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
20年代诗体诗风流变
1、风行一时的小诗创作
1923年1月,冰心《繁星》由商务社出版;5月,《春水》由新潮社出版
1923年12月,宗白华《流云》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1925年3月,梁宗岱《晚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20年代中期起出现的新月诗派和象征诗派。
3、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渐次兴盛及其对早期新诗的影响。
光慈《新梦》,1925年1月书店
掌握早期白话诗、郭沫若《女神》、湖畔诗派、、小诗体、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的特点及代表性诗人与诗作
学习现代诗歌作品鉴赏方法
一、新诗的诞生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三、浪漫主义诗歌
四、湖畔诗派
五、小诗
六、诗的“规化”———新月派
七、纯诗概念的提出——早期象征诗派
一、早期白话诗
1、胡适与《尝试集》
1920年3月,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现代白话诗最早的一批婴儿。
诗歌理论:说话要明白清楚,材料要剪裁、意境要平实、最扼要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来。
评价: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
理论主:
作诗如作文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音节
白话诗歌
2、其他白话诗人半农、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大白等。
早期白话新诗的艺术特点:
重实感,少想象,偏于理;
大多不用韵,表现出随感情起伏自然变换节奏和句式的散文化倾向。
二、浪漫主义新诗
创造社——浪漫诗派
1、问题意识:
针对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想象、激情等展开批判,开始构建新诗。
2、理论主:
郭沫若:诗的本质专在抒情
诗=(直觉+想象+情调)+(适当的文字)
3、郭沫若与《女神》(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别号鼎堂,曾用笔名沫若等,县沙湾镇人。
该诗集分为三辑:
第一辑是三部历史题材的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又称为“女神三部曲”。第二辑30首诗,属于惠特曼式的雄浑风格的诗歌,集中了郭沫若“五四”时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诗作。
第三23首诗,主要是诗人早期受泰戈尔、海涅影响而写的小诗,以及1921年回到国写的,风格趋于冲淡、清丽。
思想容:《女神》是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女神》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格调雄浑豪放,是诗化的五四精神。《女神》不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却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野的真正的界碑。无论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基之作。
1、《女神》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匪徒颂》;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思想。《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炉中煤》
2、《女神》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是高扬主体的力作。《梅花树下的醉歌》《光海》《浴海》《地球,我的母亲》。
3、《女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激情。《凤凰涅槃》《炉中煤》
4 、反映了劳工神圣的思想。《匪徒颂》
艺术特色:首先,《女神》中最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常常高大雄伟,被人格化,情绪化,充满色彩。
其次,奔放豪迈的主观抒情,气势磅礴的格调。
其三,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创造出不拘一格的自由体诗。
4、《女神》的时代特征
精神气质——破旧立新、狂飙突进
中心容——表现自我
诗体特征——绝端的自由
5、历史评价
(1)五四的自由精神+诗歌本身的艺术成就。使得《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品。(2)不足
语言缺少提炼,过于铺直露,欧化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湖畔诗派
1、诗人与作品
1922年,汪静之、雪峰、漠华、应修人在成立“湖畔诗社”,出版他们的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文学史上称这四人为“湖畔诗人”。
2、特点
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的“五四”的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诗”。他们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赞颂的又只是清新,美丽的自然,而非神秘,伟大的自然;所咏歌的又只是质直,单纯的恋爱,而非缠绵,委屈的恋爱。”至:“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他的诗注重抒情,有自己独立的创造与贡献。至抒情诗的最大特色是处处表现出了艺术的节制,心的激情不采取直接倾泻的方式。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在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哀婉清丽,语言明净,大致押韵。早期代表作品是《一条小河》、《蛇》。
四、小诗 1、特点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
哲理或美的情思。
小诗的出现,—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诗人捕捉自己心世界微妙感情与感受的努力。
2、来源
小诗体是从外国输入的,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
3、诗人与作品
1 923年,同时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以及宗白华的《流云小诗》。
五、新月诗派
1、概念
是指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活跃至30年代初期的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组成的一个新诗流派,他们以系统的理论主和鲜明的诗风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积极提倡并实践现代格律诗,亦被称为新格律诗派。2、历史意义:郭沫若的《女神》为新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后,就迫切需要出现形式与容的严格结合和统—,可供学习、足资例的新诗作品,确守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使新诗走向“规化”的道路。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在新诗发展史所担负的正是这样的历史使命。理论主:在新诗已经基本立足后,新月派所要做的:
一是“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
二是把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也即“使新诗成为诗”,由此,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中国的新诗创作于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
4、徐志摩(20年代散文)
5、闻一多三美
六、早期象征诗派1、理论主
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指出:
“胡适说:作诗须如作文,那是他的大错。”
“先当散文去思想,然后译成韵文,我以为是诗道之大忌”,
“得先找一种诗人的思维术,一个诗的逻辑学”,
“用诗的思考法去想”,
用“超越”散文文法规则的“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
“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创作“纯粹的诗歌”。
2、诗人与作品
诗人:穆木天、王独清、金发、乃超、胡也频
王独清《玫瑰花》穆木天《雨后》3、金发《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等诗集。
思考题1、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之间的承传关系。
2、简析新月诗派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3、简述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
4、金发诗的艺术特色和缺失。
20年代喜剧
1905年汪优游组织同学,成立中国第一个业余剧团,演出《官场丑史》。
诞生期:1、春柳社:1906年在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叔同、欧阳予倩等。是中国最早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