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名篇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陶渊明全诗译文及鉴赏答案
《归园田居》陶渊明全诗译文及鉴赏答案《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描写园田风光的,运用了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质朴无华。
这首诗不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色彩上都令心静如水之君无不折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
羁鸟⑶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归园田⑹。
方宅十余亩⑺,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⑻,桃李罗堂前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⑾。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⒁。
《归园田居·其一》【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诗.其一》注释和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诗.其一》注释和赏析陶渊明《归园田诗.其一》注释和赏析陶渊明的隐士的生活让人神往,而他也会有作思乡诗的时候。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注释和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朝代:魏晋陶渊明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本性、气质。
一作“愿”。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羁(ji)鸟:笼中之鸟。
恋:一作“眷”。
5.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野:一作“亩”。
际:间。
7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8.方宅: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9.荫(yìn):荫蔽。
10.罗:罗列。
11.暧暧(ài):昏暗,模糊。
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13.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15.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鉴赏篇一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问题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顛。
”1、发挥想象,试复述出此部分写景的前后发展线索。
2、诗句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
试结合这一部分加以说明。
译文篇二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其篇三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
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
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
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
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
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
《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导语:陶渊明厌恶官场的黑暗污浊,寻求出仕隐居,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归园田居》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译文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鉴赏《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
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
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
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
《归园田居》课文赏析
《归园田居》课文赏析《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主要从主题思想、语言特点、意象运用、结构分析、意境创造、艺术手法和诗人情感等方面展开。
一、主题思想《归园田居》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自然的渴望。
同时,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批判,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束缚和虚伪的不满。
这种思想主题,不仅在当时具有普遍意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语言特点《归园田居》的语言简洁而生动,质朴自然,富有节奏感。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叠字、叠句,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等,这些表达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感,又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使得诗歌更具有生活气息。
三、意象运用《归园田居》的意象非常生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的住所和环境。
同时,通过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
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诗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四、结构分析《归园田居》的结构非常严谨,整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开篇、主体和结尾。
开篇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引入主题;主体部分则通过描绘自己的住所和环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结尾部分则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收束全篇,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的感慨。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逻辑严密,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五、意境创造《归园田居》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创造了一个清新自然的意境。
在这个意境中,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自由和真实。
这种意境的创造,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六、艺术手法《归园田居》的艺术手法独特,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经典诗句】“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全诗翻译赏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出自]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①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②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③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
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④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⑤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⑥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⑦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⑧荫:荫蔽。
⑨罗:罗列。
⑩暖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译文: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赏析一:《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归园田居全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全文及赏析归园田居,是唐代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归隐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归园田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淡泊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归园田居全文如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柳条随风长,花影满池塘。
秋千院落晚,砧杵树阴凉。
露沾珠帘重,风惹绣衾香。
狐鸣不能寐,兔走秋千床。
劳劳供膳事,薄俸无与伦。
农夫犹饿死,我则神思饱。
居然世外性,此乐天者狂。
既念往日事,悄然泪满怀。
我有嘉宾在,坐与我炉旁。
炊烟缭绕兮,日月逾长。
游览宛与昔,草木凋兮双。
鸡栖瓦上梁,犬吠草间塘。
宾从外来至,欢此有馀粮。
矫矫虎臣骄,摇摇鹘女羞。
我行其间乐,怀此适意忧。
余亦能高咏,斯人共长筹。
涉川有余力,依林能搏风。
长歌当垆市,哭竽出郊墉。
欢乐虽可忘,惆怅不可同。
欲以著君心,奈何短长空。
这首诗共有48句,以七言古诗的形式表现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这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的归园田居,描述了自己的田园生活。
他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
最后,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真理的追求。
他说“欢乐虽可忘,惆怅不可同。
欲以著君心,奈何短长空。
”这表明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淡泊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归园田居》原文赏析
《归园田居》原文赏析《归园田居》原文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归园田居》原文赏析《归园田居》诗意图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其一组诗首篇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陶渊明《归园田居》名篇赏析范文一份
陶渊明《归园田居》名篇赏析范文一份陶渊明《归园田居》名篇赏析 1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
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__ (405)41岁。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
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
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
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
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
《归园田居》诗共五首,是陶渊明归隐之初的作品。
这一首《少无适俗韵》与另一首《种豆南山下》都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向来十分著名。
这首诗共二十句。
前面的八句,诗人坦诚地倾吐了对过去仕途生活方式的鄙弃,和退隐归田、从自在中寻找新的生命价值的怀抱,也刻画了诗人与世俗不合,热爱自然、崇尚真朴的性格。
他把求取功名进入仕途看作是”。
一个“网”字,包含了他对虚伪的、束缚人们精神的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和否定。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篇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是作者辞官回乡后的次年写下的。
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
次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
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首先来看一下本诗的大意。
我这个人从小就不喜欢而且没有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
我向往那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和宁静纯朴的田园生活。
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幸地“误落”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这一去就是三十年啊,我的心中有着太多的懊悔与感慨。
我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重获自由。
如今,我回到田野之间,在南野过着农耕生活,坚守着自己的节操刚直不阿。
住宅周围有土地,有茅屋,有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安宁静谧,娴静优美,清新喜人,这一切是那样的自由与美好,谁又能体味我那摆脱“樊笼”、“尘网”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呢!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我的门庭里没有尘世间的琐事,娴静的屋子里,我可以享受属于自己的静谧的时光。
这次我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心中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
《归园田居》解析
《归园田居》解析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 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二、创作背景(一)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诗句解析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字词解释“适俗”:适应世俗。
“韵”:气质、情致。
诗句含义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本性喜爱山川田园。
这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天性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为下文写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做铺垫。
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字词解释“尘网”:尘世的罗网,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年)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年)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年。
诗句含义错误地陷入仕途的罗网之中,一离开田园就是十三年。
“误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出仕的悔恨之情,把官场比作“尘网”,可见其对官场的厌恶。
3.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字词解释“羁鸟”:被束缚的鸟。
“池鱼”:养在池塘里的鱼。
“故渊”:原来的深水潭。
诗句含义被束缚的鸟儿眷恋过去的树林,池塘里的鱼儿思念原来的深潭。
诗人以“羁鸟”和“池鱼”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受到束缚,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
4.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字词解释“守拙”:保持愚拙的本性,这里是谦虚的说法,指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纯真。
诗句含义在南边的田野间开垦荒地,保持着愚拙的本性回归田园。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生活方式,“守拙”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坚守和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摒弃。
《归园田居》的赏析
《归园田居》的赏析《归园田居》的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园田居》的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归园田居》的赏析1《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谷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旧。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重点字词解析】①适谷:适合世谷。
韵:风度,情调。
②丘山:自然山水。
也指一种真朴的生存状态。
③尘网:指官场。
诗人认为整个官场就如同一张捕鸟兽的罗网。
④三十年:有论者认为是“十三”之误,因为诗人自太元十八年癸巳(393)为江州祭酒,至乙巳(405)辞彭泽令归隐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其实“三十年”亦通,诗人说官场中的十三年如三十年一样漫长难熬。
⑤羁鸟:笼中之鸟。
⑥池鱼:池塘之鱼。
渊:潭。
以上二名说,自已在场官的生活就如同束缚于笼中的鸟,育养于池塘中的鱼。
⑦际:间。
⑧拙:愚拙,指人的自然本性。
③方:旁。
这句说住宅四周有十余亩地。
⑩荫:荫蔽【《归园田居》赏析】陶渊明的归隐是建立在对黑暗虚伪世道、人事极其清醒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因而他更能体会到淳朴的乡村生活的乐趣。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场官和田园相比较,认为官场的生活就如同“羁鸟”、“池鱼”一样,扭曲人性,毫无自由快乐可言,而归隐田园则是鸟归山林、鱼归深潭,一种久违的朝恩夜想的生活就要重新开始了,诗人庆幸、欣慰又有些许兴奋。
无论是后檐的榆柳、堂前的桃李,还是暮色中的远村、袅袅升起的炊烟,甚至狗吠甚至鸡鸣,都让他觉得新鲜亲切,兴味盎然:田园生活,那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结尾“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看似平静温和,但诗人内心深处如春潮漫涨,激动难宁。
《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归园田居》诗意图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准备的一些《归园田居》赏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归园田居》原文及赏析 1《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赏析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一首。
全诗从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再到对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最后以对官场的彻底决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诗人在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个性和追求,他从小就不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喜爱大自然。
这里的“少”指的是年少时期,“适俗韵”则是指迎合世俗的气质和习惯。
诗人用“性本爱丘山”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他误落官场,一去三十年。
“尘网”象征着官场的束缚和压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三十年官场生活的悔恨和反思。
他意识到自己在尘网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由和真实的本性。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羁鸟”和“池鱼”分别象征着失去自由的人,它们眷恋着原来的山林和深潭。
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渴望摆脱束缚,回归自然,重获自由。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的情景,他在南边的田野里开垦荒地,坚守着自己的拙朴。
“开荒”和“守拙”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的坚持。
他不愿意随波逐流,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这几句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场景,诗人的住宅周围有十余亩土地,草屋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
这里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等词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淳朴的生活气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两句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祥和,远处的村庄若隐若现,墟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狗在深巷中吠叫,鸡在桑树颠上鸣叫。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释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是作者辞官回乡后的次年写下的。
诗的开篇说,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误落尘网中”,很有些自责追悔的意味。
以“尘网”比官场,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
“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
那么生计如何维持呢?“开荒南野际”就可以弥补以前的过失,得以“守拙归园田”了。
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
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
他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
“暖暖”,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
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
结尾四句由写景而写心,“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指诗人悠然常闲的心境。
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应了诗的开头。
这里显示的人格,即非别墅隐士,又非田野农夫。
罢官归隐的士大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锄禾田间的农夫缺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所以陶渊明是真正能领略自然之趣、真正能从躬耕劳作中获得心灵安适的诗人和哲人。
“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
它是诗人人生理想,也是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
诗人描写了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恬淡质朴的躬耕生活;抒写了弃官归隐返回自然的愉快心情。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1《归园田居》.陶渊明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
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
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
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
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
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
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
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
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
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
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
归园田居(5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 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 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 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 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
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魏晋
♦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魏晋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魏晋
《归园田居•其四》-
陶渊明-
魏晋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0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是为纪念东晋诗人陶渊明而建立。陶渊明纪念 馆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隅,占地1600平方米,为纪念东晋诗人陶渊明而建立。1985年7月30日 开馆。馆址原是陶靖节(渊明)祠。该祠原座落在县南25公 里 面阳山靖节墓左前麓,明嘉靖十二至十七年(1533〜1538)
重修,江南民居风格^
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
参考赏析 写赏析
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 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 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 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 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 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
闲情逸致陶渊明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
闲情逸致陶渊明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闲情逸致——陶渊明《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派诗人,他的作品通常以深沉的情感、朴素的语言和自然的景观为特点。
其中,他的《归园田居》被誉为隐逸之作的代表,表达了对闲逸生活和对真实自然的向往。
下面是《归园田居》的译文及赏析。
第一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少时没有适应世俗习俗之音韵,性情本愿舍山而居。
误落尘网之中,一去已经三十年。
羁绊之鸟留恋于旧林,鱼儿在水池中怀念旧深渊。
在南方野地开辟荒地,守着朴素的庄园田地。
旌旗卷,战鼓擂,都邑华夏邻。
樯橹灰飞烟灭,壮士古冢尘。
少小腐儒老、即席讲文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战旗卷起,战鼓长鸣,都邑中充满了华丽壮观的景象。
船只的樯桅和船桨变得破旧灰飞烟灭,英勇的士兵和古老的墓冢都被尘土覆盖。
我年少时浪迹江湖作为腐儒之流,即兴演讲文章。
曾经难以为继的海洋再次变得微不足道,只有巫山才是才是真正的云。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寂寞的帆船在远处逐渐消失,只留下蔚蓝的天空。
只能看见长江在天际流淌。
第二篇日暮渔舟晚,酒醒何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只静听,雨何时停?夕阳西下,渔船渐近,酒醒之后不知身在何方?寻常行走的地方都存在着许多欠债之处,人一生中多少次受伤于过去的事情?山峦静默地倾听,雨何时会停?山深泽渔,笛在东风。
且恁裴回看,市南市北多哀痛。
不堪回首,千里萦纡。
山中有深深的泽地,渔夫在东风中吹奏笛子。
试问这样来回的看呢,市中的南北方向充满了悲伤和痛苦。
不堪回首,千里纠结在一起。
草色遥看近却无,白云纵横难得见。
衣上行尽青囊在,而今腰下空壳载。
之涘难修,火齐儿已捧青草的颜色遥远地看着近在眼前,但又触摸不到。
白云纵横交错,难以得见。
行走至尽头身上的青囊物归原位,现在腰间空空如也。
经历和悲伤都无法修补,火齐已经熄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归园田居》诗意赏析
《归园田居》诗意赏析《归园田居》诗意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归园田居》诗意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
羁鸟⑶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归园田⑹。
方宅十余亩⑺,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⑻,桃李罗堂前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⑾。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⒁。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名篇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为陶渊明所作,共有五首。
诗人描写了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恬淡质朴的躬耕生活;抒写了弃官归隐返回自然的愉快心情。
通篇浑然一体,展示出宁谧和谐之美。
在诗人的笔下,田园风光秀美而自然,徜徉于其间的诗人淡
泊宁静,志趣高洁。
此情此景,构成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最高意趣。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诗歌鉴赏
归园田居·其一
首尾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
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归园田居·其二
本篇是《归园田居》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先是从正面写“静”。
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
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话桑麻,也不是“杂言”。
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
——这是以心之
“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
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整体赏析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
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
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
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
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
"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
而"一去三十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
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