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人类又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本文从人受自然规律的盲目支配和受外部社会关系的盲目支配两个角度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破坏根源的思想和当代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根源。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论证了生态危机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社会变革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是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
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并且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
”他接着既以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为例又以人滥砍滥伐引来洪水的事例进一步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以此证明上面的观点。
(二)事物的本质联系是规律,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恩格斯强调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
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
”(三)实践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因素人在实践中改变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促进自身的进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人化的自然”一词,但未做明确解释。
有研究者称为人能观察、感受的自然,有研究者称为人改造过的自然。
马克思在同书中还提到:“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环境保护一、引言在当今世界,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工具。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复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通过揭示事物的辩证运动规律,强调了自然界的统一与多样性。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在处理自然环境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其中的矛盾和冲突,还要正确认识其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在环境保护中,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并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1. 生态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对于生态学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将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推动我们对自然环境的思考和保护。
2. 生产力与环境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矛盾的观点。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强大的生产力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既满足人类的需求,又保护自然环境。
3.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
同时,自然资源的利用应当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自然环境,以确保后代能够继续享受资源,并实现自己的发展。
4. 社会主义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求,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利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并追求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环境保护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为我们探索环境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方法论和实践指导,以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
其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与生态观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规律相统一、人类与自然的统一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1. 唯物史观与生态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强调整个人类历史是在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的,而这些发展又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生态观则强调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将这两种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彼此影响和制约,并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2. 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规律相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规律与人的社会历史发展密不可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尊重和依赖自然规律,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能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
只有在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人类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际上是在破坏自身发展的基础。
因此,保护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要维护自然生态的稳定,也要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4.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核心理念。
它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应该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能源、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等,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文将重点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以及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是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为人类需要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利用和保护。
马克思主义着重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对于自然界的改造和保护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指出,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也是其独特之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状态。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对工业化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关注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业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但同时也需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强化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动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措施旨在全面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环境保护的关联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思想对于当代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下,我们需要积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适合当代社会的环境保护路径,推动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环境保护有着深刻的思考与论述。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为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必须得到有效控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分析如何在实践中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环境观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主张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马克思认为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同时也受到自然的制约和限制。
他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二、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和维护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马克思主义倡导建设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通过共产主义的实现,解决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环境破坏的根本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将其视为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的表现。
资本主义的追逐利润和扩大规模的逻辑,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恶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主张打破资本主义的桎梏,探索一种新的社会经济模式,更好地保护和治理环境。
四、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环境保护领域的专门机构和部门,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
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观还在国际层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联合国环境署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是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这些目标包括减少碳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治理等,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
五、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的现实挑战虽然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观点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实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政治理论和社会哲学体系,强调社会制度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下,环境保护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辅相成。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分析其实践意义和挑战。
1.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视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强调,自然资源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环境,创造出社会财富。
然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和利润追求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因此,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及科学规划来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认为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生态观的核心是矛盾统一论,即人与自然之间既存在矛盾又存在统一。
在生态观的指导下,人类社会应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3. 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理念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实践。
例如,中国将"生态文明"列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加强了环境监管和治理,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古巴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也积极推进环境保护,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环境质量。
4. 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尽管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但环境保护仍然面临挑战。
首先,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其次,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存在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需要跨国合作来解决。
同时,环境保护还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意识提升,而这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教育的发展。
5.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环境保护理论的融合为了更好地应对当代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需要与现代环境保护理论相融合。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的理论体系,旨在实现社会的公平、自由和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观点和建议。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依赖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来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掠夺和破坏。
环境保护观念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基础之上。
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资本主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马克思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剥削。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资本主义的竞争和追求无限增长,导致了过度消费和资源浪费。
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环境问题往往是外部成本,不计入企业的经济考虑范畴中。
这导致很多企业忽视了环境保护,不负责任地排放废气和废水,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社会主义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更好的资源配置和环境管理机制,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在社会主义体系下,环境保护可以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中,通过法律和法规来规范企业行为,促使企业更加关注环境问题。
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源可以更加公平地分配,避免了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的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其次,我们应该反思资本主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促使企业更加关注环境问题。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出发,探讨其对环境保护的观点,并解释其对环境问题的独特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及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工业革命的兴起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发展,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煤矿开采、工厂污染、激增的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成为世界各地普遍面临的难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恰逢其时,其理论体系中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提高。
然而,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对环境的破坏是无法避免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 私有制与环境问题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常常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加剧。
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私有制,实行共产主义社会,并通过国家的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
3. 历史唯物主义与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环境问题是社会制度发展的产物。
只有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观点基于上述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原则和观点。
这些观点为我们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 以人为本的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保护环境不是为了环境本身,而是为了人类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其核心原则是以社会发展为基础,追求人类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
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并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绿色发展的倡导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张。
一、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唯物史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水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唯物史观的指导,我们可以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目标导向的指引: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的目标,环境保护旨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和生存环境。
马克思主义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根本方向和原则。
3. 阶级斗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环境问题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利益,而无产阶级需要通过环境保护来保护自身权益和生存环境。
二、马克思主义对绿色发展的倡导绿色发展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马克思主义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倡导和指导原则:1. 生产方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必须转变生产方式。
绿色发展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物排放为基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公有制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反对私人所有制对环境资源的滥用。
在绿色发展中,公有制可以有效调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避免了私人所有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 民主参与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劳动者和公众的民主参与是环境保护的基础。
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倡导广泛的参与和民主决策,保障公众利益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三、马克思主义对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经济发展方式。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生态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生态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论体系,其核心观点是充分发展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在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下,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想。
一、社会主义生态的核心观点社会主义生态学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探讨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其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生态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社会主义生态学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要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也要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其次,社会主义生态学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全局的、长远的眼光来考虑,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社会主义生态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再次,社会主义生态学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传统的发展模式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社会主义生态学则提出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寻找一种既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又能够保护环境的发展路径。
只有在这样的统一下,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不断地进步。
最后,社会主义生态学强调环境保护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政府或特定群体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应对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实践与启示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实践与启示是社会主义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
近年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探索环境保护的新路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逐渐得到改变,实行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型生产方式,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其次,马克思主义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环保与马克思主义
浅谈环保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环保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环境问题的忽视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的分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往往被忽视和牺牲。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使得对环境的破坏成为无法回避的结果。
这种市场经济思维的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往往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灾难。
二、环保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理念。
首先,马克思主义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主义理想中,人们的根本利益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一致的,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可持续共存。
其次,马克思主义注重社会公平与环境公平的统一。
环境问题不应仅仅视为一种自然资源的问题,而应考虑到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分配和社会正义。
只有在消除社会不公的基础上,环境问题的解决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科学与技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科技创新往往被用于推动经济发展,并未充分发挥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
而在社会主义理论中,科学与技术应该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三、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保实践在实际环境保护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也得到了一些国家和组织的积极倡导。
例如,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在实施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等。
另外,一些国际组织也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四、环保与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伴随着环境保护的需要。
因为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证人们生活的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环境的破坏,而且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所需的环境保护原则和路径。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复习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的存在产生了矛盾,导致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彻底改变生产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唯物史观与环境问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唯物史观指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倡导树立正确的物质观,既要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又要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消耗和破坏环境资源。
3. 阶级斗争与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在环境保护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环境不平等与阶级压迫问题紧密相连。
资本主义通过剥削自然资源和工人阶级,实现利润最大化,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具体思考1. 生产方式转变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环境破坏的根源。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主张转变生产方式,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合理规划、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方式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2. 生产关系的重构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利润追逐和剥削劳动力的现象导致了环境的破坏。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探讨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探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以实现人类社会解放和自由发展为目标。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并探索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环境问题表达了高度的关注。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导致了环境破坏的加剧,资本主义的追逐利润的本质,使环境成为一个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理念马克思主义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主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应当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不是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经济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只有通过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以人民的立场来解决问题,倡导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决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还强调科学技术对环境问题的改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来实现环境保护。
四、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实践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变革的理论和思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并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结语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为我们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在实践中,我们应当通过深入研究环境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制保障,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对绿色环保的关联与研究路径
马克思主义对绿色环保的关联与研究路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体系,其核心思想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关系以及阶级斗争等方面。
在当前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绿色环保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绿色环保的关联,并提出一些研究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与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中,自然被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二、生产方式和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一环。
不同的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利润为目标,降低生产成本,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社会主义则倡导人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更加注重保护环境。
三、资源分配与环境平等马克思主义强调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公正发展。
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绿色环保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也是对人民权益的维护。
只有通过改革现有的资源分配和实现环境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一种以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模式,旨在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保护。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观点,为绿色经济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调整生产方式和改进技术,可以实现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绿色环保实践中的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阶级斗争是一个核心概念。
在绿色环保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分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少数人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对环境进行掠夺性开发。
而社会主义则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
因此,绿色环保实践中的阶级斗争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六、加强研究与探索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绿色环保的关联时,我们需要加强研究与探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环境保护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环境保护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它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思想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在环境保护这一重要议题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指导的思想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一思想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人们的需要,并保持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在环境保护中,我们不能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利用。
只有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改变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和基础。
在环境保护中,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权益,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
只有通过广泛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此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倡导社会的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应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公正。
在环境保护中,我们需要关注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层的影响,保障每个社会成员享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活条件。
只有实现环境的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并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倡导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们必须坚持这些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为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需要从多角度来分析和探索解决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视角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分析框架。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并提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环境问题与资本主义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动力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通常会忽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加剧,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理念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以人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同时也要充分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使命。
在环境保护方面,马克思主义视角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1. 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提供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通过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划,改变了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2. 生态经济观: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经济观认为,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应该由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来支撑,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费。
这一观点对于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绿色公平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只有通过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公平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旨在分析和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环境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关注焦点,旨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状况。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阐述马克思主义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规律。
它认为,社会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而且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对环境的剥削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它强调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可持续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它的出现与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启示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通常会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环境破坏。
因此,保护环境要求我们转变生产方式,建立协调发展的生产关系。
2. 承认环境成本:马克思主义强调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要有充分的认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忽视了环境成本。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环境问题应该纳入社会经济计划的范畴,并对环境成本进行全面的考虑。
3. 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念,认为社会主义是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可以掌握对环境资源的管理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鼓励人们转变生产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1. 国家环境政策:许多国家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参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这些政策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马克思主 义如何应对环境保护挑战
马克思主义如何应对环境保护挑战在当今时代,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对于如何应对环境保护挑战,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对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
马克思认为,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然而,这种人类与自然的交互并非是孤立和片面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往往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和滥用。
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将生态成本转嫁给社会和未来。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环境保护领域,这一观点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境保护的有效实施。
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采用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大量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建立起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这可能包括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
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看,环境保护问题也涉及到不同阶级和群体的利益冲突。
在现实中,往往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和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他们可能居住在污染严重的地区,从事着高风险、低报酬的工作,却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
因此,解决环境保护问题,需要关注社会公平,保障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清洁、健康的环境。
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环保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采取措施减少环境不公,让环境保护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环境保护中,人的意识和行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联与研究路径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联与研究路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它与环境问题的关联是一个备受研究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联,并提出研究的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追求无限制的剥削和扩大生产,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恶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理论1. 历史唯物主义与环境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生产关系,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2. 阶级斗争与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这种剥削不仅表现在对人的剥削,也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剥削。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除对环境资源的私人所有权。
3.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类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合理的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路径1. 历史材料的分析与比较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下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2. 社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是决定人们对待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
通过研究社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可以揭示不同社会结构下的环境问题形成机制,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3. 生产方式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不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为实现环境保护提供思路和方案。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为我们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一、社会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形态,它与资本主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计划调控和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追逐利润最大化、忽视环境影响的原则,使生态环境不再受到盲目的经济增长的破坏。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全民所有制,人民群众具有管理和监督国家事务的权力,可以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社会主义制度还鼓励人们以集体的利益为先,而不是个人的私利,这为集中资源开展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行动提供了可能。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的根本利益。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加剧,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来解决环境问题。
只有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根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只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人类又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本文从人受自然规律的盲目支配和受外部社会关系的盲目支配两个角度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破坏根源的思想和当代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根源。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论证了生态危机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社会变革
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是普遍的、无所不包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
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并且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
”他接着既以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为例又以人滥砍滥伐引来洪水的事例进一步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以此证明上面的观点。
(二)事物的本质联系是规律,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
恩格斯强调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
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
”
(三)实践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因素
人在实践中改变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促进自身的进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人化的自然”一词,但未做明确解释。
有研究者称为人能观察、感受的自然,有研究者称为人改造过的自然。
马克思在同书中还提到:“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
(四)矛盾是无所不在的,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矛盾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既从大自然取得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料,按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
又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维
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是一对非对抗性的矛盾。
二、必然王国与环境破坏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必然王国的观点,所谓必然王国就是人类处于受外部自然界、受社会关系双重必然性盲目支配的状态。
这就是环境破坏的根源。
(一)受外部自然界盲目支配
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
”
(二)受社会必然性盲目支配
指人们受自己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没有获得充分自由。
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精神上空虚、苦恼。
人们的劳动发展了生产力,产生了工业化大生产和生产流水线上的分工。
但在这种分工和剥削下,工人生产的越多,社会分工越细,所受的压迫就越重。
表现为人性受压抑,潜能不得发挥,身体和精神都受摧残。
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也使资本家因对利益的极端追逐使人性异化。
“象狼一般的贪求剩余劳动。
”这种社会存在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必然是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
在这种情况下人是不自由的,不能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人们的劳动使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破坏着环境,反过来又威胁着人类的利益。
三、环境危机与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属性和内部的种种矛盾必然推动社会发展最终进入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由于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造就了“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这两个共产主义产生的条件。
并产生了无产阶级这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又将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扩大到了全球,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并将其推向全球危及全人类的生存,一方面又极大的增进了生产力。
生态危机引发了三十多年来席卷世界的生态运动和近十年来的可持续发展运动,精神需要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保护运动密切相关。
这些运动对劳动人民是有利的,在本质上同社会主义为全人类谋福利的目的是一致的,而与资产阶级尤其是国际垄断资本财团及其依附势力的利益是相矛盾的。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生态平衡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
因此近二十年来,一些绿党逐渐向社会主义靠近,形成生态社会主义浪潮。
这也就和资本主义其它矛盾一样,将促进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没有预想到
的。
四、共产主义与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有社会制度的变革才能根本解决。
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环境问题,其最终解决也要靠社会制度的变革。
西方一些环保学派和绿色绿党也看到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对环境的影响。
但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如:无等级社会、分散化的小生产、生物区域自治、提倡适度消费、反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物质至上等方法或是改良主义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或是无政府主义的,和空想社会主义一样是无法实现的。
恩格斯早就指出:仅仅认识到人类活动引起的后果还远远不够,“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也就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 李存山.儒学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创新-和杜维明先生对话[J].哲学动态,1999(4).
[2]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M].叶平,刘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滕藤.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制度[J].真理的追求,2000(8).
[5]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