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练习题
病毒学题库及答案

病毒学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0分)1.第一个提出病毒概念的是:贝杰林克(Martinus Beijerink)。
(病毒学之父)2.病毒的特点有:没有细胞结构、仅有一种类型的核酸、特殊的繁殖方式、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也没有核糖体、绝对的细胞内寄生。
3.病毒的对称性有: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复杂对称。
4.病毒的复制过程有:吸附、侵入、脱壳、病毒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装配和释放。
5.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6.昆虫病毒杀虫剂的缺点有:杀虫速度缓慢、病毒特异性强,寄主范围窄。
★7.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是:法国人Adolf Mayer 。
★8.病毒的宿主有:微生物、植物、动物。
★9.病毒的核酸类型有:双链DNA(dsDNA)、单链DNA(ssDNA)、双链RNA(dsRNA)、单链RNA(ssRNA)。
★10.病毒突变体的种类有:条件致死突变体、蚀斑突变体、抗原突变体、共变体、适应新宿主突变体。
★11.人畜共患的病毒有:流感病毒、狂犬病毒、朊病毒。
★12.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
★13.昆虫病毒杀虫剂的优点有:对人畜(人体、畜禽、鱼虾等)安全无害,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病毒的宿主特异性高、昆虫病毒使用后效果明显。
二.判断改错题(少了大约11题左右,10对10错,共15分)1.判断(描述)病毒的大小常用的单位是微米。
(×,微米→nm或Å)2.病毒分类系统中“种”作为最小的分类单位。
(√)3.病毒的突变只是指自发突变。
(×,病毒的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4.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流产感染,限制性感染和潜伏感染。
(√)5.HIV核心为两条单链DNA构成的双体结构,并含有反转录酶。
(×,DNA→RNA)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是一种由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学复习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复制周期2. 顿挫感染3. 缺陷病毒4. 干扰现象5. ts突变株6. CPE7. 包涵体 8. 干扰素 9.抗原性漂移 10.抗原性转变二、简答题1. 病毒有何主要特点?2. 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3. 简述ts突变株获得的条件及实际意义?4.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5.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DNA病毒科名称?6.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RNA病毒科名称?7. 病毒感染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8.简答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三、论述题1.试述病毒性疾病特异性预防措施和制剂。
2.举例说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及其特点。
3.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是什么?4.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复制周期:病毒增殖是复制,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复制一般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经过复制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
2.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内,细胞不提供酶、能量及必要成分,则不能合成病毒本身成分,或虽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与释放。
3.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如丁型肝炎病毒。
4.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5.ts突变株:就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
即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下则不能增殖。
这是因为ts 变异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或酶在较高温度下失去功能,故病毒不能增殖。
6.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园、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
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等。
7.包涵体:是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斑块,一般呈园形或椭园形,称为包涵体。
病毒学试题

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C.含有DNA和RNA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A.微米(μm)B.毫微米(nm)C.微微米(pm)D.毫微微米(fm)E.微微微米(am)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B.有包膜的病毒才有感染性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A.核衣壳B.核酸C.衣壳D.包膜E.壳粒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A.腺病毒B.风疹病毒C.正粘病毒D.弹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A.流感病毒B.腺病毒C.痘类病毒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A.核酸B.衣壳C.包膜D.神经氨酸酶E.血凝素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A.复制B.二分裂C.分枝D.减数分裂E.芽生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D.对脂溶剂敏感性E.免疫原性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C.构成病毒衣壳蛋白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C.脊髓灰质炎病毒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A.ECHO病毒B.麻疹病毒C.柯萨奇病毒D.腺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E.所有病毒对脂溶剂都敏感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A.突变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D.表型混合E.互补作用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A.交叉复活B.多重复活C.温度敏感性变异D.互补作用E.表型混合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A.含有DNA和RNAB.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C.含有核蛋白体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E.对抗生素敏感17.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A.能通过细菌滤器B.对抗生素不敏感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18.无包膜的病毒是:A.疱疹病毒B.披膜病毒C.流感病毒D.腺病毒E.狂犬病病毒【B型题】A衣壳B核酸C包膜D核衣壳E壳粒19.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B20.保护病毒核酸的是:A21.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D22.电镜下可见的病毒形态学最小单位是:E23.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CA裸露20面体对称型B裸露螺旋对称型C有包膜20面体对称型D有包膜螺旋对称型E复合对称型24.流感病毒是:D25.肠道病毒是:A26.噬菌体:E27.单纯疱疹病毒:CA有包膜RNA病毒B无包膜RNA病毒C有包膜DNA病毒D无包膜DNA病毒E缺陷病毒: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A29.丁型肝炎病毒:E30.乙型肝炎病毒:C31.腺病毒:32戊型肝炎病毒:BA 正粘病毒科B 副粘病毒科C 披膜病毒科D 肝DNA病毒科E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33.麻疹病毒属于:B34.流感病毒属于:A35.甲型肝炎病毒属于:E36.风疹病毒属于:C37.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X型题】38.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病毒有:A.腺病毒B.流感病毒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39.螺旋对称的病毒有A.麻疹病毒B.狂犬病病毒C.副流感病毒D.柯萨奇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40.有包膜的病毒是:A.HIVB.EB病毒C.柯萨奇病毒D.ECHO病毒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41.无包膜病毒有A.森林脑炎病毒B.腺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巨细胞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42.病毒非遗传性变异包括:A.互补作用B.加强作用C.基因重组D.表型混合E.基因突变43.有关包膜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出芽释放B.包膜上多有刺突C.包膜含有宿主细胞膜的化学成分D.对脂溶剂敏感E.易侵入肠道并在肠粘膜细胞中增殖44.关于病毒复制叙述正确的是:A.只能在活细胞内复制B.从宿主细胞获得能量C.复制过程中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和传染性D.早期蛋白能抑制宿主细胞核酸与蛋白质合成E.晚期蛋白是病毒的结构蛋白45.病毒复制周期包括:A.吸附穿入B.脱壳C.生物合成D.形成始体E.装配与释放46.持续感染类型包括:A.隐性感染B.潜伏犬感染C.慢发病毒感染D.急性感染E.慢性感染47.能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脊髓灰质炎病毒B.风疹病毒C.巨细胞病毒D.HIVE.柯萨奇病毒B组48.测定病毒在组织培养中增殖的指标是:A.PFUB.细胞融合C.CPED.培养液PH的变化E.红细胞吸附49.预防病毒病获得成效的疫苗是:A.小儿麻痹疫苗B.流感疫苗C.乙肝疫苗D.牛痘苗E.风疹疫苗二、名词解释1.复制周期:病毒增殖是复制,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学总论习题(带答案)

病毒学总论习题(带答案)病毒学总论习题一、单选题1.病毒的形态哪种多见:A.球形B.杆状C.丝状D.蝌蚪形E.弹头形2.病毒核衣壳中核酸外面包绕一层结构称()A.细胞膜B.包膜C.衣壳D.外膜E.微荚膜3.某些病毒核衣壳外的一层结构称:A.细胞膜B.包膜C.衣壳D.外膜E.微荚膜4.测量病毒的大小单位是:A.mmB.cmC.umD.nmE.dm5.病毒严格胞内寄生是因为:A.在细胞外抵抗力弱B.体积小,结构简单C.只含单一核酸D.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及细胞器,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E.以上均不是6.下述哪一种结构就是病毒颗粒:A.核酸B.核衣壳C.衣壳D.包膜E.微粒7.病毒的增殖方式是:A.二分裂法B.多分裂法C.芽生D.复制E.以上均不是8.病毒抵抗力特点是:A.耐冷又耐热B.不耐冷、不耐热C.耐热不耐冷D.耐冷不耐热E.以上均不是9.病毒的垂直感染是指通过哪种途径感染:A.皮肤粘膜B.呼吸道C.消化道D.接触E.经过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感染10.最简单的病毒结构是:A.核酸+衣壳B.核酸+衣壳+包膜C.核衣壳+包膜D.核酸+包膜E.以上都不是11.下列能通过滤菌器的微生物是:A.病毒B.螺旋体C.放线菌D.真菌E.细菌12.下列属于非细胞型生物的是:A.病毒B.螺旋体C.放线菌D.真菌E.细菌13.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A.DNA和RNAB.DNA或RNAC.DNAD.RNAE.蛋白质14.病毒的基本结构是:A.核心B.衣壳C.核心+衣壳D.包膜E.核心+衣壳+包膜15.以下哪种微生物对抗生素不敏感:A.支原体C.病毒D.立可次体E.细菌16.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A.分裂B.分泌C.分化D.释放E.分解17.病毒以何种方式增殖:A.二分裂法B.复制方式C.裂殖方式D.芽生方式E.分枝繁殖18.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C.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培养D.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E.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19.研究病毒大小和形态的方法不包括: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法C.超速离心法D.超滤膜法E.电离辐射与X线衍射法20.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C.病毒D.螺旋体E.细菌21.只有单一核酸物质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B.真菌C.病毒D.螺旋体E.细菌22.属于病毒辅助结构的是:A.核心B.衣壳C.核心+衣壳D.包膜E.核心+衣壳+包膜23.有关病毒包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病毒合成B.细胞内合成C.宿主细胞核膜或胞膜D.宿主细胞合成E.A+B24.病毒包涵体是: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形成的斑块B.位于胞核或胞质内嗜酸性或嗜碱性C.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查见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25.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A.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B.直接杀伤细胞内的病毒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抑制病毒复制D.杀伤细胞外的病毒E.以上均不是26.病毒的灭活是指病毒在理化因素作用下失去:A.抗原性B.传染性C.血凝特性D.诱生干扰素的能力E.细胞融合特性27.病毒侵入血流可引起: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D.病毒血症E.脓毒血症28.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A.使用抗毒素B.使用抗病毒化学疗剂C.使用中草药D.使用疫苗E.使用抗菌药物29.不能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是:A.鸡胚培养B.动物培养C.组织培养D.器官培养E.固体培养基接种30.病毒水平感染的途径不包括:A.经呼吸道感染B.经消化道感染C.经胎盘感染D.媒介节肢动物叮咬感染E.动物咬伤31.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A.病毒外毒素的致病作用B.病毒内毒素的致病作用C.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D.病毒产生有毒性酶类E.病毒能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2.人类传染病多由哪类生物引起:A.细菌B.病毒C.螺旋体D.支原体E.真菌33.病毒的灭活是指病毒在理化因素作用下失去:A.抗原性B.传染性C.血凝特性D.诱生干扰素的能力E.细胞融合特性34.在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A.IgGB.IgMC.IgAD.SIgAE.以上均不是35.病毒感染标本采取与送检原则不包括:A.尽早采集B.迅速送检C.根据不同病程送检不同标本D.标本注意保温E.根据感染部位采取不同标本36.保护核酸不被核酸酶破坏的是:A.核酸B.衣壳C.包膜D.壳粒E.刺突37.能吸附宿主细胞协助病毒侵入细胞的部分是:A.核酸B.衣壳C.包膜D.壳粒E.刺突38.组成病毒核心的是:A.核酸B.蛋白质C.酶D.糖蛋白E.脂类39.组成病毒衣壳的成分是:A.核酸B.蛋白质C.酶D.糖蛋白E.脂类30.易被乙醚、氯仿等溶解破坏的成分是:A.核酸B.蛋白质C.酶D.糖蛋白E.脂类41.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是:A.抑制病毒的释放B.阻止病毒吸附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D.直接灭活病毒E.抑制和中和病毒的致病作用42.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A.直接杀死病毒B.阻止病毒的释放C.阻止病毒的生物合成D.阻止病毒吸附易感细胞E.阻止病毒脱壳43.与病毒对宿主直接作用无关的是:A.影响细胞生命活力B.形成包涵体C.细胞转化D.细胞调亡E.引起免疫病理损害44.病毒感染与水平传播无关的是:A.经皮肤传播B.产妇经产道感染新生儿C.医源性传播D.经眼结膜传播E.经粘膜传播45.病毒侵入细胞内,但不能大量增殖,不出现临床症状,此类感染称:A.亚急性感染B.慢性感染C.潜伏性感染D.慢发感染E.隐性感染46.关于干扰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对抗一种病毒活性B.抑制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C.直接杀伤病毒D.作用具有特异性E.由宿主细胞产生47.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A.细胞溶解B.细胞融合C.细胞转化D.包涵体形成E.以上均可48.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毒感染细胞何种结构有诊断意义:A.细胞溶解B.细胞融合C.细胞核固缩D.包涵体E.细胞内空泡49.病毒感染垂直传播是指:A.经皮肤传播B.经胎盘、产道或乳汁传给胎儿或婴幼儿C.医源性传播D.经眼结膜传播E.经粘膜传播50.在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实验中,对哪种抗体的检测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A.IgGB.IgMC.IgED.IgAE.IgD51.可直接观察到病毒体大小的方法:A.电镜观察法B.光镜观察法C.X线衍射法D.超速离心法E.超过滤法52.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病毒引起的细胞损伤现象是:A.形成包涵体B.染色体畸变C.胞膜出现新抗原D.稳定状态感染E.病毒基因与细胞染色体整合53.下列与病毒感染防治无关的是:A.干扰素B.疫苗C.抗生素D.抗病毒血清E.中草药54.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实验方法不包括:A.光学显微镜检查B.电子显微镜检查C.血清学检查法D.革兰染色法E.病毒基因检查二、多选题:1.干扰素的种类有:A.α干扰素B.β干扰素C.γ干扰素D.δ干扰素E.ε干扰素2.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积微小以nm作为测量单位B.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细胞器C.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必须易感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E.对抗生素不敏感3.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以下各个阶段:A.吸附B.穿入C.二分裂D.生物合成E.成熟释放4.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是:A.动物接种B.接种于固体培养基C.鸡胚培养D.接种于液体培养基E.组织培养5.病毒衣壳的作用是:A.保护核酸B.能吸附易感细胞C.具有抗原性D.与病毒增殖有关E.能传递遗传信息6.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A.病毒在易感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溶解死亡B.病毒引起易感细胞发生恶性转化C.释放热原质引起发热反应D.病毒引起机体免疫损伤E.引起易感细胞膜改变7.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有:A.广谱抗病毒作用B.抑制细胞分裂C.引起宿主细胞膜改变D.免疫调节作用E.抗肿瘤作用8.病毒标本的送检注意事项为:A.应立即送检B.应立即床边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C.若污染标本可加适量抗生素处理D.病变组织可置于50%甘油盐水中送检E.若标本不能及时送检可放置-70℃冰箱内保存。
病毒学各论习题 有答案

病毒学各论习题一、单选题1.造成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型别多B.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C.甲型流感病毒形成了新的亚型D.流感病毒抗原性不强E.以上均不是2.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沿神经传播B.经口感染C.经呼吸道传播D.经淋巴传播E.经皮肤感染3.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昆虫叮咬吸血B.呼吸道C.输血—注射D.粪—口途径E.经产道感染4.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型肝炎一般不能转为慢性也无慢性带菌者B.各型肝炎病毒均可经血源传播C.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和注射传播D.戊型肝炎患者多数出现黄疸E.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最危险的传染源5.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是:A.蝇B.虱C.蚤D.革螨E.蚊6.可在人体CNS细胞内增殖而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狂犬病病毒D.森林脑炎病毒E.登革病毒7.防治狂犬病的措施错误的是:A.捕杀病犬B.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时处理清洁伤口C.及时隔离病人D.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早接种狂犬疫苗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可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8.引起小儿麻痹症病原体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B.柯萨奇病毒C.埃可病毒D.轮状病毒E.新型肠道病毒9.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是:A.乙型流感病毒B.甲型流感病毒C.丙型流感病毒D.甲乙丙型流感病毒E.乙丙型流感病毒10.多次患流感的原因是:A.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B.有不同亚型病毒因子的流行C.病毒抗原性弱D.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E.以上均不是11.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由哪种物质决定:A.核酸B.膜蛋白C.核心抗原D.刺突E. 脂类12.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C.鼻病毒D.流感嗜血杆菌E.腺病毒13.新生儿不易患麻疹是因为: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自然被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人工自动免疫14.为了预防麻疹,对半岁以上的儿童均进行:A.注射母亲全血B.注射丙种球蛋白C.注射麻疹恢复期血清D.服用中草药预防E.注射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15.密切接触麻疹患者的儿童可注射:A.麻疹减毒活疫苗B.抗毒素C.类毒素D.胎盘球蛋白E.转移因子16.关于腮腺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有多个血清型B.减毒活疫苗有明显预防作用C.经呼吸道传播D.免疫力持久E.多侵犯儿童17.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是:A.鼻咽分泌物B.眼分泌物C.粪便D.尿液E.血液18.我国目前特异性预防脊髓灰质炎采用:A.亚单位疫苗B.减毒活疫苗C.灭活疫苗D.多肽疫苗E.基因工程疫苗19.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途径:A.皮下B.皮内C.口服D.肌肉E.鼻腔20.以下哪种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根本措施:A.隔离患者B.消毒患者排泄物C.保护水源D.加强饮食卫生E.疫苗接种21.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是RNA型病毒B.加热100℃10min可灭活C.完整病毒球型即Dane颗粒D.易转变为慢性肝炎E.输血和注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22.血源中HBsAg--,但仍发生输血后肝炎,可能为哪种病毒引起:+,HBeAg+,说明病人为:A.获得了免疫力B.无传染性C.恢复期D.无症状携带者E.具有传染性24.乙型肝炎病后有免疫性的指标是检出下列哪项:A.抗-HBc C.抗-HBe +抗-HBs+抗-HBs +HBeAg2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A.粪-口途径传播B.经输血传播C.泌尿道传播D.蚊叮咬传播E.垂直传播26.对机体起主要保护作用的HBV的抗体是:A.抗-HBcB.抗-HBsC.抗-HBeD.抗-HBc和抗-HBsE.以上均不是27.关于HBV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症状携带者多B.可有肝外损伤C.与原发性肝癌有关溶肝细胞能力强 E.转为慢性肝炎者较多28.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B.可水平感染C.可垂直感染D.可为隐性感染E.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免疫力29.下列哪种动物是乙脑最主要的传染源:A.马B.牛C.鸟D.羊E.猪31.下列哪项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A.注射干扰素B.接种丙种球蛋白C.防鼠灭鼠D.防蚤灭蚤E.防蚊灭蚊32.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蚊B.蝇C.蚤D.虱E.白蛉病毒可能与哪种病症有关:A.肝癌B.结肠癌C.肺癌D.胃癌E.鼻咽癌34.能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最严重损害的疾病是:A.水痘B.带状疱疹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艾滋病E.巨细胞病毒性肝炎35.关于肠道病毒共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体积较小呈球型B.核心为单体RNA,无包膜C.耐酸、耐乙醚D.只引起肠道病变E.多通过消化道传播在肠细胞中增殖36.青春期患流行性腮腺炎时较常见的并发症是:A.心肌炎B.肺炎C.肝炎D.肾炎E.睾丸炎37.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血清型B.是DNA病毒C.不引起病毒血症D.隐性感染少见E.可引起肢体麻痹38.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传播方式主要是经粪-口感染B.极个别患者可发生延髓麻痹C.可形成二次病毒血症D.极少数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E.受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肢体松弛性麻痹后遗症39.关于甲型肝炎病毒叙述哪些是错误的:A.为单股RNA型病毒,无包膜B.经口感染C.病毒形态为球形D.加热60℃30min可灭活E.通常可完全恢复,不转为慢性肝炎40.下列哪种因素不能灭活乙型肝炎病毒:℃ 10min %次氯酸钠%漂白粉42.抗-HBe+说明:A.病毒复制血清有传染性B.复制速度减慢,但无保护作用C.有保护作用,预后良好消失,血清无传染性E.以上均不能确定,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43.肝细胞内HBV的杀灭主要依靠:A.抗-HBsB.抗-HBcC.细胞免疫D.抗-HBeE.补体型单纯疱疹病毒可能与哪种疾病有关:A.宫颈癌B.唇癌C.皮肤癌D.肺癌E.肾癌46.生殖器疱疹与下列哪些病毒有关: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I型D.单纯疱疹病毒II型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47.有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病毒的持续性感染B.儿童期引起水痘C.属于DNA病毒D.成人期引起带状疱疹E.可通过呼吸道感染48.通过性接触或吸毒共用污染注射器传播的病毒是: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埃可病毒E.轮状病毒49.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存在部位是:A.抗原B.衣壳C.包膜D.壳粒E.刺突50.流行性感冒是:A.急性感染B.慢性感染C.潜伏感染D.慢发病毒感染E.顿挫感染51.感染哪种病毒不易获得持久的免疫力: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乙脑病毒D.甲肝病毒E.腮腺炎病毒52.以下最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乙脑病毒D.甲肝病毒E.腮腺炎病毒53.流感病毒最易变的结构是:A.核蛋白蛋白多聚酶 D.乙型流感病毒的HAE.甲型流感病毒的HA54.预防麻疹流行的最好方法是:A.注射胎盘球蛋白B.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C.注射病人恢复期血清D.注射成人全血E.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55.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A.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B.神经氨酸酶C.血凝素D.核蛋白和M蛋白的抗原性E.流行病学特征56.未接种麻疹疫苗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应及早:A.服用抗生素B.服用中草药C.注射恢复期血清D.注射母亲全血E.注射麻疹疫苗57.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A.粪-口途径传播B.经两次病毒血症C.造成肢体痉挛性瘫痪D.多表现为隐性感染E.易感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58.引起肢体弛缓性麻痹的病毒是:A.肠道病毒70型B.肠道病毒72型C.轮状病毒D.埃可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60.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A.鼻咽分泌物B.血液C.粪便D.尿液E.唾液61.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性不正确的描述是:A.病后对病毒有牢固的免疫B.抗体主要是SIgA、IgG、IgMC.病后对不同型病毒有牢固的交叉免疫D.中和抗体在体内维持甚久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63.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单股RNAB.双股RNAC.双股线状DNAD.双股环状DNAE.单股DNA64.关于HAV,错误的是: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C.隐性感染多见D.对乙醚、氯仿脂溶剂不敏感E.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66.可抵抗HBV感染的抗体主要是:67.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68.与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无关的途径是:A.分娩和哺乳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性接触E.粪-口69.与消化道传播有关的肝炎病毒有:、HEV 、HCV、HDV、HFV、HGV 、HBV 、HDV、HGV 、HDV、HEV 70.目前可经人工自动免疫方法预防的肝炎病毒有:、HEV 、HCV、HFV、HGV 、HBV、HDV 、HDV、HGV 、HDV、HEV病原体是:侵犯的主要细胞是:细胞+T细胞+T细胞细胞-T细胞的传播方式不包括:A.性接触传播B.输血传播C.垂直传播D.食品传播E.血制品传播75.临床筛查AIDS常用:测定HIV抗体测定HIV 测定P24 D. CD4+T细胞培养分离HIVE. CD4+T细胞感染的特点错误的有:A.潜伏期较长B.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C.并发肿瘤D.易并发机会性感染E.不会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7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A.登革病毒B.乙型脑炎病毒C.立可次体D.出血热病毒E.脑膜炎双球菌78.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三带喙库蚊B.蜱C.白蛉D.按蚊E.伊蚊79.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是:A.库蚊B.按蚊C.伊蚊D.幼猪E.家畜80.经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毒是:A.狂犬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麻疹病毒 E.乙肝病毒81.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A.乙型脑炎病毒B.狂犬病毒C.汉坦病毒D.登革病毒E.乙肝病毒82.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B.注射大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C.清创+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D.清创+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E.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83.被狂犬咬伤的病人处理措施以下哪项无关:A.用20%的肥皂水或%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伤口%的酒精及碘酒涂擦 C.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作局部浸润注射 D.注射狂犬病疫苗 E.注射大量抗生素二、多选题的特点是:A.具有免疫原性B.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C.容易在血循环中检出D.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E.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c常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2.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哪些:A.粪—口途径B.呼吸道C.输血—注射D.皮肤、粘膜E.产道感染3.可传播HIV的途径有:A.分娩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手术器械E.皮肤接触4.下列哪些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对象:A.母亲为HBsAg+的新生儿B.输入了HBsAg阳性者的血液C.手指破损处沾上了HBsAg阳性者的血清D.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E.医务人员5.狂犬病防治措施有:A.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B.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C.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D.及时足量注射丙种球蛋白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6.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A.风疹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巨细胞病毒D.狂犬病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7.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抗原是:A.血凝素B.神经氨酸酶蛋白D.血浆凝固酶E.核蛋白8.麻疹病毒的致病特点是:A.传染性强B.主要通过飞沫传播C.无并发症D.可以形成二次病毒血症E.患者口腔粘膜可形成柯氏斑9.麻疹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是:A.潜伏期B.急性期C.出疹期D.恢复期E.第1-2次病毒血症10.对未接种疫苗而与麻疹患者早期密切接触的儿童可采用何种预防措施:A.接种麻疹疫苗B.注射丙种球蛋白C. 使用抗生素D.使用干扰素E.注射麻疹病人恢复期血清11.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球形RNA病毒B.分I、II、III三个血清型C.只引起一次病毒血症D.抵抗力强,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E.可在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重者可造成肢体弛缓性麻痹12.甲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A.具有包膜的RNA病毒B.无包膜的RNA病毒C.经口感染D.加热100℃5min可灭活E.引起的甲型肝炎易转为慢性肝炎13.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A.为大球形DNA病毒B.为大球形RNA病毒C.加热100℃10min能灭活D.通过血源密切接触及母婴垂直传播E.引起的乙型肝炎易转化为慢性肝炎存在于:颗粒的表面外壳 B.小球形颗粒 C.管型颗粒 D.核心颗粒 E.异染颗粒的特点是:A.具有抗原性B.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标志C.为RNA病毒D.存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核内E.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16.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A.血源传播B.经口传播C.垂直传播D.经呼吸道传播E.密切接触传播17.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的疾病有: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脊髓灰质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18.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有包膜的RNA病毒B.幼猪为主要传染源C.经蜱叮咬传播D.经蚊叮咬传播E.主要侵犯大脑皮层引起大脑炎19.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为:A.犬B.猪C.牛D.人E.马20.关于腮腺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有包膜RNA病毒B.经口感染C.能侵犯腮腺引起腮腺肿大、疼痛D.主要通过飞沫传播E.能引起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并发症21.关于狂犬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弹头状有包膜RNA病毒B.只有一个血清型C.具有三个血清型D.传染源主要为病犬E.可在中枢神经细胞核内形成嗜碱性包涵体22.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球形无包膜DNA病毒有逆转录酶B.通过粪-口途径传播C.传播方式有性接触、血液、母婴垂直传播D.病变以CD4+T细胞数目减少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细胞免疫功能缺陷E.能引起艾滋病,晚期合并机会感染,病死率高2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检测的实际用途是:A.研究乙型肝炎流行病学B.筛选供血员C.测定疫苗接种效果D.乙型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E.查找病毒体24.关于HBsAg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的重要标志B.三种颗粒中均有HBsAgC.对再感染有保护作用D.在慢性患者血清中无HBsAgE.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持续存在5周~5个月25.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A.分娩和哺乳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性接触E.经口感染。
病毒学题库(含答案)

病毒学题库(含答案)
问题1:
什么是病毒学?
答案:
病毒学是一门研究病毒的学科,主要关注病毒的结构、功能、复制以及它们对生物体的影响和传播方式。
问题2:
病毒是如何进入宿主细胞的?
答案:
病毒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得病毒能够进入宿主细胞并感染之。
问题3:
病毒的复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答案:
病毒的复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病毒感染细胞、病毒基因组
复制和病毒颗粒组装释放。
问题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病毒传播途径。
答案:
- 空气传播: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例如流感病毒。
- 食物或水源传播: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例如
诺如病毒。
- 直接接触传播: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皮肤传播,例如乙肝病毒。
- 虫媒介传播:病毒通过昆虫等生物媒介传播,例如登革热病毒。
问题5:
病毒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有何重要性?
答案:
病毒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非常重要。
研究病毒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机制,从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病毒学研究也对病毒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病毒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病毒学试题及答案生物病毒学是研究病毒的结构、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生物病毒学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A. DNAB. RNAC. 蛋白质D. 脂质答案:AB2. 病毒的复制方式是什么?A. 无性繁殖B. 有性繁殖C. 有丝分裂D. 减数分裂答案:A3. 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A. 形态B. 遗传物质类型C. 宿主类型D. 所有上述答案:D4. 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A. 吸附、注入、组装、释放B. 吸附、注入、复制、释放C. 注入、复制、组装、释放D. 吸附、复制、组装、释放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病毒的致病机制?A. 直接破坏宿主细胞B. 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C. 激活宿主免疫系统过度反应D. 促进宿主细胞的增殖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病毒没有_______结构,因此它们需要宿主细胞来完成复制。
答案:细胞7. 病毒的基因组可以是_______或_______。
答案:单链;双链8. 病毒的_______是病毒识别宿主细胞的关键。
答案:表面蛋白9. 病毒的_______是病毒复制的场所。
答案:宿主细胞10. 病毒的_______是病毒释放的最后阶段。
答案:释放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病毒的分类方法。
答案:病毒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根据遗传物质的类型(DNA或RNA)、病毒的形状(球形、杆状、螺旋形等)、病毒的大小、病毒的宿主类型(动物、植物、细菌等)以及病毒的致病性等进行分类。
12. 描述病毒如何进入宿主细胞。
答案:病毒通过其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触发细胞膜的内陷,形成内吞泡。
病毒的遗传物质随后通过内吞泡进入细胞质,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宿主细胞核,利用宿主的机制进行复制和组装,最终导致新病毒的产生和释放。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病毒学各论习题(有答案)

病毒学各论习题一、单选题1.造成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型别多B.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C.甲型流感病毒形成了新的亚型D.流感病毒抗原性不强E.以上均不是2.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沿神经传播B.经口感染C.经呼吸道传播D.经淋巴传播E.经皮肤感染3.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昆虫叮咬吸血B.呼吸道C.输血—注射D.粪—口途径E.经产道感染4.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型肝炎一般不能转为慢性也无慢性带菌者B.各型肝炎病毒均可经血源传播C.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和注射传播D.戊型肝炎患者多数出现黄疸E.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最危险的传染源5.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是:A.蝇B.虱C.蚤D.革螨E.蚊6.可在人体CNS细胞内增殖而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狂犬病病毒D.森林脑炎病毒E.登革病毒7.防治狂犬病的措施错误的是:A.捕杀病犬B.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时处理清洁伤口C.及时隔离病人D.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早接种狂犬疫苗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可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8.引起小儿麻痹症病原体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B.柯萨奇病毒C.埃可病毒D.轮状病毒E.新型肠道病毒9.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是:A.乙型流感病毒B.甲型流感病毒C.丙型流感病毒D.甲乙丙型流感病毒E.乙丙型流感病毒10.多次患流感的原因是:A.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B.有不同亚型病毒因子的流行C.病毒抗原性弱D.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E.以上均不是11.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由哪种物质决定:A.核酸B.膜蛋白C.核心抗原D.刺突E. 脂类12.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C.鼻病毒D.流感嗜血杆菌E.腺病毒13.新生儿不易患麻疹是因为: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自然被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人工自动免疫14.为了预防麻疹,对半岁以上的儿童均进行:A.注射母亲全血B.注射丙种球蛋白C.注射麻疹恢复期血清D.服用中草药预防E.注射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15.密切接触麻疹患者的儿童可注射:A.麻疹减毒活疫苗B.抗毒素C.类毒素D.胎盘球蛋白E.转移因子16.关于腮腺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有多个血清型B.减毒活疫苗有明显预防作用C.经呼吸道传播D.免疫力持久E.多侵犯儿童17.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是:A.鼻咽分泌物B.眼分泌物C.粪便D.尿液E.血液18.我国目前特异性预防脊髓灰质炎采用:A.亚单位疫苗B.减毒活疫苗C.灭活疫苗D.多肽疫苗E.基因工程疫苗19.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途径:A.皮下B.皮内C.口服D.肌肉E.鼻腔20.以下哪种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根本措施:A.隔离患者B.消毒患者排泄物C.保护水源D.加强饮食卫生E.疫苗接种21.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是RNA型病毒B.加热100℃10min可灭活C.完整病毒球型即Dane颗粒D.易转变为慢性肝炎E.输血和注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22.血源中HBsAg(--),但仍发生输血后肝炎,可能为哪种病毒引起:A.HAVB.HBVC.HCVD.HDVE.HEV23.HBsAg(+),HBeAg(+),说明病人为:A.获得了免疫力B.无传染性C.恢复期D.无症状携带者E.具有传染性24.乙型肝炎病后有免疫性的指标是检出下列哪项:A.抗-HBcB.HBsAgC.抗-HBe +抗-HBsD.HBsAg+抗-HBsE.HBsAg+HBeAg2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A.粪-口途径传播B.经输血传播C.泌尿道传播D.蚊叮咬传播E.垂直传播26.对机体起主要保护作用的HBV的抗体是:A.抗-HBcB.抗-HBsC.抗-HBeD.抗-HBc和抗-HBsE.以上均不是27.关于HBV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症状携带者多B.可有肝外损伤C.与原发性肝癌有关D.HBV溶肝细胞能力强E.转为慢性肝炎者较多28.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B.可水平感染C.可垂直感染D.可为隐性感染E.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免疫力29.下列哪种动物是乙脑最主要的传染源:A.马B.牛C.鸟D.羊E.猪31.下列哪项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A.注射干扰素B.接种丙种球蛋白C.防鼠灭鼠D.防蚤灭蚤E.防蚊灭蚊32.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蚊B.蝇C.蚤D.虱E.白蛉33.EB病毒可能与哪种病症有关:A.肝癌B.结肠癌C.肺癌D.胃癌E.鼻咽癌34.能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最严重损害的疾病是:A.水痘B.带状疱疹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艾滋病E.巨细胞病毒性肝炎35.关于肠道病毒共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体积较小呈球型B.核心为单体RNA,无包膜C.耐酸、耐乙醚D.只引起肠道病变E.多通过消化道传播在肠细胞中增殖36.青春期患流行性腮腺炎时较常见的并发症是:A.心肌炎B.肺炎C.肝炎D.肾炎E.睾丸炎37.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血清型B.是DNA病毒C.不引起病毒血症D.隐性感染少见E.可引起肢体麻痹38.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传播方式主要是经粪-口感染B.极个别患者可发生延髓麻痹C.可形成二次病毒血症D.极少数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E.受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肢体松弛性麻痹后遗症39.关于甲型肝炎病毒叙述哪些是错误的:A.为单股RNA型病毒,无包膜B.经口感染C.病毒形态为球形D.加热60℃30min可灭活E.通常可完全恢复,不转为慢性肝炎40.下列哪种因素不能灭活乙型肝炎病毒:A.70%乙醇B.0.5%过氧乙酸C.100℃10minD.5%次氯酸钠E.3%漂白粉42.抗-HBe(+)说明:A.病毒复制血清有传染性B.复制速度减慢,但无保护作用C.有保护作用,预后良好D.HBV消失,血清无传染性E.以上均不能确定,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43.肝细胞内HBV的杀灭主要依靠:A.抗-HBsB.抗-HBcC.细胞免疫D.抗-HBeE.补体45.II型单纯疱疹病毒可能与哪种疾病有关:A.宫颈癌B.唇癌C.皮肤癌D.肺癌E.肾癌46.生殖器疱疹与下列哪些病毒有关:A.EB病毒B.巨细胞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I型D.单纯疱疹病毒II型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47.有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病毒的持续性感染B.儿童期引起水痘C.属于DNA病毒D.成人期引起带状疱疹E.可通过呼吸道感染48.通过性接触或吸毒共用污染注射器传播的病毒是: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埃可病毒E.轮状病毒49.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存在部位是:A.抗原B.衣壳C.包膜D.壳粒E.刺突50.流行性感冒是:A.急性感染B.慢性感染C.潜伏感染D.慢发病毒感染E.顿挫感染51.感染哪种病毒不易获得持久的免疫力: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乙脑病毒D.甲肝病毒E.腮腺炎病毒52.以下最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乙脑病毒D.甲肝病毒E.腮腺炎病毒53.流感病毒最易变的结构是:A.核蛋白B.M蛋白C.RNA多聚酶D.乙型流感病毒的HAE.甲型流感病毒的HA54.预防麻疹流行的最好方法是:A.注射胎盘球蛋白B.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C.注射病人恢复期血清D.注射成人全血E.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55.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A.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B.神经氨酸酶C.血凝素D.核蛋白和M蛋白的抗原性E.流行病学特征56.未接种麻疹疫苗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应及早:A.服用抗生素B.服用中草药C.注射恢复期血清D.注射母亲全血E.注射麻疹疫苗57.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A.粪-口途径传播B.经两次病毒血症C.造成肢体痉挛性瘫痪D.多表现为隐性感染E.易感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58.引起肢体弛缓性麻痹的病毒是:A.肠道病毒70型B.肠道病毒72型C.轮状病毒D.埃可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60.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A.鼻咽分泌物B.血液C.粪便D.尿液E.唾液61.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性不正确的描述是:A.病后对病毒有牢固的免疫B.抗体主要是SIgA、IgG、IgMC.病后对不同型病毒有牢固的交叉免疫D.中和抗体在体内维持甚久E.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63.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单股RNAB.双股RNAC.双股线状DNAD.双股环状DNAE.单股DNA64.关于HAV,错误的是: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C.隐性感染多见D.对乙醚、氯仿脂溶剂不敏感E.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66.可抵抗HBV感染的抗体主要是:A.HBcAbB.HBsAbC.HBeAbD.HBcAb-IgME.HBcAb-IgG67.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A.HBsAgB.HBcAgC.HBeAgD.pre-S1E.pre-S268.与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无关的途径是:A.分娩和哺乳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性接触E.粪-口69.与消化道传播有关的肝炎病毒有:A.HAV、HEVB.HBV、HCV、HDV、HFV、HGVC.HAV、HBVD.HBV、HDV、HGVE.HCV、HDV、HEV70.目前可经人工自动免疫方法预防的肝炎病毒有:A.HAV、HEVB.HBV、HCV、HFV、HGVC.HAV、HBV、HDVD.HBV、HDV、HGVE.HCV、HDV、HEV72.AIDS病原体是:A.HTLVB.EBVC.HPVD.HIVE.HAV73.HIV侵犯的主要细胞是:A.T细胞B.CD8+T细胞C.CD4+T细胞D.B细胞E.CD4-T细胞74.HIV的传播方式不包括:A.性接触传播B.输血传播C.垂直传播D.食品传播E.血制品传播75.临床筛查AIDS常用:A.ELISA测定HIV抗体B.PCR测定HIVC.ELISA测定P24D. CD4+T细胞培养分离HIVE. CD4+T细胞76.HIV感染的特点错误的有:A.潜伏期较长B.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C.并发肿瘤D.易并发机会性感染E.不会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7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A.登革病毒B.乙型脑炎病毒C.立可次体D.出血热病毒E.脑膜炎双球菌78.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三带喙库蚊B.蜱C.白蛉D.按蚊E.伊蚊79.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是:A.库蚊B.按蚊C.伊蚊D.幼猪E.家畜80.经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毒是:A.狂犬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麻疹病毒D.HIVE.乙肝病毒81.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A.乙型脑炎病毒B.狂犬病毒C.汉坦病毒D.登革病毒E.乙肝病毒82.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B.注射大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C.清创+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D.清创+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E.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83.被狂犬咬伤的病人处理措施以下哪项无关:A.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伤口B.75%的酒精及碘酒涂擦C.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作局部浸润注射D.注射狂犬病疫苗E.注射大量抗生素二、多选题1.HBcAg的特点是:A.具有免疫原性B.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C.容易在血循环中检出D.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E.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c常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2.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哪些:A.粪—口途径B.呼吸道C.输血—注射D.皮肤、粘膜E.产道感染3.可传播HIV的途径有:A.分娩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手术器械E.皮肤接触4.下列哪些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对象:A.母亲为HBsAg(+)的新生儿B.输入了HBsAg阳性者的血液C.手指破损处沾上了HBsAg阳性者的血清D.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E.医务人员5.狂犬病防治措施有:A.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B.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C.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D.及时足量注射丙种球蛋白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6.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A.风疹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巨细胞病毒D.狂犬病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7.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抗原是:A.血凝素B.神经氨酸酶C.M蛋白D.血浆凝固酶E.核蛋白8.麻疹病毒的致病特点是:A.传染性强B.主要通过飞沫传播C.无并发症D.可以形成二次病毒血症E.患者口腔粘膜可形成柯氏斑9.麻疹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是:A.潜伏期B.急性期C.出疹期D.恢复期E.第1-2次病毒血症10.对未接种疫苗而与麻疹患者早期密切接触的儿童可采用何种预防措施:A.接种麻疹疫苗B.注射丙种球蛋白C.使用抗生素D.使用干扰素E.注射麻疹病人恢复期血清11.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球形RNA病毒B.分I、II、III三个血清型C.只引起一次病毒血症D.抵抗力强,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E.可在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重者可造成肢体弛缓性麻痹12.甲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A.具有包膜的RNA病毒B.无包膜的RNA病毒C.经口感染D.加热100℃5min可灭活E.引起的甲型肝炎易转为慢性肝炎13.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A.为大球形DNA病毒B.为大球形RNA病毒C.加热100℃10min能灭活D.通过血源密切接触及母婴垂直传播E.引起的乙型肝炎易转化为慢性肝炎14.HBsAg存在于:A.Dane颗粒的表面外壳B.小球形颗粒C.管型颗粒D.核心颗粒E.异染颗粒15.HBsAg的特点是:A.具有抗原性B.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标志C.为RNA病毒D.存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核内E.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16.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A.血源传播B.经口传播C.垂直传播D.经呼吸道传播E.密切接触传播17.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的疾病有: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脊髓灰质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18.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有包膜的RNA病毒B.幼猪为主要传染源C.经蜱叮咬传播D.经蚊叮咬传播E.主要侵犯大脑皮层引起大脑炎19.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为:A.犬B.猪C.牛D.人E.马20.关于腮腺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有包膜RNA病毒B.经口感染C.能侵犯腮腺引起腮腺肿大、疼痛D.主要通过飞沫传播E.能引起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并发症21.关于狂犬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弹头状有包膜RNA病毒B.只有一个血清型C.具有三个血清型D.传染源主要为病犬E.可在中枢神经细胞核内形成嗜碱性包涵体22.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球形无包膜DNA病毒有逆转录酶B.通过粪-口途径传播C.传播方式有性接触、血液、母婴垂直传播D.病变以CD4+T细胞数目减少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细胞免疫功能缺陷E.能引起艾滋病,晚期合并机会感染,病死率高2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检测的实际用途是:A.研究乙型肝炎流行病学B.筛选供血员C.测定疫苗接种效果D.乙型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E.查找病毒体24.关于HBsAg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的重要标志B.三种颗粒中均有HBsAgC.对再感染有保护作用D.在慢性患者血清中无HBsAgE.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持续存在5周~5个月25.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A.分娩和哺乳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性接触E.经口感染。
生物病毒练习题

生物病毒练习题一、选择题1.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什么?A. 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B. 细胞膜和细胞质C. 细胞核和细胞壁D. 线粒体和核糖体2. 病毒是如何侵入宿主细胞的?A. 通过细胞膜渗透B. 通过细胞壁渗透C. 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D. 通过直接吞噬宿主细胞3. 病毒的复制过程通常发生在宿主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线粒体D. 高尔基体4. 下列哪一项不是病毒的分类依据?A. 遗传物质类型B. 宿主范围C. 病毒形态D. 病毒的致病性5.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以下哪种?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类6. 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A. 吸附、侵入、复制、组装和释放B. 吸附、侵入、复制、感染和释放C. 吸附、侵入、组装、感染和释放D. 吸附、感染、复制、组装和释放7. 病毒的进化主要依赖于哪种机制?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转座D. 基因克隆8.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影响通常包括哪些?A. 促进细胞生长B. 导致细胞死亡C. 改变细胞形态D. 所有上述选项二、填空题9. 病毒没有________,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10. 病毒的________是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11. 病毒的复制过程需要________的参与。
12. 病毒的________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13. 病毒的________可以导致宿主细胞的病变或死亡。
14. 病毒的________是病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判断题15. 病毒可以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对/错)16. 病毒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
(对/错)17. 病毒的复制过程不需要宿主细胞的参与。
(对/错)18.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对/错)19. 病毒的致病性是其分类的依据之一。
(对/错)20. 病毒的基因突变是其进化的主要机制。
(对/错)四、简答题21. 描述病毒的一般形态特征。
22. 解释病毒如何通过基因突变来适应宿主环境。
病毒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 动物病毒学:是以动物病毒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病毒的本质及其与动物乃至人类疾病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2.亚病毒:70年代,人们在植物中发现了一类新的致病因子,称为类病毒(viroid)。
类病毒只是单链共价闭合RNA分子没有pro。
随后又发现与病毒和类病毒完全不同的完全是或主要是由pro组成的大分子,未发现与感染性直接有关的核酸存在,称为蛋白质侵染子(如:羊的痒疫)二者均为非常规病毒,故称为亚病毒。
3.同源苗:用所要预防的该种传染病的微生物的本身或无毒变种制成。
4.病毒感染性核酸:是从V粒子中提取的裸露的核酸,带有V增殖过程中必要的遗传信息。
它进入C后就能形成新的V,这种核酸称为感染性核酸。
5.不完全增殖:6.实验动物定义:它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由于科研,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它是长期以来分离和增殖V,制造V抗原和V疫苗以及V病实验研究的常用材料和工具。
7.无特定病原动物(SPF):指动物体内不存在某些(一种或几种)病原微生物或潜在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毒性产物的动物。
8.CPE:病毒在C内增殖并对C产生毒害,使C变形,坏死,碎裂等,进而导致C死亡,V这种引起功能绕乱而导致C病变称作V的致C病变作用。
9. 多价苗:10.病毒的提纯:11.乙醚敏感试验:12.普通动物(CV):13.END试验:14.包涵体:15.异源苗:16多联苗17.基因工程苗18.DNA疫苗19.PFU20. LD5021.干扰素22. 基因工程载体疫苗23.非结构蛋白24.毒力变异25.重配26.慢病毒感染27.潜伏感染28.慢性感染29.缺损性干扰颗粒30.原代细胞31.传代细胞32.二倍体细胞33.HA实验34.抗原漂移35.细胞培养36.表型混合二.填空题1.病毒病三个基本环节即、和。
2.干扰素诱生剂分为两种3.细胞培养方法包括、、、。
4.常见的变异现象包括、、。
病毒练习题

病毒练习题一、选择题1. 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酸D. 核糖体2. 病毒的复制过程通常发生在:A. 细菌内B. 植物细胞内C. 动物细胞内D. 所有上述选项3.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以下哪种形式?A. DNAB. RNAC. 蛋白质D. 脂质4. 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吸附B. 渗透C. 组装D. 所有上述选项5. 病毒的分类通常基于:A. 形状B. 大小C. 遗传物质类型D. 宿主类型二、填空题6. 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制,它们依赖宿主细胞来_________和_________。
7. 病毒的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来合成自己的_________。
8. 病毒的_________是它们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结构。
9. 病毒的_________可以决定它们感染宿主细胞的特异性。
10. 病毒的_________是它们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和组装成新病毒的能力。
三、简答题11. 描述病毒如何从一个宿主细胞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细胞。
12. 解释为什么病毒需要宿主细胞才能繁殖。
13. 病毒的变异是如何发生的,这种变异对病毒的生存和传播有什么影响?14. 举例说明病毒如何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
15. 阐述病毒疫苗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帮助预防病毒感染。
四、论述题16. 论述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它们如何引起疾病以及如何通过公共卫生措施来控制病毒传播。
17. 讨论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其他生物。
18. 分析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宿主如何适应和抵抗病毒感染。
19. 阐述病毒研究的重要性,包括它们在医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20. 讨论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疫苗开发、抗病毒药物以及公共卫生政策。
请在答题时注意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祝你答题顺利!。
病毒学部分习题

病毒学部分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Virus 2.Virion 3.Capsid 4.壳粒5.核衣壳6.类病毒7.Prion 8.病毒复制9.replicative cycle 10.CPE 11.PFU 12.Eclipse 13.缺陷病毒14.早期蛋白15.晚期蛋白16.DIP 17.顿挫感染18.细胞调亡19.温度敏感突变株20.互补作用21.干扰作用22.病毒血症23.包涵体24.慢病毒感染25.IFN 26.细胞转化27.整合感染28.病毒灭活29.亚单位疫苗30.溶原性噬菌体31.抗原性漂移32.亚病毒33.逆转录病毒34.缺陷病毒35.细胞病变36.裸露病毒37.毒血症38.HIV 39.潜伏感染40.病毒血症41.水平传播42.垂直传播43.肠道病毒44.感染性核酸45.抗原转变46.血凝作用47.血凝抑制作用48.Dene颗粒49.虫媒病毒50.自然疫源性疾病51.固定毒株52.前病毒53.逆转录酶54.AIDS 55.疱疹病毒二、填空题:1.病毒属于型微生物,测量其大小的单位是,必须在下观察。
2.病毒的最基本结构是,由和构成,其辅助结构是。
3.病毒的增殖方式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的细胞病理变化称为。
4.病毒的形态大致分为、、、、五种形态。
其中以哪种形态最多见。
5.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有、、。
6.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和五个阶段。
7.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和两类。
8.无包膜病毒体通过释放,有包膜病毒体的释放通过方式。
9.单链病毒的核酸类型有、、三种。
10.病毒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或。
11.病毒诸多性状变异中与致病性和疫苗制备有关的变异是和。
12.病毒在宿主个体间的传播可分为和。
13.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播散方式为、、。
14.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
15.病毒感染诱导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主要具有和作用。
16.从细胞水平看,病毒的感染可分为、和三类。
17.抗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中菲特异性杀伤细胞主要是和;特异性杀伤细胞主要是指细胞。
病毒学题库——精选推荐

病毒学题库病毒学的试题选择题1、下列那种病毒对⾼温耐受的是()A、疱疹病毒B、HIVC、猪瘟病毒D疯⽜病病毒2、下列不是⼲扰素作⽤特点的是()A、作⽤迅速B、种属特异性C、间接作⽤D、窄谱性3、下列哪种病毒免疫后产⽣的抗体可在体内长时间存在()A、天花病毒B、新城疫病毒C、细⼩病毒D、⽝瘟热病毒4、RNA病毒突变率远远⾼于DNA病毒原因是()A、病毒增值快B、病毒分⼦量⼩C、RNA聚合酶缺乏校正活性D、宿主和病毒⽆校对修正机制5、感染病毒的细胞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存在着可着⾊的斑块结构称:()A、蚀斑B、空斑C、包涵体D、异染颗粒6、抗体病毒的中和作⽤主要是()A、阻⽌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B、抑制病毒⽣物合成C、诱导⼲扰素产⽣D、杀伤细胞内病毒7、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D)C、包涵体形成D、以上均对8、⼲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A、阻⽌病毒进⼊易感细胞B、直接⼲扰病毒mRNA的转录C、影响病毒的装配和抑制病毒的释放D、诱导细胞产⽣抗病毒蛋⽩9、诊断流感最常⽤的⾎清学检查⽅法是()A、ELISA 试验B、中和试验C、⾎凝抑制试验D、PCR试验10、、⽬前已在全世界消灭的病毒是()A、HBVB、HIVC、天花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11、⽤于测量病毒⼤⼩的单位是()A、微⽶B、毫⽶C、纳⽶D、厘⽶12、病毒的增殖⽅式是()A、出芽B、复制C、⼆分裂D、分枝1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病毒基因突变()A、温度敏感性变异B、交叉复活C、表⾯混合D、多重复活14、下列病毒⽆包膜的是()C、疱疹病毒D、流感病毒15、⼲扰素的⽣物学活性不包括()A、抑制病毒增值B、抑制肿瘤细胞⽣长C、使机体产⽣抗病毒中和抗体D、免疫调节作⽤16、⽆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A、⾐壳B、壳粒C、包膜D、核⾐壳17、⼀种病毒所产⽣的⾐壳或包膜包在另⼀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为()A、基因重组B、突变C、互补作⽤D、表型混合18、病毒复制完成的标志是()A、病毒的释放B、吸附C、⼊侵D、转录19、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病毒学总论习题(带答案)

病毒学总论习题一、单选题1.病毒的形态哪种多见:A.球形B.杆状C.丝状D.蝌蚪形E.弹头形2.病毒核衣壳中核酸外面包绕一层结构称()A.细胞膜B.包膜C.衣壳D.外膜E.微荚膜3.某些病毒核衣壳外的一层结构称:A.细胞膜B.包膜C.衣壳D.外膜E.微荚膜4.测量病毒的大小单位是:A.mmB.cmC.umD.nmE.dm5.病毒严格胞内寄生是因为:A.在细胞外抵抗力弱B.体积小,结构简单C.只含单一核酸D.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及细胞器,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E.以上均不是6.下述哪一种结构就是病毒颗粒:A.核酸B.核衣壳C.衣壳D.包膜E.微粒7.病毒的增殖方式是:A.二分裂法B.多分裂法C.芽生D.复制E.以上均不是8.病毒抵抗力特点是:A.耐冷又耐热B.不耐冷、不耐热C.耐热不耐冷D.耐冷不耐热E.以上均不是9.病毒的垂直感染是指通过哪种途径感染:A.皮肤粘膜B.呼吸道C.消化道D.接触E.经过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感染10.最简单的病毒结构是:A.核酸+衣壳B.核酸+衣壳+包膜C.核衣壳+包膜D.核酸+包膜E.以上都不是11.下列能通过滤菌器的微生物是:A.病毒B.螺旋体C.放线菌D.真菌E.细菌12.下列属于非细胞型生物的是:A.病毒B.螺旋体C.放线菌D.真菌E.细菌13.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A.DNA和RNAB.DNA或RNAC.DNAD.RNAE.蛋白质14.病毒的基本结构是:A.核心B.衣壳C.核心+衣壳D.包膜E.核心+衣壳+包膜15.以下哪种微生物对抗生素不敏感:A.支原体B.衣原体C.病毒D.立可次体E.细菌16.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A.分裂B.分泌C.分化D.释放E.分解17.病毒以何种方式增殖:A.二分裂法B.复制方式C.裂殖方式D.芽生方式E.分枝繁殖18.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C.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培养D.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E.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19.研究病毒大小和形态的方法不包括: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法C.超速离心法D.超滤膜法E.电离辐射与X线衍射法20.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B.真菌C.病毒D.螺旋体E.细菌21.只有单一核酸物质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B.真菌C.病毒D.螺旋体E.细菌22.属于病毒辅助结构的是:A.核心B.衣壳C.核心+衣壳D.包膜E.核心+衣壳+包膜23.有关病毒包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病毒合成B.细胞内合成C.宿主细胞核膜或胞膜D.宿主细胞合成E.A+B24.病毒包涵体是: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形成的斑块B.位于胞核或胞质内嗜酸性或嗜碱性C.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查见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25.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A.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B.直接杀伤细胞内的病毒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抑制病毒复制D.杀伤细胞外的病毒E.以上均不是26.病毒的灭活是指病毒在理化因素作用下失去:A.抗原性B.传染性C.血凝特性D.诱生干扰素的能力E.细胞融合特性27.病毒侵入血流可引起: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D.病毒血症E.脓毒血症28.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A.使用抗毒素B.使用抗病毒化学疗剂C.使用中草药D.使用疫苗E.使用抗菌药物29.不能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是:A.鸡胚培养B.动物培养C.组织培养D.器官培养E.固体培养基接种30.病毒水平感染的途径不包括:A.经呼吸道感染B.经消化道感染C.经胎盘感染D.媒介节肢动物叮咬感染E.动物咬伤31.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A.病毒外毒素的致病作用B.病毒内毒素的致病作用C.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D.病毒产生有毒性酶类E.病毒能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2.人类传染病多由哪类生物引起:A.细菌B.病毒C.螺旋体D.支原体E.真菌33.病毒的灭活是指病毒在理化因素作用下失去:A.抗原性B.传染性C.血凝特性D.诱生干扰素的能力E.细胞融合特性34.在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A.IgGB.IgMC.IgAD.SIgAE.以上均不是35.病毒感染标本采取与送检原则不包括:A.尽早采集B.迅速送检C.根据不同病程送检不同标本D.标本注意保温E.根据感染部位采取不同标本36.保护核酸不被核酸酶破坏的是:A.核酸B.衣壳C.包膜D.壳粒E.刺突37.能吸附宿主细胞协助病毒侵入细胞的部分是:A.核酸B.衣壳C.包膜D.壳粒E.刺突38.组成病毒核心的是:A.核酸B.蛋白质C.酶D.糖蛋白E.脂类39.组成病毒衣壳的成分是:A.核酸B.蛋白质C.酶D.糖蛋白E.脂类30.易被乙醚、氯仿等溶解破坏的成分是:A.核酸B.蛋白质C.酶D.糖蛋白E.脂类41.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是:A.抑制病毒的释放B.阻止病毒吸附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D.直接灭活病毒E.抑制和中和病毒的致病作用42.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A.直接杀死病毒B.阻止病毒的释放C.阻止病毒的生物合成D.阻止病毒吸附易感细胞E.阻止病毒脱壳43.与病毒对宿主直接作用无关的是:A.影响细胞生命活力B.形成包涵体C.细胞转化D.细胞调亡E.引起免疫病理损害44.病毒感染与水平传播无关的是:A.经皮肤传播B.产妇经产道感染新生儿C.医源性传播D.经眼结膜传播E.经粘膜传播45.病毒侵入细胞内,但不能大量增殖,不出现临床症状,此类感染称:A.亚急性感染B.慢性感染C.潜伏性感染D.慢发感染E.隐性感染46.关于干扰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对抗一种病毒活性B.抑制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C.直接杀伤病毒D.作用具有特异性E.由宿主细胞产生47.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A.细胞溶解B.细胞融合C.细胞转化D.包涵体形成E.以上均可48.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毒感染细胞何种结构有诊断意义:A.细胞溶解B.细胞融合C.细胞核固缩D.包涵体E.细胞内空泡49.病毒感染垂直传播是指:A.经皮肤传播B.经胎盘、产道或乳汁传给胎儿或婴幼儿C.医源性传播D.经眼结膜传播E.经粘膜传播50.在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实验中,对哪种抗体的检测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A.IgGB.IgMC.IgED.IgAE.IgD51.可直接观察到病毒体大小的方法:A.电镜观察法B.光镜观察法C.X线衍射法D.超速离心法E.超过滤法52.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病毒引起的细胞损伤现象是:A.形成包涵体B.染色体畸变C.胞膜出现新抗原D.稳定状态感染E.病毒基因与细胞染色体整合53.下列与病毒感染防治无关的是:A.干扰素B.疫苗C.抗生素D.抗病毒血清E.中草药54.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实验方法不包括:A.光学显微镜检查B.电子显微镜检查C.血清学检查法D.革兰染色法E.病毒基因检查二、多选题:1.干扰素的种类有:A.α干扰素B.β干扰素C.γ干扰素D.δ干扰素E.ε干扰素2.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积微小以nm作为测量单位B.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细胞器C.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必须易感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E.对抗生素不敏感3.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以下各个阶段:A.吸附B.穿入C.二分裂D.生物合成E.成熟释放4.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是:A.动物接种B.接种于固体培养基C.鸡胚培养D.接种于液体培养基E.组织培养5.病毒衣壳的作用是:A.保护核酸B.能吸附易感细胞C.具有抗原性D.与病毒增殖有关E.能传递遗传信息6.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A.病毒在易感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溶解死亡B.病毒引起易感细胞发生恶性转化C.释放热原质引起发热反应D.病毒引起机体免疫损伤E.引起易感细胞膜改变7.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有:A.广谱抗病毒作用B.抑制细胞分裂C.引起宿主细胞膜改变D.免疫调节作用E.抗肿瘤作用8.病毒标本的送检注意事项为:A.应立即送检B.应立即床边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C.若污染标本可加适量抗生素处理D.病变组织可置于50%甘油盐水中送检E.若标本不能及时送检可放置-70℃冰箱内保存。
病毒学各论习题(有参考答案)

病毒学各论习题一、单选题1.造成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型别多B.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C.甲型流感病毒形成了新的亚型D.流感病毒抗原性不强E.以上均不是2.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沿神经传播B.经口感染C.经呼吸道传播D.经淋巴传播E.经皮肤感染3.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昆虫叮咬吸血B.呼吸道C.输血—注射D.粪—口途径E.经产道感染4.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型肝炎一般不能转为慢性也无慢性带菌者B.各型肝炎病毒均可经血源传播C.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和注射传播D.戊型肝炎患者多数出现黄疸E.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最危险的传染源5.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是:A.蝇B.虱C.蚤D.革螨E.蚊6.可在人体CNS细胞内增殖而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狂犬病病毒D.森林脑炎病毒E.登革病毒7.防治狂犬病的措施错误的是:A.捕杀病犬B.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时处理清洁伤口C.及时隔离病人D.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早接种狂犬疫苗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可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8.引起小儿麻痹症病原体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B.柯萨奇病毒C.埃可病毒D.轮状病毒E.新型肠道病毒9.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是:A.乙型流感病毒B.甲型流感病毒C.丙型流感病毒D.甲乙丙型流感病毒E.乙丙型流感病毒10.多次患流感的原因是:A.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B.有不同亚型病毒因子的流行C.病毒抗原性弱D.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E.以上均不是11.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由哪种物质决定:A.核酸B.膜蛋白C.核心抗原D.刺突E. 脂类12.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C.鼻病毒D.流感嗜血杆菌E.腺病毒13.新生儿不易患麻疹是因为: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自然被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人工自动免疫14.为了预防麻疹,对半岁以上的儿童均进行:A.注射母亲全血B.注射丙种球蛋白C.注射麻疹恢复期血清D.服用中草药预防E.注射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15.密切接触麻疹患者的儿童可注射:A.麻疹减毒活疫苗B.抗毒素C.类毒素D.胎盘球蛋白E.转移因子16.关于腮腺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有多个血清型B.减毒活疫苗有明显预防作用C.经呼吸道传播D.免疫力持久E.多侵犯儿童17.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是:A.鼻咽分泌物B.眼分泌物C.粪便D.尿液E.血液18.我国目前特异性预防脊髓灰质炎采用:A.亚单位疫苗B.减毒活疫苗C.灭活疫苗D.多肽疫苗E.基因工程疫苗19.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途径:A.皮下B.皮内C.口服D.肌肉E.鼻腔20.以下哪种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根本措施:A.隔离患者B.消毒患者排泄物C.保护水源D.加强饮食卫生E.疫苗接种21.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是RNA型病毒B.加热100℃10min可灭活C.完整病毒球型即Dane颗粒D.易转变为慢性肝炎E.输血和注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22.血源中HBsAg(--),但仍发生输血后肝炎,可能为哪种病毒引起:A.HAVB.HBVC.HCVD.HDVE.HEV23.HBsAg(+),HBeAg(+),说明病人为:A.获得了免疫力B.无传染性C.恢复期D.无症状携带者E.具有传染性24.乙型肝炎病后有免疫性的指标是检出下列哪项:A.抗-HBcB.HBsAgC.抗-HBe +抗-HBsD.HBsAg+抗-HBsE.HBsAg+HBeAg2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A.粪-口途径传播B.经输血传播C.泌尿道传播D.蚊叮咬传播E.垂直传播26.对机体起主要保护作用的HBV的抗体是:A.抗-HBcB.抗-HBsC.抗-HBeD.抗-HBc和抗-HBsE.以上均不是27.关于HBV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症状携带者多B.可有肝外损伤C.与原发性肝癌有关D.HBV溶肝细胞能力强E.转为慢性肝炎者较多28.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B.可水平感染C.可垂直感染D.可为隐性感染E.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免疫力29.下列哪种动物是乙脑最主要的传染源:A.马B.牛C.鸟D.羊E.猪31.下列哪项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A.注射干扰素B.接种丙种球蛋白C.防鼠灭鼠D.防蚤灭蚤E.防蚊灭蚊32.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蚊B.蝇C.蚤D.虱E.白蛉33.EB病毒可能与哪种病症有关:A.肝癌B.结肠癌C.肺癌D.胃癌E.鼻咽癌34.能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最严重损害的疾病是:A.水痘B.带状疱疹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艾滋病E.巨细胞病毒性肝炎35.关于肠道病毒共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体积较小呈球型B.核心为单体RNA,无包膜C.耐酸、耐乙醚D.只引起肠道病变E.多通过消化道传播在肠细胞中增殖36.青春期患流行性腮腺炎时较常见的并发症是:A.心肌炎B.肺炎C.肝炎D.肾炎E.睾丸炎37.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血清型B.是DNA病毒C.不引起病毒血症D.隐性感染少见E.可引起肢体麻痹38.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传播方式主要是经粪-口感染B.极个别患者可发生延髓麻痹C.可形成二次病毒血症D.极少数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E.受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肢体松弛性麻痹后遗症39.关于甲型肝炎病毒叙述哪些是错误的:A.为单股RNA型病毒,无包膜B.经口感染C.病毒形态为球形D.加热60℃30min可灭活E.通常可完全恢复,不转为慢性肝炎40.下列哪种因素不能灭活乙型肝炎病毒:A.70%乙醇B.0.5%过氧乙酸C.100℃ 10minD.5%次氯酸钠E.3%漂白粉42.抗-HBe(+)说明:A.病毒复制血清有传染性B.复制速度减慢,但无保护作用C.有保护作用,预后良好D.HBV消失,血清无传染性E.以上均不能确定,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43.肝细胞内HBV的杀灭主要依靠:A.抗-HBsB.抗-HBcC.细胞免疫D.抗-HBeE.补体45.II型单纯疱疹病毒可能与哪种疾病有关:A.宫颈癌B.唇癌C.皮肤癌D.肺癌E.肾癌46.生殖器疱疹与下列哪些病毒有关:A.EB病毒B.巨细胞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I型D.单纯疱疹病毒II型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47.有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病毒的持续性感染B.儿童期引起水痘C.属于DNA病毒D.成人期引起带状疱疹E.可通过呼吸道感染48.通过性接触或吸毒共用污染注射器传播的病毒是: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埃可病毒E.轮状病毒49.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存在部位是:A.抗原B.衣壳C.包膜D.壳粒E.刺突50.流行性感冒是:A.急性感染B.慢性感染C.潜伏感染D.慢发病毒感染E.顿挫感染51.感染哪种病毒不易获得持久的免疫力: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乙脑病毒D.甲肝病毒E.腮腺炎病毒52.以下最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乙脑病毒D.甲肝病毒E.腮腺炎病毒53.流感病毒最易变的结构是:A.核蛋白B.M蛋白C.RNA多聚酶D.乙型流感病毒的HAE.甲型流感病毒的HA54.预防麻疹流行的最好方法是:A.注射胎盘球蛋白B.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C.注射病人恢复期血清D.注射成人全血E.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55.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A.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B.神经氨酸酶C.血凝素D.核蛋白和M蛋白的抗原性E.流行病学特征56.未接种麻疹疫苗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应及早:A.服用抗生素B.服用中草药C.注射恢复期血清D.注射母亲全血E.注射麻疹疫苗57.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A.粪-口途径传播B.经两次病毒血症C.造成肢体痉挛性瘫痪D.多表现为隐性感染E.易感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58.引起肢体弛缓性麻痹的病毒是:A.肠道病毒70型B.肠道病毒72型C.轮状病毒D.埃可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60.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A.鼻咽分泌物B.血液C.粪便D.尿液E.唾液61.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性不正确的描述是:A.病后对病毒有牢固的免疫B.抗体主要是SIgA、IgG、IgMC.病后对不同型病毒有牢固的交叉免疫D.中和抗体在体内维持甚久E.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63.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单股RNAB.双股RNAC.双股线状DNAD.双股环状DNAE.单股DNA64.关于HAV,错误的是: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C.隐性感染多见D.对乙醚、氯仿脂溶剂不敏感E.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66.可抵抗HBV感染的抗体主要是:A.HBcAbB.HBsAbC.HBeAbD.HBcAb-IgME.HBcAb-IgG67.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A.HBsAgB.HBcAgC.HBeAgD.pre-S1E.pre-S268.与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无关的途径是:A.分娩和哺乳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性接触E.粪-口69.与消化道传播有关的肝炎病毒有:A.HAV、HEVB.HBV、HCV、HDV、HFV、HGVC.HAV、HBVD.HBV、HDV、HGVE.HCV、HDV、HEV70.目前可经人工自动免疫方法预防的肝炎病毒有:A.HAV、HEVB.HBV、HCV、HFV、HGVC.HAV、HBV、HDVD.HBV、HDV、HGVE.HCV、HDV、HEV72.AIDS病原体是:A.HTLVB.EBVC.HPVD.HIVE.HAV73.HIV侵犯的主要细胞是:A.T细胞B.CD8+T细胞C.CD4+T细胞D.B细胞E.CD4-T细胞74.HIV的传播方式不包括:A.性接触传播B.输血传播C.垂直传播D.食品传播E.血制品传播75.临床筛查AIDS常用:A.ELISA测定HIV抗体B.PCR测定HIVC.ELISA测定P24D. CD4+T细胞培养分离HIVE. CD4+T细胞76.HIV感染的特点错误的有:A.潜伏期较长B.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C.并发肿瘤D.易并发机会性感染E.不会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7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A.登革病毒B.乙型脑炎病毒C.立可次体D.出血热病毒E.脑膜炎双球菌78.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三带喙库蚊B.蜱C.白蛉D.按蚊E.伊蚊79.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是:A.库蚊B.按蚊C.伊蚊D.幼猪E.家畜80.经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毒是:A.狂犬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麻疹病毒D.HIVE.乙肝病毒81.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A.乙型脑炎病毒B.狂犬病毒C.汉坦病毒D.登革病毒E.乙肝病毒82.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B.注射大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C.清创+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D.清创+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 E.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83.被狂犬咬伤的病人处理措施以下哪项无关:A.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伤口B.75%的酒精及碘酒涂擦C.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作局部浸润注射D.注射狂犬病疫苗E.注射大量抗生素二、多选题1.HBcAg的特点是:A.具有免疫原性B.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C.容易在血循环中检出D.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E.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c常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2.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哪些:A.粪—口途径B.呼吸道C.输血—注射D.皮肤、粘膜E.产道感染3.可传播HIV的途径有:A.分娩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手术器械E.皮肤接触4.下列哪些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对象:A.母亲为HBsAg(+)的新生儿B.输入了HBsAg阳性者的血液C.手指破损处沾上了HBsAg阳性者的血清D.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E.医务人员5.狂犬病防治措施有:A.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B.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C.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D.及时足量注射丙种球蛋白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6.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A.风疹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巨细胞病毒D.狂犬病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7.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抗原是:A.血凝素B.神经氨酸酶C.M蛋白D.血浆凝固酶E.核蛋白8.麻疹病毒的致病特点是:A.传染性强B.主要通过飞沫传播C.无并发症D.可以形成二次病毒血症E.患者口腔粘膜可形成柯氏斑9.麻疹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是:A.潜伏期B.急性期C.出疹期D.恢复期E.第1-2次病毒血症10.对未接种疫苗而与麻疹患者早期密切接触的儿童可采用何种预防措施:A.接种麻疹疫苗B.注射丙种球蛋白C. 使用抗生素D.使用干扰素E.注射麻疹病人恢复期血清11.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球形RNA病毒B.分I、II、III三个血清型C.只引起一次病毒血症D.抵抗力强,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E.可在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重者可造成肢体弛缓性麻痹12.甲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A.具有包膜的RNA病毒B.无包膜的RNA病毒C.经口感染D.加热100℃5min可灭活E.引起的甲型肝炎易转为慢性肝炎13.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A.为大球形DNA病毒B.为大球形RNA病毒C.加热100℃10min能灭活D.通过血源密切接触及母婴垂直传播E.引起的乙型肝炎易转化为慢性肝炎14.HBsAg存在于:A.Dane颗粒的表面外壳B.小球形颗粒C.管型颗粒D.核心颗粒E.异染颗粒15.HBsAg的特点是:A.具有抗原性B.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标志C.为RNA病毒D.存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核内E.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16.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A.血源传播B.经口传播C.垂直传播D.经呼吸道传播E.密切接触传播17.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的疾病有: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脊髓灰质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18.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有包膜的RNA病毒B.幼猪为主要传染源C.经蜱叮咬传播D.经蚊叮咬传播E.主要侵犯大脑皮层引起大脑炎19.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为:A.犬B.猪C.牛D.人E.马20.关于腮腺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有包膜RNA病毒B.经口感染C.能侵犯腮腺引起腮腺肿大、疼痛D.主要通过飞沫传播E.能引起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并发症21.关于狂犬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弹头状有包膜RNA病毒B.只有一个血清型C.具有三个血清型D.传染源主要为病犬E.可在中枢神经细胞核内形成嗜碱性包涵体22.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为球形无包膜DNA病毒有逆转录酶B.通过粪-口途径传播C.传播方式有性接触、血液、母婴垂直传播D.病变以CD4+T细胞数目减少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细胞免疫功能缺陷E.能引起艾滋病,晚期合并机会感染,病死率高2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检测的实际用途是:A.研究乙型肝炎流行病学B.筛选供血员C.测定疫苗接种效果D.乙型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E.查找病毒体24.关于HBsAg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的重要标志B.三种颗粒中均有HBsAgC.对再感染有保护作用D.在慢性患者血清中无HBsAgE.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持续存在5周~5个月25.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A.分娩和哺乳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性接触E.经口感染。
病毒学——练习题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病毒2.病毒体3.壳粒4.刺突5.核衣壳6.复制周期7.缺陷病毒8.病毒灭活二、选择题A1型题1.下列为病毒的特殊结构的是:A.核心B.衣壳C.壳粒D.核衣壳E.刺突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C.具有感染性D.具有核衣壳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是A.专性细胞内寄生B.只含有一种核酸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D.结构简单,无典型细胞结构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成分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特性无关的是A.保护作用B.吸附作用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E.免疫原性5.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6.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7.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A.核酸+包膜B.核心+衣壳+包膜C.核衣壳+包膜D.核心+衣壳E.核酸+蛋白质8.下列不是病毒体的特征A.非细胞结构B.只含一种类型核酸C.对抗生素不敏感D.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E.对干扰素敏感9.关于病毒核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C.RNA可携带遗传信息D.每种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E.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10.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A.双股DNAB.双股RNAC.单负股RNAD.单正股RNAE.单股DNA11.对病毒包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B.表面凸起称为壳粒C.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D.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E.可保护病毒。
病毒学试题完整版本

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A.微米(μm)C.微微米(pm)D.毫微微米(fm)E.微微微米(am)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B.核酸C.衣壳D.包膜E.壳粒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B.风疹病毒C.正粘病毒D.弹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B.腺病毒C.痘类病毒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B.衣壳C.包膜D.神经氨酸酶E.血凝素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B.二分裂C.分枝D.减数分裂E.芽生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E.免疫原性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A.ECHO病毒C.柯萨奇病毒D.腺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A.突变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E.互补作用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A.交叉复活B.多重复活D.互补作用E.表型混合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A.含有DNA和RNAC.含有核蛋白体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E.对抗生素敏感17.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A.能通过细菌滤器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18.无包膜的病毒是:A.疱疹病毒B.披膜病毒C.流感病毒E.狂犬病病毒【B型题】A 衣壳B 核酸C 包膜D 核衣壳E 壳粒19.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B20.保护病毒核酸的是:A21.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D22.电镜下可见的病毒形态学最小单位是:E23.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CA 裸露20面体对称型B 裸露螺旋对称型C 有包膜20面体对称型D 有包膜螺旋对称型E 复合对称型24.流感病毒是:D25.肠道病毒是:A26.噬菌体:E27.单纯疱疹病毒:CA 有包膜RNA病毒B 无包膜RNA病毒C 有包膜DNA病毒D 无包膜DNA病毒E 缺陷病毒: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A29.丁型肝炎病毒:E30.乙型肝炎病毒:C31.腺病毒:32 戊型肝炎病毒:BA 正粘病毒科B 副粘病毒科C 披膜病毒科D 肝DNA病毒科E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33.麻疹病毒属于:B34.流感病毒属于:A编辑版word35.甲型肝炎病毒属于:E36.风疹病毒属于:C37.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X型题】38.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病毒有:B.流感病毒39.螺旋对称的病毒有D.柯萨奇病毒40.有包膜的病毒是:C.柯萨奇病毒D.ECHO病毒41.无包膜病毒有A.森林脑炎病毒D.巨细胞病毒42.病毒非遗传性变异包括:C.基因重组E.基因突变43.有关包膜病毒叙述正确的是:E.易侵入肠道并在肠粘膜细胞中增殖44.关于病毒复制叙述正确的是:C.复制过程中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和传染性45.病毒复制周期包括:D.形成始体46.持续感染类型包括:A.隐性感染D.急性感染47.能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脊髓灰质炎病毒48.测定病毒在组织培养中增殖的指标是:A.PFU49.预防病毒病获得成效的疫苗是:B.流感疫苗E.风疹疫苗二、名词解释胞内增殖。
病毒学考试题答案及解析

病毒学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A. 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B. 细胞壁和遗传物质C. 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和细胞膜D. 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和细胞质答案:A解析:病毒由蛋白质外壳(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 病毒的复制过程通常发生在哪种细胞内?A. 植物细胞B. 动物细胞C. 细菌细胞D. 真菌细胞答案:B解析:病毒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而动物细胞是病毒复制的主要场所。
二、填空题1.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DNA;RNA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双链DNA或单链RNA,这决定了病毒的复制方式和宿主范围。
2.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进行自我复制。
答案:生物合成机制解析: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劫持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利用宿主的原料和能量进行自我复制。
三、简答题1. 描述病毒如何通过变异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
答案:病毒可以通过突变其表面蛋白来改变其抗原结构,从而使得宿主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和攻击。
此外,某些病毒还具有基因重组的能力,这可以增加其变异的多样性,进一步逃避免疫监视。
2. 举例说明病毒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答案: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人类健康,例如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呼吸道疾病,导致发热、咳嗽等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攻击免疫系统,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冠状病毒(如SARS-CoV-2)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死亡。
四、论述题1. 论述疫苗在预防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疫苗通过引入病原体的弱化或灭活形式,或者病原体的特定成分(如蛋白质或RNA片段),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记忆。
当真正的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并消灭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生。
疫苗在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保护个体免受疾病侵害,还通过群体免疫减少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从而保护整个社会的健康。
病毒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病毒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病毒属于下列哪个生物分类级别?A. 界B. 门C. 纲D. 科答案:A. 界2.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以下哪种?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类答案:B. RNA3. 下列哪个是病毒的寄主?A. 植物B. 动物C. 真菌D. 细菌答案:A. 植物4. 病毒的复制方式不包括以下哪种?A. 利用寄主细胞的复制机制进行复制B. 整合到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中进行复制C. 利用逆转录酶合成DNA进行复制D. 利用裸核发生复制答案:D. 利用裸核发生复制5. 病毒感染寄主细胞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首先发生的?A. 病毒侵入细胞B. 病毒复制遗传物质C. 病毒组装新的病毒颗粒D. 病毒释放到寄主细胞外答案:A. 病毒侵入细胞二、填空题1. 病毒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核酸、蛋白质、膜2. 病毒侵入细胞时,通过与细胞表面的________结合实现进入。
答案:受体3. 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进行复制时,通常需要利用寄主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酶、细胞器4. 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遗传物质会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途径进行复制。
答案:整合、复制5. 病毒感染细胞后的破坏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杀死、损害、干扰三、简答题1. 病毒与细菌的区别是什么?请至少列举两点。
答案:首先,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无自主生命活动,只能寄生在寄主细胞中进行复制,而细菌是真核生物,具有自主生命活动。
其次,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但细菌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
此外,病毒只能通过侵入细胞才能进行复制,而细菌可以自主进行繁殖。
2. 请简要描述病毒复制的两种方式。
答案:病毒复制的两种方式包括整合和复制。
整合是指病毒遗传物质将自身整合到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中,成为细胞的一部分,并随细胞一起进行复制。
病毒学试题

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A.微米(μm)C.微微米(pm)D.毫微微米(fm)E.微微微米(am)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B.核酸C.衣壳D.包膜E.壳粒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B.风疹病毒C.正粘病毒D.弹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B.腺病毒C.痘类病毒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B.衣壳C.包膜D.神经氨酸酶E.血凝素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B.二分裂C.分枝D.减数分裂E.芽生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E.免疫原性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A.ECHO病毒C.柯萨奇病毒D.腺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A.突变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E.互补作用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A.交叉复活B.多重复活D.互补作用E.表型混合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A.含有DNA和RNAC.含有核蛋白体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E.对抗生素敏感17.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A.能通过细菌滤器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18.无包膜的病毒是:A.疱疹病毒B.披膜病毒C.流感病毒E.狂犬病病毒【B型题】A 衣壳B 核酸C 包膜D 核衣壳E 壳粒19.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B20.保护病毒核酸的是:A21.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D22.电镜下可见的病毒形态学最小单位是:E23.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CA 裸露20面体对称型B 裸露螺旋对称型C 有包膜20面体对称型D 有包膜螺旋对称型E 复合对称型24.流感病毒是:D25.肠道病毒是:A26.噬菌体:E27.单纯疱疹病毒:CA 有包膜RNA病毒B 无包膜RNA病毒C 有包膜DNA病毒D 无包膜DNA病毒E 缺陷病毒: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A29.丁型肝炎病毒:E30.乙型肝炎病毒:C31.腺病毒:32 戊型肝炎病毒:BA 正粘病毒科B 副粘病毒科C 披膜病毒科D 肝DNA病毒科E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33.麻疹病毒属于:B 34.流感病毒属于:A 35.甲型肝炎病毒属于:E 36.风疹病毒属于:C 37.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X 型题】38.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病毒有:B .流感病毒39.螺旋对称的病毒有D .柯萨奇病毒 40.有包膜的病毒是:C .柯萨奇病毒D .ECHO 病毒41.无包膜病毒有 A .森林脑炎病毒D .巨细胞病毒42.病毒非遗传性变异包括:C .基因重组E .基因突变43.有关包膜病毒叙述正确的是:E .易侵入肠道并在肠粘膜细胞中增殖44.关于病毒复制叙述正确的是:C .复制过程中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和传染性45.病毒复制周期包括:D .形成始体46.持续感染类型包括:A .隐性感染D .急性感染47.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包括:D .使机体产生抗病毒中和抗体 E.直接杀伤靶细胞 48.能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 .脊髓灰质炎病毒49.可能与持续感染发生有关的因素是:E .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成包涵体50.测定病毒在组织培养中增殖的指标是:A .PFU51.预防病毒病获得成效的疫苗是:B .流感疫苗E .风疹疫苗二、名词解释胞内增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病毒2.病毒体3.壳粒4.刺突5.核衣壳6.复制周期7.缺陷病毒8.病毒灭活二、选择题A1型题1.下列为病毒的特殊结构的是:A.核心B.衣壳C.壳粒D.核衣壳E.刺突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C.具有感染性D.具有核衣壳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是A.专性细胞内寄生B.只含有一种核酸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D.结构简单,无典型细胞结构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成分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特性无关的是A.保护作用B.吸附作用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E.免疫原性5.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6.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7.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A.核酸+包膜B.核心+衣壳+包膜C.核衣壳+包膜D.核心+衣壳E.核酸+蛋白质8.下列不是病毒体的特征A.非细胞结构B.只含一种类型核酸C.对抗生素不敏感D.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E.对干扰素敏感9.关于病毒核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C.RNA可携带遗传信息D.每种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E.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10.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A.双股DNAB.双股RNAC.单负股RNAD.单正股RNAE.单股DNA11.对病毒包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B.表面凸起称为壳粒C.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D.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E.可保护病毒。
12.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A.保护病毒核酸B.介导病毒体吸附易感细胞受体C.构成病毒特异性抗原D.本身具有传染性E.病毒分类、鉴定的依据13.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A.磷酸B.蛋白质C.类脂D.肽聚糖E.核酸14.对病毒衣壳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多肽构成的壳粒组成B.表面凸起称刺突C.可增加病毒的感染性D.呈对称形式排列E.可抵抗核酸酶和脂溶剂的作用15. 有包膜的病毒侵人细胞的方式是A.胞饮B.直接穿人C.吞噬D.膜融合E.裂解细胞膜16.病毒的功能蛋白是A.衣壳蛋白B.早期蛋白C.刺突糖蛋白D.包膜蛋白E.晚期蛋白17. 病毒的早期蛋白是指A.衣壳蛋白 B.膜蛋白 C.RNA/DNA多聚酶 D.核蛋白 E.间质蛋白18. 有包膜病毒释放的方式多为A.裂解细胞B.细胞融合C. 细胞穿孔D.出芽E.胞吐作用三、填空题1.病毒属于型微生物,必须在内生存,对抗生素。
2.病毒体积微小,其测量单位是,必须在下观察。
3.病毒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和构成。
4.病毒衣壳的排列方式有、和。
5.病毒包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和。
6.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必须在内生存,以方式增殖、对不敏感,可抑制其增殖。
7.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和五个阶段。
8.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不耐。
9.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称为现象。
10.构成病毒包膜的类脂来源于基因编码。
四、问答题1.简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2.病毒的遗传物质有哪些特点,病毒携带遗传信息及增殖的方式与其他微生物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的、只含一种类型核酸、必须进入易感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2.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
3.壳粒:为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亚单位,每个壳粒含有一个至数个多肽。
根据壳粒的多少和排列,将病毒衣壳体分为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及复合对称等类型。
4.刺突:为包膜病毒体表面的糖蛋白突起,可吸附易感细胞表面受体,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5.核衣壳:由病毒的基本结构核心和衣壳组成。
裸露病毒体即由核衣壳构成。
6.复制周期:从病毒体侵入细胞到子代病毒体生成释放,称为一个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装配释放五个阶段。
7.缺陷病毒:由于缺乏某些基因,不能复制成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此种病毒称为缺陷病毒。
8.病毒灭活:是指在一定的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破坏病毒的结构使其失去感染性。
被灭活的病毒仍可保留抗原性和血凝特性。
介体传播二、选择题A1型题1.E2.E3.E4.C5.D6.A7.D8.D9.E 10.D 11.B 12.D 13.E 14.B 15.D 1 6.B 17.C 18.DB1型题1.E2.D3.C4.D5.A6.B7.C8.D三、填空题1.非细胞;易感活细胞;不敏感;2.毫微米;电镜;3.核酸;衣壳;4.二十面体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对称5.脂类;多糖;蛋白质;6.体积微小;结构简单;易感活细胞;复制、抗生素;干扰素;7.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8.耐冷;热;9.干扰;10.宿主;四、问答题1.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结构,包括核酸和蛋白衣壳,两者合称核衣壳。
无包膜病毒(裸病毒)的核衣壳即为病毒体。
病毒的特殊结构是包膜,为脂质双层膜,有的病毒包膜上有刺突。
2.(1)病毒遗传物质的特点:①只有一种核酸,但存在形式多样,病毒的DNA或RNA可以是双链或单链,单链又可分为正链或负链;可以分节段或不分节段,可以呈环状或线状等;③基因数目少、结构简单;②复制方式多样,如半保留复合;经过复制中间型逆转录复制等;④易变异。
(2)病毒携带遗传信息的方式与其他微生物的不同之点在于其他微生物均含两种核酸,遗传信息均携带在DNA上,翻泽蛋白质均由DNA—RNA。
病毒只含一种类型核酸,因此除DNA 可携带遗传信息外,RNA也可携带遗传信息,尤其逆转录病毒,凭借其特有的逆转录酶.可由RNA—DNA逆向传递遗传信息。
(3)病毒增殖方式和其他微生物的不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都有细胞结构,因此增殖方式均为细胞分裂。
病毒为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代谢所需的酶类、原料、能量及蛋白质合成场所,因此只能借用宿主细胞的细胞器、酶、能量、原料等,在病毒基因的指导下.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再装配、释放到细胞外,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
肝炎病毒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可导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A. HA V、HBV和HCVB. HBV、HCV和HDVC. HCV、HDV和HEVD. HDV、HEV 和HA VE.HEV、HA V和HBV2.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甲型肝炎急性期血中难以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B.乙型肝炎急性期血中可检出抗-HBsC.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和抗-HBe,表示预后较好D.病人血清抗-HBc阳性时,无传染性E.献血员HBsAg(—)即无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的危险3.关于肝炎病毒与传播途径的组合,哪项是错误的A.HA V一消化道传播B.HBV一输血和注射C.HCV一输血和注射D.HDV一输血和注射E.HEV一输血和注射4.HA V感染者粪便排毒高峰期是A. 潜伏期早期B. 潜伏期末期C. 黄疸期D. 转氨酶高峰期E. 急性末期5.甲型肝炎病毒隐性感染后的结局是A.免疫力下降时会重复感染B.病毒长期潜伏于机体某部位C.成为慢性肝炎D.血液中检测不到甲肝病毒E.一般不会再感染该病毒6.惟一用细胞培养获得减毒株的肝炎病毒是A. HA VB. HBVC. HCVD. HDVE. HEV7.关于甲型肝炎叙述错误的是A. 是单股正链RNA病毒B. 能在体外组织细胞中培养C. 接种疫苗可特异性预防D. 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E. 隐性感染多见8.HA 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输血B.母婴传播C.共用注射器D.媒介昆虫E.粪—口9.诊断甲型肝炎最实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是A.免疫电镜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病毒颗粒B.ELISA法检测血中抗-HAV IgMC.取粪便标本作病毒分离培养D.PCR检测血液中HA V RNAE.粪便标本中特异性抗原的检测10.关于HA 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位置B.经粪—口途径传播C.只有一个血清型D.感染易转变成慢性E.病后免疫力牢固11.下列理化因素中,能杀死HA V的是A.乙醚B.加热60℃,lhC. pH3D.氯仿E.加热100℃,5分钟12.HBV的核酸类型是A. 单股RNAB. 双股RNAC. 双股线状DNAD. 双股环状DNAE.单股DNA 13.与HBV致病机制不相符的叙述是A. 病毒蛋白对细胞的直接杀伤B. 病毒抑制机体免疫功能C. 病毒改变细胞表面抗原D. 免疫复合物引起的Ⅲ型超敏反应E. 病毒基因的整合引起细胞转化14.下列哪种途径不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A.输血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垂直传播 D.接触传播 E.粪-口传播15.不符合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A. 急性乙型肝炎B. 慢性乙型肝炎C. 乙型肝炎恢复期D. 无症状携带者E. 血清有强传染性16.可抵抗HBV感染的最重要抗体主要是A. 抗HBsIgAB.抗HBsIgGC. 抗HBeIgAD. 抗HBcIgGE.抗HbcIgM17.血清中抗-HBs(+),抗-HBc(-),HBsAg(-),最可能是A.HBV正在肝内复制 B.HBV携带者 C.乙型肝炎已变成慢性D.血清具有传染性E.乙型肝炎已痊愈18. 下列HBV的抗体哪对机体无保护作用A.抗-HBs B. 抗-HBc C. 抗-HBe D. 抗-Pre-S1 E. 抗-Pre-S219.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A. HBsAgB. HBcAgC. HBeAgD. pre-S1E. pre-S220.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乙肝血液中含有A. HBsAg、HBcAg、HBeAgB. HBsAg、抗HBe、抗HBcC. HBsAg、抗HBs、HBeAgD. 抗HBe、抗HBs、抗HBcE. HBsAg、抗HBc、HbeAg21.不必接受HBIg被动免疫的人是A. 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B. 输入了HBsAg阳性血液者C. 伤口接触了HbeAg阳性血液者D. 无症状HBsAg携带者E. 接受了HBsAg阳性器官的受者22.关于抗HBc IgM,正确的叙述是A. 由HBV的表面抗原刺激产生B. 阳性具有早期诊断价值C. 有抗HBV感染的作用D. 在血清中可长期存在E. 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23.Dane颗粒是A.甲型肝炎病毒体B.乙型肝炎病毒体C.流感病毒体D.EB病毒体E.脊髓灰质炎病毒体24.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A.管形颗粒B.小球形颗粒C.Dane颗粒D.HBeAgE.HBcAg25.HbsAgA. 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B.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C.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D.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E.有感染性,无抗原性,不产生任何抗体26.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错误叙述是A.血清阳性是传染性高的指标B.其相应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血清持续阳性是疾病慢性化的指标D.化学成可溶性蛋白E.存在于Dane颗粒的最外层27.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正确叙述是A.存在于HBV的核心,螺旋对称包绕在核酸外B.因抗原性不强故血液循环中不易检测到C.由HBV的DNA多聚酶构成D.其相应的IgM类抗体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E.其相应抗体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28.HBV基因组含有四个开放读框(ORF),其中最长的是A.X区B.P区C.S区的PreS基因D.C区的C基因E.C区的PreC基因29.对乙型肝炎的错误叙述是A.HBV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B.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C.人受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D.转为慢性及反复迁延的多见E.有些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30.在HBV感染中,参与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包括A.l型和Ⅱ型超敏反应B.II型和Ⅲ型超敏反应C.I型和Ⅳ型超敏反应D.II型、Ⅲ型和Ⅳ型超敏反应E.l型、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31.机体感染HBV后,提示HBV在体内复制的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不是A. HBsAgB. HBeAgC.抗-HbcIgMD. HBV DNAE. DNA多聚酶32.关于HB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核酸为双股线状DNAB.DNA合成酶无逆转录酶功能C.HBeAg是体内HBV复制的标志之一D.可用减毒活疫苗特异预防E.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33.不属于HBV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的是A.HBV血源疫苗B.HBV亚单位疫苗C.HBV IgD.HBV基因重组CHO疫苗E.HBV基因重组酵母型疫苗34.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叙述错误的是A.三种HBV颗粒均含有HBsAgB.HBsAg含有四种亚型C.检出HBsAg表示患乙型肝炎D.检出抗HBs表示已获免疫力E.HBsAg滴度高,HBeAg检出率也高35.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血清中检出最重要的指标是A.HBcAgB.HBsAgC.HBeAgD.抗HBeE.抗HBs36.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A.HBcAgB.HBsAgC.HBeAgD.抗HBeE.抗HBs37.HCV的核酸是A.+ssRNAB.dsRNAC.dsDNAD.ssDNAE.-ssRNA38.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易于慢性化并占输血后肝炎第一位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巨细胞病毒E.黄热病病毒39.在严格选择供血员,排除HBsAg携带者情况下,仍发生输血后肝炎,可能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A.柯萨奇病毒B.ECHO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HCVE.乙型肝炎病毒40.关于丙型肝炎病毒,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目前还无法培养B.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C.多为隐性感染,一旦发病,极易发展成慢性过程D.病后可获牢固免疫力E.与肝硬化和肝癌关系密切41.对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描述,哪是错误的A.数HCV感染者呈隐性感染,一旦发病则已经是慢性肝炎B.肝内因长期存在HCV而导致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C.HCV的抗原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肾小球肾炎D.HCV感染可导致肝细胞癌E.HCV经粪—口途径传播42.目前HCV感染的生物学诊断方法主要是A.电镜观察血液中的HCV颗粒B.取血作病毒的细胞培养C.检测血液中的HCV抗原D.检测血清中的抗-HCV抗体E.检测肝细胞中的HCV RNA43.HC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B.日常生活接触C.血液和血制品D.性接触E.母婴传播44.目前控制HCV传播的主要措施是A.接种疫苗B.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C.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D.注射丙种球蛋白E.注射干扰素45.不符合体内抗-HCV抗体阳性的解释是A.感染了HCV,已恢复B.血中含HCVRNA,有传染性C.急性丙型肝炎D.慢性丙型肝炎E.HCV携带者46.HCV与HBV的不同点是A.主要经血液传播B.可慢性化、转为肝硬化和肝癌C.不能细胞培养D.表面蛋白抗原易变异,其抗体不可抵抗再感染E.抗原携带者为重要传染源47. HDV必须随下列哪种病毒共同感染宿主A.HA VB.HBVC.HCVD.HEVE.HIV48.HDV的核酸为A.单股正链RNAB.双股RNAC.双股线状DNAD.双股环状DNAE.单股负链RNA 49.下列哪种病毒为缺陷病毒A.HA VB.HBVC.HCVD.HDVE.HEV50.关于丁型肝炎病毒错误的是A.核酸为RNAB.包膜主要为HBsAgC.是缺陷病毒D.常与HBV共同感染E.症状较轻51.HDV的复制中,已知需要HBV为其提供的主要物质是A.复制酶B.整合酶C.逆转录酶D.外衣壳蛋白E.核蛋白52.关于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均为RNA病毒B.都需要依赖HBV完成其复制C.都主要经输血注射途径传播D.均可有慢性携带者E.均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53.20岁男性,喜食毛蚶,一周前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肝区疼痛,尿色渐加深至浓茶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