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8403
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8a19a510b4e767f5bcfce31.png)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几点要求:
1、全面 2、系统 3、准确 4、对比
4/10/2020
压痛点
表浅组织疾患的压痛点常有特定的部位。如棘上或棘 间韧带劳损压痛点在该棘突表面或两相邻棘突之间;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压痛点在横突尖端;臀肌筋膜炎 时压痛点多在髂嵴内下方;臀上皮神经炎的压痛点在 髂嵴外1/3;腰肌劳损的压痛点在腰段骶棘肌中外侧 缘;腰骶韧带劳损的压痛点在腰骶椎与髂后上棘之间 等。
4/10/2020
4. 椎间盘造影可诱发典型的复制性疼痛。
4/10/2020
(二)骨与关节损伤性腰痛
1、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 2、腰椎不稳(滑脱)症 3、腰椎管狭窄症 4、感染性脊柱炎 5、脊椎肿瘤、脊椎转移癌 6、免疫性脊柱疾病
4/10/2020
1、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
(1)概念:指腰椎脊柱某个或几个小关 节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细微的解剖结构 或位置改变,失去自身的稳定性,出现 小关节的退变、增生以及关节囊和周围 组织的炎性改变,继之腰臀部及下肢发 射性疼痛的综合征。
4/10/2020
3、临床表现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综合征临床表现为L4/L5、 L5/S1棘突间、髂后、臀后、腹股沟、股前、 股后、大转子等处的酸胀痛;活动后,尤其脊 柱垂直应力加大后症状加重,不能久坐、久站 ,坐位症状重于站位,咳嗽、喷嚏等可使疼痛 加重,症状一般易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可 达数月以上。髓核内激惹性化学物质可以通过 纤维环裂隙流至神经根周围而产生根性放射痛 ,但无麻木、无力等神经损伤表现。文献报道 的发病年龄多平均为40岁左右。
4/10/2020
4/10/2020
许多研究表明椎间盘造影在显示间盘退变和突出 方面比MRI有更高的精确性和敏感性,然而间盘 造影的更重要意义在于诱发痛的出现。多数学者 认为造影时出现诱发痛的机理主要在于造影剂将 退变性化学物质驱至四周与敏感神经纤维接触增 多,同时形成的轻度机械压力使本已敏感的神经 纤维轻易达到刺激低阈而产生疼痛。因此造影时 出现诱发痛的间盘内部必须含有已经致敏的神经 纤维,这也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基础,而 一个正常的或一个有退变但不产生临床疼痛症状 的间盘内是没有这种致敏的神经纤维的。
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bbd73c0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7.png)
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中医辨证治疗腰痛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腰痛的病因和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外邪侵袭多由居处潮湿,或劳作汗出当风,衣裹冷湿,或冒雨着凉,或长夏之季,劳作于湿热交蒸之处,寒湿、湿热、暑热等六淫邪毒乘劳作之虚,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
如果是寒邪为病,寒伤阳,主收引,腰府阳气既虚,络脉又壅遏拘急故生腰痛。
如果是湿邪为病,湿性重着、粘滞、下趋,滞碍气机,可使腰府经气郁而不行,血络瘀而不畅,以致肌肉筋脉拘急而发腰痛。
感受湿热之邪,热伤阴,湿伤阳,且湿热粘滞,壅遏经脉,气血郁而不行而腰痛。
其次,气滞血瘀腰部持续用力,劳作太过,或长期体位不正,或腰部用力不当,摒气闪挫,跌仆外伤,劳损腰府筋脉气血,或久病人络,气血运行不畅,均可使腰部气机壅滞,血络瘀阻而生腰痛。
第三,肾亏体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腰府筋脉而发生腰痛。
历代医家都重视肾亏体虚是腰痛的重要病机。
因此,腰为肾之府,乃肾之精气所溉之域。
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
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其间,故内伤则不外肾虚。
而外感风寒湿热诸邪,以湿性粘滞,湿流下,最易痹着腰部,所以外感总离不开湿邪为患。
内外二因,相互影响,说明肾虚是发病关键所在,风寒湿热的痹阻不行,常因肾虚而客,否则虽感外邪,亦不致出现腰痛。
至于劳力扭伤,则和瘀血有关,临床上亦不少见。
在诊断方面,腰痛的主要症状是自觉一侧或两侧腰痛,或痛势绵绵,时作时止,遇劳则剧,得逸则缓,按之则减;或痛处固定,胀痛不适;或如锥刺,按之痛甚。
同时,还具有腰部感受外邪,外伤、劳损等病史。
实证腰痛症状:腰部胀痛,灼热难忍,或刺痛钻心,按之痛甚,或痛处有结节,或伴有下肢麻木、疼痛等症,苔黄腻或腻厚,脉滑数或弦紧。
治法: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中医关于“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cebc1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f.png)
中医关于“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遇劳则剧,按之则舒。
可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3.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闪挫、劳累过度等相关病史
4.血常规、尿常规、抗链球菌溶血素“O”、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检查,腰椎、骶髂关节X线、CT、MRI等检查,及肾脏、妇科相关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明确病变部位与损伤程度。
二、鉴别诊断
1.背痛
背痛是指由于身体某组织受伤或怀孕、肥胖、不佳的静态姿势等所致的背以上部位出现疼痛的症状。
2.尻痛
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
3.胯痛
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
4.肾痹
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腰腿痛检查及鉴别诊断
![腰腿痛检查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b48ae043b3567ec102d8a5f.png)
腰腿痛检查及鉴别诊断腰腿痛检查及鉴别诊断(1)局部痛:常反映病变所在。
如一侧骶髂,疼痛多在处。
(2)转移痛:骶髂关节感觉由骶1~2支配,疼痛可转移至臀部和股后部。
(3)痛:肌肉保护性痉挛及牵拉可引起疼痛。
急性腰痛常有痉挛。
5.疼痛性质:应注意是还是,与受伤有无关系;持续性疼痛多见于、肿瘤等,间歇性或多见于突出症。
6.疼痛与活动、劳累、姿势、体位、气候与时间(日、夜)等:如系劳累引起的疼痛,卧床后即好转;患者常诉说阴雨寒冷时节加重;引起的疼痛夜间加剧;疾患者多伴有。
7.过去治疗情况:如为、腰骶劳损、等,应查明曾作何治疗,效果如何。
8.其它情况:有无胃肠系、泌尿系和疾患等。
(二)一般检查一般检查是诊断腰痛最重要的步骤,必须认真、确实。
检查时应将上衣及长裤脱掉,注意、髋部、等远隔部位的检查。
对某些不肯定的反复检查。
例如对某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经过几次检查才能明确病变性质和部位。
对因疼痛不能活动的病人,不必过份强调系统检查,否则不仅加重病人痛苦,也达不到预期目的。
具体检查方法及步骤如下。
1.:观察患者步态,双活动是否对称,有无跛行,可估计病人疼痛程度。
2.立位检查(1)观察有无后凸、前凸、侧弯,是否痉挛。
后凸分两种:弧形后凸亦称圆背,见于椎体、姿势性后凸、性等;角状后凸见于脊柱结核、椎体压缩性等(图3-185)。
(2)范围:嘱患者作前屈、后伸、侧弯及左右旋转活动。
时,常出现一两个方向的运动受限;而脊柱结核时,脊柱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制。
(3)拾物试验:嘱患者拾取一件放在地上的物品。
有病变时,拾物须屈曲双膝及而腰部挺直。
脊柱结核患者多为阳性。
3.仰卧位检查(1)腹部:注意有无、、等。
(2)直腿抬高试验:检查者一手握病人足跖部,使,另手保持于伸直位,将下肢抬高,一般能举高70度左右。
注意两侧对比。
如一侧明显低于对侧,即为阳性(图3-18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有患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疼痛可沿后侧放射到。
腰痛病中医诊断标准
![腰痛病中医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ee0f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1.png)
腰痛病中医诊断标准一、病名诊断。
1. 主要依据。
- 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腰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隐痛、胀痛、刺痛、冷痛、酸痛等。
这是因为腰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内藏肾脏,为肾之府,同时腰部还有众多经络循行,气血不畅、经络阻滞、脏腑亏虚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腰部疼痛。
- 疼痛部位多在腰部脊旁、腰骶部等区域。
从经络学说来看,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经络循行于腰部,这些经络气血不通时,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
2. 辅助依据。
-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如弯腰、转身、伸腰等动作困难。
这是由于腰部疼痛导致肌肉紧张、痉挛,或者关节、骨骼病变影响了腰部的正常活动功能。
- 病程可长可短,急性腰痛起病较急,多由外伤、外感寒湿等因素引起;慢性腰痛病程较长,常与劳损、肝肾亏虚等因素有关。
二、辨证诊断。
(一)寒湿腰痛。
1. 症状。
-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
这是因为寒湿之邪侵袭腰部,寒性凝滞,湿性重浊,导致腰部气血凝滞,经络阻滞。
- 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寒湿之邪为阴邪,遇寒则凝,遇阴雨天湿气更盛,所以疼痛会加重。
- 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舌苔白腻为寒湿内盛之象,脉沉迟缓也是寒湿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
2. 病因病机。
- 多因居住环境潮湿阴冷,或冒雨涉水,寒湿之邪入侵腰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所致。
(二)湿热腰痛。
1. 症状。
- 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
湿热之邪侵袭腰部,湿性重着,热性炎上,故腰部有重着感且伴有热感。
暑湿阴雨天时,外界环境湿热之气加重,内外合邪,使病情加重。
- 活动后或可减轻,小便短赤。
活动后气血流通,湿热有一定的疏散,所以疼痛可能减轻。
湿热下注膀胱,导致小便短赤。
-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象,濡数或弦数脉是湿热之邪影响气血运行的脉象表现。
2. 病因病机。
- 外感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郁久化热,蕴结于腰部经络,气血不畅而发病。
(三)瘀血腰痛。
中医腰痛病的鉴别诊断
![中医腰痛病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0e20f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f.png)
中医腰痛病的鉴别诊断一、急性腰痛1. 寒湿腰痛症状:腰部冷痛,转侧不利,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常伴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而缓。
分析:寒湿内侵,阻遏阳气,经脉不利,故腰部冷痛,转侧不利;寒湿痹阻,阳气不得宣通,故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苔白腻,脉沉而缓皆为寒湿内停之象。
2. 湿热腰痛症状:腰部疼痛,伴有热感,活动后加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分析:湿热壅滞,阻滞经脉,故腰部疼痛;湿热内蕴,故腰部有热感;湿热痹阻,经脉不利,故活动后疼痛加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皆为湿热内蕴之象。
二、慢性腰痛1. 肾虚腰痛症状:腰部酸痛,腰膝乏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遗精、遗尿、阳痿、早泄等。
分析: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肾虚则骨失所养,故腰部酸痛、腰膝乏力;劳累后机体更加虚弱故疼痛加重;休息后机体得以缓解;肾虚精关不固,则遗精;肾气虚则遗尿;肾虚则性功能低下,故阳痿、早泄。
2. 瘀血腰痛症状:腰部疼痛固定不移,呈刺痛或刀割样疼痛,活动后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分析: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腰部疼痛固定不移;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故刺痛或刀割样疼痛;活动后瘀血运行不畅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为瘀血内阻之象。
三、妇科腰痛1. 痛经腰痛症状:女性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腰骶部疼痛,严重者疼痛难忍,甚至晕厥,同时伴有小腹坠痛、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分析:痛经腰痛是由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加上经血瘀滞,导致胞宫及腰骶部气血循环不畅,因而出现腰骶部疼痛。
同时,胞宫与肾相系,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所以肾虚也可能导致痛经腰痛。
2. 妊娠腰痛症状:女性在妊娠期间出现腰骶部疼痛或酸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不适。
分析:妊娠腰痛是由于胎儿逐渐增大,压迫了局部神经和血管,导致腰骶部气血循环不畅,从而引起疼痛。
此外,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腰痛。
3. 产后腰痛症状:女性在分娩后出现腰骶部疼痛或酸痛,同时伴有肢体乏力、畏寒、怕冷、头晕等不适。
腰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腰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https://img.taocdn.com/s3/m/30f32dbfd1f34693daef3e37.png)
腰痛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闪挫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而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病性有虚有实,虚者多属内伤,责之于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实者多为外感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
常见于西医的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1 诊断要点1.1.1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1.1.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
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1.1.3 常有居住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闪挫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1.2鉴别诊断1.2.1背痛、尻痛、胯痛: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
1.2.2 肾痹: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2 辨证论治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
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
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成清利;外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
2.1 寒湿证证候: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病机: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9g,桂枝15g,甘草6g,牛膝9g,茯苓15g,白术I5g,杜仲15g,桑寄生15g,续断15g。
加减:寒邪偏胜,腰部冷痛,拘急不舒,加附子先煎9g,细辛3g以温阳散寒;湿邪偏胜,腰痛重着,苔厚腻,加苍术15g,薏苡仁30g以除湿。
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肝肾虚损,气血亏虚,腰膝酸软无力,脉沉弱,宜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腰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腰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ef7e643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0.png)
漂浮棘突、发育性椎管狭窄和椎体畸形等。 • 此类疾病在年轻时常无症状。 • 但以上骨性结构所形成的薄弱环节,为累积性
损伤时出现腰背痛提供了基础。
按病因分类
• 5.肿瘤 • 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对胸腰椎及软组织
2)盆腔器官疾病:男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常引起下腰骶部 疼痛,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女性慢性附件炎、宫颈 炎、子宫脱垂和盆腔炎可引起腰骶部疼痛,且伴有下腹坠胀 感和盆腔压痛。
的侵犯。
按引起腰背痛的原发病部位分类
1)脊椎疾病:如脊椎骨折,椎间盘突出, 增生性脊柱炎,感染性脊柱炎,脊椎肿 瘤,先天性畸形等。
2)脊柱旁软组织疾病:如腰肌劳损,腰 肌纤维组织炎,风湿性多肌炎。
3)脊神经根病变:如脊髓压迫症, 急性脊髓炎,腰骶神经炎,颈椎炎。
按引起腰背痛的原发病部位分类
4)内脏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如肺胸膜
所谓诊治 先诊断,后治疗。 没有正确的诊断就谈不上正确的治疗。 要想准确的诊断疾病,首先要学会鉴别诊断。 要想有很好的鉴别思路,必须要有鉴别的理
念和宽广的理论和临床基础!
按病因分类
• 1.外伤性 • 1)急性损伤:因各种直接或间接暴力,肌肉拉
力所致的腰椎骨折,脱位或腰肌软组织损伤。 如脊柱骨折,韧带、肌肉、关节囊的撕裂,急 性椎间盘突出等。 • 2)慢性损伤:工作时的不良体位,劳动姿势, 搬运重物等引起的慢性累积性损伤。在遇到潮 湿寒冷等物理性刺激后极易发生腰背痛。如韧 带炎,肌肉劳损,脊柱骨关节的增生和退变, 脊柱滑脱等。
按病因分类
• 3.退行性变 • 近年来上升趋势。 • 人体发育一旦停止,其退行性改变则随之而来,一般
中医腰痛鉴别诊断方法
![中医腰痛鉴别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c620b0a98271fe900ef9a0.png)
中医腰痛鉴别诊断方法大全1、风寒湿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重。
腰肌痛点为腰眼、腰骶部、双侧臀部多见。
治法:散寒除湿、温通经络。
自然疗法:火罐、刮痧温热疗法。
方药:麻桂温经汤、独活寄生汤、渗湿汤。
2、湿热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髋驰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热天或腰部着热后加重。
伴有小腹部抽痛、胀痛。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自然疗法:推拿、刮痧、拔罐走血罐为最好。
方药:八正散、四炒汤、加味二妙散。
3、气滞性腰痛。
主要症状:情绪所致,生气、三焦不顺,腰痛急剧,走窜不定,转侧困难,双下肢均可受累。
治法: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自然疗法:刮痧、走罐、耳穴、针灸,背部膀胱经全走罐,重点部位肝俞穴、胆俞穴,横向走罐。
方药:复元通气散、复元活血汤。
4、瘀血性腰痛。
主要症状: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椎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痛处拒按,面色晦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
常有外伤、劳损病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自然疗法:血罐较好,用三棱针点刺。
方药:身痛逐瘀汤、调荣活络饮。
5、痰淤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肌劳损性,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
治法: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自然疗法:针灸、刮痧、火罐,背部调理,以调理脾胃为主。
方药:阳和汤。
6、肝肾两虚性腰痛主要症状:腰痛以酸软、困为主,喜按揉,腿膝无力,劳碌后加重,休息则减轻,且出现坠痛。
偏阳虚则手足不温,少气乏力,偏阴虚:手足心热,面色潮红。
治法:偏阳虚则温补肾阳,偏阴虚则滋补肾阴。
自然疗法:温热疗法为主,手法以补性手法为主,定罐,不宜用血罐。
方药:偏阳虚用右归丸加党参、黄芪,偏阴虚用左归丸加当归、木瓜。
介绍几种锻炼腰部方法。
1、“后退行”又叫“倒走”,是一种有益的健身方法。
要领是走时膝盖不要弯曲,步子均匀而缓慢,双手握拳,轻轻地向前后摆动,挺胸并有规律地呼吸。
全身放松,身体直立,胸部挺起,腿要伸直,踢起,膝部不要打弯,两臂前后自由摆动,走动起来有骨络圆润、全身轻松如松绑的快感。
最新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最新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8a037277c1cfad6185fa71f.png)
刘彬 2013年4月8日
最新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腰痛分类 第三部分:病史采集 第四部分:鉴别诊断
今天讲授特点:提问式
最新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部分:概述
天生我材必有
痛!
最新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的重要性!!!
所谓诊治? 先诊断,后治疗。 没有正确的诊断就谈不上正确的治疗。 要想准确的诊断疾病,首先要学会鉴
最新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几点要求:
1、全面 2、系统 3、准确 4、对比
最新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压痛点
表浅组织疾患的压痛点常有特定的部位。如棘上或棘 间韧带劳损压痛点在该棘突表面或两相邻棘突之间;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压痛点在横突尖端;臀肌筋膜炎 时压痛点多在髂嵴内下方;臀上皮神经炎的压痛点在 髂嵴外1/3;腰肌劳损的压痛点在腰段骶棘肌中外侧 缘;腰骶韧带劳损的压痛点在腰骶椎与髂后上棘之间 等。
2、伴随症状:有无发热、肌痛、关节活动障碍, 尿频急痛,月经、白带异常及痛经等症状;
3、病史:有无外伤、感染性疾病、内科疾病史, 尤其是结核、肿瘤史;
4、职业特点:如弯腰、负重、转体等工种。
最新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疼痛性质
局部疼痛:是由于病变本身或继发性肌痉挛所致。其部位 较局限,多有固定的明显压痛点,用麻醉剂行局部封闭治 疗,疼痛可在短期内迅速消失。
牵涉痛或感应痛:亦称反射痛。是指腰骶椎或腹膜、盆腔 脏器疾病时,刺激传递到脊神经后根或脊髓丘脑束神经元, 通过“聚合-易化”或“聚合-投射”作用,使同一节段的 神经元兴奋,在相应的皮肤支配区出现感觉异常。其疼痛 部位较模糊,少有神经损害的客观体征,但可伴有肌痉挛。
腰痛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分析
![腰痛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d725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a.png)
腰痛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分析第一篇:腰痛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读书报告--腰痛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分析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发病原因较多, 严重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
青壮年腰痛, 应注意类风湿性脊椎炎、脊椎结核和脊椎骨软骨炎。
老年人常见有增殖性脊椎炎、脊椎骨质疏松、脊椎转移癌等。
女性患者腰骶部痛, 应考虑盆腔炎和子宫位置异常或泌尿系统等疾病。
矿工、搬运工、演员、运动员及伏案工作者易患慢性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结核或脊椎肿瘤压迫神经根时, 常出现一侧或两侧下肢后方放射痛。
肾下垂时腰痛与体位密切相关。
影像学检查对腰痛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现对腰痛的常见病因的症状特点及鉴别诊断做一下简单的总结和分析。
急性腰肌劳损: 多见于青壮年, 有负荷过重或体育活动史。
患者损伤时可突然感到腰部有声响并立即产生一侧或两侧剧烈腰痛, 可有放射性腿痛。
体格检查可见腰部肌肉紧张, 髂后上棘的内侧,L 4 ~5旁有压痛。
影像学检查可排除伴有椎体压缩骨折或横突骨折等的可能性。
慢性腰肌劳损: 表现为慢性间歇性或持续性的腰肌周围酸痛, 劳累时疼痛加重, 休息后好转。
疼痛可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与天气有关。
体格检查腰部活动可轻度障碍, 脊柱无侧弯畸形, 在 L3 横突可有压痛。
影像学检查可排除伴随其他情况的可能性。
腰椎退行性变: 多见于老年患者。
疼痛可轻或重, 多为持续性, 体位改变症状可加重, 有的伴有腿部放射痛。
影像学检查可见腰椎曲度变直, 序列不规整, 椎体边缘唇样增生, 有的有骨桥形成, 有的伴有小关节突变尖增生, 部分椎间隙变窄,以 L 4 ~ 5和 L 5 ~ S 1 椎间隙变窄常见。
腰椎间盘病变: 可为椎间盘突出、膨出或脱出。
大多有腰痛, 伴或不伴腿部放射痛。
咳嗽、喷嚏、排便等升高脑脊液压力的动作, 及弯腰、直腿抬高等使坐骨神经紧张的动作, 可加重疼痛或产生触电样放射痛。
影像学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向椎体后侧椎管内突出或脱出, 或向周围膨出, 硬脊膜弧形受压征象。
腰痛的诊断、鉴别诊断
![腰痛的诊断、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bb4e50bad51f01dc381f1a0.png)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
PCBA
键
开关 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 尽量选择平头类的按键,以 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 间隙建议留0.05~0.1mm,以 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 算累积公差,以防按键手感 不良。
腰痛常见的病因病理
姿态不良 1、结构性异常 2、习惯性姿态不良 3、遗传性姿态不良 4、其它
15
腰痛常见的病因病理
骨关节感染 骨肿瘤 内脏疾病 营养和代谢障碍
16
与疼痛程度相关的因素
病损与疼痛 体质与疼痛 精神状况与疼痛
17
腰腿痛的诊断依据
病史与症状 性别、年龄与职业 起病与病程 疼痛性质 伴随症状和疾病 过去史和家族史
18
腰腿痛的诊断依据
体格检查(站立位检查) 姿态 运动 步态
腰痛的诊断、鉴别诊断
病因、病理部分
1
概述
腰腿痛不是单一的症状, 多源性 腰腿痛的定义 原因错综复杂 常见病多发病
2
腰腿痛的分类
根据部位可分为 脊柱病腰腿痛 非脊柱病腰腿痛
根据疾病性质可分为 器质性腰腿痛 功能性腰腿痛
3
运动平衡及连接结构---肌肉
肌肉和韧带能连接和稳定脊柱 是腰部运动及平衡稳定的主要动力结构 是腰部活动的动力来源 是脊柱在静止和运动中保持稳定平衡的
19
腰腿痛的诊断依据
体格检查(座位检查)
20
的主动维护因素 筋膜的作用和筋膜损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5
腰痛的起源和分类
无感觉神经纤维的组织 椎间盘组织 棘间韧带 硬脊膜
6
腰痛的起源和分类
腰疼诊断详述
![腰疼诊断详述](https://img.taocdn.com/s3/m/c91a423f7cd184254b35353b.png)
腰疼诊断详述*导读:腰疼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1.CT检查:可清晰显示椎体前、后缘的骨赘,硬脊膜囊、脊髓、神经根的受压部位和程度,测得椎管前后径和横径,还能了解椎间孔和横突孔有无狭小,椎板有无肥厚等。
2.拍X线片:是腰部疼痛病人的常规检查。
般须摄正位、侧位和左右斜位片,必要时加摄颈部前屈和后伸时的侧位片。
正位片可能见到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弓根增粗。
侧位片可发现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椎体前后缘形成骨唇,椎间隙狭窄和椎管狭窄。
斜位片可判定椎间孔的情况。
3.磁共振:可清晰显示间盘组织后突,压迫硬脊膜囊和脊髓的情况,以及有无静脉回流受阻、受压,局部脊髓内有无囊性病变等情况。
4.其他检查:对怀疑有骨质增生,心脏病等疾病患者,配合骨密度检查,心电图检查等排除疾病。
一般来讲,诊断首先要靠临床症状和医生详细的体格检查,常见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有时要比CT 、MRI 准确得多,普通X 线摄片应做常规检查,是其他影象检查的基础。
产妇如何预防腰疼。
二、预防:1.早晨起床首先活动腰部。
每日早晨起床后,要首先活动腰部。
平时多做收缩腹肌、伸展腰肌运动,以及散步、倒步行走和骑自行车等,都能防止和减轻腰疼。
2.学会放松,减少紧张。
紧张可使血液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间盘肿大而导致腰疼,所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愉快心境对防止腰疼有很大帮助。
3.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违背生理机能。
久坐的人坐时要使背部紧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时而向后伸腰也是预防腰疼的好方法。
4.改进饮食生活、避免肥胖。
若体型已发胖则要实行科学减肥。
因为肥胖会给脊椎带来过大的负荷,同时由于腹肌松弛而不能起到对脊椎的支撑作用,会迫使脊椎发生变形。
三、治疗:1、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是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一直以来被国人引以为骄傲。
但要注意口服中药的副作用,口服中药对肝、胆、脾、肾等有一定的伤害,因此使用黄氏外用中药治疗是最佳的选择,外用中药,之最大的优点在于,直接渗透作用,不用口服,不通过胃吸收,所以伤不到肝、胆、脾、肾等,没有副作用,从病理上进行治愈;使用方便,不过敏,被称为绿色疗法,是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治疗腰疼疗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