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工业区位因素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2017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工业区位
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工业区域选择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交通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等。

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对于合理选择工业发展区域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一、自然因素: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对工业区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地处交通要道、接近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的地方对工业发展较为有利。

2.地貌和水文条件:一些特殊的地貌和水文条件对于一些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沿海地区对海洋工业具有有利条件,而山区则对水力发电等具有适宜条件。

二、交通因素:1.运输便利度:交通便利度对工业发展至关重要。

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节约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运输成本:运输成本也是工业区位因素的考虑因素之一、运输成本低的地区对于一些原材料依赖程度较高的工业有较大吸引力。

三、人力资源因素:1.人口规模和结构:人口规模和结构对工业区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人口规模大的地区有更多的劳动力供给,且人口结构合理的地区有更加丰富的用工人口资源。

2.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也是人力资源因素的重要考虑因素。

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具有更丰富的技术工人和高级管理人才。

四、市场因素:1.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对于工业产品的销售具有重要影响。

市场规模大、需求旺盛的地方对于工业产品的选择具有较大吸引力。

2.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对于企业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竞争激烈的地区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业有不同的竞争优势。

五、政策因素:1.政府扶持政策:政府扶持政策对于吸引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土地出让等方式吸引工业发展。

2.政府监管政策:政府监管政策对于工业区位选择也具有一定影响。

一些特定行业的监管政策可能限制了该行业在一些地区的发展。

综上所述,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对于合理选择工业发展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工业区位时,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交通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之工业区位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之工业区位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区位因素之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必备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工业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必备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工业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必备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工业一、工业区位因素1.概念: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

(2)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3)社会经济因素: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4)科学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3.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1)原料指向型: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2)市场指向型:如面包厂等。

(3)动力指向型:如炼铝厂、钢铁厂等。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如服装厂、电子装配厂等。

(5)技术指向型:如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详情对比见右侧表格)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环境质量: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

(2)信息化水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加工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使得信息化水平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3)集聚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工业指向型特点主导因素区位选择原料指向型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原料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市场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能源接近能源供应地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技术指向型对技术要求较高知识与技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密集地区1.概念: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2.类型: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

(1)宏观: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布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2)微观:工业企业的布局,工业点的布局等。

【备考素材】高考地理关于工业和工业区位考点汇总

【备考素材】高考地理关于工业和工业区位考点汇总

【备考热点】2020高考地理关于工业和工业区位考点汇总全面分析工业区位,构建高质量答题模式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一般要先调用头脑中已构建的思维模式,然后到材料问题和区域微观图中去找区位信息,分析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是主导因素还是次要因素,最终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建立高质量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答题观念,有利于答题思路、视野更开阔。

(一)自然因素1、土地: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建筑的用地。

2、资源:矿产资源3、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4、水源:有比较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5、环境:气候宜人,环境好,空气洁净说明:土地对于农业来说主要是土壤是否肥沃,而工业主要是厂房建设;资源能源具有社会属性,也可定为人文因素;水源因素是工业发展所必须的,工业冷却水一般使用淡水;环境因素一般对新兴工业如电子工业或某些特殊如航天工业有一定影响。

概括一下为:三源一土加环境。

(二)经济因素1、农业经济基础:好坏(如上海工业的发展就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2、距离问题: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或消费市场(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3、交通条件:沿海、沿河(运河)、沿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线4、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人价格或工资水平)和素质(知识和技术)5、科学技术:接近高等教育区6、信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说明:表述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工业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故采用综合表述,即经济基础好坏。

表述城市或人口发展条件时一般这样表述为工农业基础好(坏)。

(三)社会因素1、政策:支持、鼓励(如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2、国防需要:巩固国防(如50年代我国的“三线”工程建设)3、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方4、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5、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

6、社会协作条件:社会服务条件(共用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工业集聚、群体效益)说明:工业惯性的原因可能有①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②政府的干预影响③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②环境因素 a.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大多选择建在环境 质量良好 的地方。 b.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 c.环境因素往往是通过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 法规 、环境质量 标准 等影 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③社会因素:政策、文化、个人偏好等。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因:社会的发展和 科学技术 的进步。
1.该类工业最有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B.电子工业
C.制糖工业 D.乳制品工业
2.该类工业在①区域占比大的主导
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技术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类工业在北京、河北、山西、天津、内蒙古等省 级行政区占比最大,达29%,在新疆、青海、甘肃等省级行政区占比为15%, 这些省级行政区畜牧业及郊区农业较为发达,可推断该类工业最可能为乳 制品工业,而不是钢铁工业和电子工业。广西、广东等省级行政区占比仅 为4%,说明该类工业不是制糖工业。第2题,①区域多数省级行政区位于我 国东部沿海,该区域乳制品工业占比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人们对乳制 品的需求量大,且郊区农业发达。
2.表现:原料、 能源 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
而 交通运输
、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
强。
(1)科技进步的影响:一方面使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 可替代 原 料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使原料的 利用效率 大幅度提高。
(2)信息技术和 互联网 的发展:一些大型工业企业的总部更趋向布局在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二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规律•深化整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 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影响在不断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 择。各种区位因素影响的变化及原因总结如下表所示。

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

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

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第一讲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一、工业1、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2、特点,地域上的灵活性;季节上的连续生产性;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投入加大。

3、分类:按产品用途分为重工业、轻工业;按生产对象分为采掘工业、加工制造业;按主导因素分五类导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一般来说,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集聚是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要素。

1、主要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能源等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科技、运输、工人(劳动力)等③环境因素:多从风向、水源、固体废弃物及距市区远近等方面分析。

2、不同导向型工业及区位选择①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应接近原料产地。

②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啤酒、家具制造业等,应接近市场。

③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例如电解铝工业等,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④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例如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⑤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工业,例如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应该接近高等院校和科学发达的地区。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

例如,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市场、劳动力素质与技能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加强。

信息通达度成为影向工业区位择的新因素。

其他因素:政策以及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工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工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工业区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工业区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工业区位因素一、典例引领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工业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A.化工厂、砖瓦厂 B.电镀厂、皮革厂C.发电厂、酿造厂 D.造纸厂、水泥厂2.下列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各类都可以B.④处各类都可以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乙类1.B2.A [第1题,乙类工厂为水污染工业,主要有化工厂、电镀厂、皮革厂、造纸厂等。

第2题,③处位于河流下游,远离市区,且冬、夏季风都不能把污染物带到市区,故③处可布置各类工业。

] 在老上海,“红帮”特指西式服装业,心灵手巧的宁波人是“红帮裁缝”的主体。

2016年1月,一家“拇指衣橱”公司在宁波诞生,该公司采用“互联网+宁波红帮裁缝”模式,强调“一人一版、独立裁剪、量身定制、手工制作”,消费者可以轻松触动鼠标为自己定制西装、衬衫等,颠覆了传统服装制造模式。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与传统“红帮裁缝”相比,“拇指衣橱”的主要特点是A. 集聚程度高B. 销售环节复杂C. 客户地域广泛D. 企业规模大4. “拇指衣橱”的发展主要依赖于A. 服装成本降低B. 通信与物流发展C. 传统制作工艺D. 服装需求大众化3. C4. B第3题,从题目所给信息“颠覆了传统服装制造模式”“互联网+宁波红帮裁缝”可以判断“拇指衣橱”属于新型的服装工业模式,客户通过网络定货,分布广泛,但企业规模小,集聚程度低;由于其采用用户订做的形式,“一人一版、独立裁剪、量身定制”,减少了销售环节,C正确。

第4题,由于“拇指衣橱”是“互联网+宁波红帮裁缝”,客户分布在各地,量向定做和货物运输都需依赖通信与物流来实现,B正确。

二、考点透析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的主导类型及分布三、题组训练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3题。

2020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

2020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材预习纲要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活动的含义是什么?工业生产的一 般过程是什么?
2.工业区位因素有哪些?不同的区位因素是如 预习导引
何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的?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特点是什么?对工
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何影响?
知识体系架构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工业区位因素
提示:提高环境质量标准,工业用于环保达标、废弃物治 理的投入相对提高,加大企业负担,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一 些发达国家的污染工业会转移到环境质量标准相对较低的发 展中国家。
主题探究(一) 工业区位因素 [地理实践]
2019 年 1 月 21 日,民营企业 家迎春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该会议 召开后,各省市开始有针对性地为 民营企业发展松绑、减负,尊重民 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如图为某民 营家电生产企业的生产场景图。
①技术要求低,需劳动力多―→布局在有大量 _廉__价__劳__动__力__的地区;
②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布局在高等教育和科技
发达的地区
工业区位 选择
具体内容
环境因素
①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建在__环__境__质__量良 好的地方; ②政府制定环保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 业区位选择
政策也是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有时甚至会成为主 社会因素

生物制药工业等
区位因 素
影响变化
原因
原料
越来越小
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 料越来越多;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运 输成本不断降低
交通
交通方便的 地方具有很 大的吸引力
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 通运输

工业区位因素高三知识点

工业区位因素高三知识点

工业区位因素高三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工业区域选择和布局的各种因素,对于理解工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工业区位因素展开,介绍高三地理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点。

一、自然因素1. 地形地势:地形地势对工业区位有影响。

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工业区的拓展和交通运输的便利,而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会制约工业用地的开发和设施建设。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自然因素。

气候宜人的地区,如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合进行各类工业活动。

而气候恶劣的地区,如极寒地区或高温多湿地区,相对不适合工业发展。

3. 资源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

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对于工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能源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对于能源密集型工业的布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二、经济因素1. 市场条件:市场需求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业企业往往会选择靠近消费市场的地理位置进行布局,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劳动力资源: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地区相对拥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对于工业区位的选择具有优势。

3. 技术条件:工业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通常会选择在科研能力强、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地区集聚发展。

三、交通因素1. 交通网格:交通网格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各地的工业区往往选择在交通要道和交通枢纽附近,以便实现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

2. 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对工业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选择在运输成本较低的地区布局,有利于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

3. 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业区位选择。

优良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能够提高工业区的竞争力。

四、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工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税收优惠等措施,能够吸引企业选择某一地区进行布局。

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下面是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主导因素类型区位选择原则典型工业部门原因原料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原料不便长途运输市场市场导向型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印刷厂产品不便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动力?(电力)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劳动力(廉价)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鞋帽加工业劳动力需求大技术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技术要求高3.区位选择原则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通常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经济因素,而经济因素又主要考虑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

如果某工业劳动力费用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很大,则劳动力工资水平就成为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该工厂在空间区位选择上就要接近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一般涉及的五种导向型工业可考虑为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即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下的阐述。

现在是不是感觉为大家准备的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人教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23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

(人教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23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23讲工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工业导向类型的特点及区位选择。

(综合思维)2.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进行工业布局的合理选择,掌握工业区位分析方法。

(综合思维)3.通过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正确认识工业生产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建立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1.以统计图表或资料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等知识,考查频度高。

2.运用工业联系的观点分析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综合分析、评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查频度中等,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运输、劳动力、科技等。

点拨工业区位因素影响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工业的区位类型【易错辨析1】电子制造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相同吗?提示不同。

集成电路等电子制造工业,技术要求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电子装配工业,生产耗用劳动量大,技术要求并不高,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交通和科技的发展读宝钢工业区位图,回答问题。

(1)区位因素变化: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和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2)案例: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间主导因素区位布局19世纪煤炭资源靠近大煤田20世纪初铁矿资源靠近大铁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靠近沿海消费区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业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读下图,填写下表。

字母污染类型区位选择A 污染空气 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上风向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B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C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易错辨析2】 高新技术产业一定没有污染吗?提示 不一定。

地理学霸笔记30 工业区位因素

地理学霸笔记30 工业区位因素

考点30工业区位因素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技术、劳动力、交通等。

2.选址一般原则(经济效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原料导向型工业工业特点: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工业布局原则:接近原料产地典例: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工业特点: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工业布局原则:接近市场典例:啤酒、家具制造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业特点: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工业布局原则: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典例:电解铝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业特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1)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四、知识拓展1.工业布局与水源工业生产会产生废水,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水质,故这类工业应远离水源地或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2.家具制造业的主导区位因素由于木材比家具好运,运输费用低,一般来说家具制造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但布局在我国“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的家具制造业(尤其是组合式家具)靠近原料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3.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首钢搬迁为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质量,并考虑水源等因素,首钢由北京迁往河北曹妃甸。

五、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社会经济因素:动力、劳动力、政策、交通运输、市场其他因素: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工业区位因素一、典例导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

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北京的环境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2008夏季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以此为契机,2005年首钢迁至曹妃甸。

2016年北京2022冬奥会”组委会入驻首钢原址,将旧厂房改造为比赛训练场馆。

下图示意首钢搬迁。

(1)说明首钢选址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促使首钢搬出北京市的主要原因。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4)简述将首钢旧厂房改造为比赛训练场馆的意义。

【答案】(1)靠近煤矿,能源丰富,位于郊区,地价便宜,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污染小;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大。

(2)与北京作为首都的发展战略不符,城市化发展,郊区变为市区,污染环境;绿色奥运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 临近煤炭、铁矿,资源丰富;临港(海),有铁路相通,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位于曹妃甸,地价便宜;政府决策;市场更加广阔等。

(4) 充分利用原厂址的车间、厂房等,达到资源的再利用;降低冬奥会训练场馆建设成本,有利于工业遗迹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发展体育产业、旅游业等。

【解析】(1)根据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首钢选址在北京市西郊,靠近煤矿,能源丰富,位于郊区,地价便宜,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污染小。

靠近大城市,钢铁市场需求量大。

(2)由题目材料“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北京的环境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16年北京2022冬奥会”组委会入驻首钢原址,将旧厂房改造为比赛训练场馆”分析可知,首钢与北京作为首都的职能和产业发展战略不符。

发展钢铁工业会污染环境,绿色奥运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首钢搬出。

(3)根据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由图可知,曹妃甸临近煤炭、铁矿,工业发展的原料燃料充足。

临港,有铁路相通,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地价较北京便宜,市场更加广阔等。

(4)首钢旧厂房改造为比赛训练场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再利用、工业遗迹的保护和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

二、知识讲解1.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土地、原料、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运输、动力、劳动力、政策、科技等。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交通、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3.环境质量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4.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如乡土情感),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之一,有时甚至会成为主导因素。

三、跟踪训练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

据此完成1~2题。

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水产品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D.钢铁厂、高级时装加工厂、家具厂2.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A.原料指向型B.技术指向型C.劳动力指向型D.市场指向型1.A2.D【解析】:第1题,水产品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服装加工厂、电子装配厂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飞机制造厂、高级时装加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家具厂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第2题,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读图回答3~4题。

3、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B、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C、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D、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缫丝厂④榨糖厂4、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轮胎制造厂的区位选择符合( )A.①B.②C.③D.④3、D4、D【解析】本题属于读图分析题。

解题时应主要根据圆圈的大小确定模式图中显示的主导区位因素以及影响工厂区位选择的三种主要区位。

第3题,主要考查工业部门的特征。

第4题,主要考查工业区的区位分析与评价。

解题关键是有效获取题干及图中的信息。

3、应读懂工业区位模式图,从而确定其主导因素:①是市场指向型工业;②是动力指向型工业;③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④是原料指向型工业。

再根据选项提供的各工业企业的区位特征,即可正确作答。

4、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地,丰田汽车公司在其境内建设轮胎厂,主要是考虑接近原料产地,以降低生产成本。

读中国造纸业分布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可知,影响我国造纸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政策B.原料、交通C.水源、市场D.能源、劳动力6、从环境角度分析,造纸厂应布局在( )A.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B.河流的下游C.远离居民区的位置D.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5.C6.B【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造纸厂主要集中在河流附近,而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影响我国造纸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水源和市场。

第6题,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所以布局时要远离生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

7、读图,与图中阴影部分A相符的工厂及其工业布局原则是A、炼油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B、钢铁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C、印染厂最小风频的下风向,流经城区河流的上游D.发电厂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7、A【解析】根据图示A类工业生产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钢铁厂和发电厂生产有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印染厂生产有水污染;炼油厂生产有大气和水污染,宜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

选A。

8、读下图,下列各组工厂与模式一~四对应正确的是( )A.电子装配厂、石油加工厂、甘蔗制糖厂、飞机制造厂B.电子装配厂、石油加工厂、飞机制造厂、甘蔗制糖厂C.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甘蔗制糖厂、石油加工厂D.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石油加工厂、甘蔗制糖厂8、D【解析】考查工业区位选择或布局主导因素、或指向型。

通过读图比对:飞机制造厂——技术指向型;电子装配厂——劳动力指向型;石油加工厂——市场指向型;甘蔗制糖厂——原来指向型。

选D。

下图是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合的是A. 内蒙古乳品业B. 北京汽车制造业C. 杭州建毛纺织厂D. 长三角建核电站10.20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投入结构转变的进程是A. 甲→乙B. 乙→丙C. 甲→丙D. 甲→乙→丙9、A10、C【解析】甲类为劳动密集型工业;乙类为原料密集型工业或原料导向型工业;丙类为技术密集型工业。

9、内蒙古乳品业属于原料密集型工业。

10、20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投入结构转变的进程是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

11、某城市准备建商场、码头、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

结合该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环境因素影响,适当布局,将答案代号填入空格:商场________,码头________,自来水厂________,化工厂________,钢铁厂________,水泥厂________。

(2)简述以下工业布局的理由:化工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铁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F D B A E(2)B处靠近化工原料(食盐、石油)的产地,又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造成的污染较小A处有便利的交通,附近又有煤、铁矿石等钢铁工业的原料,位于常年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的城郊,基本上不会造成城区大气污染E处在常年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的郊外【解析】第(1)题,考查不同工业部门区位选择,了解各工业企业及城市设施的布局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商场布局在交通便利、靠近消费人群、便于商品集散的城区;码头需有良好的港湾;自来水厂应建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的地方;化工厂应靠近原料地(海盐、石油)及盛行风的下风向;钢铁厂是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远离城区,并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水泥厂是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

第(2)题,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熟悉题中所述的各类城市设施的布局条件,布局条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又要考虑环境因素。

如化工厂既要靠近原料产地(海盐、石油),又要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然后结合当地的风向、河流流向、资源的分布状况、人口的分布状况等条件,对各类城市设施进行布局。

钢铁厂是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远离城区,并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水泥厂是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国家把位于呼伦贝尔附近的梨子山铁矿划归乌兰浩特钢铁厂。

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将乌兰浩特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作为全区重点试改区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5年1月21~24日国家发改委振兴司赴乌兰浩特市铁西老工业区调研搬迁改造进展。

材料二:乌兰浩特市位置示意图。

(1)建国初期,乌兰浩特市布局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2)乌兰浩特市钢铁工业搬迁是因为其哪些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3)钢铁工业搬迁改造对乌兰浩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什么?【答案】(1)临近铁路;政策支持;工业用水方便;靠近煤矿;离市场近(2)资源逐渐枯竭;环境质量下降;技术落后;新兴产业发展迅速(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有利于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解析】城市和工业是必须二的重点内容,要善于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