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试验指导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件:品质异常肉和中毒动物的检验与处理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件:品质异常肉和中毒动物的检验与处理
一、毒物分类 血液毒物
硝酸盐、亚硝酸盐,富 含氰甙配糖体类植物(高 粱、玉米幼苗)放射性物 质。
腐蚀性毒物
刺激性气体、溶液、有机或无机酸
原生质和实质器官毒物 重金属盐 CCl4 对N系统有选择作用的药物
有机磷农药 有机氯农药 毒鼠药
二、常见动物中毒病及发病机理 氰化物中毒
胃酸
氰甙类
氢氰酸
氰甙酶
亚硝酸盐中毒
卟啉色素沉着
检验特征
尿液成红棕色 皮肤经日光照射引起充血渗出性炎症,随后形成 水疱、坏死、结痂、瘢痕 骨骼、牙齿、内脏器官有红棕色或棕褐色
乌骨猪
卟啉只沉着与含钙的 骨质中,而骨膜 软骨腱及 韧带均不着色。
红牙病 卟啉只沉着与含钙的 骨质中, 牙齿呈淡红棕色
处理 可以食用。
第二节 中毒动物肉的检验与处理
铅→实属器官和胃肠道出血,肝硬化,膀胱粘 膜充血,骨关节面呈黄色。
检样的采取和包装 毒物检测 检品的保存和送检
毒物检验方法
预试验 确证试验 定性检验
毒物含量测定
处理
明显→化制
亚急性和慢性中毒,不危害人类,无害化处理 后食用,否则化制。
黑色素异常沉着又称黑变病 检验特征
在缺乏黑色素的组织或器官里,有黑色素沉着,使 组织或器官呈现黑斑者。 常见于犊牛等幼或深色皮肤动物以及牛、羊肝、肺、 胸膜和L。
灰乳脯
在黑色和其他毛色较深的经产母猪乳腺及其周围脂 肪组织,有时可见黑色素沉着现象。 处理
轻度,可以食用
重症,局部割或废弃病变器官,其余部分可食用, 也可作化制
硝酸盐还原菌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抑制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
生物碱中毒
乙酰 胆碱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件:农贸市场兽医卫生监督与检验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件:农贸市场兽医卫生监督与检验

2020/7/5
44
四、肉种类的鉴别形态特征
(一)外部形态学特征比较
脂肪
肉种类 色泽
质地
牛肉
淡红色、 红色或深 红色(老 龄牛)切 面有光泽
质地坚实 有韧性, 嫩度较差
深红色,
马20肉20/7/5
棕红色, 老马肉更
质地坚实, 韧性较差

肌纤维性 状
肌纤维较 细,眼观 切面有颗
粒感
肌纤维比 牛肉粗, 切面断面 颗粒明显
的粗
黄色,质 甚软
肌间无脂 肪沉积
具有禽肉 固有的气

47
(二)骨的解剖学特征比较 (三)淋巴结特征比较 (四)脂肪熔点的测定
(五)免疫学特征
2020/7/5
48
2020/7/5
37
皮下脂肪较少,有较多白色疏松结缔组织。肥 膘较硬,♂背脂特别硬,♀皮下脂肪呈青白色, 皮与脂肪间常见有一薄层呈粉红色,俗称“红 线”,手触摸时粘附于手指的脂肪少。而肥猪 肉手指上粘附脂肪多。
2020/7/5
38
肉皮肤和肌肉

母猪
2020/7/5
39
看乳房
♂最后一对乳房多半并在一起,♀乳头长而硬, 乳头皮肤粗糙,乳头孔很明显,横切乳头,两 乳池明显,纵切乳房部,可见粉红色海绵状腺 体,有的虽然萎缩,但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填充, 有时尚未完全干乳,故切开时可流出黄白色乳 汁。而乳猪的乳头短而软,乳头孔不明显,切 开后不见乳池和腺体。
第十一章 农贸市场肉类的兽医 卫生监督与检验
2020/7/5
1
第一节 农贸市场肉类兽医卫生监督与检验 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意义
2020/7/5
2
2020/7/5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件:公共卫生实验教案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件:公共卫生实验教案

实验教案(首页)第一学期第1周至第8周实验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类型:必修第1次课学时:4上课日期:1、教学内容(按章、节):实验一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的测定2、教学目的:掌握动物性食品的大肠菌群最近似数的测定方法,了解各类动物性食品大肠菌群数的国家标准。

3、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查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的检索表,并科学、合理报告检测结果。

拟解决方法:5、主要参考资料: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指导陈明勇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徐克成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6、教学进程:实验一、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动物性食品的大肠菌群最近似数的测定方法,了解各类动物性食品大肠菌群数的国家标准。

二、实验准备:温箱、超净工作台、显微镜、乳糖胆盐发酵管、伊红美兰琼脂等。

三、实验内容:(一)大肠菌群测定的操作方法1、检样稀释(1)制备样品稀释液:以无菌操作将待检样品25ml(或25g)防于含有225 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充分振摇制备1:10的均匀稀释液。

(2)倍比稀释: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后,即制成1:100的稀释液。

同样方法在稀释1倍,制成1:1000的稀释液。

(3)根据待检查样品的污染情况,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各接种3管。

2、乳糖发酵试验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每一个稀释度各接种3管,37℃培养24h左右,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否则,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37℃培养18-24h后,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4、证实试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7℃温箱内培养24h左右,观察产气情况。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件: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及其新鲜度检验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件: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及其新鲜度检验

机理
中性多肽酶(CAF) pH7.0
组织蛋白酶D
pH5.5~6.0
组织蛋白酶L
pH5.5
成熟肉的物理化学变化 pH的变化 pH5.6 保水性的变化 增加 嫩度的变化 增加 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 次黄嘌呤 精氨酸 成熟肉的特征及其营养卫生意义 特征
•胴体或大块肉表面形成一层“干燥薄膜”,有 羊皮纸样感觉,这层膜具有保护作用,既可防止 其下层的肉质干燥,又可防止微生物的侵入。
第十三章 鲜肉在保藏中的变化及其新鲜度检验
僵直——成熟——自溶——腐败
一、肉的僵直 概念 畜禽屠宰后,胴体(肉尸)变硬的过程,称为肉的 僵直(尸僵)。 机理
糖原分解酶
(C6H10O5)n+nH2O→2nC3H6O3
无机磷酸化酶
ATP
H3PO4
肌肉僵直的根本原因是肌纤维的硬化和收缩, 还与肌凝蛋白、肌纤维蛋白和三磷酸腺苷之 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动物放血后,ATP的合 成和其他能源供应也停止。肌肉在无能源的 情况下,逐渐形成永久性无收缩和延伸性能, 出现不可逆的肌纤维收缩变短。
横桥(cross-bridge)特性: (1)具ATP酶活性。 (2)可与肌动蛋白结合并向M线扭动;
细肌丝的组成: (1)肌动蛋白:上有激活横桥的位点; (2)原肌球蛋白:肌肉安静时阻碍肌动蛋白
与横桥头部的结合; (3)肌钙蛋白:与Ca2+结合时使原肌凝蛋白
变构移位。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理论
B 酚类
•脱氨、氧化 及脱羧等 酪AA
脱羧
苯酚
有毒(对人体)
酪胺
脱氢
还原作用甲苯 酚、苯酚
C.吲哚、甲基吲哚
脱羧
色AA
色胺 甲基吲哚和吲哚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屠畜的宰后检验和管理ppt课件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屠畜的宰后检验和管理ppt课件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第二节 淋巴系统在肉检中的重要性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一、淋巴系统在肉 检中的重要意义
1.每个淋巴结收集一定部位的淋巴液。 2. 淋巴结有B、T细胞,分别参与体液
免疫、细胞免疫。 3、组织有起过滤装置作用,能潴留 病原体。 4.不同病原引起不同淋巴结病变。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屠宰场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二、宰后检验点的设置、程序方法和要点: (一)宰后检验点的设置: 1.猪宰后检验点的设置(8个) ①头部检验点 ②皮肤检验点 ③白下水检验点 ④红下水检验点 ⑤旋毛虫检验点 ⑥胴体检验点 ⑦头部第二次检验 ⑧终末检验点(复检点)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腘淋巴结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髂外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 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
腘淋巴结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4.内脏被检淋巴结的选择: 选检:(1)肠系膜淋巴结 (2)支气管淋巴结 (3)肝门淋巴结 猪必检的淋巴结有5个: 颌下淋巴结 颈浅背侧淋巴结 颈深后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屠宰检疫
宰前检疫
宰后检疫
头部检验
胴体检验
内脏检验
寄生虫检验
解剖学构成检验
肉品品质检验
脂肪品质检验
感观检验
物理性质
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细菌学检验
理化学检查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19/3/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课件]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10章 市场肉类的兽医卫生检验与管理PPT

[课件]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10章 市场肉类的兽医卫生检验与管理PPT
2018/12/6
加 5 1:1.5 振摇后 摇匀 % 盐酸 各管加 后观 硝 1滴 入1% 察呈 酸 K2M2O4 色反 银 0.15ml 应 3 滴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判断标准:
A、病死肉、变质肉呈阳性反应,表现为 呈兰色或兰绿色 B、健康肉呈阴性反应,表现为呈褐红色 或红褐色,经过30—40分钟后变为无色 (表明无细菌毒素存在)。

(二)宰杀刀口状态: (三)血液坠积检查: (四)淋巴结的变化: (五)注意肉尸上存留不同程度肉眼可见的 病理变化。 (六)疑为横死的肉尸注意检查致死痕迹。
2018/12/6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二、病死禽类感官特征:
2018/12/6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三、病死畜肉实验室检查:
(一)细菌学检查: 如猪炭疽,见菌逗号或弯曲线型,或见 荚膜阴影(双球菌带夹膜)(而牛、羊的 见竹节状);气肿疽:两端钝园大杆菌, 单个存在或成对排列,在动物体内可形成 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或一端)。
2018/12/6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4.燃纸试验
将适当大小的易燃纸片紧密贴于待检的可疑肉 的断面,片刻后撕下纸片,用火点燃,观察燃着 现象。若没有明火或不能点燃,说明纸上吸附了 水。若出现明火,表明纸上吸附了油。
2018/12/6
第二节 病死畜禽肉的鉴定
一、病、死畜肉的鉴别: (一)放血程度:
2018/12/6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放血不良 表现:

肌肉色泽较深或暗红、黑红色,切面见 有暗红色血液浸润区,甚至流血滴。脂肪组织、 结缔组织、胸膜、腹膜下的血管显露,内有余 血(死畜充满血液)指压时有脂红色的血滴溢 出,胸腹膜表面是紫红色,脂肪组织染成淡玫 瑰红色或红色。滤纸条插入新鲜切口浸润 2 — 5mm甚至5mm以上。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PPT课件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PPT课件

三、检验程序
检样 25 g(mL)样品+225 mL 稀释液,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 各取1 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内
每皿中加入15 mL~20 mL 平板计数琼 脂培养基,混匀
培养
计数各平板菌落数
计算菌落总数
报告
实验一、菌落总数测定
四、操作步骤
(一)样品稀释 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 25 g 样品置盛有 225 mL 磷酸盐 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10000 r/min 均质 1~2 min,或放入盛有 225 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 式均质器拍打 1~2 min,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 25 mL 样品置盛有 225 mL 磷 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 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每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性,培养时应用不同的营养条 件及其他生理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pH、需氧性质等)去 满足其要求才能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 都只用一种常用的方法去做。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所得结果, 只包括一群能在营养琼脂上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菌的菌落总数 。
实验一、菌落总数测定
(一)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
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 300 CFU,则对稀释度 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 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 30 CFU,则应按稀释度 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5、 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 以小于 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6、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300 CFU之间, 其中 一部分小于30 CFU或大于300 CFU时,则以最接近 30 CFU或 300 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11章 肉在保藏时的变化及其新鲜度检查PPT课件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11章 肉在保藏时的变化及其新鲜度检查PPT课件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四)肉的酸度氧化力系数的测定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五)过氧化物酶试验:
当肉浸液中有过氧化物酶存在时,可以使 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新生态氧与氧化联苯 胺指示剂产生二酰亚胺代对苯醌,二酰亚胺 代对苯醌再与未氧化的联苯胺作用,生成兰 绿色化合物,经过一定时间测变为褐色。 新鲜肉:0.5—2min内就显色; 若不是新鲜肉,要在2min后显色或不显色。

度达到0~4℃的肉;
❖ 冻肉——即冷却后进一步冷冻加工,使深层温度达

到-6 ℃以下的肉。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 二、肉的形态结构 ❖ 肌肉组织 ❖ 脂肪组织 ❖ 结缔组织 ❖ 骨组织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肌肉组 织
❖ 肌肉组织是构成肉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最有 食用价值的部分。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 水牛的肌纤维较粗; ❖ 黄牛次之; ❖ 猪的肌纤维较细;(公猪比母猪粗) ❖ 绵羊最细;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 二、特征
➢ 肥膘处有污绿色。肌肉松软,缺乏弹性,暗淡无光, 严重的呈褐红色或灰褐色,有酸味。用pH纸测定表 现强烈的酸性反应。禽肉外观呈铜红色。
➢ 理化检验:H2S检验呈阳性, NH3的检验为阴性。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 四、防止或减缓肉自溶措施: ①合理保藏:先在10—15℃充分凉,再放入 0℃下冷冻。 ②屠宰、加工、运输过程保持肉清洁卫生。
(1)样品的采取: ①取样原则:肉类(包括鲜肉和冻肉),凡经感官 检验难以判其新鲜度及认为有必要进行实验室检验 时,均可以取样送检。 ②取样要求:取样应在被检肉尸的颈肩胛、股部等 肌肉深浅各取样两份,每份50—70g。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肉浸液的制备:
将被检肉样(冻肉在室温下解冻),分 别制成肉浸出液以备检。具体制做如下: ①剪取肉块:用剪刀自检样肉的不同部位, 剪取几块肉片,清除其中脂肪,筋腱后称 取肌肉组织10g,再剪成麦粒大小的块, 置于乳体中加少量水捣碎,加水至100ml, 不时振荡,浸泡30分钟。 ②滤过:(滤液即成肉侵液)。

动物性食品PPT课件

动物性食品PPT课件


养 特 点
添加了乳清蛋白、亚油酸和乳糖,并强化了维生 素A、D、B1、B2、C、叶酸和微量元素铁、铜、锌、 锰等
(二)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3、炼乳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用鲜 牛奶或羊奶经过消毒浓缩制 成的饮料。
甜炼乳:含有40%~ 44%的蔗糖,食用前需加水稀
炼 释,但稀释后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较低。 乳 淡炼乳:也称无糖炼乳,制作须经高温灭菌,维生
2)铁的含量很低,每100g仅含0.3mg;
5、维生素
牛乳中几乎含有所有维生素。 奶类是维生素A、D、E、B1、B2和烟酸的良好来源。
(一)鲜奶的营养价值
天然牛奶与母乳的成分比较( 100 ML)
营养素名称 蛋白质(g)
脂肪(g) 乳糖(g) 矿物质(g) 能量(kcal)
牛奶 3.3 3.8 4.8 0.7 67
三、虾类的营养价值
4. 丰富的牛磺酸(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 a 能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有利防治动脉硬 化。
b 与胎儿、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及视网膜 等的发育有关,牛磺酸能促进婴儿大脑发育, 提高眼的暗适应能力,牛磺酸现已作为婴儿 配方奶粉里使奶粉营养更接近母乳。
肉类食物营养价值的比较
(二)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1、酸奶
蔗糖
纯乳酸菌种
纯牛奶
高温杀菌
酸奶
1)发酵过程某些菌种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
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 链和氨基酸等)。对于奶糖不耐症人群,可选择 酸奶作为鲜奶的替代品。
2)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乳中的 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
2) 维生素含量较高 ➢肝脏中维生素高于肉类,主要是维生素B1、B2、B12和A、 D ➢猪肉中的维生素B1是分别是羊肉和牛肉的4和8倍;禽肉中 的烟酸高于畜肉。

《动物食品卫生》课件:第三篇 各类动物产品的加工卫生与检验

《动物食品卫生》课件:第三篇 各类动物产品的加工卫生与检验
分解淀粉:主要是芽胞杆菌和大多数霉菌
致腐微生物
早期:主要是微球菌、需氧芽胞杆菌和假单 胞菌
中期:杆菌逐步增多 后期:主要是杆菌,如变形杆菌等,深部是
厌氧腐败梭状芽胞杆菌等
腐败肉的特点
发黏 变色 霉斑 异味
肉汤混浊 pH↑,呈碱性反应 NH3+
卫生处理
破坏营养物质,失去色香味并产生厌恶感; 腐败分解产物多对人体有害; 有些腐败微生物及其毒素具有病原性或可导
脂肪→水解为甘油、甘油酯及相应脂肪酸 →氧化成过氧化物→低分子酸与醇、酯等
磷脂→酶解为脂肪酸、甘油、磷酸和胆碱→ 三甲胺、二甲胺、甲胺、蕈毒碱等
糖类→水解为醛/酮/羧酸→CO2+H2O
致腐微生物
分解蛋白质:需氧芽胞杆菌、假单胞菌、变 形杆菌、微球菌、厌氧梭菌等
分解脂肪:霉菌、大多数分解蛋白质能力强 的需氧菌
脂类
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胆固醇、游离脂 肪酸、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蛋白等)。
多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少,胆固醇高 猪脂、牛脂消化率为97%与93%,羊脂消化
率较低(88.0%)。
脂类
提供高热能和必要的热能储备 改善色、香、味、形,促进食欲、有助消化 促进脂溶性Vit的吸收和利用 促进肠道某些有益菌生长繁殖 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构成细胞的要素 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由某种特殊的脂肪组成
肉的酸性发酵
卫生处理:对人健康没有危害性,但 进一步深化开始肉的腐败过程。因此 ,必须排除腐败过程的前提下,方可 经高温处理后供食用。
(三)肉的新鲜度检验
感官检查 实验室检查: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其 他理化检验方法(球蛋白沉淀试验、粗氨 测定、H2S测定、过氧化物酶反应等)
鲜冻畜肉标准(GB2707-2005)?

兽医卫生检验实验教程ppt课件

兽医卫生检验实验教程ppt课件
2.脂肪红染 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胸、腹膜下的血管显著.内有余血, 指压时有暗红色的血滴溢出。脂肪组织染成淡玫瑰红色.肌肉与脂肪色泽浑 浊不清。剥皮肉表面常有渗出血液形成的血珠。
放血口平整 病畜肉的宰杀刀口.一般不外翻.比较平整,常无粗糙不平的 变化,刀口周围组织稍有血液捏染现象,骨髓红染。
4.组织充血、血液浸润濒死期或重病情况的急宰的病畜肉,由于生前较长时 间侧卧,在一侧肉体皮下组织、肌肉和浆膜可见到局限性紫红邑血液坠积区, 表现为树枝状充血和血液浸润。
2.结合教材分析绘制屠宰加工企业的平面布局与卫生设计、 了解生猪的屠宰加工工艺流程。
.
2
三、实习内容 1.屠宰加工企业的平面布局与卫生设计 2.生猪宰前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3.生猪宰后检验的程序与方法 四、实习报告 描述屠宰加工企业的平面布局原则,绘制屠宰场平面
布局图;生猪宰前和宰后检验的程序和方法
指示剂 联苯胺
仪器 同肉新鲜度的卫生检验。
方法 过氧化物酶作用过氧化氢裂解氧气,氧化指示剂联 苯胺,生成二酰亚胺代对苯醌,该物再和未反应的的联苯 胺形成淡绿色混合物,一般3min变色。
.
3
生产加工区
宰前饲养 管理区
行政生活区
生产加工区 .
病 畜 隔 离 及 污 水 处 理 区 动 力 区
4
宰前检验的程序
疑似病畜禽 疑似健畜禽
隔离圈
临床检查
急宰
处理
分 批
予检圈
实验室诊断 群体检查
临床检查
饮水休息
个体检查
治疗 病畜 健畜
住场检查
候宰间
屠 宰
添送宰单
宰前检查
.
饲养场
5
休息2-3天
实验二 新鲜肉的卫生检验

课件--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课件--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口蹄疫不为人畜共患病绪论一、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概念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以兽医学、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以及相关法律规范为基础,从预防的观点出发,研究动物性食品形成过程(食品链)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其卫生安全与固有品质价值的有害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与质量,以保障人、畜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增进人类福利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任务(一)防止人畜共患病和其他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在200多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中。

有许多可通过食品动物及其产品感染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患有人畜共患病的畜群及其产产品检验出来,进行合理的处理,以防止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二)防止食物中毒及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动物性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既要重视食品动物活体上是否带有各种微生物,又要加强动物性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中的卫生监督与管理,防治病原微生物污染动物性食品,才能有效地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种类很多,加强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使人们避免食入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动物性食品,对于保障人类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三)提高动物性食品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通屠宰,可以防治畜禽对健康畜禽产品的污染。

从而避免因卫生质量问题造成次品或废品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过宰前检疫,做到病畜禽与健康畜禽分开(四)维护动物性食品出口贸易信誉,提高动物性食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就会失去竞争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只有提高动物性食品的贸易信誉,才能参加世界贸易竞争,而动物性食品贸易信誉的提高,有赖于建立健全兽医卫生监督机制和采用先进的检验手段予以解决(五)为制定和完善我国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在动物性食品卫生监督检验进和卫生评价上,不仅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标准。

同时,还要为我国制定有关食品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前景主要问题:(一)畜禽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逐渐发生着变化有些被控制的老疫病又重新抬头,呈地方性流行或流行性发生,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猪瘟、狂犬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实验方法
• 感官检查 1 样品的采取 2 色泽与透明度 3 气味
11
判定标准:食用猪油的感官指标
级别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色泽
在15-25℃凝固 时,呈白色, 溶化时透明
在15-25℃凝固 时,呈白色或略 带淡黄色阴影,
溶化时透明
在15-25℃凝固 时,呈白色或略 带淡黄色阴影, 溶化时透明或浑
5
判定标准 按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冻猪肉、冻羊 肉、冻鸡肉、鲜猪肉等挥发性盐基氮含量 (mg/kg)一级鲜度≤ 15,二级鲜度 ≤ 25
(三)pH值测定
将以上处理好的样品液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6
(四)硫化氢反应
原理 肉类在腐败过程中,含硫氨基酸进一步分解,释放出 硫化氢,硫化氢在碱性条件下与可溶性铅盐发生反应,生成 黑色的硫化铅。
• 计算
V×N×56.1
X=
m
X-样品的酸价(mg);V-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N-氢氧化 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m-样品质量(g);56.11-1N氢氧化钾标准溶液1ml 相当于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判定标准:使用猪油酸价指标 特级≤1.0;一级 ≤2.0;三级≤3.0
14
过氧化值测定
碘瓶中,加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 全溶解。加入1.0ml饱和碘化钾溶液,立即塞好瓶盖, 并轻轻振摇0.5min,然后再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 100ml水,摇匀,加1ml淀粉指示剂,立即用0.002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取相同 量三氯甲烷-冰乙酸、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 做试剂空白试验。
试剂 1饱和碳酸钾溶液 2 水溶性胶 3 吸收液 4 混合指示剂 甲基红指示液和次甲兰指示液 5 0.0100N的盐酸标准溶液
3
实验方法:
1 样品处理 将样品除净脂肪、筋腱和骨后,剪碎搅匀,称取 10g,置于锥型瓶中,加入100ml水,间歇摇动,浸渍30min 过滤,滤液放入冰箱后备用。 2 将水溶性胶涂于扩散皿的边缘,在皿中央内室加入1.0ml的 吸收液及1滴混合指示剂。 3 在扩散皿外室一侧加入1.0ml制备的样液,另一侧加入1.0ml 饱和碳酸钾溶液,注意不要使外室两侧的液体接触,立即盖好。 4 密封后将扩散皿在桌面上轻轻水平摇动,使外室的样液与碱 液混合,然后在37℃ 温箱放置2h。 5 揭去盖,用0.0100N的盐酸滴定,终点呈蓝紫色,同时用无 氨蒸馏水做空白试验。 6 计算公式
• 原理 过氧化值:用100g油脂中所含的过氧化物从碘化氢中 析出碘的克数来表示;或者用滴定1g油脂所需某种规 定浓度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来表示
• 试剂 1 饱和碘化钾溶液 2 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 3 0.002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4 1%淀粉指示剂
15
• 测定方法 精密称取2-3g混匀的样品,置于250ml
16
• 计算 (V1-V2)× N×0.1269
X= m
X---样品的过氧化值(%) V1—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m---样品质量(g) 0.1269—1N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碘的克数 100—即以100g油脂计算 • 判定标准 特级:0;一级:0;二级:微量
H2S+Pb(CH3COO)2→PbS(黑色沉淀)+2CH3COOH
试剂 醋酸铅碱性溶液
7
试验方法
1 将待检肉剪碎至绿豆大小,装入100ml 锥型瓶中,使之达到瓶容积的1/3。
2 取一滤纸条,用碱性醋酸铅溶液湿润,稍 干后将其小心插入锥型瓶,勿使纸条触及肉样。
3 在肉样1-2cm处悬吊,立即将纸条的另一 端贴在瓶口一侧并以瓶塞固定。
4 在室温静置15min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判断标准 滤纸条无变化,新鲜肉;滤纸条呈淡褐色,次鲜肉; 滤纸条下面呈褐色或黑褐色,变质肉。
8
实验二 动物性油脂的检 验
9
实验目的
掌握食用动物油脂新鲜度的感官检查和理化检验方法以 及卫生质量的评定标准。
实验内容
• 感官检查 • 酸价测定 • 过氧化值的测定 • 席夫氏(Schiff)醛反应
样液
饱和碳酸荣液
吸收液
4
X =
(V1-V2)×c1× m1× 1/100
14
×100
X—样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mg/100g); V1—测定肉样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c1—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4—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1mL相当氮的毫 克数; m1—样品质量(g)。
17
席夫氏醛反应
• 原理 • 试剂
1 石油醚 2 品红亚硫酸试剂 • 测定方法 取溶化油脂1ml于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1ml石油醚,混匀,加入品红亚硫酸试剂2ml,摇匀, 静置,分层,观察。 • 判定标准 如果油样有醛存在,则下层液体与数分钟至 1h出现紫红色至蓝紫色。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
实验一 肉新鲜度的检验
1
一 试验目的 掌握肉新鲜度的几种检测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 感官检查 2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3 pH测定 4 硫化氢反应
三 实验方法 (一)感官检查 运用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待检肉进行 色泽、组织状态、粘度、气味、肉汤滋味等个方面的检查,以 判定肉的新鲜度。
检查方法 分割的小块肉,应检查其皮肤、脂肪、肌肉的色 泽、组织结构状态、黏度、弹性和气味。
2
(二)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应用微量扩散法
原理 挥发性含氮物质可在碱性溶液中释出,37℃ 时在扩散皿中挥发后被吸收液吸收,用标准酸滴定, 计算氮的含量。
仪器 扩散皿 微量滴定管 滤纸 漏斗 天平 剪刀 镊 子 锥型瓶 量筒 pH试纸等。

气味
固有气味,无 固有气味,无异 略带焦味,无其
异味

他异味Leabharlann 12二 酸价测定• 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消 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 试剂 1 酚酞指示液 2 中性乙醚 3 0.1N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13
• 测定方法 精密称取3-5g脂肪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50ml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 置热水中,促其溶解。冷至室温,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以0.1000N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 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为终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