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读:本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原文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淘táo(淘洗、淘米、淘气)牵qiān(牵挂)(牵制)(魂牵梦绕)鹅é(鹅掌、鹅蛋、鹅毛)卵luǎn(鸟卵、鸡卵、孵卵)坑kēng(坑洼、水坑、泥坑)洼wā(水洼、山洼、坑坑洼洼)填tián(填写、填平、义愤填膺)庄zhuāng(庄稼、庄、庄严)稼jià(庄稼、稼穑、庄稼汉)俗sú(俗语、俗气、庸俗)跃yuè(跃进、飞跃、龙腾虎跃)葡pú(葡萄、葡糖、葡萄酒)萄táo(葡萄、葡萄干、葡萄架)稻dào(水稻、旱稻、稻米)熟shú(成熟、熟睡、熟悉)二、多音字载zǎi(三年五载)zài(载客)假jià(放假)jiǎ(假如)三、近义词柔和—柔软风俗—习俗满意—满足浇灌—灌溉招待—款待四、反义词明亮—昏暗坑坑洼洼—平平整整五、理解词语洱海:名,在云南。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走月亮(教案)

2走月亮(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5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2.摘抄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 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作者在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和她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
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重点)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重点)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
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重点)4.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难点)板书设计2 走月亮月盘明亮月光柔和“我”和阿妈看到: 山树草花星星闪烁……美好景色浓浓亲情闻到:阿妈的气息想到: 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2.在教学本文时,我想调动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想象,让学生不仅体会到意境的美,还感悟到亲情的真。
开始我设计的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各种各样,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学生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效果教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质教学设计

2走月亮(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5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2.摘抄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 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作者在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和她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
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5个字。
(重点)2.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摘抄描写月光下景象的句子。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教具准备】(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重点)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重点)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
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重点)4.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难点)【教具准备】板书设计2 走月亮月盘明亮月光柔和“我”和阿妈看到: 山树草花星星闪烁……美好景色浓浓亲情闻到:阿妈的气息想到: 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课,下面为你提供课文原文及相关知识点的解析。
【课文原文】夜深了,月亮还没有出来。
姐姐拖着大熊起床,弟弟搂着小熊哭着。
大熊知道了,就对小熊说:“我去请月亮出来。
”大熊唱歌跳舞,请来了月亮。
月亮想吃蜜糖,小笼包。
大熊把月亮扛在肩上,跑进炕窝和月亮一起吃蜜糖,小笼包。
大熊喝了一口蜜糖,说:“月亮真好吃啊!”弟弟也想吃月亮,小熊把月亮扛在肩上,跑回了自己床上。
等他把月亮拉起来,发现已经是一轮明亮的圆月了。
月亮挂在天上,远远地看着弟弟微笑。
弟弟欢喜地高唱:“月亮真好吃啊!”【知识点解析】课文中描绘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大熊和小熊的努力,他们成功请来了月亮,并一起享受了月亮带来的乐趣。
以下是对课文中出现的关键知识点进行的解析:1. 夜深了,月亮还没有出来。
课文开篇通过描写夜晚及月亮未出来的情景,创造出一个期待月亮升起的背景。
2. 姐姐拖着大熊起床,弟弟搂着小熊哭着。
这句话描述了姐姐和弟弟的动作和情感,展示了他们对月亮未出来感到失望的心情。
3. 大熊唱歌跳舞,请来了月亮。
这里可以看出大熊是一个快乐、积极的角色,他通过唱歌跳舞吸引了月亮的注意,成功地请来了月亮。
4. 月亮想吃蜜糖,小笼包。
这里描绘了月亮对蜜糖和小笼包的渴望,暗示了月亮也有喜好和欲望。
5. 大熊把月亮扛在肩上,跑进炕窝和月亮一起吃蜜糖,小笼包。
这里展示了大熊的力量和善良,他把月亮扛在肩上与月亮一起分享食物。
6. 大熊喝了一口蜜糖,说:“月亮真好吃啊!”大熊的话语表达了他对吃到月亮的喜悦与惊讶,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7. 小熊把月亮扛在肩上,跑回了自己床上。
这句话揭示了小熊的勇气和自主性,他也想体验月亮的美好。
8. 等他把月亮拉起来,发现已经是一轮明亮的圆月了。
小熊经过一番努力,将月亮“拉起来”后,发现月亮已经完整、明亮地挂在天空中。
9. 月亮挂在天上,远远地看着弟弟微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淘táo(淘洗、淘米、淘气)牵qiān(牵挂)(牵制)(魂牵梦绕)鹅é(鹅掌、鹅蛋、鹅毛)卵luǎn(鸟卵、鸡卵、孵卵)坑kēng(坑洼、水坑、泥坑)洼wā(水洼、山洼、坑坑洼洼)填tián(填写、填平、义愤填膺)庄zhuāng(庄稼、庄、庄严)稼jià(庄稼、稼穑、庄稼汉)俗sú(俗语、俗气、庸俗)跃yuè(跃进、飞跃、龙腾虎跃)葡pú(葡萄、葡糖、葡萄酒)萄táo(葡萄、葡萄干、葡萄架)稻dào(水稻、旱稻、稻米)熟shú(成熟、熟睡、熟悉)二、多音字载zǎi(三年五载)zài(载客)假jià(放假)jiǎ(假如)三、近义词柔和—柔软风俗—习俗满意—满足浇灌—灌溉招待—款待四、反义词明亮—昏暗坑坑洼洼—平平整整五、理解词语洱海:名,在云南。
走月亮教案(最新8篇)

走月亮教案(最新8篇)《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设想: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先来观看一段flash动画。
(多媒体播放flsh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闲地漫步。
此间,配以优雅的音乐。
)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深入学习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
)设想学生找到的语句: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师: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呀?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教师相机引导作答。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指导学生读出那种美好的意境,在读中,在倾听别人读中仿佛看到了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天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出示静态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村间的路,一片幽静、祥和的景象。
进一步体会自己那种美好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秋天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b: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教学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四单元《走月亮》。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自然美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分析月亮的形态、颜色及动态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月亮的描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体会作者与母亲间的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学习月亮的描绘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及对亲情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态、颜色,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同时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精讲课文:分析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月亮的描绘,体会其动态变化。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如何描绘月亮,并进行随堂练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月亮的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母亲间的亲情,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月亮》2. 重点内容:a. 生字词b. 月亮的描绘方法c. 作者与母亲间的亲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晚的月亮,写一篇描绘月亮的短文。
2. 答案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描绘方法,注意月亮的形态、颜色和动态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诗句,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月亮的描绘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图文讲解-2024鲜版

解读: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月光 比作灯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十 分明亮,照得四处都亮堂堂的,富有 感染力。
解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水 塘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倒 映在小水塘中的情形,表现了作者对 月色的喜爱之情。
19
句子结构分析及仿写方法指导
2024/3/28
结构分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024/3/28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4/3/28
7
教学目标与要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和品味语言,感受月夜的美丽和母女之间的亲情;
2024/3/28
学习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和表达感情的方法。
8
教学目标与要求
插图3
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树木 和草丛,在月光的照耀下 若隐若现,形成一幅美丽 的月夜画面。
11
解读插图与文本内容的关联
插图1与文本中描述的月夜场景相呼 应,帮助学生感受月夜的宁静与美好。
插图3则呈现了月夜下的自然景色, 与文本中描写的自然元素相契合,增 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插图2展现了母女俩在月光下散步的 情景,与文本中表达的亲情主题紧密 相连。
月亮作为文化象征
通过解读月亮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借助月 亮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文本中的情感线索
分析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如作者对家乡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与亲 人共度的温馨时光,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情感共鸣与体验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分享自己与家乡、亲人间的情感纽带,从而 产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走月亮》教案(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1)
一、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走月亮》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体验诗歌的韵律之美;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走月亮》的含义;
•正确朗读诗歌,体会韵律。
3.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融入自己的情感,读懂诗歌背后的内涵。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放映插图,让学生猜测画面中人物正在做什么,引入《走月亮》课文。
2. 学习课文
1)学生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和解析诗歌中难懂的词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课文解析
1)让学生画面插画,理解诗歌; 2)分组讨论诗中的比喻和象征,展示各组的讨论成果; 3)教师复述学生表达的精彩观点,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4. 诗歌朗读
1)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韵律之美;2)学生齐读,体验诗歌的韵律;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背后的情感。
5. 情感抒发
学生自由写下对诗歌的感想,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6. 小结
教师重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走月亮》诗歌的理解。
三、作业
作业:写一篇读后感,包括对诗歌《走月亮》的理解和个人感想。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象征和比喻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走月亮》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教案)

《走月亮》(教案)教学内容:《走月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
本课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
教学难点:1. 诗歌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的表现:学生需要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录音机、投影仪等。
2. 学具:课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月亮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理解诗歌: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4. 创作诗歌:教师鼓励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可以参考《走月亮》的形式,也可以自由发挥。
5. 展示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多表达。
板书设计:1. 《走月亮》2. 诗歌内容:略3. 诗歌形式:略4. 创作要求:略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走月亮》。
2. 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不少于五行。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走月亮》(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2走月亮(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5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2.摘抄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 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作者在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和她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
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重点)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重点)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
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重点)4.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难点)板书设计2 走月亮月盘明亮月光柔和“我”和阿妈看到: 山树草花星星闪烁……美好景色浓浓亲情闻到:阿妈的气息想到: 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2.在教学本文时,我想调动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想象,让学生不仅体会到意境的美,还感悟到亲情的真。
开始我设计的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各种各样,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学生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效果教佳。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走月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
课文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时的所见和所感;全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情画意。
重点: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
通过课程的讲解,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难点:因为“走月亮”这种习俗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何联系孩子的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作者走月亮的快乐?全篇文章思路:先切入孩子们散步经验,然后再让孩子们联系实际,然后抓住“奇妙”二字,贯穿全文的所见,所思,所感。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卵”“俗”的书写;2.弄清楚作者走月亮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3.联系自己生活体会,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为何在走月亮时感觉特别的快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月亮图)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它是那样明亮,那样柔和,古往今来,这一轮明月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李白曾经在月色写下了《古朗月行》,苏轼在月色中写下来《水调歌头》。
如今的月色和那时的月色几乎也无太大的区别,那我们现代人会在月色下做什么呢?2.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月色下做过什么事?预设答案:散步、逛街、看星星3.下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好朋友,他叫吴然,是白族人,生活在云南普洱,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看他在月色下做什么。
预设答案:走月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从题目知道了,吴然啊,他在月色下和阿妈走月亮。
那请同学们将文章默读一遍,然后告诉老师,作者和阿妈“走月亮”的意思是他们在月色下做什么?预设:我和阿妈手拉手在月光下散步还可以怎么说?2.你从哪里知道的?预设①:我从书上的第三小节中的这句话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观察的真仔细啊!)预设②:书上说的——书上哪里告诉你的?——哪句话告诉你的?(追问)师:你能把这段文字找出来读一读(ppt出示)——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教材第一单元《走月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走月亮》的课文解析、生词学习、语言赏析和情感体验。
具体章节为第一章节“月色和夜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生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月夜图片,引发学生对月色的关注,进而引入课题《走月亮》。
2. 课文解析: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词,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赏析,如“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讲解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仿写一句描绘月夜的句子。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何对家乡的月夜如此眷恋,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月亮》2. 生词:静谧、璀璨、沐浴、寄托等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情感体验:热爱家乡、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月夜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审美情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可布置拓展延伸作业,如搜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散文,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指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生词、课文内容、修辞手法等。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月下情景。
【过程与方法】1.指导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2.阅读和想象画面、品味语言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绘的画面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难点1.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2.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月下情景。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月亮船》的歌曲。
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诵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地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进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3.板书课题:走月亮。
4.教师简介云南地区走月亮的风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课本原文+课后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课本原文+课后练习.DOC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选入教材时有改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課文原文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
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是在洱海裏淘洗過嗎?月亮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這時候,阿媽喜歡牽著我,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著。
走啊走,啊,我和阿媽走月亮!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
灰白色的鵝卵石,佈滿河床。
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哦,阿媽,白天你在溪裏洗衣裳,而我,用樹葉做小船,運載許多新鮮的花瓣……哦,阿媽,我們到溪邊去吧,我們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裏的月亮,看看我采過鮮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村道已經修補過,坑坑窪窪的地方,已經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莊稼了,收莊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補一補,這是村裏的風俗。
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一聲,銀光一閃……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還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都有。
月光下,在坡頭上那片果園裏,這些好吃的果子掛滿枝頭。
溝水汩汩,很滿意地響著。
是啊,旁邊就是它澆灌過的田地。
在這片地裏,我們種過油菜,種過蠶豆。
我在豆田裏找過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飛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著頭。
現在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
哦,阿媽,我們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說中秋節放假了,阿爸就要回來了嗎?我們用哪一塘新穀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媽走月亮……有時,阿媽給我講月亮的故事,講古老的傳說;有時,卻什麼也不講,只是靜靜的走著,走著。
阿媽溫暖的手拉著我,我嗅得見阿媽身上的氣息。
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媽走月亮!知識點一、生字組詞淘táo(淘洗、淘米、淘氣)牽qiān(牽掛)(牽制)(魂牽夢繞)鵝é(鵝掌、鵝蛋、鵝毛)卵luǎn(鳥卵、雞卵、孵卵)坑kēng(坑窪、水坑、泥坑)窪wā(水窪、山窪、坑坑窪窪)填tián(填寫、填平、義憤填膺)莊zhuāng(莊稼、莊、莊嚴)稼jià(莊稼、稼穡、莊稼漢)俗sú(俗語、俗氣、庸俗)躍yuè(躍進、飛躍、龍騰虎躍)葡pú(葡萄、葡糖、葡萄酒)萄táo(葡萄、葡萄乾、葡萄架)稻dào(水稻、旱稻、稻米)熟shú(成熟、熟睡、熟悉)二、破音字載zǎi(三年五載)zài(載客)假jià(放假)jiǎ(假如)三、近義詞柔和—柔軟風俗—習俗滿意—滿足澆灌—灌溉招待—款待四、反義詞明亮—昏暗坑坑窪窪—平平整整五、理解詞語洱海:名,在雲南。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走月亮》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走月亮》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走月亮》,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友谊、助人为乐的正面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理解并感悟故事中的友谊、助人为乐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感悟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学习•学生认读课文,教师逐段解释难点词汇及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听故事•教师朗读故事《走月亮》,引导学生跟读,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学生复述故事情节,重点强调主要人物和发生的事件顺序。
2. 分组讨论•小组讨论故事中体现的友谊和助人为乐的场景,展示出小组的讨论成果。
3. 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友谊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谈论对友谊的理解。
第三课时1. 剧场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走月亮》故事的角色扮演演绎,加深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渗透。
2. 朗读对话•学生自由选择故事中的对话进行朗读,提升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课时1. 课文默写•学生进行《走月亮》故事的课文默写,巩固课文内容。
2. 作文•学生通过故事内容,写一篇感悟友谊或者助人为乐的作文。
3. 课堂点评•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五、作业1.完成《走月亮》故事的课文默写。
2.写一篇感悟友谊或者助人为乐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友谊和助人为乐的理解仍需加强,后续需要更多引导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1.充分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情感在阅读中体悟、升华。
2.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鹅、卵、俗”等7个生字,会写“淘、牵、填”等13个生字。
2.通过多种途径,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摘抄、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5。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18)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教案202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教案2023教学内容《走月亮》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本文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母亲在月光下散步的温馨场景,展现了亲情的美好和自然的和谐。
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情感,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的诗意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3. 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讲解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
5.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题目,学生进行仿写,教师点评、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走月亮》2. 作者:郑春华3.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情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4. 教学重点: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5.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3.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走月亮的故事。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理解,能把握文章情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2.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024年走月亮课文原文及教学教案

2024年走月亮课文原文及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课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原文的学习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描绘的月夜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课文原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并运用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描绘的月夜美景。
3. 体会作者与阿妈之间深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作者描绘的月夜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夜美景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引出课题《走月亮》。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感悟课文描绘的月夜美景。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与阿妈之间的感情。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4. 例题讲解:(1)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讲解答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绘自己心中的月夜美景。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月亮》2. 生字词:明月、清辉、稻田、荷塘、桂花、夜色、散步、亲情3. 课文结构:月夜美景——作者与阿妈的亲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用本课生字词造句。
(3)描绘自己心中的月夜美景,不少于100字。
答案:1. (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能感受到作者与阿妈之间的亲情。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教案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很多新鲜的花……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上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
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
收了豆,栽上水稻。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仅仅静静地走着,走着。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水平。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教师板书:走月亮)(课件出示2)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
(课件出示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能够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
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协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及使用。
(课件出示6、7、8)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
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软,温和。
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面上。
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
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
运载:装载和运送。
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着。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
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
造句: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造句:农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浇灌土地。
镀亮:一种工艺,能够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
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
奇妙:稀奇神妙;美妙。
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很多奇妙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课件出示9)课下搜集相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
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课件出示12)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
(板书课题:2走月亮)2.检查生字读音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课件出示13)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第2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月盘明亮月光柔和)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
第4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课件出示15)(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课件出示16)(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课件出示17)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教师板书:想到:洗衣服做小船看水塘)(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
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教师板书: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4。
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实行指导。
(教师板书:美好景色浓浓亲情)5。
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18)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
(课件出示19)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
《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篇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鹅、卵、俗”等7个生字,会写“淘、牵、填”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背诵第4自然段。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散文的韵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激发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2.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水平。
教学难点1.充分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情感在阅读中体悟、升华。
2.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鹅、卵、俗”等7个生字,会写“淘、牵、填”等13个生字。
2.通过多种途径,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摘抄、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读写并积累、使用生字新词,学会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并背诵课文,在读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展示课件月夜图,并配以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处于那样的意境中。
导语:秋天一个曼妙的月夜,一个小朋友和妈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
那夜的月色多好啊!妈妈讲的故事多动听啊!小朋友被深深地陶醉了。
同学们,你们有过和亲人在月下漫步、闲聊的经历吗?当时你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回忆当时的情境,和同学分享你童年的乐趣吧!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家人在月光下的趣事。
生1:我小时候,每到夏天的夜晚,我都会和妈妈坐在阳台上欣赏明媚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