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反应动力学
第二章-生物反应动力学-2-细胞反应PPT课件
.
18
霉菌的生长特性是菌丝伸长和分枝。从
菌丝体(顶端生长)的顶端细胞间形成
隔膜进行生长,一旦形成一个细胞,它
就保持其完整性。霉菌的倍增时间可短
至60~90 min,但典型的霉菌倍增时间
为4~8 h。
.
19
病毒能在活细胞内繁
殖,但不能在一般培
养基中繁殖。病毒是
通过复制方式进行繁
1 细胞反应过程计量学
反应计量学是对反应物的组成和反应
转化程度的数量化研究。通过计量学,可
知道反应过程中有关组分的组成变化规律
以及各反应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了这些
数量关系,就可以由一个物质的消耗或生
成速率来推知其他物质的消耗或生成速率。
.
40
由于细胞反应过程由众多组分参与,
且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在细胞生长和繁殖
的。
CH
O
m
n aO
2bNH
3
cCH
fCO
xO
yN
z dCH
uO
vN
weH
2O
2
.
45
CH
O
bNH
m
n aO
2
3
cCH
fCO
xO
yN
z dCH
uO
vN
weH
2O
2
• 式中CHmOn为碳源的元素组成,CHxOyNz
是细胞的元素组成,CHuOvNw为产物的元
素组成。下标m、n、u、v、w、x、y、z
最伟大的发现。
.
3
第三代现代生物技术产品
从1953年美国的Watson及Crick发现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由此而来21世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A
A+P
P
P+P
(2-8)
(2-9)
2.1.3 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⑴转化率 转化率一般用关键组分来表示。所谓关键组分必须是反 应物,生产上选择的关键组分一般是反应物料中的主要
组分,即价值较高且不应是过量的,因此转化率的高低,
会一定程度上反映过程的经济效果,对反应过程的评价 提供直观的信息。
2.1.3 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对于选择率一般有平均选择率和瞬时选择率之分,以平 行反应(2-5)、(2-6)为例,
两种选择率的定义为: 平均选择率 瞬时选择率 (2-2)
2.1.3 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
⑶收率Y 收率的定义为:
Y 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 A摩尔数 A的起始摩尔数
(2-3)
COCl2
3 2 2 CO CO Cl 2
(2-12)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rCO ) k c c
(2-18)
则对于氯气的反应级数是分数。
2.1.5 反应动力学方程
⑵反应速率常数kA 由式(2-13)知,当A、B组分的浓度等于1
(rA )k A ,说明kA就是浓度为1时的速率。 时,
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速
三级反应常见。例如下面的气相反应(2-11):
2NO+O2 动力学速率方程为:
2 (rNO ) k NO cNO cO2
2NO2
(2-11)
(2-17)
2.1.5 反应动力学方程
级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它的绝对值不会超过3, 但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负数。例如下面的光气合成反 应:
CO+Cl2
生产上还经常遇到循环反应器,如合成氨或合成甲醇的 合成塔等,由于化学平衡或其他原因的限制,原料一次 通过反应器后,转化率一般很低,需要把出口的反应混
3.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
C C C ri f T、C f 1T f 2C k
1 A1
2 A2
3 A3
通式: ri kim 1Ci i
对基元反应:i反 i反,i产 0
对非基元反应:i由试验测定
11
2.可逆反应
例 : AA BB LL MM
ri ri1 ri1
A
ACA0
Ci0
反应混合物密度
A 1a([ l m)(a b)]
27
则:C A
NA V
VN(o A1(o 1AxxAA))
C
AO
( 1 1
xA Ax
A
)
CB
NB V
N
Bo
b a
N
Ao
x
A
V0 (1 A xA )
CBO
b a
C AO
反应步骤
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进行次数
I 1N 2 1 2K 1 2NK
1
II 3H2 3 2K 3 2HK
3
III 2NK 2HK 2NHK 2K
2
IV
2NHK 2HK 2NH2K 2K
2
V
2NH2K 2HK 2NH3 2 2K
r
L
A
r
M
B
C C r A
r
B
13
等价比较得:
K 1/ r C
k1 k 1
1 1 2 2 3 3 4 4 1
A
B
L
M r
14
3.控制步骤的化学计算数 r:
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
7
多相系统反应速率的表示
• 对于多相反应,也可以用相界面积a代替反应体积 Vr来定义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式表示为:
• 如果系统中采用固体r催 化dd剂FaA进行的反应时,相界
面积a催化剂的内表面。 • 当系统是采用固体催化剂进行的反应时,往往基
于固体的质量W来定义反应速率,此时的表示式为: •
24
化学反应平衡
• 设可逆反应
的速率方程为:
vAA vB B R R
•
平衡时,rA
k
c
aA A
c aB B
c aR R
k
c
A
A
cB B
cR R
•或
rA 0
k
c
aA A
c aB B
c aR R
k
c
A
A
cB
B
cR
R
R aR
c k R
aA A aB B
• 而浓度函数以各反应组成浓度的指数f1函(T )数
f2
(c)
caA A
c aB B
....
22
幂函数型速率方程
• 幂函数型速率方程形式为:
N
r
k
caA A
c aB B
....
k
c ai i
i1
• 式中的浓度级数,对于基元反应为反应计量系数,非基元
反应为实验回归参数。
• 因为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都会影响反应速率,因此,式中 应包括所有组分浓度的影响,无论是反应物还是反应产物 都包括在内。其有否影响或影响大小要由实验来判明。
第二章 生化反应动力学
一、单底物酶反应动力学
1、米氏方程 2、米氏方程讨论 3、动力学常数Km和Vm的求取 4、复杂形式的酶反应动力学
返回
1、米氏方程
⑴ Henri中间复合物学说 ⑵ 米氏方程 ⑶ 米氏方程的三假设 ⑷ Briggs-Haladane修正式 ⑸ 米氏方程推导
返回
Henri中间复合物学说
1903年,Henri在研究蔗糖水解时,提出了中 间复合物学说。 他认为,酶与底物的作用是通过酶跟底物生 成复合物而进行的。底物浓度较低即酶的 活性中心未被饱和时,反应速度随浓底物 浓度上升呈正相关。当底物浓度较高时, 即酶的活性中心被饱合或趋于饱和时,反 应速度增加率变小或不再增加。此时,酶底物复合物的生成速度相应较快,而分解 速度相对较慢成为整个反应的限速步骤。
返回
双倒数作图
返回
⑴下图是根据[S]在0.33~2.0Km范围时的实验结果而 作的双倒数图,从此图可准确地测量出-1/Km和1/Vmax 等。
[S]在0.33~ 2.0 Km的范 围的实验结 果而作出的 双倒数图。
返回
⑵ 如果所选底物浓度比Km大得多,则所得双倒数图 的直线基本上是水平的。这种情况虽可测得1/Vmax , 但由于直线斜率近乎零, -1/Km则难以测得。
返回
4.Woolf-Augustinsson-Hofstee作图法
将米氏方程重排为线性方程:
返回
几种方法的比较
以上三种作图法也应注意选择底物浓度,不要使[S]比 Km高得多或低得多。 上述几种线性作图法各有其优 缺点。双倒数作图法应用最广泛。但此法有两个缺点: 第一,在v~ [S]图上,由相等增值而给出的等距离各 点,在双倒数图上变成非等距离的点,且多数点集中 在1/v轴附近,而远离1/v轴的地方只有少数几个点, 恰好这些点又正是主观目测以确定直线最权重的那些 点。第二,在测定v时产生的小误差,当取倒数时会放 大。在低底物浓度下更为敏感,因在高1/[S]值所得的 一两个不准确的点,会给图的斜率带来显著误差。第 一个缺点可通过选择适当的[S],使1/[S]为等距离增值 而得到克服。对第二个缺点关键要注意在低底物浓度 下使所测初速度误差尽可能减小。
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
f (X A)
当转化率为XA,反应平衡时,对应平衡温度为Te,
A exp( E / RTe ) g( X A ) k f (X A) k A exp( E / RTe )
EE Te k A R ln( ) k A
本科课程讲义
sfsong
化学反应工程
本科课程讲义
sfsong
化学反应工程
2.可逆反应:
(1)一级可逆反应:
vA A vR R
k
dC A rA kC A kC R dt n n n n n n n n 反应进度: A A0 R R 0 A A0 R R 0 A R V V A V R
本科课程讲义
sfsong
化学反应工程
可逆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平衡转化率增加。
例2.2 合成氨为恒压可逆放热反应: N2+3H2←→2NH3,已知 logKp=(2172.26+19.6478P)/T-(4.2405+0.02149P),Kp= PNH3/( PH21.5×PN20.5)。 求下列条件下最佳反应温度。 (1)反应压力P0=25.33MPa,进料N2:H2=1:3,NH3起始含量为17%(V/V); (2)其它同(1),NH3起始含量为12%(V/V); (3)其它同(1),P0=32.42MPa 解:(1)由进料组成可知: PNH3=0.17P0=0.17×25.33=4.306MPa PH2=0.75×(1-0.17)P0=15.7679MPa PN2=0.25×(1-0.17)P0=5.2560MPa 平衡时:logKp=(2172.26+19.6478P0)/Te-(4.2405+0.02149P0) =2669.9388/Te-4.7848 因为:Kp=PNH3/( PH21.5×PN20.5),代入上式得:Kp=3.000×10-2MPa-1 则:logKp=1.5229
化学反应工程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2 等温恒容过程
3 等温变容过程
化学反应工程
2.1 概述
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
2
反应速率常数k
化学反应工程
2.1 概述
均相反应是指在均一的液相或气相中进行的反应,这 一类反应包含很广泛的范围。 研究均相反应过程,首先要掌握均相反应的动力学。
它是不计过程物理因素的影响,仅仅研究化学反应本身的
反应速率规律,也就是研究物料的浓度、温度以及催化剂 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2.1单一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3)将步骤(2)所得到的各 对 作图,若得到的
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所假定的机理与实验数据相符合
。否则,需重新假定动力学方程并加以检验,此步骤如图2-6 (b)所示。
化学反应工程
2.2.1单一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例2-1 在恒容下的液相反应, ,实验测得
如下的数据,试用微分法和积分法建立动力学方程。
化学反应工程
2.1.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
对于气相反应,由于分压与浓度成正比,也常常使用分 压来表示:
双曲线型动力学方程型式,如合成溴化氢的反应是一 个链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
化学反应工程
2.1.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
化学反应工程
2.1.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
常见的复合反应有:
连串反应
平行反应 平行-连串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
2.1.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以在单位空间(体积)、单
位时间内物料(反应物或产物)数量的变化来表达的,用
数学形式表示即为:
化学反应工程
2.1.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
化学反应工程
第二章 生化反应动力学
(2)、 可逆抑制
• 抑制剂与酶蛋白以非共价方式结合, 引起酶活性暂时性丧失。抑制剂可以 通过透析等方法被除去,并且能部分 或全部恢复酶的活性。根椐抑制剂与 酶结合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两类
A、 竟争性抑制
• 某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因 而能与底物竟争与酶活性中心结合。当 抑制剂与活性中心结合后,底物被排斥 在反应中心之外,其结果是酶促反应被 抑制了。 • 竟争性抑制通常可以通过增大底物浓度 ,即提高底物的竞争能力来消除。
• 酶的最适pH目前还只能用实验方法测得, 它可以随着底物浓度、温度及其它条件的 变化而改变。因此酶的最适pH并不是一个 常数,它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 用酶活或反应速度 对pH作图,一般得 到钟罩形的曲线。
• 在一定的pH 下, 酶具 有最大的催化活性,通 常称此pH 为最适 pH。 • Arginase(精氨酸酶)与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 (pepsin) • 多数酶在7.0左右
【举例】 丙二酸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 琥珀酸
琥珀酸脱氢酶
FAD
COOH CH2 CH2 COOH
琥珀酸
延胡索酸
FADH2
COOH CH2 COOH
丙二酸
斜率
斜率争性抑制
• 酶可同时与底物及抑制剂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 变化,并导至酶活性下降。由于这类物质并不是 与底物竞争与活性中心的结合,所以称为非竞争 性抑制剂。 • 如某些金属离子(Cu2+、Ag+、Hg2+)以及EDTA等 ,通常能与酶分子的调控部位中的-SH基团作用, 改变酶的空间构象,引起非竞争性抑制。
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 一方面是温度升高,酶 促反应速度加快。 • 另一方面,温度升高,酶 的高级结构将发生变化 或变性,导致酶活性降 低甚至丧失,反应速度 下降也迅速 • 因此大多数酶都有一个 最适温度。 在最适温 度条件下,反应速度最 大。
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
❖ 微生物比增长速度与有毒基质浓度的
关系
=
1
max
Ks
s
s Ki
Ki是抑制系数
❖基质比去除速度与有毒基质浓度的关系:
v= 1
v m ax Ks
s
s
Ki
❖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原因:
①处理系统中生化反应所产生的某些中间代 谢产物浓度高时,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②某些工业废水中存在。如在好氧处理中, 低浓度的酚可被利用作细菌的食料,但浓度 高了,则将起抑制作用。
d A k
dt
A A0 kt
一级反应:v=-kρA
d A
dt
k A
lg A
lg
Ao
k 2.3
t
二级反应:v=-kρA2
d A
dt
k
2 A
11 kt
A A0
米氏方程式
•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中间产物学说
S +E
ES P+E
•米氏方程式
1913年 米歇里斯和门坦 纯酶 中间产物学说 提出了表示整个反应过程中,底物浓度与酶 促反应之间的关系式
✓ 不同底物对应不同的Km,并且Km值不受 pH及温度的影响。因此,Km值作为常数, 只是对一定的底物、pH及温度而言。测定酶 的 Km 值 , 可 以 作 为 鉴 别 酶 的 一 种 手 段 , 但 必须在指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
✓表11-3中数据指出,同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 有几个Km值。其Km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 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废水处理反应动力学基础
• 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 • 米氏方程式 • 莫诺特方程式 • 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模式
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
第2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1.3.2 活化能因素: 对于基元反应来说,如果体系中一个组分有两 个以上的基元反应发生,则以活化能最低的发生反 应几率最大,这也是探索历程的一个重要线索依 据,由此因素,我们可以确定基元反应那些反应可 以发生,那些反应的发生可能性最小。
1.3.3 中间物和分子结构因素: 如果能从反应中检验某种中间物,则对反应历 程的确定将起重要作用,某些物质容易捕捉自由 基,反应体系加入这些物质,观察反应速率是否 下降,以判断体系中是否有自由基存在,而自由 基的存在常能导致链反应,此外,所设想的中间 物应与结构化学规律相符合,这就是需要考虑的 结构因素。
cCH3CHO(0)为乙醛的初始浓度。 式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返回
反应级数 当固定乙醛的初始浓度,可见在不同反应时间 测量反应速率时,r与
cCH3CHO 的平方成正比,
即称其时间级数为二级。如果以不同的初始浓
度进行试验,测定反应的初始反应速率,则与 乙醛的初始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称为反应 级数为一级。许多反应的时间级数与浓度级数 是相同的,但也有一些不同。
在我们通过考虑三因素后,则基本上对反应的历 程有了某些线索和启发,然后可以进行初步探索 拟定历程,当初步拟定历程后,如何检验所草拟 的历程有一定的正确性和认为可以接受呢?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记住服从下面两个一致性:由 拟定的反应历程所得到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应该和 由实验得到的动力学方程相一致。由拟定的反应 历程所得到的表观活化能应该和由实验测得的活 化能相一致。
t1/2 =
1 n-1-1 ] [ (2) (n-1)αkcA(0)n-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n(≠1)级反应]
返回
八、收率、转化率和选择收率 收率是指一个反应过程的产物量占反应物量的 百分数
第2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13:34:32
反 对于基元反应:aA+bB=rR+sS 应 工 A A A B 程
( r ) k c c
第 二 章 均 相 反 应 动 力 学 基 础
• 分子数:基元反应中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个数。 对于基元反应来讲α,β必须是正整数,α+β是基 元反应的分子数,不能大于3(根据碰撞理论, α+β的取值不能大于3,必须是一个小于等于3的 正整数)。 • 反应级数――基元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式计量系数 值,即α=a和β=b,α和β分别称作组分A和组分B
k k0 e
E / RT
(2-7)
式中 k0――频率因子或指前因子 E――活化能,J或J/mol R――通用气体常数,(国际单位)8.314J/mol· K T――绝对温度K,呈指数变化
指前因子K0视作与温度无关的常数
13:34:34
反 应 工 程
第 二 章 均 相 反 应 动 力 学 基 础
13:34:32
反 应 工 程
第 二 章 均 相 反 应 动 力 学 基 础
dc A mol (rA ) ,( 3 ) dt m s
前提是恒容反应
对于反应:aA+bB=rR+sS,若无副反应,则反应物与
产物的浓度变化应符合化学计量式的计量系数关系,可 写成:
a a a (rA ) (rB ) (rr ) (rS ) b r s
,
mol ( 3 ) m s
式中kA称作反应速率常数;α 、β 是反应级数。
13:34:32
反 应 工 程
第 二 章 均 相 反 应 动 力 学 基 础
对于(恒容)气相反应,由于分压与浓度成正比,也可 用分压来表示。
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
ri KC A1CA2
1
2
• (2)非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由 若干个基元反应综合而成的,称非基 元反应。 αi≠νi,动力学方程由实 验来定。
2.可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aA bB lL m M 则反应速率等于正逆反 应速率之差 ri ri正 ri逆
k 1C A C B C L CM k 1C A C B C L CM 总级数n 1 2 3 4, n 1 2 3 4
2.2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一、单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对均相反 应来说,主要是T、P、C,对气固相催 化反应来说,还与催化剂性质有关。 对一定的反应来说,反应物系的性质是相 同的,当催化剂一定,反应物系的压力 一定,则ri=f(T,C)= Ψ(T) Φ(C),称动力 学或速率方程。
1.不可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1 A1 2 A2 3 A3
ri f (T , C ) K 1C A1C A2 C A3
1 2 3
αi是组分A的反应级数,n= α1+α2+α3 (1)基元反应αi=νi α1=ν1 α2=ν2 α3=0,即反应速率与 产物无关。由质量作用定律直接写出:
Fi:kmol/s
dFi ri dSR
dFi ri dW
Sr:表示单位堆体积固体或催化剂所具有的 反应表面积m2/m3 ρb:固体或催化剂的堆密度kg/m3
dW bdV , ds SrdVR dFi dFi dFi b( ) Sr( ) dVR dW dS
CA一定,温度对S的影响取决于主副反应活 化能的相对大小 当E1>E2时,T↑S↑ 当E1<E2时,T↑S↓ 除了正确选择反应物系的浓度和温度以提高 反应选择性外,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既可 加速,又具有选择性(主反应快,副反应 慢)。
化学反应工程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for the volume of the person in
question
V person
75kg 1000kg / m3
0.075m 3
Next, noting that each mole of glucose
consumed uses 6moles of oxygen and
release 2816kJ of energy, we see that
T RT 2
ln
k
ln
k0
E RT
Temperature Rise Needed to Double the Rate of Reaction for Activation Energies and Average Temperatures Shown
Average
Activation Energy E
按反应工程观点:ri =f (P, T, C, Catalyst, 三传)
----宏观动力学方程
本征动力学
只研究化学因素而排除物理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的学科
宏观动力学
研究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共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的学科
动力学方程有两大类:
幂函数型
经验型 由质量作用定律导出 多用于均相反应
第二章 均相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基本概念 简单反应 复合反应 连锁反应
2.1 基本概念和术语
化学计量方程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转化率和反应程度 反应速率方程
化学计量方程
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量的变化 关系的方程。
一个由S 个组分参与的反应体系,其计量方程写
为: α1A1+α2A2+…+αsAs=0
1 V
(完整版)化学反应动力学..
(2)流---固相反应
ri 1 dni W dt
5
W--固体质量
a. 对流固相非催化反应,W为固体反应物质量 b. 对流固相催化反应,W为固体催化剂质量
二、连续流动系统反应速率表示方式 6
流动系统: 反应物料处于连续稳定流动状态,物料在反应器 内没有积累,物系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
表示方式:
ri
Ri — 为“-”时表示转化速率,为“+”时表示生成
9
§2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幂函数型)
ri f T、C、P、催化剂或溶剂
对特定反应,且 P 10% 时可忽略P对ri的影响
P
则: ri f T、C (反应动力学模型)
型式: a. 幂函数型----经验模型 b. 双曲函数型----机理模型 c. 级数型----经验模型
r
,,, A
k C r 1
1A
1
A
rQ
2
k C 2U
,,,r2
rQ
Q
R r r r k C A转化速率:
m
A
A
Aj j
A
A
1A
j 1
A
m
R r r r k C Q生成速率:
1
第二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工程表示 §2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幂函数型) §3 动力学方程的转换 §4 多相催化反应的表面反应动力学
(双曲型动力学方程)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工程表示 2
一、间歇系统反应速率表示方式
间歇系统:非定态过程,反应器内物系参数随t变化
1.均相反应速率表示方式
一、单一反应动力学方程
10
简单反应、并列反应、自催化反应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
k2
c
[1-e
A0
(
k1
k2
)
t
]
由此图得:若各处的cP/cS=k1/k2,说明所考察的反应为平行反应。
2.2 等温恒容过程
2.2-2 复合反应
(1)平行反应
k1 P A k2 S
平行反应的产物分布
由 rP
dcP dt
k1cAa1 ,
rS
dcS dt
k2cAa2
得:rP rS
dcP dcS
dcP dcS
/ /
dt dt
k1cA k2cA
总选择性S0
生成的P的总物质的量 生成的S的总物质的量
cP cS
xP xS
2.2 等温恒容过程
2.2-2 复合反应
(2)串联反应
A k1 P k2 S
(等温、恒容均相一级反应)
(rA)
dcA dt
k1cA积分得:cA
ln
cA cA0
1 cA
1 cA0
0
233.2
0
0
0
1
216.8
16.4
0.07298
0.3244x10-3
2
205.9
27.3
0.1245
0.5686 x10-3
3
196.6
36.6
0.1707
0.7983 x10-3
4
187.9
45.3
0.2160
1.03375 x10-3
5
179.2
54.0
0.2630
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12+2
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①化学反应速率②反应速率方程③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④复合反应⑤反应速率方程的变换与积分⑥多相催化与吸附⑦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⑧动力学参数的确定⑨建立速率方程的步骤2.1 化学反应速率1. 定义:RB A R B A ννν→+有:对反应:dtdn V r dt dn V r dt dn V r R R B B A A 1,1,1=-=-=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物系中某一反应组分的反应量。
式中r A —以组分A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mol ⋅m -3⋅s -1或kmol ⋅m -3⋅h -1;V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或反应体积,m 3;n A —组分A 的摩尔数,mol 或kmol ;t (τ)—反应时间,s 或h 。
2. 注意:(1)A和B为反应物,R为反应产物(2)对反应物dn/dt<0,对产物dn/dt>0(3)按不同组分计算的反应速率数值上不等,因此一定要注明反应速率是按哪一个组分计算的RB A R B A ννν→+有:对反应:dt dn V r dt dn V r dt dn V r R R B B A A 1,1,1=-=-=dtdV V c dt dc dt V c d V r A A A A --=-=)(1dtdc r A A -=对于等容过程(1)式中Ci ——组分的浓度,kmol⋅m-3。
反应速率也可用转化率来表示。
(2)式中xA —反应物A的转化率;n A0—反应开始时反应物A的摩尔数,mol;n A ——某时刻反应物A的摩尔数,mol。
AAAA nnnx-=dtdCdtdnVr iii±=±=1由上式得(3)则(4)代入式并取‘-’号得(5)dt dx n V dt dn V r A A A A 011=-=)1(0A A A x n n -=AA A dx n dn 0-=对于等容过程,式(2)可改写为(6)则(8)(9)dt dx C dt dC r A A A A 0=-=)1(0A A A x C C -=0000A A A A A A A C C C n n n x -=-=AA A dx C dC 0-=(7)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浓度等影响因素有关,如反应A →R 为n 级不可逆反应,则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可写成(10)式中k ——反应速率常数,kmol 1-n ⋅m 3(n-1)⋅h -1或mol 1-n ⋅m 3(n-1)⋅S -1;n ——反应级数。
第二章生物反应动力学1酶促反应
A B
k 1
dC A d C B k ( C A C B ) 或 k 1 ( C A C B ) 1 0 0 dt dt
式中:k1-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CA0-底物A的初始浓度 CB-t时刻产物B的浓度
1.2.1 酶促反应动力学基础
5 二级反应
k 2 A B D
1dn p dC p rp v dt dt
式中:rs—底物S的消耗速率,mol/(L•S)
rp—产物P的生成速率,mol/(L•S)
v—反应体系的体积,L ns ,np—分别为底物S和产物P的物质的量,mol Cs ,Cp—分别为底物S和产物P的浓度,mol /L t—时间,s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P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可忽 略由于生成中间复合物[ES]而消耗的底物。 (3)产物的抑制作用可以忽略。
P E [ ES ]
[ E 0 ] C [ E ] C [ ES ] (1)反应过程中,酶浓度保持恒定,即C
有两种推导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 平衡假设法和拟稳态假设法。
1.2.2.1 平衡假设法—Michaelis-Menten方程 平衡假设:1913年, Michaelis-Menten认 为酶催化反应历程中,生成产物一步的反应 速率要慢于底物S和酶形成中间复合物的可 逆反应速率,因此生成产物一步的反应速率 决定整个酶催化反应的速率,生成复合物的 可逆反应则达到平衡状态。
第二章 生物反应动力学
生物反应动力学:是研究生物反应速率和各种 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的科学。
������ 生物反 应 酶促反应 细胞培养
第二章 生物反应动力学
第一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二节 细胞生长过程动力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0
dc A kt c A cB
该式称为速率方程的积分式,式中组份B的浓度CB和CA不是 相互独立的,它们是受计量方程和物料衡算关系等的约束, 可以把CB转化为CA的函数,然后作定积分其解析解。
6
例1-1
由A和B进行均相二级不可逆反应,其计量方程为:
aA A aB B aS S
n A n A0 X A C A0 V X A
此时转化了B的两量:
aB nB C A0V X A aA
aB C B 0V VC A0 X A a B C A0 nB aA CB C B 0 1 XA V V a C A B0
从图可知,以
20
2.微分法
微分法是根据不同实验条件下在间歇反应 器中测得的数据cA-t直接进行处理得到动 力学关系的方法。 在等温下实验,得到反应器中不同时间反 应物浓度的数据。将这组数据以时间t为横 坐标,反应物浓度cA为纵坐标直接作图。
21
将图上的实验点连成光滑曲线(要求反映出 动力学规律,而不必通过每一个点),用测 量各点斜率的方法进行数值或图解微分,得 到若干对不同t时刻的反应速率 dcA 数据。
27
Ea1 RT
选择性SP随着反应物系 的浓度和温度而变
k10 e k 20
2.2.2 复合反应
浓度和温度对瞬时选择性的影响
A P, rP k 1C A
rQ k 2 C A
A A Q,
k10 SP e k 20
Ea1 Ea2 RT
0 1 2 3 4 5 6 7 8
0.2332 0.2168 0.2059 0.1966 0.1879 0.1792 0.1723 0.1649 0.1592
0 0.01636 0.02732 0.03662 0.04525 0.05405 0.06086 0.06833 0.07398
18
19
1 t1 kcA 0 2
5
2.2 等温等容反应动力学方程
2.2.1 单一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积分式 T=常数, k=常数; dV=0过程 (此时V不变) 对于反应: 反应速率为:
υ A A υB B υ p P dc A α β (rA ) kC A CB dt
CA
经积分后得:
24
2.2.2 复合反应
⑵ 平行反应:一种反应物同时形成多种产物,如:
A
① 新概念:
k1 P(目的产物) k2 M (副产物)
1、收率(或总收率):以符号φP记,它表示生成的目的产物P的摩尔 数与反应掉的着眼反应组份A的摩尔数之比值。
生成目的产物 P的量 nP nP 0 P ; 反应掉A的量 n A0 n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首先根据对该反应的初步认识,先假设一个不可逆反 应动力学方程,如(-rA)=kf' (cA),经过积分运算后得 到,f(cA)=kt的关系式。 c A0 ln 例如,一级反应 c kt A (2)将实验中得到的ti下的ci的数据代f(ci)函数中,得到 各ti下的f(ci)数据。 (3)以t为横座标,f(ci)为纵座标,将ti-f(ci)数据标绘 出来,如果得到过原点的直线,则表明所假设的动力学 方程是可取的 (即假设的级数是正确的 ) ,其直线的斜率 即为反应速率常数k。否则重新假设另一动力学方程,再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直线为止。
dt
dcA n kc 再将不可逆反应速率方程如 A 线性 dt 化,两边取对数得:
dcA ln ln k n ln cA dt
22
以
dcA 对 ln c 作图得到直线 ln A dt
其斜率为反应级数n,截距为lnk,以此求 得n和k值。 微分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得到非整数的反应 级数,缺点在于图上微分时可能出现的人 为误差比较大。
k
速率方程: 试求:
dC A rA kC ACB dt
(Ⅰ)当原始反应物料中A和B的浓度符合计量系数比时, 即CAO/CBO=aA/aB时的积分式。 (Ⅱ)当CAO/CBO≠λ aA/aB时的积分形式。
7
解: (Ⅰ) 因为CA0和CB0符合计量关系,所以在整个反 应过程中CA与CB之比均将保持恒定,即: aB C AO C A a A CB C A CBO CB aB aA
23
2.2.2 复合反应
1、定义:同一个反应物系中同时进行若干个反应时,称为复合反应。 复合反应包括:并列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等。
某一组分的反应量是其所参与的各个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2、类型|
⑴ 并列反应:反应系统中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物与产物都 k1 k2 不相同的反应。例 A P, B Q 特点:各反应独立进行,任一反应的反应速率不受其他反应的反应 组分浓度的影响。各反应都可按单一反应来处理。 注意两种特殊情况: ①某些多相催化反应 ②变容反应
12
13
为了求取活化能E,可再选若干温度,作同样 的实验,得到各温度下的等温、恒容均相反 应的实验数据,并据此求出相应的k值。
k k0e
E RT
E1 ln k ln k 0 R T
故以lnk对1/T作图,将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 即为-E/R,可求得E。可将n次实验所求得k和 与之相对应的1/T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A必须是反应物,通常选取重点关注的、经济价值相对 高的组分定义转化率。
1
不同基准物反应速率的互换性
对于反应
A 2B 3C 4D
mol m 3s 1
以反应物B为基准定义的反应速率为:
1 dnB rB V dt
以反应产物C为基准定义的反应速率为:
必有
1 dnC rC V dt
kc kc0 e
E RT
kc0 :指前因子,又称频率因子,与温度无关 ,具有和反应速率常数相同的因次。
E:活化能,[J· mol-1],从化学反应工程的角 度看,活化能反映了反应速率对温度变化的 敏感程度。
4
半衰期
定义:反应转化率达到50%所需要的时间为该反应 的半衰期。 除一级反应外,反应的半衰期是初始浓度的函数。
2.1 基本概念
反应速率: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物量的变 化率
1 dn A 反应消耗A的量 (rA ) V dt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 恒容反应: V 常数, n / V c A dc A dt
( rA)
转化率:
转化了的A组分量 nA 0 nA xA A组分的起始量 nA0
将上式代入式反应速率方程式:
dCA aB 2 kC AC B k CA dt aA
积分结果:
aB CA 2 k dt C 0 a C A0 A A
t
aB 1 1 k aA C A C A0
8
(Ⅱ) 当CA0/ CB0 ≠ aA /aB 时,先建立CA、CB与XA的关系。 当A的转化率为XA时,消耗A的量:
1 1 c c A0 A 对 t 作图为一直线,则说明 n =2 是正确的,故 该反应对醋酸为二级反应,从直线的斜率可 以求得在此温度下包含丁醇浓度的 k’值。而 丁醇的反应级数 m 可以用保持醋酸浓度不变 的方法求得,二者结合可以求得反应在此温 度下的速率常数k。
aA bB rR sS m n 3 1 rA kc cA cB mol m s
式中: cA,cB:A,B组分的浓度 mol.m-3 kc为以浓度表示的反应速率常数,随反应级数的不同有 不同的因次。kc是温度的函数,在一般工业精度上,符 合阿累尼乌斯关系。
3
阿累尼乌斯关系
a B C A0 令: a1 a A CB0
,则
C B C B 0 1 a1 X A
9
根据转化率定义:
C A C A0 1 X A
将CA、CB与XA的表达式代入速率方程
d CAO 1 xA dt
dC A rA kC ACB dt
kCAO 1 xA CBO 1 a1 xA
mol.m 3s 1
1 1 1 rA rB rC rD 2 3 4
2
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
反应动力学方程: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与影响反应速率 因素之间的关系式。
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有幂函数型、双曲函数型等,幂 函数形式数学处理简单,较为常用。
对于体系中只进行一个不可逆反应的过程,
14
15
例1-2
等温条件下进行醋酸 (A)和丁醇(B)的醋化反应: CH3COOH+C4H9OH=CH3COOC4H9+H2O 醋酸和丁醇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2332和1.16kmolm-3。测得 不同时间下醋酸转化量如表所示。
t/hr 醋酸转化量 ×102/kmol.m-3 0 0 1 1.636 2 2.732 3 3.662 4 4.525 5 5.405 6 6.086 7 6.833 8 7.398
可用瞬时选 择性来评价
A A Q,
rQ k 2 C A
dcP / dt rP SP dcQ / dt rQ
rP k1C A SP rQ k 2 C A k1 k10 e CA C A Ea 2 k2 k 20 e 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