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合集下载

第三章:德国新闻史

第三章:德国新闻史

第三章:德国新闻史德国历史掠影一、德国简史日耳曼人(German)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

德意志(Deutsch)一词来源于古德语“diot”一词,意为“人民” 最早史见于公元8世纪,开始仅指在法兰克帝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属于日尔曼语族的方言。

德意志这个词的含义由语言扩展到说此语言的人,最后才用以称呼它们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国(Deutschland)。

只有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Deutschland这个词才包含了同一的国土和国家政权的含义,因此,准确地说,只有这之后的历史才可以称为“德国史”,之前的历史只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

德意志立国时期(920或919――962 ):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加冕查理为查理曼大帝,(“罗马人的皇帝”),独立的西罗马帝国诞生。

历史经过几百年后,又有了“西罗马”帝国。

843年查理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帝国三分。

大帝的第三个孙子路易,他统治的日耳曼加洛林王朝是德国的雏形。

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919-1024),正式创立德意志国家。

萨克森王国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

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就此开始。

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德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

加洛林王朝(843-911),嗣后皇帝由选举产生。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962-1806):后期普鲁士帝国崛起962年,萨克森王朝的国王奥托一世,被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1075(1087)年教皇格雷戈利七世与亨利四世的斗争30年战争以后,在德意志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共由1789个独立政权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废除法兰克尼亚王朝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空位时期(1254-1273)卢森堡王朝七选侯选侯制(1257-1356――1648):初三教会四世俗哈布斯堡王朝(15世纪初)(霍亨索伦王朝1417-1918):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正式形成1356年,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确认皇帝须由波希米亚(捷克)国王、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地侯、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科隆大主教等“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这使得“神圣罗马帝国”中央皇权名存实亡,帝国开始走向封建割据,当时在这片土地上分割出了几百个小国或政治集团。

德国简史新闻史报业

德国简史新闻史报业

德国新闻史笔记一、简单的德国史公元843-919年,路易之后的加洛林王朝919-1024年,萨克森王朝962年起获得“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号此后这个国号下德国经历三四个王朝的更迭,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国家”。

最后退位的皇帝来自哈布斯堡王朝。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只是名义上的“国家”,由3000多个邦国组成(16世纪骑士起义失败后减少到300多个,拿破仑占领后减少到30多个),没有统一的军队、没有预算,皇帝由7个选帝侯国选举产生。

因而“德国”实际上是个极为松散的以语言和邦国间政治依附为纽带的“国家”。

1806-1871年,德意志联邦(一种松散的“国家”政体,只有象征政体的联邦议会,后期实际上被普鲁士王国掌握)联邦的主要两个邦国:1701-1871年,普鲁士王国1254-1918年,奥匈帝国,1866年退出德联邦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1919-1933年,德意志魏玛共和国1933-1945年,法西斯德国(所谓“第三帝国”)1946-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1990年-今,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二、德国新闻史的特点1,落后的政治体制、分散而发达的地方新闻传播。

现在德国的新闻业仍然呈现分散的特点。

2,普鲁士新闻政策的特点:专制政体与形式上的新闻自由相结合,造成畸形的新闻业发展:从1840年起,在经济上逐步放宽新闻出版的限制,非政治类新闻传播基本不加限制,但是对政治异见的报刊和报人迫害不断。

3,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真正自由的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蓬勃发展之时,突然被赤裸裸的法西斯专制替代。

4,1945年以后,德国的新闻业几乎完全被摧毁。

西德在战争的废墟上,依照西方民主体制重建新闻业。

东德则按照苏联模式重建新闻业。

1990年德国统一后,东德依西德模式重组新闻业。

三、简单的德国新闻史1,可提及的历史上的传媒1457年,世界上第一张印刷新闻纸1615年,世界上第一张“真正的”报纸1650年,世界上第一张日报以下是勉强可以提及的历史上有影响的报纸:1704年,普鲁士的民营报纸《福斯报》创刊1740年,普鲁士的民营报纸《施本纳报》创刊德意志联邦时期,最大的报纸《总汇报》(1798创办,巴伐利亚)《莱茵报》(1842-1843年)德国第一家民主主义报纸,马克思是后期的主编。

第十一组德意志封建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史

第十一组德意志封建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史

三、15、16世纪德国境内出现大批不 定期印刷新闻
· 1482年 奥格斯堡城发行的《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
· 1508年 《巴西探险记》出版发行
· 1568—1604 以《德国特别新闻》和《巴比新闻》最为著名
四、定期性印刷新闻的出现
· 1609年,德国境内出现两种周报:沃尔芬比特尔的《通告—报 道或新闻报》以及斯特拉斯堡的《报道》 · 1615年,艾莫尔在法兰克福创办《法兰克福报》,因每期有数 条新闻,被视为世界第一家真正的报纸,艾莫尔也被视为德国报 纸之父。 · 1650年,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新到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 界上第一家日报 · 1660年,《莱比锡新闻》世界上最早的第二张日报。
德国,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难解之谜。
特殊的标本:奇特的历史反差
世界报业发源地与近代落后的传播业之间的反差
(1)世界近代传播事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近代印刷术和定期性新闻刊 物最早在德意志出现 (2)1618—1648年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之后,在长期封建专制的重压下, 德意志新闻事业衰落
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中的一般轨迹与德国新闻事业 无缘
富格尔家族
富格尔家族一译佛该尔家族,是15世纪到16世纪德意志著名的工 商业和银行业家族。早期主要经营纺织品,后因向中欧国家的君 主和诸侯出借巨额贷款而获得了许多矿山的开采权和货币铸造权, 16世纪初家族产业达到顶峰。富格尔家族的银行业取代了曾经辉 煌一时的美第奇家族的地位,在16世纪上半可说是基督世界最有 钱的家族。富格尔家族还从事对美洲的贸易,在秘鲁建立殖民区, 开采美洲的贵金属资源;并且贷款给帝王诸侯,赚取巨额的利息, 譬如最重要的债主——西班牙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 就为了在1519年被选帝侯选举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向富格尔商 借了巨额贷款,开始他长达37年的借贷生涯。富格尔家族因此从 查理五世手上,获得丰厚的利权与特许权,并把金融周转中心设 在南尼德兰的安特卫普(16世纪欧洲的贸易金融中心),把资金 投资在欧洲各地利润较高的事业。

德国新闻史

德国新闻史


德国的报纸平时版和周末版价格不同,上面写 着平时版1.3欧,周六1.5欧。 • 德国这种典型的欧洲国家,该休息了必然休息, 周末商店全关门,逛街的只能瞪大眼睛往橱窗里看, 因此周六的报价就很贵。 • 周末的欧洲成为法定家庭日——在家陪家人, 大家没有去的地方,就去公园散步,生活无聊至极。
• 《慕尼黑信使 报》,4开小报, 版面很干净,有 点《新京报》的 风格。
德国新闻史
• 一、简单的德国史
• 公元843-911年,路易之后的 加洛林王朝(911-919年过渡 性质的康拉德一世) • 919-1024年,萨克森王朝 • 962年起获得“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的国号 • 此后这个国号下德国经历三四个王朝的更迭,并不 是一个实在的“国家”。最后退位的皇帝来自哈布斯 堡王朝。
• 《西德意志报》 • 1948年创刊, 出版的埃森,发行 量110万份左右

1952年《图片报》 日发行30万时的报纸 版面(6月24日)
图片报2004年4月13日头版新闻的标题
• 左上角的头版头条:每周40小 时的工作制度又回来了!该条 右下角将“35”划了个×。
• 该条右侧(头版二条)的标题 新闻:他们真的做了:第一个 克隆人(详见7版)。右上角为 广告 • 第二排左侧为报头:图片 • 第二排假头条的标题新闻:联 盟的强力前锋姆蓬扎(体育新 闻,详见12版) • 第二排真头条的标题新闻:和 当年的拉方丹一样(肩题): 疯女人刺死基民盟主席(详见2 版)

党性原则是报刊工作的最高原则,每星 期二党的政治局和星期三中央秘书处会议后, 宣传部门立即在柏林召开各大报总编辑吹风 会,传达党的指示,并通过他们用电报电话 通知各专区的报社。各报编辑部每天都能得 到关于报道口径、编排、字号、标题的具体 指示。 • 在西德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属于犯罪行 为,会受到安全部门的追究。建议看电影 《窃听风暴》,了解那时的情况。

9德国新闻史2

9德国新闻史2

规定好对每一个报道在预先设想好的历史发 展格局中的位置,每一条新闻都有预设的意义 和作用,被编织进某个重复的主题之中。 罗斯福继续进行着对南美和中美洲的小国 的有系统的掠夺。路透社从华盛顿了解到,洪 都拉斯像其他的中美洲国家一样,被迫在华盛 顿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它必须把 1946年以前所产的橡胶全部卖给美国。(1942 年8月5日 20点)
对比:默罗的现场报道《这里是伦敦》
我想我们马上就可以在近处听到大炮声了。 探照灯光正大致朝着这个方向移动。你将听到 两下爆炸声。听,来啦!这是在空中爆炸的, 不是大炮发出的轰响。我们可以想到在几分钟 之内,这一带可能会散落一些弹片。来啦,一 直在逼近„„现在,探照灯几乎就在头顶上搜 寻。你立刻就会听到更近的两下爆炸声。听, 来啦!那是剧烈的无情的爆炸声。
2
广播的宣传功能
广播使宣传变成政治集会 激发民族主义狂热情绪
3 宣传内容
①从民族社会主义到种族主义 起初宣传德国是“年轻的民族”,禁 止出现引起对战争产生恐惧的内容,但 不完全禁止伤亡报道。 逐步以种族主义替代民族社会主义。
实例: 突然,船尾翘了起来,翘出水面7到9 米,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船尾上直挺挺地耸立 着一位士兵,伸长手臂,做着德国式的敬礼。 我以前看到过不少金光闪闪的金属塑像、中世 纪骑士的雕像和传说中名人的雕像,但是,我 永远也不会忘记临死时行着德国礼的德军士兵 这一活的象征„„我们站在小岛上,连骨髓都 颤抖了,这是一位知道如何去死的德国士兵。 小岛上忽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我们以激动的 心情,唱起了“德国,德国统治全球”的歌。 对比: 用动物一词来称呼这些嘴唇浮肿、牙齿凸 突、鼻子扁平、头发蓬乱的人形魔鬼,还算是 对他们过誉了。
诽谤的例子:
(这是)罗斯福在阿根廷的暴徒军队的一个分支: 罗斯福先生是一位与犹大争夺世界统治权的候 选人。为了达到其卑鄙目的,罗斯福在阿根廷 雇了一位阴险的家伙:一位名叫塔博达的阿根 廷代理人。这位毫无尊严和廉耻心的家伙遵罗 斯福之命,建起了一家罪恶俱乐部。这伙罪恶 的歹徒的任务就是对德国在阿根廷的公使馆和 别的机构进行中伤诽谤。塔博达及其可恶的同 伙通过伪造文件和侵犯外交主权等手段,执行 着罗斯福先生制订的计划„„。如果德国的官 方代表牺牲在罗斯福匪徒们的密谋之下,那她 是不会无动于衷的。 (1941年9月19日21点)

德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德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定期刊物的出现 1615爱格诺尔弗· 艾莫尔在法兰克福创办了《法 兰克福报》,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艾莫尔也被人们称为德国报业之父。 1650出版商蒂莫休· 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了《新 到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1670-1790,德语地区先后出版3494种期刊, 超过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出版的期刊的总和。 二、封建势力压制报业发展
二、联邦德国的广播电视业 广播应为独立的事业,不受政府控制;广播应为公益 事业,不能依赖广告生存或受其危害。这就奠定了联 邦德国社会公营的广播电视体制的基础。 (一)公营的广播电视系统 1950.8各州广播电台联合起来成立了德国广播联盟 (ARD) 1967,联邦德国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政府对电视台的干预很少,节目内容和技术问题均由 专家负责。 社会公营广播电视系统在联邦德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一、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报刊 《总汇报》——商业性报纸 《科伦日报》——仅次于《总汇报》大报 《莱茵报》——德国第一家具有广泛影响的资 产阶级反对派报纸,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直 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仍然没有出现一份能够 影响全欧洲的大报。 《法兰克福报和商报》——商业性报纸,国内 有影响的大报。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柏林日报》——1871由莫斯创办,德国第一 份廉价报纸。 《柏林地方通讯》——1883年,廉价报纸。 同英、美、法各国的廉价报纸相似,这类报纸 以社会新闻、娱乐材料和广告为主要内容,以 社会下层为发行对象。形式生动活泼,价格低 廉。 1890俾斯麦下台,“反社会党人法”被废除, 报业的主体是党报,其中德国社会民主党拥有 最多的报纸。与此同时,商业性的大众化报纸 也迅速崛起。

外国新闻传播史德国整理

外国新闻传播史德国整理

第四节德国新闻传播史一、早期现代报刊1)1615年,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Frankfurter Jouranl,周报),被视为德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的报纸”2)1650年书商里兹在莱比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新到新闻》,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1682年,奥·门克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家科学杂志《学术纪事》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1、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除了教会的审查制度之外,从1524年起,德国各邦国政权陆续建立书报检查制度。

2、1815—1918年,霍亨索伦王王朝被迫缓慢地放宽新闻出版政策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1)1919年在魏玛城通过宪法,规定:每个德国人在一般法律的范围内,都有权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以及其他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2)共和国时期新闻出版自由基本得到了保障,德国的新闻传播业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全面发展的机会。

4、1933-1945年,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政策5、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制1949年5月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限制公民订阅外国报刊的权利、禁止收听电台和其他广播、制定违禁文学作品的官方名单以及政府根据政治观点分配新闻纸限额、停止提供新闻来加以控制等等,都是宪法所不允许的。

三、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1、神圣罗马帝国后期,新闻传播业缓慢发展1)1704年,一位姓福斯的出版商创办了他的的小报,1772年改为日报,即《福斯报》,出版到1934年2)一位姓施本纳的出版商传播《施本纳报》,出版至1874年。

3)民营小报中,有德国姓科塔的出版家族于1798年创办的《总汇报》2、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1)1842-143年在科隆出版的《莱茵政治、工业和商业日报》,简称《莱茵报》(政治性报纸),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马克思参与了该报的创办并是该报后期实际上的主编,但出版不久便被当局查封。

外国新闻史 德国新闻史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借鉴

外国新闻史 德国新闻史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借鉴

外国新闻史德国新闻史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借鉴德国新闻史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借鉴德国是欧洲大陆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在新闻领域,德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从德国新闻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德国新闻史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借鉴。

一、德国新闻史概述德国新闻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德国各地的报纸开始出现。

18世纪末,德国的报纸数量增加了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弗兰克福汇报》和《柏林日报》。

19世纪初,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德国的报纸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时期的代表性报纸有《汉堡通讯》和《科隆新闻报》等。

20世纪初,德国的新闻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政府开始控制媒体,限制新闻自由。

1920年代,德国的新闻业逐渐恢复了自由,但是在1933年纳粹上台后,德国的新闻业再次受到了政府的控制。

二战结束后,德国的新闻业开始逐渐恢复自由,成为了一个独立、自由的行业。

二、德国新闻史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借鉴1. 新闻自由的重要性德国新闻史告诉我们,新闻自由是一个民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德国的历史上,新闻自由曾经多次被政府限制和控制,但是最终还是得以恢复。

这说明,新闻自由是一个必须争取和捍卫的权利。

在中国,新闻自由的现状仍然不够理想,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实现。

2. 媒体的独立性德国新闻史中,媒体的独立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德国,媒体的独立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这种独立性使得媒体能够真正地履行其监督和报道的职责。

在中国,媒体的独立性仍然需要加强,以确保媒体能够真正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3. 媒体的专业化德国新闻史中,媒体的专业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德国,媒体的专业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这种专业化使得媒体能够真正地履行其报道和分析的职责。

在中国,媒体的专业化也需要加强,以确保媒体能够真正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4. 新闻教育的重要性德国新闻史中,新闻教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德国新闻史

德国新闻史
30
第三十页,共39页。
4 宣传方法(fāngfǎ):灌输和煽情
①灌输和恐吓 ②重复和变化(biànhuà) ③预设新闻价值
31
第三十一页,共39页。
变化(biànhuà)中的重复和重复中的变化 (biànhuà)
• 讥讽的使用: • 在德国人进入卢森堡一周年之际,流亡在
外的一位卢森堡女公爵在英国电台发表了讲话。 她找了一些可笑的借口,证明她和她的政府从 卢森堡出逃是职责和荣誉的要求……不用说,要 是这伙可爱的民主逃亡者之中没有荷兰的威廉 明娜女王,那就算不上一支十全十美的逃亡队 伍。为了加重分量,这位女公爵事后又在以空 话连篇而著称的英国电台里发表了至少(zhìshǎo) 两次谈话。 (1941年5月11日)
10
第十页,共39页。
• 李天祥 赵友萍《法庭 (fǎtíng)上的胜利》
• 萨皮罗《在〈新莱茵报〉 编辑部》
11
第十一页,共39页。
• 茹科夫:《马克 思在布鲁塞尔 (bù lǔ sāi ěr)被 捕》
12
第十二页,共39页。
欧洲革命如火如荼
巴黎(bā lí)二月起义
柏林(bǎi lín)三月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xīnwén)实践
1 创办或主编报刊(bàokān):1842年10月《莱茵报》、1844年 《德法年鉴》、1848年《新莱茵报》、1851年《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
2 指导和参与编辑工人报刊(bàokān),如《北极星报》 3 为资产阶级民主派报刊(bàokān)写稿, 如《新奥得报》、
4
第四页,共39页。
海涅的记者(jìzhě)生涯
• 开始为《总汇报》写通讯时,态度温 和,以报道法国艺术为主,不久便转向政 治性报道,抨击普鲁士王朝(wángcháo)。

第十章 德国新闻事业

第十章  德国新闻事业

• 1950年,西德公共广播联合组织——德国公共 广播联盟就成立了。
• 1960年,德国之声电台成立,总部设在德国西部 的科隆。
• 1984年元旦,西德私营电视台PKS正式开播,成为 德国第一家私营电视台,1985年改名为Sat.1电视 台,这是西德第一家通过卫星传输信号的电视台。
• 二、东德的新闻事业
• 法西斯政权对报业实行了全面的控制。
• 一是镇压其他政党的报纸,接管商业报团。 • 二是废止新闻自由,建立全国统一的新闻宣传钳制
机构。 • 接着,颁布所谓的“新闻记者法”,其中规定:编辑
部成员必须经戈培尔接见后才能任用,一般记者必 须是雅利安人种的德国公民,凡信奉马克思主义或 有其他“政治上有害行为者”不得从事新闻工作。
困难,工作人员由七八百人减为70人,发行量降为2万多份。
柏林市党的机关报《柏林日报》1990年脱离统一社会党,
成为同外资合营的私人企业。其他地方党报也纷纷改成独
立的民办报纸,有的还改换了报名。
• 1952年,东德设立国家广播委员会,主管广播电 视事业。
• 1989年12月,受政局剧变的影响,东德的国家广 播电视委员会被取消,东德的广播电视机构从政府 机构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新闻机构。

1989年,东欧政局发生剧变。这年10月,东德反对派鼓
动民众上街游行示威,报刊上不断出现攻击社会主义,要求
统一社会党下台的言论。1990年2月,统一社会党改名为民
主社会主义党,但依然在3月大选中失去执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界思想日趋混乱,各寻出路。1990
年3月,《新德意志报》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党的报纸,但经济
• 德国是欧洲最早开办广播的国家之一。1923年 10月,柏林的广播公司开始播出定时的无线电广播, 标志着德国广播的诞生。

德国新闻传播事业

德国新闻传播事业
两德统一后:民主德国1992年起建立商业广播电视台。
A.大众化报纸兴起 B.重要报人/报团 C.一战中的新闻宣传
A.大众化报纸兴起
德国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和英美法有 所不同。联邦德国至今没有全国性的报业中 心。报纸绝大部分为商业报纸。
B.重要报人/报团
莫斯(报团) :《广告电讯报》《柏林日报》 奥古斯特·谢尔(报团) : 《柏林地方新闻》 乌尔斯泰因(报团) : 《柏林画报》 《柏林
报刊的使命
认为报刊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 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 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喉舌。人民的信任是报 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报刊的作用
认为报刊的最大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 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 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 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杂志能更广泛 地研究各种事件。
2、定期刊物的出现
最早的定期出版物:1609年《通告—报道或 新闻报》、《报道》(周报)
《法兰克福报》: 1615艾莫尔(德国报业之 父),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新到新闻》: 1650,里兹赫,莱比锡,德国 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吕岑战役
1632年11月18日来自杜克斯的消息。 前天梅克伦堡公爵阁下(华伦斯坦)与瑞典国
(2)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
A.前期办报思想(自由报刊思想) B.后期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A.自由报刊思想
报刊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仲裁力 量。报刊当是政治因素,但不是官方因素, 不以官方意志为出发点,是市民的因素,但 不直接和个别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能够理 智地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在 自由报刊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同样可以批 评对方,是“权利平等”的关系。

德国新闻传播史

德国新闻传播史

(四)1933 —1945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政策 1933年2月,宪法规定新闻自由暂时中止,对报刊、 广播和电影进行集中控制。
1933年5月,纳粹宣传部长 戈培尔指挥焚烧各种被法西 斯认为“不利于人民教育” 的犹太人书籍。
约瑟夫· 戈培尔
(五)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制 1949年2月,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第五条规定:“每个人都享有以语言文字或形象发 表和传播其意见,以及不受阻挠地从可利用的一般 信源获得信息的自由权利。保护新闻自由以及广播 和电影的报道自由,不得进行新闻检查”, 苏联军队占领的德国东部,1949年10月实行社 会主义新闻体制,德意志统一后,统一实行原联邦 德国的法统。
德国与意大利的新闻传播史
小组成员:邹美连、肖付双、赵睿、聂菁、 朱飞艳、田永燕、王丽、李芳。
德国新闻传播史
一、早期的现代报刊
1609年,在斯特拉斯堡和奥格斯堡出现每周定期 出版的单条印刷新闻纸。
1615年,艾莫尔(E.Emmel)创办《法兰克福新 闻》(Frankfurter Journal,周报),因为该报每期刊 登数条而不是一条新闻,于是被视为德国,也是世界 上最早的“真正的报纸”。
电 1980年贝卢斯科尼将其所属的20多家地方电视台联合为 视 “电视五频道”为意大利第一家全国性民营电视台。
1990年,议会通过“公共和私人广播电视体制之规定”, 于是形成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与菲宁维斯特两大集团的竞
七、意大利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晚 历史悠久、具有代表性、较为严肃,属于RCS媒介集 邮报》团。每天48-56版,日平均发行量65.5万份 《共 新一代的主要代表报纸,开本略小,彩色印刷,风格相 和国 对活泼。现在每天56版,日平均发行量60.6万份,隶 报》 属于快报出版集团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 德国新闻事业史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  德国新闻事业史

要使人们不要再总是过分客气地对待党内的官吏——自 己的仆人,不要再总是把他们当作完美无缺的官僚,百 依百顺地服从他们,而不进行批评。 ——恩格斯
德国现代报业
一、现代报业的开端 德国(还有日本)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这 是和英、美、法三国有所不同的。
德国最早的拥有多家报纸的报团: ( 莫斯报团、谢尔报团、乌尔斯泰因报团。 )
( 1871年 )报业主莫斯( 莫斯 )创办的 ( 《柏林日报》 )是当时德国廉价报纸的代 表。不过,因为德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相对滞 后,所以近代报业史上并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阶 段。
六、《社会民主党人报》等无产阶级党报
一、合并前的两党机关报
拉萨尔派
爱森纳赫派
《社会民主党人报》
《人民国家报》 第一国际在德国的机关报
重要期刊
《明镜》——是德国最有影响的新闻周刊,政治上中间偏左, 以严肃的政治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注重调查性报道,敢于揭 露政界和社会弊端,曾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德意志的民 主堡垒”。该刊这种不畏强权、嫉恶如仇的风格,被同行们称 为《明镜》风格。
一、广播电视的开端
(一)广播 1923年10月,汉斯· 布利多在柏林创办了第 一座广播电台(私营),主要用于播放音 乐和娱乐节目。
马克思认为,出版自由乃是人类精神的特权,是资产阶 级议会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 自由都将成为泡影。 无产阶级党报观念 报 刊 的 党 性 原 则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必须遵循以 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的党的政策纲领。在他们看 来,党的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 是党报进行宣传的最高准则。无产阶级政党的机 关报必须坚持党的立场,宣传党的策略纲领,贯 彻党的路线。 报刊不能放弃政治,绝对放弃政治的报刊是不存在 的。无产阶级首先需要的是政治机关报,而党的机 关报要由在党的队伍中进行斗争的人来编辑。

005-德国新闻事业史

005-德国新闻事业史

7、1615年,周报《法兰克福新闻》由爱格诺尔弗• 艾莫尔创办,每期刊登多条新闻,是世界上第一家 持续出版的新闻周报,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 报纸,该报发行到1902年,后人尊称艾莫尔为“德 国报业之父”。 8,1650年《新到新闻》(或译《收入新闻》 在莱 比锡创刊,创办人为书商蒂莫台斯•里兹赫,是德 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1670—1790年间,德语区前后出版了3494种报刊, 超过了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出版报刊的总和。
4、至1914年一战之前,德国形成 了以《柏林日报》、《柏林地方 新闻》及《柏林晨邮报》为核心 的大众化报团,即摩塞报团、谢 尔报团和乌尔斯坦因报团,其中 乌氏报团最大。 5、1916年,谢尔报团出现问题, 整个集团被矿业大王胡根堡买进, 逐渐成为最大的地方报团。在希 特勒上台前,拥有三家日报,九 家周刊;希特勒上台后,成为德 国唯一的报团,拥有报刊1600多 家,1930年左右直接控制或间接 控制德国报刊业的四分之一。
(四)一战到二战前 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以德国 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告终 1918年11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史称 “魏玛共和国”。 (五)二战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陷入一 片黑暗。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六)二战后 1948年,东西柏林正式分裂。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 家: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年10月3日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
为防止帝国时期议会随意废止自由权利的 情况,宪法规定重新实行书报检查必须得取得 修改宪法的2/3的多数。
(五)二战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使 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德国新闻事业史

德国新闻事业史

二、报刊首先出现在德国的原因
1、德国是最早发明和采用活字印刷技术的国家;
2、德意志地区的邮政系统发达;
3、德国封建统治势力薄弱。
三、封建势力对报业的压制
160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规定报纸出 版前须由教会或地方官检查;
★ ★ 弗里德里希一世时期,报纸出版需得到官方特许; ★
威廉一世即位后,加强了对报业的管制;
第四章 德国新闻传播事业史
第一节 早期报业的发展
一、定期刊物的出现
★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诞生于德国。

1609年,《通告——报告或新闻报》、《报道
》 1615年,《法兰克福报》第一张真正的报纸; 德国报业之父:艾莫尔 ★ 1650年,《新到新闻》,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 1682年,门克教授创办了德国第一份科学杂志 《学术纪事》
★ 第三任国王先是倡导新闻自由,随后实行严格的新
闻检查制度。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一、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报刊
★ 1798年,《总汇报》,商业性质,民主主义倾向; ★ 《科伦日报》、《知识界晨报》、《莱比锡日报 》 :自由主义色彩; ★ 《莱茵信使》:民主主义倾向,“人民之口,君主 之耳”; ★精神上的大斋期
德国新闻事业对我国的启示
1、国家政府的力量是报业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2、新闻观念、新闻体制、新闻运作、新闻技术, 最终是由经济决定的; 3、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动力,要求我们重视新闻 事业自身的利益;
4、创新精神是新闻与生俱来的品格; 5、要讲求新闻真实性的重要原则,真实是力量、 自信的体现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报业
•一、魏玛共和时期
•(一)政党报纸
•(二)商业性报纸

德国新闻史

德国新闻史
发达国家报业的产生和发展 ——德国篇 ——德国篇
赵玉桥
早期报业的发展
早期德国 定期刊物出现: 《通告——报道或新闻报》 通告——报道或新闻报》 《法兰克福报》(世界上第一份真正的 法兰克福报》 报纸) 德国报业之父:艾莫尔

封建势力压制报业发展 新闻检查 弗里德里希一世 弗里德里希大帝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二战后的德国报业
一、联邦德国 盟军管制时期 发展垄断进程 主要报刊《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 主要报刊《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 《南德意志报》 南德意志报》 二、民主德国的报业 苏军管制时期 发展进程
三、两德统一后的报业
一、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报刊 “德国的《泰晤士报》 “德国的《泰晤士报》” 拿破仑的战争 精神上的大斋期 大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德国报业 革命中的无产阶级报刊 《新莱茵报》 新莱茵报》 德国社会民主党报刊
两次大战期间的报业
一战前后的报业 大众化报纸兴起 一战中的德国宣传策略 两次大战间的报业 魏玛共和国 纳粹统治时期 二战期间的宣传

005-德国新闻事业史

005-德国新闻事业史

二、报业 ★
总体概况:历史反差大
1. 德国是近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播媒介的发源地。
德国曾经是十四、 十五世纪世界近代新闻传播 事业上发源地之一。 最早的近代印刷术和定期 性新闻刊物都最早在德意志出现。
1. 整个近代传播事业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
A. 战争:1618年至1648年德国三十年战争 B. 封建势力:长期封建专制的重压。德意志的新 闻事业极其脆弱,完全没有进化到资本主义新 闻市场阶段。
《新闻记者法》 :将犹太 人远远的排除在新闻活动 之外,同时还将所有的新 闻记者变为统治当局政治 意志的执行者。
1933年10月,德国颁布了《新闻记者登记 法》,该法规定:“各个新闻单位的负责人 必须由宣传部长直接任命;一般记者惟有符 合下列条件:(1)必须为德国人;(2)具 有公民权及管理的资格;(3)受过专门教育; (4)祖籍为纯种的雅利安人而未与其他各族 成员结婚者方可成为记者。
19世纪的新闻自由
1815年成立松散的德意志联邦以及1848年的 欧洲革命之后,德国一度拥有短暂的新闻出版 自由, 1874年德意志帝国颁布新闻出版法,禁止各 种书报检查和其他预防性措施。 帝国议会多次通过限制或废除新闻出版自由 的决议。1890年,俾斯麦逝世后,德国获得相 对自由的出版环境。
大众化报刊及报团的出现(一战前)
法西斯新闻事业体制的形成原因
1、国家政权的法西斯化 2、新闻界的法西斯化
《我的奋斗》
•“国家须以不屈不挠的决心来控 制这种通俗的工具,并使其为国家 和民族服务。” •“谎撒得大,就多少总有一些东 西会得到人们相信,因为广大人民 群众受大谎的骗比受小谎的骗更容 易„„”
法西斯德国的新闻政策
(1)反对:封闭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 全部报刊,禁绝全部公开的反对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德国文化概论结课小论文
摘要
德国是欧洲大国,它的许多产品比如电子设备、汽车、工业设计等都领先于世界水平,这得益于德国人的严谨和细致。

但是在新闻事业方面,德国却一直落后于英法等国,这是由于历史上的很多原因导致的。

德国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定期刊物的国家,但是由于国家长期的分裂、战争和黑暗统治,德国一直到16世纪末都处于落后的地位。

关键词:德国报业通讯社
一、封建时期
(一)定期刊物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是德国的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虽然每周定期发行,但是每次只有一条新闻。

后来相继出现了《法兰克福报》、《新到新闻》等,这些都是世界领先的报刊形式。

1670年至1790年,德语地区先后出现了3494中期刊,已经超过了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地区期刊出版的总和。

(二)封建势力压制
虽然德国办报理念超前,但是当时的德意志封建割据、邦国林立,政治上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即便政治混乱,但是统治者依然压制报刊印刷,禁锢人民的思想和言论。

1608年,神圣罗马帝国规定:报纸出版前必须由教会或者地方检察官检查。

18世纪,普鲁士国王为了维护自己的集权统治,只允许官方报纸《柏林特权报》发行,内容也基本是通告法令,其他报刊不允许出版。

1728年,政策有所放松,但是也只是各地方政府创办官报刊载商业新闻和广告。

当时德意志的另一个邦国奥地利也只有一份官报,其他报刊是禁止印刷的。

这一办法在德国延续了上百年,民办刊物无处容身,报业发展缓慢。

二、资本主义时期
(一)资产积极革命时期
1.资产阶级报刊
1789年,德国出现了一份有影响的商业性报刊《总汇报》,但是一直受到政治打压,1810年终于在奥格斯堡立足。

该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冲破帝国禁令,大量报道法国大革命消息,显示出自由的精神和民主倾向。

随后拿破仑一路攻陷至德国境内,出现了大批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报刊,如《知识界晨报》《莱茵信使》等。

好景不长,1814年拿破仑溃败,5年后德意志联邦议会制定书包检查令,规定只有《普鲁士国家通报》作为政府机关发言,其余报纸不得评论君王和议会,马克思称其为“精神上的大斋期”。

1848年3月,德国爆发资产阶级,各地纷纷办报。

但一年不到革命失败,民主报刊随之消失,封建势力开始了更为严厉的新闻管制,一切以官方为标准。

直至19世纪上半叶,德国仍然没有一份大报出现。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宰相,德国进入了28年的“铁血”统治时期。

8
年后德意志结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除奥地利)。

这一时期,国家统一、封建主义慢慢消除,加之后来的工业革命,传播技术日益发展,德国的报业逐渐繁荣。

《总汇报》、《科伦日报》等继续发展,廉价报纸《柏林日报》也应运而生。

1890年俾斯麦下台,“反社会党人法”被废除,德国报刊终于迎来完全自由的环境,商业化的大众报纸也迅速崛起。

2.无产阶级报刊
资本主义日益发展,工人队伍也不断壮大。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后,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也正在爆发。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办了第一份无产阶级日报《新莱茵报》。

《新莱茵报》不断宣传共产主义革命纲领和路线:对内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统一的德国;对外推行反沙皇俄国的战争。

《新莱茵报》的宣传极具特色,将理论与策略结合起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且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

(二) 20世纪的德国报业
1.两次大战期间的报业
19世纪末,现代大众报纸兴起,商业化报纸迅速发展,报业垄断组织逐渐出现。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报业的宣传战也配合的相当好。

政府在战争时期严格控制报刊内容,一战时期由直接隶属德军司令部的“作战新闻局”负责检查;二战时期纳粹统治下的报业更是造谣生事,煽动战争狂热。

纳粹媒介这种狂热的鼓噪和欺骗性宣传对德国民众有很强的蛊惑力,这种蛊惑人心的、煽动性的、欺骗性的宣传被后人视为一种典型的宣传模式,即“纳粹式宣传”。

2.二战后的报业
二战后德国分裂。

联邦德国报业迅速发展,并出现集中、垄断化趋势。

经过多年的竞争与兼并,至80年代,联邦德国形成10个大的报业集团。

民主德国的新闻业则是社会主义发展路线,建立党政机关报,各类专业性报刊杂志。

至80年代,民主德国出版日报39种,总发行量八百多万份。

1990年德国统一,新闻业重组改制,民主德国报业、报社全部转化为私有资产。

1995年出版的报纸总计有444种,总发行量约3240万份。

三、通讯社时代
1.沃尔夫通讯社
沃尔夫通讯社是德国通讯社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

沃尔夫通讯社业务发展极为顺利,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美联社签订三社四边协定,组成联环同盟。

沃尔夫通讯社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后置于俾斯麦政府控制下,改组为股份公司。

后来一战爆发,沃尔夫通讯社与欧洲其他地区失去联系,被迫终止国外业务。

一战后失去国外市场,二战时希特勒将其改组,沃尔夫通讯社就此消失。

2.其他通讯社
德新社是联邦德国最大的通讯社,由英美法三国新闻社组成。

德新社成立后,联邦德国很快出现了大量地方性和专业性的新闻社,如德意志电讯社、联合经济通讯社、基督教新闻社等。

德意志通讯社是民主德国唯一的国家通讯社,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比较权威的新闻发布机关。

两德统一后,德通社改为独立股份公司,影响力骤减。

四、德国新闻业不发达的个人观点
德国虽然在历史上有过闪光点,但是纵观全局,没有任何一家报社是连续发展一而惯之的。

大型报社都需要基础和读者,德国报纸繁多,但是没有一家能够拥有自己的历史血统,或者是独特的风格。

每个历史时期出现大量报刊,但是发展空间不足,政府打压激烈,报业链很容易断裂。

在英美法等国大力发展新闻业的时候,德国政局不稳,报业难以发展。

资本主义时期又遇到世界大战,风生水起的沃尔夫通讯社又被孤立于世界之外,发言权也服从于政党。

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德国新闻业无法像其他产业一样达到世界领先水准,在新闻业上出现了大国的短板。

参考文献:
1.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 程曼丽《传播学教程》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 尼尔波兹曼(美)《娱乐至死》 [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4.阿道司·赫胥黎(英)《美丽新世界》[M]王波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6月版
5.马歇尔·麦克卢汉(加)《理解媒介》[M] 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 2000年10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