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福建林业|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文/廖小军1,林建丽2,连辉2,李莉1|福建林业粗榧:中国特有种,常绿乔木,分布于武夷山、顺昌、建宁、罗源等地,野生数量少于1000株。
红豆杉科三尖杉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m 。
叶条形,长2~5cm ,叶宽3mm ,先端渐尖或微凸尖。
雄球花6~7聚生成头状。
种子常2~5个着生轴上,卵圆形或近球形,长1.8~2.5cm ,顶端中央有小尖头。
花期3-4月,果期8-10月。
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分布于永安、泰宁、宁化、屏南、周宁、福安等地,数量稀少,具有园林观赏价值。
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
叶漂浮,薄革质或纸质,心状卵形,长5~12cm ,宽3.5~9cm ,叶下面带红或紫色。
花径3~5cm,白色花瓣8~17枚,长2~3cm 。
浆果球形,径2~2.5cm 。
种子椭圆形,黑色。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台湾含笑:常绿乔木,分布于新罗、漳平、永定等地,野生数量少于10株。
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高达17m 。
腋芽、叶柄及叶两面中脉被褐色平伏短毛。
叶薄革质,窄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骤短尖;无托叶痕。
花蕾被金黄色平伏绢毛。
花淡黄白色,或近基部带淡红色。
聚合果粉红色。
花期1月,果期10-11月(何国生供图)。
福建含笑:常绿乔木,零星分布于多个县(市、区),但野生数量少于100株。
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高达20m ;芽、叶柄、嫩叶面、叶背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小枝黑色。
单叶互生,狭椭圆形,长8~15cm ,宽3~5cm ,先端渐尖,上面中脉凹下;无托叶痕。
花单生叶腋,白色,芳香。
花期2-4月,果期10-11月(陈世品供图)。
天女花:落叶乔木,仅分布于武夷山,野生数量少于10株。
木兰科天女花属落叶小乔木,高达10m 。
叶薄纸质,倒卵形,长6~15cm ,宽4~10cm ,先端短突尖,托叶痕达叶柄中部或以上。
花于叶后开放,白色,盛开时碟状;雄蕊紫红色,向内弯曲。
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陆生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调查游剑滢(福州植物园,福建福州350002)摘要:为了解福建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分布情况,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4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闽江源国家级保护区与戴云山国家级保护区、峨嵋峰国家级保护区相似性最高;福建省自然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89种,4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分布有147种,占比78%,有效保护了全省近80%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分布有哺乳纲、昆虫纲、鸟纲、爬行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了福建省自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数各纲的83%、89%、77%、57%;存在物种生存空间日益不足,物种与其他保护区间交流、迁移少等问题。
同时提出物种保护措施。
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区划、管理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展就地、迁地保护,有效保护遗传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福建省中图分类号:S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82(2022)06-0029-04YOU Jianying(Fuzhou Botanical Garden,Fuzhou350002,Fujian,China)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wildlife under national protection in nature reserves above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Fujian Province,the species richness of terrestrial wildlife under national protection in40nature reserves above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Fujian Province was analyzed using the method of data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Minjiang River Source National Reserve has the highest similarity to Daiyunshan National Reserve and Emei Peak National Reserve.There are189species of terrestrial wildlife under national protection naturally distributed in Fujian Province,with147species distributed in40nature reserves above the provincial level,accounting for78%,effectively pro-tecting nearly80%of the province's terrestrial wildlife under national protection.The reserve is distributed with Mammalia,Insecta,Avian and Reptilia national protected terrestrial wildlife,and protects83%,89%,77%and57%of the number of species of each national protected terres-trial wildlife in Fujian Province.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he increasing lack of space for species survival,and little exchange and migration between species and other protected areas.The study also proposes conservation measures for the specie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zoning and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rational in situ and relocation conservation,effective conserva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and promotio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nature.nature reserves;national protection;terrestrial wildlife;Fujian Province科学研究收稿日期:2022-10-08修回日期:2022-11-03作者简介:游剑滢(1988-),女,工程师,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福建珍稀动物简介
偶蹄目
形似家猪,体长2米,重者可达 200公斤。吻显著前突成鼻盘。 四肢细长,尾细。雄猪 的犬齿 特别发达,上下颌的犬齿呈獠牙 状,露出唇外。肩高大于臀高。 成年野猪毛色棕黑或 褐棕色。 幼猪体背间有条纹,故有花猪之 称,6个月后消失。省内各地广 布,省外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 野猪是山区重要的狩猎动物 之一,肉质较粗糙,但味颇鲜美; 皮可制革,毛可制笔、刷;胆、 骨、睾丸、贮精束、血等均可入 药。野猪群居性,食量又大,对 山区农作物带来严重的破坏。
野猪
獐
体形较大,体重约15~20 公斤。雌雄都没有角。雄兽大 犬齿发达,向下延伸,曲成獠 牙,突出口外。四肢壮而有力, 但不像麂那样细,蹄不长,但 显著。尾极短,几乎被臀部的 毛遮盖,似断尾。体背及体侧 颜色一致,都是棕黄色。雄性 没有麝香腺,悬蹄与主蹄距离 比较大。福建省仅分布于闽北、 闽东及梅花山。省外分布于安 徽、江苏、浙江、四川、湖北、 湖南、广东等省。 由于獐生活环境较广泛, 繁殖能力甚强,是重要的资源 动物之一。其皮和肉的用途与 鹿同。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 物
灵猫类是长江流域以南比较常见的中小型食肉动物。它们是食肉目 中比较繁杂而又原始的一个类群。全世界约有34属,75种。我国 有9属11种,福建已知4属4种。
体型似家猫,略显细长。尾长约为 小灵猫 体长的2/3。颜面狭长,吻部尖突。体毛黄灰 或淡棕色,背中线无粗硬鬣毛。体背棕黑纵纹 3~5条。黑白相间的尾环较狭窄、数目较多 (约7~9个)。 栖于山地森林、灌丛或荒丘草丛中,尤其 喜在农耕地附近的丘陵山地栖居。夜行性,多 单独活动。主要在地面活动,亦善于攀缘上树 捕捉鸟、松鼠或采摘果实。主要捕食各种小动 物,尤其嗜食老鼠。多在春季发情交配,5~6 月产仔,胎产4~5仔,一般2岁性成熟。 福建各地均有分布,国内分布于长江、珠 江流域各省区及台湾、海南、云南、四川、西 藏。 经济用途和价值与大灵猫基本相同。为国 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物种名录一览表
98 偶蹄目麝科 123 偶蹄目麝科 偶蹄目麝科 偶蹄目麝科 偶蹄目麝科 65 偶蹄目鹿科 3 偶蹄目鹿科 偶蹄目鹿科 53 偶蹄目鹿科 106 偶蹄目鹿科 140 偶蹄目鹿科 偶蹄目鹿科 偶蹄目鹿科 141 偶蹄目鹿科 60 偶蹄目鹿科 23 偶蹄目牛科 11 偶蹄目牛科 11 偶蹄目牛科 11 偶蹄目牛科 15 偶蹄目牛科 137 偶蹄目牛科 偶蹄目牛科 113 偶蹄目牛科 38 偶蹄目牛科 162 偶蹄目牛科 105 偶蹄目牛科 115 偶蹄目牛科
243 雁形目鸭科 244 雁形目鸭科 246 雁形目鸭科 252 雁形目鸭科 847 雁形目鸭科 204 雁形目鸭科
鸭属 鸭属 鸭属 雁属 硬尾鸭属 鸳鸯属
隼形目
180 隼形目鹰科 181 隼形目鹰科 182 隼形目鹰科 183 隼形目鹰科 184 隼形目鹰科 185 隼形目鹰科 195 隼形目鹰科 隼形目鹰科 265 隼形目鹰科 266 隼形目鹰科 隼形目鹰科 267 隼形目鹰科 268 隼形目鹰科 269 隼形目鹰科 隼形目鹰科 320 隼形目鹰科 321 隼形目鹰科 322 隼形目鹰科 隼形目鹰科 隼形目鹰科 鹰属 鹰属 鹰属 鹰属 鹰属 鹰属 秃鹫属 雕属 雕属 雕属 雕属 雕属 雕属 雕属 鹃隼属 鵟属 鵟属 鵟属 鵟属 鵟属
鹰鵰属 鹃隼属 鹃隼属 隼属 隼属 隼属 隼属 隼属 隼属 隼属 隼属 隼属 隼属 小隼属 小隼属 鹗属
鸡形目
722 723 624 773 1109 1114 1115 1096 1098 1099 鸡形目松鸡科 鸡形目松鸡科 鸡形目松鸡科 鸡形目松鸡科 鸡形目松鸡科 鸡形目松鸡科 鸡形目松鸡科 鸡形目雉科 鸡形目雉科 鸡形目雉科 雷鸟属 雷鸟属 镰翅鸡属 琴鸡属 松鸡属 榛鸡属 榛鸡属 长尾雉属 长尾雉属 长尾雉属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正文: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
2021年第3号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见附件)于2021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公告发布前已经合法开展人工繁育经营活动,因名录调整依法需要变更、申办有关管理证件、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于2021年6月30日前提出申请,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前,可依法继续从事相关活动。
特此公告。
附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
2021年2月1日
——结束——。
福建珍稀动物简介
狼
我国产的狼,均属北方亚种Canis lu pus chanco Grya。 狼的生态适应很广,各类不同景观和不同 海拔地区均可见到。栖息范围包括山地和丘陵 地带的森林、灌木丛、草丛中;栖息密度主要 决定于被捕食动物的丰缺,食物丰富的地方, 狼的密度较大。通常三、五成群,极少单独活 动。食性较杂,除捕食中、小型兽类外,甚至 伤害人畜,也吃一些植物。繁殖季节在冬春, 每年产1胎,每胎5~10仔。2~3龄性成熟。 福建见于南平、三明、泉州、龙岩、梅花 山及武夷山等地。在国内多见于长江以北,偶 见于江南。 狼皮的用途与家狗皮相似,可用以制皮袄 或皮褥等。现状极稀少,在国际上已将狼列入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的种类。
灵长目
灵长目包括猿猴和人类, 体型大小变化很大,最小 的狐猴仅5~6寸长,最大 的猩猩有6尺高;本目不 少为高等的哺乳动物。全 世界现存种类有12科57 属,生活在热带、亚热带 和温带的山林中,多为群 栖,杂食性。我国有4科 19种,福建仅1科3种。
猴科 猕猴 Macaca mulatata Zimmermann 别名 恒河猴、黄猴、猴 子
体形瘦小,体重5~8公斤,体长450~600毫米。尾长约为体长之半。颜面和两耳呈 肉色,亦有少数面部更红些。臀胝明显,幼年时白色,成年时鲜红,雌体更红。两颊有 颊囊。手、脚具黑褐色扁平的指(趾)甲。全身棕黄或棕灰色,背后部及后肢上部具橙黄 色光泽。 猕猴昼间活动。适应能力很强,海拔1000米以下的各种阔叶林、次生稀树灌丛、河 沿石壁及山溪河谷均为它们喜好栖息的场所。成群活动,采食野果、种子、野菜等,夜 晚栖息在岩壁或树上。在冬季缺食时,常结群盗食农作物。人工驯养的母猴约三年繁殖 两胎,幼猴至四、五岁性成熟。 福建见于闽北、闽东、闽中、闽南及梅花山,国内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猕猴是著名的高等试验用动物,又是最受欢迎的观赏动物之一。国内外在科研和医 学上需要用猴量颇大,供不应求,价格甚高。濒危等级为易危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 护动物。IUCN(红皮书)为低危/接近受危。
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动物介绍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中国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
这里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种类。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有一些特别珍贵的动物,例如黑麂、黄腹角雉等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其中,黑麂是中国的特有物种,非常珍稀,只生活在武夷山地区。
此外,武夷山国家公园内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类等。
这些动物在公园的各个角落里生活,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例如,穿山甲是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通常在地下挖洞栖息,以白蚁为食。
黄腹角雉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雉鸟,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喜欢在草地和灌丛中觅食。
此外,武夷山国家公园内还有许多其他的动物,如苏门羚、武夷湍蛙、白鹇、竹叶青等等。
这些动物各有其独特的生态位和生活习性,共同构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一、植物资源福建位于祖国东南沿海,山地多林,现有森林覆盖率为62.96%,居全国第一位。
福建地处泛北极植物区的边缘地带,是泛北极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植被类型丰富,植物种类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区系成分较复杂,种类繁多。
据近年陆续进行的调查统计,全省有高等植物4703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5.7%;全省木本植物共有1943种(含变种153种),分属142科、543属,约占全国木本植物科的81%、属的55%、种的39%。
其中,裸子植物有9科、31属、61种和2变种,以我国特有的马尾松为主,海拔1000米以上出现黄山松;杉木广布全省,还有柳杉、福建柏、油杉等,是构成常绿针叶林的主要成分。
被子植物以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其中许多种类是省内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主要树种,金缕梅科、山茶科、茜草科、木兰科、蝶形花科、苏木科、含羞草科、桑科、大戟科、紫金牛科、山矾科、五加科、蔷薇科、桃金娘科、芸香科、野牡丹科、杜英科、安息香科、山龙眼科、夹竹桃科、石楠科等与森林植被的组成关系较为密切;壳斗科在福建有6属、60种,樟科有12属、66种、9变种和1变型,木兰科有9属、35种,金缕梅科有11属、20种、6变种,桑科有8属、40种,蝶形花科、苏木科和含羞草科也有一定的种类。
1999年9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福建有24科36属46种,其中一级保护的7种,二级保护的39种;蕨类植物8种,裸子植物13种,被子植物25种。
2001年8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名录》中,有25种树木。
此外,福建省还有野生兰科植物66属160种、1变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附录Ⅰ、Ⅱ保护,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数量在全国排第8位;罗汉松科木本植物百日青列入附录Ⅲ保护。
另有6种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Ⅲ级保护,5种列入《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保护。
福建三明发现全球新物种“郭亮珠步甲”等14则
福建三明发现全球新物种“郭亮珠步甲”近日,国际权威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学分类》(《ZOOTAXA 》)刊登发表了中国珠步甲新种2种。
其中一种由福建省三明市人郭亮发现于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文定名为“郭亮珠步甲”,这种甲虫栖息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潮湿崖壁上。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家重点保护昆虫有75种,其中福建省自然分布有9种,包括一级保护昆虫金斑喙凤蝶,二级保护昆虫扭尾曦春蜒、拉步甲、硕步甲、戴氏棕臂金龟、阳彩臂金龟、戴叉犀金龟、金裳凤蝶、黑紫蛱蝶等。
据《福建昆虫志》记载,福建省记录有昆虫32目499科11073种,约占全国物种数8%。
藏羚羊开始一年一度大规模迁徙产仔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获悉,5月2日,首批待产雌性藏羚羊已通过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动物通道,继续向产仔地可可西里卓乃湖进发,藏羚羊开启一年一度的迁徙产仔之旅。
“高原精灵”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自然保护区,在维持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平衡中作用关键。
藏羚羊迁徙是世界上最为气势恢宏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
雌性藏羚羊在每年11—12月交配后,于次年5月开始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7—8月产仔结束后陆续返回原栖息地与雄羊合群。
乌蒙山保护区首次发现白环蛇属动物云南省邵通市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三江口管护站近日在保护区麻风湾管护点进行资源管护、森林防火值班值守时,发现了一条头部主体为白色、长约50厘米、全身金色环状相间的爬行动物。
管护站工作人员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发送给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通过形态特征对比,该动物为有鳞目游蛇科白环蛇属的一种。
查阅《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资源补充调查报告》,没有白环蛇属物种记录。
因此,白环蛇属在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首次发现。
浙江林业全国首期森林疗养基地运营管理研修营在广西举行全国首期森林疗养基地运营管理研修营日前在广西派阳山森林公园举行。
福建省常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省重点保护和省一般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福建省常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省重点保护和省一般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24种云豹、金钱豹、华南虎、儒艮、中华白海豚、黑麂、梅花鹿、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鸨(所有种)、红珊瑚、鼋、蟒、中华鲟、金斑喙凤蝶国家二级保护:133种短尾猴、猕猴、穿山甲、豺、黑熊、黄喉貂、水獭(所有种)、大灵猫、小灵猫、丛林猫、金猫、斑海豹、鲸类(灰鲸、拟大须鲸、小须鲸、大须鲸、座头鲸、抹香鲸、伪虎鲸)、真海豚、鳍斑海豚、宽吻海豚、江豚、河麂、水鹿、鬣羚、斑羚、角鹈鹕、赤颈鹈鹕、鹈鹕(所有种)、鲣鸟(所有种)、海鸬鹚、黄嘴白鹭、岩鹭、海南虎斑鳽、彩鹳、白鹮、彩鹮、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鸳鸯、鹰类(一级保护以外的其它种)、隼科(所有种)、白鹇、勺鸡、灰鹤、白枕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青脚鹬、黑嘴端凤头燕鸥、绿鸠(所有种)、鹃鸠(所有种)、鹦鹉(所有种)、鸦鹃(所有种)、鸮形目(所有种)、白腹黑啄木鸟、八色鸫科(所有种)、三线闭壳龟、蠵龟、绿海龟、玳瑁、棱皮龟、太平洋丽龟、大壁虎、大鲵、虎纹蛙、胭脂鱼、唐鱼、花鳗鲡、文昌鱼、冠螺、鹦鹉螺、拉步甲、硕步甲二、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陆生部分(79种)狼、狐、黄腹鼬、黄鼬、食蟹獴、豹猫、毛冠鹿、棕鼯鼠、尾海燕、斑头鸬鹚、普通鸬鹚、小军舰鸟、白斑军舰鸟、苍鹭、草鹭、大白鹭、白鹭、中白鹭、栗头虎斑鳽、黄斑苇鳽、紫背苇鳽、黑鳽、大麻鳽、黑雁、鸿雁、豆雁、小白额雁、灰雁、树鸭、棉凫、瘤鸭、黑海番鸭、斑脸海番鸭、斑头秋沙鸭、中华秋沙鸭、红胸秋沙鸭、普通秋沙鸭、白额山鹧鸪、中杓鹬、白腰杓鹬、大杓鹬、银鸥、黑嘴鸥、扁嘴海雀、火斑鸠、赤翡翠、栗头蜂虎、三宝鸟、戴胜、大拟啄木鸟、灰沙燕、家燕、金腰燕、毛脚燕、黑枕黄鹂、灰喜鹊、喜鹊、画眉、寿带鸟、紫寿带鸟、挂墩鸦雀、滑鼠蛇、眼镜蛇、眼镜王蛇、崇安髭蟾、黑斑蛙(二)水生部分(11种)杂色鲍、大竹蛏、双线血蛤、栉江瑶、海龙鱼、海马鱼、鳗尾胡子鲇、香鱼、大刺鳅、龙虾、中国鲎三、福建省一般保护野生动物(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福建国家重点爱惜野生植物名录
福建国家重点爱惜野生植物名录本名录依照一九九九年八月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的《国家重点爱惜野生植物名录》为大体依据,由福建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爱惜治理中心于二O一二年六月一日组织专家审定会审定,现予公布。
本名录共收录了福建省自然生长的国家重点爱惜的野生珍稀濒危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50种。
其中包括蕨类植物9种,裸子植物12种,被子植物29种,每种植物记录有学名、中文名、所属科属、爱惜级别等字段,以《福建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等专著和正式出版的期刊杂志有刊载的种类为准。
文献资料截止期:2011年12月31日。
由于水平所限,存在不足的地方,欢迎批评和补充。
(一)福建省国家重点爱惜野生植物名录一九九九年八月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蕨类植物Pteridophytes一、乌毛蕨科Blechnaceae1. Brainea insignis Ⅱ福建植物志( 1 ) P170-171二、桫椤科(所有种) Cyatheaceae spp .Ⅱ2.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22.(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Ⅰ福建植物志(2) P195-196十一、禾本科Gramineae*23. Oryza rufipogon Ⅱ福建植物志(6) P105-106*24. Sorghum propinquum Ⅱ福Tryon 福建植物志(1) P176-177 3.(韩氏桫椤) Gymnosphaera hancockii (Copel.) Ching 福建植物志( 1 ) P179-1804.Gymnosphaera lampricaulon (Christ) Ching 福建植物志(1)P1805. Gymnosphaera metteniana (Hance) Tagawa 福建植物志(1) P178-1796. (柄叶树蕨) Gymnosphaera podophylla (Hook.) Copel. 福建植物志(1) P1787. Sp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Tryon 武夷科学(3)181,1983三、蚌壳蕨科(所有种) Dicksoniaceae spp .Ⅱ8. Cibotium barometz (L.) . 福建植物志(1) P51-52四、水蕨科Parkeriaceae 建植物志(6) P262*25. Zoysia sinicaⅡ福建植物志(6) P176十二、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26. 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 Ⅱ27. Semiliquidambar cathayeasis Ⅱ福建植物志(2) P248-249十三、樟科Lauraceae28. Cinnamomum camphora Ⅱ福建植物志(2) P9929. Phoebe bournei Ⅱ福建植物志( 2 ) P12030 Phoebe chekiangensis Ⅱ福建植物志(2) P118-119十四、豆科Leguminosae31 Erythrophleum fordii Ⅱ福建植物志(3) P41*32. Glycine soja Ⅱ福建植物志(3) P6733 (花梨木)Ormosia henryi Ⅱ福* 水蕨属(所有种) Ceratopteris spp .Ⅱ9.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 Brongn. 福建植物志(1) P92裸子植物五、柏科Cupressaceae10 Fukienia hodginsii Ⅱ福建植物志(1) P308-309六、苏铁科Cycadaceae苏铁属(所有种)Cycas spp. 11. Cycas revoluta Thunb. 福建植物志(1) P26812. Cycas szechuanensis Cheng et L. 福建植物志(1) P26913. Cycas taiwaniana Carruthers. 福建植物志(1) P268-269七、松科Pinaceae14. Pseudolarix amabilis Ⅱ福建植物志(1) P280-281黄杉属(所有种) Pseudotsuga spp .Ⅱ建植物志(3) P4734 Ormosia hosiei Ⅱ福建植物志(3) P4935. 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Ⅱ福建林业科技,2009,6,36(2):P250-251十五、木兰科Magnoliaceae 36. Liriodendron chinense Ⅱ福建植物志(2) P61-6237. Magnolia officinalis Ⅱ福建植物志(2) P63十六、楝科Meliaceae38 Toona ciliata Ⅱ福建植物志(2) P384 ?39 Toona ciata var. pubescens Ⅱ十七、睡莲科Nymphaeaceae*40. Nelumbo nucifera Ⅱ福建植物志(2) P1-2十八、蓝果树科Nyssaceae41. (旱莲木)Camptotheca acuminata Ⅱ福建植15. Pseudotsuga gaussenii Ⅱ福建植物志(1) P278八、红豆杉科Taxaceae16.Pseudotaxus chieniiⅡ福建植物志(1)P92红豆杉属(所有种)Taxus spp.Ⅰ17. Taxus chinensis (Pilg.) Rehd. var. mairei (Lemee et Levl.) Cheng et 福建植物志(1) P320-321榧属( 所有种)Torreyaspp .Ⅱ18. Torreya grandis Fort. 福建植物志(1) P32219. Torreya jackii Chun 福建植物志(1) P323九、杉科Taxodiaceae20. Glyptostrobus pensilis Ⅰ福建植物志(1) P297-29821.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Ⅱ福建林学院学报(1):53-54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物志(4) P69十九、川苔草科Podostemaceae *42. Terniopsis sessilis Ⅱ福建植物志(1) P479-480二十、蓼科Polygonaceae*43. Fagopyrum dibotrys Ⅱ福建植物志(1) P538二十一、茜草科Rubiaceae 44. Emmenopterys henryi Ⅱ福建植物志(5) P156-157二十二、无患子科Sapindaceae 45. Eurycorymbus cavaleiriei Ⅱ福建植物志(3) P322二十三、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46. Platycrater arguta Ⅱ福建植物志(2) P222二十四、菱科Trapaceae*47. Trapa incisa Ⅱ福建植物志(4) P129-130二十五、榆科Ulmaceae48. Ulmus elongata Ⅱ福建植物十、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 志(1) P41949. Zelkova scheneideriana Ⅱ福建植物志(1) P420二十六、伞形科Umbelliferae*50.(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 Ⅱ福建植物志(4)P194-195注:本名录以《福建植物志》、《中国植物志》或正式出版的期刊杂志有刊载的种类为准。
福建鸟类名录
Tadorna ferruginea Tadorna tadorna Anas acuta Anas crecca Anas formosa Anas falcata Anas platyrhynchos Anas poecilorhyncha Anas strepera Anas penelope Anas querquedula Anas clypenata Netta rufina Aythya ferina Aythya ferina Aythya fuligula Aythya fuligula Aythya nyroca Aix galericulate Nettapus coromandelianus Sarkidiornis melanotos Melanitta nigra Melanitta fusca Clangula hyemalis Bucephala clangula Mergus albellus Mergus aguamatus Mergus serrator Mergus merganser Falconiformes Accipitridae Elanus caeruleus Aviceda leuphotes Pernis ptilorhynchus Milvus korschun Haliastar indus Accipiter gentilis Accipiter badius Accipiter soloensis Accipiter trivigatus Accipiter misus Accipiter virgatus Buteo hemilasius Buteo buteo Buteo lagopus
福建兽类新纪录——斑林狸
到图像和视频。
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的针阔混交林,长汀的分布点为
2022 年 10 月 6 日,福建武 江西、湖南,福建未曾有过文献 海拔 500 ~ 800 m 之间的常绿阔
平梁野山 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设 报道,本次在武平和长汀发现的 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且以针阔混
置的红外相机 再次拍摄 到一只 斑林狸为福建兽类新纪录。由于 交林拍摄的次数较多。斑林狸在
(作者单位:福建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省林业勘
察设计院)
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红外相机拍摄
18 渣 福建林业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斑林狸在武平和长汀的发
定为食肉目林狸科斑林狸 (
斑林狸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现,不仅丰富了福建省兽类物种
)。
野生动物,通常栖息于热带、亚 多样性,还为斑林狸的研究和保
斑林狸也称斑灵狸[2],主要 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度依赖森林, 护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少英,吴毅,李晟.中国兽类图鉴 (第三版) [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22:266. [2] Andrew T S,解焱.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395.
科普教育
福建兽类新纪录— ——斑林狸
文 / 林裕芳 林沁文 黄晓春
2021 年 11 月 17 日,福建长 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以及 偶见于灌木丛、退化森林生境,
汀县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 与中国接壤的南亚、东南亚地区 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1]。斑林狸
摄到斑林狸的视频,此后多次拍 各国。中国的历史记录点包括广 在 武 平的 分 布点 为海 拔 1045 m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03.30•【文号】农办渔〔2021〕4号•【施行日期】2021.03.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通知农办渔〔202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草局会同我部印发公告(2021年第3号),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予以公布施行,并在6月30日之前设置过渡期。
为贯彻落实好《名录》,进一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名录》宣贯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名录》是《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的重要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好《名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措施,对做好新时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调整后的《名录》共包括302种(类)水生野生动物,其中46种(类)国家一级保护,256种(类)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数量比原有《名录》大幅增加。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名录》的重要性,把《名录》的宣贯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首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加强协调配合,确保相关工作平稳过渡《名录》调整后,许多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管理依据、程序、要求和主管部门等已发生改变,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利用好6月30日之前的过渡期,周密部署,细化安排,确保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平稳过渡、有效衔接。
福建省常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省重点保护和省一般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福建省常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省重点保护和省一般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24种云豹、金钱豹、华南虎、儒艮、中华白海豚、黑麂、梅花鹿、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鸨(所有种)、红珊瑚、鼋、蟒、中华鲟、金斑喙凤蝶国家二级保护:133种短尾猴、猕猴、穿山甲、豺、黑熊、黄喉貂、水獭(所有种)、大灵猫、小灵猫、丛林猫、金猫、斑海豹、鲸类(灰鲸、拟大须鲸、小须鲸、大须鲸、座头鲸、抹香鲸、伪虎鲸)、真海豚、鳍斑海豚、宽吻海豚、江豚、河麂、水鹿、鬣羚、斑羚、角鹈鹕、赤颈鹈鹕、鹈鹕(所有种)、鲣鸟(所有种)、海鸬鹚、黄嘴白鹭、岩鹭、海南虎斑鳽、彩鹳、白鹮、彩鹮、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鸳鸯、鹰类(一级保护以外的其它种)、隼科(所有种)、白鹇、勺鸡、灰鹤、白枕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青脚鹬、黑嘴端凤头燕鸥、绿鸠(所有种)、鹃鸠(所有种)、鹦鹉(所有种)、鸦鹃(所有种)、鸮形目(所有种)、白腹黑啄木鸟、八色鸫科(所有种)、三线闭壳龟、蠵龟、绿海龟、玳瑁、棱皮龟、太平洋丽龟、大壁虎、大鲵、虎纹蛙、胭脂鱼、唐鱼、花鳗鲡、文昌鱼、冠螺、鹦鹉螺、拉步甲、硕步甲二、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陆生部分(79种)狼、狐、黄腹鼬、黄鼬、食蟹獴、豹猫、毛冠鹿、棕鼯鼠、尾海燕、斑头鸬鹚、普通鸬鹚、小军舰鸟、白斑军舰鸟、苍鹭、草鹭、大白鹭、白鹭、中白鹭、栗头虎斑鳽、黄斑苇鳽、紫背苇鳽、黑鳽、大麻鳽、黑雁、鸿雁、豆雁、小白额雁、灰雁、树鸭、棉凫、瘤鸭、黑海番鸭、斑脸海番鸭、斑头秋沙鸭、中华秋沙鸭、红胸秋沙鸭、普通秋沙鸭、白额山鹧鸪、中杓鹬、白腰杓鹬、大杓鹬、银鸥、黑嘴鸥、扁嘴海雀、火斑鸠、赤翡翠、栗头蜂虎、三宝鸟、戴胜、大拟啄木鸟、灰沙燕、家燕、金腰燕、毛脚燕、黑枕黄鹂、灰喜鹊、喜鹊、画眉、寿带鸟、紫寿带鸟、挂墩鸦雀、滑鼠蛇、眼镜蛇、眼镜王蛇、崇安髭蟾、黑斑蛙(二)水生部分(11种)杂色鲍、大竹蛏、双线血蛤、栉江瑶、海龙鱼、海马鱼、鳗尾胡子鲇、香鱼、大刺鳅、龙虾、中国鲎三、福建省一般保护野生动物(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福建省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物种名录分析解析
一般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4
5~10
典型抽样法
11华东黄杉*
Pseudotsuga gaussenii
一般
政和
4~5
6~10
实测法
12南方铁杉*
Tsuga chinensisvar.tchekiangensis
省级
一般
上杭、武夷山、光泽、泰宁等
4
5~10
典型抽样法
13长苞铁杉*
Tsuga longibracteata
省级
一般
(一)苏铁科
Cycadaceae
5四川苏铁
Cycas szechuanensis
Ⅰ
重点
沙县、梅列、永安、茫荡山自然保护区、邵武、涵江、永泰
实测法
6台湾苏铁
Cycas taiwaniana
Ⅰ
重点
诏安
实测法
(二)松科
Pinaceae
7油杉*
Keteleeria fortunei
省级
一般
全省沿海各地
3~4
德化、永安、上杭、连城等
3~4
5~10
典型抽样法
14水松▲
Glyptostrobus pensilis
Ⅰ
重点
九阜山自然保护区、永安、大田、德化、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古田、周宁、屏南、永春、浦城、建瓯、建阳、邵武、涵江、仙游、永泰
1~2
3~10
典型抽样法
15柳杉*
Cryptomeria fortunei
4~5
5~10
典型抽样法
39黄山木兰*
Magnolia cylindrica
省级
一般
泰宁、建宁、古田、屏南、建瓯、武夷山等
福建省有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生物
一、兽类华南虎又叫中国虎,是虎的一个亚种,生活在中国的南部,是我国特有的虎种。
是虎所有种类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估计世界上少于20至30野生华南虎,在中国的18个动物园中还有47只圈养的华南虎,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云豹云豹比金猫略大,体重15~20千克,体长 1米左右,比豹要小。
体侧由数个狭长黑斑连接成云块状大斑,故名之为“云豹”。
为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云豹属夜行性动物,清晨与傍晚最为活跃,栖息在山地常绿阔叶林内,毛色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保护及隐蔽效果。
爬树本领高,比在地面活动灵巧,尾巴成了有效的平衡器官,在树上活动和睡眠。
发情期多在晚间交配,孕期90天左右,每胎2~4仔。
黑麂别名红头青麂、乌金麂、蓬头麂,属于鹿科。
黑麂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种类。
雄性具角,角柄较长,头顶部和两角之间有一簇长达5~7厘米的棕色冠毛。
冬毛上体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
尾较长,一般超过20厘米,背面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白尾十分醒目。
栖息在山地丛林中。
胆小怯懦,恐惧感强,大多营独居生活。
有游走觅食的习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觅食,直到吃饱为止;以乔、灌木嫩枝叶、花果或草本植物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
孕期约6个月,每胎1仔。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
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
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
9~11月份发情交配,雄鹿间争雌很激烈,各自占有一定的地盘范围。
在鹿茸生长发育过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其外部形态也随着发生变化。
雌兽对幼仔非常爱护,觅食的时候自己要先走到林间草地上四处探望,确信没有任何危险后,才回到林中把幼仔带出来,一旦发现险情,它就会发出惊叫,带着幼仔飞奔逃进密林之中。
哺乳期为2—3个月,4个月后幼仔便可以长到10公斤左右。
1.5—3岁性成熟,寿命约为20年。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它和淡水中的白鳍豚、陆上的大熊猫、华南虎等都属同一保护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现在的位置: > 专题专栏 > 生态保护 > 生物多样性
福建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012-09-08 12:00:54
字号
大
中
小
一级保护:24 种
云豹、金钱豹、华南虎、儒艮、中华白海豚 、黑鹳、梅花鹿、短尾信天翁、白 腹军舰鸟、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 黄腹角雉、白颈 长尾雉、大鸨、红珊瑚、鼋、蟒、中华鲟、金斑喙凤蝶
二级保护:133 种
短尾猴、猕猴、穿山甲、豺、黑熊、黄喉貂、水獭、大灵猫、小灵猫、丛林 猫、 金猫、斑海豹、灰鲸、拟大须鲸、小须鲸、大须鲸、座头鲸、抹香鲸、真海豚、 鳍斑海豚、宽吻海豚、江豚、伪虎鲸、河麂、水鹿、鬣羚、斑羚、角、白鹈鹕、 斑嘴鹈鹕、红脚鲣鸟、褐鲣鸟、海鸬鹚、黄嘴白鹭、岩鹭、彩鹳、白琵鹭、黑脸 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凤头鹃隼、鸳鸯、蜂鹰、鸢、栗鸢、 苍鹰、褐耳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凤头鹰、灰脸鹰、秃鹫、白尾鹞、草原 鹞、乌灰鹞、鹊 鹞、白头鹞、蛇雕、鹗、小隼、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 红隼、白鹇、勺鸡、灰鹤、白枕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青脚鹬、红翅绿鸠、小 鸥、黑浮鸥、黑嘴端凤头燕鸥、红领绿 鹦鹉、斑尾鹃鸠、褐翅鸦鹃、小鸦鹃、 白腹黑啄木鸟、兰翅八色鸫、长尾阔嘴、三线闭壳龟、绿海龟、玳瑁、棱皮龟、 太平洋丽龟 、大壁虎、大鲵、虎纹蛙、胭脂鱼、唐鱼、花鳗鲡、文昌鱼、虎斑 宝贝、冠螺、鹦鹉螺、拉步甲、硕步甲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 综合法规处
· 逆风飞扬环保产业释放绿色能量
明意识调查
· 环境保护部启动首次全国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
范大学在校大学生提实习指导
·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为福建师
·2012 年水环境整治考核结果出炉 泉州总体优良全省设区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