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康复实用训练技术图解
偏瘫康复训练ppt课件
(七)从普通椅上转移到轮椅上
偏瘫康复训练
八、行走训练
(一)患侧下肢迈步训练(原地行走训练)
偏瘫康复训练
(二)侧方辅助行走训练
偏瘫康复训练
(三)后方辅助行走训练
偏瘫康复训练
(四)扶持下练习行走
偏瘫康复训练
行走的促进(左侧偏瘫)
A,帮助伸髋,防止膝关节 在支撑期过伸。
B,治疗师向前下方压骨盆 以启动行走时腿的摆动 期。(患者在偏瘫腿屈 曲时很难保持健腿的伸展)
A、台阶在前面
B、台阶在侧面
偏瘫康复训练
(四)站立平衡训练
偏瘫康复训练
利用手杖的立位平衡训练
A,指示患者双脚分开站立,双侧同时负重 B,指示患者左右移动重心 C,使用手杖保持平衡,同时使躯干前屈 D,将手杖向前上方举起,维持片刻,保持平衡再逐渐延长时间,直至可维持3~4秒
偏瘫康复训练
七、身体转移训练
•A、按手拐→患侧下肢→健侧下肢的顺序行走 •B、按手拐→健侧下肢→患侧下肢的顺序行走
偏瘫康复训练
2 、两点步行
偏瘫患者的两点步行 手拐和患侧下肢同时向前一步
偏瘫康复训练
(七)利用手杖上下楼梯训练
•步
遵照健足先上,病足先下的原则 上楼时,手杖和健足先放在上一级台阶伸直健腿,把病腿提到同一台阶。 下楼时,手杖和病足先下到下一台阶,然后检足迈下到同一台阶
图1 躯干抗痉挛模式
图2 上下肢的痉挛(A)和抗痉挛模式(B)
偏瘫康复训练
3 上肢抗痉挛模式
(1)抑制上肢痉挛训练
偏瘫康复训练
步行时患者抑制偏瘫臂的屈肌痉挛(右侧偏瘫)
偏瘫康复训练
(2)患侧上肢训练
1)滚筒训练
偏瘫康复训练
偏瘫患者重心转移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重心转移训练方法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身体某一侧的肌肉无力或瘫痪。
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重心,容易导致跌倒等不良后果。
因此,偏瘫患者需要进行重心转移训练,以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偏瘫患者重心转移训练方法:
1. 双脚并拢站立:患者双脚并拢站立,注意双脚与肩同宽,然后慢慢将身体重心向左移动,尽可能贴近身体,再慢慢向右移动,同样贴近身体。
重复多次后,再将身体重心向前和向后移动,练习身体平衡能力和稳定性。
2. 单脚站立:患者将重心转移到一只脚上,另一只脚稍微抬起,保持平衡。
练习时,可尝试将抬起的脚在空中画圆,以增加难度。
3. 单脚跳:患者将重心转移到一只脚上,另一只脚向前跳跃,再落回原地。
重复多次后,再换另一只脚练习。
4. 双脚跳:患者双脚跳跃,尽量跳得高一些,以练习身体平衡和协调性。
5. 慢走练习:患者慢慢地走动,注意身体重心平衡,尽量保持稳定。
可在室内或户外进行。
这些训练方法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同时,患者应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1 -。
偏瘫手功能康复训练法
偏瘫手功能康复训练法正常情况下,手功能的恢复要比其他部位慢一些,所以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出动,不仅要被动活动,还要仰卧位主动活动、坐位主动活动,效果才最好。
1.被动活动偏瘫上肢的主动运动恢复比较缓慢,因此,早期给予患者被动活动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早期被动活动可以向大脑传递患肢的相关信息,能更好地促进大脑的功能重组,加快患肢功能的恢复。
被动活动还可以防止上面所提及的偏瘫上肢问题的产生,同时也可以防止偏瘫上肢发展成为典型的痉挛模式。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被动活动的方法:⑴仰卧位肩外旋和臂上举l 患者仰卧,患腿屈曲,膝关节直立(髋无内外旋转)l 举起患者的患臂,肘部伸直,使其超过头部,同时使肩胛带向前活动l 然后打开患者的患手,展开手指,使拇指与四指分开⑵侧卧位上举l 患者健侧卧位l 上肢伸直上举,肩向外旋转l 手掌朝向床头,拇指指向身后l 治疗者用握手的方式握住患者的手,使患者的拇指在最外面,并使患者的手腕向上翘(背伸)⑶侧卧位活动肩胛骨l 患者健侧卧位l 治疗者一只手放在患者患侧肩胛骨上面,用另一只手和前臂支持患者的上肢,并使肩向外旋转和向前伸l 然后,治疗者将患者的患侧肩胛骨向前和向后活动2.仰卧位主动活动一旦患者肌肉功能有所恢复,就要让他开始尝试进行主动活动练习。
但一定要从小范围、不太用力的活动开始,以免引发其它部位的不必要的肌肉活动。
开始时,治疗者要给予充分地帮助,等到患者有所进步再逐渐减少辅助量。
⑴推举活动治疗者站在患者的患侧,一手扶患者肘部,使患肘伸直,另一手与患者的患手十指交叉相握(患者拇指在最外面),在掌跟部压患者的上肢。
将患者的患侧上肢上举90°,手腕背伸,手掌朝上。
让患者向正上方推治疗者压在掌跟的手。
注意患者的肩和头不要抬起。
⑵肘屈伸活动治疗者一手扶住患者患侧的上臂,使其保持90°屈曲,另一手扶住患者的患手。
让患者伸直肘关节,用手触碰治疗者的前额。
然后,让患者将手慢慢放到健侧的肩部。
超实用偏瘫患者肢体康复图解,送给坚持康复的你!
超实用偏瘫患者肢体康复图解,送给坚持康复的你!
偏瘫患者早期的康复运动是防止严重运动障碍与肌肉萎缩的重要手段。
下面讲解的这套方法有利于偏瘫患者提高床上生活的自理能力,训练躯干旋转,缓解痉挛,改善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增强患者的自信。
1、向患侧翻身训练
第一步:患者起始位为仰卧位
第二步: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上,上肢平举过头顶,健腿支撑,头、健侧上肢、躯干、健侧下肢都转向患侧。
第三步:头离开床面,健足将患足勾向床沿,用健侧上肢及手支撑坐起。
第四步:移动躯干到直立坐起。
第五步:保持端坐位平衡。
2、向健侧翻身训练
第一步:患者起始位置为仰卧位。
第二步: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上,上肢平举到头顶,健足勾住患足。
第三步:头转向健侧,上肢左右摆动,;利用惯性将身体转向健侧。
第四步:健足将患足勾向床边,头离开床面,由健侧肘支撑逐渐转为手支撑逐渐将躯干转为直立坐起。
第五步:保持端坐位平衡。
如果您有以下疾病方面的问题: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偏瘫、脑干疾病、言语障碍、颅脑损伤、截瘫、肢体障碍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
ADL训练ppt课件
CADL:实用性语言交流能力
.
3
ADL分类
BADL(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医疗机构 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家庭和社
区 PADL(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 CADL(实用性语言交流能力检查)
.
8
三、训练计划的制定
了解病情 全身功能 状态 个人需要及愿望 住宅环境和家庭条件
.
9
四、ADL训练的实施
早期开始 简单→复杂 重点突出 分解活动的步骤
.
10
五、训练内容
床上活动 进食 更衣 个人卫生 洗澡 用厕 坐位及站立 行走及乘坐汽车 轮椅活动
.
11
六、训练方法
.
5
ADL评定方法
PADL的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评定 Katz指数评定 PULSES评定 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
.
6
一、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 的定义
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 以改善或恢复衣、食、住、行、个
人卫生等基本的活动能力为目的而进行 的一些针对性训练.
.
7
二、训练目的
躯体或基本ADL(physical or basic ADL,PADL or BADL) 是在每日生活中与穿衣、进食、保持个人卫生等自理 活动和与坐、站、行走等身体活动有关的基本活动。
2.工具性ADL
工具性ADL(instrumental ADL,IADL)是指人们在社区 中独立生活所需的关键性的较高级的技能,如家务杂 事、炊事、采购、骑车或驾车、处理个人事务等,大 多需借助工具进行。
偏瘫患者平衡协调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平衡协调训练方法偏瘫是一种由于中风、脑血管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运动障碍。
这种疾病常常导致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使他们容易摔倒或失去行动能力。
因此,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平衡和协调训练是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偏瘫患者平衡协调训练方法:1.环境适应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渐习惯不同的环境。
可以从简单的平地走到复杂的台阶、斜坡等地形。
逐渐增加训练难度有助于患者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2.坐位平衡训练:对于行动困难的患者,坐位平衡训练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通过坐在稳定的椅子上,训练患者控制自己的重心。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如上下摆臂、前后摇等,帮助患者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
3.站位平衡训练:当患者的坐位平衡训练进展良好时,可以逐渐过渡到站位平衡训练。
可以从站立靠墙开始,逐渐减少对墙的依赖,尝试站立一段时间。
可以通过双脚并拢或分开、闭眼等方式增加训练难度,提高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4.步态训练:步态训练对于恢复患者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辅助装置如平行杠、行走器等,帮助患者进行步态训练。
逐渐减少对辅助装置的依赖,进行自主行走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5.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指将平衡和协调训练与日常生活动作结合起来。
患者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动作,如刷牙、穿衣等来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
这些动作既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又可以增加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除了以上的训练方法之外,偏瘫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辅助训练方法,如瑜伽、普拉提等。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平衡和协调的动作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总之,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平衡和协调的训练是重要的康复过程。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努力,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平衡和协调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训练方法应根据个体需求和能力进行调整和个性化设计。
因此,在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保证训练的安全和有效性。
【精品】偏瘫患者康复训练ppt课件
偏瘫的痉挛模式
头部:头部旋转,向患侧屈曲使面朝向健侧 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肘
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前臂旋前)腕关 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 手指屈曲、内收 拇指屈曲内收 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后旋 下肢:患侧骨盆旋后、上提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足跖屈、内翻 足跖屈曲、内收(偶有大趾伸展表现出明显的 Babinski征者)
脑卒中偏瘫的运动功能评估: 1.常采用Brunnstorm评价法; 2.Bobath评价法; 3.上田敏法及Fugl-meyer评价法. 不宜用肌力评价法
Brunnstrom运动评价表(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分期)
上肢
手
下肢
1 级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2 级 开始出现共同运动 无主动手指屈曲 或其成份,不一定 引起关节运动
翻身→坐→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 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位 平衡→步行来进行。
(1) Bobath方法: 又称神经发育方法。特点是利用正
常的自动性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来调节 肌张力和诱发正确的动作。用肌肉牵拉 和轻轻拍打肌腹、将患者置于某一体位、 控制关键点、通过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射机制来促进抑制活动。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
概述
偏瘫(hemiplegia): 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名称而是个综合征。依脑损伤的 部位,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双侧瘫或单瘫。
偏瘫民间又叫半身不遂,中医称脑中风、脑卒中, 由于脑卒中、脑外伤等颅内神经损伤、脑肿瘤、 脑炎等脑内病变导致大脑皮层运动区或椎体束受 损引起的对策肢体瘫痪,又称中枢性瘫痪。
back
2、感觉障碍的表现
感觉障碍:有多种类型。其中肌肉关节的 本体感觉障碍,大脑高级神经功能障碍直 接影响康复预后。后者表现为意识障碍、 痴呆、失语、健忘、失用、失认等。如定 向力不完整、计算不能、注意力不集中、 推理判断能力障碍、语言表达和感受障碍 等。
偏瘫病人的功能锻炼PPT课件
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ppt课件
3
第二阶段:瘫痪肢体开始有活动的动作还仍 没有力量来完成主动运动,肢体锻炼除坚持第 一阶段方法以外,还应坚持锻炼翻身、起坐, 在旁人帮助下学会站立,双手扶住椅背或床架 向前移动脚步,锻炼瘫痪侧下肢的肌力关节运 动。
精选ppt课件
4
最初肩关节在旁人帮助下作上举、外展、外 旋,肘关节和指关节伸屈动作,逐渐锻炼到能 主动运动。双手的功能锻炼除除早期采用按摩 和被动运动外,应经常做各手指的屈伸、开合 等练习,如捏乒乓球、拨算盘、解纽扣、持匙 等,以促使手指功能恢复。
精选ppt课件
5
第三阶段:主要是走路和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练习独立行走、跨门槛、上下楼梯,但一次不能 过累,最好有人在旁保护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和距 离,上肢的功能锻炼可进一步练习手的灵活性与 协调性,如梳头、拍皮球、编织等。
精选ppt课件
6
偏瘫的功能锻炼还可配合简便的医疗体操进行, 也可配合医疗功能训练器械,如行走车、脚蹬器 、拉力器等进行。在功能锻炼的阶段,还可配合 针灸、神经肌肉治疗仪器进行。
偏瘫病人的功能锻炼
精选ppt课件
1
偏瘫,通常称半身不遂,多因脑血栓形成 或溢血所致,中老年人较易发生。偏瘫的肢体 长期不锻炼,就会逐渐产生肌萎缩、肌无力, 甚而造成足下垂、关节强直等畸形。在急性期 过后病情稳定允许可根据病情把治疗的重点转 移到功能的恢复。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 以恒,不能操之过急。具体的操作方法,一般 分为三个阶段:
精选ppt课件
2
第一阶段:病人处于恢复早期,偏瘫肢体 完全不能活动。锻炼方法包括按摩、推拿、被 动运动,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一般每次局部 按摩5-10分钟,全身按摩不超过30分钟。推 拿是用手指或手掌沿瘫痪肌肉向前运动。被动 运动是由别人来活动病人瘫痪的肢体,包括每 个大小关节,活动幅度尽量达到一个正常关节 所能活动的范围。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PPT课件
主动辅助运动:患者可以利用自己的健侧带动患肢活 动。
上肢分离运动与控制能力训练:仰卧位,支持患者上 肢于前屈90度,让其上抬肩部使手伸向天花板
肘关节伸直,双手十指交叉相握放于床前桌上,避免 患侧上肢悬吊于身边,以免引起肩关节半脱位、肩手 综合征等合并症。 2.轮椅/坐椅的坐位:正确的坐姿是躯干尽量靠近椅背, 背后放置枕头或一块木板以促使躯干伸展。患侧上肢 放在扶手或身前的桌上,患侧髋、膝、踝关节尽量保 持90度直角。
(二)由侧卧位到坐起动作
习此动作,直到他能从仰卧位转身呈侧卧位。
2)主动翻身训练
向健侧翻身:双手抱胸,健 脚钩患腿。
向患侧翻身:双手十指交叉, 左右摆动。
(三)患侧上、下肢康复训练
1. 上肢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患侧肩关节下降、后缩,甚至 脱位,早期开始肩部运动可防止发生肩痛和肩关节挛 缩。同时诱发患侧上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感觉障碍
患肢多有沉重、酸、麻木和胀痛感,少数患者有 感觉丧失。偏瘫患者若有严重、持久的感觉障碍, 将会严重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
语言-言语障碍 偏瘫患者伴有言语障碍的占40%,50%的人其 障碍有失语症和构音障碍两类(说不出来说不 清楚)
认知障碍 脑卒中及脑外伤患者常不同程度地伴有认知功 能障碍,包括定向、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 的功能障碍,以及失用症和失认症等知觉障碍。
(三)步行训练
1.扶持步行训练 采用面对面扶持的方式进行步行训练。训练时要
按照正确的步行动作行走。 2.矫形用具与助行器的应用
五、上下楼梯的训练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ppt
促进全面康复
社区康复服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 面的康复治疗,包括身体、心理 、职业和社会方面,促进患者全 面康复。
增强社会支持
社区康复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社会 支持,包括家庭、朋友、社区居民 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
家庭康复对偏瘫患者的意义与作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家庭康复能够让患者在熟悉的 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02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
康复训练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康复训练的分类
包括运动康复训练、物理因子治疗、职业康复训练等。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偏瘫患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
运动康复训练
常规运动康复训练
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 练、平衡和协调训练等。
强制性运动疗法
通过限制健肢活动,强化患肢训 练,提高患肢的自主控制能力和 协调能力。
2023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
目录
•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概述 •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 •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实践 •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案例分析 •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未来发展 • 结论与展望
01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概述
什么是偏瘫患者康复训练
定义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帮助因 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偏瘫的患者恢复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 力。
全面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 包括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 平衡和协调等功能,以确定患
者的康复需求。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疗法 、物理疗法、职业疗法等。
逐步实施
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康复训练, 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
偏瘫康复训练图文ppt课件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偏瘫疾病肢体的康复训练ppt课件
主要内容
• • • • • • •
1常见的并发症 2正确卧姿及卧姿下训练方法 3翻身训练 4平衡能力训练 5上肢功能训练 6下肢功能锻炼 7患肢负重及行走训练
康复基本知识
常见的并发症
①肩关节半脱位 多见于脑卒中早期,半数的患者可能发生 ,尤其在整个上肢处于软瘫期。 ②肩--手综合征 多见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 主要表现:①瘫痪的手部肿痛;②患侧手的 关节屈伸困难;③后期则出现手部肌肉萎缩 ,手掌变平,手的运动功能永远丧失。
卧床期常用的训练方法
抱膝训练 使用对象为偏瘫患者出现上肢屈肌痉 挛、下肢伸肌痉挛时。 目的是为了:①缓解下肢和躯干的伸肌痉挛;② 促进骨盆运动;③缓解上肢的屈肌痉挛。 具体方法是:患者仰卧位,双腿屈膝;双手交 叉;将头抬起,轻轻前后摆动,使下肢更加屈曲 ;训练者可帮助固定患手,以防滑脱。
活动四肢关节
2.向心性加压缠绕
• 用直径约1—2mm的线从手指远端向近端快速 、有力地缠绕每一个手指至指根部。每个手指 都缠绕后,最后缠手掌,缠到腕关节为止,再从远 端一一解开绳子,每天反复进行。(此法安全、 简便、能有效减轻水肿。)
利用夹板固定
• 让腕关节处于适度的背伸位,夹板应持续用到水肿和疼痛 消失,手的颜色恢复正常。
下肢功能训练
下肢屈曲动作的训练:患者仰卧,屈曲髋、膝关节 ,治疗师一只手将患足保持在背屈、外翻位,并 将其脚掌放于床面,另一只手扶持患侧膝关节外 侧,维持髋部处内收体位,完成髋、膝关节屈曲 动作。
• 屈髋屈膝动作训练对于偏瘫患者日后步行训练是 极其重要的。在偏瘫患者步行前,准备提腿迈步 时,由于首先会出现不正常的伸肌张力,使得患 者感觉患侧下肢沉重,越想抬起腿,肌张力就越 高,腿就越抬不起来,所以应让患者学会以正常 的方式而不是以伸肌痉挛方式完成伸展下肢动作 。正确的伸展下肢负重训练应从屈髋屈膝动作开 始。同时,早期进行此训练也可以防止日后患侧 膝关节过伸展的现象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提高生活能力训练
1、进食训练
2、使用自助具
加粗手柄及弯成角的匙、叉
有利于抓握的勺、叉
带盘档的盘子
3、更衣训练
穿开身上衣
脱开身上衣
穿套头上衣
脱套头上衣
(3)穿脱裤子训练 1)卧床患者穿裤子
2)坐位穿裤子
(4)穿袜、穿鞋的训练 1)患脚穿袜子
2)健脚穿袜子
3)穿袜自助具
B,治疗师向前下方压骨盆 以启动行走时腿的摆动 期。(患者在偏瘫腿屈 曲时很难保持健腿的伸展)
C,引导重心向前转移到偏 瘫腿上,防止髋部向后运动。
通过旋转骨盆促进手臂的摆动
在患者身后握住双臂于外旋位
(五)通过旋肩帮助患者摆臂
图A 通过双肩促进手臂的摆动
图B 托住一乒乓球步行,以防止偏瘫 臂的联合反应发生(右侧偏瘫)
(四)椅坐位
(五)坐位平衡训练
1、辅助坐位平衡
2、端坐位平衡训练
3、坐位时的前后平衡训练
4、坐位时的左右平衡训练
动态的坐位平衡训练
A,躯干左右侧屈运动
B、躯干左右旋转运动
C、躯干前屈两手抵大腿之间 D、斜向深前屈、反复交替运动
六、站起及站立训练
(一)偏瘫患者的站起训练
偏瘫患者的辅助站起
偏瘫患者独立站起
A、双足着地,双手交叉,双上肢向前充分伸展,身体前倾 B、当双肩向前超过双膝位置时,立即抬臀,伸展膝关节,站起
(二)健侧下肢负重站立训练
(三)患侧下肢负重站立训练
患侧下肢负重站立,患者将另一只脚放在台阶上(右侧偏瘫)
A、台阶在前面
B、台阶在侧面
(四)站立平衡训练
利用手杖的立位平衡训练
(1)抑制上肢痉挛训练
步行时患者抑制偏瘫臂的屈肌痉挛(右侧偏瘫)
(2)患侧上肢训练
1)滚筒训练பைடு நூலகம்
2)木钉板训练
3)上肢操球训练
4)磨沙板训练
5)移动木柱训练
4、手的抗痉挛模式
缓解痉挛的手法
5 、抑制下肢痉挛训练 (1)仰卧屈膝
(2)桥式运动
(3)足部被动运动
6、利用反射性机制改善异常的肌张力
A,指示患者双脚分开站立,双侧同时负重 B,指示患者左右移动重心 C,使用手杖保持平衡,同时使躯干前屈 D,将手杖向前上方举起,维持片刻,保持平衡再逐渐延长时间,直至可维持3~4秒
七、身体转移训练
(一)床-椅子的转移训练
1、帮助病人从床上坐到椅子上
2、病人自己从床上坐到椅子上
(二)从床移动到轮椅
(三)轮椅至厕所的转移
(四)从轮椅移动到床
(五)乘坐轮椅开关门
(六)从轮椅转移到普通坐椅上
(七)从普通椅上转移到轮椅上
八、行走训练
(一)患侧下肢迈步训练(原地行走训练)
(二)侧方辅助行走训练
(三)后方辅助行走训练
(四)扶持下练习行走
行走的促进(左侧偏瘫)
A,帮助伸髋,防止膝关节 在支撑期过伸。
偏瘫康复实用训练技术 图解
一、肢体良好姿势摆放
1 、健侧卧位
2 、患侧卧位
3 、仰卧位
4 、半卧位
二、翻身训练
1、向患侧翻身训练
2、向健侧翻身训练
m
三、爬位 及爬行训练
当四点跪立稳定后,可以进行以下练习:
四、跪位及跪行训练
五、坐位训练
(一)辅助下坐起训练
(二)独自坐起训练
(三)床上坐位
(六)扶拐行走训练 1 、三点步行
•
•A、按手拐→患侧下肢→健侧下肢的顺序行走 •B、按手拐→健侧下肢→患侧下肢的顺序行走
2 、两点步行
偏瘫患者的两点步行 手拐和患侧下肢同时向前一步
(七)利用手杖上下楼梯训练 •步
遵照健足先上,病足先下的原则 上楼时,手杖和健足先放在上一级台阶伸直健腿,把病腿提到同一台阶。 下楼时,手杖和病足先下到下一台阶,然后检足迈下到同一台阶
(八)步行的可靠帮手-四足、三足和单足手杖
(九)足尖下垂的处理
九、克服痉挛训练
(一)关键点的控制
拇指“关键点”控制
下肢屈曲时患侧上肢抑制痉挛的方法(右为患侧)
(二)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
1、躯干抗痉挛模式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图1 躯干抗痉挛模式
图2 上下肢的痉挛(A)和抗痉挛模式(B)
3 上肢抗痉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