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常考文言文词语用法

合集下载

小升初文言文的用词技巧总结

小升初文言文的用词技巧总结

小升初文言文的用词技巧总结近几年,小升初文言文的考察在语文考试中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

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门相对陌生的学科,难以理解和掌握。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小升初文言文考试,本文总结了一些常见的用词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使用常见词汇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汇被广泛使用,是我们学生必须熟记的。

比如“言”“之”“者”等,在写作时要避免同义词的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混淆。

二、遵循礼貌用语文言文注重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和尊重,因此在写作时需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比如使用“敢问”代替“请问”、“蒙知”代替“不知”等。

三、运用谦辞文言文中经常使用谦辞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是一种文化习俗也是一种表达尊重的方式。

在自我评价时可以使用“愚”、“拙”等词语。

四、避免繁复的修辞文言文有一些修辞手法虽然炫丽,但在小升初文言文考题中并不常见。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过于繁复的修辞,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惑。

五、注意词序的正确性文言文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通常遵循主谓宾的结构。

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词序的正确性,避免出现不符合文言文语法规则的情况。

六、运用对仗句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对仗句,通过平衡和对比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在写作时,可以尝试使用对仗句,以增加文章的优美度和文学性。

七、运用典故和引用文言文中常常引用典故和名句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美感。

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典故和名句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八、巧用修辞手法修辞是文言文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写作时,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经过以上的总结,我们了解到了小升初文言文的用词技巧。

要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我们需要掌握常见的词汇、遵循礼貌用语、运用谦辞、避免繁复的修辞、注意词序的正确性、运用对仗句、运用典故和引用以及巧用修辞手法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相信大家都能在小升初文言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小升初常见课外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及虚词总结

小升初常见课外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及虚词总结
3、这样 。(“虽然、然而,然则”在文言文中通常翻译成“虽然,这样;这样,却;这样,那么。)
3、难道 例如:其真无马耶
4、正确。例如:吴广以为然。
4、恐怕 例如:其真不知明也


1、句末语气助词
3、一般代词。
1、在
4、从
2、兼词:相当于“于之“
4、疑问代词
2、到
5、比
3、比
6、被

所以
1、有人
1、、、、的原因
46、方:刚好、正好;才、当、、的时候、方圆、方正
47、善:好、好处、擅长、善于
48、贾:商人、买卖、通“价”价值
49、直:与“竖”相对、只、仅仅,一直、通“值”价值
50、因:于是、就,凭借、顺着、按照、因为、通过
51、竟日:一整天
52、市:集市、买
53、戚然:悲伤的样子
54、明年:第二年
55、次第:依次
4、到(后为地名。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6、连词,表递进;(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5、音节助词。(句末,尤其在时间词的后面。例如:久之,目似瞑).


1、、、、的样子;(形容词词尾。例如:欣欣然)
1、代词 例如:事父母能竭其力
2、但是(两句话之间。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2、大概 例如: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小升初常见课外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及虚词总结
一、常见实词
1、值:遇到、正好、价值
2、去:离开、距离、除去
3、引:牵,拉、伸长
4、执:拿着、掌管、固执
5、走:跑
6、益:好处、更加、增加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这、判断动词、正确

小升初分班考试常考文言文

小升初分班考试常考文言文

文言文寓言故事1、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葡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巩因,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

"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答复不出来了。

【寓意】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

不能自圆其说。

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2、人买履[原文]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与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

'便返回家中取尺码。

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少他答复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3、拔苗助长[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那么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r他儿子起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菱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选项是很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必考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必考

小学升初中古文复习之“字词句篇”一、必考字词(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c.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d.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三)以1.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例: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
小升初语文考试通常会涉及到文言文的知识点,其中实词和虚
词是重要的考察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文言文中的实词。

实词
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文言文中,名词通常用来指代人、事、物,如“人”、“天”等;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如“行”、“坐”等;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如“美”、“大”等;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如“甚”、“不”等。

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都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
能够直接表达事物的内容。

接下来是虚词,在文言文中,虚词通常指代助词、虚词和介词等,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成分、标志语法关系或者修饰其他词语
的作用。

助词包括了“之”、“乎”、“者”等,虚词包括了“所”、“为”、“乃”等,介词包括了“于”、“以”、“为”等。

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通常不具有独立的实际意义,而是通过与
其他实词搭配使用,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帮助构成完整的句子结构
和表达语法关系。

总的来说,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词
直接表达事物的内容,虚词则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和修饰的作用。


学习文言文时,理解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和提高阅读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六年级小升初常用文言文字词解释

六年级小升初常用文言文字词解释

六年级小升初常用文言文字词解释
在研究文言文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僻或者不常用的词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下面是一些六年级小升初常用的文言文字词解释,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
- 寡人:指皇帝、王、君主等人,表示说话人的尊严和地位。

- 其余:剩下的,其他的。

- 嘉:好,美好。

- 坎坷:泛指人生路途中的曲折和艰辛。

- 羁旅:流浪,离乡背井。

- 叹息:叹气,表示惋惜、不满、悔恨、疲劳等。

- 此间:这里,现在。

- 兹:此,这。

- 芳草:指生长茂盛、气息芳香的草本植物,这里用于指美好的风景。

- 景色:风景、景色。

- 景致:雄伟壮观的景色。

- 鬼斧神工:形容自然景观十分壮观。

- 潺潺:形容水流声。

- 煌煌:明亮灿烂,气势壮观。

- 岁月静好:形容时光安逸恬淡。

- 瑰丽:美好绝伦。

- 藻鉴:指古代做出来的镜子,这里用于比喻文章或者艺术品等的鉴别。

- 文采:指文章中的风格和表现力,或者指才识和才华。

- 磐石: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 事半功倍:用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成效。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带来帮助。

切勿死记硬背,学习时应理解意思,灵活运用。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

★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钟会更有道理,因为偷窃本来就不符合礼仪,所以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田:同“畋”,打猎。

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⑤使:让。

引:拉。

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

⑦起:赶起。

小升初文言文实词、通假字、虚词最简总结

小升初文言文实词、通假字、虚词最简总结
16、居:停留、处在、居住
17、比:等到、靠近
18、38、鲜:少,鲜艳
19、诸:几个、兼词
20、向:从前、先前
21、已:停止、罢了、通
“以”
22、讫:完结
23、并:一起
24、予:给予、我
25、负:背、违背、凭借
26、莫:没有、不要
27、再:两次,第二次
28、但:只是
29、孰:谁、哪个、通“熟”
30、盖:大概是、原来是
58、中道:半路上
59、谒:拜访
60、书:写、信、字条
61、逮:至V、捉拿
62、未尝:不曾
63、地方:土地方圆
64、俟:等待
65、少时:年轻时
66、妻子:妻子儿女
67、加冠:男子成年
68、厌:满足、厌心
69、身=躬:亲自
70、王:君王、称王
71、语:话,谈论、告诉
72、遗:留下来的,给予
73、矢:箭头
31、田:田地、通“畋”打
猎、通“佃”耕种
32、顾:看、回头看、拜
访、难道
33、斋:屋舍、祭祀前清 心洁身、素食
34、子:子女、对人尊称、 你
35、闻:听说(使、、听到)、 听闻、用鼻子嗅味道
36、既:已经(之后)、既 然、既、、又
37、谢:道歉、推辞、凋
谢、感激
固:原来、坚决、巩固、 顽固、固守、固然
39、亡:逃跑、丢失、火亡、
死亡、通“无“,没有
40、及:至等到、赶得上、 以及
41、就:靠近,接近、欣赏、 完成、从事
42、许:答应,赞同、地 方、拟生词、表约数,相 当于来
43、具:器具、具有、准 备、通“俱”全、都;详 细
44、胡:古代少数民族通称、 为什么

小学文言文必备重点词汇(实词、虚词常考精编)①

小学文言文必备重点词汇(实词、虚词常考精编)①

小学文言文必备重点词汇(常考)①(共五份)1.安: 本义: 安稳、平安、安定、平静。

①怎么。

例句: 安求其能千里也?翻译: 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②安逸。

例句:然后知, 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 就知道忧愁足以使人生存, 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2.卑: 本义: 低劣、卑微。

例: 卑鄙①(智力)低下。

例句: 非天质之卑。

翻译: 不是因为天资低下。

②身份卑微。

例句: 先帝不以臣卑鄙。

翻译: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

3.备: 本义: 准备①详尽。

例句: 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②具备。

例句: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翻译: 同时响起, 各种绝妙的效果都具备了。

4、被: 本义: 被子。

①通假字, 同“披”, 穿。

例句:皆被绮绣。

翻译:都穿着华丽的绸缎。

5.鄙: 本义: 粗俗、浅薄①边境。

例句: 蜀之鄙有二僧。

翻译: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

②鄙陋、目光短浅。

例句:肉食者鄙。

翻译:大官们眼光短浅, 不能深谋远虑。

③出身鄙野。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翻译: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 出身鄙野。

6.毕: 本义: 完成、终结。

例: 毕业①全部。

例句: 群响毕绝。

翻译: 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7、薄: 本义: 厚度小。

①贫瘠。

例: 薄田: 贫瘠的土地。

②轻视。

例句: 不宜妄自菲薄(bo二声)。

翻译: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

8、策: 本义: 计策、计谋①马鞭。

例句: 执策而临之。

翻译: 拿着鞭子面对它。

②鞭打、驱使。

例句: 策之不以其道。

翻译: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

③记录。

例句: 策勋十二传。

翻译: 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

④计谋。

例句:束手无策。

翻译:形容就像捆住了手, 没有一点办法。

9、长:本义:尺寸长, 与短相对。

头领、领导, 如:班长。

①永远。

例句: 死者长已矣。

翻译: 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②zhǎng, 排行最大。

例句:木兰无长兄。

翻译:木兰没有兄长10、称: 本义: 称量。

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解释(具体语境义)

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解释(具体语境义)

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解释(具体语境义)
以下是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解释,以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解释:
1.之:
用作代词,表示“它”、“他”或“她”。

用作助词,表示修饰关系,意为“的”。

用作助词,表示宾语前置,无实际意义。

2.乃:
表示顺承关系,意为“于是”、“才”。

表示转折关系,意为“但是”、“却”。

3.其:
用作代词,表示“其中”、“其中之一”。

用作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

4.然则:
表示顺承关系,意为“既然这样,那么”。

5.虽:
用作副词,表示假设关系,意为“即使”。

6.顾:
表示转折关系,意为“但是”、“却”。

7.焉:
用作代词,表示“哪里”、“怎么”。

用作助词,表示语气或停顿。

8.若:
用作代词,表示“你”、“你们”、“他”、“他们”。

用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9.乎:
用作助词,表示疑问或反问。

10.何:
用作疑问代词,表示“什么”、“哪里”。

用作副词,表示程度或语气。

11.乎尔:
表示感叹或反问等语气。

12.乃尔:
表示强调或确认等语气。

13.然:
表示肯定或顺承等语气。

14.则:
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15.以:
用作介词,表示工具、方式、目的等关系。

16.于:
用作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对象等关系。

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解释(具体语境义

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解释(具体语境义

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解释(具体语境义)1.之:助词,的;代词(代人、事物);动词,到......去;不翻译2.欲:想要例句:郑人有欲买履者3.遂:于是例句:遂不得履4.吾:我例句:吾盾之坚5.何如:怎么样?例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6.或:有的人例句:或曰或重于泰山7.弗:不例句:其人弗能应也8.方:正曝:晒例句:蚌方出曝9.亦:也谓:对...说曰:说例句:蚌亦谓鹬蚌曰10.雨:下例句:雨雪霏霏11.妻子:妻子儿女例句:却看妻子愁何在12.去:离开/距离例句:挈妻子而去之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13.故:缘故;原因/故意;有意。

/所以;因此。

/原来的;从前的;旧的。

/朋友;友情。

/(人)死亡。

14.皆:都例句:臣皆以一饭为节15.比期年比:等到期年:满一年16.予:我例句:予助苗长矣17.益:好处例句:非徒无益18.寡:少例句:不助苗长者寡矣19.若:像例句:求剑若此20.非:不是例句:此非楚之路也21.愈:越例句:此数者愈善22.犹:犹如,像例句:犹至楚而北行也23.走:跑例句:兔走触株24.释:放下例句:手不释卷25.冀:希望复:再次例句:冀复得兔26.负:背例句:欲负而走27.以:用例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8.善:善于、擅长/好的29.勿:不要例句:幸勿见却30.然:正确/这样/...样子例句:不以为然/河东凶(灾年)亦然31.易:交换例句:易之以百金32.恐:害怕例句:恐君性急33.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例句:然则言之是耶?34.适:刚好例句:适有一事35.何:为什么例句:何不早说36.且:将要例句:引酒且饮之37.固:本来例句:蛇固无足38.安:怎么例句:子安能为之足39.亡:丢失例句:亡羊补牢40.须臾:不久41.少:年轻时例句:少有大志42.俱:一起例句:俱为司州主簿43.闻:听例句:闻鸡起舞44.因:于是/凭借例句:因起舞/因风吹过蔷薇45.亦:也云:说例句:其邻人之父亦云46.暮:傍晚例句:暮而大亡其财47.十九:十分之九例句:死者十九48.引:拉例句:引弦而战49.子:你例句:子来50.岂:难道例句:岂复有竹乎51.必:一定例句:必三百人52.说,通“悦”例句:宣王说之53.好:喜欢例句:好一一听之54.尝:曾经例句:羽尝为流矢所中55.乃:才/于是例句:此患乃除耳/乃先设验56.所以:...原因例句: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57.对:回答例句:对曰58.诣:到,摆放例句:孔君平诣其父59.至:到达例句:至不知饥渴寒暑60.是:这例句:是日61.特:只是例句:特与婴儿戏耳62.谒:拜见例句:谒见63.汤:热水例句:探汤64.始:刚刚例句:日始出时65.汝:你例句:孰为汝多知乎66.何如:怎么样67.是以:因此68.俄而:不久例句:俄而雪骤(急)69.期:约定例句:陈太丘与友期行70.不:通否例句:尊君在不71.顾:回头看例句:元方入门不顾72.孤:幼年丧父例句:先公三岁而孤73.书:写例句:教以书字74.苟:如果例句:苟日新75.尔:你例句:尔以玉为宝。

小升初语文知识归纳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小升初语文知识归纳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小升初语文知识归纳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是小升初语文考试中的重要一部分,掌握好文言文阅读技巧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技巧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小升初语文考试。

一、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

文言文中的句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仔细分析句子成分,掌握各种句型的特点。

常见的句型有主谓宾结构、状语从句、比拟结构等。

比如:“霜雪纷纷”的主谓结构,是指霜雪不断地落下。

二、熟悉常用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经常使用一些常用的词语,如“之”、“乃”、“其”等。

熟悉这些词语的用法和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此外,还需了解文言文中多用的成语、谚语等,以便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比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并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脉络。

四、注意篇章结构文言文中常常有大段的描写或叙述,要注重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找出关键句、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划线、标记等方式,将文章中重要的信息突出显示,有助于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五、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在学习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过程中,要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学习。

可以多做一些模拟题和阅读理解题,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

六、阅读相关文献和文章可以多读一些与文言文相关的文章、诗词等,加强对于古代人物、历史事件等背景知识的了解。

熟悉历史背景对于理解文章内容非常重要。

以上是小升初语文知识归纳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善用这些技巧,轻松应对考试,取得好成绩。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相信大家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祝愿各位同学在小升初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小升初择校常考文言文

小升初择校常考文言文

小升初择校常考文言文1 .《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注释:①舍: 家. ②嬉: 游戏. 所以: 用来. ③处子: 安顿儿子的地方. ④墓间之事: 指埋葬, 祭扫私人一类的事. ⑤贾人: 商贩. ⑥衒卖:沿街叫卖.⑦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⑧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译文: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2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归④,谓其人⑤曰:“今日病⑥矣,予⑦助苗长矣!”其子趋⑧而⑨往视之,苗则槁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⑾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⑿无(13)益,而又害之。

(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

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注释]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②长(zhǎng)——生长,成长。

小升初文言文常考知识

小升初文言文常考知识

小升初文言文(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c.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d.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三)以1.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例: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解释

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解释

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常见的词语意思
解释
在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古文词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对于正确理解古文的内涵及答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文词语及其意思解释。

1. 是:表示肯定的、加强语气的助词。

在古文中,经常用于加强表达,强调肯定的意思。

2. 不:表示否定的、消极的意思。

在古文中,常用于否定句或对比句中,表示不做某事或与某事相反。

3. 忽:表示短暂的、突然的意思。

古文中经常用于描绘一种行动或状态的突然变化。

4. 於:表示在、在于的意思。

古文中,常用于表示某事或某人处于某种位置、状态或属于某种范围。

5. 亦: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在古文中,常用于表示某种相似或同样的情况或观点。

6. 。

:句号,表示句子的结束。

在古文中,常用于分隔不同的句子或表示句子结束。

7. 之:表示代词的所有格,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在古文中,常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所属关系。

8. 者:表示人或物的意思。

在古文中,常用于表示人或物的身份、职业或特征。

9. 如:表示像、如同的意思。

古文中,常用于进行比喻,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做类比或相似。

10. 以:表示用、凭借的意思。

在古文中,常用于引导手段、方法或条件。

通过对这些常见的古文词语的意思解释的了解,我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准确地回答小升初小古文考试中的相关问题。

同时,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积累更多的古文词语及其意思,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小升初必读文言文1、《杨氏之子》【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词语解释】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曰:说。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很。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词语解释】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峨峨:高。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绝:断绝。

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

善:擅长,善于。

若泰山:就好像泰山一样。

若:好像。

曰:说。

善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意为“好啊”,“妙啊”。

洋洋:广大。

谓:认为,觉得。

之:代词。

必:一定。

所念:(心中)所想到的。

得之:知道,明白。

必定准确的知道。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知趣相同和有共同语言的人。

近义词:知己、知交、知友。

破琴绝弦:把琴摔坏,把弦拉断。

不复鼓:复:再,重新。

再也不弹琴。

【译文】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于倾听。

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

小升初常用文言文虚词汇总

小升初常用文言文虚词汇总

小升初常用文言文虚词汇总(一)常用虚词及义项1.则:便,那么,就;是,就是2.者:个;的人3.之:的;它;他4. 欲:想要5. 皆:都6.甚:很7. 其:它;他8.以:用;依据9. 至:到10.而:连词11.何:什么;为什么12. 于:在13. 乃:于是;这才14. 偶:碰巧15. 遂:就16.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表示疑问语气,呢17. 及:到、至18. 矣:了19. 为:成为;是;被20.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呢、吗21. 亦:也22. 焉:语气词,无意义23. 将:将要,将会24. 盍:何不25. 颇:很26. 即:立即;就是27. 尚未:还没有28. 惟:只有29. 故:所以30. 哉:啊,表示感叹语气31. 徒:只、仅仅32. 所:表示被动33. 殊:很,非常34. 固:本来35. 复:又36. 适:刚巧37. 尝:曾经38. 自:从39. 此:这里40. 若干:多少41. 昔:过去,从前42. 愈:更加43. 毋:别,不要(二)次常用虚词及义项1.所:代词,表示“……的人”“……的事物”等2. 因:于是3.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这样4. 遽:急忙;就5. 何如:怎么样6.盖:大概;承接上文,表示原因7. 耳:语气词,啊8.未若:不如9.故:原来;原因;缘故10. 谓:叫作;告诉;说,用于评论人或事(“此之谓也”)11.且:将要12. 非:不是13. 徒:空;白白地14. 何以:怎么15.咸:全,都16.莫:不要,不能17. 但:只,仅仅18. 亦:也,也是19.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语气助词,呢20.及:到,至;比得上21.乍:忽然22.犹:还,仍然23.于:比;在24. 何为:为什么25.若:如果,假如;如;这个26. 是:这,这个27. 为:做28. 夫:发语词29. 呜呼:叹词30.固:本来;通“故”,所以31. 弗:不32. 其:句中语气词,表示商量的语气;其中的33. 孰:谁34. 以:认为,以为;用35. 此:这36. 至:最,极37. 安:怎么38. 几何:多少39. 辄:总是40. 俱:一起41. 倘:假如42. 庶几:副词,表示可能或期待43. 尔:而已。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词语用法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词语用法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词语用法(一)★以★1.(动词)认为,以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以为妙绝。

——《口技》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2.(介词)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①可译为“用”“拿”。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山市》徐喷以烟。

——《童趣》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狼》或以钱币乞之。

——《伤仲永》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核舟记》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成,将以攻宋。

——《公输》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唐雎不辱使命》②可译为“靠”“凭”“凭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使命》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隆中对》何以战?/可以一战。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曹刿论战》③可译为“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必以信。

——《曹刿论战》3.(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宅边有五柳树,引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二个“以”)——《送东阳马生序》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以君之所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一个“以”)——《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

(完整)六年级小升初常用文言文字词解释

(完整)六年级小升初常用文言文字词解释

将:统帅、指挥、统领何:怎么、为什么、怎么办、多少尝:曾经、常常、尝试、品尝故:所以、死亡、老朋友、原因、缘故以为:认为自是:从此乃:就、于是此:这遂:就、于是俄而、少顷、须臾:一会儿方:正、刚、方圆耳:罢了诸:各位举:推荐迁:调任且:而且道经:路过颦:皱眉归:回还:回去所以:......的原因皆、咸、俱:都比期年:到了第二年期:满一年昔:从前悦:高兴胡:为什么已:停止患:祸患、灾难向:从前素:白色退:回去释:放下破:漏水下沉安:怎么于是:在这时伐:攻打旦:天亮时、早晨虽:即使可以:可以凭借克:战胜逐:追赶靡:倒下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复:又测:估计伏:埋伏纳:接受修:长、高、有、又服:穿戴窥:偷偷地看、照复:又一次谋:商量杂然:纷纷许:赞同置:安放苦:愁特:只不过诲:教导惟、但:只思:想援:取若:好像扬其目:瞪着眼蒙昧:用袖子遮住眼谏:劝诫亡:逃跑、死了、丢失使:派、让毕:完数:几遽:急忙、马上可:大约辍然:中途停止引:拿少:小时候攫:抢衣冠:穿戴衣帽腰:腰上缠着雨:下雨徒:白白的竞:走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资:借偿:报酬邑人:同乡食:吃粮食愿:希望逮:达到操:拿度:量至:到莫:不,没有初:刚开始讴:歌若:假如,如果穷:尽辞:告别余:我啖:吃嗜:喜欢孺子:年轻人学问:好学善问侍:在旁陪着敝:破旧契:刻惑:糊涂笈:书籍亟:急于:在盍:何不狩:打猎轻:轻视蹉跎:光阴虚度黯然:沮丧的样子沃面:洗面孤:失去父亲、孤儿诟:骂示:给......看岁:年苟:如果泊:停赦:免除坐卧:坐立、躺下屏居:隐居即:就尔:你子:您谨之:慎重对待他贻:赠送毋:不虑:担心匮:缺乏无恙:安好吏:公差伺:侦察等候经日:经过一天许:左右、上下云儿:罢了横渡渡到河中央鞭笞:受鞭打俯首:低着头报予:回报我。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必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答案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必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答案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必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答案解析)【要点梳理】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准确掌握常见虚词“之、其、而、已”等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3. 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其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例题精析】例: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屠大窘奔倚dān dān míng________相向目似__(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词语用法(一)★以★1.(动词)认为,以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以为妙绝。

——《口技》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2.(介词)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①可译为“用”“拿”。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山市》徐喷以烟。

——《童趣》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狼》或以钱币乞之。

——《伤仲永》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核舟记》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成,将以攻宋。

——《公输》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唐雎不辱使命》②可译为“靠”“凭”“凭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使命》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隆中对》何以战?/可以一战。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曹刿论战》③可译为“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必以信。

——《曹刿论战》3.(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宅边有五柳树,引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二个“以”)——《送东阳马生序》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以君之所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一个“以”)——《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夫不能以游堕之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满井游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第一个“以”)——《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微。

——《出师表》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5.(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也可不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6.(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来”?也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以请。

——《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7.(连词)表目的的关系①可译为“来”“用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出师表》则责攸之、帏、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出师表》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公输》②可译为“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8.(助词)表示时间、方位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自既望以致十八日为盛。

——《观潮》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出师表》9.(副词)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为★一、读作wéi时1.(动词)做,干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2.(动词)当,担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动词)筑,造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第二个“为”)——《公输》4.(动词)题,写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5.(动词)看作,当成,当作,结为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童趣》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隆中对》6.(动词)成,成为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卒之为众人/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伤仲永》得为众人而已耶?——《伤仲永》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小石潭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7.(动词)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两小儿辩日》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读作yǔ时1.(动词)给,给予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2.(连词)和,及(注:连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为并列关系,顺序可以颠倒)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醉翁亭记》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公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松武判官归京》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3.(介词)跟,通(注:介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不构成并列关系,顺序也常常不可颠倒)蹲其身,使与台齐。

——《童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山市》夸父与日逐走。

——《夸父逐日》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与蒙论议。

——《孙权劝学》神情与苏、黄不屑。

——《核舟记》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念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而此地适与余近。

——《满井游记》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隆中对》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出师表》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本文由简单初中生jd100cz整理)4.(副词)相伴,一起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二、读作yú时5.通“欤”,表疑问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三、读作yù时6.(动词)欣赏未复有能与其者?——《答谢中书书》四、读作jǔ时7.(动词)通“举”,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小升初常考文言文词语用法(四)★其★1.(代词)这,那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

——《桃花源记》其船背稍夷。

——《核舟记》一狼洞其中。

——《狼》2.(代词)他,他们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既出,得其船。

——《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问其姓氏。

——《湖心亭看雪》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3.(代词)它,它的则题名其上。

/其色墨。

/其色丹。

——《核舟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飞漱其间。

——《三峡》及其日中屠乃奔倚其下。

(代词,指柴草堆)——《狼》帝感其诚。

(代词,指愚公)——《愚公移山》屠自后断其股。

(代词,指狼)——《狼》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代词,方仲永)——《伤仲永》并自为其名。

(代指自己)——《伤仲永》亲旧知其如此。

(他,代五柳先生)——《五柳先生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它,代指千里马)——《马说》小升初常考文言文词语用法(五)★若★1.(动词)像,好像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山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花源记》右手攀石趾,若啸呼状。

——《核舟记》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满井游记》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逐浪排空。

——《岳阳楼记》2.(动词)及,比得上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3.(代词)你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4.(代词)此,这样的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5.(连词)假如,如果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6.(助词)用于词尾,可译为“……一样”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公输》小升初常考文言文词语用法(六)★则★1.(副词)乃,就是。

用以加强肯定语气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伤仲永》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2.(副词)表示顺承楼愈高,则明渐少。

——《山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两小儿辩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核舟记》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核舟记》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观潮》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三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作则飞沙走砾。

——《满井游记》不效,则治臣之罪。

——《出师表》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鱼我所欲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