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设计
实验动物学实验设计的方法
实验动物学实验设计的方法一、背景介绍实验动物学是指研究动物生理、生化、遗传、行为等方面的科学,也是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关键分支之一。
在实验动物学的研究中,实验设计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实验设计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地获取实验数据,建立可靠的结论。
因此,有必要了解实验设计的方法。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在实验设计中,选择实验动物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动物的选择应该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 实验的目的:不同的实验目的需要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
2. 动物的可用性与成本:有些动物可能很难获得,或者成本太高,这时候需要考虑选取替代性动物。
3. 伦理问题:任何的实验都必须遵循伦理准则,确保对动物的使用是必要的,且对动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尽可能减少。
三、实验组设计实验组设计实际上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组设计方法:1. 随机分配:实验动物应该被随机分配到各组中,这样可以消除实验结果中可能存在的由此产生的误差。
2. 对照组设计:对照组被设计为一个基础组,用于对其他实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排除外部因素的影响。
3. 双盲法:实验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具体组别,从而排除人员主观影响。
四、实验时间设计实验时间设计是一种重要的因素,以下几点应该被考虑:1. 实验动物的生命周期: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需要不同的实验时间。
2. 长期实验:对于长期实验应该选择丰富的内在控制,以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
3. 实验时间点的选择:分析实验设计和分析结果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点,以避免错误的结论。
五、实验结构设计实验结构设计是确定实验量、时间、数据收集方法和实验动物容器大小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结构设计方法:1. 贯穿实验式设计:同一批数据用于贯穿实验设计,可以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
2. 随机分组实验设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不同的组,以消除组别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杂交实验:将多种实验技术和应用整合到单一实验中,以生成独特的实验结果。
动物实验设计方案作业
动物实验设计方案作业1. 物种选择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需求,选择适合的动物物种进行实验。
考虑动物的生理特征、代谢能力、行为习性以及与研究对象的相似度等因素。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我们选择了小鼠(Mus musculus)作为实验动物。
2. 样本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特定处理,对照组保持正常情况不作处理。
确保每组的样本数量足够,并且代表性好。
3. 处理措施针对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组的处理措施。
例如,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测试某种新药物的疗效,那么实验组将接受给药处理,而对照组则接受安慰剂或常规治疗。
4. 实验参数设定实验的参数,包括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实验时长等。
确保参数设定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模拟真实情况。
5. 数据采集制定数据采集方案,明确需要收集的数据指标和采集时间点。
可以使用仪器设备或者手工测量收集数据。
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实验环境为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实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饲养条件等。
确保实验环境稳定和无扰动。
7. 伦理审查在动物实验设计中,必须充分尊重动物权益和保护动物福利。
进行伦理审查,确保实验符合伦理要求和法规规定。
8. 实验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数据。
包括动物个体的基本信息、实验前后的体重、观察到的症状和行为等。
确保记录准确、可靠且易于阅读。
9.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解读。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和得出结论。
确保分析过程严谨、逻辑清晰。
10. 结果和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实验结果和讨论部分。
解释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设,讨论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1. 结论和展望总结实验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结果。
指出实验的贡献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改进和扩展的方向。
12.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设计过程中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确保引用准确、完整,并符合科学规范。
以上是一个动物实验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具体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将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设计一个动物实验方案
设计一个动物实验方案第1篇设计一个动物实验方案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动物实验在科研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实验方案旨在研究某新型药物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对象与分组1. 实验对象:选用成年健康的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2. 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 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 实验组1:接受低剂量药物治疗;- 实验组2:接受高剂量药物治疗。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 对实验动物进行适应性喂养,确保其生理状态稳定;- 对实验动物进行编号,便于观察与记录;- 准备实验所需的药物、器械及实验场地。
2. 实验步骤:- 对照组:正常饲养,不接受药物治疗;- 实验组1:按照设定的低剂量给药方案,给予药物治疗;- 实验组2:按照设定的高剂量给药方案,给予药物治疗。
3. 实验观察与记录:- 观察实验动物的进食、活动、粪便等一般情况;- 记录实验动物的体重、体温等生理指标;- 定期进行血液学、生化学、病理学等相关检查,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4. 实验周期:根据药物作用周期及实验目的,设定实验周期为4周。
四、实验评价标准1. 药物治疗效果评价:- 观察实验动物疾病症状的改善程度;-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理指标变化;- 评估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2. 安全性评价:- 观察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如进食、活动等;- 监测实验动物的体重、体温等生理指标;- 检查血液学、生化学、病理学等相关指标,评估药物安全性。
五、实验合规性保障1. 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
2. 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动物进行人道关怀,减轻其痛苦。
3.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数据真实、可靠。
4. 加强实验废弃物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2. 分析药物剂量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利用动物进行实验时,设计合理的动物模型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原则。
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考虑到动物的种类、数量、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以及实验目的、方法和流程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动物模型设计的原则。
一、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首先需要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动物种类。
不同的实验需要不同的动物种类,如小鼠、大鼠、猪、猫、狗等。
选择动物种类时需要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特征、行为特征、易于处理的程度、成本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确定合适的动物数量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确定合适的动物数量。
动物数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实验的目的、实验的统计学要求、实验的时间和成本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实验动物的数量应该足够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
四、注意动物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注意动物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实验动物应该得到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适当的饲料,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舒适。
应该减少对实验动物的痛苦和苦难,确保动物的福利。
五、避免不必要的动物实验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动物实验。
不应该进行无关紧要或冗余的动物实验,以免浪费动物资源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应该充分考虑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以减少对动物的实验数量和强度。
六、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实验应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再现性,以便其他研究者能够复制实验结果。
应该充分考虑实验的控制变量和实验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七、密切关注实验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密切关注实验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
应该充分了解动物的行为特征和生理状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该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以评估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动物学教学设计 (2)
实验动物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实验动物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与实验动物相关的生态环境、适应性等基础知识,熟悉动物标本制作、标本解剖等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1. 知识部分•动物相关生态环境、适应性基础知识•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动物分类、形态、生理等基础知识2. 技能部分•动物标本制作技术•动物标本解剖技术•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等显微观察技术三、教学方法本次实验动物学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其中,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PPT演示、视频教学等方式,传达相关基础知识。
实验教学则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掌握相关技能。
1. 实验室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标本,确保实验器材和标本的完好无损,同时保证教学实验室的环境整洁卫生。
2. 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动物学相关基础知识,如动物分类、形态、生理等基础知识,并通过画板、PPT演示等方式进行辅助讲解。
此外,还通过实例分析,深化学生的理解。
3. 实验操作接下来,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动物标本制作、标本解剖等实验操作的演示,同时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详细讲解。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依次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4. 经验总结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评估,同时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让学生知晓自身的不足之处,能够及时改进和提高。
五、教学评估本次实验动物学采用考试、实验操作、课堂参与等方式进行评估。
其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动物相关知识的掌握,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参与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态度。
本次实验动物学教学主要是针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操作的引导,强化学生对动物学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
教学效果良好,符合预期目标,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动物生理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兴奋传导的观察二、实验目的1. 观察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
2. 分析心肌细胞兴奋传导的规律。
3. 掌握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兴奋传导的实验方法。
三、实验原理心肌细胞是心脏的基本功能单元,其兴奋和收缩是心脏搏动的基础。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心肌细胞兴奋和收缩的前提,兴奋在心肌细胞之间的传导则是心脏协调搏动的基础。
本实验通过观察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和兴奋传导的规律,进一步了解心肌细胞的功能和心脏的生理机制。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显微镜、心肌细胞培养箱、心肌细胞培养液、电极、信号采集系统、计算机3. 实验试剂: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培养皿、吸管、手术刀、缝合针等五、实验方法1. 动物心肌细胞的培养:(1)取家兔心脏,用无菌手术刀切取心肌组织,放入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用吸管吹打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2)将分散的细胞放入培养皿中,加入培养液,放入心肌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待细胞生长至一定密度后,进行实验。
2. 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1)将培养好的心肌细胞涂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2)用电极刺激心肌细胞,观察动作电位的变化。
3. 观察心肌细胞兴奋传导:(1)将心肌细胞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2)在实验组心肌细胞的一端施加刺激,观察兴奋传导的情况。
(3)对照组不施加刺激,观察心肌细胞的正常状态。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1)实验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表现为快速上升和下降,峰电位明显。
(2)对照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表现为缓慢上升和下降,峰电位不明显。
2. 心肌细胞兴奋传导的规律:(1)实验组心肌细胞兴奋传导速度较快,且呈对称性。
(2)对照组心肌细胞兴奋传导速度较慢,且呈不对称性。
七、结论1. 动物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与兴奋传导的规律密切相关。
2.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和兴奋传导的规律是心脏搏动的基础。
设计一个动物实验方案
设计一个动物实验方案引言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领域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用于测试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以及评估健康风险等。
设计一个合理的动物实验方案对于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设计一个动物实验方案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1. 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在设计动物实验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例如,如果要评估一个新药物的疗效,目的就是确定该药物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有助于确定实验的具体内容和参数。
2. 动物种类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合的动物种类进行实验。
常见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猪、狗等,选择不同的动物种类主要考虑物种特性、解剖和生理相似性以及实验过程的便捷性。
3. 样本量计算计算合适的样本量对于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样本量的大小会影响结果的统计显著性和效果大小的估计。
为了减少实验的资源浪费和动物伦理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样本量计算,以便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结果。
4.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是有区分的,实验组是接受特定处理或者干预的动物,而对照组是未接受处理或干预的动物。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有助于评估处理或干预的效果,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5. 实验参数和指标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参数和指标进行观测和分析。
实验参数可以是生理指标、生化指标、行为指标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和指标的观测和分析,可以解决研究问题和验证研究假设。
6. 实验流程和时间计划在设计动物实验方案时,需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流程和时间计划。
实验流程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等环节。
时间计划可以根据实验过程的不同阶段,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7. 伦理和法律要求的考虑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必须遵守伦理和法律的要求,确保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受到保护。
在设计动物实验方案时,需要考虑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饲养条件、实验操作的方式等,以满足伦理和法律要求的标准。
设计动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实验在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实验报告旨在设计一套合理的动物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伦理性。
二、实验目的1. 探讨动物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确保实验过程符合伦理要求。
3. 为动物实验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00-250g,共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2. 实验分组: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
3. 实验设计:(1)对照组:给予常规饲养,不进行任何处理。
(2)实验组1:给予高剂量药物处理,观察药物对动物的影响。
(3)实验组2:给予低剂量药物处理,观察药物对动物的影响。
(4)实验组3:给予安慰剂处理,观察安慰剂对动物的影响。
4. 实验方法:(1)观察指标:体重、进食量、活动量、生理指标(如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
(2)实验步骤:①动物适应性饲养:将动物置于适宜的环境中饲养,适应实验条件。
②分组处理: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③实验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饲养,实验组1、2、3分别给予高、低剂量药物和安慰剂处理。
④观察指标:在实验过程中,每日记录动物体重、进食量、活动量、生理指标等。
⑤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体重变化:实验组1、2、3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进食量变化:实验组1、2、3的进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活动量变化:实验组1、2、3的活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生理指标变化:实验组1、2、3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处理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进食量、活动量以及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
动物实验设计方案
动物实验设计方案动物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种药物对小鼠行为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发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二、实验步骤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本实验将选择雄性C57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因其易于获取、数量较多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 动物分组和处理将选取健康无疾病且体重相近的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
分别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
3. 药物给予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药物处理组按照其体重及合适剂量给予经口给药。
4. 实验观测实验持续5天。
观测每组小鼠的摄食量、运动量、水摄入量和活动行为等。
用适宜的仪器和设备对这些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记录。
观测期间需避免任何干扰,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5. 数据统计和分析将各组小鼠的摄食量、运动量、水摄入量和活动行为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图表化处理,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
6. 实验伦理本实验将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实验伦理要求,确保实验过程中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尽量减少其遭受的伤害。
7. 结果评价根据数据统计和分析的结果,评价该药物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包括其对摄食量、运动量、水摄入量和活动行为等的影响。
对于观察到的结果和现象,列出可能的解释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三、实验风险和安全措施1. 小鼠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伤亡,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处置,确保动物安全。
2. 实验药物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需要专业人员严格按指定剂量给药,避免对小鼠造成伤害。
四、实验预期预计实验结果将表明药物对小鼠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改变其摄食、运动和活动等。
这将为进一步研究该药物的药效学机制、剂量选择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五、实验意义本实验的结果可为该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深入研究该药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和机制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六、实验验证为增加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需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验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目录一、内容概述 (1)1.1 动物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1.2 本次动物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2)二、实验设计原则与伦理规范 (4)2.1 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国际标准 (5)2.2 实验设计伦理原则和考虑因素 (6)三、实验动物选择与准备 (7)3.1 实验动物种类选择依据 (7)3.2 动物来源及质量要求 (8)3.3 动物年龄、性别和数量确定 (10)四、实验方案具体内容设计 (11)4.1 实验分组与模型建立 (12)4.2 实验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说明 (13)4.3 数据采集与记录方式选择 (14)五、实验观测指标设定与评估方法 (16)一、内容概述实验目的和背景:明确实验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背景,为实验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详细介绍实验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以及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
实验对象的选择与保护: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种类,并对实验动物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饲养管理,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福祉。
实验过程的监控:建立完善的实验过程监控体系,对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指标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伦理审查:遵循相关伦理准则和法规要求,对实验方案进行伦理审查,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和处理,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并撰写详细的结果报告,以便其他研究人员参考和借鉴。
1.1 动物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动物实验在科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研究生物生命现象和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生物医学、生态学、行为学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动物实验为我们提供了直观、深入的生物学数据,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自身的生理机制、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药物作用机制等。
通过动物实验,科学家们可以模拟自然环境下的各种条件,观察并记录动物的行为反应、生理变化以及病理变化,从而验证理论假设,推动科学进步。
实验动物学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
将实验对象完全随机地分配到不同处 理组中,适用于处理因素较少且水平 数相等的情况。
析因设计
同时研究多个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适用于多因素、多水平的情况。
随机区组设计
将实验对象按照某些非处理因素(如 性别、体重等)分成若干区组,然后 在每个区组内随机分组,适用于存在 重要非处理因素的情况。
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 验的科学,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支 撑学科。
重要性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 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揭 示生命现象、探索疾病机制、评价药 物疗效等研究的重要工具。
实验动物分类及特点
实验动物分类
根据遗传学控制原理,实验动物可分为近交系、封闭群、杂交一代和突变系等 。
正交设计
利用正交表安排实验,可以在较少的 实验次数下获得全面的信息,适用于 多因素、多水平且需要减少实验次数 的情况。
03
动物模型选择与建立
动物模型选择依据
相似性原则
选择与人类疾病在病因、 病理生理和症状等方面相 似的动物种属。
可操作性原则
选择易于饲养、繁殖快、 成本低、易于实验操作的 动物。
重复性原则
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随机原则
实验对象应随机分组,以消除非 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 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照原则
实验中应设立对照组,以比较处 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从而 确定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重复原则
实验应进行多次重复,以获得稳 定、可靠的数据,减少误差和偶 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选择实验结果稳定、可重 复的动物模型。
常见动物模型介绍
动物实验方案范文
动物实验方案范文一、实验目的动物实验是为了研究动物的生理、生化、病理和行为等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人类疾病的机制,促进医药和生物科学的发展。
本实验旨在探讨其中一种新药物对抗其中一种疾病的疗效、副作用以及毒性。
二、实验设计1.实验对象:选择规模适当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兔子等)。
2.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且两组动物的数量要相等。
3.实验药物:选取研究中心研发的其中一种新药物,制成适合实验动物使用的剂型和浓度。
4.实验程序:(1)对实验组动物进行疾病模型的建立。
例如,可以通过其中一种特定方法(如注射特定病原体、建立基因改造模型等)对实验动物进行疾病模拟。
(2)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分别投与新药物和安慰剂。
实验组动物按照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进行给药,对照组动物则按照相同的条件给与安慰剂。
(3)定期观察实验动物的症状和反应,测量其体重、体温等生理指标。
(4)根据实验设计的时段,定期取样实验动物的血液、组织等,进行相应生化指标及病理剖检等分析。
(5)实验结束后分析及总结实验结果,得出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等结论。
三、实验伦理1.动物选择: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进行,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动物个体的性别、年龄和体型等因素。
2.动物福利:在实验过程中,保障动物们的生存、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饲料和水源等。
3.实验规划: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减少动物数量,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4.痛苦与苦难:确保实验动物手术过程中采取无痛或低痛苦方式,避免潜在的伤害。
四、安全措施1.注意个人和团队的安全:穿戴实验室安全设备并遵循操作规程,保护自己和团队成员的安全。
2.药物剂量控制:准确计量和控制药物的给药剂量,避免过量给药或药物误食对实验动物和实验人员产生不良影响。
3.防范传染病:实验人员在与实验动物接触后,要注意消毒手部和实验环境,严格遵循防疫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简要设计实验动物方案
简要设计实验动物方案设计实验动物方案是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合理使用和保护。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实验动物方案。
1. 实验动物的选择:(1)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实验动物种类。
例如,如果实验目的是研究心脏病,可以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因为其心脏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
(2)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适应性。
对于小鼠等动物,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品系或株系,并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
同时,应对实验室环境进行适应,例如为其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合理的饮食。
2. 实验动物的饲养:(1)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
实验动物应在清洁、温度适宜、湿度适宜、光照适宜等条件下饲养。
(2)提供适宜的饮食。
根据实验动物的需要,提供适宜的饮食,包括合适的饲料和水。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必要的营养补充剂,以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
(3)定期进行饲养检查。
定期检查实验动物的饮食摄入、体重变化、行为习性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调整。
3. 实验动物的实验操作和监测:(1)在进行实验前,应根据实验动物的特点和实验要求,制定相应的实验操作流程。
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实验动物的生理、解剖和行为特点,尽量减少其痛苦和压力。
(2)定期进行实验动物的监测和观察。
可以通过体重变化、行为观察、生理指标检测等方式,监测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和实验结果。
同时,应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分析和比较。
4. 实验动物的福利保护:(1)遵循实验动物福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动物的权益和福利。
(2)尽量减少实验对实验动物的伤害和痛苦。
在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实验对实验动物的必要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实验对实验动物的伤害和痛苦。
(3)提供适当的疼痛和不适缓解措施。
如果实验过程中可能引起实验动物的疼痛和不适,应及时提供相应的缓解措施,例如镇痛药物等。
综上所述,一个合理的实验动物方案应包括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实验操作和监测,以及实验动物福利的保护。
动物实验设计方案模板
动物实验设计方案模板一、实验背景和目的通过清晰而简洁地描述实验的背景和目的,使读者能够了解该实验的背景知识和目标。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在这一部分,详细描述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包括动物的种类、数量和来源,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以及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流程。
要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注明所使用的动物是否符合伦理和法律要求。
三、实验组设置根据实验目的和前期的研究,合理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量和分组方式,应当详细说明,并说明随机分配的方法。
同时应考虑到潜在的干扰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等进行匹配。
四、实验参数和测量指标明确实验中需要记录和测量的参数和指标,如动物的生理指标、行为表现、组织样本的分析等。
对于每个指标,应详细列出测量的方法、频率和记录的时间点。
五、实验操作和干预具体描述实验中对动物进行的操作和干预,如注射药物、饮食管理、环境调控等。
要注明干预的时间、剂量、频率和持续时间,并说明操作的方法和技术。
六、数据采集和分析描述数据采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式。
可以包括统计方法、图表的绘制和解读等。
七、实验伦理和动物福利强调实验应符合伦理要求和动物福利标准。
说明实验过程中如何减少动物的痛苦和不适,并阐明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监督。
八、预期结果和讨论预测实验的预期结果,并进行科学合理性的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与现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
同时,对实验中出现的偏差和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和解释。
九、安全措施列出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如个人防护措施、危险物品的处理和储存、实验场所的安全措施等。
十、参考文献列出实验设计过程中参考的相关文献,包括已发表的研究论文、专业书籍和研究报告等。
参考文献的格式应符合科学写作的规范。
十一、致谢感谢为实验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机构、个人或研究团队。
以上为动物实验设计方案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以满足具体实验的要求和需要。
在撰写实验设计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可行性和伦理标准,确保实验的结果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动物实验设计范文
动物实验设计范文动物实验一直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生物学、医学、药理学以及其他领域的知识。
但是,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和科学原则,保证实验的合理性和道德性。
本文将从动物实验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动物实验。
一、实验题目: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二、实验目的:1.评价一种新型药物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2.比较该新药物与已有药物的疗效差异。
三、实验设计:1.动物选择:健康雄性小鼠,体重在20-30g之间;2.实验组设置: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新药治疗组、已有药物治疗组;3.实验操作:a.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以链脲佐菌素为诱导剂,通过多次注射使小鼠产生糖尿病模型;b.药物治疗:将小鼠随机分为不同组别,新药组和已有药物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c.测定指标:测量小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体重等指标,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d.统计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动物、药物、仪器设备等;2.实验操作:a.建立糖尿病模型:按照规定方法给小鼠注射链脲佐菌素;b.分组治疗:将小鼠随机分组,给予相应治疗;c.持续监测:定期测定小鼠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等指标;d.数据记录: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伦理:1. 动物 Welfare: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动物的 Welfare 和健康状态,并遵循动物实验的相关道德规范;2.动物数量:尽量减少动物数量,只使用必要数量的动物进行实验;3.实验安全: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对动物和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六、实验预期:1.通过实验可以评价新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重要参考;2.可以比较新药物与已有药物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上的药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七、实验风险评估:1.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建立风险;2.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3.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实验人员受伤。
实验动物学动物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0 . 081
大鼠a
2 . 00
1 . 00
1 . 20
0 . 75
0 . 50
0 . 30
0 . 50
0 . 162
地鼠a
1 . 67
1 . 20
1 . 00
0 . 625
0 . 417
0 . 25
0 . 417
0 . 135
豚鼠a
2 . 67
1 . 33
1 . 60
1 . 00
0 . 667
(二)随机性原则随机性原则就是按照机遇均等的原则来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使一切干扰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尽量减少, 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随机化的手段可采用编号卡片抽签法, 随机数字表或采用计算器的随机数字键。(三)重复性原则重复性原则是指同一处理要设置多个样本数。重复的主要作用是估计试验误差、降低试验误差和增强代表性, 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保证实验结果能在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中稳定地重复出来。
0 . 40
0 . 667
0 . 216
兔a
4 . 00
2 . 00
2 . 40
1 . 50
1 . 00
0 . 60
1 . 00
0 . 324
比格犬a
6 . 67
3 . 33
4 . 00
2 . 50
1 . 67
1 . 00
1 . 67
0 . 541
猕猴a
4 . 00
2 . 00
2 . 40
1 . 50
会计学
1
实验动物学动物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生物医学实验研究可分为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等层次研究,一个课题可以仅在一个水平层次进行研究,但更多的是多个水平层次的综合研究。动物实验研究是以整体水平层次为主的研究。正确地选题立项: 目的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
动物实验方案
动物实验方案动物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和验证特定问题的科学原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二、实验对象选择合适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一般以小型实验动物如小白鼠、小鼠等为主,也可以选用其他大型动物如兔子、猪等。
三、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特定操作或处理,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作为对照。
2.实验条件的控制:控制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如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
3.实验时间的控制:确定实验的时间范围,保证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4.实验参数的测量:确定需要测量的参数和测量方法,采集实验数据。
5.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伦理问题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考虑和遵守相关的伦理规范,确保动物的福利和保护。
1.动物福利原则:确保动物实验过程中的伤害和痛苦最小化,使用合适的麻醉和镇痛药物,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遵守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2.实验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动物实验。
3.代替方法的推广:鼓励使用与动物替代、减少和改良相结合的新技术和方法,推动替代动物实验的发展。
五、实验步骤根据实验设计,具体执行以下步骤:1.动物准备:选用适合年龄、品种和性别的动物,按照要求进行饲养和养护,确保动物的健康状态。
2.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条件和数据。
3.数据收集:按照实验设计和测量方法,采集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绘制图表并进行数据评估和相关分析。
5.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以上是一个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案,具体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始终遵守伦理规范,确保动物福利和保护,并不断推广替代动物实验的新方法,以减少对动物的使用和伤害。
实验动物学教学设计
了解实验动物的伦理和福利问题,树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使用观念。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课程安排与时间表
课程安排
本课程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和课程讨论三个部分。理论授课主要讲解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实 验操作部分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实验操作等实践内容;课程讨论部分则围绕实验动物学的热点问题和前沿 进展进行讨论。
小鼠
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基因 型多样,适用于遗传学、药理 学等研究。
兔子
对药物反应敏感,适用于药物 安全性评价、免疫学等研究。
猴子
高级神经活动与人类相似,适 用于神经生物学、行为学等研 究。
各类实验动物特点比较
繁殖能力
小鼠繁殖力强,而大型动物如狗、猴 子等繁殖力相对较弱。
生长周期
小鼠生长周期短,而大型动物生长周 期长,实验周期长。
实验动物技术与应用
介绍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如抓取与保定、给药途径与 方法、采血与样品采集等,以及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 中的应用实例。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1 2 3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对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饲养管理、伦理 法规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
实践能力提升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训练,学生在实验动物饲养 管理、基本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
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新鲜,减少病 原微生物和有害气体的积聚。
光照与噪音
饲养空间与设施
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模拟动物自然生 活环境。减少噪音干扰,避免动物应激。
提供足够的饲养空间,保证动物自由活动 和社交。设施应易于清洁和消毒,防止疾 病传播。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为了验证某一药物对动物的影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
本文将针对设计该实验的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某一药物对动物的影响及在何种情况下能够产生治疗效果,以期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动物本实验所选用的动物为小鼠。
选用小鼠原因主要在于其生命周期短、繁殖快、代谢活跃并且易于操作。
本实验所选用的药物为“X药”,该药物在前期研究中已经得到初步的验证并且尚未进行临床试验。
四、实验组别本次实验将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正对照组共五组,每组动物数量为10只。
对照组将不予处理,低、中、高剂量组将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X药”进行处理,正对照组将使用为该实验专门订制的已经得到验证的药物。
五、实验方案1. 动物收容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根据实验标准选取健康的小鼠,并将其进行收容。
饲养时需要保证动物们有充足的食物、水源并且保持舒适的环境温度。
2. 实验药物的准备将药物按照人数计算的剂量稀释至所需浓度,准备好测量用的注射器以及其他必要的实验工具。
3. 实验操作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组别,将对照组放置在正常的饲养环境下,其他组别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药物。
每天记录动物的体重、食欲、运动状况以及其它异常情况,此外还可以进行必要的生物学指标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
4.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通过记录和测量,得到各组动物的体重、生理指标以及参照正对照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到可靠的结论。
六、实验后处理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动物进行处置。
动物可以进行自然死亡或者被安乐死。
如果动物未受到伤害,则可继续在动物实验中使用;如果存在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则需要进行解剖分析,以便对研究结果有进一步的理解。
七、实验安全措施为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对动物产生过度的伤害,需要根据标准的工作流程进行实验,并提前设置好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立即处理。
八、实验结论和展望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得到关于“X药”对动物的影响、药物有无治疗作用、药物在何种剂量下具有最佳治疗效果等关键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LB/c小鼠笼器具:采用无毒塑料笼具,垫料选用具 良好吸湿性、无毒性、无异味、尘埃少的材料如电刨花,垫 料须经高压蒸汽灭菌
BALB/c小鼠饲喂:饲喂小鼠全价营养颗粒饲料,饲料 的消毒灭菌应达到相应等级小鼠微生物控制的要求。饲喂采 取“少量勤添”的原则,每周喂料3-4次,饮水应保证连续 不断,每周换水2-3次,垫料每周更换1-2次
BALB/c小鼠为近交繁殖产生,其对多种病原体具有易感 性,利用小鼠建立模型的优点是它易获得, 遗传背景清楚而 均一, 基因改造技术成熟, 已有多种商品化试剂, 是目前应 用最广泛的实验动物。但小鼠不是RSV 自然宿主, 我们以往 实验发现BALB/c 鼠感染RSV 没有临床症状, 肺内病毒复制 水平相对低, 病毒滴度下降快, 带毒时间短, 限制了治疗效 果的观察[8]。
实验技术路线
实验技术方法 (1)随机抽样:选正常成年健康体重相近的BALB/c小鼠 30只和裸小鼠30只,分别将30只BALB/c小鼠和30只裸小鼠按 体重由小变大编号后,从随机数字表中查取随机数字,依次 抄录于小鼠编号下。具体方法:两种动物编号为1—30号, 30只BALB/c小鼠按照能被3除的规律:不余到A组,余1到B 组,余2到C组 ;30只裸小鼠BALB/c小鼠按照能被3除的规 律:不余到D组,余1到E组,余2到F组 (2)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 A :对照BALB/c 小鼠
实验动物学设计大纲
实验名称: 课题来源: 设计班级: 设计人员: 设计日期: 指导老师: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意义:实验设计的目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的与意义: 比较研究BALB/c 小鼠和裸小鼠呼吸道合 胞病毒( RSV) 感染模型的特点,建立理想动物模型, 为研究 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BALB/c小鼠饲养环境卫生消毒:做好室内的清洁、消 毒、及饲料笼器具的清洗消毒,每次饲养完后,用苯扎溴铵 擦拭笼架、地板,每月定期彻底喷雾消毒1次
裸小鼠饲养管理: 裸小鼠环境标准:实验动物饲养室的温度为18-19℃, 相对湿度为40%-70%,每小时换气次数为10-20次,噪声在60 分贝以下,每立方米空气中氨浓度在14mg以下,工作照度为 150-300lx,空气洁净度为100000级 裸小鼠设施: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 裸小鼠笼器具:采用无毒塑料笼具,垫料选用具良好吸 湿性、无毒性、无异味、尘埃少的材料如电刨花,一般所有 的笼具、垫料、饲料、饮水等都得经过灭菌消毒 裸小鼠饲喂:每周饲喂全价营养饲料2—3次。饲料、饮 水、垫料及鼠笼均用双层包布包装高压蒸汽灭菌消毒。进室 前经缓冲室紫外灯照射后去除外层包布,才能进入繁殖室及 实验室 裸小鼠饲养环境卫生消毒: 繁殖室设在空气过滤十万 级环境中放置层流柜作为裸小鼠繁殖饲养条件。启用前,先 用2%新洁而灭全面擦拭,然后按消毒区域的容积用高锰酸 钾15 g,In2加福尔马林15 mL混和熏蒸。最后经紫外灯照 射,细菌培养阴性才使用。启用后我们的常规消毒是:进实 验室前后紫外灯照射30 rain,每2周用2%新洁而灭擦拭墙 壁、天花板,每一个月用过氧乙酸喷射消毒。每三个月用甲 醛和高锰酸甲熏蒸一次(用备用实验室轮流消毒和使用)。每 三个月将层流柜的过滤材料拆下进行清洗。每年更换一次过 滤材料。饲养人员定期入繁殖室进行饲养管理操作。进室前 需淋浴并用新洁而灭常规泡手、消毒、穿无菌衣、带袜的无 菌裤、戴口罩、帽子。外层穿上手术隔离衣,并带手术胶手 套及无菌纱手套。每次操作完毕,用新洁而灭抹台面及地 面。常规每周换两次笼具,投放3 4 d的饲料与饮水。每周
疫仅能维持数月, 福尔马林灭活疫苗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 加重病情, 至今RSV 仍无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 脱氧核酶等新型抗RSV制剂正在研究中, 已在体外无细胞体 系和细胞模型中表现抗病毒活性, 需要建立恰当的动物模 型, 进一步在体内研究其抗病毒作用[5]。从RSV 发现至今, 已建立的黑猩猩、猕猴、雪貂、牛、棉鼠、豚鼠和小鼠等感 染模型各有优势和局限[6], 除灵长类动物可出现临床症状, 其他都是无症状隐性感染[7]。
加两次鸡蛋和瓜子及一次维生素。 2、实验专业设计
选用BALB/c鼠和裸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感染RSV 后不同 时间空斑形成实验检测肺组织病毒滴度, 计数支气管肺泡灌 洗液白细胞镜和电镜检查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3、实验统计设计
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两组间比较用t 检验, 各 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α= 0.05,P<0.05 认为有显著性差 异。 4、实验方法设计
[2] Holt PC, S1y PD.Interactions between RSV infection, asthma and atopy: unraveling the complexities [J]. J Exp Med, 2002; 196( 10) : 1271- 1275. [3] Meissner HC, RennelsMB, PickeringLK, et al.Risk of sever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disease, identification of high risk infan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rophylaxis with palivizumab[J].Pediatr Infect Dis J, 2004; 23( 3) : 284- 285. [4] OddywH, de Merk NH, S1y PD, et a1. The effect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topy and breastfeeding on childhood asthma [J].Eur Respir J, 2002; 19( 5) :899- 905. [5] ZhaoC- A,ZhaoX- D,YuH- Get al. Inhibitionof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eplication in cultured cells by RNA cleaving DNAzyme [J].Chin J Pediatr, 2003; 41( 8) : 594- 598. [6] Schmidt AC, Johnson TR, Peter JM, et al.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nd other pneumoviruses: 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RSV 2003[J].Virus Research, 2004; 106 : 1- 13. [7] McArthur- Vaughan K, Gershwin LJ.A rhesus monkey model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J].J Med Primatol, 2002; 31( 2) : 61- 73. [8] Lian G- L, Yu H- G, ZhaoX- D, et al.Establishment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model in mice[J]. J Xi’an Jiaotong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 2003; 24( 4) : 329- 332.
B :感染3 天的BALB/c 小鼠
C :感染6 天的BALB/c 小鼠 D : 对照裸鼠 E :感染3 天的裸鼠 F :感染6 天的裸鼠 (3)模型复制: 1 .病毒和细胞培养:Hep- 2 细胞接种RSV 标准A2 株病 毒, 含2% 胎牛血清( FBS) DMEM培养至病变达90%~100%, 吸 取培养液, 4℃, 3000g 离心10min收集上清, - 80℃储存备 用。 2.病毒接种: BALB/c小鼠和无特殊病原菌( 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级8~12 周龄、雌性裸鼠,腹腔注射 戊巴比妥钠0.06mg/g 麻醉后, 感染组鼻腔缓慢滴入 2×106PFU/ ml RSV A2 株病毒液50μl, 阴性对照组滴入 50μl 2% FBS DMEM。 (4)取材: 病毒分离和滴度分析:感染后不同时间处死小鼠, 无菌 条件下取左肺、肝脏和 脾脏称重, 按10ml/g( wt/vol) 加入预冷组织平衡液, 匀浆 制备肺脏、肝脏和脾脏组织悬液, 4℃, 2500g 离心10min, 取上清接种于Hep2 细胞, 2% FBS 1640 培养基, 37 ℃, 5% CO2 培养, 逐日观察细胞病变。同时取肺组织悬液上清空斑 形成实验分析肺组织病毒滴度。 (5) 相关指标测定: 1.空斑形成实验测定病毒滴度:3×105/ml Vero 细胞 接种至6 孔板, 10%FBS 的1640 培养至单层致密无孔细胞, 接种10 倍倍比稀释的病毒液100μl, 每个浓度设复孔, 未 感染病毒为对照孔。病毒吸附2h 后覆盖含1.5%的琼脂糖凝 胶和2% FBS 的1640 培养基, 培养5 天, 5mg/ml MTT 显色, 计数空斑, 计算病毒滴度: PFU/ml= 稀释度× ×P= 该浓度 下各孔空斑数; n= 复孔数; v= 每孔接种病毒液体积(ml) 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感染后第3 天、6 天 和9 天处死小鼠, 气管插管, 预冷生理盐水0.5ml 灌洗2 次, 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 血球计数仪计数白细 胞总数。4℃, 1000g 离心10min, 取细胞沉渣涂片,Wright 染色, 显微镜下计数200 个白细胞, 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形态学特点分类计数。 3. 直接免疫荧光实验:取感染后第3 天小鼠BALF 离心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是全球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首位病毒病原体, 几乎所有儿童两岁前感染过至少一次RSV[1],年龄越小病情 越重, 再感染率高, 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2]。免疫缺陷者 更易感染, 临床症状更为严重,常致死亡[3]。每年住院治疗 的50%-75%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25% ~40% 的肺炎是RSV直 接引起, 1 岁内婴儿RSV感染率68.8%, 1-2 岁感染率达 82.6%~100%。婴儿期急性RSV 下呼吸道感染使非特应体质和 特应体质儿童发生哮喘危险性都比普通儿童明显增加, 是哮 喘的独立危险因素[4]虽然已有许多抗RSV 制剂和疫苗的研 究, 但尚无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抗RSV 制剂的研究需要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 但目前已 建立的系列感染模型均不够满意。肺组织RSV抗原保护性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