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2019-01-19一、隐性德育的认知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及活动文化载体等,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渗透教育。

这也就意味着,隐性德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纸面来轻易考察的,它的效果表现在学生潜意识的方方面面,具有长久的、深远的持续效果与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隐性德育还缺少正确的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视显性德育,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隐性德育却不甚了解,轻视它的作用。

实际上,显性德育有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全面地接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人格等全方面道德发展,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平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的。

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隐形德育优势网络文化深受热爱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是隐性德育效果得到提高的一个优秀载体,并且其具有的诸多文化特点也为德育提供了契机。

(一)师生交流平台的提供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新形式的社交方式。

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的现实身份得以模糊,网友与网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因此社交的方式也与现实社交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面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真实。

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更容易与大学生获得真诚的交流,淡化二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得以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观点。

在这个社交平台中,德育工作者能掌握的范围更加宽广,信息的真实性也更加大,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隐私的保护性,有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网络文化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可以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网友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向父母、朋友表达的东西。

通过这种倾诉,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发泄后重新冷静地面对自己,整理自己的心情,得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重新面对现实生活。

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范文6篇)

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范文6篇)

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范文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范文6篇)》。

第一篇:范文七大学生德育辩答开题报告转眼之间,在大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回过头想想,感触很多!当时我们在高中那么辛苦,就是为了今天的大学,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但是当我们真正的进入了大学,才发现,大学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相差太多,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天堂。

当时的“天堂”是我们在疲惫之极强撑着看书的动力,是我们对自己“起早摸黑”的一丝安慰!但是今天的我们这是怎么了?上了大学就等于将来有保障了吗?以前我只是听说过大学生的生活安逸,上了大学才真正体会到,也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会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会在社会需求增长的今天失业!我想是因为我们的认识不够。

我看网上有很多人在说今天的企业不负责任,没有社会责任感,它们是造成今天大学生失业大军的罪魁祸首,但这真的应该是它们的责任吗?或许这是一些人推卸自己责任的说法?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责任来管一个可以自理生活而什么都不会的人,或许不负责任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忽略了自己!接近一年的大学生活给我的一个最大感受就是:我们什么都不会却什么都没有学到自己在有时候会时不时的想起今天的社会局势,都会感到无形的压力,父母把我们养这么大之后还要担心我们将来的生活,而我们是否想过父母将来的生活?上大学后的两个月里,我也是安逸的度过的,但是后来想到自己在高中时的付出,想到自己上大学的最初目的,我才醒悟,才决定重拾自己的理想!我现在时常在想:四年之后我们能学会什么,四年之后我们能干什么,现在才隐隐约约的感觉到父母经常跟我说的学好本领的必要性,才明白我需要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明确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与能力划等号,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的关系。

在如今的社会需要的东西并不像从前,需要当代大学生更多的能力,把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在择业、从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通过比较国内外不同高校的隐性德育模式,分析其内涵和重要性。

结合构建方法和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研究发现,隐性德育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未来研究应加强实践探索,深入挖掘隐性德育模式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更多有益启示。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隐性德育、高校学生、构建、比较分析、方法、实施策略、实际效果、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是指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这种教育方式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的深化,高校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道德选择,因此隐性德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问题,以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特点与优劣,找出适合本土高校特点的隐性德育模式,并探讨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1.2 研究目的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研究隐性德育模式的内涵和实施策略,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可以借鉴和吸收国外经验,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水平。

构建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方法是为了通过系统性、针对性的措施,使德育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实施策略的制定是为了确保隐性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落实到实际教学和管理中。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讨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实际效果,为未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的重要性高校学生隐性德育的重要性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与显性教育不同,隐性教育不依赖于 课堂讲授和教材,而是通过环境、氛 围、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隐性教育的特点
非强制性
隐性教育不是通过强制手段要 求学生接受,而是通过学生的 自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自愿
接受教育。
渗透性
隐性教育的内容是渗透在学生 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不知 不觉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详细描述
高校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让学生在 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 中的路径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隐性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
的重要性 • 隐性教育的实施路径 •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
的挑战与对策 •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
的实践案例
01
隐性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隐性教育的定义
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间接、隐含的方式 ,将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的一种 教育方式。
详细描述
高校可以组织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等类型的校园活动,如文艺演出、讲座、展览等,让学生在参与 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 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二: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总结词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详细描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通过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的行为习 惯和人格塑造。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一):浅议大学生道德教育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摘要:道德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资料。

结合我国实际情景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具有必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道德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高度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努力解决道德困惑,帮忙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确定和选择,逐步培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成熟,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有活力的四有新人。

我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

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使得道德行为确定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逐渐扩大。

应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渗透,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失去一些不该丧失的优秀品德。

道德滑坡不仅仅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知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将他们引入误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

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纳新观点和新事物,自主、进取、民主、竞争和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取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健康;自我认识清醒客观,心态平稳;发展、成才的愿望增强。

但他们同时表现出缺乏谦虚谨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挫折承受本事差;过分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基本的社会职责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增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一)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汇报人:2023-12-15•隐性教育概述•大学生德育工作现状•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目录•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实施措施•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成效与挑战•未来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目录01隐性教育概述隐性教育是一种通过非正式、非课程化的方式进行的教育过程。

它不依赖于传统的讲授和课本,而是通过环境、文化、社交互动等方式进行。

隐性教育可以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决策过程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

010204隐性教育的隐蔽性和无意识性。

隐性教育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情感性。

隐性教育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隐性教育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弥散性。

03弥补显性德育课程的不足。

符合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

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需要。

符合高校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01020304隐性教育的重要性02大学生德育工作现状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工作的定义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德育工作的目标大学生德育工作概述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内容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内容单一传统的德育方式以灌输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德育方式陈旧德育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学生实际表现和进步的关注,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不全面。

德育评价不科学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隐性教育的定义01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非正式、非强制性的方式,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标。

隐性教育的作用02隐性教育可以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意义03隐性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路径
隐性教育的持久性
由于隐性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渗透的,因此学生所受到的影响 往往是持久且不易改变的。
隐性教育的作用机制
环境塑造
隐性教育通过营造特定的环境和 氛围,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良好的校风、学风会对学
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榜样示范
教师、家长、同学等人的行为都 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通过榜样示 范,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行为
隐性教育在德育工作 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 中的具体路径
分析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 中借鉴
02
隐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隐性教育的定义
隐性教育是一种非正式的教育方式,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并不自知, 但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师德师风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言传身教
教师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德育要求,通过自己的行 为影响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05
隐性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 实践效果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校园文化氛围
01
通过构建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如悬挂名言警
句、举办文化活动等,使学生沉浸在德育环境中。
校园文化活动
02
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科技竞赛等,以培养学
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校园文化传统
03
传承和发扬校园文化传统,如校训、校歌等,增强学生对校园
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部分大学生在追求个人利益和职业 发展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忽视了对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关注 。

论高校德育中“隐性德育源”的开发

论高校德育中“隐性德育源”的开发

论高校德育中“隐性德育源”的开发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 ,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 既对立又统一。

如果把高校的德育工作比作一座巨大的“冰山” ,那么 ,显性德育犹如那浮于海面之上的部分 ,是“形而上部分” ,它虽令人瞩目 ,却只是冰山一角 , 而隐性德育好似冰山海面之下部分 , 是“形而下部分” ,它虽隐而不露 ,却更加蔚为壮观 [1] 。

高校德育应该探索出一条“显隐结合”、“双腿走路”、“二轮驱动”、“彰显特色”的德育模式。

一、隐性德育的渊源隐性教育是1968年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 , 当时称之为“隐性课程”, 这种观点很快得到学者们的肯定。

上世纪 70年代, 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渐渐认识到 , 隐性课程中获得的价值、观念不仅隐含在学校的“非正式文化的传递”之中 , 同时也潜隐于校园之外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 ,于是, 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上位概念出现了 , 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就开始研究和挖掘隐性教育。

人们不仅把视野由校内扩展到校外 , 而且也由教学深入到德育 , 于是就出现隐性德育这个概念。

所谓隐性德育 ,就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教育目的是明确的、显性的 , 但采用的教育手段是隐蔽的 , 教育的内容、目的是深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氛围中 , 受教育者感觉不到自己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 ,而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 , 从而达到了教育者的预期目的[2] 。

隐性德育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不带有强制性, 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情感、活动来接受教育 , 它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潜移默化 , 熏陶、感染、同化、兴趣逐步产生累积效应 , 进而通过大学生自身的主体选择内化为自身的“德性” ,在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隐性德育源”的理论内涵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目的 , 通过将教育性因素渗透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制度、管理、服务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 , 引导教育对象主要经由非认知心理获得教育性经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3] 。

【教学论文】浅谈隐性德育课

【教学论文】浅谈隐性德育课

浅谈隐性德育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中介和手段,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这一目标同样是可以通过德育课程去实现的。

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育德性,具备这一特征的课程有两类,即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

显性德育课程指品德与生活课、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德育课、公民课等,是为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按照预先编制的课表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以及道德、情感、意识、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是指学生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

随着认识的深入发展,隐性德育课程的存在与价值日渐为人们所发现。

充分认识并掌握隐性课程规律,发挥它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功能,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与控制,已成为当今德育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

隐性德育课程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品德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良好的隐性德育课程是一种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方式。

它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这种无意识的作用方式可以避免由显性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累积性、迟效性、稳定持久性”的特征,从而对学生终身产生影响。

日本教育家岩桥文吉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全部结构”,道德教育如不考虑隐性课程,要“期望得到满意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隐性课程的积极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功能。

这里主要谈谈其积极功能。

1、良好的情境氛围能陶治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

如校园内美观别致的建筑,整洁的教室以及整个校园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都是潜在而又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

2、良好的隐性课程可以引导,激励学生进步。

比如校园内文化景观的设计(文化长廊、宣传窗、名人塑像、纪念碑等),体现了教育者一定的教育思想和价值标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指导、引导、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继承优良的道德传统,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隐性德育模式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通过默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格修养的方案和方法。

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对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构建隐性德育模式需要明确目标。

高校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主要包括品德修养、责任意识、公民素质等方面。

隐性德育模式应设定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品格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目标,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构建隐性德育模式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一是建立全方位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并与学生建立积极、信任、尊重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意识。

二是倡导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学生会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和合作中潜移默化地培养道德品质。

三是注重活动设计。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从而提高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高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德育模式的构建。

一是结果导向的差异化模式。

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德育目标和评价指标,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是过程导向的差异化模式。

针对学生不同的德育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方案和活动,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在构建隐性德育模式时,需要建立明确的评价机制。

通过量化和定性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成长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以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

高校学生隐性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明确目标、制定教育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德育模式,并建立评价机制。

这将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格修养,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一):浅议大学生道德教育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摘要:道德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资料。

结合我国实际情景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具有必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道德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高度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努力解决道德困惑,帮忙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确定和选择,逐步培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成熟,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有活力的四有新人。

我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

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使得道德行为确定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逐渐扩大。

应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渗透,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失去一些不该丧失的优秀品德。

道德滑坡不仅仅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知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将他们引入误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

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纳新观点和新事物,自主、进取、民主、竞争和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取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健康;自我认识清醒客观,心态平稳;发展、成才的愿望增强。

但他们同时表现出缺乏谦虚谨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挫折承受本事差;过分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基本的社会职责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增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一)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两种基本方法,各有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不能片面强调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而要把它们融为一个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本文提出了整合课堂生活、社会实践和网络生活的对策,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需要,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德育方法多种多样,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方式,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当20世纪90年代初“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

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①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教育目的明确。

显性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

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递给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接受所需的道德规范和观念。

第二,教育手段的规范化。

显性教育是通过开放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化教育过程。

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有固定的场所、明确的教育计划、固定的教育对象和固定的时间进行教育活动。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相关推荐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一、隐性德育的认知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及活动文化载体等,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渗透教育。

这也就意味着,隐性德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纸面来轻易考察的,它的效果表现在学生潜意识的方方面面,具有长久的、深远的持续效果与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隐性德育还缺少正确的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视显性德育,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隐性德育却不甚了解,轻视它的作用。

实际上,显性德育有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全面地接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人格等全方面道德发展,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平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的。

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隐形德育优势网络文化深受热爱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是隐性德育效果得到提高的一个优秀载体,并且其具有的诸多文化特点也为德育提供了契机。

(一)师生交流平台的提供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新形式的社交方式。

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的现实身份得以模糊,网友与网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因此社交的方式也与现实社交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面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真实。

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更容易与大学生获得真诚的交流,淡化二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得以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观点。

在这个社交平台中,德育工作者能掌握的范围更加宽广,信息的真实性也更加大,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隐私的保护性,有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网络文化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可以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网友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向父母、朋友表达的东西。

通过这种倾诉,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发泄后重新冷静地面对自己,整理自己的心情,得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重新面对现实生活。

论大学教育的德育隐性课程教育

论大学教育的德育隐性课程教育

在德育受到高度重视 的 2 1世 纪 。 育 理 想 和 德 育现 德 实 问 的反 差 明 显 。要 从 根 本 上 使 高校 德 育 更 为 自信 地 在 新 的历 史 条 件 下发 挥 应 有 的作 用 ,关 键 是 要 直 面 当前 高 校德 育 课 程 建 设 面 临 的 困境 .充 分 关 注高 校 隐性 课 程 的 德 育 功 能 , 面 优 化 高 校 德 育 过 程 。 我 们 必 须 看 到 , 育 全 德
南 昌高专学 报 21 第 1 ( 第 8 0 0年 期 总 6期 ) 2 1 0 0年 2月 出版 Jun/fN nha ol e ora o ac agC lg N . m S) F b2 1 e oJ “ 6 e .00
论大学教育的德育隐性课程教育
戴佰 阳
( 源 职业 技 术 学 院机 电工 程 系 广 东 河 河 源 5 70 ) 10 0

要 : 德 育 隐 性 课 程 的概 念进 行 了分 析 , 对 阐述 了德 育 的 隐 性课 程 与 道德 教 育 实践 之 间 的 关 系 , 出了德 提
育的 隐 性课 程 改 造 的 方 向是 隐性 课 程 的优 化 而 不是 “ 显性 化 ” 的观 点 , 出 了德 育 的 隐性 课 程 中学 校课 程 、 指 学校 制
德 育 影 响 的核 心地 位 ;第 二 ,道 德 教 育 如 不 关 心 隐 蔽 课 “
程 , 望得 到 满 意效 果 是 不 可 能 的 ” 所 以 , 须 讨 论 隐 性 期 。 必 课程 、 育的隐性课程与德育实践的关系。 德
对道 德 教 育来 说 。 性 德 育课 程 的作 用 非 常 之 大 。这 隐 主要是 隐性课程 和德育过程 两个方 面的特点所决定 的 。 从 隐 性 课 程 角 度 看 ,其 最 大 的优 势 在 于 它 的作 用 方 式 是 间接 和 潜 在 的 , 以 避 免 直 接 、 著 的 德 育课 程 可 能 导致 可 显 的逆 反心 理 。 性 课 程 具 有真正 的 “ 导 ” 性 。 德 育过 隐 诱 特 从

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

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

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摘要:论文简要分析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和内涵,探讨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作用,以期引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学校和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关注,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隐性课程;学校;德育自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Jackson)于1968年在《课堂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来,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逐渐形成了结构功能论、现象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并由课程论的研究课题逐渐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德育学、教育哲学等研究范畴,对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改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成果对我国课程研究和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隐性课程在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学校设置的直接的显性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衡量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

”2006年,作为二期课改的指导性纲领文件,《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标准课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指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

这一科学定位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学科课程在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学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环节。

然而,在强化学校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经验的思想品德显性课程作用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学校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及个性等诸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

[浅谈,隐性,德育,其他论文文档]浅谈隐性德育及德育课程改革

[浅谈,隐性,德育,其他论文文档]浅谈隐性德育及德育课程改革

浅谈隐性德育及德育课程改革”论文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功能;课程改革;价值取向论文摘要:隐性德育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它作为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

但隐性德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已远远超过显性德育所预期的目的.它的全面实施,会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呼唤现行德育课程改革。

学校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战场。

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又精致的德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德育在多元化的道德环境中,出现了与显性德育并存的隐性德育,并对年青一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将远远超出显性德育的期望效果。

一、隐性德育及其功能目前对隐性德育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本文是借鉴我国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教授关于“潜在课程”的界定。

从“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使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引申出来的。

所谓隐性德育.是通过社会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各种环境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影响活动。

隐性德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就其内涵来说,它是非学术性的,不直接规定学科内容。

也不直接决定受教育者学业的进程。

它更多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公德、行为规范、道德氛围等.它是显性德育之外所获得的一切德育成效,是显性德育本身或显性德育以外的隐蔽的、无意识的或被受教育者完全认可的那部分信息。

其外延不仅超出学校显性德育所规定的范围,而且延伸到社会上各种不确定的却又对受教育者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非规定性的信息。

因此。

就其外延来说,可以把隐性德育分为如下几大类:一是学校层面的隐性德育,包括:(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

学校显性德育课程大体有如下三种:一是各种“正规”的政治理论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等。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探讨摘要:隐性课程即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其主要特征为非预期性与潜在性,通常反映和表现在环境、氛围、情境等地方,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或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本文简要探讨了高效隐性德育课程的实质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效隐性德育课程;运行机制;实质;价值;心理情感隐性课程与德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性课程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影响。

德育影响对隐性课程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想要真正的接触和理解高校隐性课程一定要先意识到德育影响的重要性。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的实质就是指隐性课程的外在标志和内在特征,这是与其他事物最基本的区别。

高校中的显性德育教育,即正式德育教育普遍是以文本或教材方式出现,隐性的德育课程则是以实践或活动的形式展现。

1隐性德育课程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在特征1.1教学目标的实践性。

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与普通的德育课程高度统一的,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与健康的人格[1]。

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但是在目标的具体方向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隐性德育课程目标的指向更加偏向于价值观、态度、情感等方面,并将其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中。

而课程目标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拆分来看主要包括知识与理论、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内心情感态度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不同纬度。

从隐性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上来说,普通、正式的德育课程相对于隐性德育课程,更重视知识与理论目的的达成,更倾注于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树立与灌输[2]。

隐性德育教育课程的侧重点更偏向于潜移默化地去养成大学生内心及精神方面的素养,偏好于道德价值观的树立、情感的激发、态度的改变等。

此外,隐性德育课程不要求一蹴而就地完成课程目标,而是自然而然地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过程指正融合,其目标指向更具有实践性。

1.2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正式的德育课程有明确的载体,隐性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不明显的,并且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实习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摘要:本文结合大学生实习教学的实践经验,研究了隐性德育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作用机制和功能,为高校实践教育中构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实习;隐性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89-02
实习是高校毕业生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实现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1-2]。

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锻炼了教师队伍,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习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是教育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培养较强的责任能力、实践能力,处理好自己和他人、个体和团体的关系。

一、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德育课程体系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育课程应该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形课程、无形课程等,该概念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正式提出[3]。

道德教育理论家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
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精心设置隐性德育课程,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二、实习教学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除少数学生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的学生将面临走向社会的选择,为了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在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有过硬的综合能力。

在校生欠缺的就是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敬业精神不足,实习无疑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一次重新认识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实习教学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是唤醒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主体意识,拓展提升学生精神世界并促进其全面发展客观需要。

(二)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在校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对社会期望值过高,有一步到位的思想,在工作中不愿做艰苦的最基础的工作,不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承受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困难,不善于正确处理与同事和朋友的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务实进取精神,尽快适应社会和企业要求,尽快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的客观需要。

三、实习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机制
大部分院校的实习教学采用的是集中实习的方式,实习时间最少三个月,实习地点远离学校,对长期在校的学生而言实习是他们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第一次长时间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学习。

隐性德育课程正是通过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来实现的,例如:通过团队精神影响、相互学习、环境的潜移默化等方式影响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身价值、社会观、价值观、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期望被实习单位的集体所接纳,按照团体所倡导的观念与同事积极地配合,这些行为都会受到单位指导教师和同事的影响。

实习地点文化氛围、同事关系、领导关心等各种的影响,使大学生形成个体独特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特性。

另外,实习过程中“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品德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接触到众多的“成功人士”,例如企业的创立者、高级技术人员,这些“榜样”往往都是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他们的克己自律、拼搏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将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同样,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通过观察和考核,将品德优秀、作风优良同学树立为榜样,例如,对于较早适应环境,能为企业提出有用建议的同学,并给予正式员工待遇和奖励,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模仿从同事那里获得相关经验。

四、实习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的潜移默化功能
所谓潜移默化是指通过实习环境中团队精神、同事积极向上的心态、指导教师高度负责态度使学生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
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4]。

实习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取向的现实情景。

(一)创业者的魅力
大多数大学生内心都有创业的冲动,在广东这个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

对于学生而言,创业者自身就是一个集合了志向远大、勇于挑战、吃苦耐劳、善于用人等各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的“榜样”,学生能从“榜样”的身上模仿和学习各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也更能直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二)指导教师的人格
学生在实习期间直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人生阅历,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哪怕这个“教师”的职责只有三个月,都在陶冶学生的人格。

(三)团队氛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人想在很多方面变强是不可能的,相对而言,取其余而补不足就显的由为重要,一个团队的强大,才能在竞争中真正的强大,而团队的成功,也就是个人的成功。

没有最强的个人只有最强的团队,这一点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种氛围下实习的学生和企业员工共同参与而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取向,并使学生产生对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

(四)奖励机制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被观察和考核,部分优秀的实习生会被挑选出来并给与适当的奖励,例如提高实习待遇、改善住宿环境、升职、提前被聘用等。

良好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让学生处于一个追求不断提高自我的群体氛围中,就会逐渐克服不思进取和懒惰松懈的心态,不轻易言弃。

五、结语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期,除了要坚持显性德育教育,还要特别加强和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在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任洁梅,程冬梅.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8,(2):12-13.
[2]吴国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12):117-118.
[3](美)马戈利斯著,薛晓华译.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4](俄)苏霍姆林斯基著,赵伟译.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文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