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情感。

(3)学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图片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课文:《古诗二首》、《短文两篇》2.课外阅读:《爱的教育》、《小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写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情感。

(2)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古诗二首》(1)导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第二课时:《短文两篇》(1)导入:分享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5)仿写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3.第三课时:课外阅读《爱的教育》(1)导入: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体会人物情感。

(3)分享讨论: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进行讨论交流。

(4)写作练习:根据阅读感悟,进行写作练习。

4.第四课时:课外阅读《小王子》(1)导入: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寓意,理解作品主题。

统编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技巧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中心

统编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技巧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中心

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中心本课目标剖析1.学习概括文章中心的方法。

2.通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中心。

知识点拨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作者的写作目的一般有:通过文章反映人物思想品质;揭示某些事件意义;说明道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等。

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段意或课文的中心句,以此概括中心,或从审题、课文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等部分入手来概括中心。

一、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1.审题概括法。

2.中心句概括法3.分析重点段概括法。

4.了解主要内容概括法。

5.从过渡句、段找中心概括法。

6.从抒情部分找中心。

7.从议论部分找中心。

8.写作背景法。

二、归纳中心思想的要求:确切:即能准确、恰当地找出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完整:即用恰如其分的句子把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主要思想感情不遗漏地表达出来。

简洁:即在确切、完整的前提下,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来表达。

三、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和语言特点。

中心思想最常用开头词:赞扬了、赞美了、赞颂了、抒发了、表达了、体现了、说明了、告诉我们、揭露了等等。

具体表达形式有:①写人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表现(赞扬)了……品质(精神)”。

②写事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事),说明了(赞扬了)……道理(精神)。

”③写景状物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文章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

④童话、寓言的表达形式是:“本文通过……(故事),告诉(说明)……道理”。

经典精讲(一)“无价”保姆眼看妻子的产假将满,年幼的儿子急需找人照应。

妻是外地人,她的父母是(指望期望)不上了;我父母在40里外的乡下,且他们年事已高。

思考再三,我和妻商定,干脆雇个保姆。

当日,我在自己供职的晚报登了则招聘启事。

报纸摆上报摊不到两小时,就有人打来电话。

对方是个30几岁的大嫂,她在详细(咨询询问)了我家住址和宝宝的出生时间后,最终抛出了自己的条件:1000元太低,要求加500元;二是双休日放假。

习作:写作品梗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习作:写作品梗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习作:写作品梗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作品梗概的含义,区分其与讲述的不同;2.掌握完成作品梗概的基本方法;3.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作品梗概。

二、教学重点1.理解作品梗概的含义;2.掌握完成作品梗概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辨析作品梗概与讲述的区别;2.训练学生提炼作品梗概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解作品梗概的含义和作用,并与讲述进行区分,引出完成作品梗概的重要性。

2.基础知识的讲解(10分钟)所谓作品梗概,就是指通过简单的语言概括出一个作品的内容,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主旨。

它与讲述的区别在于,梗概需要简洁、精炼,只提炼出主要内容,没有任何废话。

3.案例分析(10分钟)以一篇小说或文章为例,让学生练习提炼作品梗概的能力,并检查学生的听力和提炼能力。

4.课堂互动(15分钟)学生自选一篇小说或文章,并在讲台上进行梗概展示,同学们进行点评和提出建议。

5.教师点拨(10分钟)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梗概进行点拨和改进,并教授更深层次的梗概提炼方法。

6.课后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篇作品梗概,并提交到教师处进行点评。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基础知识的讲解、案例分析、课堂互动、教师点拨和课后作业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作品梗概提炼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在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环节,更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师点拨环节,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定制化授课,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这堂课教学内容新颖、生动、易于理解,确实起到了提高学生作品梗概提炼能力的效果。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3金色的鱼钩人教()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3金色的鱼钩人教()

13*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终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3.学习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重点句子【教学准备】长征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们还记得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吗,有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红军战士历经艰险,写下无数感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在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最后自己光荣牺牲的故事2.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精读品析,体会情感1.找出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课件展示重点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1)外貌:快四十岁、布满皱纹、只剩皮包骨(经历长期艰苦斗争、关爱战友、对党忠诚)(2)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舍己为人)硬咽草根鱼骨头→夜里钓鱼摸野菜→耐心劝导小梁→命令战士喝鱼汤→奄奄一息让鱼汤3.分角色朗读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1.学生结合课文交流: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交流理解:老班长这种崇高的精神,鼓舞着三个小战士,也鼓舞着所有的红军战士,相信他高大的形象也会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2.创设情境,你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注意条理清晰,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3.感悟语言:文中哪些语言让你觉得非常优美?画一画,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再和同学说一说。

4.感情朗读。

【课文小结】这篇课文记叙了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关爱战友、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钓鱼不吃鱼——→忠于革命老班长命令病号喝鱼汤——→舍己为人【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性强。

初中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案

初中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案

初中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概括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3.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概括的概念和意义。

2. 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3. 文章概括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章概括,概括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章概括的概念和意义,阐述概括文章内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介绍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如抓住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关键词等。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概括。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如概括的步骤、注意事项等。

4. 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概括成果,讨论概括的准确性、简洁性等。

教师可以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文章概括。

3. 学生在讨论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五、教学资源:1. 文章素材:提供一些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文章,供学生进行概括练习。

2. 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概括文章内容的指导手册,包括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3. 评价表:为学生提供文章概括的评价表,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等评价指标。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并进行概括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掌握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4. 定期对学生的概括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人教部编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设计理念】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课是指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消化、理解、巩固、综合运用,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的的授课形式。

因此,提高复习课有效性应注意: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指导学生自我整理,强调知识网络的个体,启发学生自我质疑,激发自主学习的敏锐性。

【复习课目的】在于明思路、排难点、解疙瘩,试图找出解决疑问的途径、方法并力求其结果的独到创新。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

【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归纳,整理小学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

二、通过讨论、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规律、总结学习规律,运用学习规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及复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并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通过讨论、归纳、复习小学阶段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难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讨论与练习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力求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小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般要做到意思准确,语言通顺、简洁。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培养把文章由厚读薄,即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课题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案与反思第【1】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方案教材解析《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小说中写的是玛琪从一本旧书中了解到几百年前学校的学习生活,流露出内心的孤独,反思了人类教育的一些缺失以及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等问题。

也留给了我们一定的思考:机器代替人的活动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课前导读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品读、想象,了解作者笔下未来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与今天的有什么不同。

与 100 多年前的现在进行比较,寻找合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学重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想知道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吗?你能想象100 多年以后,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吗?学生充分交流。

2.师:同学们的想象丰富而奇特,而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笔下未来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3.引导质疑,梳理问题:(1)“他们那时候”在做什么?(2)现在的我们是怎样学习的?(3)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方式?4.认识作者。

5.什么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这个概念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认的定义标准。

科幻小说,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里,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一、教材背景《鲁滨孙漂流记》是世界名著,也是小学生了解世界名著的必备读物,本书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选修阅读材料,同时也是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掌握小说中的重点词汇和语言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小说的作者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对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有初步的了解。

2. 阅读与分析教师选取小说中的章节,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语言结构和重点词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的互动学习。

下面是本书的梗概和节选:(1)《鲁滨孙漂流记》梗概:主人公鲁滨孙因为不满足平凡的生活而去追寻自己的“文明生活”。

他开了商行,结果生意不好,破产了。

他决定到太平洋开拓新市场,岂料遭遇了一场可怕的海难。

鲁滨孙漂到了一个荒岛上,在那里他孤独地度过了28年。

在这28年里,鲁滨孙学会了许多技能,如做木器、种植农作物等。

他还救出了一个叫星期五的印第安人,成为了他的好友和帮手。

最后,鲁滨孙成功脱离荒岛,回归故乡,并重获新生。

(2)节选鲁滨孙被海浪卷到了一个小岛上,他发现这里既没有食物,也没有干净的水源。

他绕岛而行,寻找逃生的出路,但都没有成功,只好在一处山洞借宿。

他在山洞里过了一个孤独的夜晚,深感生命如此脆弱,想到了即将面临的困境和未知的危险。

第二天,他醒来后仍然感到沮丧,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决定要在这个岛上生存下去,直到有人来救他。

我们可以看出,鲁滨孙在困境中保持镇静和乐观,向生命的希望和未来奋斗着。

这是他能够度过漫长岁月的重要原因。

3.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对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可以画思维导图或口头总结,加强对本书的整体把握。

4. 课后作业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朗读和总结,加强阅读和口语的能力。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5 鲁滨逊漂流记 6 骑鹅旅行记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教案(5 鲁滨逊漂流记 6 骑鹅旅行记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5《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畏惧、凄凉、寂寞、宴会、缺乏、书籍、聊以自慰、栅栏、控制、贷方、袭击、倾覆、稍稍”等词语。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

3.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1.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

2.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畏惧、凄凉、寂寞、宴会、缺乏、书籍、聊以自慰、栅栏、控制、贷方、袭击、倾覆、稍稍”等词语。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

学习重点难点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故事)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

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

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

同学们知道这部小说的名字吗?(主要是想通过介绍小说创作原型及其背景引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同学们知道就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随鲁滨逊去漂流吧!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进而成为文学史中的传世之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教学内容】教科书P76~77 内容。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4.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 浅析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2. 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3. 析题。

(出示课件:简介孟子)二、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指名读,简单评价。

3. 学生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

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4. 读古文讲究断句。

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

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

明白吗?(1)老师范读。

语速较慢,生边听边记。

(2)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

(生练读)三、理解内容1.“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

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2. 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

3. 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4. 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

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四、领悟道理1. 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师小结:学习的好坏,不是全在智力高低,就算有好的老师教,也未必就能学好,关键是看自己是否认真向老师学习。

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 如果我是弈秋,我要针对这种情况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我要让我的学生都学有所成,想想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说)【板书设计】学弈专心致志者学有所成条件相同三心二意者学无所成态度不同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 教师范读。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习作写作品梗概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习作写作品梗概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写作品梗概。

2.过程与方法理清作品的写作脉络,把握要点,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3.情感与价值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学会写作品梗概。

【教学难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你们都喜欢读什么样的书?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喜欢读的书籍。

3.我们学习过《汤姆·索亚历险记》,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4.学生汇报交流。

5.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写作品梗概。

二、引导明确什么是梗概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到写梗概的方法。

“梗概”也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给电影、电视和小说等作品做简单的介绍。

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三、梗概要求(一)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二)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1.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2.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三)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四、练习概括段落1.出示《汤姆·索亚历险记》文本。

2.个别学生上台概括。

3.教师与学生共同评议优点和不足。

4.小组内互相讨论、概括。

5.自由交流心得。

6.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长话短说要简明;详写略写要分清;中心顺序人称都不变;关键要素说清楚。

六、作业设计写《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佳作引路,章法导引1.老师这节课先请你们来欣赏一篇佳作,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想法。

2.引导学生从写作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来评点。

这篇习作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二、再次习作学生列好提纲,开始作文。

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三、修改评议1.请拿出你的习作,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先自己进行修改。

2024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彩教案第六单元

2024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彩教案第六单元

2024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彩教案第六单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内容包括《长城》、《金字塔》和《黄山奇石》三篇文章。

具体涉及到的章节为:《长城》第一节,《金字塔》第二节,《黄山奇石》第三节。

通过学习这三篇文章,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名胜古迹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世界眼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会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表达。

难点: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长城、金字塔和黄山奇石,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查阅不理解的字词。

3. 课堂讲解: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并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4. 例题讲解:以《长城》为例,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两篇文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表达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三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长城、金字塔、黄山奇石2. 生字词3. 文章主要内容4. 写作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名胜古迹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名胜古迹的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四这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

“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词句段运用”安排有两个小板块,第一项内容是看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了解、积累更多关于托物言志的诗。

第二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发现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训,感受古人的智慧。

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吸引读者,那好的开头和结尾就显得尤为重要;古诗积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古人为了抒发自己的志向,把品格和志向赋予在事物的身上,引导学生多积累并加以运用。

“日积月累”的背诵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交流平台——老师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古诗——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这种写法,多积累古诗。

句子——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日积月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加以背诵。

【知识与技能】1.交流自己阅读过的好的开头和结尾,知道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很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3.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古训。

【过程与方法】1.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

2.通过看图、感悟、诵读,体会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训大意,体会古训蕴含的哲理,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点交流好开头、好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指导朗读、背诵古训。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并在习作中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笔记本。

2课时第一课时1.交流好的开头、结尾,一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联系自己读过的古诗,交流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重点交流文章中好的开头和结尾,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总结写好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难点联系读过的古诗,体会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的人的品格和志向。

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六下二单元《写作品梗概》教案

六下二单元《写作品梗概》教案
1.理清框架,把握要点。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3.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锤炼语言应注意:
① 少用或不用修辞手法、修饰语。
② 不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
③ 原著中对人物语言的直接描写改为转述。如,《鲁滨逊漂流记》原著第二十四章“解救船长”中写道:这天早晨,我在自己的小屋里熟睡着,这时候,“星期五”闯进来,跑到我面前,大声喊叫:“主人,主人,他们来啦,他们来啦!”遇到类似这样直接描写的句子,我们就要转述,可以写成:有一天清晨,鲁滨逊被“星期五”喊醒。

课 题
写作品梗概
设计者
教 者
课 型
习作
课时
1
时 间年 月 日总 Nhomakorabea时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出作品梗概。
2.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教学重难点
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出作品梗概。能写出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的作品梗概。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二次复备
精准检测
四、实战演练,按步撰写
先完成提纲,然后下笔成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精准释难
二、结合实例,了解梗概
1.做阅读推广员,怎么向大家推荐好书?请同学们回顾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和同学交流、确定推荐方式。
2.交流“梗概”,深入了解。请同学们重新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中的梗概,你发现梗概有什么特点?
三、借助示例,明确方法
梗概怎么写呢?请同学们借助习作提示以及《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梗概来探究写法。
预学检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吧,她不仅热爱读书,还是一位阅读推广人,她主持的读书节目《朗读者》好评如潮,引起了全民对阅读的关注。她说,关注真正优秀和经典的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这对人生会更有帮助。相信你非常愿意和董卿一样做一个阅读推广人。现在,老师就正式邀请大家学习做一个阅读推广员,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续表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

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

这样写的好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文章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 》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 》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教学反思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3)指导朗读:分男女生读。
(4)小结:抓住关键词体会老班长的心情。
(5)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作批注,再读一读。
①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②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③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老班长的可贵精神。
板书设计
②在自己读完之后,小组交流。
③全班汇报,重点交流老班长外貌描写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①指名读外貌描写部分。
②提示:重点从“背有点儿驼”“布满了皱纹”等描写去感受人物形象。
③预设:快四十岁,却显得苍老,可以看出老班长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
2.合作学习第二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在护送病号的途中,老班长是怎样做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写上批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与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修 改
一、激情导入
二文本故事初次读,班长形象眼前现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查字典等方法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3.检查学生读准字音。
4.借助查阅资料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互相.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
13金色的鱼钩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按照故事的发展,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品梗概》教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品梗概》教学

的中心句就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取舍主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
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第八页,共十一页。
佳作在线: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故事梗概
一个名叫尼尔斯的14岁小男孩,他家住瑞典南部,父母都 是善良、勤劳却又十分贫困的农民。❶他不爱读书学习,调皮捣 蛋,好作弄小动物。一个初春,尼尔斯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在 家里因为捉弄❷一个小精灵而被精灵用妖法变成一个拇指一般大 的小人儿。 ❸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一只雄鹅 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鹅 的脖子,不料却被雄鹅带上高空。❹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 着大雁走南闯北,
“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 的叙述性的语言概括每个章节 的内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适当 补充一些内容,使段落之间自 然衔接,语意清楚连贯。
第五页,共十一页。
1. 概 括。每个章节 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 括成一段话。第六 Nhomakorabea,共十一页。
2.去掉对人物语言、 外貌、心理描写的 句子。
第七页,共十一页。
概括文章主要 内容的方法有哪 些呢?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要素归纳法。弄清记叙文六要素,综合起来,再整理好语序,就是
文章的主要内容。
2.段意合并法。先把文章分成几段,概括出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
再把几个部分的段意组合起来,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3.摘录句段法。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
❺概括介绍尼尔斯骑鹅 旅行的经历。
概括介绍尼尔斯旅行结 束回到家乡以后的显著 变化。
第十页,共十一页。
本文能抓住原文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进 行概括。语句通顺,衔接自然。做到了描写顺序 不变,人称不变,中心不变,语言简练。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3金色的鱼钩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3金色的鱼钩

13*金色的鱼钩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这个故事生动感人,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在具体的描写中,作者抓住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老班长崇高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采用学习前面课文的方法去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描写人物的语句中感悟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进而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激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意识,培养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志向。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班长的感人事迹。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

3.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这句话的含义。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回顾《七律·长征》,引出本文。

导语: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哪位同学能背诵?(指名背诵诗歌。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了解到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经历的千难万险,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板书:金色的鱼钩。

)思考:读了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预设: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板书。

示例:(1)谁的鱼钩?(2)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3)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师:刚才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其实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设计理念】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课是指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消化、理解、巩固、综合运用,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的的授课形式。

因此,提高复习课有效性应注意: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指导学生自我整理,强调知识网络的个体,启发学生自我质疑,激发自主学习的敏锐性。

【复习课目的】在于明思路、排难点、解疙瘩,试图找出解决疑问的途径、方法并力求其结果的独到创新。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

【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归纳,整理小学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

二、通过讨论、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规律、总结学习规律,运用学习规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及复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并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通过讨论、归纳、复习小学阶段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难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讨论与练习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力求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小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般要做到意思准确,语言通顺、简洁。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培养把文章由厚读薄,即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课题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

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如《草船借箭》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改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周瑜自叹不如。

学会从课题人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二、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

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

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

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如《落花生》一课,第一段讲的是我们种的花生居然收获了,第二段写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花生,第三段写的是一家人议论花生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把这三段的意思串联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即:我们种的花生收获了在吃花生的过程中我们谈论花生的用处让我们明白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六要素串连法。

一篇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因素。

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就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毽子里的铜钱》这篇文章就是就可以这样来概括它:我十岁左右的一天,烤山薯的老人送给我两块烤山薯,“我”想给他毽子里的铜钱,他不要。

还有《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

四、抓重点句法。

我们所学的课文经常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这样的结构,课文中总是有总起句或者是总结句。

概括主要内容时,只需要找到总起句或是总结句,它们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如《冰城》一文就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概括主要内容时只要抓住开头的总起句和末尾的总结句,适当缩减,就概括出“我国著名城市哈尔滨是一座尽人皆知的美丽城市,景色美丽,被人们誉为天鹅项上的一颗明珠。

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被誉为“东方之珠”这一主要内容了。

有的文章虽然不是总分结构,但仔细阅读的话,会发现文章的结尾总有一句话能够总结全文。

如《九寨沟》最后一节,“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也总结了重点段的意思。

找到这句话,改感叹句为陈述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五、中心句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中心句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中国结》一课,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全文的中心句,指出中国结特别受宠。

最后一段,从中国人说到外国人,呼应开头,再一次说明中国结受宠也点明了中国结受宠的原因。

把这些重点的句子综合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还有的课文中间部分常有过渡句,过渡句的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因此对于串连文意的作用自不待说,同时过渡句也是上下文的中心句,概括了上文,也统领了下文。

因此,概括的时候绝对不能忽视。

过渡句也有助于我们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过渡句一般是对上文的总结和对下文的总领,而这样的总结和总领,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实战演练】▁▁▁▁▁▁▁▁▁在辩论会前,在大队改选会上,甚至在和班上力气最大的男生掰手腕时,我总是要说:“我能行!”“我能行!”这句话常挂在我的嘴边,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

一次,我将要去参加北京市的作文比赛。

赛前一个星期,我当着全家的面儿声明:“比赛那天我要自己去,用不着谁送我。

我,我能行!”这可急坏了爸爸妈妈。

他们一次又一次提出要送我,都被我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

比赛前一天晚上,爸爸妈妈要做最后一次努力——和我谈判。

最后,我还是用简练的“不用”两个字拒绝了。

比赛那天早上,妈妈不厌其烦地唠叨着乘车路线及注意事项。

我听得实在不耐烦:“哎呀,妈,我能行!”到了考场,许多家长、老师见我一个人走来,都向我身后张望。

找谁?是找我的爸爸妈妈?嘻嘻,我把他们落在家里了。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 下面能正确地概括本文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①表达了“我能行”的决心。

②表达了“我”对爸爸妈妈处处“不放心”的不满。

③表达了“我”的自理要求,有信心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的强烈愿望。

(3) 加一个题目,写在短文上面的横线上。

苏珊的帽子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

可是,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候,她拿小小的身体里面竟长了个肿瘤,并住院接受了三个月的化学治疗。

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

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

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落下的课,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带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在苏珊返校上课前,苏珊班上的老师海伦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

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

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和伙伴自如地见面。

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⑴填空。

蓬勃的( ) 残酷的( ) 熟悉的( )生活的( ) 郑重地( ) 自如地( ) 光秃秃的( )⑵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渴望( ) 犹豫( ) 妨碍( )反义词:活泼( ) 熟悉( ) 热情( )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⑷回答问题。

①苏珊为什么戴帽子,到后来为什么会忘记自己戴了一顶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同学们为什么也戴着帽子,读了这篇文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匠的最后一栋房子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

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

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

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

木匠答应了。

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

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

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干活儿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

终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如果可以重来,但你无法回头,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木匠因为▁▁▁▁▁▁准备退休。

雇主请他▁▁▁▁▁▁▁,木匠答应了,可不仅▁▁▁▁▁▁▁,而且▁▁▁▁▁▁▁。

完工后,雇主把▁▁▁▁▁▁送给了木匠,木匠感到▁▁▁▁▁▁▁▁。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悠闲( ) 报酬( ) 惋惜( ) 诚恳( )(3) 仔细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木匠的心思为什么不在干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②木匠得知房子归自己了,为什么感到十分震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③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齐白石画画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虫鱼就像活的一样蚱蜢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