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良性肿瘤(ICD-10:D14.3/D17.4/D18.011)、肺炎性假瘤(ICD-10:J98.405)。

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赵玉沛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黄家驷外科学》(吴孟超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第7版)。

1.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广泛,青中年居多,症状较轻或无,部分患者有咳嗽、咯血和轻度胸痛,咯血多为少量和痰中带血,病情可长期无变化,少数患者因肿瘤阻塞支气管而继发感染症状。

2.体征:早期不显著。

3.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赵玉沛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黄家驷外科学》(吴孟超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第7版)。

1.开放或胸腔镜下肿瘤摘除术。

2.开放或胸腔镜下肺局部切除术(包括肺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

3.开放或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包括复合肺叶切除和支气管袖式成型)。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第一诊断ICD-10:D14.3/D17.4/D18.011肺良性肿瘤、ICD-10:J98.405肺炎性假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志物检查;(3)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4)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活检;(5)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胸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

胸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

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ICD-10:K22.0)。

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或+胃底折叠术(经胸或经腹)[ICD-9-CM-3:42.7+(44.6601/44.670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有吞咽梗噎感,可伴有反胃或呕吐;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贲门部鸟嘴样狭窄,贲门上段食管扩张;胃镜可见贲门上段食管食物潴留,黏膜充血水肿,贲门关闭,但镜体仍可顺利通过;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括约肌吞咽时不能松弛、食管蠕动消失,代之以同步收缩。

3.鉴别诊断:贲门癌、弥漫性食管痉挛以及结缔组织病导致的食管硬化症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非手术治疗:(1)口服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制剂等。

适用于不能耐受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准备治疗。

(2)局部注射肉毒碱:适用于高龄或不适于做扩张及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扩张后的辅助治疗。

(3)球囊扩张:适用于药物治疗不满意、病情较重的患者,但不适于小儿及高龄患者。

2.手术治疗: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或加胃底折叠术。

适用于诊断明确,症状明显的患者。

目前这一手术通常经腹腔镜或胸腔镜微创进行,也可以经口内镜下食管下段贲门部肌层切开(POEM)。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2.001贲门失弛缓症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肺功能;(4)上消化道造影和(或)胃镜。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截止到2011年7月,迄今为止最全的目录)本文由妍雅夕贡献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1.1 社区获得性肺炎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 1.5 自发性气胸 1.6 肺血栓栓塞症 1.7 肺脓肿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9 结核性胸膜炎1.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11 慢性支气管炎1.12 特发性肺纤维化1.13 胸膜间皮瘤1.14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 胆总管结石 2.2 胃十二指肠溃疡2.3 反流性食管炎2.4 大肠息肉 2.5 轻症急性胰腺炎 2.6 肝硬化腹水 2.7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2.8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2.9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2.10 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2.11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2.12 上消化道出血2.13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4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2.15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 脑出血 3.3 吉兰巴雷综合症3.4 多发性硬化 3.5 癫痫 3.6 重症肌无力 3.7 病毒性脑炎 3.8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9 肌萎缩侧索硬化3.10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3.11 颈动脉狭窄3.1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3.13 视神经脊髓炎3.14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4.1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4.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 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4.7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4.8 房性心动过速 4.9 肥厚型心肌病4.10 肺动脉高压 4.11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4.12 主动脉夹层 4.13 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 4.14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 4.1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5.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5.2.1 初治APL 5.2.2 完全缓解的APL 5.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5.4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5.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6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5.7 血友病 A 5.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 终末期肾脏病 6.2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 急性肾损伤6.4IgA 肾病行肾穿刺活检6.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6.6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6.7 急性肾盂肾炎 6.8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6.9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6.10 慢性肾脏病贫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 型糖尿病7.2 2 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 库欣综合征7.5 Graves 病7.6 垂体催乳素瘤7.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7.8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9 尿崩症7.10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 胃十二指肠溃疡8.2 急性乳腺炎8.3 直肠息肉8.4 门静脉高压症8.5 腹股沟疝8.6 下肢静脉曲张8.7 血栓性外痔8.8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9 结节性甲状腺肿8.10 乳腺癌8.11 乳腺良性肿瘤8.12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8.13 甲状腺良性肿瘤8.14 甲状腺癌(2011 版)8.15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8.16 慢性胆囊炎8.17 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8.18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8.19 原发性肝细胞癌8.20 肝门胆管癌8.21 细菌性肝脓肿8.22 胃癌(2011 版)8.23 脾破裂8.24 胰腺癌8.25 胰腺假性囊肿8.26 肠梗阻8.27 小肠间质瘤8.28 克罗恩病8.29 肠外瘘8.30 肛裂8.31 肛周脓肿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 颅前窝底脑膜瘤9.2 颅后窝脑膜瘤9.3 垂体腺瘤9.4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 三叉神经痛9.6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 颅骨凹陷性骨折9.8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10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9.11 颅骨良性肿瘤9.12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13 颈内动脉动脉瘤9.14 高血压脑出血9.15 大脑半球胶质瘤9.16 大脑凸面脑膜瘤9.17 三叉神经良性肿瘤9.18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10.2 颈椎病10.3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 股骨颈骨折10.5 胫骨平台骨折10.6 踝关节骨折10.7 股骨干骨折10.8 肱骨干骨折10.9 肱骨髁骨折10.10 尺骨鹰嘴骨折10.11 尺桡骨干骨折10.12 股骨髁骨折10.13 髌骨骨折10.14 胫腓骨干骨折10.15 股骨下端骨肉瘤10.1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7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10.19 胸椎管狭窄症10.20 股骨头坏死10.21 髋关节发育不良10.22 髋关节骨关节炎10.23 膝内翻10.24 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 肾癌(2009 版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及2010 版开放肾癌根治术)11.2 膀胱肿瘤11.3 良性前列腺增生11.4 肾结石11.5 输尿管结石11.6 肾盂癌11.7 输尿管癌11.8 前列腺癌11.9 肾上腺无功能腺瘤11.10 睾丸鞘膜积液11.11 精索鞘膜积液11.12 精索静脉曲张十二、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 贲门失弛缓症12.2 自发性气胸12.3 食管癌12.4 支气管肺癌12.5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2.6 漏斗胸12.7 非侵袭性胸腺瘤12.8 肺良性肿瘤12.9 纵膈良性肿瘤12.10 食管裂孔疝12.11 支气管扩张症12.12 气管恶性肿瘤12.13 食管平滑肌瘤12.14 纵膈恶性畸胎瘤十三、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 房间隔缺损(2009 版和2011版)13.2 室间隔缺损13.3 动脉导管未闭(2009 版和2011 版)13.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13.6 法洛四联症13.7 主动脉瓣病变13.8 升主动脉瘤(2009 版和2011 版)13.9 肺动脉瓣狭窄13.10 二尖瓣病变13.11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13.12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13.13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十四、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 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 宫颈癌14.4 输卵管妊娠14.5 子宫平滑肌瘤十五、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 计划性剖宫产15.4 完全性前置胎盘15.5 过期妊娠15.6 医疗性引产15.7 阴道产钳助产15.8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15.9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十六、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 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 麻疹合并肺炎16.4 母婴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16.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6 初治儿童ALL 16.7 矮小症16.8 病毒性心肌炎16.9 川崎病16.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11 癫痫16.12 型糖尿病16.13 急性肾小球肾炎16.1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1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6.1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6.17 过敏性紫癜16.18 毛细支气管炎16.19 热性惊厥16.20 胃食管反流病16.21 消化性溃疡16.2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23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6.2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6.25 支气管肺炎十七、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 先天性巨结肠17.2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 尿道下裂17.4 急性肠套叠17.5 儿童房间隔缺损17.6 儿童室间隔缺损17.7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17.8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7.9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7.10 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17.11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17.1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13 发育性髋脱位(2 岁以上)17.14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7.15 梅克尔憩室17.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17.17 肾母细胞瘤(Ⅰ-Ⅱ期)17.18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17.19 先天性肌性斜颈17.20 隐睾(睾丸可触及)十八、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 共同性斜视18.4 上睑下垂18.5 老年性白内障18.6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8.7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18.8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18.9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8.10 角膜裂伤18.11 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18.12 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18.13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十九、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 声带息肉19.3 慢性鼻-鼻窦炎19.4 喉癌19.5 鼻出血19.6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19.7 鼻中隔偏曲19.8 分泌性中耳炎19.9 甲状腺肿瘤19.10 慢性扁桃体炎19.11 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19.12 突发性耳聋19.13 下咽癌19.14 腺样体肥大19.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二十、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 舌癌20.2 唇裂20.3 腭裂20.4 下颌骨骨折20.5 下颌前突畸形20.6 腮腺多形性腺瘤20.7 牙列缺损20.8 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20.9 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20.10 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 口腔扁平苔藓20.12 口腔念珠菌病20.13 单纯疱疹20.14 乳牙中龋20.15 乳牙慢性牙髓炎20.16 个别乳磨牙早失二十一、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 带状疱疹21.2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 寻常型天疱疮21.4 重症多形红斑21.5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1.6 白癜风21.7 淋病21.8 慢性光化性皮炎21.9 荨麻疹21.10 系统性硬化症21.11 寻常痤疮21.12 寻常型银屑病二十二、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 甲状腺癌(2009 版)22.2 结肠癌(2009 版) 22.3 胃癌(2009 版)。

卫生部临床路径(附表单)

卫生部临床路径(附表单)

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1.5 自发性气胸1.6 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2.2胃十二指肠溃疡2.3反流性食管炎用2.4大肠息肉2.5轻症急性胰腺炎2.6肝硬化腹水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9肝脓肿2.10胃恶性肿瘤2.11慢性胆囊炎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14脾破裂2.15上消化道出血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7胃溃疡合并出血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脑出血3.3吉兰巴雷综合症3.4多发性硬化3.5癫痫3.6重症肌无力3.7脑挫裂伤3.8脑梗死3.9病毒性脑炎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型糖尿病7.2 2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库欣综合征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急性乳腺炎8.2直肠息肉8.3门静脉高压症8.4腹股沟疝8.5下肢静脉曲张8.6血栓性外痔8.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结节性甲状腺肿8.9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9.2颅后窝脑膜瘤9.3垂体腺瘤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三叉神经痛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8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9.9颅骨良性肿瘤9.10前窝底脑膜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腰椎间盘突出症10.2颈椎病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股骨颈骨折10.5胫骨平台骨折10.6踝关节骨折10.7股骨干骨折10.8股骨头坏死10.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0.10尺桡骨干骨折10.11胫腓骨干骨折10.12股骨下端骨肉瘤10.1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4强直性脊柱炎后畸形10.15胸椎管狭窄症10.16髋关节发育不良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锁骨骨折10.19肱骨干骨折10.20肱骨髁骨折10.21尺骨鹰嘴骨折10.22股骨髁骨折10.23髌骨骨折10.24髋关节骨关节炎10.25膝内翻10.26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肾癌11.2膀胱肿瘤11.3良性前列腺增生11.4肾结石11.5输尿管结石11. 6睾丸鞘膜积液11.7精索静脉曲张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贲门失缓和症12.3支气管肺癌12.4非侵袭性胸腺瘤12.5平滑肌瘤12.6管裂孔疝12.7肺良性肿瘤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房间隔缺损13.2 室间隔缺损13.3动脉导管未闭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宫颈癌14.4输卵管妊娠14.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方案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麻疹合并肺炎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先天性巨结肠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尿道下裂17.4急性肠套叠17.5支气管肺炎17.6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共同性斜视18.4上睑下垂18.5老年性白内障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18.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18.8翼状胬肉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声带息肉19.3慢性鼻-鼻窦炎19.4喉癌19.5慢性扁桃体炎19.6突发性耳聋19.7鼻出血19.8鼻中隔偏曲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舌癌20.2唇裂20.3腭裂20.4下颌骨骨折20.5下颌前突畸形20.6腮腺多形性腺瘤20.7乳牙中龋20.8乳牙慢性牙髓炎20.9个别乳磨牙早失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口腔扁平苔癣20.12口腔念珠菌病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带状疱疹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寻常型天疱疮21.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甲状腺癌22.2结肠癌22.3胃癌22.4原发性肝癌22.5直肠癌22.6食管癌22.7甲状腺良性肿瘤二十三、肛肠科疾病临床路径23.1肛瘘23.2肛裂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临床路径病种目录(346个)一、呼吸医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肺血栓栓塞症2.社区获得性肺炎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支气管扩张症5.支气管哮喘6.自发性气胸7.肺脓肿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结核性胸膜炎10慢性肺心病11慢性支气管炎12特发性肺纤维化13胸膜间皮瘤14.原发性支气管肿瘤15.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二、胃肠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肝硬化腹水2轻度急性胰腺炎3胆总管结石4胃十二指肠溃疡5大肠息肉6反流性食管炎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10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12上消化道出血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三、神经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脑出血3.吉兰―巴雷综合征4.多发性硬化5.癫痫6.重症肌无力7.病毒性脑炎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9.肌萎缩侧索硬化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11.颈动脉狭窄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视神经脊髓炎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15.脑梗塞四、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16)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3.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4急性左心衰竭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8房性心动过速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1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12主动脉夹层(内科)13肾血管性高血压14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五、血液科临床路径疾病(9)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初治apl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慢性髓系白血病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血友病a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六、肾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0个)1.终末期肾病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3.急性肾功能损伤4.对IgA肾病进行肾活检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7.急性肾盂肾炎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9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10慢性肾病贫血七、内分泌临床路径病种(10个)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4.库欣综合征5.graves病6.垂体催乳素瘤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8.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尿崩症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八、普通外科临床路径疾病(36)1.胃十二指肠溃疡2.急性胰腺炎3.直肠息肉4.门静脉高压症5.腹股沟疝6.下肢静脉曲张7.血栓性外痔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结节性甲状腺肿10乳腺癌11.结节性甲状腺肿12.甲状腺良性肿瘤13.急性乳腺炎14.慢性胆囊炎15.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16.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17.肛裂18.脾破裂19.结肠癌根治术20.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21.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2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3.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24.胃癌根治手术25.胃癌合并器官切除26例乳腺良性肿瘤27.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8.原发性肝细胞癌29.肝门胆管癌30.细菌性肝脓肿31.胰腺癌32.胰腺假性囊肿33肠梗阻34小肠间质瘤35克罗恩病36肠外瘘36肛周脓肿九、神经外科临床路径病种(18个)1.前颅窝底脑膜瘤2.后颅窝脑膜瘤3.垂体腺瘤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5.三叉神经痛6.慢性硬膜下血肿7.颅骨凹陷性骨折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10.颅骨良性肿瘤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颈内动脉动脉瘤13.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14大脑半球胶质瘤15脑凸脑膜瘤16三叉神经良性肿瘤17.椎管内神经纤维瘤18.脑挫裂伤十、骨科临床路径疾病(26)1.腰椎间盘突出症2.颈椎病3.严重膝骨关节炎4股骨颈骨折5胫骨平台骨折6踝关节骨折7股骨干骨折8.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锁骨骨折10.肱骨干骨折11.肱骨髁骨折12.尺骨鹰嘴骨折13.股骨髁骨折14.髌骨骨折15.尺桡骨干骨折16.髌骨骨折17.胫腓骨干骨折18.股骨下端骨肉瘤19.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0强直性脊柱炎后凸21胸椎狭窄22股骨头坏死23髋关节发育不良24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5膝内翻26.膝关节骨关节炎一一、泌尿外科临床路径疾病(12)1.肾癌2.膀胱肿瘤3.良性前列腺增生4.肾结石5.输尿管结石6睾丸鞘膜积液7精索静脉曲张8精索鞘膜积液9前列腺癌 10.肾上腺无功能腺瘤。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5.白癜风
6。淋病
7.慢性光化性皮炎
8。荨麻疹
9.系统性硬化症
10.寻常痤疮
11。寻常型银屑病
二十二、肿瘤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甲状腺癌
2.结肠癌
3.胃癌
4。直肠癌化疗
5.直肠癌放射治疗
6.结肠癌化疗
7.食管癌化疗
8.食管癌放射治疗
9。原发性肺癌放射治疗
10。乳腺癌化疗
11.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12。胃癌姑息化疗
7。牙列缺损
8。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
9。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
10.复发性口腔溃疡
11。口腔扁平苔藓
12.口腔念珠菌病
13。单纯疱疹
14。乳牙中龋
15.乳牙慢性牙髓炎
16.个别乳磨牙早失
二十一、皮肤性病科11个临床路径病种
1.带状疱疹
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3。寻常性天疱疮
4.重症多行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24.胃食管反流
25。消化性溃疡
2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7.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
28.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9。支气管肺炎
十七、小儿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先天性巨结肠
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3。尿道下裂
4.急性肠套叠
5。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6。甲状舌管囊肿或腮源性囊肿
7.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8.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三、神经内科14个临床路径病种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21、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
2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23.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
24、胃癌根治手术
25、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手术
26.乳腺良性肿瘤
27、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28.原发性肝细胞癌
29、肝门胆管癌
30、细菌性肝脓肿
31、胰腺癌
32、胰腺假性囊肿
33。肠梗阻
34。小肠间质瘤
35.克罗恩病
36。肠外瘘
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出血
3、吉兰-巴雷综合征
4.多发性硬化
5。癫痫
6。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肌萎缩侧索硬化
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颈动脉狭窄
12。颅内静脉窦血栓
13、视神经脊髓炎
10、慢性肾脏病贫血
七、内分泌10个临床路径病种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4。库欣综合征
5。Graves病
6.垂体催乳素瘤
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8、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9、尿崩症
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八、普外科37个临床路径病种
1.胃十二指肠溃疡
2、急性胰腺炎
3。直肠息肉
3.良性前列腺增生
4.肾结石
5、输尿管结石
6。睾丸鞘膜积液
7。精索静脉曲张
8.精索鞘膜积液
9、前列腺癌
10、肾上腺无功能腺瘤
11.肾盂癌
12、输尿管癌
十二、胸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贲门失迟缓症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4。库欣综合征
5.Graves病
6。垂体催乳素瘤
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8。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9。尿崩症
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八、普外科37个临床路径病种
1.胃十二指肠溃疡
2.急性胰腺炎
3.直肠息肉
4.门静脉高压症
5.腹股沟疝
6.下肢静脉曲张
7.血栓性外痔
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9。结节性甲状腺肿
12。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舌癌
2.唇裂
3。腭裂
4.下颌骨骨折
5。下颌前突畸形
6。腮腺多形性腺瘤
7.牙列缺损
8。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
9.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
10。复发性口腔溃疡
11。口腔扁平苔藓
二十二、肿瘤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甲状腺癌
2。结肠癌
3。胃癌
4.直肠癌化疗
5。直肠癌放射治疗
6.结肠癌化疗
7.食管癌化疗
8。食管癌放射治疗
9.原发性肺癌放射治疗
10.乳腺癌化疗
11.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12。胃癌姑息化疗
13.胃癌术前化疗
14。胃癌辅助化疗
15.胃癌放射治疗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13.肾母细胞瘤(Ⅰ-Ⅱ期)
14。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15.先天性肌性斜颈
16.隐睾(睾丸可触及)
十八、眼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1.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3。共同性斜视

肺良性肿瘤(外科)临床路径(2021年版)

肺良性肿瘤(外科)临床路径(2021年版)

肺良性肿瘤(外科)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肺良性肿瘤(外科)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良性肿瘤(ICD-10:D14.3)。

行肺楔形切除备肺叶切除术或肺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ICD-9-CM-3:32.0-32.9)。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版),《胸部肿瘤学》(赫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1版)。

1.病史:烟草、大气污染、职业、饮食因素和遗传因素、肺部慢性感染等诱因。

2.症状体征:多数肿瘤无临床症状,常在胸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肿瘤较大者也可出现:①肿瘤在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血痰等);②浸润压迫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的症状(同侧膈肌麻痹、声带麻痹、声音嘶哑、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胸腔积液、剧烈胸痛、吞咽困难、颈交感神经综合征、心包积液等)。

3.辅助检查:(1)经胸部X线摄片:明确肿瘤的位置以及是否出现相应的肺不张、肺炎;同时对确定肿瘤是否浸润压迫膈神经有帮助。

(2)胸部CT:可以很好地观察位于纵隔内的肿瘤阴影、支气管受侵范围、以及对肺血管和纵隔内器官组织侵犯的程度,并可作为制订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3)胸部或头部MRI检查:胸部MRI可利用血液的流空效应,区别肺门区肿瘤及血管尤其有助于诊断肺癌是否侵犯心脏大血管和侵犯范围。

头部MRI还有助于发现常规CT扫描不能发现的小转移病灶。

(4)全身骨扫描:主要用于判断有无骨转移。

可用于定性诊断、分期、非根治性术后原发侵袭灶/转移灶的寻找、疗效监测、复发病灶的检出与再分期、放疗计划的制订等;(5)痰细胞学检查:可以找到癌细胞,还可以明确诊断,多数病例还可判别肺癌的病理类型;(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可在支气管内直接观察到肿瘤,并可采取小块组织(或穿刺病变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亦可经支气管刷取肿瘤表面组织或吸取支气管内分泌物进行细胞学检查,还可以帮助胸外科医生设计手术方案和确定手术切除范围;EBUS-TBNA可以用于肺内病变、纵隔病变及肺门病变的诊断,并可以进行肺癌分期。

呼吸内科临床路径

呼吸内科临床路径
序号
专业分类
第一诊断疾病名称
ICD-10
GB编码
行手术操作名称
ICD-9-CM-3
GB编码
进入路径标准要求
标准
住院日
抗菌药物使用要求
版次
19
呼内
肺动脉高压
I27.000

1、必符一诊诊断;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15-30天
未提
2016年版P446
20
呼内
肺动脉高压
2016年版P431
17
呼内
肺血栓栓塞症
I26.900X003

1、2同上。3、有明显影响肺血栓栓塞症常规治疗的情况,不进入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高危1-14天低、中危7-10天
未提
2016年版P434
18
呼内
肺血栓栓塞症
同上

1、2、3同上1、2、3。
高危10-14天低、中危7-10天
未提
2009年版P440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2017年版P398
序号
专业分类
第一诊断疾病名称
ICD-10
GB编码
行手术操作名称
ICD-9-CM-3
GB编码
进入路径标准要求
标准
住院日
抗菌药物使用要求
版次
10
呼内
肺脓肿
J85.100
J85.200

1、必符一诊诊断;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2
呼内
慢性支气管炎
J42 .X00X003

1、2同上。
7-14天
根据病情

肺癌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肺癌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整理)肺癌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1000字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案主要分为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中医药在肺癌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和研究。

下面就肺癌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进行整理。

一、中医对肺癌的认识中医将肺癌归为肺痈、结节等范畴,在病因方面认为肺癌主要由长期吸入有害物质、情绪不良、饮食不当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而在病机方面则强调恶性肿瘤是气血瘀滞、痰火内蕴所致,早期多属病位尚局限,治疗当从调整气血、化痰止咳入手。

二、中医诊疗方案1. 中西医结合:基于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治疗,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肺癌手术后行中药调理、化疗期间中药调理、放疗后中药调理等。

2. 抗癌中药:与化疗、放疗共同应用,可以减轻副作用,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常用中药包括人参、黄芪、鸡血藤、桑白皮等。

3. 调节免疫力:加强患者免疫力可以降低肺癌再发率。

常用中药包括黄芪、灵芝、枸杞、天麻等。

4. 应对化疗副作用:化疗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副作用,例如乏力、食欲减退等,可以采用中药调理,例如枸杞、山药、白姜等都有改善化疗副作用的作用。

5. 防治并发症:肺癌患者容易并发多种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反应、贫血等,中药疗法可以改善这些情况。

三、中医临床路径1.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体质、症状等进行辨证论治,针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来选用适当的中药和治疗方法。

2. 足量用药:肺癌临床治疗中采用足量用药,即用足疗程和用量,只有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才能考虑减量或停药。

3. 坚持辨证论治:肺癌治疗过程中需要持续辨证论治,对治疗效果的评估、调整和维护都需要考虑个体差异。

4. 注意预防治疗并发症: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便秘、口腔溃疡等,尤其是化疗期间,中药配合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总之,中医对于肺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化疗、放疗或手术之后及早期辅助治疗。

肺部结节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肺部结节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肺部结节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简介本文档为肺部结节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表单,基于2011年版本的标准制定。

该表单旨在提供一个规范的临床路径,以促进肺部结节切除手术的顺利进行。

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 完成患者的病历记录和评估。

- 完成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生化学和影像学检查。

- 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和解释。

- 给予患者必要的术前禁食和准备指导。

2. 术中操作- 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安全和无痛感。

- 执行胸部手术准备,包括消毒和覆盖。

- 首先进行结节的定位和标记,确保手术的精确度。

- 进行结节切除手术,包括肺叶切除或部分切除等。

- 完善手术操作,确保切除结节和恢复良好。

3. 术后护理-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情况和恢复情况。

- 提供必要的镇痛和消炎治疗,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 监测患者的胸部引流、伤口愈合情况等。

- 提供及时的康复指导和护理建议,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4. 随访和复查- 安排适当的随访时间和方式,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 进行影像学复查,评估手术效果和肺部结节的状况。

- 根据复查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

注意事项-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感染控制措施。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进行必要的个性化调整和变动。

- 手术结束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后评估和总结,以提高手术质量。

注意:本文档根据2011年版的标准制定,建议在使用时参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部结节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部结节(ICD-10:R91.X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04):249-254.)
1.临床表现可无症状,多于体检等健康检查时行胸部射片或胸部CT发现,也可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丝痰、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等。

2.可有吸烟、结核患者接触史等危险因素。

3.下列检查一项或以上阳性,可以确诊:
(1)支气管镜+支气管透壁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2)CT引导下肺穿刺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3)胸部小切口手术肺组织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4.需排除以下疾病:肺部结节大于3cm,其诊治见肺癌等相关路径。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2015,38(04): 249-254.)
1.一般对症处理。

2.视病理结果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3.确诊为肺结核,结核病院进一步诊治。

4.确诊为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建议手术治疗,进一步治疗手段入《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

5.确诊为早期小细胞性肺癌或非小细胞肺癌伴远处转移,建议分子靶向治疗(根据分子检测结果决定)或化疗及放疗治疗,进一步治疗手段入《肺部肿瘤化疗临床路径》。

6.确诊为炎性假瘤或良性肿瘤建议随访,伴随明显症状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7.确诊为曲霉菌球等感染性病灶时按相关感染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R91.X00肺部结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有明显影响肺部结节常规治疗的情况,不进入肺部结节临床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气分析、血型、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
艾滋病等);
(3)肿瘤标志物;
(4)结明三项、T-SPOT、G实验、GM实验、结核集菌、痰病理;
(5)胸部增强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下列相关检查之一可确诊:支气管镜活检、CT引导下肺穿刺检查、胸部小切口肺组织活检术。

3.根据患者病情,有条件可选择:PET-CT在有创检查前对病灶进行初步定性。

(七)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不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炎性假瘤或良性肿瘤等手术治疗:肺部结节或所在肺叶切除术。

2.抗感染治疗:急性炎性,给予抗感染治疗:如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等抗生素。

3.抗痨治疗:对于拟诊结核的患者,若有必要可考虑抗痨治疗并建议转结核病院治疗。

4.视病理结果不同而不同的治疗方法。

(八)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继续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检查发现伴有其他疾病,需要相关诊断治疗。

2、有时由于结节较小,病理活检有困难,可根据结节的大小不
同,参考《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采用不同时间,动态观察。

3、病理确诊后,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病因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