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死之谈

合集下载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其中的生死观不仅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对现代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家对于生死的看法可以概括为:生死相依,生死无常,生死自在。

道家认为生死是相互依存的。

在道家看来,生与死是一个整体,生命的产生与消亡是不可分割的过程。

正如道家经典《道德经》所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而后生。

”这表明生命的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态,正如春天离不开冬天,夜晚离不开白天一样。

道家认为生死是无常的。

道家主张变通、拥抱变化,因此他们对于生死持有的态度也是相对开放的。

在道家看来,生死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预知和掌控的。

他们主张顺应自然,接受生死的无常性。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提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意味着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构成的,通过相互平衡、调和来实现和谐。

生死作为阴阳两极之一,同样也需要被接纳和平衡。

道家认为生死是自在的。

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追求自然的本性和自由自在的状态。

在道家看来,生死并不是一个可怕或者避免的事情,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应该随之而来,顺其自然。

生死是一个自在的循环,正如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所说:“生之徒,其生也脆;其死也坚。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表明只有接纳生死的无常,才能达到生命的自在、坚强和和谐。

这种道家的生死观对现代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家的生死观提醒着人们要顺应自然,接纳生死的无常性。

现代社会往往过于追求安逸和稳定,很多人对于生死有着很强的恐惧感。

道家的生死观告诉我们,接受生死的无常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有真正接纳它,才能调整好心态,平衡自己的情绪。

道家的生死观给予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

现代社会对于生死的态度往往是消极的,人们往往因为害怕死亡而放弃希望和挣扎。

道家的生死观告诉我们,人可以选择接受生死,也可以选择反抗生死。

死亡并不是最终的终结,而是一个循环中的一环。

浅谈老庄的生死观

浅谈老庄的生死观

浅谈老庄的生死观生死问题既是人类思辨领域中的一个永恒课题,又是人生实践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于生死,人们一向很忌讳谈论。

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哲人们并未停止过。

而本文就老子与庄子的生死观来谈谈现代人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生死问题。

老子的生死观老子认为,“生”即生命的产生及其生长、生存,是活生生的存在,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状态。

在老子看来,万物之生是由“道”派生而来的,其自身不具有根源性,是必须依据“道”而产生的。

然而“道”也不是有意生万物,万物之生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实。

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自然也与物之生一样,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应该是一种生存,活生生的存在,当然按照老子的思想,“人之生”也应该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状态,人应该任其自然的生长、生存,而非任意终结。

在老子那里,“死”就是生命的终结。

然而老子认为有一种超越“生死限制”的存在,即“道”。

正所谓“谷神不死”,万物的总根源—道,是永远不会枯竭死亡的。

因而,老子认为,除“道”之外,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有生必有死。

可以说,死亡时生命的终结,是每个生命必然的归宿。

因此,对于死亡,老子认为没有人愿意接受,没有不怕死的。

人们对于死亡时畏惧的、厌恶的。

有些人将人们对死亡的这种畏惧与厌恶归结为惧恶死亡后的虚无。

但是老子却不这样认为,死亡并非是走向虚无,而是一种回归,是向自然回归,向生命之道回归。

人们的惧怕与厌恶是因为生命即将结束,这意味着远离亲友,回归自然生命之道。

老子指出,死亡对于人而言是必然的,但却是可以超越的。

他区分了“死”与“亡”,“死“是指生命活力和机能的消失,生命运动的停止,它偏重于形体而言;“亡”指消失、不存在,归于无。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生命体本身有生则必有死,及其生命活力和机能的存在时间都是有限的;但是生命体的“死”不等于整个生命的“亡”,因为生命存在除了形体因素以外,还有精神因素,生命形体可以死去,可是生命精神却可以在生命体死去后继续发生作用或发挥影响。

对待生死的看法

对待生死的看法

对待生死的看法中国人向来崇尚“生”,对于“死”这件事,这个词都讳莫如深,大家都很避讳“死”这件事,不愿意直接说死去,古代,君王或诸侯去世称为驾崩、卒、薨。

现在人去世,会叫做人走了,即便人们不敢正视死亡,但这是人类最正常的一种现象和反应,早晚需要面对的问题,人应该学会正视生死观。

那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对待生死观?人的一生中生死只有一次,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生与死。

古代士人有两种生死观。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司马子长曰:“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简单地说,前者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后者主张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

中国人其实是很不愿意谈死亡的,甚至觉得这个字眼很不吉利。

这跟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大家忌讳谈死,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死了也说成是“老了”或者“走了”。

谈死色变的文化基调,衬托出一种灰色的人生态度。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然而,人们往往非常重视“生",对老、病、尤是死亡一直讳莫如深。

特别是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现在,“体面而有尊严”的活着已深入人心,而对死亡却异常忌讳,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

”死亡”这个话题,不仅仅代表着言语上的不吉利,更被置于道德的高架上。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死亡,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中,都要伴随着很多次“死亡”,亲人离世,或者认识的人离世,这些都是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尽早的对孩子进行有益的“死亡教育”,向孩子讲解死亡的话题时不要欺骗,那些看似美好的谎言只是家长对死亡的另一种逃避,在死亡教育这件事上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其次要如实告知,告诉孩子死亡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不应过分恐惧,更不应是无限的美好。

浅谈生死演讲稿三分钟

浅谈生死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生死。

这是一个关乎每个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在这里,我将用三分钟的时间,与大家浅谈生死。

首先,让我们从生说起。

生,是生命之源,是宇宙间最神奇的现象。

从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的诞生,从胚胎的孕育到婴儿的啼哭,生命的过程充满了奇迹。

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爱情的结晶,都是生命的传承者。

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不断地学习、成长,体验着喜怒哀乐,感受着世界的美好。

生,让我们拥有了无尽的可能,让我们拥有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然而,生命并非永恒。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探索生死的奥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都对生死有着深刻的见解。

儒家讲究“仁者寿”,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寿命更长;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佛家则认为生死轮回,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解脱。

这些思想都在告诉我们,生死是生命的必然规律,我们应该正视它,接受它。

接下来,我们谈谈死。

死,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归宿。

面对死亡,人们会产生恐惧、焦虑、不舍等情绪。

这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是我们对生命价值的反思。

死亡让我们明白,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

正如古人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贡献。

那么,在生与死之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珍惜当下。

生命短暂,我们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吵、抱怨和悔恨中。

要珍惜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让生命充满阳光。

第二,追求梦想。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让生命充满活力。

第三,关爱他人。

生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应该关爱身边的人,帮助他们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四,传承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谈谈老子的生死观

谈谈老子的生死观

谈谈⽼⼦的⽣死观
这是⼀个⽐较有趣的话题,缘起于⼀次与如何⽼师的争论。

如何是欣赏基督的态度的,⾄少基督关注苦难,当然也包括死亡,⽽中国的传统⽂化是漠视死亡的,并且举出了《⽼⼦》为例。

这么说多少有些冤枉中国⼈,只是⼈们对于死亡的态度不⼀样⽽已,没有漠视这⼀说法,相反,中国⼈倒是⼗分重视死亡这件事情的,⽽且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要开始训练如何接受死亡这件事。

⾸先中国⼈的葬礼是⼗分隆重的,官员家的⼈死了,还可以在爵位上⾼升⼀级(当然仅限于牌位的书写),就是普通⼈家的葬礼,那也是繁琐的不得了,这⾥不⽤赘述,《礼记》上⾯记录的很全。

繁琐的礼节⼀⽅⾯是表达对故去的⼈们寄托哀思,但更⼤层⾯是对在世⼈的⼀种教育,当让也包括死亡教育。

其次,中国⼈虽然很忌讳说死这个事情,但⼀般上了年纪的⼈倒是有意识的去接触死亡的⼀些东西,⽐如寿材(棺材)、寿⾐等等,《中医⼏度秋凉》这本书中记载,作者对其母亲的死亡教育做了详细的描述:到了⼀定时节,作者的母亲会把寿⾐拿出来晒晒打打,防⽌⾍蛀,到后来甚⾄穿上寿⾐在寿材⾥躺上⼀躺,亲⾃感受⼀下。

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是⾃然⽽然的事情,没什么⼤不了的。

我想这并不是漠视死亡,相反我倒是认为对死亡相当的尊重和理解,因为“⼈固有⼀死”嘛,只不过“或重于泰⼭,或轻于鸿⽑‘’⽽已。

当然,如何⽼师对⽼⼦的批判来。

儒教的生死之说

儒教的生死之说

儒教的生死之说人事之大,莫过于生死。

生死关切,是人的基本焦虑,生死问题是人的根本问题。

《礼记》曰:“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

[1] 参通幽明,究明生死,此儒教大道所系。

究幽明之际,知生死之道,是儒教的重大教义。

1)原始返终,知生知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 许多人依据圣人这两句话,便断定儒教只关注现世,不关注来世,重生不重死,言生不言死。

认为儒教不关注死亡问题,把死亡之事与鬼神之事悬置不论。

这是对圣言的误解,是对儒教教义的误解。

其实,儒教非常关注也非常重视死亡问题。

圣人以神道设教,生死之道、鬼神之道是儒教的重要内容。

对死亡问题的重视,与对死后世界的关注,是儒教教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儒教有自己的生死观,有着关于灵魂世界及神鬼之道的系统阐述。

这些观点和阐述详见于儒教经典与先圣先贤的言论之中。

这是儒教的基本教义,儒教既是入世间法,也是出世间法。

《礼记》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这里“明”是人间世界,“幽”则是人死后的世界,即神鬼的世界。

礼乐即“入世间法”,系指仁义礼智之性、“修齐治平”之道、“人伦纲常”之道;而鬼神之道,也就是出世间法。

依儒教教义,幽明相通,生死不贰。

入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一以贯之,悉统于天道。

入世间法就是“生”之道,“生”之道即人之道。

人道本于天道,人道与天道相贯通,人道是天道天理在人世间的落实。

出世间法就是“死”之道,“死”之道即鬼神之道。

鬼神之道是天道天理在灵魂世界,在神鬼世界的落实。

故出世间法也与天道天理相贯通,神鬼之道亦是天道。

故依儒教教义,生之道即死之道,明之道即幽之道,人之道即神鬼之道。

幽明之道,生死之道都统于天道。

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明有善恶,幽有屈伸;明有正邪,幽有清浊;幽明相通,生死不贰。

故知生即可知死,知人之道就可以知鬼神之道。

故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此话并非不关注死亡,恰恰相反,这正是究竟之说,是对生死之道的大彻大悟。

如何跟孩子谈“生死”

如何跟孩子谈“生死”

如何跟孩子谈“生死”如何跟孩子谈“生死”如何跟孩子谈“生死”妙妈“妈妈,人为什么会死啊?”如果你的孩子这样问你,你该怎么回答?很多家长选择避而不谈,或是用童话故事来婉转告诉孩子,但很少有父母会直接将生死问题告知孩子,毕竟国人对于“生死”的话题饱含敬畏。

然而,每个人都会面临生死,这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话题。

要让孩子知道生死的含义,他才会懂得珍惜生命。

那么,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跟孩子讨论生死呢?1面对孩子的疑问不回避当孩子问你”人都会死吗?死了之后去哪里了?“之类的问题时,不要立马回避孩子的提问,可以告诉孩子,人类生老病死是常态,每个人都会经历,就连身边的花草树木也会有凋零的时候。

2不要加大孩子的恐惧有时候,孩子看到关于死亡的新闻会非常害怕,甚至会产生恐惧心理。

比如孩子看到有人坐公交车出车祸,从此就对公交车感到害怕抗拒。

因此,家长平时不要给孩子看这些新闻,如果孩子不小心看到了,家长要告诉孩子,只要自己小心注意,就能避免受到伤害,无需感到害怕。

切忌为了保护孩子而用这些新闻来恐吓他,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心理变得脆弱。

3如实告诉孩子很多家长怕孩子接受不了,喜欢用童话故事来弱化死亡的含义。

但是如此一来,孩子依然不懂生死的真正含义,也就不会对生命感到敬畏。

家长不妨如实告诉孩子,人类死亡也就是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意思,让他知道要好好爱惜自己的生命。

如果孩子一时之间还是难以理解,家长也不要着急,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他自然会了解的。

怎样和孩子谈生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好朋友秀梅和她的女儿的故事。

这两年来,清明上坟成了秀梅的一件大心事了,因为她7岁多的女儿玲玲总会在上坟回来以后几天晚上哭闹睡不好,吵着要到“天上”去找姥姥。

在玲玲四岁多的时候,一直带着她的姥姥去世了,当时妈妈又悲痛,又不知道要怎么跟孩子说,就对玲玲说,姥姥飞上天了,还会回来看玲玲的。

从那以后,每次扫墓玲玲就问姥姥为什么还不回来呢?一直要求妈妈带她到“天上”去找姥姥。

论生死初二高分议论文

论生死初二高分议论文

论生死初二高分议论文论生死议论文1生和死,向来是人们常讨论的问题。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所以便不得不谈之有的人,一生下来,似乎便是为非作歹的。

为何为非作歹?原因很简单。

为了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享尽荣华富贵。

荣华富贵是很多人所想的!可就是有些人,把它看得太重了点!这些人,大都是愚昧的。

但凡大彻大悟之人,绝不会如此,在他们看来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李太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啊!人生易老,何必过于追求权财?就算你得权得势,富可敌国,权倾朝野,日子又能有几何?最多不过百年罢了,终究是“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又何必苦苦求之?当然,“生是也,死亦是也。

”这绝非我的本意。

生无所求,死必憾!做“活死人”,一生碌碌无为是不可取的。

我们不但要活着,而且要活得长久,活出精彩。

正所谓“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古往今来,多少名垂青史,万人景仰的人,大多穷困潦倒,绝非大富大贵之人。

而那些贪得无厌的权贵们,要么是遗臭万年,要么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

就那么几颗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

著名诗人藏克家的一首诗中说得好:“有的人他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为什么呢?这在他的另几句诗里便可找到答案……说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永生”吧!道理很清楚,你是想象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清”,还是象和申为荣华富贵而不择手段?想要得到“永生”,就得为后人留下点什么,而不是只懂得“索取”。

是的,有一双眼睛,时刻在盯着我们,就像我们盯着古人一样,这就是“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杜牧对秦之灭亡发出感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秦人不正是为巩固其霸业,而施以暴政,终为后人所唾弃吗?寓形宇内复几时,若无所为枉此生!抛开荣华富贵,唤醒内心深处的最原始的本质,把一生过得轰轰烈烈吧!等到那个时候,你便清楚地明白“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论生死议论文2一个人的生与死应当震撼世界的某一处乃至整个世界。

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1000字

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1000字

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1000字对于人的一生,生死总是难免不了的。

可以说,从一个生命的诞生,死亡就已开始伴随着他了。

因而,面对无法避免的生与死,我们何尝不以笑面对,用笑走完着由生到死的旅程,我想我们获得的是那份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真谛。

一个人的生与死应当震撼世界的某一处乃至整个世界。

要让其生成为世之荣幸,其死亦成为世之悲哀。

要让世界永远的记住他,永远知道其生对与世界的可贵,其死对于世界的损失,因而也不枉此生。

一个人既然能够有幸降生在这个世界,就应当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弥补自己的空缺,永不言弃的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锲而不舍的奋斗下去。

这样才能达到为世界而生,为繁荣富强而活。

既而到了自己的垂暮之年,自己的死也犹如余音,绕梁不绝,响世不息。

小沈阳说过:“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眼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

”确实,生命的短暂令我们无法感知。

而生命,作为生死之间的旅程,在其中我们会遇到痛苦、遇到挫折、甚至是生于死的选择。

用笑去面对吧,笑看痛苦,我们获得的将会是一份快乐;笑看挫折,我们获得的将会是一次磨练;笑看生死选择,我们所得到的不仅是生于死的意义,还有着对于人生与生命的真谛。

这就是笑看生命,这就是笑看生死的过程,它是一种淡定,一种乐观,是一种直视生死的力量。

笑对生死,不是浮浅的以笑面对生与死,它是一种积极、乐观、顽强,简言之,就是要顽强、乐观的面对生死。

谈到生死,便不得不想起那些生在沙漠,死在沙漠的骆驼草。

它们艰难的生活在沙漠,在绝情的风沙中摇动身躯,生死的命运完全被大漠所吞噬。

但是,它们依旧努力的生长,在恶劣环境中演绎顽强的生命。

物且如此,人何以堪?当我们面对生命,面对生死,总会抱怨生命的短暂,抱怨生死的即逝,被命运所控制,被生死所主导。

但看那似羸弱、脆小的骆驼草,在一曝十寒、风雨无常的大漠中,虽命运被控制,却依旧顽强生存,直至生命的终结。

有人之所以不能,是因为还不能做到笑对生死,因为笑对生死的人,即使命运、生命被掌控,也从不轻言放弃,轻言失败,直至奋斗到、顽强到、以笑面对到死亡。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 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 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 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 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㈠中国人的死亡观 ⒈原始死亡观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思维能力极其低 下,人类尚不能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 眼光看待死亡,这就使人类的原始死亡观普遍采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话 形式,也就是说死亡问题始终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 征——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⑴原始死亡观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否定死亡的普遍必然性和不可 避免性; ⑵原始死亡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死亡终极性的否定; ⑶原始死亡观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 ⒉现今中国人心中的“死亡”概念的含义和意向 ⑴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 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⑵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 ⑶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追
古之真人,在《庄子》里面,在道家里面,真人的境界是被立得 极高的!佛教一天到晚都在说生死事大、轮回是苦,但是在《庄子》 里边,他就把这个放得下!"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他把一切都归之 于自然了。生,是老天爷生你,是天之所为,死也是老天爷让你死, 是天之所为,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无可奈何,那我就只能安之 若命。你如果不安之若命,你还要在里面添加点喜怒哀乐,你就是吃 饱了没事干,太傻了嘛!我们现在遇到病,放不下,还不是要去找医
人类最早认识死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位一 个人不会动作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没气(呼吸)了才是死; 人类进化了,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而现代医学则定义强调灵魂、肉体的二重性和 人、兽差别,因此,在博恩大夫看来,人的死亡在于灵魂和肉体的分 离,动物的死亡则意味着基本生物机能的终止。而《苏联百科全书》 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死亡与器官的生命活动的停止同时发 生,因此,也与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系的个人毁灭同时发生;从更普遍 意义上来讲,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质的最终停止,同时还伴有蛋白质的 分解。只有在对有机体的生命本质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基础上,死 亡才能够被理解。”中国古代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如何对待死亡时,告 诫弟子:“未知生,焉知死”。古希腊大哲伊壁鸠鲁也有一段名扬四海 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论述:“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 我们就不存在了。”德国大哲海德格尔也曾说,人之“生”与“死”并非 人生的两个端点,而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宿 命,因此,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抛掷出去再反弹 回来而得到规定的。所以,人绝不可以只埋首于“活”,在世俗的生活 中混沌不明地“活”,而要时常安静地“思”,尤其要正视“死”,时刻想 到“死”。这就是人“生”中重视死亡问题考索的意义和价值。

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_谈谈我的生死观作文

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_谈谈我的生死观作文

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_谈谈我的生死观作文面对死亡,我真的不会畏惧。

我会坦然的回味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恩恩怨怨,深知离去,那是人生的必然,无法避免,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用微笑去迎接一个新的世界。

下面小编为您推荐的是有关人生感悟的文章,欢迎您进行阅读。

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篇1人的一辈子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生”与“死”。

从出生到死亡,那就是一个的一辈子。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好象从来没有愁事。

”我说:“人的一生中本不该有任何烦恼,如果把一切事情都想开了,就会很开心的。

我的观点是,最应该想开的,那就是视死如归,当永远闭上了眼睛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那是去拥抱另一个世界,所以含笑九泉是值得高兴的事。

因此,连死亡对我来说都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事情能够令我不愉快。

”如果把死都看成是件无所谓的事,那么人生的快乐就会时时伴随着自己。

小时候就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她视死如归,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

还有许多年轻的先烈们把自己的短暂生命都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他们都做到了含笑九泉。

我总是记着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自己虽然对社会对人类没有什么贡献,但是起码能够做到死而无悔,死而无愧,死而无怨,死而无忧,因此当我活着的时候就能够心情愉快,笑看人生。

恩格斯说:“死是死者的幸福,活者的痛苦。

”其实,每个人都应当把生与死看开些才对,实行计划生育,限制了无数人的出生,而如今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幸运儿。

每个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应当是快乐的一天。

俗话说的好:“无欲无忧,无求无恼。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但是若与不如自己的人相比,情况就大不一样,就会知足常乐。

我经常想到的是还有那些吃不上饭、念不起书、看不起病的贫穷人,还有那些忍受各种疾病煎熬的人,我身体健康,衣食无忧,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快乐的理由呢。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想,将来若到了快结束生命的那一天,我依然能像往常一样悠然的享受夜的宁静,因为那是永远的安眠。

谈判技巧之生死对话最危险的反劫持谈判

谈判技巧之生死对话最危险的反劫持谈判

生死对话最危险的反劫持谈判面对持刀挟持人质的凶手、腰间绑满炸药的歹徒,仅凭三寸巧舌解救受害人,无疑是世界上风险最大的谈判。

要丑的不要帅的说到中国的谈判专家,不得不提及被誉为“行内第一人”的高峰。

高峰曾是湖北公安学校的一名老师,这位从警20多年的老公安,当时已经是突击审讯高手,他对“江南贼王”的温情审讯案例,至今仍让警察们津津乐道。

那个据说自少年偷到中年从未失过手的“贼王”,在见到高峰之前,已经被警察盘问了无数次,但他只字不说,最后公安局决定请高峰去试试。

高峰带着两包香烟进入审讯室,“我是警察的师爷,对你那点破事不感兴趣,但我对你凄凉的人生故事和悲壮的经历充满兴趣,我想了解你的过去。

”这是高峰说的第一句话。

接着,他点燃一支烟抽了起来。

“你要不要来一支?”高峰试探性地问他。

对方瞅了高峰一眼,半信半疑地说:“你说我?我能抽吗?”“哎呀,烟搁这儿就是抽的嘛,来吧,我给你点上。

”“贼王”硬生生地看了高峰一眼,这个偷钱时手脚利索的人,接过香烟时手却在抖。

高峰知道机会来了,他从对方腿上一条缝了26针的伤疤聊起,“贼王”便心无芥蒂地开始跟他侃侃而谈。

谈他的人生经历,他怎幺留恋父母,怎幺埋怨社会……高峰也谈自己的人生体会,谈他对“贼王”的理解。

就这样,两人从早上9点一直聊到傍晚,最后,“贼王”泪流满面地对高峰说:“你说的话入情入理,就冲着你,今天栽了我也认了。

”当晚,他供认了9起盗窃大案。

以人性化办案为准则,深谙心理学的高峰在湖北当“警察师爷”期间,用温情沟通的方式“撬”开了许多要犯的口,协助公安局破获了300多起重大案件,这也为他后来成为“国内首席反劫持理论专家”奠定了基础。

作为谈判专家的“总教头”,高峰选拔学员时的原则是“要矮的不要高的,要瘦的不要胖的,要丑的不要帅的,要老的不要年轻的”。

当然,长相“低调”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从业者还要具备以下条件:年龄在35~46岁之间,要有丰富的口头表达能力,甚至有一定的表演技巧;拥有敏捷的思维、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是刑警、特警或巡警出身,具备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_谈谈我的生死观作文(2)

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_谈谈我的生死观作文(2)

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_谈谈我的生死观作文(2)谈谈我的生死观文章篇3重新认识死亡,拥有正确之生死观,即可知长寿未必可喜,死亡亦不足忧,所应关注者为‘死往何去’。

前已言及神识不死,仅在不同时空转换,死亡即转换之过渡阶段。

所谓‘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

’学问为治世之本,求学以增广见闻智识,学习生存之道,人人皆可胜任。

学习如何面对死亡,则非易事。

试问:‘应如何死?’人皆云:‘一息不来便死。

’此言固然不差,然欲死得自在、死得安详,却非吾人所能主宰。

何以得知?一般世间凡夫临命终时,多难免挣扎、痛苦,对金钱、子孙恋栈不舍,终至死不瞑目。

如下状况亦不乏其人:在医院急救,四肢发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半身不遂,手脚不听使唤;老来多病,子孙不肖,身心交煎,生不如死。

总而言之,于生命执著愈深,面对死亡时之痛苦愈甚。

死亡之情状约而有四: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及自如而死。

除修行圆满者可生死自如外,余三者皆无法自我掌控。

解脱之圣者面对死亡时,其心态迥异于凡夫。

如印光大师,于往生前一个月即已预告大众,早作准备。

又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往生前即预言数年后之事。

此二位圣者既能预知时至,自可心不贪恋、意不颠倒。

当其往生时,皆能安详示寂,此等来去自在的功夫,系平日认真修行之结果。

以其心胸宽大、平等,故尽虚空遍法界皆为其故乡。

足见修持之有无,其往生情形,实有天壤之别。

又如释迦牟尼佛火化后,得八万四千颗舍利子;章嘉大师火化后,得一万多颗舍利子,头盖骨上显现‘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另一高僧则烧出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此殊胜现象,实难以常理解释。

究竟当如何方能‘死得其所’,让亡者深蒙上乘利益?首在去除恐惧死亡之心理。

应先做好心理建设,内心如是观想:死亡一事,从古迄今,上自君王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乃至科学家、博学多能者,无一可幸免。

任凭阁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抑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亦难逃一死,更何况平凡如我辈?若先具备此种认识,接受‘人皆有死’之观念,并了知死亡之真相,方可祛除恐惧之心态。

结合兰亭集序谈谈对生死的看法作文

结合兰亭集序谈谈对生死的看法作文

结合兰亭集序谈谈对生死的看法作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兰亭集序》吗?这可是一篇超级厉害的文章!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我从这篇文章里想到的关于生死的事儿。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这意思就是啊,人生短暂,就那么一转眼的功夫。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他们年轻的时候风风火火,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可现在,他们的头发白了,背也驼了,动作也变得迟缓了。

我就想,难道这就是人生吗?时间怎么就这么无情呢?“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每个人活着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安安静静地思考,有的人喜欢自由自在地闯荡。

那面对生死,是不是也有不同的态度呢?就像我的同桌小明,有一次我们一起看了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里面好多人牺牲了。

小明说:“要是能一直活着该多好,死多可怕啊!”我当时就反驳他:“那要是一直活着,永远不会变老不会死,这世界不就乱套啦?”还有一次,我跟爸爸妈妈去参加一位长辈的葬礼。

我看到大家都哭得很伤心,我心里也特别难受。

我问爸爸:“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爸爸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生死是自然的规律,就像花开花落一样。

”这不就跟《兰亭集序》里说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一个道理吗?我们曾经喜欢的、珍惜的,很快就会变成过去,难道我们就因为知道会失去,就不去珍惜了吗?我觉得生死就像一场旅行。

活着的时候,我们欣赏沿途的美景,感受阳光的温暖,和朋友们一起欢笑玩耍。

而死亡,也许就是旅行的终点,虽然我们不知道终点是什么样子,但这一路上的经历才是最宝贵的呀!就像我们学习一样,考试可能有好有坏,但努力的过程才让我们成长。

生死也是这样,活着的时候好好活,死的时候也能坦然面对,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啊,同学们,咱们可别浪费时间,要好好珍惜每一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爱的人。

别等到生命的尽头,才发现还有好多梦想没有实现,好多爱没有表达。

我想说,生死不可怕,可怕的是虚度此生!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活出精彩,这样当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也能说:“我这一生,值了!”。

教师与学生的生死谈话 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师与学生的生死谈话 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师与学生的生死谈话设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教师与学生的生死谈话是一篇关于教育中一个重要但鲜为人知的话题的长文。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生死谈话。

生死谈话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就生与死这样的现实话题进行深入对话和思考的一种交流方式。

在人类社会中,生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地面对着这个问题。

然而,在教育领域,谈论生死却往往被忽视或者避而不谈。

这往往是因为我们过于注重学术、技能、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面对生死带来的内心困惑和情感上的需求。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死谈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无常,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生死的问题,如人生的目标、对生命的态度、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等。

通过深入的探讨,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可以受益于教师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为了进行有效的生死谈话,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关怀的态度。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思考,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认真的回应,尽可能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生死谈话,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各种挑战和困惑,增强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将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社会和人类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

因此,教师与学生的生死谈话是当下教育领域亟需重视和探索的一个重要主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通过清晰的文章结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脉络和思路展开。

首先,本文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文章的概述将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死谈话进行简要介绍,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明确文章的结构,简要说明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道家生死观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强调人生的自然循环和生死的无常性。

道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按照自然的规律运行的,生死只是这个规律的一部分。

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终点,人应该以宽容和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死,追求内心的宁静。

道家的生死观对现代人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生死观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焦虑和压力,人们常常为功利和欲望所困扰。

道家的生死观告诉我们,生命是一种自然而平静的存在,而不是追求无止境的物质欲望。

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追求自己内心的平和宁静,放下对物质世界的执着,以更深层次的层面去体验生活的真谛。

道家的生死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过分追求功利而忽视了生活当下的美好。

道家认为,生命是短暂而珍贵的,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当下的存在。

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理应被接纳和接受。

当人们能够放下对未来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就能更好地珍惜并体验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道家的生死观也提供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困惑于生命的本真意义,追问生活的目的和价值。

道家认为生死只是这个世界规律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是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和共鸣,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体验生命的美好并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思考有助于人们从功利和物质欲望中解脱出来,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为自己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道家生死观认为生死只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人们应该以宽容和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死,追求内心的宁静。

这种生死观对现代人生活和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珍惜当下的生活,以及深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它有助于人们解脱出焦虑和压力,找到生活的真谛,过上更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

从“未知生,焉知死”浅析孔子的生死观生死是人生命中不可逃避的重大问题,认识生死是我们的生命课题。

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未知生,焉知死”释义的探讨,对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生死观做粗略的分析,以期对生死做一定的了解。

标签:论语;孔子;生死观关于生死,一直是与人类最直接相关的问题,因为没有人能逃避不去面对。

因此,从人类诞生至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没有停止。

从出生开始,就一步步向死走去,是无法被人类所超越的自然规律。

人类对死亡的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无法获知具体的时代,但这不并不影响各时代的人去探索“生”与“死”。

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他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这是他对生死问题的正面直接回答,他所要表达的是“生”与“死”是同一过程,“死”是知的,但“生”是可以探索的,尽管依旧充满着迷茫,至少了可探知的对象,通过对“生”的知晓,从而对“死”做出应有态度。

一一般的说法是孔子重视生而避谈死,确实,在《论语》中,孔子关于“死”的言论极少。

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以下语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篇》)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颜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孔子甚少谈论生死,却对季路的提问几乎是直接的给予了回答。

对于“未知生,焉知死”,朱熹说:“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

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

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

对待生死的人生哲理

对待生死的人生哲理

对待生死的人生哲理对待生死的人生哲理1. 死亡并不一定痛苦,死亡也可以是对痛苦的一种救赎。

2. 前世如若不相欠,今生又怎会相见!3. 聚散无常,落叶安知花开日;生死有命,荣枯终归根先知。

4. 生死的别离,一次就足够了。

如果你爱我,你会舍不得。

5. 当人生到了连希望都可以放弃,转让的时候。

那就是面对死亡的时候。

6. 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7. 为了惧怕可能发生的祸患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一件懦弱卑劣的行为。

8. 我们为死而生,却又为生而死。

9. 是谁给你们权利去审判别人的生死,又有谁来审判你们!10.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11.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12. 语言是脆弱的,语言无法跨越生死,时间,痛苦,以及绝望。

13. 人有时候就算看淡了生死,但还是难以割舍感情。

14. 有生起就有灭亡,有生有灭,就是属于生死。

15.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6. 看事糊涂过的人,是因为宽宏大度,看透一切的人,是因为心有多痛?17. 生和死,其实是一个自然规律。

有生就有死,不生就不死。

18. 生死事大,你是否能作得了主。

19. 死亡对我来说也许可以忍受,可是眼睁睁等着厄运来临却叫人受不了。

20. 世上情花万种,有一种叫生死相随。

21. 无欲本清净,何故惹尘埃。

留得躯体在,常怀感恩心。

22. 生死如河,你为何不等我就独自渡过。

23. 侦察兵穷,穷的只剩下战友,侦察兵傲,傲的只分生死不分男女。

24. 惟其生命有终,时间短促,才愈加可贵。

25. 死亡不过是向彼生的过渡,你应该愉快地祝福。

26. 人人都不希望去死,甚至希望绝处逢生。

27. 生死不在意,不服气就干一架。

28. 解脱生死,善因恶果轮回的奥秘!29. 生命无价,会用才有价值,不会用则是白白浪费。

30. 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对待生死的人生哲理句子1. 假如,简朴的对待一切,信赖情人的爱,伴侣的真,遇事往甜头想,坦诚待人,不奢望不强求,天然不会烦恼,着实,快乐就在本身的心中。

浅谈生死

浅谈生死

浅谈生死作者:东野啸诺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17年第05期老实说,以我的年龄,直抒对生与死的感慨是难以想象的,未免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但读罢本单元的文章,我的心中也有一些想法,故而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浅谈生死。

第一次接触到生死,大概是在十多年前,也是一个寂静的晚上。

我问母亲,什么是生死?母亲说,生便是从睡中醒来,死便是从醒中睡去。

我似懂非懂,其实根本不懂。

生是什么?死又是什么?对于母亲近乎完美的回答,我却颇为怀疑。

这是否太狭隘了呢?后来,读罢莫言先生的《檀香刑》,我渐渐明白了生与死的意义。

书中说,每个人甘愿受死,不惧受死,是因为心中有所支撑,即认为自己做了神圣的事情。

这似乎对生与死的缘由做出了另一个完美的解释。

但生只是为了信念,死只是为了牺牲吗?我仍然找不到合理的原因。

终于,读过庄子的文章,我好像明白了生与死的真正含义—生者,赐也;死者,赏也。

生死亦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不同的两个字罢了。

我是怎么出生的,我不记得;我是怎么死的,我知道了也无用。

那又何必去忧虑生死呢?生又何忧,死又何惧?在人世时就潇洒地过一生,到死时便睡倒于天地之间。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放平心态,走过短暂又漫长的一生。

一切东西在生命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而生命在庄子的思想面前又显得更加微不足道。

活在当下,只要尽心尽力做好该做的事,生和死又有何妨?再恐惧,再悲伤,再院惜,生死也由命,修短也随化。

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对待生与死的态度,只要放下包袱,勇敢地在人生路上大步前行,死又有什么可怕呢?著名画家高更有一幅画,也是他的代表作,名叫《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以前我看不懂这幅画,只知道是关于少年、成年、老年的。

现在我明白了,生、活、死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我们既不畏生,亦不畏活,何须畏死?回想起母亲的话与莫言的书,也都颇有道理。

人的一生只不过从睡中醒来,为自己认为神圣的东西而奋斗,最终归于永恒的睡眠之中,仅此而已。

谈对生死的困惑和理解

谈对生死的困惑和理解

谈对生死的困惑和理解背后国文2019年3月27日,浙江省金华殡仪馆举办了一场的体验“死亡5分钟”活动。

据介绍,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人进行对生与死的启发和思考,“通过体验者直面人生谢幕的感受,传递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命、感恩生命、善待亲人的理念!”生死问题是大众一直关注的焦点,是古往今来一直延续不断的话题。

这是一个大的话题,特别大的话题,古今中外多少大哲学家一直研究争论至今仍没有弄明白的一个话题。

我没有能力挑战权威,更没有学问敢与先哲们切磋,我只是想把我所看到的、听到的、了解的一些东西与大家分享,谈一谈自己对生死的看法。

我借助思想的自由来谈这么一个大的话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惶恐不知所以。

但对任何事物,哲人有哲人的观点,平民有平民的看法,说抛砖引玉未免对自己的砖有些抬举,然他山之石则完全可以攻玉。

我想任何的言论不说有价值,至少有一点思想的小火花吧!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11》)你都还没有了解生的道理,怎么知道死的道理?他一下子把死的话题避开了。

大家知道,孔子不谈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20》)子之所慎,齐,战,疾。

(《论语•述而12》)孔子有他不谈的内容,有他特别谨慎对待的东西,然而他虽然避开、不谈、谨慎有些东西,他还是对生死,尤其是对死亡多有论述。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8》)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不妨。

死亡与闻道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古人对死亡如此看轻吗?是的,但他们不是看轻,没有哪个时代的人比他们更懂得敬畏死亡,那他们为何有如此的想法呢?抛开别后的不谈,那是因为人的生命中有比死亡更重要的事。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还有“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陶渊明《咏贫士其四》)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过去为了追求仁义、道义不惜牺牲生命,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还有人为了爱情放弃生命,甚至水火。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生死之谈
时间:2017-06-13 10:51:58 | 作者:王佳萍
对于光阴的流转,蒋捷曾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禅宗的女尼说:“尽日寻春春不见,芒鞋踏破岭头去。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观花望死,也算出世悟道了吧。

生死本是虚无的,也无所谓长短,在这红的樱桃、绿的芭蕉中,我们总在找寻生命的春天,以求得一丝快乐。

有时我想,人如蜉蝣般度过短短数十载,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并没什么不好。

可人本身是人,不是蜉蝣。

蜉蝣不会觉得自己渺小可怜,卑微低下。

它们是没有思想的,故不觉得痛苦。

也许是生命太短,而要做的事太多,太多的心愿未了。

人的心里?淝宄?:只要活着,就要活得丰盛热烈,好好地将自己呈于天地之间,让万物欣赏。

也许登上舞台,却无观众围观喝彩,其实,观众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心,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舞台上释放生命的光芒,任瞬间的光芒夺去一生的精华,至死犹不后悔。

生与死,是如同蜉蝣一样短暂的,令人深思之余,不禁想起稼轩的“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然而,稼轩在尘劳中奔波,二十一岁便已投身于民族大业,二十三岁已然名噪一时。

而我们,弱冠之年,过得最精彩的,也不过是拿着浪漫作幌子谈一场花期短暂的爱恋,却名之个性飞扬。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十年?假若活至古稀。

那在七十年中,前十年是无知的幼童,后十年是垂垂老矣的暮人。

中间五十年,除去吃、喝、睡,也只剩下二十五年可供挥霍了,在这二十五年中,有多少人能成就自我,敢在天地之间大喊一声:我一生实在活过了。

只怕没有多少人。

纵然,稼轩的英雄豪气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

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世界的过去,现在,将来同时进行着”。

当我们走到地球的同一位置时,不同时代的两个人也许会相逢,于是造就了穿越时空的对话,稼轩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相信心中有万象的人,即使隔了千年,其心性仍是相通的,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生死的价值不是很明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