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中汲取养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典中汲取养分

1

谈到经典阅读,我们首先必须厘清一个概念,就是何谓经典?《辞海》对经典的第二条定义是:“古代儒家的经籍,也泛指宗教的经书。”就是说,经典是宗教性的、是与信仰相关的、是解决人们的价值观问题的。

我们这里所指的经典阅读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着重提倡四类:道德学体系,主要是指以《周易》为花蕊,儒家、道家著作、诸子百家为花瓣,一花百瓣的著作体系;智慧学体系,主要是指佛家经典著作,譬如《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等;谋略学体系,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另外,就是养生学体系。除此之外,强调重视历史、文学、风俗民情等古典作品的阅读与领悟。

当然,经典是经历史长河的淘洗留存下来的,经典的概念和阵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范畴也是很广的。譬如,有的人把国外名著列为经典之中,我们并不否认,只是面对中国目前传统伦理道德的日渐消解,我们认为提倡中华传统经典更有必要。

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树立起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2

当今时代,在西方文化价值观盛行,精神领域伴随着“经济决定论”的影响,道德教育危机日渐凸显了出来。“物欲”和“本能”成为时尚文化追求的主旋律,人们抛开用于区别人与动物的伦理道德外衣,直逼人的自然本性,纵情于肉体的感官的刺激和享受,而一阵疯狂之后,留下的确是享乐主义盛行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精神危机。

现代人追求日益浅俗化的时尚文化,“电脑文化”、“快餐文化”不时见诸报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接触到的知识无疑是增多了不少,甚至是前人的几十、几百倍,但是接触信息虽多,这些信息却不经过大脑的“悟”,没有帮助大脑皮层的开发。

众所周知,知识的获得必须经过大脑的加工,即“悟”,没有经过“悟”的过程,就不可能留下太深刻印象。譬如网上阅读,能够在网页上进行的阅读绝大部分是消遣娱乐之类的小说,读过一遍就没有读第二遍的欲望,也不知道读了过后有什么收获。

具体来说,有的人阅读此类书籍不少,但语言表达能力却不见提升,表现为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能力倒退,一篇论文样样数万字,却没有表达清楚一个道理。在创造力方面也是如此,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和比经常使用笔和纸的人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意识,譬如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停电前者更显得手足无措。这些都可以归咎于潮流中追求文化浅俗化。

人们在追求极度疯狂的过程中,一种虚无感、迷茫感、沮丧感甚至恐慌感又无所不在地吞噬着人的灵魂。这种文化浅俗话以及缺乏社会责任的道德感的缺失,需要重新回到对生命意义和安身立命价值观的追求,而富含人类信仰和价值观追求的经典书籍无疑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最好的方式。

3

阅读经典则不同于这种潮流,它的好处显而易见,无论是个人层面的对个人气质提升,还是社会层面的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阅读经典都具有其功不可没。

首先,经典是经历过历史长河的沉淀,它所包含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譬如伦理智慧——人类最高的智慧。阅读经典,漫游于人类伦理和道德精神宝库,便更容易从中体会到人类社会追求自由的精神之旅。现代人置身于欲望的旋涡中,很少提及意义和价值,物欲泛滥却掩盖不了内心精神世界的极度空虚,阅读经典有助于人们找到安身立命的价值归宿。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气质发生了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也就随之发生变化。现在很多城市提倡的读经运动,是否有真的必要我们不想去争论,但是在倡导社会风气这一点上,我们敢说是值得肯定的,在读经运动倡导下,人们开始冷静下来,理性地反思传统文化,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朱光潜曾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经典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丰富的思想仓库,里面语言简练,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网络上那些流行的言情小说、魔幻小说之类则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对于提升人的文化素质,经典书籍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这都是其他类书籍不可比拟的。

4

从国家层面,经典书籍中包含很多共同价值观,这对于我们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宝贵的文本资源,其影响力非其他书籍所不可替代。

搞媒体的人都知道,媒体的传播都是带有价值取向的,这可以称之为媒体的价值观。一般情况下,这个价值观就是传播者的价值观。所谓的毫无感情色彩的中性的传播只是针对这种价值观的浓烈程度而言,有的媒体在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下可以将其价值观淡化,不容易被察觉。而这种传播一旦发生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时,这种价值观就会凸显出很强烈的差异性,而被人们发觉。

随着信息化发展,地球村越来越小了。一家很小的报纸也不能保证,它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消息不会被地球大洋彼岸的国家知晓。不同国家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也就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因此,这个时候提出的共同价值观,也可以成为普世价值则成为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团体之间交流的“普通话”。经验表明,越是使用自己民族语言,在对外传播和交流中就更加容易占据主动,此外,使用自己民族语言除了更容易表达和传播之外,还有其必要性。前些年来,我们热烈追捧西方世界的“民主”、“平等”、“自由”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周旋于他们的话语之下,但我们并没有收获什么,反倒遍体鳞伤。在这种中西思想碰撞在八、九十年代尤为激烈,有学者将80年代思想比作“蓄池”的过程,90年代是水池蓄满并开始沉寂,直到新世纪开始,这种影响才回归理性,逐渐消散,我们又开始回归自己的传统。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很多有益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语言表现形式通常都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褒贬显著。这些价值观集中反映在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当中。在回归传统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它适合于地球上大多数不同文化的民族。譬如,“诚信”、“和谐”。这些共同价值观的提出立马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不仅很好地传播了中华文明,使其他民族越来越开始关注中国,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些价值观被越来越多的民族所认同。

因此,阅读经典对一个民族而言,这对跨文化传播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传承人类共同价值观的过程。人类如果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

5

另外,经典本身就是精神支柱。

对个人而言,经典所指的精神支柱就是他一直所追求的事物,并认为一直可站住脚的真理,是他的信仰寄托所在。传统经典中,常常一句话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就是因为那个人在其中找到了他的人生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