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预防措施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纠正预防措施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1.1对已出现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不合
格的再次发生或不发生。
2.范围:
2.1本公司品质管理体系运行的所有环节和过程、产品及服务。
3.职责:
4.定义:
4.1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4.2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
施。
4.3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
施。(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区别见附件)。
4.4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4.5不合格: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包括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或质量体
系要素,偏离规定要求或缺少)
4.6重大质量异常:
4.6.1 经常性发生的重复性异常。
4.6.2不良造成停止生产或停止出货。
4.6.3 异常问题足以造成产品致命伤害或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4.6.4 RoHS发生不良时。
5.内容:
5.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
发生下列事项时可提出纠正预防措施给责任部门分析及对策:
5.1.1 客户抱怨、退货时,由品质部QE提出《客户投诉/退货处理报告》。
5.1.2 当顾客反馈品质信息的统计分析中已表明质量有下降趋势时,由品
质部QE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5.1.3 当生产过程出现品质异常时,由生产单位或IPQC提出《不合格品
评审单》。
5.1.4 成品检验批次不合格时,由FQC提出《不合格品评审单》。
5.1.5当内审(体系、产品、过程)不合格时,由审核组提出《内审不合
格报告》;当外审(第三方审核、客户审核)发现不符合时,由外审
提出专用不符合报告。
5.1.6 来料检查不合格时,由IQC提出《不合格品评审单》。
5.1.7当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品质隐患因素或者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客户
要求时,由发现部门人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5.2原因分析
5.2.1责任部门应对不合格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不合格产生的根本原
因及流出原因,并填入上述相应报告中。
5.2.2各相关部门可通过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数据分析、5个为什
么等方法分析不合格产生的根本原因。
5.2.3 若有顾客规定的解决问题方式,依顾客要求执行。
5.3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定
5.3.1针对不合格原因,责任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应包括
临时措施、永久措施。措施的描述应采用5W1H的方式。
5.3.2措施的制定应重点考虑防错、防呆方法、标准化要求(文件化要求),
同时需针对同类产品、过程实施水平展开。
5.4审核
5.4.1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确认,由品质部QE进行审核。
5.4.2当确认措施不可行时,须由其相关责任部门进行重新分析原因及制
定措施,直至确认符合整改要求后方可执行。
5.5措施执行
5.5.1 由责任部门遵照纠正预防措施执行,并保留相关记录。
5.5.2 纠正和预防措施所引起的文件更改按《文件管理控制程序》的规定
执行,培训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
5.6纠正措施横向展开/标准化的调整
5.6.1各责任部门应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应用于其他类似的过程和产
品,以消除不合格发生的潜在危险。
5.6.2对纠正预防措施必须考虑标准化要求(如:控制计划\FMEA\作业指导
书\程序文件等),如有标准调整,则调整后的标准文件确需附在改善
报告后面以备查阅。
5.6.3需执行标准化变更而没有提出标准变更的报告则需重新制定对策并
实施。
5.7效果验证
5.7.1属内/外审的改善效果确认,由管理者代表或指定人对所执行纠正预
防措施后效果进行对比确认;属交期改善的由市场部进行改善。
5.7.2验证有效时,应将其确认的过程、结果记录于上述对应的报告中;
验证无效时需再次从第5.2步骤开始重新执行上述要求。
5.7.3 结案状况需报管理者代表确认,针对一直无法闭环的纠正预防措施
报告,应提交管理评审讨论。
5.8记录保存
5.8.1品质记录保存依《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6.相关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6.2记录控制程序
6.3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7.表单:
7.1客户投诉/退货处理报告等
7.2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不合格品评审单
内审不合格报告
8. 流程图
流程图
负责部门
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