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实习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摘要:本文结合大学生实习教学的实践经验,研究了隐性德育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作用机制和功能,为高校实践教育中构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实习;隐性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89-02

实习是高校毕业生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实现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1-2]。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锻炼了教师队伍,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习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是教育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培养较强的责任能力、实践能力,处理好自己和他人、个体和团体的关系。

一、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德育课程体系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课程应该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形课程、无形课程等,该概念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正式提出[3]。道德教育理论家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

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精心设置隐性德育课程,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二、实习教学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除少数学生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的学生将面临走向社会的选择,为了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在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在校生欠缺的就是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敬业精神不足,实习无疑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一次重新认识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实习教学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是唤醒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主体意识,拓展提升学生精神世界并促进其全面发展客观需要。

(二)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在校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对社会期望值过高,有一步到位的思想,在工作中不愿做艰苦的最基础的工作,不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承受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困难,不善于正确处理与同事和朋友的关系。在实习过程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务实进取精神,尽快适应社会和企业要求,尽快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的客观需要。

三、实习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机制

大部分院校的实习教学采用的是集中实习的方式,实习时间最少三个月,实习地点远离学校,对长期在校的学生而言实习是他们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第一次长时间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学习。隐性德育课程正是通过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来实现的,例如:通过团队精神影响、相互学习、环境的潜移默化等方式影响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身价值、社会观、价值观、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期望被实习单位的集体所接纳,按照团体所倡导的观念与同事积极地配合,这些行为都会受到单位指导教师和同事的影响。实习地点文化氛围、同事关系、领导关心等各种的影响,使大学生形成个体独特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特性。另外,实习过程中“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品德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接触到众多的“成功人士”,例如企业的创立者、高级技术人员,这些“榜样”往往都是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他们的克己自律、拼搏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将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同样,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通过观察和考核,将品德优秀、作风优良同学树立为榜样,例如,对于较早适应环境,能为企业提出有用建议的同学,并给予正式员工待遇和奖励,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模仿从同事那里获得相关经验。

四、实习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的潜移默化功能

所谓潜移默化是指通过实习环境中团队精神、同事积极向上的心态、指导教师高度负责态度使学生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

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4]。实习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取向的现实情景。

(一)创业者的魅力

大多数大学生内心都有创业的冲动,在广东这个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对于学生而言,创业者自身就是一个集合了志向远大、勇于挑战、吃苦耐劳、善于用人等各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的“榜样”,学生能从“榜样”的身上模仿和学习各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也更能直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二)指导教师的人格

学生在实习期间直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人生阅历,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哪怕这个“教师”的职责只有三个月,都在陶冶学生的人格。

(三)团队氛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人想在很多方面变强是不可能的,相对而言,取其余而补不足就显的由为重要,一个团队的强大,才能在竞争中真正的强大,而团队的成功,也就是个人的成功。没有最强的个人只有最强的团队,这一点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种氛围下实习的学生和企业员工共同参与而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取向,并使学生产生对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

(四)奖励机制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被观察和考核,部分优秀的实习生会被挑选出来并给与适当的奖励,例如提高实习待遇、改善住宿环境、升职、提前被聘用等。良好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让学生处于一个追求不断提高自我的群体氛围中,就会逐渐克服不思进取和懒惰松懈的心态,不轻易言弃。

五、结语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期,除了要坚持显性德育教育,还要特别加强和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在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任洁梅,程冬梅.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8,(2):12-13.

[2]吴国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12):117-118.

[3](美)马戈利斯著,薛晓华译.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4](俄)苏霍姆林斯基著,赵伟译.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文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