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教案1

合集下载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这是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揭题:枫桥夜泊。

3、简介作者:张继,唐朝诗人,湖北安阳人,早年没做过什么官,就南下吴越,写下了许多诗篇,《枫桥夜泊》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词,想想每句诗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泊、啼、愁、苏、城、寺、钟;指名认读。

(2)出示课文,指名朗读,引导评议。

(3)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枫桥:姑苏城外的一座拱形桥;……)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4)小结:查阅工具书是学古诗的好方法。

不过,仅仅靠查阅工具书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把字词放在诗里去读懂它。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理解课题。

教师:枫桥在哪里?(教师板画“枫桥”)“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了什么?(贴卡片“泊”)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5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13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营造有利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来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情感,注意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体验古诗的含蓄美、韵味。

3、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螺旋上升。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教学软件,《涛声依旧》磁带。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诗词。

【教学过程】一、诗,颂秋词,兴趣导入1、背诵所学过的古诗。

2、交流资料: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

板书:秋。

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用词简洁明了,意味隽永。

例如我们背诵交流的秋诗秋词。

面对秋天,有的人看到的是硕果累累,丰收希望;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目萧瑟,凄风苦雨。

景情相融,让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笔墨流芳百世。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古诗。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出深秋景色的美丽,这首诗让诗人流芳千古,这首诗让苏州的寒山寺名噪一时,无数的文人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这首诗也让苏州城中的枫桥一跃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它就是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

二、知诗人,感诗意,初识愁绪。

1、交流资料。

对诗人张继以及《枫桥夜泊》这首诗你知道多少?生拿出预先查好的资料交流。

a,张继个人简介b,枫桥,寒山寺的介绍c,《枫桥夜泊》题目的理解d,《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2、观看《枫桥夜泊》课件。

过渡语:不错,通过资料我们对作者对张继有了了解,对这首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5篇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5篇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5篇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案必须包含详细的教学步骤,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古诗枫桥夜泊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教学软件,《涛声依旧》磁带。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所喜欢的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热忱引趣(回忆、背诵古诗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试背,教师适时点拨)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更是国之瑰宝,非常珍贵,今天,让我们再来赏析一首古诗,好吗?这首诗的题目叫做《枫桥夜泊》(板书课题)二、故事导入,初步感知1、教师导入:一千二百多年前,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苏州城外的江边小船上,有一位满面愁容,非常憔悴的年轻人。

他叫张继,刚刚从京城赶考回来,由于科考落榜、名落孙山,他心里难受极了,于是怀着满腹的愁绪,收拾行囊,返回家乡。

这一天,他坐船来到了苏州城边,由于到的太晚,无法进城,所以只能睡在江边的小船上。

同学们,你们说他能睡的着吗?是的,他整夜无眠,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浓隽永的诗意美。

那情、那景、那种难以描绘的心情,让他不由自主地吟出一首他怎么也没想到的会流传千古的名篇,《枫桥夜泊》。

(播放课件,教师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为学生讲述故事)2、教师范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美吗?生:太美了。

师:想读一读吗?那还等什么,在下面读一读吧!3、学生自由读:师:诗人没有想到,在科举考试时他的才华没有人欣赏,而在枫桥旁写的这首诗却会千古流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第【1】篇〗《枫桥夜泊》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学情分析: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争取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其一是让学生学习言语材料过程中的质疑,激起解惑的兴致与情绪,引发学生思维的“野马"在言语材料的“草原"中东奔西突;其二,对学生适时进行点拨,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并在与言语材料的“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其三,引导学生收扰思维的“野马”,依据言语材料得出最佳结论。

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诗人张继选词炼字的妙处,其中包括“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愁眠”等6个意象,通过创设意境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位异乡游子在一个深秋夜晚的忧愁,孤独与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这首诗,它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

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古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你们知道吗,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城西,有一座桥,这个桥叫枫桥,在离枫桥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寺庙,这个寺庙就叫寒山寺.一座桥,一座寺,看似很平常的地方,凡是去苏州市的人大多要去看一看枫桥,要去听一听寒山寺的声音,甚至日本、韩国的朋友都特地来到中国苏州亲耳聆听一下那儿的钟声,用手抚摸一下那儿的桥,这是为什么呢?对,这是因为唐代诗人张继写了一首有名的诗,叫做《枫桥夜泊》。

这首诗,千百年来,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咱们将一同去感受。

枫桥夜泊公开课的教案

枫桥夜泊公开课的教案

枫桥夜泊公开课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唐代诗人张继以及他的作品《枫桥夜泊》。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教学步骤:1. 向学生简单介绍唐代诗人张继以及他的作品《枫桥夜泊》。

2. 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的情感。

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枫桥夜泊》的意境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分析其象征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2. 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表达。

第三章:诗歌创作背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

2. 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诗人张继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

2. 分析诗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诗人张继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如他的旅途经历和对枫桥夜景的感受。

2. 分析诗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如唐代的枫桥地区和诗中所提到的江枫、渔火等。

第四章:诗歌朗读与表演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进行诗歌表演,展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步骤:1. 分组让学生朗读诗歌,注意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2. 邀请学生进行诗歌表演,可以使用动作、表情、音乐等艺术手段,展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第五章:诗歌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2. 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内容:1. 以《枫桥夜泊》为灵感,进行创意写作。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诗《枫桥夜泊》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学会用心去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 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意象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 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或黑板,展示古诗《枫桥夜泊》。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张继及其作品《枫桥夜泊》。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枫桥夜泊》,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静听,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体会诗人的情感。

5.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古诗《枫桥夜泊》,感受诗的韵味。

(2)教师挑选学生单独朗读,评价其朗读效果。

6. 背诵巩固(1)学生自主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枫桥夜泊》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8. 课后作业(1)抄写古诗《枫桥夜泊》,注意字迹工整。

(2)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古诗,并背诵给家长听。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描写江南水乡的古诗,如《江南春》、《泊船瓜洲》等,比较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描绘方式和情感表达。

2024最新-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5篇

2024最新-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5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枫桥夜泊》教案设计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枫桥夜泊》教案设计5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篇一诗意在对话中生成——《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慈溪市周巷镇第二小学许金苗【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5课《古诗四首》之《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诗义。

2、透过意象,感受诗情。

3、比较阅读,体验意境。

【课前准备】搜集秋诗、秋词。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古诗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富有意趣的对话空间。

本课试图利用诗歌文本特点,搭建师生对话平台,引领学生走进诗人内心深处,进行一次充满情趣和美的对话。

【教学流程】一、诵秋感愁,渲染气氛。

师生交流秋诗、秋词,这些诗词中弥漫着一种较为普遍的悲秋情绪。

学生写“愁”字,说说“愁”字上头为何是个“秋”字的理解,建立秋景与秋思之间的联系。

二、《枫桥夜泊》,品悲秋滋味。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展开想象: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来表现愁思的。

大胆猜想:诗人为什么而愁。

意象统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朗读感悟:情境描绘中朗读,诗歌朗读中悟境。

三、《山行》,悟秋色可爱。

1、描绘诗人眼中的秋色。

2、比:杜牧的心境跟张继是否一样。

赏:欣赏红叶图片,谈感受,诵诗句。

悟:从一、二两句诗中体悟诗人的爱秋情怀。

四、整合拓展,升华诗意。

1、同样处在深秋,同样不得志,为何心境会如此迥然相异。

2、假如杜牧遇上张继,会对张继说些什么。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张继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析《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2.2 诗歌内容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由教师讲解诗歌背景、作者及诗歌的意义。

教师解析诗歌中的难点和重点。

3.2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枫桥夜泊的图片或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4.2 诗歌朗读: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3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4.4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进行创作练习,如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或创作一首小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5.2 创作练习:评价学生在创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5.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解题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材料:《枫桥夜泊》全文及其注释、译文。

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

枫桥夜泊的图片或画作。

6.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PPT或幻灯片。

音频播放设备(若使用背景音乐)。

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分配:本教案建议授课时间为2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7.2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介绍诗歌背景、朗读诗歌、解析诗歌内容。

第八章:教学延伸8.1 文学拓展:介绍张继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二、教学重难点想象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收集作者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

1、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2、读诗题,理解诗题。

3、创设情境,教师激情诵读。

(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再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

1、抓住“客”字,理解诗人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之愁。

2、介绍作者,补充资料,理解诗人人生求索之愁、忧国忧民之愁。

3、诗人的愁绪,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4、从哪些景物中,你能感觉到诗人的忧愁?5、创设情境,朗读、背诵。

(四)开阔视野,拓展延伸。

1、你想对满怀愁绪的诗人说些什么?2、在诗意的氛围中,齐声诵读诗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2】篇〗《枫桥夜泊》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

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课件2、学生准备: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收集写“愁”的名句,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1、请学生背诵积累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这首诗意境深远,非常有味道。

在学这首诗之前,先请大家看一幅图。

出示课件:现代苏州枫桥师述:这是苏州一座很有名的桥,叫枫桥。

每天这里都会有很多游客来这里参观游玩,来领略枫桥的诗情画意。

枫桥夜泊优秀教案(8篇)

枫桥夜泊优秀教案(8篇)

枫桥夜泊优秀教案(集锦8篇)枫桥夜泊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全诗。

2、在诗句中体会淡淡的旅愁。

3、比比谁收集的古诗多。

二、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乡愁的古诗词。

三、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缓缓春风,在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折头,你在那头。

那么,在诗人张继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2、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你已对这首诗做了哪些了解?师小结,并解释题目《枫桥夜泊》及张继。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了解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3、引导初读古诗。

并评价,在书上做好标记。

4、理解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思。

生回答师小结: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紧密关联的景象。

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周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遍布着满天霜华。

(2)“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

问:为何愁眠?联系这两句的景色想一想。

(出示课件)板书:愁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老师引读:1、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会触景生情,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全部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和诗人有同感,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意思。

(4)“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这“夜半钟声”不但烘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低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5、朗读全诗,引导背诵。

6、诗中的感情。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

(2)理解《枫桥夜泊》的诗意和作者的情感。

(3)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体会诗中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3)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诗歌意境的体会和描绘。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张继及《枫桥夜泊》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猜测诗歌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读音。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句式、意境等。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4.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5. 诗歌描绘(1)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2)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枫桥夜泊》。

2. 写一篇关于《枫桥夜泊》的读后感。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意境。

语文枫桥夜泊教案(6篇)

语文枫桥夜泊教案(6篇)

语文枫桥夜泊教案(6篇)语文枫桥夜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师: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精湛的语言文字艺术展示着它的文学魅力。

大家都读过许多的古诗,谁来给大家吟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最欣赏的诗。

(提2—3名学生吟诵)师: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同学请看。

(出示枫桥夜泊的画面)这幅图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生:清冷。

生:很美,真是小桥、流水、人家。

生:很幽静。

师:在唐朝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张继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出示课件,板书、播放音乐)跟着音乐教师范读。

师:喜欢这首诗吗?生:喜欢。

师:想读吗?生:想。

师找2名学生读。

师:(正音多音字,“泊”,寺sì愁眠chóu mián )师:读诗还要讲究节拍,那位同学来给这首诗画一下节拍。

(提名上黑板画节拍,并提2名按节拍读。

小组读。

齐读。

)师: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会读了,还需要知道什么?生:了解诗的意思。

生:知道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作者写诗的背景、时间、地点等。

师: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平时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生: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

生:伙伴讨论交流。

生:借助书中的注释。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先自己学习,然后伙伴讨论交流,在学习和交流中去体会诗中的景,感悟诗中的情。

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提出问题。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学情。

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5-8分)师:从刚才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大家来交流一下。

生:我知道了诗题的意思,枫桥:在苏州西郊,夜:晚上。

泊:停船靠岸。

此诗是写在枫桥边夜晚停船的所见和所闻。

《枫桥夜泊》古诗教案

《枫桥夜泊》古诗教案

《枫桥夜泊》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张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学生能够解读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古诗中的情感,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情。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诗人张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

2. 诗歌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枫桥夜泊》的诗意、意象和表达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 诗歌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枫桥夜泊》,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鼓励学生背诵这首古诗,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枫桥夜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问,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5.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情感的传达和背诵的流畅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准确表达。

3. 理解与鉴赏: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枫桥夜泊》原文及注释。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音乐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参考资料:有关《枫桥夜泊》和诗人张继的背景资料。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024《枫桥夜泊》新教案范文3篇

2024《枫桥夜泊》新教案范文3篇

2024《枫桥夜泊》新教案范文3篇教案《枫桥夜泊》——唐代文学之旅一、活动内容本次课程将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和创作,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张继及其创作背景,理解《枫桥夜泊》的历史文化意义。

2. 诗歌内容:详细解读诗歌的每一句,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 艺术手法:探讨张继在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了解《枫桥夜泊》的背景,理解诗歌内容,识别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难点1. 诗歌意象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如“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视觉和听觉意象。

2. 诗歌情感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孤独和忧伤情感。

3. 创作实践的引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诗歌背景,解释难点词汇和修辞手法。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3.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情感。

4. 创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个性化表达。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筝曲《枫桥夜泊》,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 背景介绍:讲解张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出《枫桥夜泊》。

3. 诗歌解读:逐句解读诗歌,分析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分享个人观点。

5. 创作实践: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表达情感。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七、课后作业1. 诗歌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枫桥夜泊》。

语文课文《枫桥夜泊》教案

语文课文《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张继及其写作背景,掌握文学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课文中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3. 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景。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品味诗词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枫桥夜泊图片、作者简介、生字词等。

2. 教学音频:枫桥夜泊朗诵版。

3. 参考资料:关于《枫桥夜泊》的背景知识、相关诗词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枫桥夜泊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讲解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学生合作探讨课文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意境和情感。

5. 欣赏与评价:学生欣赏课文的优美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七、课堂练习:1.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2.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目。

3. 写话题:以“我眼中的枫桥夜泊”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意象分析和情感体验。

难点:(1)诗歌意境的感悟。

(2)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枫桥夜泊》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描绘的景象。

(2)简介诗人张继及唐代诗歌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音乐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诗句的意义。

(2)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2)引导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会诗人的心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美。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枫桥夜泊》。

2. 写一篇关于《枫桥夜泊》的读后感。

3. 收集其他描写江南景色的诗歌,进行比较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解读《枫桥夜泊》。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美。

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024年《枫桥夜泊》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枫桥夜泊》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枫桥夜泊》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背景介绍、全文朗诵、字词解析、诗句赏析、主题探讨等。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诗歌与散文”,第11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诵《枫桥夜泊》,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诵诗歌,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对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枫桥夜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张继及诗歌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

3. 朗诵诗歌: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读,体会诗歌韵律美。

4. 字词解析:讲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5. 诗句赏析:逐句分析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诗歌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7.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的诗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8.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枫桥夜泊》2. 作者:张继3. 重点字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4. 意境:秋夜、江边、孤寂、忧愁5. 主题:游子思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枫桥夜泊》的意境和情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张继的其他诗作,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枫桥夜泊》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枫桥夜泊》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枫桥夜泊》教案篇1一、激趣、自由漫谈(一)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二)导入: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这首诗意境深远,非常有味道。

揭题:枫桥夜泊。

齐读课题。

二、初读,质疑问难(一)回忆学习古诗的步骤。

(二)出示这节课的学习方法。

如果有好的方法,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

(三)自由读诗,自学古诗。

(四)出示课文,指名朗读,正字正音。

三、探究,研读漫谈(一)分步骤学习古诗。

1.第一步:解诗题,说诗人。

交流课前收集的善于这首诗和作者张继的有关资料。

《枫桥夜泊》的意思就是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张继是中唐诗人,他写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37首。

2.第二步:解字词,说诗意。

1.齐读古诗,想一想: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2.解字词,说说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3.结合课后注释和占有的资料理解,交流诗句的意思,交流时先交流前两句,然后交流后两句。

“月亮慢慢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天地间布满寒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岸上的渔火,诗人愁丝缕缕难以入眠。

”3.第三步:解诗情,悟诗境。

1)配乐朗读,想象画面。

2)指名读一二句,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江枫”“渔火”,“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3)男生齐读一二句。

4)指名读三四句,学生听,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寒山寺”,贴“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5)女生齐读三四句。

《枫桥夜泊》教案15篇

《枫桥夜泊》教案15篇

《枫桥夜泊》教案15篇《枫桥夜泊》教案1教学目标:1、吟诵《枫桥夜泊》,体会古诗描写的景,体会作者的心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简介时代背景和作者张继是唐代大诗人。

二、释题:(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三、范读诗歌(听录音带)四、读诗歌,提出疑问。

读诗歌,借助注释想象诗意,提出疑问。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睡呢?)五、试讲诗歌描写的景色1.同座对讲。

2.指名试讲。

(月亮渐渐落下,听到乌鸦哇哇地啼叫声,天空中布满了寒霜,诗人面对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满腹忧愁而难以入睡。

这时,姑苏城外寒山寺里夜半敲钟的声音传到客船上来了。

)六、指导朗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读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的意境。

八、总结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由于这首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新,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甚至使得枫桥和寒山寺也因而名扬天下。

板书设计:枫桥夜泊(唐)张继所见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所闻乌啼钟声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枫桥夜泊》教案2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文的第4段,因为用词的问题,某些字句容易引起误解。

还发现该段“第三”处若从远近大小的角度来质疑效果会更好。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并大胆地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可喜的是被激励起来的学生又对我的观点进行了质疑,进而修改、完善。

这让我认识到:学生的创新潜力是超出我们的想像的。

师:同学们,咱们学了《怀疑与学问》,知道了怀疑的精神很重要,想不想试一试?众生:想!师:好!我在《〈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中发现了两个小问题,今天咱们就怀疑怀疑,看一看究竟是课文对还是老师对,好吗?众生:好!师:那就快读书,看谁能首先发现问题!(学生积极读书)师:谁来概括一下__的主要内容?生1:就是有人对《枫桥夜泊》一诗提出了新的解释,刘金写了这篇__对这些新解进行质疑。

枫桥夜泊公开课教案

枫桥夜泊公开课教案

枫桥夜泊公开课教案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采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与契合的写法,体味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泊”在这里为何意?师随学生回答而板书“停泊”。

这里指什么停泊?在哪儿停泊?对,在姑苏城外枫桥这地方的古运河上,唐朝诗人张继途径此地,泊船夜宿。

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谁来读一读题目?指名生读。

请感觉一下第三个字带给你的感觉,再读。

很好,读出了感觉,读出了“泊”意,大家一起读。

学生齐读课题。

有感觉,有韵味,很好。

1、自学字词,读通读顺。

张继的枫桥夜泊,泊出了怎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拿出课文,自由朗读《枫桥夜泊》。

注意注音的生字要认真拼读,先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师出示古诗)生自由读。

好,谁来读一读《枫桥夜泊》。

指名生读。

正确流利,口齿清晰,很好。

这“寒山寺”的“寺”我们平时在念的时候有的同学将它念成为了翘舌音,请注意,它是平舌音。

这位同学念准了,很好。

来,我们一起来读,月落乌啼霜满天,豫备起——生齐读全诗。

2、初解诗意,读出韵味。

(1)好,字正腔圆,通顺流利。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诗的注解,也可以看看屏幕上插图,想想每一诗句的大概意思,初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再来读读《枫桥夜泊》,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

指名生读。

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听出来了没有?他读的时候,哪两句诗句的节奏是差不多的?你听出他是如何停顿的吗?对,这样读就叫做有节奏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读前两句。

生齐读前两句。

很好,后两句谁接着读下去。

指名生读。

好一个“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2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枫桥夜泊》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营造有利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来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情感,注意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体验古诗的含蓄美、韵味。

3、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螺旋上升。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教学软件,《涛声依旧》磁带。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诗词。

【教学过程】一、诗,颂秋词,兴趣导入1、背诵所学过的古诗。

2、交流资料: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

板书:秋。

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用词简洁明了,意味隽永。

例如我们背诵交流的秋诗秋词。

面对秋天,有的人看到的是硕果累累,丰收希望;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目萧瑟,凄风苦雨。

景情相融,让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笔墨流芳百世。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古诗。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出深秋景色的美丽,这首诗让诗人流芳千古,这首诗让苏州的寒山寺名噪一时,无数的文人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这首诗也让苏州城中的枫桥一跃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它就是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

二、知诗人,感诗意,初识愁绪。

1、交流资料。

对诗人张继以及《枫桥夜泊》这首诗你知道多少?生拿出预先查好的资料交流。

A,张继个人简介B,枫桥,寒山寺的介绍C,《枫桥夜泊》题目的理解D,《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2、观看《枫桥夜泊》课件。

过渡语:不错,通过资料我们对作者对张继有了了解,对这首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看看作者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将船停靠在枫桥江边展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出示《枫桥夜泊》的诗配画朗诵。

)3、说说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初步说出景物)自由读诗(要求读的通顺流畅)(小组互读,检查)4、思考:《枫桥夜泊》这首诗流芳千古就是因为诗人借助文字流露出一种深远的情绪。

你读出来了吗?(师提示:诗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出这种情绪。

)启发学生找出:愁。

三、品诗味,解诗境,再感愁绪。

过渡语:张继一夜未眠,写出千古名句。

短短28个字表达了他无尽的愁绪。

现在让我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曲子怎样表达出诗人的愁绪的?1、放MP3《枫桥夜泊》2、交流:你听出了什么?(寂寞。

伤感。

愁思。

愁绪)3、作者愁些什么呢?生A:诗人可能因为做生意亏本了,欠了一屁股债,怕债主逼债而愁。

生B:我查过资料,诗人因为赶考没考中而愁。

生C:诗人可能为觉得辜负了父母的希望而愁。

生D:诗人心中太苦闷了,没有人可以诉说,所以愁。

过渡:是啊,愁由心起(板书:秋字下面添加心成为“愁”)诗人满腹愁绪无处诉说,辗转难眠。

这时候,在他的眼里、耳中,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深深的愁意。

古人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

”就是说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的就是诗人的感情。

请同学们反复读诗,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景物进行扩充,联系自己进行想象,体会一下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来表现愁思的?生:“月落乌啼霜满天”。

我觉得当时诗人看到月亮落下感到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心中凄凉,这时他又听到乌鸦鸣叫,本来乌鸦叫就表示着不吉祥的事情,在心情很差的情况下,听到乌鸦的叫声心中会更凄凉。

生:我觉得诗人看到的、听到的都充满了忧愁。

师:能举例说明吗?生:他看到江边的枫树孤零零的,片片枫叶飘零,江中的渔火零零星星闪闪烁烁,好像就要熄灭一样,想到他自己也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心下凄凉,无法入眠。

生A:乌鸦在树上呱呱地叫着,十分凄凉、恐怖。

诗人孤零零地睡在舟中是多么孤独、哀愁啊!生B:诗人心中充满哀愁,却没有人可以让他倾诉心中的哀愁。

他望着渔船里的灯火,心想渔民今天夜里捕鱼大丰收,多高兴啊,自己什么也没有,就更愁了。

生C:漫天寒霜多么冷,诗人的心跟这寒霜一般冷。

生:他久久不能入睡,偏偏这个时候远远地传来寒山寺的钟声,一声声的仿佛敲打着诗人的新,显得夜更加寂静,人更加寂寞。

师:不错,大家感觉得很好。

月西沉,乌鸦噪,清霜寒给人凄清的感受。

江枫摇、渔火闪、人独卧、无泫眠感知了诗人忧愁。

寒山寺、夜半钟、敲客船、落心头,深知诗人心境凄凉。

现在请大家闭目想象:(师口诉描绘诗歌意境):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一个漂泊流离的游子乘着一叶小舟来到了苏州城外的河边。

夜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月亮也悄悄地沉了下来。

岸边的枫树上,乌鸦时断时续地啼叫,四周围都布满了浓重的霜。

这位身处异地的他乡游子躺在小船里,望着江边的枫树和江面的渔船灯火却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总不断在想:我出门在外那么长时间了,家中的年迈的双亲可否安康?妻儿可否无恙?我真想念他们啊!这满怀的愁苦该向谁倾诉呢?想着想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又一声一声地传到船上来,这位游子又增添了丝丝的寒意。

小结:情由景生,景由情起。

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

四、品诗味,解诗境,再感愁绪。

1、练习:诗人看到()()()()()(),听到了()()。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再读诗歌。

想一想,怎样读?(语速要慢,读出诗人的愁绪)五、拓展练习,学习解读诗歌意境。

a) 练习背诵,看谁能快速背诵诗歌?(小组竞赛)b) 欣赏《涛声依旧》。

在歌声中练习写下《枫桥夜泊》全诗。

c) 欣赏以下几首诗。

(附后)这几首诗歌都是描写愁的,读读诗歌,,想想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愁绪?是怎样表达出来的?(一)《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乡愁(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2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含教学反思)《枫桥夜泊》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4、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教学难点:诗人为何而忧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目1、你失眠过吗?什么情况下失眠的?老师也失眠过,晚上睡觉时当我们某种情绪特别强烈时就容易失眠。

2、出示课件,在13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唐朝有一位叫张继的诗人(板书)他也失眠了,就在他失眠的那个晚上,他写下了一首诗。

这首诗竟然让他名垂千古,让一座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众多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古今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他的失眠还被后人誉为“不朽的失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失眠之作《枫桥夜泊》(板题)3、学习多音字:泊。

这个“泊”字还有一个读音,出示:再来读一个词“水泊梁山”,还可以组“血泊”“湖泊”“枫桥夜泊”的“泊”是“停泊”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说?(夜晚,张继把船停泊在枫桥旁边。

)那是一个古老的石桥,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

来,咱们再读课题!二、简介诗人,读通诗句。

1、张继,(今湖北襄阳人)。

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2、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就让我们走进那个古老的枫桥,走进那个宁静的夜晚。

3、播放课件,师配乐范读。

4、请你们试着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从大家刚才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学习古诗的热情!谁来第一个读古诗?正音,注意平翘舌音。

(师鼓励表扬:谢谢你给大家开了个好头!谁再来?有模有样,不错,你来!你的声音真是太美了,太好听了!你读的很有味道!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读的有板有眼。

)5、我们来合作读一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1、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

你再自己读一读,你感觉到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板书“景”)2、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出示自学提示: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并用“——” 画出诗人看到的景物,用“~~~”画出诗人听到的声音。

3、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4、全班汇报交流①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生说(板书:月落)月亮渐渐地落下,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

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还看到了什么?(板书:江枫)师描述,生闭眼想像:一阵阵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经霜的枫树火红火红的,枫叶在瑟瑟的秋风中摇晃,一片一片飘落下来。

师:江枫瑟瑟,落叶飘零,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板书:渔火)出示画面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看见的渔火。

(忽明忽暗、若隐若现、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等)“霜满天”(板书)给“霜”组词吗?“秋处露秋寒霜降”霜只有在寒冷的季节里才会出现,说明此时天气已经很冷了。

李白有句诗“床前明月光——生:(接答)疑是地上。

”从诗中看出霜(出示)霜应该是覆盖在——地上的,张继怎么会感到满天都是寒霜?说明什么呢?(这是因为他感觉特别的冷,寒气从四面八方袭来,他的心里也是像寒霜一样非常冷)张继又听到了什么?(板书:乌啼)我国民间流传乌鸦啼叫是灾祸发生的预兆,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反而使得茫茫秋夜更加沉寂。

②诗人还听到了什么?(钟声)哪里的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

钟声是什么时候传来的?诗人半夜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5、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描述画面,师引导学生说具体生动)6、这样的诗句,这样的画面(出示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凄凉、孤寂、愁绪、满怀。

)黑: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怎能不黑呢?冷:从哪感受到的?“霜满天”,秋末冬初的半夜怎能不冷呢静:半夜三更,应该是人们酣睡的时刻,为什么又要写乌啼、钟声,岂不吵吗?(以动衬静,比如:教室里很安静。

教室里很安静,只能听到同学们沙沙的写字声。

这两个句子你感觉哪一种更静?)四、探知“愁”因、感情诵读。

1、孩子们,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

对比:在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2、都不会,而我们读《枫桥夜泊》,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