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定义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比数列定义的教学反思

背景分析:在学过了等差数列后,怎样引入等比数列的定义?经过教学实践,认为采用创设如下的类比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再发现等比数列定义,效果较好。 教学片段:

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3个等比数列)请同学们填空:

数列1:1,2,4,□,16,32。

数列2:1,2

1-,41,81-,□,321-,…… 数列3:32,21,83,329,□,512

81,…… 生:分别为8,161,128

27。 师: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各个数列的项的变化规律,结合以前的所学知识,给出这些数列一个统一的名称。

生:等比数列(也有说:等商数列、等倍数列)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我们将这些数列的名称统一约定为——等比数列,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如何给等比数列下一个准确定义?(“等倍”与“等比”有区别,这时不作分辨)

生:(议论)与等差数列相似,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很好。(板书等比数列定义)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在定义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使我们想起有这样的数列,它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如果有,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生:有。如2,2,2,……,一般形式是a ,a ,a ,……。

师:反过来,形如a ,a ,a ,……的数列一定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吗?

生:(议论)当0≠a 时结论成立,当0=a 时,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师:对。(强调)在等比数列中0≠n a ,那么公比q 的值是否有限制? 生:0≠q 。

师:对。(强调)等比数列中的公比0≠q 。我们在使用等比数列定义时,往往需要符号化、等式化。如何用符号语言,写成等式的形式简洁地表示它? 生:)2(1≥=-n q a a n n (也有说q a a n

n =+1)。 师:都很好。根据我们学习等差数列的经验,这个等式可起什么作用? 生:判断是否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发现及证明,同样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实际上适合于创设类比性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例如正切函数图象性质可与正弦函数图象性质类比等等。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把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探索、发现、创新等思维过程的暴露,知识形成过程的揭示,作为教学重点。同时采用启发式、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推理,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自己探索

发现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体现了数学发现的本质,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及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等个性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和新旧知识之间的潜在联系,简单地从外部给学生“灌入”新知识,仅仅以课本为本,以教学大纲为纲进行备课和上课,教学效果定会不尽人意。只有充分考察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引导他们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并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华罗庚先生说:“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所以说,定理、法则、公式的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比证明过程更重要。归纳是人类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之一,归纳法在发现新的数学问题,在探索和发现解题途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常常将一些一般问题通过特殊化来考察,从中发现一般问题的结论或解题途径,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能否有所发现,关键在于恰当地运用归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