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1. 引言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定义、关系以及融合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生态文明的定义与意义2.1 生态文明的定义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
它强调人类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文明的意义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改变传统经济模式和行为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并提倡绿色低碳方式进行生产和消费。
3. 文化建设的定义与意义3.1 文化建设的定义文化建设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培育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3.2 文化建设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对于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创造力,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4.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关系4.1 生态环境与文化传承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恶劣会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的认知。
而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观念和环保理念,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传承。
4.2 文明与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目标必须追求的一种发展方式,而文明的发展也需要在绿色的基础上进行。
绿色发展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而文明的发展则需要通过改进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5.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5.1 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全球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而传统生态民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生态民俗是一种源自古代社会的特有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形成并延续至今,并通过代代相传而保存下来的一种文化财富。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它们通过传统习俗、民间信仰和自然环境的交融,构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体系,有着丰富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生态民俗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态度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
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对自然环境有着深厚的感情,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繁衍生息,使得人们对自然界有着特殊的感知和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民间习俗和民俗活动便自然而然地与环境相关联,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现象。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有许多民俗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如以恭贺节日和丰收的庆祝活动,祈雨祈晴的仪式,以及对山水、风俗、植物和动物等自然元素的崇敬和祭祀活动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激和敬畏之情,也激励着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在现今的社会中,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当今社会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传统民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之一,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传统生态民俗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渠道,传统生态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传统生态文化提供了可能。
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也积极地加入到了传统生态文化建设的行列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举措来推动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传统生态文化保护基金,用于扶持和支持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样本
[ 中图分类号]i A 中图分类号16 4 64 (0 2 0 -0 3 1 17 — 8 8 2 1 )3 0 6 — 1
[ 者 简 介 ] 建 文 (9 6 )女 , 西 临 川 人 , 西 省社 会 科 学 院研 究 员 , 要 从 事 生 态 经济 研 究 ; 作 龚 16 一 , 江 江 主 甘庆 华 (9 6 ) 男 , 西 奉 新 人 , 西省 社 会 科 学 院 副 研 究 员, 17 一 , 江 江 主要 从 事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研 究 ; 刚俊 (9 6 ) 陈 17 一 ,
t a s i lme t g s a e is fr p o p r u c — ut r ,t h p e s ca a h o d o a ig e o cv — h ti, mp e n i t t ge o r s e o s e o c l e o s a e a n w o i f s in o a v c t c - i i n r u l f n l a in i l me t g sr tg e o c - c n mi e e o me t o a c l rt h r n fr t n i c n mi e i t ; mp e n i tae i sf re o e o o c d v lp n ,t c e e ae t e ta s ma i n e o o c d — z o n o o v lp n d ;vg r u l r mo i g i si t n li n v t n s s t x l r n t u i n tu t r fe o cv— eo me t mo e io o s p o t n t u i a n o ai , o a e p o e i si t a sr c u e o c - ii y n t o o o t ol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民俗是指一定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为适应周围环境所形成的具有生态环境特征和生态文化内涵的民俗文化体系。
生态民俗的形成有三个阶段:
1. 伴随人类社会形成和自然环境发展的初步阶段。
这个阶段的生态民俗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和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
2.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阶段。
这个阶段的生态民俗往往是人们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身生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3. 环境与文化的和谐阶段。
这个阶段的生态民俗往往是人们在顺应自然、弘扬生态理念、推动文化进步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传统生态民俗的文化实践中,有许多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的做法和思想。
首先,生态民俗鼓励人们以自然为师、践行孝道、促进节约型社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例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就是在尊重生态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在清明节期间要烧纸钱、祭祖,这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祖先的尊敬的表现。
其次,生态民俗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鼓励人们推广环保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
例如,在以前,人们在婚礼上会用一些天然材料来代替现在的人造材料,实际上也是在鼓励资源节约和环保理念。
最后,生态民俗倡导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崇和守护自然,弘扬生态文化。
例如,我国的水陆道场建筑群,就是以建筑物与自然相互协作的理念为基础而建立的。
综上所述,传统生态民俗是我国民俗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鼓励人们倡导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弘扬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们应该在传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和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有何联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有何联系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加可持续、和谐的方向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简而言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涉及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还包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推动绿色发展模式的建立等方面。
生态文化建设,则侧重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和弘扬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它通过教育、宣传、艺术、文学等多种形式,将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促使人们形成自觉的生态保护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只有当人们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价值观,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如果人们没有对生态环境的敬畏之心,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那么即使有再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也难以有效遏制破坏生态的行为。
生态文化能够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项具体行动和成果,如生态保护区的建立、污染治理的成效、可再生能源的推广等,都为生态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和素材。
这些实际的成果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也为生态文化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再者,生态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
当生态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时,广大民众会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
例如,人们会更加注重节约能源、减少垃圾排放、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这些个体的行动汇聚起来,将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生态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破坏环境的认识逐渐加深。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成为了人们非常重视的议题。
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二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良性发展。
因此,生态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于生态环境由破坏向保护和建设的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改变以往的开发视角,实现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我们要从消耗者转变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我们不再以损耗环境为代价来满足我们的消费需求,而是将环境与人的生产生活相统一、相互补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们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水体污染等等。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环保的技术和方法,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通过政策、法律的手段,引导大众树立绿色消费意识,为我们的地球未来做出贡献。
二、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为公民提供了自我增值、自我提高、自我改造、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的思想、品德和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和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引导他们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同步发展。
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作用,推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三、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和文化都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二者的协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人们的幸福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掌握正确的生态保护方法,培养强烈的绿色意识和责任心,从而逐步恢复、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的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使我们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多彩、高瞻远瞩的适应未来的发展。
什么是生态文化如何建设生态文化
什么是生态文化如何建设生态文化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化的概念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化?又该如何去建设生态文化呢?生态文化,简单来说,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形态。
它涵盖了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态度、行为方式以及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
生态文化首先体现在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上。
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将自然视为人类可以随意征服和索取的对象。
但在生态文化的视角下,我们认识到自然是一个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物种、每一种生态过程都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不再仅仅关注自然能为我们带来多少物质利益,而是开始欣赏自然的美丽、尊重自然的规律。
在态度方面,生态文化倡导敬畏自然、关爱生命。
我们要摒弃那种对自然傲慢和轻视的态度,以谦逊和感恩之心对待大自然的恩赐。
当我们面对一片森林、一条河流或是一只珍稀动物时,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保护的愿望,而不是破坏的冲动。
从行为方式来看,生态文化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比如,减少能源消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做好垃圾分类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汇聚起来就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制度也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手段,推动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化呢?教育是建设生态文化的基础。
学校应当将生态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媒体在生态文化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类媒体应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传播生态知识和环保理念。
通过新闻报道、纪录片、公益广告等形式,揭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呼吁人们行动起来。
生态文化建设如何推进
生态文化建设如何推进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关乎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有效地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呢?首先,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是关键。
教育是塑造人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手段。
在学校教育中,应将生态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从小学到大学,设置系统的生态文化课程,让学生们从小就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宣传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态文化的理解。
对于社会大众,应广泛开展生态文化的普及教育。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和理念。
可以制作生动有趣的生态文化科普节目、公益广告,让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生态文化的熏陶。
此外,还可以举办生态文化讲座、培训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公众讲解生态环境问题和应对方法,提高公众的环保素养。
其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有利于生态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如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处罚,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让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地区和个人得到合理的补偿,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融入生态文化理念。
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园的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建筑设计方面,推广绿色建筑,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同时,加强城市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
再者,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各类环保志愿活动,如“环保卫士”“河流守护者”等,吸引公众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发展林 业文化 , 促进现 代林 业建设
体系建设 的重要支撑 。要做大做强山水文化 、树文化 、竹文化 、
虽然短暂 的行程很快就结束 了, 在回重庆 的路上 , 但 一直
在思 考 ,对 于重庆这样一个特大 的都市 ,这样一个组团式 发展
济 的高速增长 ,导致大量森林遭 砍伐 ,造成水土流失 ,土地荒
策理念。近年来 ,生态 文化建设正在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在 之魂 、推动力 、理论依据和决策保障。我国政府 已经对生态环
境的保护有 了高度认识 ,也取得 了一些 可喜 的成果 ,截至2 0 04
漠化 。林产 品品种少 ,质量差 ,档次低 ,含金量低 ,有效需求
2总第 146 0 年第 期) 1 ( 0 50 期
现 代 企 业 文 化
MODERN E I N ERP SE CUL RI TURE
N 0 ,0 0 O.6 2 1
( u Ii tN . 4 C mu te 01 ) av v 5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促进生态文 明建设
不足。
随着我 国环境 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益严 峻以及林木可采 资源的减少 , 3
年 ,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 3 2 m ,占国土面积的2 . %,然 6 . 万k 2 6 76 4 而与 19 年相 比,5 99 年间全 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9 4k : 72 m 。 年均减少7 8 m 。党的十七 大首次将 “ 设生态文 明”写进 5 5k 2 建
强化科技创新 ,加强科 学管理 ,大力提高林业 发展 的质量和效
益 ,各项林业建设事业 稳步 推进 ,现代林业建 设迈 出了坚实步
伐。
一
、
什么是生态文化建设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什么是生态文化建设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生态文化建设作为解决生态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化建设?又该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呢?生态文化建设,简单来说,就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通过各种文化手段和方式,促进人们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让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污染的危害等,从而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它强调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
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环境负有责任和义务,摒弃过度开发、浪费资源等不良行为。
再者,生态文化建设还体现在推动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比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融合。
此外,它也包括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的制度和政策,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那么,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呢?教育是基础。
学校教育应当将生态文化纳入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大学,设置系统的生态文化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同时,社会教育也不能忽视,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公益广告、科普展览等形式,向广大民众传播生态知识和理念。
宣传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广泛宣传生态文化。
制作高质量的生态纪录片、影视作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保护的紧迫性。
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文化的传播,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心得,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政策引导是关键。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对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企业、个人给予奖励和支持。
加大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生态文化研究、教育、宣传等工作。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重要途径。
鼓励和扶持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什么是生态文化建设
什么是生态文化建设在当今社会,“生态文化建设”这个词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它可能仍然是一个较为抽象和模糊的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化建设呢?生态文化建设,简单来说,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和形成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
它不仅仅是关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些表面的行动,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转变。
生态文化建设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上。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在过去的岁月里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过度的砍伐森林、开采矿产、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物种的灭绝以及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因此,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不是人类可以无限索取和破坏的对象,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模式、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等。
同时,生态文化建设也意味着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生产方面,我们要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这就需要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生态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节约水电等资源,做好垃圾分类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汇集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教育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让下一代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学校应当将生态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此外,社会也应该提供各种形式的生态教育活动,如科普讲座、环保志愿者活动等,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和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生态文化建设还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
《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平台
省 的 林 业 , 就 没 有 吉 林 省 的 农
业 。” 明 吉林省 农业 稳 产高 产 , 说 林 业 发 挥 了 关 键 作 用 。 温 家 宝 总
会 上有 较 大影 响的
化 , 导生 态 文 明 ” 前 沿 阵 地 , 倡 的
宣 传 办 、 中 国林 业 文 联 付 出 的 心
局 长 针对 上述定 位 提 出 了四个方
面 的认 识 。 其 中一 点 就 是 林 业 具 有 巨 大 的 文 化 功 能 ,在 繁 荣 生 态
同 时 各 级 林 业 部 门 都 将 保 护 森 林
资 源 、 维 护 生 态 平 衡 作 为 常 抓 不
纪 连兴 , 通 过 阅 读 《 态 文 化 》 他 生
使 西 部 脆 弱 的 生 态 环 境 得 到 改 善 。 林 省 委 、 政 府 主 要 领 导 多 吉 省
次 在 相 关 会 议 上 表 态 :没 有 吉 林 “
儿 子 》 词 表 演 《 海 情 》 。 这 些 、 林 等
艺术 作 品的创 作都 源 于林业 生产
林 业 建 设 发 展 等 方 面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从 一 个 不 为 人 知 的 全 国 第
ECoL o I CA 。
至 REi
《态 化 进 态 明 设 有 平 生 文 》推 生 文 建 的 效 台
冯 晓 光
中 国 林 业 文 联 主 办 的 《 态 生
文 化 》 杂 志 ,作 为 国 家 林 业 局 主
管 、 国家 林 业 局 宣 传 办 直 管 的 唯
一 一
杂 志 后 , 作 了 自 己 的 诗 集 , 编 创 汇 出 版 了 《 亲 》 书 , 后 非 常 感 母 一 看
发挥生态文化引领作用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 态 文 化 建 设 。 目前 ,建 设 生 态 文 明
坛 、 中 国 森 林 博 览会 等 多种 节 庆 活动 在 全 社 会 宣传 普 及 、传 播 推 广 。要 重
已经 成 为 各 级 党委 政 府 和 全 社 会 的 共 和各 类摄 影 、 书法、 绘 画等 文化作 品展 , 视 人 才 队伍 建设 ,加 强 专业技 术 交流 ,
( 四 ) 强化宣 传教育 。改进 方式
生 态 、保 障 民 生 中的 作 用和 贡 献 的 典 全 国生 态 文化 建 设 总体 规 划 》 , 家生 态 文 明 教 育 基 地 命 名 活 动 ,先 后 制 定 《 型 宣 传 ,使 先 进 典 型 成 为 弘扬 生 态文 统筹 指 导 全 国生 态 文化 建 设协 调 推进 。 有5 1家单位 获 此殊 荣 。 化 的 典 型 ,提 升 文 化 传 播 能 力 。 构 建
实 际 ,专 门 出 台加 强 生 态文 化 建设 的 台 。 加 强 部 门联 合 协 作 , 国 家 林 业 局 指 导 意 见 ,要 把 生 态 文 化 建 设 作 为 国 方 法 ,精 心 组 织 开 展 生 态 文化 在 保 障 与 团 中 央 、教 育部 等 联 合 组 织 开 展 国 家林 业 重 点 工 程 建 设 的 重要 内容 。要
同行 动 。“ 生 态立省 ” 、 “ 生态立 市” “ 生
开通 了 中 国林 业 网站 等 网站 群 ,举 办 培 训 专 业 知 识 ,提 高 生 态 文 化 创 作 能
态立县 ” ,“ 既 要 金 山 银 山 , 更 要 绿 水 多 次 林 业 新 闻发 布 会 , 均 产 生 深 远 而 力 ,努 力 塑造 一 支 政 治 素 质 高 、 业务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1. 引言1.1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概述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密不可分。
传统生态民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并世代相传的民间习俗和文化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化建设则是指在当代社会推动传统生态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文化体系。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生态民俗通过丰富多彩的仪式、节日和习俗,传承着人类与自然相融合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
这些传统生态民俗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当今社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而生态文化建设则倡导通过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科技创新等手段,促进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传统生态民俗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担当着传承文化、宣传环保、引领绿色生活的重要角色,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
在当代社会,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传统生态民俗的传承需要生态文化建设的支持和保护,而生态文化建设又需要传统生态民俗的传统智慧和文化底蕴来强化其内在基础。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的互补、互动、共生,为构建和谐社会、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传统生态民俗的特点与作用传统生态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代代相传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尊重,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传统生态民俗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生态民俗注重与自然环境的亲近和交流。
在传统的生态文化中,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万物有灵的观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自然环境保持密切联系。
通过观察和体验自然,人们学会了适应环境,保护环境,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传统生态民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生态民俗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和保护传统生态文化。
传统生态民俗是指在特定地域和社会群体中世代传承、并通过日常生活、节庆仪式、聚会活动等方式来维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复合性文化现象。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它不仅是生态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传统生态民俗的内涵、生态文化的意义和建设意识以及保护传统生态民俗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生态民俗的内涵传统生态民俗是一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文化现象,它承载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观念和民俗习俗。
传统生态民俗包括了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和资源利用相关的各种传统风俗、习惯、技艺和文化活动。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人们依靠土地生产,世代相传的种植、耕作、收获、庆祝等一系列行为,形成了诸多民俗习惯,如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等节气习俗;而在渔猎社会中,则形成了众多与捕鱼、狩猎有关的民俗传统。
这些生态民俗传承了人们与自然相处的传统智慧和生态观念,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生态民俗凝结了智慧和心血,是人们与自然相处的文化载体,承载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期待和祈愿。
传统生态民俗通过乡土地方的传统节庆、宗教仪式、社区活动、家庭聚会等形式进行传承,融入民间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支撑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理解和对社会秩序的维系。
二、生态文化的意义和建设意识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中所创造的、并体现在社会文化中的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文化。
生态文化建设是指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通过传承、创新和发展生态文化遗产,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生态民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保护和弘扬传统生态民俗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贵阳“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建设研究
基础 , 探索 贵阳“ 生态文化 ” 与“ 文化生态” 建设 的现状 与存在 的问题 , 并提 出切合贵 阳实际的一些对策性建议 , 极具理论
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 关健 词] 生态文化 ; 文化生态 ; 对策思考; 贵 阳
中 图分 类 号 : G1 2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7 8 0 X( 2 0 1 3 ) 0 3 — 0 0 3 6 — 0 4
一
合一 、 协力争先 ” 贵阳城市精神深入人心。第二, 卓有 生态 、 文 化生 态 、 社会 生 态 的诸多 方 面 。第 三 次 , 市 委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5 — 0 4 【 作 者 简 介 】 张永健 , 男, 中共贵阳市委讲 师团马列教研室主任 , 副教授 , 哲学硕士。中共贵 阳市委党校 2 0 1 3 年春季青干一班学员
视“ 外 才引 进 ” 、 轻视 “ 本 土人 才 ” 的倾 向 。 对 外来 的 “ 高
基本上都是 闲置浪费。另一方面 , 现代城市的建设规 划, 很少考虑在居民聚居区域配套建设可供群体性文 体活动 的篮球场 、 足球场等运动场地 , 这本身就是城 市文 化建 设 的 “ 短板 ” 问题 。显 然 , 一边是 资源 闲置 浪 费, 一边却是有需要没场地 , 其中的障碍就是文化基 础设施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 就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 制机制而言 , 也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问题 。 例如 , 当前贵 阳市在选拔任用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办法方面, 存在重
பைடு நூலகம்
到地打造了带有 比较优势的城市形象品牌 , “ 爽爽的 贵阳——中国避暑之都 ” 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第 四, 扎
化生态 ” 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 , 有许多 尚待填补 和完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生态文化形式。
它不仅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人们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
传统生态民俗的保护与传承对于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生态民俗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认识的积累。
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各种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操持。
这些生态民俗包括:农耕民俗、渔猎民俗、林木民俗、水利民俗等等。
这些生态民俗不仅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还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文化建设首先要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关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应当开展环境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和实践,让人们了解生态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并积极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来。
生态文化建设还需要加强生态伦理的建设。
伦理是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而生态伦理则是指人类在对待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时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传统生态民俗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如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尊重万物等。
通过强化生态伦理的教育和宣传,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化建设还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传统生态民俗的工作。
针对传统生态民俗的特点和价值,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传统生态民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建立相应的传统生态民俗保护机构,加强传统生态民俗的研究和传承,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传统生态民俗的传统和发展。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加强对传统生态民俗的保护和传承,引导人们关注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伦理观,推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论生态文化与建设
节俭的 生活方式吗?+[< 4)就我国的情况来看, + ](P0 环境保护已
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003 年我国政府又提出以人为本, 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更是深切地根植于对环境 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心和追求。但迄今为止, 我国的环境 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究其原因, 在于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 意识淡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为一条支持全球全人类永久 发展的理想道路, 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最优选择。文化与人类 共生, 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只有在适当的文化、 哲学背 景支撑下, 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人类 自 觉的行为方式。在一 定意义上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要的就是改变传统的 文化思想,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因此, 面向未来, 面向可持续 发展, 必须进行文化建设, 确立符合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文
化形态。正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催生了生态文化, 同时生态
收稿日 期:2006- 5-19 0 作者简介:赵宗彪( 1 961-) , 河南济源市人, 男, 教师。研究 向:地理教学与区域旅游开发。
第4 期
赵宗彪 :论生态文化与建设
教育、 职业教育。在我国应确立大教育观, 实施教育“ 适度超 态文化是一种自 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统一的文化, 它强调经 前发展” 战略, 不断加大教育投人, 建立包括学校教育、 成人 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只有人们从文化层面 教育、 继续教育在内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努力提高我国国 上来接受可持续发展, 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才能从根本上 民素质, 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莫定人力资源基础。在 加以解决。生态文化在宏观上会影响决策管理行为和社会 中小学全面开设环境保护地方课程, 在大专院校开设生态环 风尚, 在微观上会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 生产方式和消费行 保专业课程, 组织青少年开展以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 为。利用这种文化的浸润教化作用, 使之渗透进每个社会成 要内容的生态夏令营、 冬令营等生态体验活动和植树造林、 员的思想观念之中,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习俗风尚。使广大群 保护母亲河等环境公益活动, 努力培养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知 众养成生态观念,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觉地在自己的生 自 识与意识的一代新人。加强对党政领导千部进行任职培训 和继续教育, 使党政决策者和行政管理者增强生态意识, 树 产生活中时时处处做到爱惜资源, 保护环境;使各级领导成 员与企业家牢固树立生态观点, 凡有经济社会发展或生产建 立科学发展观。 加强对企业法人代表、 各级生态环境管理部 门干部生态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开展多形式、 设举措, 均思虑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效应。可以说, 建设和 弘扬生态文化, 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多层次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公民生态 四、 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对策 环境教育。逐步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 多样化的国民生态意 建设生态文化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时代的 识教育体系。 呼唤和要求。生态文化的建设要求人们从精神形态上超越 ( 四)生态文化建设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旧的世界观, 转向一体化宇宙的、 生态学的世界观;从物质形 生态文化建设中, 公众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是非常重要 态上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 消费方式, 把利用自 开发自 然、 然 的。 一方面, 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用生态建设的科 和保护自 然统一起来;从制度形态上规范、 约束人们的行为, 学知识武装群众, 使广大人民群众从衣食住行等日 常生活中 达到人与自 然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认识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 引导激励群众积极投 身到生态建设中去, 从而形成具有强大群众基础的生态保护 (一)生态文化建设要以法律法规为保障 实现人与自 然的可持续发展, 光靠道德说教是不行的, 力量。因此, 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 提高群众生态环境建设 还必须用法律来调节人与自 然之间的关系, 这是保护生态与 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动力源 泉。离开了人民大众, 生态文化建设就偏离了方向。如果没 自 然资源的必要手段。因此, 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各 有群众的广泛参与, 生态文化建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另一 项环保政策、 法规和标准。这个体系要成为一个立体交叉式 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些具体工作是要通过企业、 社区和 的体系, 包括横向的和纵向的。横向的要有多种法规、 政策、 方面, 个人进行的, 如植树造林、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提高废弃物的 标准成为体系。纵向的每一种政策、 法规都有上自国家, 下 至地区文化特色的不同层次的规定。 回收利用、 节水、 节能等, 群众性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实践是生 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丰富营养。公众参与生 在生态文化建设中, 有必要对我国现有法律进行修改、 态文化赖以产生、 创新和完警, 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完善在生态保护 态保护�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民俗是指一定区域内,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的、以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生态文化建设则是指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保护和传承生态民俗,促进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多元文化的发展。
在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加强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民俗是一种在特定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文化习俗,它们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反映着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和利用方式。
比如一些地区的农耕民俗,在耕作方式上就充分考虑到了土地的肥力和水源的利用,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而在一些海滨地区,渔民的捕鱼习俗也进行了自然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些不捕捞的规定,以便保护渔场的生态平衡。
加强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加强对传统生态民俗的保护和传承。
开展对传统生态民俗的调查和整理工作,建立相关数据库,推动对传统生态民俗的记录与保护。
通过文化教育、宣传推广等方式,增强人们对传统生态民俗的认知和体验,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传统生态民俗的传承和弘扬中来。
要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不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对环境的破坏行为,推动当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对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强化对当地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与繁荣。
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更加显得重要。
通过加强对传统生态民俗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为传统生态民俗与生态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致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的一封信中提到: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法律政策保障和规范,而且还需要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树立起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众和社会意识,成为人人自觉的行为,建立起生态环境文化。
为此,本报特约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鸿撰写了《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正如本文中提到的,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创造新的文化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
——编者按
文化和文明的生态学内涵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研究人类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文化即是人类对所处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
人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
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即是人类文化。
作为生物的人,人对环境的生物生态适应使人类产生了不同的人种,产生了不同的体质形态及生理、生化等特征方面出现差异的人群。
作为社会的人,人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自己创造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从而形成了由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的宏大的文化体系。
不同历史时代以不同的文化层次作为主流,并以此成为特定时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由于有了文化,人类创造了文明。
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来对文明作一定义,可以说是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
也可理解为文化的地理、时间和空间的三维进程。
因为,人类与环境应该是协同进化的。
人类用文化来适应环境,也用文化来改造环境,环境在进化,从原始的自然环境进化到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复合环境。
人类的社会生态适应也在进化,从而有了人类的文化演进。
当然,如果某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与环境协同进化,就会导致生态危机、资源耗尽,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态危机——战争、疾病等。
人类最后无法用文化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环境的退化和文明的衰亡。
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希腊神话中的古文明(其实是真实存在过的文明)、撒哈拉文明等诸多文明的消亡,都是人类的文化不适应环境造成的。
有人曾用这样的话来勾画一些古文明的消亡:“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虽是一句较夸张的话语,但用它来形容某些文明的消亡,却是再生动不过的了。
什么是文明消亡和延续的真正原因呢?许多历史学家把古文明消亡的原因归咎于战争和统治者的荒淫,而很少注意到与文明相依存的生态环境。
实际上,文明是人类在保持与环境平衡的前提下不断导致进步的一种状态。
古代的战争往往以争夺土地和土地上丰厚的自然资源为目的,战争不可能把一个辉煌的文明全部销毁。
只要支撑文明的自然资源还存在,文明就只是统治者或统治民族的更替、朝代的变迁而已。
而真正使一个古代文明彻底消亡的原因,是支撑这个文明的自然资源的彻底破坏。
当然,战争和其他方面诸多的因素,可以加速自然资源的耗尽。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也面临着文明古国的绿色悲哀和严峻的生态危机。
我们必须反思自己的文化,并用生态文化来创建新的生态文明,创建和谐美满的生态社会。
生态文化重在人与自然协同发展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
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文化以促进文化的进货来适应变化的环境。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环境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创造新的文化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这就是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还包括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
境为代价的生态产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绿色生态运动、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
生态文化包括了广义的生态文化,即物质文明的生态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生态文化;狭义的生态文化主要谈的是精神文明的生态文化。
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即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当今和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人力资本,人口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可持续发展是起点和前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终点和目标;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实现总体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
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同时,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需要认真地管理人类生态系统,并保证人类生态系统的健康。
人类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包括了人类生态系统的活力的保持,也就是正常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系统遭遇各种自然灾害的恢复能力;人类生态系统的产品提供、调节、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等诸多服务功能的维持以及人类健康的保证。
建设以清洁生产为核心、倡导扣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绿色GDP理念,实现“循环、共生、稳生”的生产产业的蓬勃发展。
精神文明的生态文化建设包括了生态体制、生态社会及生态社会风气建设两大方面。
生态体制建设是生态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
一个国家,必须形成科学的生态政治空气,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政策、法制、法规,这个国家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希望。
而一个国家的环境政策是一个国家保护环境的大政方针,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也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环境整体状况。
我国在人口问题上的失误与“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正反两面的教训,十分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必须看到,生态政策具有前瞻性和远见性,不能等到生态问题成了堆才制定相关的生态政策;同时,生态政策的正确与否,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巨大的。
生态政策的错误往往会造成不可逆的环境影响和环境破坏,往往不是纠正错误路线就能解决的。
中国沉重的人口包袱和全国生态破坏的现状,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制定正确的生态政策,必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我国目前强调的经济政策的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权,正是对生态政策的高度重视的体现。
制定和执行生态政策,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因此,必须把生态政策和生态政绩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首要标志。
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国的环境立法和执法的距离相距甚远,不能把问题都归咎于法制不健全,而应该在缩小立法和执法的距离上狠下功夫。
生态社会和生态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必须坚持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和全球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建设生态文化社区。
一个社会,只有人民具有了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只有全民和全社会的公众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因为,环境和生态安全是和谐社会的根基。
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镜子。
研究生态文化,就要对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对人类社会进行生态学透视,对已有的文化多样性进行辨析,从教训中总结人类与环境协同发展的经验,从而使人类社会在保护生物圈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地球家园的同时得以持续发展。
中国有的学者提出建立人类新文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的观点,并把农业文明称之为“黄色文明”,而把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称之为“黑色文明”。
因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发展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
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
自然环境的衰落,最终也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
当今,“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的最强音,一个环境保护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一浪潮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预示着人类史上的一场“生态文化革命”即将来临。
这场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它,人类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摒弃以经济的单纯增长的黑色GDP概念,积极推进生态有价的绿色GDP和循环经济。
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