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说课讲解共51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
◆习题题型设计较为传统,突出对学生思维 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以计算、填 空、应用题等题目为主,散见一些开放性 题目。
◆题目与现实的关联度不强,综合性程度不 高。
◆练习设计中区分了难度,对有难度的题目 加星号,供学有余力的学习。
北师大版两位数与三位数乘法
单元内容
问题情境 小实验
做一做 说一说 想一想 议一议
如:在同学们踊跃为贫困山区学生捐课外 书籍的活动中,某班甲、乙、丙3位同学分别 捐书5本、4本、9本。
(1)甲、乙、丙3人一共捐书多少本?
(2)平均每人捐基本?
(3)若他们捐书的平均数为10本,那么他 们还要捐多少本?
(4)若将乙捐书4本这个条件改为:乙捐的 书本数比3人捐的平均数多6本,求这3人捐书 的平均数。
(一)人教版教材习题编排特点分析
◆做一做(课堂练习)的题目为课堂知识点的 简单应用,为基础性练习,一般为1—2道题, 基本能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实际教学中 还需要根据学情增加针对性的题目。
◆练习(单元练习)是按照单元编写,题目与 正文知识点的对应不好,不方便教学使用,需 要根据课时进行分解。
(一)人教版教材习题编排特点分析
(一)习题设计中的几个维度
“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数学的教育,它应该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 实。数学教育应该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教抽象的数学内容,它应该是从 学生所经历所能感悟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 法则或数学思想。”——弗赖登塔尔
◆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情境性问题) 如:每辆卡车可以载36名士兵,现有1128名士兵
◆练习的设计与课时对应,题目的针对性强, 能够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作用。
◆题目的设计的选材关注现实生活,应用性 强。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的现实背景, 强调思想意义等。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
.
练习融合丰富 的生活素材
.
练习的综合 性,指向核 心素养
.
二、新教材习题编排体例分析
人教版四下
.
.
.
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
.
新人教三年级 时、分、秒
.
.


体 例
版 教 材


单元内容 课节内容
练习 整理和复习
综合实践活动 总复习
附页
问题情境 例题
做一做 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例题 练习 主题活动 数学广角 分类练习
例:王老师感冒了,这些药够他吃多少天?
同类型:租船的问题 做衣服的问题等 (真实不等价于经历,是可感悟和理. 解)
成人每天3次, 每次2片。
感冒药 共18片
◆问题结论的开放性。(开放性问题)
◇解法开放
如:妈妈坐车去商店,步行回家,路上共用了20分钟。 如果妈妈来回都步行,路上将用32分钟;如果来回都 坐车,路上将用多少时间?
如:小童有一张8cm×12cm的长方形纸片。他将这张纸对折三次 而成为一个较小的长方形。请问经过这三次对折后所得的长方形 可能的最小周长是多少cm?
(A)24 (B)16 (C)14 (D)12 (E)10
解析:要尽量将纸片的长边对折才能使周长减少最多.第一次对折 后为8×6,第二次对折后为4×6,第三次对折后为4×3,因此 对折后最小周长为14.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32-20)是坐车比步行道商店少用的时 间。因此,可以从以下思路求出来回坐车共用的时间: (1)先求步行道商店用的时间,即32÷2=16(分钟),则 坐车去商店用:16-(32-20)=4(分钟)。那么坐车来回用的 时间就是4×2=8(分钟) (2)从坐车去步行回用20分钟去想。如果这样重复两次共 用时间20×2=40分钟,再从其中去掉步行来回的时间32分钟, 剩下的8分钟(40-32)就是来回坐车用的时间?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答?

最全面的各教材版本年级科目对比分析

最全面的各教材版本年级科目对比分析

最全面的各教材版本年级科目对比分析随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推进,教材版本的更新换代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不同的年级和科目中,各种教材版本层出不穷,给家长和学生选择教材带来了困扰。

本文旨在通过对各教材版本在不同年级和科目中的对比分析,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参考,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教材版本。

一、小学数学教材对比分析小学数学是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在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

当前比较常见的小学数学教材版本有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

1. 人教版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题型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较强调数学的拓展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该版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探究精神。

3. 苏教版苏教版结合了传统的习题练习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强调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该版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中学语文教材对比分析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择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流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版本有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

1. 人教版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文言文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强调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语境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苏教版苏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内容涵盖写作、阅读和表达等多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文化素养。

三、高中物理教材对比分析高中物理是学生备考高考和深入学习科学的重要阶段,不同版本的物理教材在内容设置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差异。

常见的高中物理教材版本有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

1. 人教版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内容体系完整,强调基本物理原理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2.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强调物理实验和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实验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内容结构的对比分析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内容结构的对比分析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内容结构的对比分析 Post By:2009-3-12 8:19:00陕西省榆林市教研室丁玉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一套体现新课程理念且各具特色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分别简称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

这三套实验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并面向全国发行,现已基本成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主流教材。

笔者现就三套教材的内容结构加以简要对比分析,供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与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有关部分相比,三个版本“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结构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一)数的认识《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认识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

1.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根据我国的计数特点和第一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三个版本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阶段循环安排在几个学习时段,具体安排如下表:版别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册别l 10以内数的认识一上同前同前l 20以内数的认识一下l 100以内数的认识同前同前二下l 万以内数的认识同前l 千以内数的认识三上l 万以内数的认识显见,三个版本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分段和学习时段的安排完全一样,即继承了传统的做法。

另,苏教版教材编者认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大数的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是他们认识较大数时往往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而增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认数循环。

这样安排虽延长了认数教学的时间,但“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和“降低教学的难度”。

这是他们“仔细研究了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后作出的科学安排。

”2.分数的初步认识,原来安排在四年级(上册),三个版本依据《标准》的要求,安排在三年级。

人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下册)。

四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比

四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比
总复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一年级上册1数一数2比一比3分一分4认位置8加法和减法9统计10认数二11认识钟表12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610的认识和加减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总复习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观察与测量一年级下册1减法2认识图形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findsolutions
6、《认识物体》
7、《分与合》
8、《加法和减法》
9、《统计》
10、《认数(二)》
11、《认识钟表》
12、《加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0 总复习
3、《平移和旋转》
4、《乘法》
5、《观察物体》
6、《千米和吨》
7、《轴对称图形》
8、《认识分数》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统计》
三年级下册
1 位置与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统计
4 年、月、日
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8 解决问题
设计校园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
9、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1. 分数乘法
2. 长方体(一)
3. 分数除法
4. 整理与复习(一)
5. 数学与生活
6. 长方体(二)
7. 分数混合运算
8. 百分数
9. 整理与复习(二)
10. 数学与购物
11. 统计
五年级下册

四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比

四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比
3、《平移和旋转》
4、《乘法》
5、《观察物体》
6、《千米和吨》
7、《轴对称图形》
8、《认识分数》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统计》
三年级下册
1 位置与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统计
4 年、月、日
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8 解决问题
设计校园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
7、《统计》
8、《分数加法和减法》
9、《解决问题的策略》
10《圆》
五年级下册
1 图形的变换
2 因数与倍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粉刷围墙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统计
打电话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1、分数乘法
2、分数除法
3、比
综合应用:美的奥秘
4、圆
5、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数学与生活
3、《分数乘法》
4、《分数除法》
5、《认识比》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7、《解决问题的策略》
8、《可能性》
9、《认识百分数》
六年级上册
1. 位置
2. 分数乘法
3. 分数除法
4. 圆
确定起跑线
5. 百分数
6. 统计
合理存款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1、百分数(二)
2、、圆柱和圆锥
综合应用:水与冰
11.统计
12.数据告诉我
四年级上册
1、《除法》
2、《角》
3、《混合运算》
4、《平行和相交》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的内容结构对比分析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的内容结构对比分析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的内容结构对比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一套体现新课程理念且各具特色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分别简称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

这三套实验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并面向全国发行,现已基本成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主流教材。

笔者现就三套教材的内容结构加以简要对比分析,供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

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与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有关部分相比,三个版本“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结构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一)数的认识《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认识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

1.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根据我国的计数特点和第一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样,即继承了传统的做法。

另,苏教版教材编者认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大数的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是他们认识较大数时往往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而增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认数循环。

这样安排虽延长了认数教学的时间,但“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和“降低教学的难度”。

这是他们“仔细研究了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后作出的科学安排。

”2.分数的初步认识,原来安排在四年级(上册),三个版本依据《标准》的要求,安排在三年级。

人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下册)。

三个版本对分数初步认识的安排不仅是学习时段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有较大差异。

人教版采用传统的做法,只安排认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北师大版较人教版有所突破,适当渗透了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内容,而苏教版则大胆创新,将分数的初步认识分为两个循环阶段,即在三年级(下册)安排“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和求整体的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内容,意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不同版本“商不变的规律”编排比较

不同版本“商不变的规律”编排比较

不同版本“商不变的规律”编排比较“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的教学内容。

苏教版、人教版、新世纪版实验教材对这一内容都十分重视,三种版本的教材把此内容都安排在第二学段的第一年。

但在内容的处理上却各有特色。

下面就三种版本的教材编排特点做一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苏教版教材以全新的视角把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安排在“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个单元中集中学习。

先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再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积的变化规并运用这的。

商不安排了问题”比给学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可适时把学生用语言表述的变化规律加以提炼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全面了解商的变化规律,培养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可以看出,人教版实验教材继承了原来教材的长处,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必要的“脚手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坡度,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教材的另一特点是通过学生的计算,加强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内化,这一过程在学生的学习中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体现了数学思维的特点。

新世纪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新世纪版的教师用书是这样说明的,“本活动是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

因此,教学导入中引导学生先计算,然后依次按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比较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及对应的商的关系,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对于规律的学习,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较清楚的描述,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应用,而不要求用统一的语言去描述并强记。

”可以看出,新世纪版教材同样是以一组算式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但新知的学习材料是直接呈现的,没有对新知做任何铺垫,这样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下的空间更大一些。

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做适当的调整和处理。

两种版本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

两种版本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

两种版本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摘要】本研究对比了两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包括教材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学习效果、教师角色和家庭作业安排等方面。

通过对比发现,两种版本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上有较大差异,同时也存在一些共同的优点和缺点。

一种版本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另一种版本更侧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未来,应该综合两种版本的优点,完善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对未来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 比较研究, 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 学习效果, 教师角色, 家庭作业安排, 优缺点, 发展方向, 总结,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小学数学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各有特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版本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育存在一定的疑惑和困惑。

有必要进行一项关于两种版本小学数学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优劣,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选择适合学生需求的教材版本,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方式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的呈现方式,探讨它们在教材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学习效果、教师角色和家庭作业安排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找出两种版本教材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教师和家长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参考。

本研究也旨在为未来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建议,促进数学教育的进步和提高。

通过比较四种小学数学教材版本,撰写一份文档。

 通过比较四种小学数学教材版本,撰写一份文档。

通过比较四种小学数学教材版本,撰写
一份文档。

原题目: 通过比较四种小学数学教材版本,撰写一份文档
比较四种小学数学教材版本
版本一
该版本的数学教材着重于基础概念的讲解。

它通过清晰的图示
和简洁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该版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计
算能力,并提供了一系列的练题来巩固所学内容。

版本二
与版本一类似,版本二也注重基础概念的讲解。

但与版本一相比,版本二在教材中增加了更多的应用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版本三
版本三的特点是注重思维拓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材中不仅包含基础概念的讲解,还提供了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和思考题,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版本四
版本四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

它将数学与科学、技术和艺术等领域结合起来,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这四种小学数学教材版本在教学目标和方法上有所差异。

版本一和版本二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版本三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版本四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

选择合适的教材版本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目标来确定。

如果学校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版本一和版本二可能是较好的选择;如果学校强调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版本三可能更适合;如果学校注重跨学科研究,版本四可能是最佳选择。

总之,不同的教材版本各有优劣,适合的教材应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和目标来选择。

小学数学教材中“因数与倍数”习题的编排比较——以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小学数学教材中“因数与倍数”习题的编排比较——以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摘要]以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从习题编排数量、习题能力水平、习题问题情境和习题呈现方式四个角度比较不同版本教材中“因数与倍数”一课的教学内容,分析习题编排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差异,为单元整体教学备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因数与倍数;习题编排;教材[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3)14-0039-03习题发挥着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作用。

教师研究教材中的习题,不仅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还能比较精准地把握试题的出题方向。

本文以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对“因数与倍数”一课中的习题编排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三个版本教材习题编排数量的对比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需要经历概念感知、概念想象、概念概括、概念固化、概念应用和掌握概念等阶段。

前四个阶段主要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将新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建立联系;后两个阶段主要靠习题实现,学生在练习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建构和理解数学概念。

“因数与倍数”一课包括认识因数和倍数、求一个数的因数、求一个数的倍数等内容。

人教版教材的习题在“做一做”“练习二”栏目中,苏教版教材的习题在“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五”栏目中,北师大版教材的习题在“练一练”和“练习四”栏目中。

在统计习题数量时,笔者把“因数与倍数”一课中“试一试”和“做一做”的习题归为随堂练习,其余习题为综合练习(见表1)。

表1三个版本教材习题编排数量统计表笔者又从“因数与倍数”一课的不同知识点出发,对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中这一课的习题数量进行统计(见表2)。

表2三个版本教材不同知识点习题编排数量统计表三个版本教材中的“因数与倍数”的习题数量相差不大,其中苏教版教材中随堂练习和综合练习的习题数量相同,人教版教材和北师大版教材的综合练习的习题数量多于随堂练习的习题数量。

从同一版本不同知识点角度看,人教版教材中关于认识因数和倍数的习题较少,求一个数的因数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习题数量相同;苏教版教材中关于认识因数和倍数的习题较少,求一个数的倍数的习题数量多于求一个数的因数的习题数量;北师大版教材中关于认识因数和倍数的习题较少,求一个数的因数的习题数量多于求一个数的倍数的习题数量,这是由于北师大版教材把“找因数”单独设置为1课时。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说课讲解51页PPT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说课讲解51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 的比较说课讲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说课讲解共51页文档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说课讲解共51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 编排方式的比较说课讲解
31、别人笑我太疯癫ຫໍສະໝຸດ 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编排方式 的比较说课讲解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பைடு நூலகம்——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