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牙石与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关系

合集下载

牙结石的危害 清除了沉积29年的牙结石太爽了

牙结石的危害 清除了沉积29年的牙结石太爽了

牙结石的危害清除了沉积29年的牙结石太爽了关于《牙结石的危害清除了沉积29年的牙结石太爽了》,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除了沉积29年的牙结石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在生活中,很多人嘴里都会长牙结石,那么,你知道牙结石怎么办呢?牙结石怎么去除呢?哪些原因会导致牙结石的产生呢?下面我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牙结石的危害有什么吧!>>>男人这硬物发臭女人根本不敢亲近这次清除了我沉积29年的牙结石!太爽了谁说的洁牙会伤害牙釉质!这个谣言真的把我害苦了。

以至于我活了29年了,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去洁过牙,而我的牙齿,大牙龋坏了3颗,还有两颗也被蛀了一个洞。

听了这个是不是觉得惨不忍睹,完全都不想象,这是一个才29岁的人的口腔吧!如果我要补上这三颗大牙最好的方案就是种植牙,根据我到各大医院了解的情况是最便宜的韩国种植体都在5000-6000元一颗,三颗牙差不多就是18000元。

瞬间我觉得难受啊!之所以造成这个结果和我平时饮食以及牙齿清洁习惯有关。

比如29年了,我居然才第一次洁牙!平时刷牙也是有时候刷牙,有时候不刷牙,从来不用牙线和漱口水。

牙不疼我就不看医生。

最后就……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告诫大家。

洁牙真的有必要,而且洁牙真的不可怕!以前看到网上发的牙结石我觉得太夸张了。

每天刷牙,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牙结石!可是今天看了自己的,我觉得好想哭啊!这么脏,以前我就用这样的牙齿吃食物吗!我看着都想吐了。

以前那些说洁牙只是为了赚钱的,现在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他。

洁牙前后牙齿明显大变样了好吧!随便一说,我的牙齿其实单看外侧其实是很干净的,但是内侧却是这样的,所以那些看起来牙齿很干净的人,也有洁牙的必要,因为你看不到内侧啊!关于洁牙的感觉,其实基本不痛,就只感觉牙齿酸酸的。

至于洁牙过程:用我选择的128元基础洁牙套餐为例!分成洁牙——抛光(和刷牙差不多很舒服的)——上药(消炎药,防止洁牙后牙齿不适)。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在哪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在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在哪
导语:牙龈炎和牙周炎,其实都是牙齿疾病,一旦发作,不夸张的说,对患者来说是痛不欲生的,所以要注意区分了解,牙龈炎会出现牙龈红肿牙症状,而
牙龈炎和牙周炎,其实都是牙齿疾病,一旦发作,不夸张的说,对患者来说是痛不欲生的,所以要注意区分了解,牙龈炎会出现牙龈红肿牙症状,而周炎比牙龈炎症状要严重得多,对人体伤害更大。

1、牙龈炎仅是龈组织的炎症,
2、牙龈炎虽然由于牙龈红肿
3、牙龈炎没有骨的破坏
4、牙龈炎不出现牙齿松动
牙周炎比牙龈炎症状要严重得多,对人体伤害更大。

治疗方法:
不管是牙龈炎还是牙周炎,都要及时治疗,避免症状严重,用杏林集东恒牙宣方,早晚刷牙前沾取牙粉刷牙,早晚各一次,能消炎杀菌,修护牙龈。

预防措施:
1 牙龈炎的症状,及时的自我调理,可以改善症状的,首先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以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2 患病后,用生理盐水或药物含漱液漱口,漱时要紧闭口腔,用又颊及唇、舌,充分活动漱口液,使其反复冲击牙隙及各处之食物残渣,然后吐出。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口腔牙周名词解释

口腔牙周名词解释

口腔牙周名词解释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牙周溢脓,牙齿松动。

主要病理变化为:龈牙结合上皮破坏致使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的发展过程为活动期与静止期交替出现。

晚期牙齿松动、脱落。

软垢(soft mucionus depostis)--牙面上的一种软的白色物质,粘附于牙颈部及牙间隙内。

主要由细菌、白细胞及脱落的口腔上皮以及粘液、食物残渣等组成。

牙石(calculus)--是附着在靠近牙龈边缘的牙面上或在牙龈沟内的沉积物,牙石表面粗糙,又可促进新菌斑的形成,是矿化了的菌斑和软垢,通常又称龈上牙石及龈下牙石,是口腔卫生不良的主要标志。

龈袋(gingival pocket)--又称假性牙周袋。

是牙槽骨尚无明显的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并未丧失,仅仅是是牙龈组织由于炎症性增生、肿大,导致牙龈缘覆盖牙冠而形成的龈袋。

骨上袋(surpragingival pochet)--牙周袋底在牙槽嵴顶的上方,由于牙槽嵴为水平型骨吸收,其高度明显降低,导致骨上袋形成。

骨下袋(intrabony pocket)--牙周袋位于牙槽嵴顶下方,牙槽骨在袋的侧方,牙周袋处于牙根面与牙槽骨之间。

主要由牙槽骨发生所垂直型吸收所致。

此时牙槽骨的高度轻微变化,但牙根周围的固有牙槽骨吸收。

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是由于结合上皮向根方移动,牙周组织与根面附着关系剥离,在两者间形成盲袋。

牙周袋内牙根面上附有龈下菌斑和牙石,细菌是牙周袋形成的主要因素。

创伤性牙(traumatic occlusion)--可引起牙周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的致伤性咬合关系。

其引起的咬合创伤可加重牙周炎的发生、发展。

继发性咬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在牙周炎的晚期,由于牙槽嵴的高度降低,轻微的咬合力即可造成严重的咬合创伤,这种由于牙周炎引起的创伤叫做继发性咬合创伤,它可加重牙周炎的发展,并促进牙齿松动,脱落。

牙结石牙垢清除

牙结石牙垢清除

牙结石牙垢清除牙结石,是附着牙面上的钙盐沉积物,刷牙刷不掉,是牙菌斑矿化的结果。

牙菌斑是口腔内经细菌为主体,非常稠密且很薄的透明薄膜,容易附牙颈部、牙龈边缘,牙面窝沟和粗糙不平处,牙菌斑需用显示剂染色后才能看见。

牙菌斑形成极快,把牙齿刷干净,过几小时,牙齿上很快就形成薄薄的一层膜,细菌很快在上面发育滋生,牙菌斑形成后,唾液中的钙盐可逐渐沉淀在里面,时间长了,变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牙石,非常牢固地附牙齿上,牙石中的钙主要是唾液中来,所以牙石往往在靠近唾液腺开口的部位特别多,如上颌第一磨牙颊面和下前牙的舌面牙石很多。

牙石表面总是覆盖一层牙菌斑,牙石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表面是多孔粗糙的,所以牙石为牙菌斑的积聚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牙菌斑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而且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也产生有害物质,这毒素和有害物质是病原体,破坏牙龈(俗称“牙花“)组织,产生牙龈炎,出现牙龈红肿,刷牙时容易出血,严重时咬馒头或吃水果时也会引起出血,在食物上留有血印。

牙龈炎继续发展,侵及深层的牙周组织,可发展为牙周炎,这时除牙龈红肿外,还出现牙周袋,而且溢脓,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和移位,影响咀嚼功能和食物消化。

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早晚刷牙习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定期到医院检查、洁治,可防止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预防和治疗牙龈炎。

牙垢、牙石和牙周组织病的关系非常密切。

实验表明,在无菌状态下,单纯粗糙的牙石表面,对牙龈的机械刺激,并不引起牙龈明显的炎症。

但长期积压的食物嵌塞,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在于它构成了菌斑附着,滋生的良好部位。

此外,牙石的存在会妨碍口腔卫生,促使菌斑更多地形成。

牙石本身也容易吸附更多的细菌毒素,对软组织造成刺激,使牙龈充血,水肿,刷牙时出血。

当牙龈炎症继续向深层组织发展,甚至会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倾向和口腔异味。

伴随着牙槽骨的破坏,牙齿将松动、移位、咀嚼无力。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炎症的主要致病物,因此,在牙周组织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彻底清除牙石是至关重要的。

牙周炎百度百科

牙周炎百度百科

牙周炎百科名片牙周炎图解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

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目录[隐藏]牙周炎简介牙周炎预防牙周炎治疗牙周炎症状老年人牙周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治疗复合性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牙周炎简介牙周炎预防1. 哪些不良习惯可引发牙周病牙周炎治疗1. 几种防治牙周病的食物牙周炎症状老年人牙周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治疗复合性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牙周炎Periodontitis[编辑本段]牙周炎简介牙周炎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

牙周炎出现的一些前期症状,也成为口腔“亚健康”恶化的主要特征。

绝大多数牙周炎患者都伴随着牙龈萎缩的症状,调查发现,在45岁以上的人群,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现象,而牙周炎牙龈萎缩,也一向被口腔医学界视为不可逆转的生理退化现象。

值得重视的是,由于遗传、环境、食物安全方面因素的影响,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有逐年低龄化趋势,据最新的研究发现,由于成年人脑垂体某些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或停止,会导致口腔及牙龈对于维生素C的吸收出现严重障碍,从而带来口腔和牙龈严重的营养不良,这种营养不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反应在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大大提前的现实,这也是尽管人们对于刷牙等口腔清洁重视之后,牙龈萎缩仍旧日趋呈现低龄化的根本原因。

牙龈萎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作为保护牙齿及龈下牙周组织的天然屏障被打开,导致口腔内各种食物残留及污垢,得以越过健康牙龈的保护而侵入龈下,在这种常规刷牙无法清洁到的口腔卫生“死角”,长时间地累积形成牙石。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牙龈炎与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同样都是对口腔有极大的伤害,但对于这两种很多人都分不清,并没对此深入了解。

病因众多的口腔疾病要了解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牙龈炎和牙周炎有什么区别?洁灵牙膏在这里与你探讨其中的奥秘。

牙龈炎是一种牙龈炎症。

引起牙龈炎的直接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和牙龈上的柔软、无色而带有粘性的细菌膜层。

如果我们每天刷牙和用牙线清洁时没有除掉牙菌班,它会产生可剌激牙龈组织的毒素,引起牙龈炎。

在牙龈炎的早期阶段,因牙骨和固定牙齿的连接组织还没有受到影响,可能不会对牙齿造成损坏。

但如果不予治疗,牙龈炎会发展为牙周炎,并对您的牙齿和颌骨造成永久性损坏。

牙周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部位的慢性炎症,多数病例由长期存在的牙龈炎发展而来,形成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症状。

由于病程缓慢,早期症状不造成明显痛苦,患者常不及时就诊,使支持组织的破坏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丧失。

牙龈炎与牙周炎同属于牙周病范畴,牙龈炎病变发生在牙龈组织,主要原因是口腔不洁、菌斑与牙垢、牙结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剌激,某些全身因素如内分泌紊乱、维生素C缺乏、营养障碍与系统疾病也可引起或加重牙龈炎。

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有痒感、发胀不适,常在刷牙、说话、咀嚼食物时出血。

检查可见牙面有较多的牙垢与牙石附着,牙龈明显充血、肿胀,牙龈光彩消失,触之易出血。

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牙周炎。

患有牙龈炎,齿龈会红肿,或有出血现象。

若刷牙时发觉牙齿容易出血,或牙齿有触痛情况,便需要看牙科医生。

牙龈炎有各种类型,但最常见的、发病率最高的是慢性单纯性龈炎,这种牙龈炎又称为不洁性龈炎、边缘性龈炎,通常所说的牙龈炎就是慢性单纯性龈炎。

慢性单纯性龈炎只侵犯牙龈组织,不侵犯其他牙周组织。

这种龈炎是由于龈缘附近牙面上的菌斑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病因明确,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在70%-90%左右,4-5岁以前通常不发生龈炎,大多数从5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到青春期达高峰,青春期过后,牙龈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才长而缓慢下降,成年人牙龈炎患病率较低。

[全]牙周炎与牙龈炎的4大区别点及联合用药方案

[全]牙周炎与牙龈炎的4大区别点及联合用药方案

牙周炎与牙龈炎的4大区别点及联合用药方案症状分析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

发病年龄一般在35岁以后。

如果牙龈炎未能及时治疗,炎症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进而发展为牙周炎。

由于牙周炎的早期没有明显自觉的症状而易被忽视,待有症状时(如口臭、牙龈萎缩)已较严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定期口腔检查”的原因。

早发现、早治疗是告别牙周炎最好的办法(省钱省事还有助身体健康)。

■■■一、起因1、菌斑: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

2、牙石:牙石是指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

(1)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

在牙颈部沉积较多,特别是在大涎腺导管开口相对处,如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前牙的舌侧沉积更多。

龈上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盐。

(2)龈下牙石位于龈缘以下、龈袋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视,必须用探针探查,方能知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

龈下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龈沟液。

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

3、创伤性咬合: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

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发生。

■■■二、病发范围牙龈炎:仅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出现红肿、点彩消失。

牙周炎:炎症不仅会出现在牙龈周围,还包括整个牙周组织。

■■■三、是否形成牙周袋牙龈炎:由于牙龈红肿,可使龈沟加深,但没有牙周袋的形成。

牙周炎:由于牙龈纤维变性破坏、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而形成牙周袋。

■■■四、牙齿是否松动牙龈炎:不出现牙齿松动。

牙周炎:牙周炎后期可出现牙齿移位和松动。

联合用药■■■一、牙周炎1.阿莫西林+硼砂漱口液+口炎清颗粒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喉部致病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cpi口腔计分标准

cpi口腔计分标准

CPI口腔计分标准CPI(社区牙周指数)是一种用于评估口腔卫生的标准化检查方法,其包括对牙龈炎、牙石、软垢、牙周袋深度、牙龈肿胀程度、牙龈出血量、牙槽骨吸收程度、牙齿松动度、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评估。

下面是CPI口腔计分标准的详细内容:1. 牙龈炎出血:牙龈炎是指牙龈组织的炎症,可观察到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质地松软,点彩消失,牙龈水肿,在轻度机械刺激后出血。

检查时,观察并记录牙龈炎的程度。

2. 牙石:牙石是指沉积在牙齿表面的矿化斑块,通常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和牙菌斑细菌在牙齿表面沉积而形成的。

检查时,观察并记录牙石的存在与否和程度。

3. 软垢:软垢是指口腔内细菌和食物残渣形成的柔软、灰色的斑块,通常沉积在牙齿表面和牙颈部。

检查时,观察并记录软垢的存在与否和程度。

4. 牙周袋深度:牙周袋是指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破坏和降解形成的袋状结构。

检查时,使用探针测量并记录每个牙齿的牙周袋深度。

5. 牙龈肿胀程度:牙龈肿胀是指由于炎症或感染引起的牙龈组织增厚和肿胀。

检查时,观察并记录牙龈肿胀的程度。

6. 牙龈出血量:牙龈出血可能是由于炎症或牙周病引起的。

检查时,观察并记录牙龈出血的程度和频率。

7. 牙槽骨吸收程度:牙槽骨吸收是指由于牙周病或咬合不当引起的牙槽骨高度降低或丧失。

检查时,使用X光或临床检查观察并记录牙槽骨吸收的程度。

8. 牙齿松动度:牙齿松动可能是由于牙周病、外伤或咬合不当引起的。

检查时,观察并记录每个牙齿的松动程度。

9. 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频率、使用牙线情况、漱口习惯等。

检查时,询问并记录个人的口腔卫生习惯。

10.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了解个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预防措施、口腔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等。

检查时,通过提问或问卷调查来评估个人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

以上是CPI口腔计分标准的详细内容,通过评估这些指标,可以全面了解个体的口腔卫生状况和需要采取的干预措施。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都是口腔当中的牙齿类疾病,很多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只会感觉到自己的牙齿出现了问题,却分不清楚到底是怎样的问题?牙龈炎与牙周炎都是口腔疾病患者常见的疾病,但是两种疾病的性质却不相同,彼此之间既有关系,又有区别。

那么牙龈炎与牙周炎之间的区别是是什么呢?主要从两种牙齿疾病的区别概况、症状、治疗方法进行介绍。

并提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预防牙龈炎与牙周炎疾病发生的方法。

1.牙龈炎与牙周炎的区别概况是否形成牙周袋是牙龈炎和牙周炎之间最典型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牙龈炎只是牙龈相关的炎症,点彩消失,产生红肿情况;牙周炎患者不仅会有牙龈炎症,也会涉及到牙周组织的炎症。

第二,牙龈炎患者的牙龈会有红肿情况,加深牙龈沟,但是不会形成牙周袋。

牙周炎患者会出现牙周袋。

第三,牙龈炎不会产生与骨相关的破坏,所以在X线片上未出现骨吸收情况。

牙周炎的X线片上能够看到骨吸收情况,临床上患者会出现骨下袋问题。

第四,牙龈炎的牙齿不会出现松动;牙周炎患者后期的牙齿会有移位情况和松动情况。

与牙龈炎相比,牙周炎的症状要更加严重一些,对于人体所产生的伤害也会更大。

2.牙龈炎与牙周炎的症状区别牙龈炎常见症状:牙龈炎的类型比较多样化,慢性单纯性牙龈炎是最常见、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只会影响到牙龈组织,不会对患者的其他牙周组织产生影响。

发病原因是:牙龈缘附近的牙面上产生菌斑,产生慢性炎症,常发生于青少年、儿童人群中,患病率在70%到90%左右,4-5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不会出现牙龈炎症状。

从5岁之后,随着儿童年龄的持续增加,牙龈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不断增加,在青春期时达到高峰。

青春期之后,牙龈炎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继续增加缓慢降低,成年人患牙龈炎的概率比较低。

不同严重程度的牙龈炎,所侵犯的牙龈区域不同。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会出现很明显的下颌前炎症,在刷牙或者要水果时,牙龈出血。

健康牙龈即便是用力刷牙,也不怎么会出血。

牙周炎的原因有哪些

牙周炎的原因有哪些

牙周炎的原因有哪些牙周炎的原因有哪些牙周炎的原因一、局部原因。

牙结石和牙菌斑等太多,吃东西经常容易食物嵌塞,在嵌塞之后没有进行清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牙齿的赃物越来越多,滋生的细菌也越来越厉害,另外牙结石和牙菌斑的不清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细菌侵蚀牙龈,引发牙龈炎,最后细菌侵蚀到牙齿的牙周组织,慢慢地就导致了牙周炎,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口腔清洁,最好是每年到医院洁牙一次,清除掉用牙刷除不去的牙结石和牙菌斑。

牙周炎的原因二、全身原因。

如果自己的牙齿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口腔很洁净,但是还是有以上的症状,那最大的原因就是身体素质太差,比如身体有其它的疾病,这样就会导致身体的抵抗能力变差,只要有细菌侵蚀到牙齿的牙周组织,抵抗不住的话就会导致牙齿变成牙周炎。

牙周炎护理牙周炎专业护理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刷牙时可将牙刷倾斜45度并压于牙面与牙龈之间。

并且,刷毛需尽量进入龈沟和牙缝间,避免过于粗暴或重力的口腔清洁程序。

2、提高牙齿及口腔的免疫能力,选购合适的牙膏、牙刷、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注重日常运动及口腔保健。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清洁习惯,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定期使用牙线或去正规医院洗牙的习惯。

4、定期去正规的口腔医院进行口腔保健检查。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洗牙。

牙周炎日常护理1、有效控制牙菌斑。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后一定要刷牙、嗽口,掌握“三、三制”的刷法(即每日刷3次,每次刷3分钟,要刷到牙齿的3个面),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顺牙体长轴上下刷。

提倡应用牙线去除牙间隙的菌斑,用含氟牙膏或抗牙石牙膏辅助刷牙去除牙菌斑,防止牙石牙垢的形成。

2、定期作口腔保健检查。

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口腔洁治(俗称洗牙),保持健康的牙龈和稳固的牙齿,有效预防牙周炎。

3、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

包括洁治、刮治、牙周手术、固定松动牙齿、调合牙、牙周炎治疗与正畸治疗等。

4、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牙周袋名词解释

牙周袋名词解释

牙周袋名词解释牙周袋是指牙周疾病中形成的一种病变,通常是由于牙龈炎或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造成牙槽骨与牙齿根部之间的空隙。

牙周袋常见于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患者。

牙周袋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牙菌斑:牙齿上的牙菌斑是导致牙周袋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牙菌斑是由细菌和食物残渣组成的粘附物,如果不及时清洁,细菌会逐渐繁殖并产生毒素,刺激牙龈和牙齿周围组织,导致牙龈炎或牙周炎。

2. 牙石:牙石是牙菌斑钙化而成的硬块,牙石的存在使得清洁牙齿更加困难,容易导致牙周袋的形成。

3. 骨质吸收:牙周炎会引起牙齿周围的骨质吸收,导致牙龈与牙齿根部之间形成空隙,形成牙周袋。

牙周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 牙龈出血:由于牙周袋的形成,牙龈易受刺激,容易出现牙龈出血。

牙周袋内的细菌会导致牙龈炎或牙周炎,进一步加重牙龈出血的情况。

2. 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后,牙龈和牙齿之间的连接变弱,牙齿容易松动。

牙周袋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进而影响牙齿的固定。

3. 牙齿敏感:牙周袋内的牙齿根面暴露在口腔环境中,容易受到刺激,引起牙齿敏感。

治疗牙周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牙周刮治术:通过专业牙科医生使用专门的器械,在患者的口腔内进行刮治术,将牙周袋内的牙菌斑和牙石清除,恢复牙齿周围的健康环境。

2. 牙周手术:对于严重的牙周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牙周提升术、牙周再生术等,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促进新骨的生长。

3. 牙周病治疗后的定期复查和定期洗牙:牙周袋的治疗需要长期的护理,定期复查和定期洗牙是保持牙周健康的重要步骤。

综上所述,牙周袋是一种由于牙龈炎或牙周炎引起的牙周疾病,产生于牙齿根部和牙槽骨之间的空隙。

牙周袋的形成机制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牙菌斑、牙石和骨质吸收等因素。

治疗牙周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包括牙周刮治术、牙周手术以及定期复查和定期洗牙等步骤。

【牙周病学】第四版《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第四版《牙周病学》

遗传因素
牙 周 炎临 开床 始表 和现 进 展
Page & Kornman提出的牙周炎致病机制(1997)
牙菌斑生物膜结构示意图
基质 细菌群体
水性通道 获得性膜 牙面
牙菌斑生物膜——牙周病的始动因子 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团块,是由基质包 裹的相互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
牙周膜主纤维
牙在受到侧向压力时,以转动中心为支点发生倾斜 (1)示转动中心的位置 (2)牙受侧方压力时,各组牙周膜纤维的受力情况
釉牙骨质界的三种形式 a.牙骨质覆盖牙釉质 b.牙骨质与釉质端端相接 c.牙骨质与釉质不相接
骨开窗和骨开裂
Bränemark的骨质分类 I 类:颌骨大部分由骨皮质组成。 Ⅱ类:颌骨中央为高密度骨松质,周围由厚的皮质骨包绕。 Ⅲ类:颌骨中央为具有一定强度的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骨皮质包绕。 Ⅳ类:颌骨中央为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皮质骨包绕。
第一章 绪论
• 了解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牙周病学在医学和 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与之有紧密联系,口腔医生要 运用多学科手段来维护牙周组织和口腔的健康;
• 简要介绍了我国牙周病学发展的简史。
表1-1 各年龄组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
12岁
患龋率
28.9
龈炎检出率 57.7
牙石检出率 59.0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
• 本章重点阐述牙周病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 括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和形成、口腔正常菌群和牙周致 病菌的不同作用、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等。介绍牙周生 态系的概念、牙周微生物与龋病微生物的生态关系、重要 牙周致病菌的毒力因子以及日益受关注的病毒研究等相关 新理念和新进展。提出一些迄今尚无定论、有待深入研究 的热点。旨在将牙周微生物与牙周病发生、发展、类型和 转归等规律联系起来,阐明牙周病的发病机制,提高牙周 病的防治水平。

牙周病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牙周病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牙周病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硬骨板是指A、牙槽突B、牙槽窝C、牙槽间隔D、牙槽嵴顶E、固有牙槽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牙槽窝的内壁称为固有牙槽骨。

固有牙槽骨在X线片上呈围绕牙根连续的致密白线,称为硬骨板。

当牙槽骨因炎症或创伤等开始发生吸收时,硬骨板消失或模糊、中断。

2、患者,男,16 岁,刷牙时牙龈出血 3 个月余,早晨起床时口角及枕巾有时有血迹。

检查见:上前牙牙龈边缘及牙龈乳头充血、发亮、呈鲜红色,有少量牙菌斑堆积,上唇稍短。

分析造成此患者牙龈炎症较重的原因,除外A、菌斑B、口呼吸C、舔唇习惯D、激素水平E、开唇露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青春期少年,上唇短,牙龈出血炎症,主要致病因素为菌斑,局部促进因素有口呼吸、上唇短、激素变化。

3、以下对牙周组织破坏最大的是A、垂直向力过大B、侧向力过大C、近中向过大D、咬合力过大E、扭力过大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扭转力对牙周组织的损伤最大。

4、在龈下菌斑生物膜形成过程中,扮演“黏结桥”作用的微生物是A、牙龈卟啉单胞菌B、中间普氏菌C、伴放线聚集杆菌D、血链球菌E、具核梭杆菌F、黏性放线菌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F.nucleatum有致病潜力,拥有多种凝集素,能凝集人及绵羊红细胞,能附于上皮细胞和羟磷灰石表面;它既可与早期定植菌(如链球菌、放线菌等)共聚,又可与晚期定植菌(如卟啉单胞菌、聚集杆菌、螺旋体等)共聚,可作为早、晚期定植菌的黏接桥。

5、下列有关牙石与牙周病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牙石的存在使得菌斑与组织表面紧密接触B、结合上皮在无菌的牙石上能形成上皮附着C、消毒过的牙石在体内不会诱导炎症或脓肿D、牙石量与牙周炎呈明显的正相关E、牙石的机械刺激引起牙周炎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牙石与牙周病关系密切。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牙石量与牙周炎呈明显的正相关。

虽然牙石本身对牙龈可能具有一定机械刺激,但较早期的研究已显示其粗糙面并不会引起牙龈炎;相反,在猴子实验中发现,结合上皮在无菌的牙石上能形成半桥粒和基底膜这种正常的上皮附着。

口腔科住院医师考试:2021牙周病学真题模拟及答案(5)

口腔科住院医师考试:2021牙周病学真题模拟及答案(5)

口腔科住院医师考试:2021牙周病学真题模拟及答案(5)共604道题1、患者,男性,20岁,诊断为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准备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最佳选择是()(单选题)A. 甲硝唑B. 米诺环素C. 青霉素D. 非甾体类抗炎药E. 链霉素试题答案:B2、牙周翻瓣术后龈瓣与骨面之间的连接物质为()(单选题)A. 坏死的牙龈组织B. 肉芽组织C. 渗出液D. 血凝块E. 淋巴细胞试题答案:D3、男,31岁。

左下后牙自发性肿痛。

吸吮时易出血。

自诉5天前曾用牙签剔牙。

口腔检查:牙间乳头红肿。

有明显探触痛。

易出血。

牙体无龋坏和非龋性疾病。

叩诊(+),无松动,未探及牙周袋。

可能的诊断是()(单选题)A. 急性牙髓炎B. 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C. 急性根尖炎D. 急性牙龈乳头炎E. 三叉神经痛试题答案:D4、男性,27岁,主诉:牙龈疼痛、出血、口腔腐臭,不敢刷牙3天,无发热。

该患者牙龈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单选题)A. 口腔溃疡B. 牙龈坏死C. 口腔疱疹D. 更换牙刷E. 牙龈炎症试题答案:B5、患者,女,26岁,牙龈出血3年。

检查见牙石,牙龈红肿,探诊出血。

如果诊断为慢性龈缘炎,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单选题)A. 根面平整术B. 洁治术C. 口服替硝唑D. 翻瓣术E. 牙冠延长术试题答案:B6、女,19岁,上前牙松动3年,检查见上切牙松动Ⅱ°,扇形移位,口腔卫生较好,初步印象为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对该患者的治疗措施中不适当的是()(单选题)A. 牙周基础治疗B. 反复进行口腔卫生指导C. 首选口服甲硝唑D. 基础治疗后进行翻瓣手术治疗E. 定期复查复治试题答案:C7、咬牙合创伤与牙周病最密切关系是()(单选题)A. 牙周膜宽度增加B. 牙槽骨呈垂直吸收C. 牙松动D. 牙周膜血管闭锁E. 加速牙周病进程试题答案:E8、以下龈下刮治操作错误的是()(单选题)A. 刮治前应用探针仔细检查龈下牙石B. 匙形器的刀刃与根面成45°以避免损伤袋内软组织壁C. 锄形器应两点接触,即刀刃置于袋底根面上D. 每一动作的刮除范围要与前次有部分重叠,连续不间断E. 刮治务求干净,避免残留牙石试题答案:B9、控制菌斑最有效的方法是()(单选题)A. 化学药物含漱剂B. 正确的刷牙和牙线等邻面清洁措施C. 提高机体防御能力D. 口服抗生素E. 以上都是试题答案:B10、牙周翻瓣术后龈瓣与骨面之间的连接物质为()(单选题)A. 坏死的牙龈组织B. 肉芽组织C. 渗出液D. 血凝块E. 淋巴细胞试题答案:D11、对于膜龈手术,以待肉芽生长,塞治剂需要塞治()(单选题)A. 5-7天B. 10天C. 14天D. 20天E. 30天试题答案:C12、袋内刮治术一敏适用于()(单选题)A. 范围比较广泛的管上袋B. 范围比较局限的骨上袋C. 范围比较广泛的骨下袋D. 范围比较局部的骨下袋E. 以上均不对试题答案:D13、以下哪项不是截根术的适应证()(单选题)A. 多根牙的某个根牙周组织破坏严重,其余牙根较好B. 上颌磨牙一颊根发生纵折C. 磨牙的一个根严重根尖周病变,根管不通D. 多根牙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尖1/3E. 多根牙一个牙根牙周破坏严重,合并根分叉病变Ⅲ度试题答案:D14、窄而深的局限性牙周袋常见于()(单选题)A. 单纯性牙周炎B. 复合性牙周炎C. 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D. 青春前期牙周炎E. 青少年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试题答案:B15、能够使牙周病的牙周炎症得到改善,保证牙周治疗的顺利进行,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关键在于()(单选题)A. 每天刷牙B. 常用含漱剂C. 菌斑控制D. 禁烟E. 坚持牙龈按摩试题答案:C16、实验性龈炎证明的是()(单选题)A. 牙石与龈炎关系不密切B. 单纯菌斑控制难以消除龈炎C.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D. 咬合创伤导致牙龈炎发生E. 吐舌习惯是牙龈炎的重要病因试题答案:C17、龈上牙石易沉积于()(单选题)A. 后牙邻面和前牙唇面B. 全口牙邻面C. 全口牙颊舌面D. 上磨牙颊面和下前牙舌面E. 下磨牙颊面和上前牙舌面试题答案:D18、18岁患者主诉刷牙出血数月,查见牙不松动,牙龈红肿,牙周探诊深度≤3mm,牙石(++),探诊出血,最佳处理方案应是()(单选题)A. 服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B. 口腔卫生宣教和龈上洁治术C. 口腔卫生宣教、龈上洁治术、根面平整术D. 服用牙周宁片、使用含漱剂E. 进行牙龈切除术试题答案:B19、X线片具有局限性,除了()(单选题)A. 拍X线片费时及费用较高B. 不能显示软组织袋C. 不能精确反映邻间骨缺损的形态D. 不能准确反映颊、舌侧骨高度E. X线片显示的骨破坏比实际破坏轻试题答案:A20、超声波洁牙机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 放稳支点B. 握笔式握持器械需稳而轻C. 将工作尖放在牙面上,紧密接触以利于去除牙石D. 工作头与牙面平行或<15°角E. 以工作头的前端部分接触牙石的下方来回移动试题答案:C21、对于青少年牙周炎,四环素可作为辅助治疗,效果较好,常规其治疗疗程为()(单选题)A. 4次口服连续一周B. 4次口服连续2周C. 250mg/次,4次口服连续3周D. 250mg/次,4次口服连续4周E. 250mg/次,4次口服连续2周试题答案:E22、女,19岁,上前牙松动3年,检查见上切牙松动Ⅱ°,扇形移位,口腔卫生较好,初步印象为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牙龈炎的原因是什么

牙龈炎的原因是什么

牙龈炎的原因是什么牙龈炎的原因是什么牙龈俗称牙床,而牙龈炎也即牙床发炎,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成年人及青少年都可发病。

此病与局部牙石的机械刺激及全身代谢障碍和中医所说的上火”有密切关系。

而妊娠期牙龈炎在怀孕第3个月就会开始,第8个月时达巅峰,表现为牙龈肿大,尤其是牙缝间开始肿大、色泽鲜艳、质软、容易流血。

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雌性激素、妊娠激素不平衡等影响,内分泌发生改变,使组织的新陈代谢受影响,容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大约30~75﹪的孕妇会受到牙龈炎的影响。

很多孕妇怀孕后,经常有明显的牙龈出血,甚至妨碍饮食,这是患了妊娠牙龈炎的缘故。

概括而言,妊娠期牙龈炎的原因如下:1、怀孕后,体内的激素发生变化,尤其是黄体酮水平上升很高,导致正常情况下能够耐受的各种发病因素;2、准妈妈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的改变,容易忽略口腔卫生;3、牙龈四周堆积牙菌斑、牙结石等。

如何治疗牙龈炎牙龈炎的一般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定期复查:1、局部治疗(1)控制菌斑。

(2)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

(3)牙周袋和根面的药物处理。

(4)牙周手术彻底切除牙周袋或整复性清除牙周袋。

(5)消除拾干扰和牙合创伤,建立平衡的牙合关系。

(6)松牙固定。

2、牙周炎全身治疗(1)成人牙周炎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但急性炎症期可给予甲硝唑,0.2g,每日3—4次;或螺旋霉素0.2g,每日4次口服。

(2)积极治疗,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消化道疾病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治疗是牙周炎疗效能长期保持的关键步骤之一。

复查的间隔期可根据病情和患者控制菌斑的程度来决定。

复查内容包括:牙周袋深度、牙龈炎症、根分叉病变、牙槽骨情况、修复体情况等,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必要的治疗。

治疗牙龈炎并不复杂,坚持早期治疗,彻底清除菌斑、牙石等病原刺激物,消除牙龈炎症,使牙周袋变浅,改善牙周附着水平,长期稳定维持疗效,以使患牙长期保存并行使功能。

口腔牙周病毕业论文

口腔牙周病毕业论文

口腔牙周病毕业论文口腔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并且会影响到我们的口腔健康。

此外,口腔牙周病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全身健康,例如,它与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等疾病有关。

因此,预防和治疗口腔牙周病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口腔牙周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口腔牙周病的概念口腔牙周病是指牙周组织的炎症和坏死,它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口腔牙周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它是口腔牙周病的早期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发展成牙周炎。

牙周炎是比牙龈炎更为严重的炎症,它不仅会影响到牙龈组织,还会影响到骨骼和牙周膜。

二、口腔牙周病的病因口腔牙周病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 未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膜,如果牙菌膜堆积在牙齿上,将会导致细菌增殖,进而引起牙周病。

因此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是预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

2. 饮食和抽烟高糖饮食和大量吸烟会促进牙周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更容易患上牙周病。

3. 遗传因素有些人患上牙周病的风险会更大,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基因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有家族史,预防牙周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口腔牙周病的预防1. 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每天刷牙两次(早上和晚上),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使用牙线去除难以清理的食物残渣。

2. 戒烟吸烟会使牙齿变色,增加牙周病的风险。

因此,应该尽量戒烟。

3. 控制饮食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健康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和低脂肪蛋白质。

此外,饮食控制也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4.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去牙医处进行口腔检查。

如果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牙周病,就可以避免其影响我们的口腔和全身健康。

四、口腔牙周病的治疗1. 牙石清洁牙石清洁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重要措施,它可以去除牙齿上的牙菌膜和牙石。

2. 糜爆牙周炎治疗当牙周炎比较严重时,需要进行糜爆治疗。

洗牙病例分析讨论发言材料

洗牙病例分析讨论发言材料

洗牙病例分析讨论发言材料洗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护理手段,通过清洁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的牙菌斑和牙石,预防和治疗牙龈疾病。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洗牙病例,探讨洗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病例描述:患者张某,男性,35岁,牙龈普遍有红、肿、痛等现象,脱落了一颗牙齿近半年,牙结石明显,口腔异味。

患者曾有口腔护理意识,但没有定期就医。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张某牙龈红肿痛的现象,这说明他可能患有牙龈炎。

牙龈炎一般是由于牙菌斑长期积累,导致周围牙龈组织发炎。

洗牙是解决牙菌斑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去除牙菌斑和牙石,减轻牙龈炎症状。

其次,患者脱落了一颗牙齿近半年,这可能是由于进一步的牙周炎症导致的牙齿松动和脱落。

牙周炎是牙龈炎的进一步发展,除了牙菌斑和牙石的问题,患者可能还存在其他口腔问题,如牙周袋、牙龈退缩等。

洗牙只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对于牙周炎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如根面平整术、牙周病手术等。

另外,患者牙结石明显,这是牙菌斑钙化形成的硬块,不能通过刷牙来清除。

洗牙过程中,牙结石的去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牙结石的存在会导致口腔异味,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洗牙能够有效地去除牙结石,恢复口腔的健康状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患者提出以下建议:1. 定期就医:口腔问题不容忽视,定期就医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问题。

建议张某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菌斑和牙石问题。

2. 彻底洗牙:针对患者的牙菌斑和牙结石问题,建议患者进行深度洗牙。

在洗牙过程中,除了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外,还可以彻底清洁牙周组织,减轻牙龈炎症状。

3. 牙周治疗:对于牙周炎患者,建议洗牙后进行进一步的牙周治疗,如根面平整术、牙周病手术等。

顺利治疗牙周炎可以帮助牙齿固定,预防进一步的牙齿脱落。

4. 健康习惯:洗牙只是解决了当前的问题,保持口腔健康需要长期的护理。

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并使用牙线进行牙齿清洁,定期使用漱口水杀菌,避免烟酒等对口腔健康有害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牙石与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2-04-11T10:02:24.840Z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6月作者:司洪云冯淑香樊丽萍[导读] 初步探讨牙石与牙龈炎、牙周炎的关系。

司洪云 冯淑香 樊丽萍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口腔科 157011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牙石与牙龈炎、牙周炎的关系。

方法 对2008年4月~2010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口腔检查的213例患者口腔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213例患者中牙石检出例数为168例,牙石检出率为78.9%。

60岁以上年龄者牙石检出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年龄组(x2=6.35,P<0.05)。

213例患者中患牙周炎的患者共126例,占59.2%。

患牙龈炎的患者共132例包括同时患牙周炎者22例,占62.0%。

患牙龈炎的132例患者牙石检出率达55.3%(73/132);患牙周病的126例患者牙石检出率达92.9%(117/126)。

结论 牙龈炎、牙周炎患者牙石检出率高,牙石沉积是引起牙龈炎、牙周病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牙石 牙龈炎 牙周炎 相关性 牙石即沉积于牙齿表面的正在矿化或已矿化的菌斑及其软垢,其由钙盐等逐渐沉积形成,通常不易除去,其对牙龈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牙石与牙龈炎、牙周炎的关系,笔者对2008年4月~2010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口腔检查的213例患者口腔状况进行分析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4月~2010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口腔检查的213例患者为观察对象。

213例患者中男性115例,女性98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为(45.3±14.3)岁,其中60岁以上(包括60岁)者92例;患者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者134例,高中及以下者79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口腔检查,观察患者牙石有无及轻重,牙龈炎、牙周炎患病情况等。

1.3 诊断及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牙石量多少分为3个等级:+,++,+++。

牙周病、牙龈炎等根据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中牙周病相关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牙石检出率
213例患者中牙石检出例数为168例,牙石检出率为78.9%。

其中男性检出例数为85例,女性检出例数为83例,牙石检出率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包括60岁)的92例患者中牙石检出例数为80例,牙石检出率为87.0%;年龄在60岁以下的121例患者中牙石检出例数为88例,牙石检出率为72.7%。

60岁以上年龄者牙石检出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年龄组(x2=6.35,P<0.05)。

2.2 牙龈炎、牙周炎患病情况
213例患者中患牙周炎的患者共126例,占59.2%。

患牙龈炎的患者共132例包括同时患牙周炎者22例,占62.0%。

2.3 牙石与牙龈炎、牙周炎关系
如表1所示,患牙龈炎的132例患者牙石检出率达55.3%(73/132);患牙周病的126例患者牙石检出率达92.9%(117/126)。

表1 牙龈炎、牙周病患者牙石检出率情况(例)
疾病牙石0++++++牙龈炎59372412牙周炎9574416
3 讨论
口腔牙菌斑如清洁不及时或未进行口腔清洁,通常进一步矿化为牙石,而牙石表面粗糙,有利于菌斑的继续积聚,因而菌斑不断矿化为牙石,进而进一步对牙龈等造成影响,成为牙龈出血、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等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2]。

而牙周炎属于口腔科常见病,据有关文献报道[3],我国几近90%的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牙周炎已成为最重要的造成牙齿脱落的因素之一,且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具有差异性。

牙周疾病早期阶段可称为牙龈炎,菌斑、牙石沉积于牙龈,可造成牙龈正常刺激缺乏而角化不全或不良,进而牙龈抵抗力下降,并最终发展为牙周病[4]。

但因菌斑、牙石通常聚集于牙龈缘,短期内对牙周无影响,及时清除菌斑、牙石和积极治疗牙龈炎可有效控制和逆转疾病造成的损害。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213例患者中牙石检出率达78.9%,牙石检出率在性别方面无差异性,但年龄60岁以上组检出率要显著高于60岁以下组。

这可能与菌斑不断矿化为牙石,牙石进一步破坏牙龈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进展的过程有关,同时也与对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知识普及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其对口腔卫生及口腔保健了解不够重视不够。

因此必须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口腔卫生宣传,使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定期对其进行口腔洁治。

从研究中还可以看出,牙龈炎患病率为62.0%,其牙石检出率达55.3%(73/132);牙周炎患病率为59.2%,而其牙石检出率高达92.9%(117/126)。

这说明一半以上牙龈炎和几乎所有牙周炎患者均能检出牙石,牙石与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牙周炎患者,在进行牙周炎治疗同时也应积极处理牙石,以促进牙周炎症尽早消退。

总之通过本研究初步探讨,牙龈炎、牙周炎患者牙石检出率高,牙石沉积是引起牙龈炎、牙周病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EM],2005,28.
[2] 曹采方.牙周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6:236.
[3] 欧阳翔英,曹采方,胡文杰,等.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病情调查.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l8(4):355-358.
[4] 牟盛达,叶莉虹.影响牙周炎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 临床研究,2010,48(27):1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