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of calcaneus


CT检查及3D 重建
能够更加直观的观 察其三维解剖结构 及全面分析跟骨骨 折后全骨形态改变。 对跟距下关节面出 现骨质移位、分离、 凹陷性骨折的严重 程度及关节内是否 有碎骨片存在能做 出更准确的判断。 为医师治疗方案的 选择提供准确的参 考。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Essex-Lopresti分型 Ⅱ型。
骨折累及距下关节, 其 原始骨折线多经过距下关 节后半部或内侧部。
根据Ⅱ型骨折继发性骨折
线的走向, 又将其分为舌 形骨折和关节面塌陷形骨 折。 这两种类型的关节内骨折 分为Ⅰ~Ⅲ度。
特点:骨折多发生于高处坠落伤或交通事
故(高能量损伤),男性青壮年多见,伤后 足部在数小时内迅速肿胀,皮肤可出现水 疱或血疱(张力性水疱)。如疼痛剧烈, 足部感觉障碍,被动伸趾引起剧烈疼痛时, 应注意足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亦应注意 全身其他合并损伤,如脊柱脊髓损伤。
X线检查
足部前后位:可见骨折是否波及跟骰关节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继发性骨折线水平向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Essex-Lopresti分型 Ⅱ型。
骨折累及距下关节, 其 原始骨折线多经过距下关 节后半部或内侧部。
根据Ⅱ型骨折继发性骨折
线的走向, 又将其分为舌 形骨折和关节面塌陷形骨 折。前者骨折线向后方走 行,由跟骨结节后缘穿出; 后者骨折线向后上方走行, 由跟骨结节上缘穿出。
跟骨骨折
谢岗医院外二科 郑继川
跟骨骨折(calcaneus fractures)的特点: ① 最常见的跗骨骨折, 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 约75%为关节内骨 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 ② 预后差; 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 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且后遗症多,
预后较差,常遗留持续疼痛和步态异常,造成较高的致残率。
1.跟骨上表面:上表面可以分为前中后三部
分。后部是关节面外部分,与中部交界处 是跟骨最高点。中部是宽大的距下后关节 面,承载距骨体。前部是凹陷的前、中关 节面,中关节面位于截距突上,前关节面 位于跟骨前突上。前、中关节面可以相互 独立或融合一体。跟骨前距,中距,后距 三个关节面分别与距骨的前跟,中跟,后 跟关节面组成距下关节。中距与后距关节 间有一向外侧开口较宽的沟,称跗骨窦。
跟骨侧位:可显示跟骨结节角(bolher角)和
交叉角(Gissance角)变化,跟骨高度降低。 跟骨轴位:跟骨宽度变化及跟骨内外翻。
Bolher角与Gissance角
Bolher角(跟骨结节关节角):正常为25°--
40°,由跟骨后关节面最高点分别向跟骨结 节和前结节最高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Gissance角(跟骨交叉角):正常为120°-145°,由跟骨外侧沟底向前结节最高点连线 与后关节面线的夹角。

轴位X-Ray片
骨折类型及严 重程度。判定 预后情况及指 导手术方案。
通常用来确定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 of calcaneus


Broden's位X-Ray片
是一种斜位片,可在术前术 中了解距下关节面损伤及复 位情况。 指的是下肢伸直,踝微屈曲, 伤足内旋40°,x线球管对准 外踝并向头侧分别倾斜10°、 20°、30°、 40°摄片,可 显示后距下关节由后向前的 不同部分,使劈裂的跟骨后 关节面清楚显示。 观察距下关节后关节面 ,必 要时还可以作健侧对比照相, 对术后检查复位与内固定情 况也很有帮助。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分型基础:
在距骨下关节面的 最宽处 ,距骨被两条线 分为相等的三个柱。这 两条线与位于后关节面 内侧缘内侧的第三条线 把后平面分成潜在的三 块:内侧、中央与外侧块。 这三块与载距突包含了 四块潜在的关节骨块。
Sanders 分型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of calcaneus

侧位X-Ray片
Gissane's角:正常范围
125°~145°,跟距关节内骨 折常造成此角增大或缩小。 Bohler‘s角:正常范围 27°~40°,此角缩小表明承 重面及后关节面有压缩、下陷。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of calcaneus
骨折机制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
由于垂直应力经过 距骨作用于跟骨后, 由于跟骨和距骨的 轴线不同,先造成 一个平行距骨后上 缘的跟骨剪力骨折。 骨折线从跟骨后内 向前外,该骨折线 又称初级骨折线。 它经过跟骨后关节 面,将跟骨分为两 部分:1.跟骨后外 侧部分,即跟骨结 节骨折块2.跟骨内 侧部分,即截距突 骨折块。
6.跟骨后表面:后表面呈卵圆形,其下方2/3部分
是跟腱止点。其中比目鱼肌纤维止于内侧,腓肠 肌纤维止于外侧。跟腱止点上方,跟骨后上缘与 跟腱之间是跟骨后滑囊。 7.软组织结构:跟骨内侧面覆盖着致密的筋膜脂 肪层、足拇趾收肌和足底方肌内侧头,浅筋膜与 支持带覆盖跟腱内缘与胫后肌之间的间隙,组成 踝管的顶部,其前方为胫骨与内踝,踝管底为跟 骨内侧壁。胫后神经跟骨支分出2条分支支配足与 足跟内侧的感觉,跟骨内侧入路时容易损伤。神 经血管束后方是屈足拇趾长肌腱,前方是屈趾长 肌腱,最前方是胫后肌腱。三角韧带位于肌腱神 经血管束深层。跟骨外侧有腓肠神经位于腓骨肌 腱后方,体标标志位于外踝尖上10cm跟腱外缘, 它在第五跖骨基底处分为2个终末支。
③治疗方案个体化强,方法多不统一,至今仍没有一种大家都认可的分类及治疗 方法,但使用CT分类骨折,使我们对跟骨关节内骨折认识更清楚,因此治疗方
面也取得较大进展。
一:解剖 二:临床表现及检查 三:损伤机制
四:分型
五:治疗
来自百度文库 跟骨解剖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构成足纵弓后侧
部分支撑体重,并为小腿肌肉提供杠杆支 点。是由一薄层皮质包绕丰富的松质骨组 成的不规则长方形结构,有六个面和四个 关节面,跟骨周围软组织厚度不一,其中 包着众多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
4. 跟骨前表面:即跟骰关节,其上方为跟骨
前结节,分歧韧带起于该结节,止于骰骨和 舟骨。 5.跟骨内表面:内表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其 上有一较大突起,称截距突,其上方是跟骨 中关节面,其下是宽大的足拇趾长肌腱沟。 截距突体表位置位于内踝尖下方大约2.5cm处。 在截距突上附着有三角韧带的距跟束,跟舟 韧带的上内束和足底方肌,构成了跗骨的内 侧壁。
跟骨骨折后可出现:



1.跟骨高度丧失,尤其是内侧壁 2.跟骨宽度增加 3.距下关节面破坏 4.外侧壁突起 5.跟骨结节内翻 因此,如想恢复跟骨功能,应首先恢复距下 关节面完整和跟骨外形。
临床分型
跟骨骨折有20 余种临床分
类方法,主要依据X 线片和 CT 表现。
损伤分类
跟骨骨折根据骨折线是否波及距下关节面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Sanders 分型Ⅰ型:
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不考虑后关节面骨折线的数
量。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Sanders 分型Ⅱ型:
跟骨后关节面为两部分骨折, 移位≥2 mm, 根据原 发骨折线的位臵又分为ⅡA、 ⅡB 和ⅡC 型。
由于应力作用,跟骨结
节骨折块向外侧和近侧 移位,而截距突骨折块 由于坚强韧带附着保持 原位。 应力继续作用,可造成 其他骨折,产生次级骨 折线。典型骨折有两种 类型:1.骨折线向后方 走行,由跟骨结节后缘 穿出,形成舌型骨折2. 骨折线向后上方走行, 由跟骨结节上缘穿出, 则可造成关节压缩骨折。
由于跟骨形态差异、暴力大小方向不同和足受伤时位 置不同,可产生各种类型跟骨后关节面粉碎骨折。但 在临床中发现常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跟骨骨折后,截距突骨折块总是保持原位,和
距骨有着正常关系。骨折线常位于跟距骨间韧带 外侧。 2.关节压缩骨折、Sander ⅡA型骨折较常见。后 关节面骨折线常位矢状面,且多将后关节面分为 两部分,内侧部分位截距突上,外侧部分常陷于 关节面之下,并由于距骨外侧缘撞击而呈旋转外 翻,陷于跟骨体内。 3.由于距骨外侧缘撞击跟骨后关节面,使骨折进 入跟骨体内,从而推挤跟骨外侧壁突出隆起,使 跟腓间距减少,产生跟腓撞击综合征和腓骨肌腱 嵌压征。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Essex-Lopresti分型
于1952 年提出,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分型。
基于 X线片表现, 根据骨折是否累及距下关节面
分为两型: Ⅰ型未累及距下关节; Ⅱ类累及距下关节。 根据Ⅱ型骨折继发性骨折线的走向, 又将其分为 舌形骨折和关节面塌陷形骨折。
Ⅰ型: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无论后关节面
骨折线有多少; Ⅱ型: 二部分骨折,根据骨折位置在A.B.C, 又分ⅡA 、ⅡB 和ⅡC; Ⅲ型:三部分骨折,同样,根据骨折位置在 A.B.C, 又分为ⅢAB 、ⅢBC 及ⅢAC 3 个亚 型。典型骨折有一中央压缩骨折。 Ⅳ型:骨折含有所有骨折线, ⅣABC.或多于 四部分的粉碎性骨折。
承受压力和张力 和压力方向排列 为固定的两组, 即压力骨小梁和 张力骨小梁。两 组骨小梁之间形 成一骨质疏松的 区域,在侧位X片 上呈三角型,称 为跟骨中央三角。
临床表现
①疼痛:压疼或叩击疼,与骨折出血量有关 ②足跟部肿胀,张力性水疱形成 ③骨擦感;
④患足畸形:内外翻畸形,足弓塌陷,足跟增宽, 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活动受限,足跟不能着地
8.跟骨的血液供应:跟骨血供较为丰富,
10%来自跗骨窦动脉,45%来自跟骨内侧 动脉,45%来自跟骨外侧动脉。跗骨窦动 脉来自胫前动脉的跗外侧支和外踝支。跟 骨内侧动脉来自胫后动脉或足底外侧动脉, 从截距突下方穿入跟骨内。跟骨外侧动脉 多来自胫后动脉的跟骨外侧支,偶尔来自 腓骨动脉。
9 跟骨骨小梁按所
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又可将
Sanders 分型
依据冠状位和轴位CT 表现,在冠状面上选择
距骨后跟关节面最宽处,从外向内有两条线 将其分为相等的三部位,分别由A.B.C代表等 分点,跟骨骨折后在后距关节面上的骨折线 以其相应的A.B.C点分别代表骨折线位置。这 样,就可能有四部分骨折块,三部分关节面 骨折块和二部分截距突骨折块。这种分类主 要反映了跟骨后关节面的损伤程度,对治疗 方法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2.跟骨下表面:下表面呈三角形,尖在前,
基底在后,向背侧成30°斜向走行。其后 缘是跟骨结节,分为较大的内侧突和较小 的外侧突。跟骨下方是一层特化的间室状 脂肪结缔组织,能够缓冲行走时的冲击力。 3.跟骨外表面:外表面较为平滑,有两个骨 性突起,其上有腓骨支持带附着,并构成 腓骨长短肌腱滑膜鞘。两者之间形成腓骨 肌腱沟容纳腓骨肌腱。在骨突后方有跟腓 韧带附着。在粉碎性骨折时,这些肌腱和 韧带常常会移位而造成撞击。(腓骨肌腱 撞击综合征)



分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 一:关节外骨折(按解剖部位分型): 1.跟骨结节骨折 2.跟骨前结节骨折 3.截距突骨折 4.跟骨体骨折 二:关节内骨折
关节内骨折常见分类方法
Essex-Lopresti 分类:(根据x
线平片分类)把骨折分为舌形骨 折和关节压缩骨折。 Sanders 分类:(根据ct冠状面 分类)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Essex-Lopresti分 型 Ⅰ型。
骨折未累及距下关 节, 包括跟骨结节骨 折和累及跟骰关节的 骨折。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Essex-Lopresti 分型 Ⅱ型 Ⅰ度 舌型骨折
后行至跟腱止点的远 侧,舌形骨片包括跟 骨体上面和后关节面 的外侧部 舌型骨折,暴力 通过距下关节, 产生 原始骨折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