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历史
祖宇重建对联
祖宇重建对联一、重建对联的背景与意义1.1 对联的定义和历史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两句对仗工整、意义相对的诗句组成,通常悬挂于门楣上。
对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宋代达到鼎盛,成为文人雅士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1.2 对联的文化意义对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通过对仗和平衡的结构,对联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传递正能量,展现中国人的情怀和哲学思考。
1.3 对联的衰落与思考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对联的地位逐渐被忽视。
年轻一代更注重实用性和效率,很少有机会接触和欣赏对联艺术。
对联的衰落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损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遗忘。
二、重建对联的必要性和挑战2.1必要性2.1.1 继承传统文化重建对联有助于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对联,我们可以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培养和弘扬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2.1.2 促进文化交流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通过对联的传播和交流,不仅可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和发展。
2.2 挑战2.2.1 语言表达的难度对联需要通过两句相互对仗的诗句表达出意义,这对词汇和语法的要求非常高。
在现代社会,年轻人的语言表达更注重简洁和流行,对联的表达形式与之相悖,给年轻一代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2.2.2 创新与保守的平衡在重建对联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创新与传统的平衡点。
创新能够使对联更贴近现代生活和年轻人的需求,但过度的创新可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保守能够维护传统的纯粹性,但过度保守可能导致对联难以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三、重建对联的策略与方法3.1 引导年轻人接触和了解对联3.1.1 推广对联文化的意义通过推广活动和宣传教育,向年轻人普及对联的文化意义,让他们了解到对联的魅力和价值,增加对联艺术的兴趣和欣赏。
有关对联历史的简介
有关对联历史的简介
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的历史。
3000年前,中国先民就已使用对偶句了。
商周两汉以来诗人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以来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在文字上做了原始积累。
汉语词义和汉字字形的特点决定了使用汉语、书写汉字的文人对于“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有独钟。
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律赋,对偶严格精密,对偶句已经是诗文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独立性在渐渐加强。
对联就是由格律诗的对偶句和骈赋的俪句开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因此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
跟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则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教师笔记《对联的历史》。
”。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亲密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替代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
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欣赏取乐。
从此,文人学士无不把习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进入清代,对联曾昌盛一时,出现了不少到处颂扬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开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历史有名的对联故事
历史有名的对联故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一副典型的自勉联,用于激励自己立志奋进与自信,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有志向的人,做事就会成功,当初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征战,最终踏平山河险峻的关口;只要肯吃苦肯坚持,上天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也是一副知名度颇高的对联,出自明代学者胡居仁,也是一副自勉联。
表达作者刻苦攻读、持之以恒的决心。
胡居仁小时候就有超乎同龄人的聪慧,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稍大一些,他学习《春秋》,每日能诵读千言。
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左传公羊、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辞等,无不涉猎。
成年后,师从崇仁硕儒吴与弼,饱读儒家经典。
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坚持学习坚持做学问坚持传播文化,始终不曾放弃。
古代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
古代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对联,也叫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体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对联,出自古代诗歌,又属于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化表现形式。
对联有上、下联和横批,具体类别分门联、春联、堂联、寿联、婚联、丧联和开业联等。
古代读书和写字习惯,是从右朝左的顺序,从这个理解就是右边为上、左边为下。
为此,对应到对联上、下联的区分左右来说,就是上联为右,下联为左。
一、对联的来历春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早在秦汉之前,每逢过年,中国民间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写上传说中的“神荼”和“郁垒”两个神人的名字。
五代时期,人们才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
据历史记载,在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主孟昶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二、对联的上下联区分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是一对句子,出句就是上联,对句就是下联。
区分对联上下联的办法,主要音调平仄、内容因果、时间先后、空间大小和语言习惯等五个。
1.看音调平仄。
上联的音调是“仄”声,下联的音调为“平”声。
如“马腾改革路,国展富强图”。
2.看内容因果。
事情发生是上联,产生结果为下联。
如“问观音为何倒坐,恨众生不肯回头”。
3.看时间先后。
时间在前的是上联,时间在后的为下联。
如“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
4.看空间大小。
空间维度大的是上联,空间维度小的为下联。
如“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
5.看语言习惯。
遵循常规说话区别上下,如江河奔流、湖海相连,不会说河江奔流、海湖相连。
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三、对联上下联如何区分左右在古代,最初的书为竹简,人们把文字竖向一个个刻在一条条的竹片上,然后从右朝左排列后,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
这样,人们读书和写字的习惯,就是遵循从右朝左、由上到下的顺序。
对联的发展历史
对联的发展历史
对联是中国文学文化中最深远的一项审美艺术形式,古云:“写汝下册,贴以联,以联敛之。
”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国人从古代就注重对联的艺术形式与文
化内涵。
对联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将其称为“狱联”,是祭祀祖先或
记录历史事件时使用的联句。
汉代,对联活跃舞台被打开,继承了上代韵律形式,表达方式更加明快,看上去活跃有力。
唐宋时期,形式更加完善,图案更加多样,有短小励志篇,也有诗体较长的文联,夸张小插曲也出现了。
到了宋代,把对联的文学性质发挥到极致,继承了上代的形式和发挥了自身的特点,使得对联开始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明清时期,随着文学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对联审美形式也越来越高,充分发挥
其文学艺术性,不仅表现着礼貌文明和自身的文化素养,而且以其优美雅致的联句,宣报着国家的喜庆和民间的喜悦。
现在对联的文学文化类型已经非常丰富,形式更加多元,类型更加具体,它不仅是城市中的文化、礼仪的象征,也成为普通民众活动的标志和重要的表达形式。
回顾对联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可以看出它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也
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文学发展。
它不仅对端庄、修辞把关,还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内涵,植入每个人心中牢固的文化积淀,让人们更加深入思考文化,理解其丰富厚重的内涵,让文学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滋润,使每个人的文化追求与性格更加贴合,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
关于对联的重要知识
关于对联的重要知识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关于对联的重要知识,我们来看看。
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
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
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自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
因为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否定,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元代,中原红巾军初起之时,写在战旗上的旗联是: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大。
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只不过仍是更易二字: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吏部许尚书讚,乃尊亦吏部尚书也。
己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
吾友俞子木为作一对云: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铨衡;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对联的发展史
对联的发展史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对联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对联的发展史吧。
一、起源对联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扁额”,即在门楣上悬挂的匾额,往往为两行对称的文字。
这种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如汉武帝时期的“千里江山图”匾额,匾额上分别书写“千里江山”、“气势磅礴”,形成了对偶的结构。
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开始从匾额上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互为词令,相对成趣”这句话,将对联的艺术价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代以后,对联逐渐流行于民间,成为了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
三、发扬元代时期,对联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方式。
元代著名诗人辛弃疾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青玉案·元夕》中就有“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带雨透长安”的对联,被誉为千古绝句之一。
明清时期,对联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清朝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翁同龢、张溥等人,不仅在书法上有所创新,而且在对联的创作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形成了“一对联,三个意思”的新格局,使对联艺术更加繁荣。
四、传承20世纪初,对联的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对联名家,如郑板桥、朱德庸、张其昀等,创作了大量经典的对联作品,对对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后,对联艺术一直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
五、现代进入21世纪,对联艺术依然在不断发展。
现代的对联作品,不仅承袭了传统的文化元素,还融入了新的时代意义,充满了生命力。
例如,“互联网+”这个概念,就被某些对联创作者巧妙地融入了对联作品中。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发展历程丰富多彩,充满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艺术形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对联的来历
一、对联的来历和起源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宝。
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二、对联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三、对联的种类1、春联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
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2、节日联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
比如: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联)。
3、婚联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
比如: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4、寿联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
对联的历史
家藏万卷书
赵员外出门看见这副春联,大为恼火,穷人过年,还穷快乐。他叫来奴仆,下令把满园翠竹砍得精光。解缙看到这个情景,明白这是赵员外阴暗心理使然,心中既十分痛恨又十分痛快,他又在对联的末尾各加上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赵员外一见,怒气冲天,下令把竹蔸连根统统拔掉。解缙一见,又在对联的末尾各添加了一个字,变成: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南宋大儒朱熹筑沧州精舍,曾自书一联贴于门上:"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这副对联是目前认为最早的书院厅堂类联.
南宋时候,灯门联和寿联也开始出现.据《隐居通议》中说,贾似道在扬州时,在上元曰命宾客集古句作灯门联,其中有一人集了如下一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这副对联是目前为止知道的最早的一副灯门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6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曰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曰常生活中把对联写在门上的一个先例,打破了对联只能作为春联写在门上的格局.
南宋初年,金军攻破建康(今南京),通判杨邦义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这副对联是目前为止知道的最早的自题言志联.
对联知识讲座
对联知识讲座一、对联的历史“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很好吧?这样的形式就是对联。
大家都知道: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在大门两侧的,人家结婚时贴在大门和新房门侧的,都是对联。
至于对联究竟是什么,对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对联是由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chǎng 会意字,“永日”意,即白天特别长)开创的。
在新春时,他将自创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口。
于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诞生了。
在此之前,春节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把表示吉庆的桃木挂在门侧。
当然,也有在门板上贴门神的——最早的门神应为钟馗,后为神荼、郁垒,再为秦琼、敬德,也有采用“四大天王”之二的。
所谓王羲之贴春联,因书法漂亮、内容优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三十晚上被迫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而终得贴成的传说,纯属附会。
对联得到大的发展和普及,立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相传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
年前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
此后,对联便大面积的开花结果,成为中华的瑰宝了。
对联,也叫对子,喜子,联句等,可以写在纸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柱子上,或者刻在木头上,石头上。
总之,只要是成双的,对仗工整的,都是对联。
二、学习对联知识的妙处和意义对联是中华的瑰宝,民族的骄傲。
世界上只有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国,才有这一美丽的文学样式。
以前,尤其是在中华的封建时期,即使是没有级别的童生,也必须精通对联。
对联,可说是学生的基础功课,先生上课总会先考对课,其实就是对简单的对联。
鲁迅先生幼年时期曾在私塾以“比目鱼”妙对先生所出“独角兽”就是很出色的一例。
现在的年轻人,对对联是很少感兴趣啰,说道什么“四大天王”,什么“天皇”“天后”,那是张嘴就来;加上现在的课本也不重视对联的传授,考试不考了。
对联的历史典故
对联的历史典故关于对联的历史典故我国的对联文化博大精深,它代表着古代传统文化的智慧,现在依旧充满魅力,那么你知道对联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下面小编就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关于对联的.历史典故吧!关于对联的历史典故1、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2、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3、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4、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春节,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5、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交忠朝庭因受百姓横批:前程金修。
对联——语言的艺术剖析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选一选
梨花院落溶溶月 A带水芙蓉点点雨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丁香初绽悠悠云
答案: C
修改对联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
量力而行。
补充对联
4、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
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 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 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
中国何人领 呐喊 。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文坛从此感彷徨。
补充对联
4、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曾为茅盾 纪念馆作了一副对联,其中巧用了茅 盾的小说篇名。请你补全对联:
神
郁
荼
垒
❖ 发展:到了唐以后,开 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 垒换成了秦琼(秦叔宝)和 尉迟恭(尉迟敬德)。
尉
秦
迟
琼
恭
再发展: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 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 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 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喜,蜀 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 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chǎng)的题 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 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 体——联语。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 的第一副春联。
——湖北利州天成观龙王殿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广东东莞虎门
经过精心构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 成的对联,称“同偏旁部首联”。
叠字联
中国历史对联小故事
中国历史对联小故事中国历史对联小故事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孟昶在除夕让学士在桃木板上写的这两句,成了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中国历史对联小故事】1、纪晓岚和乾隆的妙对纪晓岚在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
时间长了,不免思念起河间老家来。
乾隆皇帝也看出纪晓岚的心事,便说:“纪晓岚,看你面色悒郁不乐,必有心事在怀,让我替你猜详一下如何?”纪晓岚问:“陛下如何猜详?”乾隆说:我看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立刻跪下说:皇上说得很对。
如蒙陛下恩准,给假回乡省亲,纪晓岚衷心感戴圣恩。
我便: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皇帝见纪晓岚对仗工整,应答如流,不觉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2、李调元妙对唐伯虎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到山中寺庙游玩。
长老说有事相求。
原来,寺庙里有幅荷花图,是长老师傅所画。
恰好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
唐伯虎就提笔写下了一句题词:画上荷花和尚画写完后对老和尚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李调元一看,便发现了这上联的妙处:它属于回文对联又兼用谐音,字的读音反读正读完全相同。
最后他在唐伯虎上联旁写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这七个字反过来读,字的读音和正读完全相同,与唐伯虎的上联珠联璧合,长老拍手称奇。
从此,这幅画成了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
3、诸葛亮还击周瑜相传,周瑜自命不凡,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去掉瞅边目,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的来源与发展一、对联的来源对联,又称联句、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它由两句平行的诗句组成,前后相对呼应,意义相对照应,形式上对称美观。
对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时期,而其发展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1. 诗经时期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时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朝前期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
其中,有一些诗句就具备了对联的雏形,比如《小雅·鹿鸣》中的“鹿鸣于飞,草木有声”就是一种前后对应的表达方式。
2. 唐宋时期对联在唐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代文人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对联的爱好者,他们在书法和诗歌创作中广泛运用对联的形式,使对联的艺术更加丰富多样。
唐代的对联多以七言绝句为主,形式简练,意境深远。
宋代对联则更加注重对仗和韵律的处理,形式更加规范。
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对联的鼎盛时期,对联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明代文人董其昌在《梅花字义》中提出了对联的“工力学”,即对联的构思和创作技巧。
他认为对联应该注重平仄音律、意义相对、形式对称等方面的要求。
清代文人纪晓岚在《纪晓岚对联全集》中进一步总结了对联的艺术特点和技巧,对联的规范化程度更高。
二、对联的发展对联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1. 文化传承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联的创作需要对诗词、典故、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联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 艺术创作对联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创作者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对联的发展促进了书法、诗歌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和发展,同时也为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平台。
3. 社交交流对联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节庆活动、婚丧嫁娶还是日常交流,对联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通过对联的创作和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友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论文
对联的文化和历史『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是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这是百度百科上对于『对联』的定义。
想要了解对联文化,就不得不了解对联的历史。
对联是怎样产生呢?有的学者认为,对联是“骈文的后裔”。
它的起源同骈俪文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骈俪文由汉魏曹植开先河,至南朝梁、陈趋于成熟,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也有学者认为,对联是唐初律诗、律赋的衍生品。
唐初律诗句式对称工整,与对联的写作方法相同;六朝以后兴起的律赋,对仗工稳,更强调音韵和谐,诗作中的许多上下句,其实就是一副对联。
对于对联的问世时间,学者说法不一。
据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学篇》说,南梁时代就有对联了。
那时的文学家刘孝绰罢官不出,在自家门上题了“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两个句子。
他的三妹令娴续道:“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
”谭嗣同认为,其虽似诗,而话皆骈俪,又题在门上,故堪称对联面世之首作。
这种说法又比清朝纪昀和梁章钜说“对联产生于后蜀时期”,上推了400余年。
其次,我们看对仗与对联相同的格律要求。
诗词有格律,骈文有规矩。
对联是从骈文、诗词衍变而来,对仗的格律也就是对联的格律,即严格的对偶。
对仗和对联有以下六点格律要求:1、字数相等。
对仗与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句式一致。
句式是指句子节奏形式。
相同字数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形式。
3、词性相当。
对仗与对联,都要求出句与对句所用字词的词性保持一致。
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4、结构相应。
这是说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
即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依此类推。
此外,还应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
5、平仄相对。
对仗与对联,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求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此外,还有一条铁则,即上联脚仄声,下联脚必须平声。
这是千百年来积淀成的审美习惯,否则,读起来会别扭、压抑!在语句里讲究平仄声的适当搭配,读来抑扬顿挫,具有一种音乐美。
对联的发展史
对联的发展史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有着高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下面将从对联的发展史入手,为大家介绍一下对联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阶段对联起源于汉代,最初是在祭祀活动中出现的。
汉代的祭祀活动中,有祭祀牲畜的习俗,人们常常在牲畜脖颈上系上红绸子,上面写上吉祥的话语。
这便是对联的起源。
二、初步形成阶段到了唐代,对联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唐代的文人雅士,将对联写在诗歌、文章中,形成了“对仗句”的文艺形式。
这也是对联初步形成的阶段。
三、繁荣发展阶段到了明代,对联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明代的文化盛世,为对联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明代文人雅士不仅写对联,还在自己的居所门前悬挂对联,以表达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四、逐渐式微阶段到了清代,对联开始逐渐式微。
清朝的文化倾向比较封闭,对联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对联的文化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对联的应用范围也日益狭窄。
五、复兴阶段到了近代,对联开始复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对联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人们不仅在自己的居所门前悬挂对联,还在各种场合中使用对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六、现代发展阶段到了现代,对联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人们使用对联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仅可以在纸张上写对联,还可以在电子屏幕上展示对联。
对联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拓展应用范围。
七、现代对联的应用现代对联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居所门前和各种场合中,还可以在文艺作品中使用对联。
比如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天灾人祸,山河无恙”就是一对对联。
现代对联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为对联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八、对联的文化价值对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对联不仅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还可以展现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
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有关对联的历史
有关对联的历史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汉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是通过对仗和韵律来进行表达的,以简洁、精炼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下面列举了有关对联的历史内容,以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1. 汉朝的起源:对联起源于汉朝,最早源于民间的歌谣,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2. 隋唐时期的发展:在隋唐时期,对联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良,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开始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起来。
3. 宋代的繁荣:在宋代,对联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广泛传播的文化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宫廷、书院和民间。
4. 元明清时期的兴盛:在元明清时期,对联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5. 现代对联的创新:近代以来,对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出现了各种新的形式和风格。
6. 对联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对联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如北方的对联多为豪放、奔放,南方的对联则更加细腻、含蓄。
7. 对联与书法的关系:对联与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联的字体和书法技巧对其美感起着重要的影响。
8. 对联的社会作用: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还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作用,如表达情感、宣传思想等。
9. 对联的传承与发展: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以保持其活力和魅力。
10. 对联的国际传播:对联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同时,对联也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以保持其活力和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历史
对联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铺垫】
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
1、对偶
对偶语句是古已有之的。
对偶的实质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哲学思想问题。
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客观世界存在着对立的两个侧面,提出了阴、阳的学说。
如传说伏羲画的八卦里,认为事物的正面为“阳”,反面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乃至天地都是“阳气”和“阴气”交合而生成的。
“阳”与“阴”便是对偶了。
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从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可以看出。
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
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
《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
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也有很多名句:“满招损,谦受益。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等等。
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
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
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
2、骈偶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
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
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像王勃的《滕王阁序》,除了“磋乎”、“呜乎”等九个字外,其它语句都是对偶;而且所有对偶句都讲究字的平仄关系,读起来声调极为和谐。
对偶语句虽然出现很早,但像王勃那样有意识地注意对偶句中词语的平仄关系,则发端于南北朝。
这又是对联格律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3、律偶
梁代诗人沈约的音乐造诣极高,他运用音乐的感受能力分析语言,创造了四声八病之说,用平、上、去、人四声互相调节的方法融人诗歌创作中,为格律诗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唐代格律诗就进入了全盛时期。
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
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总之,这种诗律化的对偶句是对联产生的必要条件。
【起源】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后蜀广正二十七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
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
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
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里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
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
”
【发展兴盛】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从此,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进入清代,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民国时,刘师亮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
上联‘袁世
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华民国’四个字是“对不齐(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