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7

合集下载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沪科粤教八年级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及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了解生活中大气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的现象,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抽水机的原理,对大气压的利用
难点:通过实验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
三、设计思想: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新课,让学生对大气压这个概念不再陌生,觉得熟悉,并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并测量,让学生对大气压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并且通过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更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在最后再次通过生活中有关大气压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印象,了解大气压。

2019沪粤版八下物理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2019沪粤版八下物理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2019沪粤版八下物理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教案: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探索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概念,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2. 让学生通过实例观察和实验,探索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和存在。

难点: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水杯、吸管、塑料袋、针筒、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气球,让学生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将气球放在桌子上,用手指按住气球,然后松开手指,气球会迅速膨胀。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气球会膨胀?让学生意识到大气压的存在。

2. 探索大气压的概念:向学生解释大气压的概念,用实验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将水杯倒置放在桌子上,用水填满杯子,然后用塑料袋封住杯口,用针筒在塑料袋上扎一个小孔,水会从小孔流出。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水会流出?让学生理解大气压的存在。

3. 探索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实例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探索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让学生使用吸管吸饮料,观察吸管吸饮料的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能用吸管吸饮料?让学生认识到大气压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4. 实验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一:将气球放在桌子上,用手指按住气球,然后松开手指,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

实验二:将水杯倒置放在桌子上,用水填满杯子,然后用塑料袋封住杯口,用针筒在塑料袋上扎一个小孔,观察水的流出情况。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和存在。

难点: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气压的概念和存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观察和思考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新部编本8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新部编本8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2) 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 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4)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5)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2) 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3)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学器材】塑料瓶、水杯、硬纸片、杯子、气球、塑料挂钩的吸盘、长度不同的几个试管、空可乐瓶【教学过程】(1)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写出调查报告。

(2)设计一个给鸡自动饮水的装置,并解释其原理。

【教学小结】本节的重点是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生活中存在很多大气压的现象,教学时,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做实验,加强学生对大气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在讲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得出与托里拆利实验相似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测大气压的原理,再引入托里拆利实验的录像,对学生进行讲解,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第八章第三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第八章第三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课时教学设计课题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单元第八章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3、了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了解液体的沸点跟表面大气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4、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5、经历估测大气压的过程,领会估测大气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认识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测量难点大气压的存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演示:瓶吞鸡蛋实验自动上升的试管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

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这节课就来研究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1、学生活动:(1)、覆杯实验(各个方向)(2)、吸盘实验(注意安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是什么力托住了纸片----纸片上方受不受大气压力----纸片上方受水的压力----F上小于F下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

(2)、多媒体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3)、学生举例并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大气压现象: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

(二)怎样测量大气压1、学生活动:估测大气压(1)、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解决下面的问题A、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B、是什么力托住了钩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估测大气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码?C、活塞和钩码的重力与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有什么关系?D、怎样测量活塞的面积?E、需要测哪些物理量,如何测?F、怎样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2)、教师强调:A、密封针筒前端的小孔时,要把活塞推至最定端,尽量排净筒内的空气。

B、为了尽量减少活塞与针筒的摩擦,可以先把活塞用水湿润一下或涂些凡士林并来回拉动几次C、要选分度值较小的弹簧测力计D、挂钩码时要逐个增加,并时刻观察活塞是否向下运动,在活塞刚刚开始向下运动时应托住钩码,防止活塞被拉出摔坏。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课例分析: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制定计划、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

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其中还编入摩擦与汽车防抱死系统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1.教材特点本节内容是在学过液体压强以后,进一步了解大气压强的知识,包括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量及其应用。

教材按照“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认识大气压的应用”的顺序编写。

(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日常生活现象,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去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达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2)教材通过“信息浏览: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在了解科学发展史的同时,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再者通过活动2介绍了估测大气压强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大气压的测量过程,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体验大气压的大小。

(3)介绍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和两种气压计。

(4)对于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材分别从人对大气压的感受、日常生活应用和航天事业三个侧面加以介绍,从日常生活到科技领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STS”栏目介绍了离心式水泵和高压氧航等内容。

整节教材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2.课时安排由于本节课内容多,又要让学生观察实验,交流讨论,时间紧张。

所以经备课组研究将本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授至“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二课时学习“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并进行巩固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大气压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大气压与海拔高度、天气等因素的关系,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可协助提供实验器材,但不参与实验操作和文章撰写。
2.实验报告和科普文章要求字迹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内容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
3.课后练习题要认真对待,遇到问题及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确保掌握所学知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大气压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吸管吸饮料、飞机飞行等,引出大气压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内容:讲解大气压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测量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3)实例分析:列举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建筑结构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如计算大气压的大小、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相关的现象等。
2.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气压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大气压的概念有所了解,但对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认识不足。在此阶段,学生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课题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科目八年级物理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压强的存在。

2.经历估测大气压强的过程,领会估测大气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认识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体验过大气压存在,建立大气压强概念【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及其原理教学方法探究法、归纳法教具准备马德堡半球、抽气机、玻璃杯、挂物钩、注射器、钩码、细线等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改进措施一、新课引入教师叙述,地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它也受地球的吸引,具有流动性,类比液体,液体因为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而在液体内部产生压强,那么空气是否也产生压强?引出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新课教学(一)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活动1]:体验大气压A.(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

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B.将挂物钩的吸盘压在光滑的墙壁上,尽量挤出吸盘里面的空气,即使挂上重物,任然不会脱落。

C.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把两个橡胶半球对合在一起,将空气挤净,先请两位力气大一些的男同学来拉,再把阀门打开,请两位力气小的女同学来拉。

结果这两位男同学用尽力气,也没有把两个半球拉开,而打开阀门后,两位女同学很轻松地就将两个半球拉开。

[想一想]:1.是谁托住了水和纸片?2.是什么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3.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什么?教师讲述:大量实验证明,大气确实存在着压强。

由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能随着容器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当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通过测量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可以间接地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刚开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水银会下降。当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时,水银会停止下降。所以大气压就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图1
指出上述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都与大气压强有关。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
思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
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四、分析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及处理
重点: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
处理:(1)体验大气压的存在:通过补充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大气压确实存在,几个实验中尤以小洋人奶瓶实验效果更好,学生兴趣浓,直观感受深,信息刺激强。
(2)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由于人生活在大气中,对大气压感受很不深,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不能直接演示,只能用课件展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实验过程,通过交流讨论,尽可能让学生计算出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让学生切实感知大气压的大小。
运用类比进行思考,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
有意识地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进一步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托里拆利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大气压托起液体,通过测量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间接地测量大气压的大小。为了降低学生认识的难度,有必要增加几个过渡性的实验。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设计
学生用:皮碗(每二位学生一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引入新课
1.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
来。)
2.讲述:同学们要知道实验时,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阅读课文前面的"?"和图11-1。读后问:大家阅读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 2.学生实验:学生照课本中图11-2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3.讲述: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教师板书这句话)。 4.讲述:刚才同学们所做的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抽出金属半球内空气(或挤压出皮碗内的空气),两个金属半球(或两个皮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在一起,因而很难把它们拉开。 5.演示、验证:刚上课时,老师演示的实验,表明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托住了硬纸片,所以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演示课本中图11-4的实验(演示后,由学生举手发言,说明鸡蛋为什么会挤进广口瓶内,引导学生说出由于棉花燃烧耗尽了瓶内空气,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鸡蛋在大气压强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6.讲述、过渡: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伽俐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回答了这个问题。 7.演示: (1)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2)演示托里拆利实验(一面演示,一面讲解),演示完后,请一位学生上台用米尺测一测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教师讲述并板书: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8.讲述:760毫米水银柱的压强有多少帕呢?请同学们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hg算一算(学生演算,教师巡视)。学生算出结果后,接着讲述:760毫米水很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帕,这就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强的值(教师板书后,简要说明这个值是在"海平面"所测的值。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强不同,这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三、小结本课内容 四、巩固练习: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教学内容1. 大气压的概念和意义2. 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3. 大气压的应用实例4.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概念,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难点: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玻璃瓶、水、纸片、注射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覆杯实验中的水不会流出?引导学生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大气压的概念、测量工具——气压计以及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的变化。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与大气压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的概念2. 气压计的作用3. 大气压的应用实例4.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大气压的概念及其意义。

(2)列举两个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解释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气温的关系。

2. 答案:(1)大气压是指大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大气压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呼吸、覆杯实验中水不流出等。

(2)实例1:吸管喝饮料;实例2:抽水机抽水。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气象预报、航空等领域。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安徽)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安徽)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安徽)教案: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生活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并探讨大气压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让学生体验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概念,掌握大气压的应用,并能够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压的概念,掌握大气压的应用,能够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大气压的应用。

难点: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现象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气球、水杯、吸管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课题,例如:“当我们喝饮料时,为什么可以把饮料吸入口中?”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2. 探究大气压的概念:讲解大气压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大气压的存在,例如:用气球实验,感受大气压的力量。

3. 探讨大气压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吸管喝饮料、离心泵原理等。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例如:为什么罐头要真空包装?为什么水杯倒置水不会流出?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大气压相关的实践作业,例如:调查生活中大气压的应用,并进行简要分析。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大气压的应用。

难点: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现象解释。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了大气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大气压的应用拓展延伸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教案: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3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2. 详细内容:(1) 了解大气压的概念及其与高度的关系。

(2) 探究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抽水机等。

(3) 分析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呼吸、血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的概念及其与高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压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大气压的概念及其与高度的关系。

2. 重点: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吸管、杯子、钢笔、墨水、抽水机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理论讲解:(1) 讲解大气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压的存在。

(2) 介绍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 实例分析:(1) 让学生观察吸管喝饮料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大气压的作用。

(2) 分析钢笔吸墨水的原理,解释大气压在其中的作用。

(3) 讲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在抽水过程中的作用。

4. 讨论与思考:(1) 让学生思考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实例。

(2) 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呼吸、血压等。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的概念2.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3. 大气压的应用实例4.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至少三个利用大气压的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2. 请分析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3)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我的教案: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理解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大气压的基本概念,了解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基本概念,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的基本概念,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如气球、水杯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将一个气球放在一个水杯上,然后将水杯倒置,气球不会掉下来,让学生解释原因。

2. 讲解大气压的基本概念:大气压是指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它的存在是由于地球的重力作用。

3. 讲解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大气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我们呼吸的空气就是大气压的作用,吸管吸饮料也是大气压的作用。

4. 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大气压的基本概念,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大气压的基本概念,知道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了解了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气象预报、航空等,并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了解大气压的概念,明确大气压在我们周围的存在和作用; 2. 掌握大气压及其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大气压的概念和特点;2.大气压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教材、实验装置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个充气球,让学生观察球的形状。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充气球是如何保持充气状态的?”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的作用。

2. 探究大气压(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所需材料:一个空杯子、一个纸张、一杯水。

步骤: 1. 学生将空杯子倒置放在桌面上,并将纸张覆盖在杯子口上,然后轻轻按住纸张。

2. 学生慢慢倒水进杯子,观察杯子下方纸张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学生将发现纸张受到的压力增大,最终无法承受水压而破裂。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引出大气压的概念。

3. 大气压的特点(10分钟)教师讲解大气压的特点,包括: -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 大气压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小; - 大气压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刻有所差异。

4. 大气压变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 - 大气压变化引起的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出行、生活和农作物生长等有一定的影响; - 大气压变化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气压突然下降可能导致耳鸣、头痛等不适症状。

5. 拓展实践(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与大气压相关的观察实践活动,如观察当天的天气变化、测量气压计的读数等。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思考:大气压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大气压的变化?五、课堂作业1.阅读课本相关知识点,整理笔记;2.小组讨论,就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展开深入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观点;3.收集当天的天气信息,观察大气压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2. 掌握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 探究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了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难点: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压计、水银柱、气球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大气压的日常生活实例,如吸管喝饮料、用吸盘挂钩挂物品等,引发学生对大气压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2)讲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通过实验演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吸管喝饮料、用吸盘挂钩挂物品等,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大气压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汇报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大气压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2.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3. 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气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2)画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图。

(3)举例说明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大气压的概念: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单位:帕斯卡(Pa)。

(2)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吸管喝饮料、用吸盘挂钩挂物品等。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学情分析:学生的动手能力尚可,但分析理解能力尚欠缺。

大气压强虽然存在,但学生感受不到,因此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他的存在以加深理解。

其次,托里拆利实验的思想方法也需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理解。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存在、测定、影响的因素,知识要求较低。

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现象,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本节课包括“证明大气压存在”和“测定大气压的值”两部分。

有2个较为重要的科学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⑵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⑶了解液体的沸点跟表面气压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⑷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⑸经历估测大气压强的过程,领会估测大气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大气压强的产生及作用;(2)标准大气压值的测定。

2、难点(1)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原理的解释;(2)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五、实验器材:烧瓶、注射器、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管、水、塑料筒、橡皮碗(两个)、盒装饮料、硬纸片、广口瓶、沙子、酒精、棉花、塑料挂衣钩的吸盘、剥了皮的熟鸡蛋、注射器、弹簧测力计、钩码、汞气压表、金属盒气压计。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七、教学策略:本节内容是在学过液体压强以后,进一步探讨气体压强,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易感觉到大气压的存在,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感知、思考,自己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己演算大气压的大小,真正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注意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课余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探讨。

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STS教育。

八、教学过程:学案(学生学习活动)教案(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说明教学环节引入课题学生观察实验,思考玻璃管中的水为什么不会下落?瓶子为什么会慢慢的瘪了?教师演示“神奇的玻璃管”和“瓶子瘪了”1、将一两端开口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上端开口,将管子提出水面,这时可看到管中水柱并不下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并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重点
理解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三、难点
用有关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

四、教具
铁架台、酒精灯,烧瓶,温度计,烧杯,水。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

2.托里拆利实验,测出:_______________。

3.760毫米汞柱= _________帕。

二.新课讲授:
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 看课本上的插图,学生归纳总结。

(2) 结论:离地面超高,大气压越小。

(3)测出某点大气强,就可知道当地的高度。

2.测定大气压,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无液气压计,介绍构造及原理。

3.标准大气压的定义:把等于760毫米汞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约105帕)。

4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演示实验:(现象:学生表述
结论:(学生归纳)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结果: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5 理解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学生阅书:P79第一段。

6 利用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解答简单现象,如高压锅,高山煮蛋等。

三.小结
四.课后练习 1、2
五.作业:本节《同步训练》
板书设计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一、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
2、实验
二、大气压的测量
三、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意识非常强,教学内容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重难点突出,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有具体的任务,充分体现探究教学的思想。

同时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了操作性强的多种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结构紧凑、流畅,教学方法多样。

充分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手段先进,熟练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