小楼,拂晓阴冷好似深秋,画屏上烟霭淡淡流水悠悠景色清幽。
自由自在的飞絮轻如梦幻,无边无际的细雨似缕缕哀愁,珍珠宝帘悄然挂上小小银钩。
【评点】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年轻女子在初春时节滋生淡淡愁绪,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忧思。
上片写天气与室内环境的凄清,通过写景渲染萧瑟的气氛,不言愁而愁自见。
起首一句“漠漠轻寒上小楼”,笔意轻灵,如微风拂面,让人不自觉地融入其中,为全词奠定了一种清冷的基调。
晏殊《浣溪沙》的翻译赏析
![晏殊《浣溪沙》的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f9efe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6.png)
晏殊《浣溪沙》的翻译赏析晏殊《浣溪沙》的翻译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殊《浣溪沙》的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殊《浣溪沙》的翻译赏析 1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译文] 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
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
[出自]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释:一向;一晌,片刻之间。
有限身:短暂未久的人生。
等闲:平平常常。
销魂:魂魄飞散,形容人极度的悲痛或欢乐。
怜取:怜爱。
取:语助词眼前人:指眼前轻歌曼舞的女子。
怜取眼前人:元稹《会真记》载崔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翻译: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东流,一去不返,深感悲伤。
于是,频繁的聚会,借酒消愁,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
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
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
【译文】年华易逝,人生是多么的短暂,一次平常的离别也会引起极度的悲伤和愁苦,还是及时行乐欢歌筵饮吧,不要嫌歌舞酒宴太多太频而推辞。
登高望远,放眼辽阔的河山,便怀思远别的亲友;看到风雨摧落繁花,更是伤感春光易逝。
空念远亲和落花伤春都是徒劳无益,还不如去怜爱眼前这轻歌曼舞的美人吧。
【译文二】易逝的时光有限的人生,平常的离别也让人断肠伤心。
饮宴歌舞莫要嫌它频繁。
放眼山河徒然怀念远方亲友,看见风雨中落花纷纷更让人伤春。
不如赶紧怜爱眼前的亲人。
赏析:这是晏殊的一首离愁别绪的的词作。
本词笔力厚重,格调遒劲。
虽是抒写伤春念远的情怀,但词意并不凄厉哀伤,因而使得颇为颓靡的主题也显得豁达、明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的译文以及赏析 浣溪沙
作者: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缲车[2]。
牛衣[3]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4]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5]家。
【注释】 [1]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衣巾:此处指上衣的胸前部分。
这一句的意思 是枣花簌簌地落在了一斤上。
[2]缲车:就是缫丝车,用来将蚕丝抽出蚕茧的工具。
缲同缫。
[3]牛衣:用草编制的给牛御寒用的披盖物,与蓑衣相似。
披牛衣,用于形 容人的生活清贫。
[4]漫:不由地。
[5]野人:村野之人,农夫。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 传统,本人学识渊博,思想通达。
苏轼为官后一直坚持着经世济民的政治理 想,但是因为政见问题多次受到排斥打击。
然而即使被贬到地方,他也一直坚持 多做实事,政绩卓著。
苏轼在逆境中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保持着浓郁的生 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在苏轼之前,人们多认为词的地位不如诗,但是苏轼 努力打破这个观点,将诗词 相提并论,并且努力丰富词的内容,开拓词的境界。
例如:他将以前词人不 曾关注过的乡村情景融入词中,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意味。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悠然古朴的乡村画卷。
上片写村景, 枣花簌簌地落在行人 的衣襟上, 整个村子不论南北都想着缫丝车得声音, 农人披着牛衣在古老的柳树 下卖黄瓜。
下片写作者本人,他酒后在长路上行走,十分困倦,日头渐渐高了, 人又觉得口渴,不由得想吃茶,于是便敲敲路边乡野之人的家门,看看能不能讨
口茶喝。
随意敲门便能讨茶,足见民风淳朴,农人热情好客,也可见作者对于这 样的乡野环境融入之深。
通过描写这样一件小事, 作者对乡野生活的喜爱跃然纸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