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区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天津市滨水导则

天津市滨水导则

天津市滨水导则
天津市滨水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殊的区域,它同时具备水域和陆域双重特性,是城市生态、景观、文化、生活的集聚点。

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区对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满足人们亲水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规划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营造一个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滨水区。

3.规划应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合理安排开发时序,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既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4.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满足防洪排涝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滨水区的自然风貌,避免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5.规划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和利用好滨水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6.规划应注重功能的复合性,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促进滨水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7.规划应注重景观的塑造,通过绿化、建筑、小品等景观元素的设计,营造优美宜人的城市滨水景观。

8.规划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合理设置公园、广场、步行道等公共空间,满足人们休闲、游憩、娱乐等多元化的需求。

9.规划应注重可达性的提升,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等方式,提高滨水区的可达性,方便市民的出行。

10.规划应注重可识别性的提升,通过建筑风格、景观元素的统一和特色化设计,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滨水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天津市滨水导则原文件第四章“规划实施与建议”。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本文将围绕滨水景观设计方案展开探讨,从设计理念、功能区划、植被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设计理念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从而打造一处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滨水景观。

设计理念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两个方面。

1.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方面,可以利用滨水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水景,如人工湖、喷泉、瀑布等。

在植被选择上,可以考虑种植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莲花等,以营造出自然而生态的氛围。

2.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方面,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滨水地区的历史建筑和文物,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引入传统建筑风格、雕塑、碑文等元素,以展示当地的文化底蕴。

二、功能区划滨水景观设计应该根据地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功能区划,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根据滨水景观的不同功能,可以将设计划分为休闲娱乐区、健身区、文化交流区等。

1.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是滨水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可以设置长椅、亭子等休息设施,提供人们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同时,可以规划游乐设施、草坪、露天剧场等,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2.健身区健身区是提供人们运动和锻炼的场所。

可以设置户外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供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3.文化交流区文化交流区是滨水景观设计中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

可以设置露天剧场、文化艺术展示区等,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三、植被选择植被选择是滨水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可以营造出绿意盎然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视觉享受。

1.水生植物滨水区域常年湿润,适合种植水生植物。

如芦苇、荷花、莲花等,这些植物既能提供文化景观的装饰效果,又能为湿地提供保护和净化功能。

滨水建设方案

滨水建设方案

滨水建设方案1. 引言滨水建设是指以河流、湖泊、海岸线等水域为基础,结合城市发展需求,进行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滨水建设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景观特色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等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本文将针对滨水建设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2. 规划目标滨水建设的规划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在滨水建设中注重保护和恢复水体和沿岸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营造具有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滨水景观,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3.创造宜居环境:以滨水区域为核心,构建宜居的城市空间,提供休闲娱乐、文体活动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3. 规划原则在滨水建设方案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修复滨水生态系统,提高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公众参与原则:充分听取市民、专家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建立沟通与合作机制,确保规划符合公众需求。

3.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和管理滨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科学规划原则:依据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规划设计,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4. 规划内容滨水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域治理在滨水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水域的治理工作。

包括河流、湖泊、海岸线等水域的水质监测与评估,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提高水质,减少污染物排放。

(2) 滨水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是滨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营造独特的滨水景观,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可以通过绿化、灯光、雕塑等手段,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的滨水景观。

(3) 市政设施建设在滨水建设中,应合理规划市政设施的建设。

包括道路、桥梁、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供水、供电、排水等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之要素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之要素

简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之要素摘要: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 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

它的景观设计所反映的是城市和和水的关系,是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可分为绿化、交通、护岸、休闲广场和建筑小品几方面,还要考虑到附近的建筑物以及城市特色。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绿化设计交通设计护岸和防洪堤休闲广场和建筑小品滨水建筑特色和主题前言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滨水空间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

它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城市灵魂的历史文化之载体,更是今天的城市居民精神寄托的空间场所。

正如黑川纪章所说,城市水系作为与城市人工环境共存的一个自然景观要素,已深化为城市文脉的一元,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心象风景"。

城市滨水空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海滨等,它不仅是联结城市陆地和水体的中间地带,而且是协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中观环境。

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可分为绿化、交通、护岸、休闲广场和建筑小品几方面,还要考虑到附近的建筑物以及城市特色。

1 绿化设计(1)绿化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个环节,滨水绿化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多地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连续性绿化带,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滨水空间的新形象"在绿化种类上,应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绿化系统中采用树、花、草并茂,并以树为主的原则,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层次感,使完整连续的滨水绿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又有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节奏感,增强滨水空间的视觉效果。

城市滨水区设计

城市滨水区设计

城市滨水区设计策略一、引言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价值。

为了充分发挥滨水区的潜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设计策略。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市滨水区设计的各个方面。

二、空间设计空间设计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核心。

应根据滨水区的特点,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和休闲空间,创造一个多功能、开放式的滨水区。

同时,应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通达性,利用地形、建筑和景观等元素进行空间组织和引导。

三、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关键。

应尊重和保护滨水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规划绿地、湿地和生态保护区,维护生物多样性。

同时,应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生态保护,可以提升滨水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四、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重点之一。

应合理规划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确保滨水区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同时,应注重交通与景观的融合,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交通环境。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促进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亮点。

应根据滨水区的自然和文化特色,结合空间布局和生态保护,创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景观。

景观设计应注重艺术性和实用性,提供多样化的景观体验和活动空间。

通过景观设计,可以提升滨水区的形象和魅力。

六、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根据滨水区的功能需求和人口规模,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如公园、广场、咖啡厅、卫生间等。

公共设施的设计应注重舒适性和便利性,满足市民的需求。

完善的公共设施可以增强滨水区的吸引力,提高市民的满意度。

七、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应尊重和保护滨水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历史文脉。

在设计中应融入历史元素和文化特色,通过景观小品、建筑风格和活动策划等方式展示滨水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保护可以提升滨水区的文化价值,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八、防洪排涝防洪排涝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文化·空间·生态·载体—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四大要素

文化·空间·生态·载体—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四大要素

市 产生 于 黄河 流域 ,尼 罗河 流域 以及 两 河流 域 。我国拥 有七大江 河及众 多的河流 水系 【 ”,
河 流 沿 岸分 布 着 许 多 重 要 的城 市 , 如 上 海 ,
广 州 ,重 庆 、武汉 ,南京 、杭 州 ,苏 州 ,绍
陈 德雄 ( g O ) 男,1 9 17一, 9 5年 毕业于 浙江大 学建筑
设 计 中, “ 与 文化 共享 ” 是三 大 主题 之一 , 人
是 南太 湖旅 游 形 象 的真实 写 照 。然 而, 湖州
太 湖旅 游度 假 区梅 东 片 ( 以下简 称 湖州梅 东
人 类 生 存 环 境 的 形 成 、 发 展 和 分 布 与 水 息 息相 关 。水域 是 人 类文 明 的摇 篮, 水文 化 是 人类 最 原始 的文 化 之一 。 世界 上最 早 的城
综合起 来考虑 。
[ 关键词 ] 滨水地 区;城 市设 计;文化要 素 ;载体要 素
早 在 公元 前 1世纪 , 维特 鲁 威在 《 建筑 十 书》 中就 已 指 出 : “ 切 建筑 物 都 应 恰 如 一 其分 地考 虑 到坚 固 耐久 ,便 利 实 用 、美丽 悦 目” 后 人 一直 把 “ 固 , 实 用 、美 观 ” 作 。 坚 为建 筑设 计 的三 大 要素 ,从 而 指导建 筑 创 作
学 系 , 现 任 海 口 城 市 设 计 有 限 公 司 (雅 克 设 计 机 构 )总 经 理 助 理 、 副 总 规 划 师 。
电 话 : 0 9 6 5 61 8 8 8 4 81
兴 等 。在 近 代 , 随 着 大 量沿 海 城 市 的 兴起 , 水域 在城 市 发展 中得 到空 前 的重视 [ 。从古 2 ] 至 今 , 滨 水 区 最 首 要 的 要 素 就 是 文 化 要 素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初探【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基础逐渐雄厚,我国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开始对城市滨水地区进行建设。

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黄金地带,能为城市提供比较优质的土地开发和较多的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作为城市对外形象窗口,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和重塑城市形象。

本文针对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内容、问题及原则进行分析。

【关键字】: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因素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近几年,我国也有很多城市加入到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与更新中来,并已经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滨水地区的开发项目。

如:沈阳市中心运河的改造、上海的黄浦江岸线规划、苏州的金鸡湖湖滨规划与开发等。

我国很多城市政府已经认识到,滨水地区的建设不仅可以显著促进城市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并带来税收、就业和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

一、滨水地区的概念滨水地区: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滨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等。

笼统的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它的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吸引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二、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形态内容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考虑滨水区城市形态,不仅直接研究水体、滨水两岸地区,而且应该把它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从大局入手,以整个城市结构、城市空间形态为背景,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完善和延伸,形成完整的滨水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设计应立足于景观、历史、经济、文化、生态等诸方面整体效益,促进城市的整体活力和繁荣。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与城市整体结构的契合,华盛顿和堪培拉是两个成功的范例,这两个城市都是近现代在完全未开发的自然地形条件下建造的。

滨水景观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滨水景观设计理念的核心目标是为人们创造一个美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环境。

在滨水地区,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将自然景观与城市建筑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首先,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在设计滨水景观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

通过精心布置植被,增加绿化面积,让人们在滨水地区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在滨水地区设置人文景点,如咖啡馆、餐厅、文化广场等,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滨水地区时,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减少城市排水压力,同时增加公共绿地和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此外,在滨水景观中加入可再生能源设施,如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装置,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注重城市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在滨水地区中,可以建设健身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为市民提供一个锻炼和休闲的场所。

同时,要注重景观的安全性,设置围栏、护栏等设施,确保市民的安全。

在夜间,设置照明设备,增加夜间景观的美感和安全性。

最后,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公共参与和交流。

在滨水地区的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市民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

可以通过开展公众活动和展览,提供一个交流交流的平台,增加市民对滨水地区的归属感,也能够加强市民对滨水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是为了创造一个美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环境。

通过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

在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人们健康与安全,并强调公共参与和交流,让市民充分享受到滨水地区的美好。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需要设计师与城市居民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1. 简介滨水景观是指以河岸、湖边、海滨等水体边缘为蓝图,通过景观设计来创造一个宜人、美观、可持续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并分析其设计理念、功能区域和景观元素的运用。

2. 案例背景本案例位于某城市河岸的一块空地,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靠近城市的滨水区域。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闲环境,市政府决定对这片土地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3. 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以“融入自然、提供休闲体验、激发创意灵感”为设计理念。

通过利用水体的特色,将人工元素与自然元素融合,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同时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4. 功能区域设计团队将场地分为五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用途。

4.1 水景区水景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在此区域设置了一个人工湖泊。

湖泊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植物,形成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区域中心有一个小型喷泉,提供清凉的水雾,为市民带来愉悦的感受。

4.2 休闲区休闲区是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设计团队设置了长椅和遮阳棚,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区域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型游乐设施,吸引着很多孩子前来玩耍。

4.3 绿化区绿化区是设计团队特别注重的区域,通过大面积的绿化植物的种植,使整个滨水景区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团队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4 活动区活动区是供市民举办各种户外活动的场所。

设计团队在这个区域设置了一个露天舞台,为市民举办音乐会、演出等活动提供场地。

此外,还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草地,供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4.5 步行区步行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环绕区域,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了一条环绕湖泊的步行道。

步行道两侧种植了众多花草植物,形成一个美丽的走廊。

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跑步,欣赏湖泊的美景。

5. 景观元素的运用设计团队运用了不同的景观元素来营造滨水景观的美感和功能性。

5.1 水景水景是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通过人工湖泊、喷泉和水雾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1、水体城市滨水景观中的水体主要是自然的江、河、湖、海,但也可兼顾人工的水景,水体主要有三种存在状态:流动的水、静止的水和受外力作用的水,它们体现在景观上就呈现出江河、湖泊、涟漪等。

在对水体进行没汁时,应注意维持水体的自然性和原始性,用人工景观去补充自然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自然结合实际需求。

选取不同状态的水景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在规律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找规律,达到各方面和谐的状态。

2、护岸护岸是水域与陆域的交界线,也是人与水接触的地方。

在设计时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a.治水功能,满足防洪防涝要求并尽可能设置一些蓄水湖池和滩地,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

b.生态性,积极保护和借鉴河流自然形成的各种地貌结构,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配合植物种植,为滨水动物提供生存空问,维护护岸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

c.亲水性,强调水体的渗透作用,将水景引入城市内部,并保证人们能轻松地到达水边,自由方便的观水玩水,但需注意对安全性的考虑。

3、滨水区绿化设计滨水区绿化能给城市环境带来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延伸。

在生态层面,它能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制造氧气、吸附烟尘、阻挡噪声;在景观层面,它能造就光影变幻,调整和优化环境构图,围合和区分各类用地,带来色彩的变化。

在进行滨水区绿化设计时应注意根据水域环境的原生态景观特征、气候水土条件,结合各类植物自身的特点合理的进行选配和布置,并考虑其与水景尺度、场地空间大小、水域面积、水体动静状态的配合关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特点烘托出好的景观,留出并强调视线通廊,阻挡不好的景观,创建更优良的环境。

4、滨水硬质景观设计滨水硬质景观包括土壤及岩石层、建筑界面与天际线、滨水广场、滨水游步道、建筑小品等众多要素,它们构成了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设计时应首先注重它们各自功能的发挥,如滨水广场,它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常常起到节点的作用,在设计时要重点把握其形式及通达性,还有与入口和水岸的关系;又如滨水游步道,它是供人们行走的运动空间,设计时便要考虑怎样使人们行走方便,铺地如何选取以及怎样联系各处景观等等。

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资料整理

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资料整理

一.滨水地区介绍1.滨水地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 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2.滨水地区空间分类环港湾夹江环湖3.滨水地区城市设计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用地功能地合理布局按城市滨水区的功能划分大致有滨水居住区、滨水文化博览区、滨水娱乐休闲区、滨水办公商业及金融区等。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土地使用形态的单一性和片断化是城市滨水区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形态单一造成滨水区功能的隔离与分化现象,许多滨水区由于缺乏城市市民参与的商业文化、娱乐设施而失去了作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许多商业办公为主的滨水区则由于居住用地的缺乏,形成夜间缺少活动的城市空间利用浪费的“空洞化”现象。

因而公共性、多样性、延续性、层次性和立体化应成为用地功能合理布局的原则。

a.公共性是指滨水区对城市开放,用地形态公共化,使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融为一体。

b.多样性是指在城市滨水区进行综合性社区建设,形成多样的用地平衡,土地使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这一策略的基础,复合型的城市空间避免和减少了土地使用的“低谷”增强了滨水区的吸引力。

c.延续性是指综合原有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形成城市生活景观的延续性。

例如,武汉市南岸嘴整治工程亲水空间将长江大桥作为远景结合。

d.多层次和立体化是对滨水区自然景观潜质的充分利用,立体化的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土地开发强度和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

例如美国曼哈顿河滨工程多层地下建筑充分容纳了商场、停车场、戏院、博物馆、运动场、餐厅和集会场地形成延续性城市空间。

(2)城市交通的协调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形体的骨干,一般与城市基础建设或地下设施一起安排和设计,一旦安排好,很少有机会修改,而即使能够修改,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市政和土地利用有很大的制约性。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及开发探析——以加拿大多伦多城市滨水区为例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及开发探析——以加拿大多伦多城市滨水区为例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及开发探析——以加拿大多伦多城市滨水区为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河流、湖泊或海岸线等水域旁的地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价值。

本文将以加拿大多伦多城市滨水区为例,探讨其规划设计和开发经验。

首先,加拿大多伦多的滨水区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多伦多市政府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湿地恢复和水质监测等措施,保护滨水区的生态环境,确保其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多伦多湖滨区的湖滨公园是一个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规划项目,通过修复和保护湿地来改善水质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其次,多伦多的滨水区规划设计注重提供公共空间和文化活动场所。

多伦多市政府鼓励在滨水区建设公共广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等设施,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例如,沿着多伦多湖滨区的长廊是一个著名的步行道,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欣赏湖景和参与休闲活动。

此外,多伦多的滨水区也是举办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的理想场所,如滨水区音乐节和烟花表演等,为城市增添了活力和吸引力。

再次,多伦多的滨水区规划设计注重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

滨水区作为城市的重要资源,通过城市更新计划来改善土地利用和建设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例如,多伦多的滨水区通过改建和开发旧工业用地,将其转变为商业和住宅区域,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创造了就业机会。

此外,滨水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游客纷纷前来体验水上运动和观光活动,为城市带来了旅游收入。

最后,多伦多的滨水区规划设计注重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

多伦多市政府鼓励市民参与滨水区规划和开发,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多伦多的滨水区也开展了公众教育活动,增加市民对滨水区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了解。

例如,多伦多的滨水区博物馆和展览馆定期举办展览和讲座,向公众介绍滨水区的历史和文化,并倡导环保理念,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水域保护和再生。

总之,加拿大多伦多的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和开发充分发挥了其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并注重生态保护、提供公共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社区参与。

滨水设计知识点

滨水设计知识点

滨水设计知识点滨水设计是指在城市和自然水体的交汇处进行的规划与设计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景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涉及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滨水设计的基本知识点。

1. 滨水设计的意义滨水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增加城市绿地和休闲空间,并且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此外,滨水设计还可以对治理水体污染、防止洪水、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 滨水设计的原则(1)生态原则:滨水设计应尽量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2)景观原则:滨水设计应注重景观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使滨水区域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3)风险原则:滨水设计应考虑到气候变化和水灾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4)参与原则:滨水设计应该多方参与,包括政府、市民、专家等,形成共识,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接受度。

3. 滨水设计的要素(1)交通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规划应该便利于人们的出行和活动,同时要考虑到水体交通的需求。

(2)绿地设计:滨水设计应该注重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水体处理:滨水设计需要考虑到水体的处理和管理,包括净化水质、防治水体污染等。

(4)景观布局:滨水设计的景观布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置,使得整个滨水区域既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又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5)活动空间:滨水区域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文化需求。

4. 滨水设计的案例(1)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一个典型的滨水设计案例,通过修复滨江地带,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使其成为一个集观光、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滨江区域。

(2)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滨水设计通过改造旧码头区域,打造了一个集商业、居住和文化于一体的滨水区域,成为了伦敦的新地标。

(3)温哥华海滩:温哥华的滨水设计充分利用了沿海地形和自然环境,打造了一系列的沿海公园和休闲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和独特的眺望。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滨水区域是指河流、湖泊、海岸线等水体与陆地相交接的地带,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如何科学规划和设计滨水区域,既能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是当前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

一、滨水区域特点分析滨水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滨水区域易受水灾影响,需要考虑防洪和排水措施。

其次,滨水区域生态脆弱,需要保护水体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再者,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需要考虑人文景观和公共空间的规划。

因此,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二、滨水区域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

2. 风险防范原则:考虑滨水区域的防洪、防涝、防风等自然灾害风险,合理规划建设,降低灾害风险。

3. 公共利益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公众利益,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4. 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5. 文化传承原则:保护和传承滨水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区域的文化品质和特色。

三、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1.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滨水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包括生态保护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滨水区域的绿地系统,包括湿地公园、滨水步道、绿化带等,提升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

3. 水体治理与保护:采取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等措施,改善滨水区域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4. 城市景观设计:设计滨水区域的景观节点和景观廊道,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交通规划与设计:合理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桥梁、码头等,提升区域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促进城市与滨水区域的互联互通。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滨水景观公园是一种以水体为核心的城市公园,设计理念是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打造一个具有丰富水景资源和多样化功能的城市休闲场所。

以下是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1. 借景生态化: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首先要重视生态保护。

通过保护水体周边的湖泊、河流、溪流等滨水资源,还原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湿地、蓄水量、滨水带绿化等生态功能,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景观的滨水公园。

2. 多功能性:滨水景观公园不仅仅是一个观赏水景的场所,还应具备多种功能。

例如,设立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滨水公园还可以设置船坞、码头等设施,方便市民进行水上运动和观光活动。

3. 透明亲水化: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应建立在增加市民与水的亲密接触上。

通过设置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欣赏水景,感受水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在水体中设置喷泉、水幕墙等水景装置,增加视觉效果,提升观赏体验。

4. 绿色生态化:滨水景观公园的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植被的选择和布局,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休闲场所。

例如,引入各种乔木、灌木和花卉种植,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提高景观效果;通过设置草坪、庭院、花园等景观元素,丰富公园的形式和层次。

5. 历史文化融合: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还应考虑历史文化的融入。

可以利用滨水公园既有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等资源,打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公园。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文化广场、纪念碑、雕塑等,展示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6. 可持续发展: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要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要开展水质监测和水生态恢复工作,保护和提升水体的质量,确保公园的可持续运营。

通过以上设计理念的贯彻,滨水景观公园可以成为一个既美丽又实用的城市空间,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滨水城市设计》课件

《滨水城市设计》课件
滨水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意见,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 共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06
结论
总结滨水城市设计的要点与经验
滨水城市设计要点 保护和恢复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
优化滨水区的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品质。
总结滨水城市设计的要点与经验
完善滨水区的交通体系,提高交通可达性。 挖掘滨水区的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态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发展。
提高城市品质与人居环境的机遇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滨水城市可以借助其滨水的地理优势,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 市的整体品质和形象。
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滨水地区可以建设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如滨江公园、广场等,提供 市民休闲、娱乐、运动的场所,提升人居环境的质量。
促进社区参与
《滨水城市设计》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滨水城市设计原则 • 滨水城市设计要素 • 滨水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 未来滨水城市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 结论
01
引言
滨水城市的概念与特点
滨水城市
指城市紧邻江、河、湖、海等水 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 自然景观。
特点
滨水地区通常具有独特的地理、 生态和景观优势,是城市的重要 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空 间。
05
未来滨水城市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的挑战
1 2 3
气候变化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滨水城市面临着海平面上升 、极端天气事件等挑战,需要采取适应性措施来 降低风险。
防洪排涝
滨水城市易受水患影响,需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 和防洪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 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针对滨水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需要采取生态 修复和保护措施,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 续性。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1 滨水河岸开放性及绿化
1)滨水河岸保持对外开放性,并且尽量增加滨河亲水 空间,增加游人亲水的机会。 2)滨水河岸增加活动空间,应设计林荫步行道,建议 设置遮荫的树木。 3)在部分地区很多建筑紧靠河岸边建设,改造难度比 较大,为了进一步改善沿岸的景观状况,建议增加垂 直的绿化。 4)河道两岸应保留原有绿化,同时增加人的参与性, 改造为休闲绿地,而不是仅仅供观赏的绿地。
3.4 滨水区水岸线形式
1)人工岸线:岸线形式尽量曲线、多变化,避 免直线、形式单一的滨水泊岸。
2)自然岸线:岸线形式尽量保留原有岸线,根 据自然形成的岸线形状进行调整改造。
岸线过于笔直单一,不提倡
岸线曲折有变化,提倡
3.5 滨水区的设施配置
滨水地区建议增加观水景的场所,并结 合滨水岸线,增设餐饮、商业等娱乐休闲设 施。
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
1、建筑高度
1.3 单体建筑高度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
新建单体建筑高度与体量应与基地周边环境相协调, 避免出现高度过高,体量过大,在城市环境中突兀失调, 影响城市整体风貌。
单体建筑过高,体量过大, 突兀失调,不提倡
33滨水空间的可达性34滨水区水岸线形式35滨水区的设施配置3滨水空间驳岸直接与水面接触人难以接近不提倡驳岸护坡与亲水平台结合设计引导人参与亲水活动提倡驳岸护坡与条形驳岸结合设计提倡采用自然堆石绿化等形式结合自然驳岸设计引导人的亲水娱乐性提倡条形驳岸局部设计放大作为停留区增加亲水性提倡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11建筑群体轮廓线与城市风貌的协调沿街公共建筑底层裙楼的高度避免采用过高尺度或大面积实墙给行人造成压抑感
3.2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应符合高、中、低相结合的原则,“低” 为亲水,“中”为正常地面标高,“高”为可登高远 望的地标,应考虑两岸的相互对景关系以及各种视角 的景观效果。 2)滨水空间沿岸应建设公共绿地,真正成为城市的公 共空间。 3)对于侵占滨水绿地的住区有条件必须加以改造。 水岸空间被绿化隔离, 不易亲近,不提倡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理念与实践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理念与实践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理 念与实践
目录
• 引言 •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理念 •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实践案例 •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面临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 未来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趋势与展

01
引言
滨水地区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滨水地区是指城市中紧邻江、河、湖、海等水体的区域。 这些水体为城市提供了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同时也是 城市交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1
生态保护
保护滨水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02
景观设计
将自然景观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创造优美的滨水 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
现。
地域特色
挖掘和利用滨水地区 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彰显地域特色。
注重滨水地区的整体 性和统一性,保持城 市风貌的协调和一致。
保护和修复具有历史 价值的建筑和景观,
传承城市文脉。
在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 提升城市的辨识度和
吸引力。
03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实践案例
从单一到多元
传统的城市设计往往追求单一的风格和形式,而现代的城 市设计则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 背景,强调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活力。
从静态到动态
过去的城市设计往往注重空间的静态布局和形式,而现代 的城市设计则更加注重空间的动态变化和使用,强调可持 续发展和适应性。
02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理念
提供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和 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 求。
加强社区参与和公众参与, 让居民参与到滨水地区城 市设计的过程中。

城市滨水地区规划及设计

城市滨水地区规划及设计
a e i n o r a a e fo tAr a a n n nd D sg fU b n W t rr n e s
阮翼 IunYi L a
摘 要 : 文通 过 对 滨水 地 区 开发 动 力 三要 素的 阐述 , 出 本 得
渲 染的重点和亮点。 本文通过对滨水地 区开发 的动力三要素的
阐述 , 出滨 水 开 发 的一 些 基本 原 则和 方 法 。 得
城 市 滨 水 区开 发 的 重要 动 力


中 国传 统 上选 择城 址 有 “ 山 傍 水 扎 大 营 ” 古 训 . 水 靠 的 风 中也 有 所 谓 “ 雀 、 武 、 龙 、 朱 玄 青 白虎 ” 的选 址 要 素 , 近 水 (青 把 “
要 做 好 滨 水地 区规 划 和 设 计 , 先 要确 定规 划 区 范 围 , 首 其 范 围 一般 由城 市规 划 主 管 部 门确 定 。然 后 , 规 划 区范 围 内现 对
能、 间、 观、 空 景 绿化 、 环境 、 交通等各方面所进 行的综合设计 。
是 城 市 建设 、 观 塑 造 至 关 重 要 的 部份 , 城 市 规 划 设 计 重 墨 景 是
状情况进 行认真现场踏堪。在此基础上, 要对现状用地进行分 析 , 内容一般包 括水 文 、 其 水利 、 土地使 用 、 建筑 质量 、 耕地 保 护、 道路交通、 防洪高程 、 地形高程和坡度 、 人文和 自然景观、 植
被 等 。 由 于 每 个 规 划 区 情 况 不 同 , 括 内容 也 不 一 样 , 的 是 包 有 上述 全 部 , 的 是 上 述 部分 。接 着 根 据 具体 情 况和 相 关 关 系作 有 出单 项 或 多项 的现 状 图 和 用地 评 定 图。 三 、 地 功 能布 局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水建筑应通过亲水平台与水相接触 建筑群应能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城市设计对建筑形式及体量进行控制包 括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 退后红线距离、沿街后退、建筑风格、 尺度、色彩、材料、细部处理等内容
1.2.5 滨水区的滨水开放空间
滨水区开放空间是滨水区的公共外部 空间 包括滨水区绿带、滨水广场、湿地等

1.2.1 滨水区的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是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素
土地使用直接影响开发强度、功能布局、 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到城市的效率和环境 质量 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发挥滨水区土地的 最大效应 尽可能保护自然湿地 滨水两边保留足够的滨水游憩用地


1.2.1 滨水区的土地使用
可能的土地使用: 居住用地(R) 公共设施用地(C) 道路广场用地(S) 对外交通用地(T) 绿地(G)
滨水区城市设计 的主要内容
内容回顾


城市滨水区(Urban Waterfront)的含义 城市滨水区(Urban Waterfront)的分类 良好的水陆环境对人的诱导距离 城市滨水区(Urban Waterfront)的环境特征
开放性 敏感性
文化性与历史性
多样性
1.2 滨水区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市设计的保护既有自然环境的保护, 还有邻里、场所、历史街区的保护
1.2.11 滨水区的保存与维护

处理好城市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城市 设计的重要前提
在滨水区开发中如何保护原有的自然 格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如何保护 历史街区、复兴历史水道等都是滨水 区城市设计的重点

韩国首尔清溪川:往日的地下“暗河”,今日的“城市名片”
1.2.6 滨水区的城市格局
城市格局是一个城市总体的视觉框架 反映了人们亲临城市空间环境的一种体 验,充分表明一个是城市的个性特征 河流往往形成了城市空间的骨架,成为 城市的蓝带,对城市的生态环境的良性 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滨水区城市设计要保护滨水格局,使城 市与滨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1.2.2 滨水区的交通
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关系 人车分离交通体系 换乘系统的组织 高效率的、安全快捷的交通系统 提高可达性

1.2.3 滨水区的天际轮廓线

天际轮廓线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滨水区由于“水”而成为展现天际轮廓 线的最佳场所 设计中利用山地、河流、海湾、桥架、 城市公园,以新型建筑构成天际轮廓线

1.2.10 滨水区的标志

城市设计应根据具体城市的环境、性 质、类型和文化习惯等对标志的设计 与布置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加以管制, 防止视觉污染 滨水区的标志常与“水”的主题有关, 如鱼、蟹、轮船的舵盘、锚具等都是 常用的标志图案

1.2.11 滨水区的保存与维护
城市保护指城市中有经济价值、文化意 义的人为环境以及有生态意义的自然环 境的保护 历史传统建筑与场所尤其值得重视

滨水区开放空间是城市的公共行为场 所,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元素
1.2.5 滨水区的滨水开放放公共空间设计以空间为中心组织 建筑,形成城市意象 滨水区开放空间设计上要注重: 开放空间的适用性、多样性、开敞性 公众的可达性、可亲近性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环境品质与开发的协调

滨水游步道
滨水街道 滨水公园
1.2.2 滨水区的交通

交通是决定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交通是城市的运动系统,直接影响城市 的形态和效率 交通之于城市就像血管之于人体

1.2.2 滨水区的交通
滨水区有高速公路、铁路、飞机场、过 江隧道、桥梁、游船码头、货运、轮渡 码头、滨江游步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与设 施 人流多、交通既繁忙又复杂 设计足够的停车场(库)

1.2.3 滨水区的天际轮廓线
自然山体 观景视点 天际线韵律 天际线界面层次

1.2.4 滨水区的建筑形态与体量

建筑是城市空间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建筑及其群体组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 城市空间的质量 滨水区的建筑形态应与环境充分融合, 体现滨水建筑特色

1.2.4 滨水区的建筑形态与体量
1.2.9 滨水区的滨水活动

行为活动与城市空间共同构成城市
城市空间只有在人的参与其间才显得 有生气、有活力 人是空间的主体,因此城市设计充分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活动特征,这是 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的前提

1.2.9 滨水区的滨水活动

滨水区中的游戏、休憩、观赏、表演、 庆祝、商业等行为不仅体现人们对滨水 环境的认同,同时又是滨水区的一道独 特风景线,构成滨水区的活动景观
1.2.7 滨水区的城市肌理

肌理一直都是和观察的距离层次有关 的
不同城市其肌理是不同的,是城市历 史文脉的一种表现形式 滨水区城市设计要延续原有城市的肌 理,使原有的历史、人文文脉不被中 断


1.2.8 滨水区的人行游步道
步行是市民行为中最普遍的内容 人行步道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
1.2.1 滨水区的土地使用

自然湿地(“地球之肾”)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 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
位于香港新机界天水围生态缓解区的香港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图(左)和建成的全景图(上)
1.2.1 滨水区的土地使用

滨水游憩用地与外滩改造
1.2.1 滨水区的土地使用
滨水游憩用地 滨水广场

滨水区步行系统一般包括滨水游步道、 滨水步行商业街、林荫道、穿过滨水边 缘的城市干道、铁路、高速公路的人行 隧道、天桥等
1.2.8 滨水区的人行游步道

很好地组织步行系统,能减少人们对汽 车的依赖,改善城市的人文和物理环境, 保障市民的安全感与舒适感,促进零售 商业的发展。 良好的水陆环境对人的诱导距离为1—2 公里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
由于滨水区的自然性,使人的行为从现 有一个明显的亲水性,因此在滨水空间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滨水活动的亲水性 这一特性

1.2.10 滨水区的标志
一个突出的标志有助于人们在城市中判 断自己所在的位置并起导向作用 一个突出的标志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 特征 在滨水区中标志有:重要的建筑物(如 上海的东方明珠、金贸大厦)、雕塑、 灯塔,甚至是某一个特征的小品标志如 城市功能标志和商业广告等
1.2.1 滨水区的土地使用 1.2.2 滨水区的交通 1.2.3 滨水区的天际轮廓线 1.2.4 滨水区的建筑形态与体量 1.2.5滨水区的滨水开放空间

1.2 滨水区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1.2.6 滨水区的城市格局 1.2.7 滨水区的城市肌理 1.2.8 滨水区人行游步道 1.2.9 滨水区的滨水活动 1.2.10 滨水区的标志(Mark) 1.2.11 滨水区的保存与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