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2讲 课时作业 大纲 精品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全国卷1第42题说题.ppt

高考历史全国卷1第42题说题.ppt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 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 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一、试题的命题立意 二、试题的考点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试题的分析讲解 五、指导学生作答 六、试题的拓展价值
2、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能力的培养。
新高考强化能力的考查,能力的培养也非一日之 功。因此,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 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能力。结合本试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改变单 纯的讲解。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要让学生面对此题有信心,不要一看到是新题目 就产生畏惧心理,不要轻易放弃,写一句算一句, 即使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也要想办法把观点部分 或拟题部分的分拿到手,以不追求完美的心态来 追去完美,即使不完美也没关系。
• 围绕材料提取有用历史信息:《鲁滨逊漂流记》1719年---近代西欧殖 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时空定位);非洲贩卖黑奴---三角贸易; 宗教信仰......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宗教改革;英国、黑奴 (欧亚非联系逐渐紧密)---地理大发现等。
• 最后联系所学,对主要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及评价。
• 论述:史论结合,历史叙述、评价

正、反两面。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对英国、对西欧、对世界。
• 升华:用理论来论证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结合题目,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
•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 的领地。
•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西欧的殖民扩张。
•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 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 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 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原始积累。殖民扩张过程中, 一方面亚非拉美地区深受灾难,另一方面,殖民地逐 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有所扩大。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十六单元 第42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十六单元 第42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42讲近代历史上的改革[考纲清单]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明治维新。

3.戊戌变法。

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2.内容(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评价(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2)局限性: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图解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措施和评价二、明治维新1.背景(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明治新政府。

2.措施(1)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近代天皇体制。

(2)经济:“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3)文化:推行“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社会习俗推进西化。

(4)军事:建立近代化军队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评价(1)积极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X的道路。

三、戊戌变法1.背景(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

(4)维新派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公车上书,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势力(派)。

2.内容(1)政治:允许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等。

高考历史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2讲 王安石变法教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2讲 王安石变法教案(含解析)

〖第42讲王安石变法〗之小船创作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点一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四伏(1)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中小农户赋税沉重,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①内容:整顿吏治,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

②结果: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最终失败。

(2)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知识点二变法内容及积贫积弱局面的改善1.斗争(1)守旧派的反对: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

(2)王安石的坚持: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动摇:随着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

2.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漫画历史】王安石变法的阻力信息提取:左图反映出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右图反映出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图解历史】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信息提取: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王安石变法以失败而告终。

这说明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信念;且要注意用人。

【观点争鸣】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信息提取: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

探究1 重要“历史概念”解读1.方田均税法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采取的措施。

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

“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

目的就是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2018年高考历史42题考查新视角预测与题型突破

2018年高考历史42题考查新视角预测与题型突破

2019 年高考历史42 题考查新视角预测与题型突破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

以下为几则历史笔记资料表——选编白姚继荣《唐宋历史笔记论丛》阅读上表,请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

(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

)(12 分)答案示例: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叙述详细。

(2 分)认识:历史笔记记载其他史书未记或少记的内容,可以丰富史料,弥补其他史书的缺失;历史笔记与其他史书相互考证,修正其他史书的错误;历史笔记来源多样,或轶闻趣事或传奇故事,所描述的事件未必完全真实可信。

总之,历史笔记受作者身份、资料来源等局限,信息未必完全客观可信,使用时应甄别辨识去伪存真。

(10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一美国人乔•尼尔森总结了一套焦点讨论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更深入的思考,为学习注入现实生活的意义,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逻辑框架,帮助他们厘清自己的思考。

该方法依次涉及四个思维层面:客观性层面:处理信息和感官的察觉,即为了得出事实;反应性层面:与个人感受、情绪,记忆、联想有关的个人反应;诠释性层面:有意义的联系,整合、理解、领悟;决定性层面:讨论问题的影响、结果和新方向,探索知识在日常世界中的应用。

材料二1945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我们必须把和平机构坚实的放在……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请运用焦点讨论法的四个思维层面解读材料二。

(要求:史论结合,表述合理)答案示例:客观性层面:罗斯福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 分)反应性层面:罗斯福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1 分)诠释性层面: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国际经济恶性竞争有关系;二战即将结束,世界需要和平发展;美国以超群的综合国力有能力主导世界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也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最新-2018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课时作业 大纲 精品

最新-2018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课时作业 大纲 精品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目标教学检测下列选项中,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是①“相地而衰征”②“令民为什伍”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民年五十,免役收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2018·广西玉林高中、南宁二中联考2018年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61周年。

淮河流域的治理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历史上位于淮河流域的重大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芍陂 C.郑国渠 D.江南河3.2018·天星网试题调研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B.都废除了奴隶制度而确立了封建制度C.都壮大了本国的军事实力D.都改变了所在国家的社会性质4.2018·郑州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其突出表现为①分封制的大力推行②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③井田制的瓦解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产生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取信于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使令必行。

”以下符合商鞅变法影响的是A.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许多有名的大商人。

范蠡在陶邑家富巨万,号称“陶朱公”C.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D.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6.2018·河北唐山模拟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蚤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7.2018·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 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

2018高考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2讲

2018高考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2讲

(2)__农奴制____阻碍俄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原因)
①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大量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②农奴遭受严重剥削,无力购买工业品,限制了__国内市场____的扩大。
③农奴制也造成__工业资本____和原料缺乏。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历 史

民 版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版 力。由“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 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可以概括出材料一认为改革没能缓和阶级矛盾;由“解放 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于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可以 概括出材料二认为改革影响重大而深远。第二问通过材料可知立场、视角等会 深刻影响历史认识。
返回导航
选考内容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
于欧美。
[巧学巧记]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
历 史



返回导航
选考内容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工业
①19世纪末完成__工__业__革__命____。
③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返回导航
选考内容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典题示例


历 史
返回导航
选考内容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17 山东潍坊中学)阅读下列对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评述材料,
回答问题。 导学号 80672415
材料一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

2018高考历史考前复习:全国卷42题解题思路指导 (共76张PPT)

2018高考历史考前复习:全国卷42题解题思路指导 (共76张PPT)
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 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 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附:评论观点解题技巧 一、解题要领 1.先表态,得观点明确分; 2.想论点,得分层论点分; 3.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 4.做结论,得整体印象分; 5.排好版,得规范逻辑分。 二、解题三段式 1.观点:提炼——表态——阐释; 2.论证: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层次清晰,条理清楚; 3.结论:点明观点,评判,升华,拓展。
例2,评论历史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 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 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附:找出不同看法解题技巧 一、解题要领 1. 提出不同观点; 2.论述观点; 3. 再次说明观点;
例3,提出不同看法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以生产力诸要素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 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 产力诸要素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的“公式”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根 据所学,对这一“公式”进行探讨,全面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探讨问题的多种能力。按 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等要素构成。该公 式主要表明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产力的贡献,近代以来科技作为第 一生产力,使生产力各要素的效益发生增殖(代数性倍增),这是对 材料公式的理解;而本题的落脚点还要运用史实探讨,可以依据世界 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 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只要认可其中一 个关系,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即可。当然,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 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高三历史课时基础知识点复习42

高三历史课时基础知识点复习42
高考历史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四、中国的振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思维导图
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因素
重难点 1.二战后美国同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1)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 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 ②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法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 ③20 世纪 50~70 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 争日趋尖锐。 ④随着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战后美国推动日本进行 民主改革 ,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随着“冷战”加剧,美国开始扶持日本恢复经济;朝鲜战争 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3)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教育和科技;提出“ 贸易立国 ”口 号。 2.表现:20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 政治大国 的目标。 深化拓展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启示 (1)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2)要与时俱进,适时地对生产关系作出改革和调整。 (3)要重视科技和教育。 (4)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高考历史42解题指导

高考历史42解题指导
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到明清形成了天朝上国的自大心 态,对外闭关自守,结果加速了中国的落后。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 略,中国主动学习西方,洋务运动学习器物、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学 习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步深入,但又出现 了“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心态。国民只有对本国历 史的深入了解,在存有温情和敬意同时,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 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
1940 年钱穆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宏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抗战胜 利的信心。 结论:
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才能增强国民 意识,才有可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 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 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 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42、(2019 年全国 1 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 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 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 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 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 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高考历史】
2020 高考历史 42 题解题分析与指导
42.(2018 年全国 1 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 1719 年,其中许 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 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 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 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 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 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 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 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 确全面。) 2018 高考 42 题参考答案: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第42讲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后提升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第42讲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后提升

第十五单元第42讲一、选择题1.(2021·广西贵港模拟)阅读下面的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地点铁器种类四川绵阳斧、锸、锛四川荥经铁锄、曲柄刀、削刀重庆巫山铁犁铧、长钎形器、铁削重庆涪陵铁斧、铁锯、刻刀A.西南地区农业已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地区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铁农具在西南地区广泛分布,而且类型多样,说明铁农具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故C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判断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程度,排除A项;材料未列举西南地区的其他农业生产工具,无法得出铁器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生产工具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铁器分布,无法判断这类铁器是外地流入还是本区域铸造的,因此无法推知冶铁水平的变化,排除D项。

2.唐代已经出现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和出售古琴为业,其中著名的有雷霄、郭亮、张钺、沈镣等人。

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

”这反映了( ) A.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B.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C.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D.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雷氏的古琴制造技艺由于“其子孙渐志于利”而失传,这反映了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故选B项。

3.制瓷工艺中的匣钵可以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粘釉、变形等缺陷。

唐代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地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这说明唐代( )A.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制瓷体系形成C.手工业生产技术非常先进D.官窑在市场竞争中领先【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匣钵的使用是制瓷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瓷器质量,由此可看出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南青北白的制瓷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对手工业的推动,不是强调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官窑在市场竞争中领先,而且官窑的产品一般不进入市场,故D项错误。

说题:2018年全国Ⅲ卷历史第42试题

说题:2018年全国Ⅲ卷历史第42试题
说题:2018年全国Ⅲ卷历史第42试题
说题内容:
一、试题考点分析 二、试题学情分析 三、试题拓展分析
四、试题预测分析
42.(2018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 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圣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中中( 仁人) 孟子 屈原 荀子 中下( 智人) 子贡 范蠡 廉颇 下下( 愚人) 商纣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 有效信息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论证历史问题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 解读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独立提出观点
2、学情滞后: 高中学生对人物评判标准模糊,弄不清时代、立场、角度、史观会影响对历史事物 的评判,不能把握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学生审题不全面、答题模式不懂。
• 看法2:儒家思想影响了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 • 说明: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及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东汉史学家班固受到儒家道德标准的影响,因此把尧、舜、周文王、孔 子看作圣人、把孟子屈原荀子看作仁人。汉代儒学是道家、法家、阴阳五行 学说糅合到儒家,汉武帝的治国理念是外儒内法,因此班固把老子、商鞅、 韩非等人看作中等人。而宋襄公在春秋争霸战争中破坏礼乐制度,夏桀、商 纣实行暴政,他们不符合儒家的仁、德、礼的道德标准,因此把他们看作下 等人。 由此可知: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价值取向影响了不同时代评价人物的标准。
中上 老子 商鞅 韩非
中中 齐恒公 吕不韦 荆轲
中下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下上
下中
宋襄公
夏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第42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四)-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与选必修融合版)

第42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四)-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与选必修融合版)

选必三·第1单元·第2课
2.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中国热”) (1) 16—18世纪,孔子以及儒家经典、中国的史学、地理学及科技文学等成就 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扩展3:16—18世纪,儒家文化对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为西方哲学的进步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为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反 对宗教神权和封建王权的有力武器。
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 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为资
(特别是从被确立了的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并将之用于社会和政治改革事业。
——《 布 莱 克 维 尔 政 治 学 百 科 全 书 》
本主义制度规划理性蓝图)
2、政治: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
了思想武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
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建
(2020·山东高考·11)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
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
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
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
B.社会的改造问题
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
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 改变它”可知此时的启蒙思想家已经理性地思考人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主张人 可以改造社会环境,故选B项;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是存在宗教迫害,与材料所述 主旨“人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 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可知此时的启蒙思想家已经理 性地思考社会环境的价值与作用,并非“科学的价值与作用”,排除C项;根据材料 “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可知此时 的启蒙思想家主张人可以改造社会环境,并未涉及“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 发展的环境”,并非阐述二者的“辩证关系”,排除D项。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2讲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课时作业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2讲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课时作业

第42讲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

”这段话意在说明( )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2.毛泽东曾经给林彪写过一封信,信中写道:“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是不能达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毛式、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是无疑义地正确的。

”据此推断,这封信大致写于毛泽东思想的( )A.酝酿时期 B.形成时期C.成熟时期 D.发展时期3.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

……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

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

”与这段话相关的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理论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统一战线思想4.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这一思想( )A.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B.后来发展成“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C.后来发展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成为“求同存异”主张的理论基础5.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

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

”这里的“新的内容”()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准备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6.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

42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 课件: 第42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共30张PPT)

42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 课件:  第42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共30张PPT)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10-
3.文化事业的繁荣 (1)原因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 ②“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③国家设立一批文化艺术奖项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表现:文艺创作再现生机。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8-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1.“双百”方针 (1)背景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 ②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 (2)目的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②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 (3)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4)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地位: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外交政策没有发生转变,仍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一边倒”政策, 故A项错误;1952年底,我国还没有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中 所述现象是文化教育改革的表现,而文化教育改革服从于国家发展战略的 需要,故C项错误。 D
解析
关闭
答案
专题一 1 2 3 4
考情分析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专题一 1 2 3 4
考情分析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4-
2.(2017课标全国Ⅲ,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 学》,这一作品( )
关闭

说题:2018年全国Ⅲ卷历史第42试题PPT文档24页

说题:2018年全国Ⅲ卷历史第42试题PPT文档24页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说题:2018年全国Ⅲ卷历史第4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2018年高考历史42题考查新视角预测与题型突破-教学文档

2018年高考历史42题考查新视角预测与题型突破-教学文档

2019年高考历史42 题考查新视角预测与题型突破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

以下为几则历史笔记资料表——选编白姚继荣《唐宋历史笔记论丛》阅读上表,请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

(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

)(12分)答案示例: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叙述详细。

(2分)认识:历史笔记记载其他史书未记或少记的内容,可以丰富史料,弥补其他史书的缺失;历史笔记与其他史书相互考证,修正其他史书的错误;历史笔记来源多样,或轶闻趣事或传奇故事,所描述的事件未必完全真实可信。

总之,历史笔记受作者身份、资料来源等局限,信息未必完全客观可信,使用时应甄别辨识去伪存真。

(10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一美国人乔·尼尔森总结了一套焦点讨论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更深入的思考,为学习注入现实生活的意义,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逻辑框架,帮助他们厘清自己的思考。

该方法依次涉及四个思维层面:客观性层面:处理信息和感官的察觉,即为了得出事实;反应性层面:与个人感受、情绪,记忆、联想有关的个人反应;诠释性层面:有意义的联系,整合、理解、领悟;决定性层面:讨论问题的影响、结果和新方向,探索知识在日常世界中的应用。

材料二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我们必须把和平机构坚实的放在……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请运用焦点讨论法的四个思维层面解读材料二。

(要求:史论结合,表述合理)答案示例:客观性层面:罗斯福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分)反应性层面:罗斯福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1分)诠释性层面: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国际经济恶性竞争有关系;二战即将结束,世界需要和平发展;美国以超群的综合国力有能力主导世界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也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
的运动和图像。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2.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A.电磁学取得辉煌的成就 B.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D.细胞学说确定
3.英国科学家波义耳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主要是因为他
A.通过化学反应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B.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
C.确立了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D.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4.2018·镇江模拟下列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与牛顿力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否定了后者 B.前者融化了后者
C.前者解释了后者 D.前者概括了后者
5.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6.下列生物学家中持有下图所体现的观点的有
①拉马克②达尔文③拉瓦锡④哈维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7.有一次,爱因斯坦与电影艺术家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
都不理解你。

”此话意指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
C.爱因斯坦的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8.2018·云南昆明模拟年11月8日,人类发现了第一种所谓的“穿透性射线”,它能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

不久,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发现者用此射线拍摄了维尔茨堡大学著名解剖学教授克利克尔一只手的照片,克利克尔带头向发现者欢呼三次,
并建议将这种射线命名为
A.伽马射线 B.伦琴射线
C.居里射线 D.电子射线
9.下图是2018年2月12日英属福克兰群岛岛国图卢瓦发行的达尔文诞生200周年纪念
银币。

该银币背面印有达尔文30岁和60岁时的肖像,正面印有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

达尔文获此殊荣是因为他提出的进化论
A.为战胜神学世界观提供了锐利武器
B.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世界的途径
C.推动了人类进入科学时代
D.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武器
10.1985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制定“尤里卡计划”,呼吁西欧国家在光电子学等尖
端领域展开合作,建立“科技欧洲”。

提出该计划的目的是
A.推动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B.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C.提升高科技领域竞争力
D.加速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11.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
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12.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
竞争。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分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

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1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

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大步。

请回答:
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

说明理由。


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分
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


14.2018·南昌模拟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材料二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材料三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
请回答: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分
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分
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劳动力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试从“产业结构变化引起
劳动力构成变化”的角度,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上述变化的?分
答案与解析
1.解析:牛顿力学体系定律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的意义,A、C、D三项所说的人物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2.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牛顿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

答案: B
3.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7~19世纪化学发展知识的把握,具有较好的综合性。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没有严密的科学实验方法,化学只能是中世纪的巫术,就不可能具有近代性。

A、C、D项是化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史实。

答案: B
4.解析:牛顿力学体系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是相对论力学的特例。

答案: D
5.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

答案: B
6.解析:图片显然体现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拉马克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早期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拉瓦锡是化学家;哈维的成就是血液循环学说,排除含③④的A、B、D三项。

答案: C
7.解析:本题命题角度新颖,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

答案: B
8.解析: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了一种能穿透金属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线”,这种射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又被称为“伦琴射线”。

答案: B
9.解析:《物种起源》阐述的进化论观点戳穿了上帝造人说,为战胜神学世界观、深入研究自然科学规律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B是相对论的意义,C是牛顿经典力学的意义,D项进化论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后。

答案: A
10.解析:“尤里卡计划”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方案,从题干的意图可以看出
“尤里卡计划”的方案是加强欧洲尖端科技的合作,由此可以看出其目的是与科技有关,故排除A、D两项。

再结合题意判断出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1.解析: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得出答案为B。

答案: B
12.解析:A项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问世,C项19世纪前期德意志人施莱登和施旺相继提出和确立细胞和细胞学说,D项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电磁感应学说。

答案: B
1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

要求综合分析二战后高科技改变了人类的劳动方式,认识神舟七号发射的重大意义。

答案: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人类逐渐进入“电气时代”。

分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


新特点: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航天技术突飞猛进。


历史条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意义: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
进了人类空间技术的发展。


14.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对图表的理解
能力。

出题角度比较新颖,但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调用所学知识。

答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加大。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
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贸易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变化:非体力劳动者超过体力劳动者。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就业人数急剧减少,以非体力劳动者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
中占据第一位。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