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7. 计算机的组成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触摸屏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外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闪存盘,硬盘
其他外设---网卡,调制解调器,声卡,摄像头等
操作系统——WINDOWS, Unix, Linux, DOS
语言处理系统——C, VB,Pascal,Fortran
按功能上可分为:a.随机存储器(RAM)分为SRAM、DRAM.
b.只读存储器(ROM)例如ROM--bios
内存储器被分成一个个存储单元,每个单元位,称为bit。可见,1字节(Byte)是有8位(bit)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的编号称为地址,内存单元采用顺序的线性方式组织,排在最前面的单元地址为零。其余单元的地址顺序排序。特点: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不大。
1.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以及动态的消息、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实际的内容。(p3)
2.信息的特征:可度量;可识别;可转换;可储存;可处理;可增值;可传递;可再生;可压缩;可共享;价值性;依附性;时效性;普遍性、客观性、无限性;真伪性。(p3-p4)
3.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也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其中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支柱。(p4)
运算器和控制器通常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称为中央处理器(CPU)或微处理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计算机所有数据处理和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CPU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部件,状态/条件寄存器,微操作信号发生器六部分组成。

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

而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以下是一些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供参考。

1. 电脑基础知识要想掌握电脑基础知识,首先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使用方法。

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在使用电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正确使用键盘和鼠标,并定期清理电脑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小学生还应该了解电脑软件的分类和功能。

常见的电脑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游戏等。

在使用电脑软件时,要遵守版权法律法规,不得随意安装和使用盗版软件。

2. 互联网知识互联网是当今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生需要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

首先,要进行虚拟身份管理,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和抵御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

此外在使用互联网时,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得发布恶意、谩骂、违反公序良俗的言论和不良内容。

在下载和使用软件时,要先仔细阅读用户协议,安全下载。

3. 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办公软件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主要包括文本编辑、表格制作、演示等。

首先,要学会使用Word等文字编辑软件,掌握文字排版、插入图片以及制作简单表格的方法。

其次要了解Excel等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学会编制简单的数学运算和数据处理表格。

最后,要学会使用PPT等演示软件,制作简单的课件和演示文稿。

4. 编程语言入门编程语言的学习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对未来学习和就业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在编程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动手实践,多看参考书籍和教程,同时不断思考和创新,学以致用。

总的而言,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中包含了电脑基础知识、互联网知识、办公软件应用和编程语言入门等几个方面。

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小学生也需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整理版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整理版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整理版使用数字编号的方式进行分小节: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硬件组成数字电路、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1.2 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1.3 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2. 数据表示与存储2.1 二进制系统基本概念、逻辑运算等2.2 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整数、小数转换等2.3 字符编码ASCII码、Unicode等3. 数据结构与算法3.1 线性结构数组、链表、堆栈、队列等 3.2 树结构二叉树、平衡二叉树等3.3 图结构有向图、无向图等3.4 常见算法排序、查找、图算法等4. 数据库管理系统4.1 关系数据库概念表、字段、键等4.2 SQL语言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 4.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ER模型、范式等5. 网络与通信技术5.1 网络协议TCP/IP协议族、HTTP协议等 5.2 网络安全防火墙、加密算法等5.3 无线网络WiFi、蓝牙等6.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6.1 C语言基础数据类型、控制语句等6.2 Java语言面向对象、异常处理等6.3 Python语言脚本语言、库函数等6.4 开发工具Eclipse、Visual Studio等7. 系统与应用软件7.1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等7.2 办公软件Word、Excel等7.3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orelDRAW等8. 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8.1 云计算概念、特点等8.2 大数据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8.3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通过以上分小节的方式,整理出了一份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每个小节都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展开,并给出了对应的基础知识、原理、应用等内容。

内容之间有适当的衔接,方便读者理解;同时,各个小节中的内容都遵循了相关主题的格式,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文章整体结构清晰明了,是学习和复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有用资料。

信息技术教学学科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教学学科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能消除接受者不确定性的消息、指令、数据等,它是由人或事物发出的,依赖信号与符号而存在和传播。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定义: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它是将一般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用来指导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研究一般理论,对相关的一般理论进行整合、补充、发展和完善,并且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律的学科。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①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②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

③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⑤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⑥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和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特点有五点:综合性、独立性、基础性、发展性、实践性。

开设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目的:①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②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③培养学生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科研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任务:①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基础,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者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②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熟悉中小学各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

③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④了解信息技术科研的一般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常用科研方法的基本步骤,具备信息技术科研的初步能力。

⑤了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第二章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1.信息技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①信息化社会呼唤信息技术教育。

②教育信息化呼唤信息技术教育。

③经济全球化呼唤信息技术教育。

2.信息技术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①信息技术是基础学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力: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

】信息素养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所需具备的基础学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第一章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课时)1.1 信息与信息技术1.1.1 信息1. 信息的概念2. 信息的特征(1)客观性(2)知识性(3)指向性(4)共享性(5)无限性(6)时效性(7)传播性3. 信息的作用(1)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信息是人类知识的源泉(3)信息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手段(4)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5)信息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1.1.2 信息技术1. 信息技术的概念2. 信息技术的种类和特点(1)种类从信息依附的载体和方法的角度分从信息技术的信息功能的角度分(2)特点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3. 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1.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1.2.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1. 教学任务2. 教学目标1.2.2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1.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要2.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3.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1.3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结构体系1.3.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1. 课程目标素质化2. 课程内容综合化3. 学习方式多样化4. 内容呈现多媒化1.3.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及结构体系1. 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2. 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3. 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1.4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4.1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数学的关系1. 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作用与价值2.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1)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工具,培养计算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建构模型,开创解决数学问题新思路(3)利用计算机作图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1.4.2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语文、英语的关系1. 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整合,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信息素养提供了条件2.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工具学习语文和英语(1)充分发挥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的优势,提高识字和用字的能力(2)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检索式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1.4.3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综合文科课程的关系1. 通过信息技术获取综合文科的教学资源2. 利用网络系统开展合作学习1.4.4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综合理科课程的关系1. 提供最新科技成果的信息,弥补书本内容陈旧的不足2. 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5 小学信息技术课对教师素质的要求1.5.1 广博的基础知识与信息素养1.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2. 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1)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意识(2)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能力(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1.5.2 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1. 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2. 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1.5.3 现代教育理论知识1. 更新教育观念(1)树立大教育观(2)树立全面素质教育观(3)树立现代教师观2.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3. 学习与运用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1.5.4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1.6 因特网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6.1 因特网概述1. 因特网的优点(1) 方便的入网方式(2) 灵活的信息服务(3) 多种信息技术整合(4) 友好的网络化用户接口(5) 低廉的服务收费2. 网上的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和分布性等特点(1) 不受时空限制,提供网上教育信息服务(2) 以超媒体形式传输教学信息(3) 多向的信息传播和交流(4) 丰富的信息资源满足多种教学需要3. 因特网的负面影响1.6.2 因特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1. Web远程网络教学2. 局域网上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3. 课堂演示型教学思考题一第二章教学设计基础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4课时)2.1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2.1.1 教学设计概述1. 教学设计的概念、特征(1)概念(2)特征2.传统教学与系统教学的差异3.对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教学设计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习,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2)有利于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3)有利于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2.1.2 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1. 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 教学理论(1)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2)布鲁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3)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4)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5)教学的基本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师生协同原则循序渐进和启发创造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巩固和知新相结合的原则有序性与反馈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性与最优化原则3. 传播理论4. 系统理论2.1.3 教学设计模式1. 迪克——柯瑞模型2. 肯普模式3. 史密斯——雷根模型2.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任务2.2.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基本理念(1)信息技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2)信息技术教育必须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3)信息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信息技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依据(1)强调“以学为中心”(2)强调对“情境”的创设(3)强调“协作学习”设计(4)提倡“探究式”教学2.2.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的内容(1)分析学习环境(2)分析学习者特征(3)分析教学内容(4)教学目标分析(5)确定教学策略(6构建教学模式(7)进行教学评价2. 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的步骤(1)教学设计的分析阶段(2)教学设计的选择决策阶段(3)教学设计发展阶段(4)教学设计的评价阶段思考题二第三章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特征(2课时)3.1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特征3.1.1 小学生发展的一般特性1. 生理特征2. 心理特征3. 智力特征3.1.2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特征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1)基础性(2)应用性和工具性(3)发展性2.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特征3.2 小学生初始能力的分析与教学起点的确定3.2.1 小学生初始能力的分析1. 初始能力的含义2. 测定初始能力(1测定预备知识和技能(2)测定目标知识和技能(3)了解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态度、兴趣等3.2.2 信息技术课教学起点的确定1. 初始能力与教学起点的关系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起点的确定思考题三第四章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分析(3课时)4.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分析4.1.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分析的意义1. 分析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需要2. 分析学习内容是选择教材的需要4.1.2 教学内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 教学内容分析的方法(1)比较法(2)归类法(3)分解法(4)建构法2. 教学内容分析的步骤(1)选择内容、划分单元(2安排单元顺序(3)确定单元目标(4第一次评价(5教学内容的分类(6第二次评价(7)分析教学内容(8第三次评价4.1.3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分析的原则1. 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入手2. 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3. 把知识、方法及能力的分析结合起来4. 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教育因素4.2 小学信息技术课重点、难点分析4.2.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重点分析4.2.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难点分析思考题四第五章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及其评价(4课时)5.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的阐明5.1.1 教学目标概述1. 教学目标的功能(1)教学目标可以为制定教学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教学目标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3)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了解预期的学习效果(4)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价和修正教学过程2. 目标分类(1)认知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映适应创新(3)情感学习领域教学目标分类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的评价价值的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5.1.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的阐明1. 五成分目标法(1 情境(2代表学习结果类型的动词(3)对象(4行为动词(5工具、限制和特殊条件2. 使用五成分法进行目标陈述举例3. 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步骤(1明确教学目的(2确定知识点,陈述教学目标(3提炼目标(4排列目标(5)再次提炼目标(6作最后的排列5.2 小学信息技术课练习题的选择与设计的原则、方法5.2.1 练习理论5.2.2 选择或设计练习题的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2. 重点取样原则3. 格式规范原则4. 表述清晰原则5. 独立思考原则6. 难易适中原则7. 知识引申原则5.2.3 选择和设计练习题的方法1. 选择题2. 填空题3. 操作题5.3 练习题的选用及其评价5.3.1 思考题5.3.2 上机练习题1. 上机练习目的2. 操作要求3. 操作步骤4. 操作练习小结5. 思考题5.3.3 综合应用题思考题五第六章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5课时)6.1 教学策略概述6.1.1 教学策略的概念及特点1. 教学策略的概念2. 教学策略的特点(1)综合性(2)可操作性(3)针对性(4)灵活性6.1.2制定教学策略依据1. 教学策略要依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2. 教学策略要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3. 教学策略要依据教学内容4. 教学策略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5. 教学策略要符合教师的教学风格6. 教学条件也是形成教学策略的依据之一6.1.3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的制定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的制定过程(1)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对象(2)依据选择原则,确定选择的标准(3)从有关教育信息网的教学策略库中提取方法、模式和手段,选择、组合、创新所需要的教学策略(4)对所选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的尝试性应用,并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学策略进行完善(5)教学策略方案的实施运用(6)运用教学中的反馈,重新修改完善教学策略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的设计(1)信息技术课组织策略的设计先行组织者策略概念形成策略认知发展策略(2)信息技术课传递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分类教学媒体优化组合的原则(3)信息技术课管理策略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管理策略教学过程的管理策略6.2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情境创设6.2.1 教学情境的概念6.2.2 信息技术课教学情境的创设1. 创设信息化的教学情境(1)演示型多媒体课堂教学情境(2)交互式多媒体课堂教学情境(3)共享型多媒体网络教学情境(4)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的结合——虚拟现实的教学情境2. 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6.2.3 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1. 通过资源型学习培养信息素养2. 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服务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能力6.2.4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选择1.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特点与类型(1)特点声像性操作性多样性(2)类型助教型助学型2. 选择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4艺术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技术性原则6.3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的组织6.3.1 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的组织1. 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直观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5发展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2. 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的组织(1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做好学习准备(2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3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目标范例(4 建立结构化的课堂教学内容(5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6教师做到适当指导,及时反馈(7加强信息技术课与各学科课程整合6.3.2 信息技术课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 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2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3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富有吸引力(4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2. 课外活动的内容(1专题讲座(2软件制作(3开展游戏比赛(4信息技术技能比赛6.4 小学信息技术课学习方法指导6.4.1 学习方法概述1. 学习方法的含义2.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意义(1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时代的要求(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发展的需要6.4.2 学习方法的四个层次及有效学习方法的标准1. 学习方法的四个层次(1哲学方法论(2各科普遍适用的一般学习方法(3分科学习方法(4分科学习方法中的单项学习方法2. 有效学习方法的标准(1时间标准(2数量标准(3结构标准(4健康标准6.4.3 主要学习方法简介1. 循环学习法2. 纲要学习法3. 发现学习法4.SQ3R学习法(1)纵览(Scan)(2 提问(Question)(3 阅读(Read)(4复述(Recite)(5复习(Review)6.4.4 信息技术课学习方法指导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2. 培养学生阅读计算机书籍的能力3. 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4)教学生学会自我评价4. 教学生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法”5. 指导学生动手和上网6.4.5 个别化学习优缺点及其学法指导1. 什么是个别化学习2. 个别化学习的优点(1学生可以按照其个别差异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2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等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满足个人需要(3学生可以自定学习进度,自负学习责任,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4教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个别学生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3. 个别化学习的缺点(1若长期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形式,可能会缺少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2若用单一途径和固定不变的方法学习,学生可能会感到单调无味(3不是对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适用(4如果学生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可能会拖延学习的进度(5通常需要配有辅助设备,费用较高4. 个别化学习的指导(1学生学习时,必须明确学习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第一章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2.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理论研究法3)实践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5)三论研究法6)协同研究法第二章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教学目标?第三章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1)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性2)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性3)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3.中小学信息课教学特点:1)现代性特点2)实践性特点3)工具性特点4)应用性特点5)文化性特点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3)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6)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7)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第四章1.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2.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觉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有多种具体的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掌握教材是教师较好运用讲授法的关键.3.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4.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5.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几种教学模式:1)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2)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3)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根据任务的性质对教学可以有以下两种要求1自主学习独立完成2协作学习集体完成) 4)研究性学习模式5)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6.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实际情况4)教学条件5)课型6)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第五章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应用了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媒体理论及科学理论等的科学成果,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3.电化教育是利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等教学设备及相应教材进行的教育活动.4.通常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第六章1.教学过程是先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最后产生和检查教学效果,这个实施过程称为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2.教学过程的作用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智力4)发展个性3.教学过程的实施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4)检查巩固知识4.教学过程的优化1)教学目标最优化2)教学策略最优化3)教学控制最优化4)教学评价最优化5.教学备课的基本环节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6.教案的写法教案要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的,教材分析,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方面内容.教学课题通常是指教学内容的凝缩,如第几章,第几节以及相应的标题等,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从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和品格形成等方面来考虑,教材分析部分通常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写上,教学用具要写清楚教具的名称,规格和件数.7.编写教案的形式一般有文字方式,表格形式,卡片形式8.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即”上课”,只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是中心环节.而上课本身又由若干环节构成,一般是复习----提出新课(导入)---新课内容---小结---作业等.9.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老师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完成任务展示交流表扬激励反馈10.课外工作1)加强课外辅导工作2)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3)组织信息奥林匹克竞赛11.信息技术的教育实习与其他专业一样包括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等,教学工作包括:备课,试讲,上课,作业批改,上机指导,课外辅导,测验等基本环节.第七章1.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类型1)概念教学2)操作命令教学3)程序设计教学2.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3.任何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第八章1.智力是一个复合体,一般认为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等5个方面的要素组成2.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动机,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好奇心等等.3.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能力的原则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发展和培养的能力通常包括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编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素养等,其中自学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关键,创新能力是核心.为了在信息技术中发展学生的能力,要贯彻以下原则:1)端正教育思想2)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4)改进考查方式,开展课外活动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2)学好信息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4)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渗透,综合5)提高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5.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般原则1)探索性原则2)示范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迁移性原则第九章1.教学评价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2.教学评价的内容1)教学过程的评价2)学习活动的评价3)教学效果的评价3.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2)定量评价第十章1.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结构1)研究报告的题目2)导言3)过程和方法4)研究的结果5)讨论6)结论7)列出参考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小学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创造力。

本文将为小学生提供一些信息技术的复习资料,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技能。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工具,因此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学习如何正确地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以及注意事项。

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了解如何创建、复制、删除和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4. 常见的文件格式:例如,文本文件(.txt)、图像文件(.jpg、.png)、音频文件(.mp3)等。

5.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互联网的定义、用途和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如浏览器、电子邮件等。

二、办公软件应用办公软件是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任务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办公软件的复习资料:1. 文字处理软件:例如Microsoft Word。

学习如何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包括字体、段落、页眉页脚等。

2. 幻灯片软件:例如Microsoft PowerPoint。

学习如何创建幻灯片、添加文本、图片和动画效果,以及演示技巧。

3. 电子表格软件:例如Microsoft Excel。

学习如何创建表格、输入数据、进行基本的计算和制作简单的图表。

4. 数据库软件:例如Microsoft Access。

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用途,学习如何创建、查询和修改数据库。

5. 图像编辑软件:例如Adobe Photoshop。

了解基本的图像编辑技巧,如裁剪、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

三、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小学生应该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避免网络安全威胁。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教法复习资料第壹章1.信息技术课件教法的特点: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2.信息技术课件教法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理论研究法3)实践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5)三论研究法6)协同研究法第二章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信息技术关联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信息技术关联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教学目标?第三章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1)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性2)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性3)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因此,于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3.中小学信息课教学特点:1)现代性特点2)实践性特点3)工具性特点4)应用性特点5)文化性特点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壹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3)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6)量力性和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7)统壹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第四章1.教学方法是于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壹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教和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2.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觉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有多种具体的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认真钻研课件,分析课件,掌握课件是教师较好运用讲授法的关键.3.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于教学工作中依据课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4.教学模式是指于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成的壹个动态系统.5.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几种教学模式:1)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2)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3)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根据任务的性质对教学能够有以下俩种要求1自主学习独立完成2协作学习集体完成)4)研究性学习模式5)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6.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实际情况4)教学条件5)课型6)要于规定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第五章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现代教育技术是壹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应用了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媒体理论及科学理论等的科学成果,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3.电化教育是利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等教学设备及相应课件进行的教育活动.4.通常把计算机于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第六章1.教学过程是先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最后产生和检查教学效果,这个实施过程称为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2.教学过程的作用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智力4)发展个性3.教学过程的实施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4)检查巩固知识4.教学过程的优化1)教学目标最优化2)教学策略最优化3)教学控制最优化4)教学评价最优化5.教学备课的基本环节1)熟悉课件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6.教案的写法教案要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课件分析,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方面内容.教学课题通常是指教学内容的凝缩,如第几章,第几节以及相应的标题等,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从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和品格形成等方面来考虑,课件分析部分通常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写上,教学用具要写清楚教具的名称,规格和件数.7.编写教案的形式壹般有文字方式,表格形式,卡片形式8.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即”上课”,只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壹个环节,是中心环节.而上课本身又由若干环节构成,壹般是复习----提出新课(导入)---新课内容---小结---作业等.9.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老师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完成任务展示交流表扬激励反馈10.课外工作1)加强课外辅导工作2)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3)组织信息奥林匹克竞赛11.信息技术的教育实习和其他专业壹样包括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等,教学工作包括:备课,试讲,上课,作业批改,上机指导,课外辅导,测验等基本环节.第七章1.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类型1)概念教学2)操作命令教学3)程序设计教学2.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3.任何定义均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第八章1.智力是壹个复合体,壹般认为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等5个方面的要素组成2.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和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动机,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好奇心等等.3.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能力的原则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发展和培养的能力通常包括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编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素养等,其中自学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关键,创新能力是核心.为了于信息技术中发展学生的能力,要贯彻以下原则:1)端正教育思想2)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4)改进考查方式,开展课外活动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2)学好信息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4)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渗透,综合5)提高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5.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壹般原则1)探索性原则2)示范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迁移性原则第九章1.教学评价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2.教学评价的内容1)教学过程的评价2)学习活动的评价3)教学效果的评价3.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2)定量评价第十章1.研究方案和论文的基本结构1)研究方案的题目2)导言3)过程和方法4)研究的结果5)讨论6)结论7)列出参考文献。

全国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试重要资料

全国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试重要资料

资料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1.加涅: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P26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 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 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P144.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想结合的教学结构。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1)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 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P17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

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

1.有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理解有偏差, 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多做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过度弱化教师的作用3.存在小组任务目标不明确, 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

4.忽略差生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要定位为教学环境的创设者, 如果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主体地位就不能很好的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运用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选题: p19不仅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还要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提供的教学支持,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结合。

小学信息技术全册复习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全册复习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全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诞生,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2、鼠标(mouse )一般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它的用法主要有:指向、单击、双击、拖放、右击3、标题栏上有最小化、最大化(或还原)、关闭三个按钮4、标题栏的秘密:利用标题栏可以移动窗口、双击标题栏可最大化或还原选定任意形状的裁剪橡皮用颜色填充放大镜取色彩刷子 铅笔喷枪曲线直线文字多边形矩形圆角矩形椭圆 图标 窗口 开始按钮 开始菜单任务栏 最小化 还原 关闭 菜单栏 工具箱 颜料盒标题栏 画布第二单元:1、打开画图软件的步骤是:开始——程序——附件——画图2、画图过程中,如果要画直线、正方形、正圆要按住Shift 键3、画图过程中,如果要反悔可以用“编辑——撤销”命令4、画图过程中,如果要打开新的图画可以用“文件——打开”命令5、画图过程中,如果要保存图画可以用“文件——保存”命令6、画图过程中,想要将所有内容清除可以用“图像——清除图像”命令7、画图过程中,想要将所中内容清除可以用“编辑——清除选定内容”命令9、如果想将图画作为桌面背景可以用“文件——设置为墙纸”命令第三单元:1、 键盘分为4个功能区:功能键区 主键盘区 编辑键区 小键盘区2. 退格键 删除键 大写锁定键 小键盘开关退出键 回车键3、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是八个字:头正、身直、脚平、指曲。

4、F 和J 键是基本键。

5、输入键盘上面一个符号的方法:按住Shift ,再按这个键,如?! :“”《》等第四单元:1、 Internet Explorer ,简称:“IE 浏览器”,是一种上网工具,双击桌面上的这个图标,就可心启动IE 。

2、 保存网页的方式:文件——另存为;下载图片:右击——图片另存为;下载文字:选中——复制。

3、 上网时如果鼠标变成这种手型,说明有超级链接,可以用鼠标点击打开新网页Backspace Delete Caps Lock Num Lock Esc Enter 功能键区 主键盘区 编辑键小键盘区4、 百度的网站地址是:5、 收藏网页是通过选择菜单栏“收藏”菜单下的“添加到收藏夹”命令来实现。

最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一至六年级复习资料

最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一至六年级复习资料

最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一至六年级复习资料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为广大小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研究资源和教学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巩固所学知识,我们整理了一份最新的复资料,包含了一至六年级的内容。

一年级复资料- 电脑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研究使用鼠标和键盘等基本操作。

- 网络安全:研究在网络上安全浏览网页的方法,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

- 基本软件应用:介绍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和多媒体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年级复资料- 基础知识巩固:复一年级学过的基本操作和软件应用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

- 网络搜索技巧: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搜索,获取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 图片和音乐处理:介绍如何使用图片编辑和音乐剪辑软件,加强学生的创意能力。

三年级复资料- 数据处理:研究Excel表格的基本使用方法,如输入数据、排序、筛选等。

- 电子邮件应用: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学会发送和接收邮件。

- 网络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惯,了解网络文化和互联网安全知识。

四年级复资料- 多媒体展示:使用幻灯片制作软件,研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 网络通信: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和常用网络协议,研究网络通信的基本知识。

五年级复资料- 编程入门:介绍简单的编程概念和流程,研究使用 Scratch 编程语言编写程序。

- 网络安全进阶:深入研究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基本原理。

- 数据库应用:研究使用Access等数据库软件,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管理。

六年级复资料- 网络资源利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和研究。

- 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多媒体制作:研究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自己的影片和动画。

这份复资料旨在帮助小学生巩固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加深对各个年级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也希望学生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祝各位同学好运!。

信息技术期末复习

信息技术期末复习

信息技术期末复习转眼间一学期即将过去。

这学期来,我担任学校的信息技术专职老师,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场历练。

由于每星期只有一节信息课,加之有时候学校组织活动等原因,学生知识掌握参差不齐。

还有几个星期这学期就完毕了,马上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如何有效利用时间,进步复习效率,真正进步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制定复习方案如下:一、复习内容三年级:复习键盘根本操作,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四年级:上网阅读信息, WORD 文字处理软件;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p每班每周一节课,加之学校或班级组织活动,理论与上机合一,导致学生上机理论操作大打折扣,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能很好地一一对应,所以最后一个月是对重点单元复习、加强练习。

三、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展系统归纳整理。

2.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技术的才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有所用的快乐。

四、复习重点、难点三年级:加强键盘根本操作知识的掌握,可以根本纯熟的进展打字,对文件夹的创立、命名、删除可以纯熟运用,可以连接文件夹的详细作用。

四年级:可以纯熟地上网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信息有根本的识别才能,并加强利用 Word 软件录入汉字及排版的练习。

五、复习方法1、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3、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4、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5、进展小组合作,让优生帮助学困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复习内容及安排1、整体梳理各单元重、难点 1 课时2、稳固练习 1 课时3、综合测试 1 课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期末复习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1、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

)定义二:信息技术教育是技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它主要是通过实用技术领域中的专用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达到培养学习者信息素养的目的。

特征: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2、信息技术教育学的概念信息技术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的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属学科教育学性质。

)3、我国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信息技术课程地位的落实问题;第二、教育内容陈旧落后,设备落后,教师奇缺;第三、教学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结构课程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课程结构:分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第二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任务1、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概念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教育内容或教育工具,以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效果的优化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课程)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性质: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4、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价值:1、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4、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3、课时目标的概念以及在设计课时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概念:课时目标是指在一节课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所要实现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形成方面的最终结果。

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复习提纲

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复习提纲

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点复习提纲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1.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工作-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用于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1.2 计算机的运行原理- 数据的输入: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数据的处理:由CPU执行计算机指令,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的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便后续使用- 数据的输出: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给用户二、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1 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软件,它是计算机硬件和用户之间的桥梁,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和任务。

2.2 操作系统的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对各个进程进行管理和调度,确保它们能够合理地占用计算机资源- 文件管理:负责对文件进行组织和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修改等操作- 内存管理:负责对内存资源进行分配和回收,确保每个进程都能够正常运行- 设备管理:负责对各种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用户接口:提供给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交互的方式,例如图形界面、命令行接口等三、网络基础知识3.1 网络的概念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使它们可以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资源。

3.2 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在小范围内连接多台计算机,例如家庭、办公室等- 广域网(WAN):通过公共电信网络连接远距离地理位置的计算机- 互联网:由众多的网络连接而成,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网络3.3 网络的协议网络通信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约定,这些规则和约定被称为网络协议。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四、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4.1 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是保护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干扰、破坏信息的活动。

小学信息技术期末复习指导

小学信息技术期末复习指导

管理系统,帮助孩子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如数据表的创建、
数据的私保护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家长可以结合实际案例,
帮助孩子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易错点纠正与防范
01
02
03
打字姿势与速度
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打字姿 势,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 性,可以通过练习打字游 戏和软件来实现。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总结词
掌握常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详细描述
学生应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基本操作,以 及浏览器、电子邮件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总结词
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处理、交流和 创新能力。
详细描述
学生应具备信息检索、筛选、整理和 表达的能力,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03
总结词
时间管理指导
04
详细描述
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以提高学习效果。
03 复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识回顾与巩固
计算机基础知识
回顾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 成和软件应用,重点掌握计算机 的启动与关闭、文件管理、常用
软件操作等。
网络基础知识
理解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掌 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器的 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等。
法。
制定改进计划
02
针对本次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应制定改进计划,以提高未
来的复习效果。
保持积极心态
03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困难时及时调整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第一章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2.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理论研究法3)实践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5)三论研究法6)协同研究法第二章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教学目标第三章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1)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性2)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性3)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3.中小学信息课教学特点:1)现代性特点2)实践性特点3)工具性特点4)应用性特点5)文化性特点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3)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6)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7)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第四章1.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2.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觉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有多种具体的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掌握教材是教师较好运用讲授法的关键.3.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5.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几种教学模式:1)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2)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3)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根据任务的性质对教学可以有以下两种要求1自主学习独立完成2协作学习集体完成)4)研究性学习模式5)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6.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实际情况4)教学条件5)课型6)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第五章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应用了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媒体理论及科学理论等的科学成果,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3.电化教育是利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等教学设备及相应教材进行的教育活动.4.通常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第六章1.教学过程是先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最后产生和检查教学效果,这个实施过程称为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2.教学过程的作用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智力4)发展个性3.教学过程的实施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4)检查巩固知识4.教学过程的优化1)教学目标最优化2)教学策略最优化3)教学控制最优化4)教学评价最优化5.教学备课的基本环节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6.教案的写法教案要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的,教材分析,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方面内容.教学课题通常是指教学内容的凝缩,如第几章,第几节以及相应的标题等,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从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和品格形成等方面来考虑,教材分析部分通常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写上,教学用具要写清楚教具的名称,规格和件数.7.编写教案的形式一般有文字方式,表格形式,卡片形式8.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即”上课”,只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是中心环节.而上课本身又由若干环节构成,一般是复习----提出新课(导入)---新课内容---小结---作业等.9.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老师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完成任务展示交流表扬激励反馈10.课外工作1)加强课外辅导工作2)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3)组织信息奥林匹克竞赛11.信息技术的教育实习与其他专业一样包括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等,教学工作包括:备课,试讲,上课,作业批改,上机指导,课外辅导,测验等基本环节.第七章1.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类型1)概念教学2)操作命令教学3)程序设计教学2.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3.任何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第八章1.智力是一个复合体,一般认为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等5个方面的要素组成2.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动机,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好奇心等等.3.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能力的原则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发展和培养的能力通常包括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编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素养等,其中自学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关键,创新能力是核心.为了在信息技术中发展学生的能力,要贯彻以下原则:1)端正教育思想2)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4)改进考查方式,开展课外活动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2)学好信息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4)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渗透,综合5)提高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5.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般原则1)探索性原则2)示范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迁移性原则第九章1.教学评价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2.教学评价的内容1)教学过程的评价2)学习活动的评价3)教学效果的评价3.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2)定量评价第十章1.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结构1)研究报告的题目2)导言3)过程和方法4)研究的结果5)讨论6)结论7)列出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5.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几种教学模式: 1)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 2)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 3)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根据任务的性 质对教学可以有以下两种要求 1 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2 协作学习集体完成) 4)研究性学习 模式 5)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要依据全部教学原则,为培养目标服务,其次,由于现代教学对 教学方法的要求日益提高,提倡用系统的观点来指导选择教学的方法,以便优化教学过程, 发挥其最佳整体功能,要充分考虑教学得以进行的条件,防止选择过程中的片面性。 6.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 3)学生的实际情况 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4)教学条件 5)课型 6)要在规定的教学
第一章 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概念: “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是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教 学规律,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是信息技术科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哲学 等诸多学科相互结合而差生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而发展, 完善的一门新学科。 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 1)综合性 2)独立性 3)实践性 4)发展性 5)创新性
第五章 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广义: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应用了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 理论,媒体理论及科学理论等的科学成果,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领 域. 狭义: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将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的技术和方法。
2.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教学目标?
第三章
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 1)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性(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很快) 2)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性(很强的实 验性) 3)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 认知结构: 是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综合及其组织。 知识结构: 是指有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而形成的整体,它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基本知识,一个是 其他知识与最基本知识的联系。 个体在生活, 学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 在大脑中总是按照一定的组织构成知识体系, 这一知识体系便是人知结构的核心成分——全部知识或观念的总和。
2.教学过程的作用 1)传授知识 2)形成技能 3)培养智力 4)发展个性
3.教学过程的实施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4)检查巩固知识
4.教学过程的优化 1)教学目标最优化 2)教学策略最优化 3)教学控制最优化 4)教学评价最优化
5.教学备课的基本环节 1)熟悉教材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第二章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 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 取信息,传输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 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 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理论研究法 3)实践研究法 4)比较研究法 统论,信息论) 6)协同研究法(协同其他学科) 5)三论研究法(控制论,系
研究对象与任务
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 存在问题:
p4
观念跟不上;发展部平衡;资金不足;师资缺乏;教法落后; 发展思路: 更新教育观念;加大师资投入力度;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于教学模 式问题;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途径: 通过信息技术专门课程; 加强学科课程教学整合; 创设信息技术应用环境。
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般原则: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明确思维的目的和方向 思路开阔,知识充分,方法得当 积极发展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充分贯彻“趣味引路”的思想,创造性地设计趣味教学方法, 开 拓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创 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小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使学生在一种 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讨论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 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 自学指导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指教师在上课时,出示实物,挂图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画图,投影,计算机等 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 实验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进行,借以形成技能, 技 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多次, 多方面, 创造性的应用已学知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 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3.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 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 学方法.
第九章 1.教学评价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可比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2.教学评价的内容 1)教学过程的评价 2)学习活动的评价 3)教学效果的评价
3.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 1)定性评价 2)定量评价
第十章 1.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结构 1)研究报告的题目 文献 2)导言 3)过程和方法 4)研究的结果 5)讨论 6)结论 7)列出参考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 合原则 3)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5)发展性与 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6)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7)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 则
教案参考题目:
信息,
文件,
文件夹,
循环语句, 累加器(累乘)
题型:
填空 简答
分析论述
教案
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有哪些: 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包括哪些基本的环节: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含备课) ,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工作,教育实习, 教学评价等。
4)改进考查方式,开展课外活动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5)提高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2)学好信息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 4)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渗透,综合

5.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般原则 1)探索性原则 2)示范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迁移性原则
第四章 1.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一定的教学工 具和手段,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
2.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 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有多种具体的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掌握教材是教师较好 运用讲授法的关键. 谈话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 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分为三种:传授新知识的谈话;检查和复习性的谈话;指导性和总结性谈话。
10.
课外工作 2)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 3)组织信息奥林匹克竞赛
1)加强课外辅导工作
11. 信息技术的教育实习与其他专业一样包括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等,教学工作包 括:备课,试讲,上课,作业批改,上机指导,课外辅导,测验等基本环节.
第七章 1.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类型 1)概念教学 2)操作命令教学 3)程序设计教学
7.编写教案的形式一般有文字方式,表格形式,卡片形式
8.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即”上课”,只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是中心环节.而上课本身又由若干环节构成, 一般是复习----提出新课(导入)---新课内容---小结---作业等.
9.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学生 老师 创设情境 提出任务 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 探索研究 完成任务 展示交流 表扬激励 反馈
3.电化教育是利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等教 学设备及相应教材进行的教育活动.
4.通常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
第六章 1.教学过程是先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法 和教学组织形式,最后产生和检查教学效果,这个实施过程称为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
2.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
3.任何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第八章
1.智力是一个复合体,一般认为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等 5 个方面的要素 组成
2.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动机,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 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好奇心等等.
3.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能力的原则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发展和培养的能力通常包括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编 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素养等,其中自学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关键,创新能力是 核心.为了在信息技术中发展学生的能力,要贯彻以下原则: 1) 端正教育思想 2)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6.教案的写法 教案要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的,教材分析,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方面内容.教学课题通常是指 教学内容的凝缩,如第几章,第几节以及相应的标题等,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 从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和品格形成等方面来考虑,教材分析部分通常将教学重点,难点和 关键写上,教学用具要写清楚教具的名称,规格和件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