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落花生》优秀详案
落花生教学设计 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们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7篇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落花生教学设计的写作思路。
落花生课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1、文字:抓住“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重点词语,联系文本,渗透汉字文化教学,注意“爱慕、印”等有形有色的构词特点。
2、文章:此文浅显易懂,文章层次富有条理,详略分明。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全文以“落花生”为线索,重点围绕“议花生”展开了论述,使人读后便明白一种道理,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种结构的文章,便于引导学生学习围绕重点内容选材。
3、文化:借物喻人,借落花生的好处多,喻人要有落花生的品格――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面子,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
抓住如此的人文,更利于学生将父亲与一家人的对话的内涵。
教学目标1、通过字词的教学,体会文章虽浅显的文字,和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达到识字词习文,习文促进字词的理解。
2、通过阅读教学,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历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课文“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的比较中,比较详略抓重点;我们谈”与“父亲谈”,比较内容抓重点;在“赞花生”和“学花生”两点中,比较目的抓重点。
搞懂“抓重点”的阅读方法。
3、通过落花生与石榴、苹果、桃在位置、外表、印象三方面的对比,理解父亲与家人的话: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等。
做有用的人,做落花生一样的人,这只是一层面的理解。
做讲体面,石榴、苹果、桃这样的人,这是第二个层面的理解。
明白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即,做又要讲体面而又对他人有好处的人,这是第三个层面的理解。
落花生优秀教案(精选10篇)

落花生优秀教案落花生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落花生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落花生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积累生字词,并能把这些词语运用在学习过程中。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以及学习文章中借物喻人等写作手法。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许地山所赞美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灵活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准确地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
2、学习体会课文中揭示的做人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课文的各种写作手法与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来上课的途中,碰到了一位同学,他问了我一个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学生:(异口同声)想。
老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是什么?猜一种食物。
学生:花生。
老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给自己不懂的生字词作上标志。
(1)、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①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字词的特点。
②师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对本课文生字词的理解以及认字技巧。
2、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把课文所讲的故事复述一次。
老师可先提问几位学生,其他的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发表,并让他们之间互相评价一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再次感知课文,划分课文段落大意。
学生在默读课文过程中,以“落花生”为线索,把课文分成几大段,并归纳出各段的大意。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完后,老师可适当的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
并要求他们把自己不懂的句子作上标志。
3、找出文章中作者兄弟姐妹们对花生的评价。
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通用20篇)

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通用2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解题导入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识字: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
(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
(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默读课文,理清思路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落花生》教案(精选6篇)

课文《落花生》教案〔精选6篇〕课文《落花生》教案〔精选6篇〕课文《落花生》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化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清楚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化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络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课件、表格、头饰课前准备:1、让学生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3、考虑预习中的三个问题。
4、学生训练准备表演。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2 、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3、板书课题,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二、自由读文,理解内容。
1、轻声读文,理解内容。
2、把各局部内容所在段落找出来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过渡:如今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局部。
也就是3-15自然段。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1、学生读文,自学课文。
2、指名汇报,理解结果。
四、师生交流,学习重点内容,1、学习第十段。
〔1〕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看表演,你喜欢谁,为什么?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颖,红统统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安康。
苹果:在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有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6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6篇)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能真切体会许地山先生通过落花生所赞美的“从不炫耀,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懂得做人要做不求虚名,切实有用的人。
2、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积累生字新词,能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名字的含义。
3、发展性目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为人们“默默奉献”的是哪些人,他们的可贵之处自在哪里;能从长辈为自己起的名字理解长辈的期望。
二、适用年级:五年级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介绍教师的名字,请同学们分析含义。
2、揭示课题:落花生系许地山先生的笔名,他为什么为自己起这样一个笔名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检验一行同学,比比看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统计讲评)2、以第二自然段为例,通过举手抢读,检验以上同学朗读的程度。
3、老师带四个同学分主角朗读下面课文,看同学们朗读的状况。
4、提名四人分主角朗读课文。
5、分成四人小组,分主角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理解感悟1、请一小组到前面分主角演出,演后评议。
2、再请一小组到前面演出,演后评议。
3、公推最好的一组到前面演出。
演后评议。
4、许地山先生为什么起名叫落花生呢?请根据课文的理解提出落花生的好处。
5、花生最可贵的用处是什么?(通过重点词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6、许地山先生起这样一个名字是矢志做个什么样的人?(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许地山先生要做的这样人多吗?举例说明。
(发挥想象,踊跃发言)2、名字能够言志,亦能够证明长辈对我们的期望和关爱,请写一二百字片断,说一说自己的名字3、指名的人到黑板前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读出自己写的片断。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篇二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居然”“成熟”造句。
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词句段,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明确文章的中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1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2.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难点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花生师板书课题:19.落花生(齐读课题)二、作者介绍:许地山(1893.2.14—1941.8.4) 原名许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
生于台湾台南,甲午之战后全家迁居福建龙溪(漳州)。
幼年随父在广东读书,中学饿毕业因家境衰落,到漳州第二师范教书,1913年赴缅甸仰光中学任教,1916年回国。
次年入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后再入宗教学院,得神学士学位。
1923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次年到英国牛津大学研习。
他对宗教史有精深研究,也下工夫钻研过印度哲学、人类学、民俗学,掌握梵文、希腊文和中国古代的金文、甲骨文,是著名学者。
过度: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
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
“落花生”是他的笔名。
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了解大意,理清结构1.学习生字词亩尝吩咐茅榨榴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小学四年级语文《落花生》公开课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落花生》公开课教案三篇小学四年级语文《落花生》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的音,形,义和一个多音字,会用“吩咐”、“分辨”造句。
2.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教会学生借助具体事例,练习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本文借助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来认识花生平身的特点,然后再用花生的品格说明做人的道理。
学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解题,简介作者让学生观看花生的投影图片,使学生明确“落花生”就是花生,因为它这种植物有长柄,开黄花,花落生果,果实生长在土里,所以叫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作家。
他十分喜爱花生的品格,生前曾以“落花生”为笔名发表文章,以此激励自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文后,划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讨论或查字典理解,也可质疑全班共解。
开辟:本课指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类的东西装的亭子。
爱慕:由于喜欢或尊敬而愿意接近。
实用:本课指有实际使用价值的。
体面:本课指外表好看,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事。
)三、自由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后第二题。
2.再默读课文,用“‖”标出“议花生”这一内容的起止部分。
(从“那个晚上天色不好”到“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3.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1)(①、②节)写全家人“种、收、尝”花生。
(2)(③——倒数第二节)写全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
(3)(最后一节)写“我”从这件事中受到深刻的教百。
四、学习第一段1. 默读课文,思考:(1)结合句子理解“怪”的意思(这里是特别,很)(2)母亲为什么提出要种花生?(有半亩空地;我们都爱吃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十个字概括了种、收花生的过程,简明扼要,这一段是略写。
《落花生》教案5篇

《落花生》教案5篇《落花生》教案篇1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落花生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花生,明白不明白?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
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此刻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__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明白,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2、指名说板书种花生过收获节3、课文就这两大部分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不长,但是这篇__很精彩,明白是谁写的吗?4、介绍作者背景,明确学习任务(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重点突出)(1)要弄明白作者透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2)领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作方法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__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己的__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__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课文。
(一)1、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
怎样明白__哪一部分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2、此刻你们看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3、对。
重点段我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
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学生默读。
5、指名读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状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资料,我们就重点学。
(二)1、此刻请你们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既然是过节,它有几个节目?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2、学生默读课文3、好,此刻我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的第一个节目,干什么?板书;吃花生4、一边吃一边干什么?板书:谈花生5、此刻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个自然段,第二部分“收获节”用了十四个自然段。
《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6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⑴ 种花生、收花生。
《落花生》教案精选8篇

《落花生》教案精选8篇通过完善的教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与教学相关的评估工具和评价标准,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教学时间和任务,确保课堂进度的合理性和紧凑性,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落花生》教案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落花生》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课题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 )(2)记一件事 ( )(3)写一处景物 ( )(4)描写几个人物(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
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
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
落花生是他的笔名。
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2、学习学习提示。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
二、简介落花生通过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
三、质疑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练习朗读课文。
七、作业第二课时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单元提示”,找出本课的重点段。
三、分析重点段(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哪个是重点?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
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落花生》优质教案(精选3篇)

《落花生》优质教案《落花生》优质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落花生》优质教案(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落花生》优质教案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
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
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
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落花生》教案(优秀10篇)

《落花生》教案(优秀10篇)落花生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由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理清段落,概括段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
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听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
二、简介落花生通过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
三、质疑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练习朗读课文。
七、作业第二课时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单元提示”,找出本课的重点段。
三、分析重点段(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哪个是重点?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
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开课《落花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慕虚名的品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读一读)二、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2、花生还有一个名字,谁来告诉老师?3、出花生课件,解释: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著名的作家许地山他最喜欢的就是这落花生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家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4、齐读课题。
5、你们看它既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诱人的果实,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三、浏览课文,脉络回顾,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文65页,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围绕“落花生”都写了哪些内容?哪一部分写得最详细?(出示课件)2、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3、通过刚才你们读课文发现,种、收、尝花生,作者寥寥几笔,而议花生这一部分作者却颇费笔墨,写得非常详细,那同学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生:作者想通过议花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师:也就是议花生是重点,作者就写得详细具体,而次要部分作者则(与详细相对的词是)写得简略)那这篇文章的写法对你们平时写作有什么启示呀?(写作文时不能平均用力,主要部分我们就把它写得详细,次要部分就把它写得简略)4、既然这篇课文详写议花生这一部分,那我们就直奔重点,学习这一部分,好吗?四、重点感悟,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15自然段,看看谁说的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做上记号。
《落花生》教案(精选9篇)

《落花生》教案《落花生》教案(精选9篇)《落花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六个生字;通过朗读课文以及查资料、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正确抄写第十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文章。
4、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
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尝试着写一写。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重感悟,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重实践,在实践中运用语言体会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逐步培养边观察边感悟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
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尝试着写一写。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文章。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
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尝试着写一写。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文章。
三、教学策略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在读中悟,悟后促读。
2、自主学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3、设置不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多向思维。
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多种表达手法,学会观察即生活、思考即表达。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1、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我们来听听这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落花生》公开课教案

《落花生》公开课教案《落花生》公开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落花生》公开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落花生》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榴”等6个这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便”,理解“播种、浇水”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抓重点的阅读方法。
3、通过品味父亲的话和重点句子来把握落花生的品格,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打一物)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落花生)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
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生》详案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
齐读课题:出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
《落花生》
一、回忆课文内容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师评价:你是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孩子!
师:哪些内容是作者重点写的呢?明确:议花生。
好,我们就来讲讲议花生
二、研读重点
过渡:他们一家人一边品尝着自己劳动的成果,享受家庭的温馨和快乐,一边谈笑风生。
他们在谈论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65页,自由的朗读3-15自然段。
师:大家想想,他们在谈论的是什么?花生的好处。
姐弟几个是怎么说的?
生回答:花生的味美、榨油、价钱便宜……
师:姐弟几个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显而易见,可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最可贵的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
谁来读一读(出示花生的好处……)
师评价:你读的真有感情。
师:同学们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
明确:通过与桃子、石榴、苹果做比较。
我们就来对比读一读这段话。
出示:“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谁来读一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桃子石榴苹果外表光鲜漂亮)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鲜红嫩绿高高地
你能带着体会再来读一读吗?
谁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你读出了什么?哪个词语体会到了?预设学生回答:矮矮的,可以体会到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请你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这句话。
读的真好,全班同学带着体会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话。
同学们看到这个埋字了吗?请圈出来。
对比桃子、石榴、苹果的做法,你觉得落花生埋出了一种怎样的精神?一种怎样的品格?
学生回答:默默奉献
父亲认为花生的可贵之处是默默奉献,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不是
那父亲还在说什么?齐读(出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
父亲由花生想到了做人,这种借事物的一种特点比喻人的某种品格就是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中,要找准物和人的相似点。
(板书:找相似点)落花生默默奉献,朴实无华,而这正是我们做人所具备的一种品质。
大家注意“所以”,这个词很自然地由落花生过渡到了做人,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想写好借物喻人的文章,你必须要有一些句子由物及人自然过渡。
(板书:自然过渡)
听了父亲充满希冀(jì)的话语,我顿有所悟,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出示幻灯: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
A、体面什么意思?(外貌和样子)好看
B、讲体面好不好?(好)讲体面有没有错?
C、那只讲体面你觉得对不对呢?不对。
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不要做只讲体面,对人没有作用的人,反过来要做什么样的人?既讲体面又有用的人
我明白了父亲的话,老师想在座的男同学也明白了
男生读:“人要做有用的人……”
我们女生一定也明白了:女生读:
我们大家都明白了:齐读: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父亲的话影响了“我”的一生。
齐读最后一段。
哪个字最能说明父亲的话陪伴我走了一生。
“印”换成“记”行不行?大家再读一读,看能不能让我听出父亲的话确实印得很深。
许地山牢牢记着父亲的话,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
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
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救国劳碌奔波,终因劳累过度离开了这个他全身心爱着的祖国和人民。
他就是这样一位具有落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出示: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具有花生精神的人,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请看(出示图片):你觉得还哪些这样的人,来说一说。
四、拓展延伸再叙写法
同学们,落花生这篇课文作者借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向我们阐述了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在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时,我们一定要找准人和事物间的相同点,然后具体描述再由物及人自然过渡。
接下来我们学习《蜡烛》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使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来描写的。
五、小试牛刀
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最热爱的事物,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并能做到由物及人,语言通顺,感情真挚。
讲解身边事物有哪些,选择有代表性的,如小草、粉笔、松树等
出示评价标准
板书设计:
15 落花生
默默奉献
花生——————做人
借物喻人
(找相似点自然过渡)
阅读材料:
蜡烛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灯火已经亮了。
我急冲冲地回到家里,正准备打开书包做作业的时候,突然间停电了。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被我遗弃在角落的半截蜡烛。
由于我们这里是农村,所以经常会停电。
妈妈总会多买一些蜡烛备着,以防不时之需。
蜡烛,十几厘米长的东西,在人们的眼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
但它却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在没电的时候,蜡烛能给我们送来一丝光明,一点浪漫,一些温馨。
我看着它,突然想起大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不仅给我们送来了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种牺牲自我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因此,它让我想到了老师,和它一样,老师也把他的一生毫不保留地献给了自己的学生,献给了那三尺讲台。
小小的蜡烛,是如此平凡,久久地等待,只为了给人们送来一丝光明。
它又是那么的不平凡,用它短暂的一生,绽放光亮,尽管那光亮对人们来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可却是它最灿烂的光芒。
面对着眼前那支只剩下半截的蜡烛,我心里流过一丝暖流,起笔开始在它微弱的光芒下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