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语及弟子规的教学

合集下载

《弟子规》备课教案(版)

《弟子规》备课教案(版)

《弟子规》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通过阅读《弟子规》,使学生掌握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

3.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2.《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解读。

3.《弟子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2.阅读:让学生阅读《弟子规》,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

3.解读:对《弟子规》中的主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

4.应用: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5.总结: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弟子规》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自律意识方面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解读其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其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与《弟子规》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理解程度。

3.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4.学生在讨论、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六、教学资源1.《弟子规》原文和相关解读资料。

2.与《弟子规》相关的案例和故事。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学目标: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

教学重难点: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

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

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

1. 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2. 齐诵《入则孝》部分。

3. 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

讨论:1. 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3. 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4. 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

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

(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

给予鼓励。

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

小明要怎样做?”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

《弟子规》教案(精选15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15篇)

《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教案1实验小学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争做华夏文明少年二、活动原则:本着基础性、趣味性、参与性、发展性、自主性的原则,各班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所有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读书习惯。

三、参赛对象:一到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第一阶段(__年11月):以班为单位开展《弟子规》原文诵读训练活动。

第二阶段(__年12月上旬):学校组织《弟子规》原文诵读比赛活动(具体时间待定)。

五、比赛内容:各班围绕《弟子规》原文进行选择。

六、活动形式:1、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2、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七、评比办法:1、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级为单位取名次。

各年级一、二等奖各取1名。

八、人员分工:1、评委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现场的评奖工作,包括评分、统分、计分和颁奖工作。

2、宣传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音响的调试、比赛的组织、学生主持的选拔培训和活动全程的摄像录影工作。

3、后勤保障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会标制作、奖状书写、会场布置和横幅的悬挂工作。

4、安全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使之稳定有序。

《弟子规》出则弟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出则弟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出则弟全文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一、弟子规弟子规,即《弟子规范》,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教材。

它以明代朱熹先生所著的《论语集注》为基础,总结了古代文人学者对于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基本道德准则的认识和教导。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又学文。

性与场,事不两立。

苟非群,焉能久立?<兄弟惟慎,始可如臧六孔子之提壶入室也。

成名事事须称职,宜友乖,宜己拂。

替人说,己无能。

当人问时,己既默。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生四得:有辱则后,有雠则让,有币则寿,有庆则谦。

能此四者,生而不辱,长而不衰。

二、弟子规解释1. 孝弟首要的是孝顺父母和尊敬师长。

这是一种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认为孝道是一切品德的基础。

2. 谨信谨慎地对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求言行举止始终如一,信守承诺,不轻易破约。

3. 泛爱众,亲仁广泛地关爱他人,亲近善良、仁爱的人。

这一条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关心,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习如何待人处世。

4. 行有余力,又学文除了学好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有充足的精力去从事公益事业,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5. 性与场,事不两立要求修身养性,正直待人。

在各种场合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操守,无论处在任何环境,都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6. 兄弟惟慎对待兄弟姐妹关系要特别慎重,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7. 宜友乖,宜己拂选择朋友要慎重,不选择不良朋友,同时自己也要克制坏习惯,不被不好的影响所左右。

8. 替人说,己无能在适当的情况下为他人说话,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品德,同时不要自夸自大。

9. 当人问时,己既默不要随意透露他人的隐私,也不要轻易说出一些无意义的话。

10.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生四得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宇宙万物都是为了养活人类而存在的。

提倡在生活中要保持谦逊和感恩之心。

以上是《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该文档总字数:264字。

《弟子规》教案之一——《小学国学教案精选集》[修改版]

《弟子规》教案之一——《小学国学教案精选集》[修改版]

第一篇:《弟子规》教案之一——《小学国学教案精选集》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崔兴君一、教学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二、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

2. 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 引领展示(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建议]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2. 答疑解惑(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

(齐读“谨而信”部分)(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建议]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

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

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课教学,不做“传道授业”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做照搬理解。

《弟子规》原文及译文教学文案

《弟子规》原文及译文教学文案

《弟子规》原文及译文
一、《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所谓“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二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规矩。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通俗易懂,是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二、弟子规作者生平
李毓(yù)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

山西省西南部的新绛(jiàn ɡ)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

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

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弟子规共分七课来讲,第一课是“入则孝”、第二课是“出则弟”、第三课是“谨”、第四课是“信”、第五课是“泛爱众”、第六课是“亲仁”、第七课是“余力学文”。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篇一:《弟子规》完整版教案《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总序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3、有余力,则学文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学时数:一课时一、讲解题目: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

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二、讲解内容: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

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比如:孔子、孟子等。

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

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

做事还要讲诚信。

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

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

不是指单纯的情爱。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

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

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语文》学习目标2、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考核的办法(二)能力目标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重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难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弟子规》1、导语:我们现在的小孩子们在家长的教育下都懂得文明礼貌,懂得对待他人要有一颗爱心,其实,古代的孩童教育也未尝不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教育孩童的典范《弟子规》。

2、《弟子规》的作者介绍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

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

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听课者络绎不绝。

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3、《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这个《小学》是《三字经》中“唯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的《小学》,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和做人首要以“孝”为本。

经典诵读课程《弟子规》教学说明和要求

经典诵读课程《弟子规》教学说明和要求

经典诵读课程《弟子规》教学说明和要求一、课程简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后经清代的贾存仁修订改编, 并改名《弟子规》。

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为总纲要。

《弟子规》基本为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 十二字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九十行一千零八十字, 内容浅显易懂, 很快流传开来, 且影响之大, 读诵之广, 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共1080字, 分别列出113件事情, 其中“孝(入则孝)”24则, “弟(出则弟)”13则, “谨”24则, “信”15则, “泛爱众”21则, “亲仁”4则, “学文(余力学文)”12则。

“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 人人都为人子女, 人人都为人弟子, 所以, “弟子”涉及到所有的人, “弟子”不是指小孩, 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

“规”就是做人的道理, 行为的规范;“规”也是会意字, 左边一个“夫”, 右边一个“见”, 叫大丈夫的见解。

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 也就是人生的真理, 来做事、来处事待人。

本教材按照总叙共分为七个章节进行教学, 具体列述弟子在为人子弟、接人待物、处事求学时应有的礼节礼仪礼貌与行为规范。

具体章节教学内容如下:总叙:总叙即总纲, 基本引用孔子的原文。

以下七个章节, 分别以总叙中的一个要点去精选规则, 组成一段文字。

第一章: 孝(入则孝)——感恩——教会人如何感恩家人、同事、客户和朋友;中国五千年来, 一个“孝”字治天下, 为何?因为孝心, 换言之, 就是无条件的恭敬心、感恩心、责任心、宽容心、平常心、觉悟心, 从对待父母和尊长开始培养, 然后可以延伸到兄弟姊妹, 延伸到亲戚朋友和一切人、一切事。

孝道, 有着巨大深广的内涵。

激发人们的孝心, 培育人们无条件的恭敬心、感恩心、责任心、宽容心、平常心、觉悟心,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也是人生事业的根本。

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导语:《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欢迎借鉴!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篇1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

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弟子规教学计划5篇

弟子规教学计划5篇

弟子规教学计划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对照材料、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eference materials, planning scheme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弟子规教学计划5篇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对下个阶段教学做出的合理安排,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就可以动笔制定教学计划了,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弟子规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是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该文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求学应遵循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既有文采,又非常实用,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内容及思想都比较适合初中的学生诵读。

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学生的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弟子规》,2、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方法: 范读领读个人配乐展示读男女生PK读拍手打节奏读齐读等诵读法综合运用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是辛弃疾呐喊的两宋悲歌;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

今天就请大家跟随我这个列车长,搭乘《弟子规》专列,开启国学经典之旅吧。

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弟子规》。

2、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

出示作者简介: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清代康熙人,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学问好,修养好,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出示作品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大约进行25分钟,是本堂课的核心部分。

大班语言教案《弟子规》

大班语言教案《弟子规》

大班语言教案《弟子规》教案标题:弟子规——传统文化的瑰宝一、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了解其作用和价值;2.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和精神内涵;3.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4.通过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弟子规》的内容分析和理解;2.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道德要求;3.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由教师逐条讲解《弟子规》的内容和意义;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交流;3.引导法:通过教师给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弟子规》中的原则进行道德判断。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弟子规》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发学生对于规则和道德的思考。

2.介绍《弟子规》(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其作用和价值。

3.学习《弟子规》(15分钟)教师逐条讲解《弟子规》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学习《弟子规》的道德原则1.复习(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复习《弟子规》的内容并进行讨论。

2.学习《弟子规》的道德原则(15分钟)教师逐条讲解《弟子规》中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情景引导(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弟子规》中的原则进行道德判断,并让学生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4.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思考《弟子规》对于自己的意义。

五、教学资源1.《弟子规》的教材资料;2.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2.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3.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成果;4.学生对于《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延伸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弟子规》知识竞赛和道德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弟子规全文教学实例

弟子规全文教学实例

弟子规全文教学实例在孔子的著作《论语》中,有一篇短小却内容丰富的文章,那就是《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思想修养的教材。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全文教学实例,来展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授《弟子规》。

引言:什么是《弟子规》《弟子规》是一部成文的教育教学著作,内容主要是关于孝顺父母、尊师重道、友爱互助等基本道德规范。

本文将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教学中生动地传授《弟子规》。

实例一:孝顺父母之规范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弟子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对这一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我们可以运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则《弟子规》中的条文,然后进行深入研读,并思考这个规范的具体含义和实践方式。

接下来,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该规范的具体情境以及应对方法。

实例二:尊师重道之规范尊师重道是《弟子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意味着学生应该对老师抱有敬重之心,并恪守学生与师长之间的规范。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堂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尊师重道的认识。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尊师重道的故事和真实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接下来,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通过学生的互动,加深对尊师重道的理解和认同。

实例三:友爱互助之规范友爱互助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要环节。

为了教授这一规范,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助任务的方式进行。

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成员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特长。

然后,设计一些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互相帮助。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每个小组来分享任务的完成过程,并总结归纳友爱互助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结语:弟子规的教学实例通过以上的教学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弟子规》是一部非常适合用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思想修养的经典著作。

弟子规全文教学步骤

弟子规全文教学步骤

弟子规全文教学步骤一、介绍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名著之一,是儿童入学必学的课本之一。

它由清代礼部尚宫李毓秀教授,根据《论语》中的教导原则编写而成。

弟子规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弟子规全文以下是弟子规全文的教学步骤:第一步:背诵让学生逐段地背诵弟子规的内容。

每段内容应理解并准确背诵,重点在于领会其中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第二步:理解弟子规的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弟子规的内涵,明确其中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每一条的寓意,引导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意义。

第三步:分析实例教师可以选取弟子规中的几个例子,通过分析这些实例,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道德理念。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准则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引导他们讨论实际应用的方法和效果。

第四步: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弟子规中的不同角色。

通过扮演这些角色,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道德与行为规范,并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其中的原则。

第五步:写作要求学生就其中的一条或几条,写一篇短文。

短文内容可以是对弟子规的理解、对其中一条准则的见解,或是描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弟子规所学的道德准则。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检验他们对弟子规的理解程度。

第六步:分享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和观点,并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加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应用。

第七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明白这些准则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需要贯彻于日常行为中。

三、总结通过以上步骤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弟子规的内容,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弟子规教育提倡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并注重将其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使之成为学生一生受益的道德准则。

《弟子规》全文及解读

《弟子规》全文及解读

《弟子规》全文及解读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

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

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

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分来加以演述。

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学教案前言:“弟子规”教学与孩子共同成长陈军曾听说“宁为感动掉眼泪,不为伤心而落泪﹔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是的,在日常中,孩子一句不经心的话,一个无心的动作,会让为人父母感动的落泪,但也因孩子自私、不礼貌、懒惰等不修饰的习性,让父母伤心落泪。

同样是泪,水由眼中出,心却两样情,如何将伤心转化成感动,这就是身为长者与父母的共同课题。

在孩子成长的学习中,父母以人中龙、鸟中凤作为对孩子的期待,父母努力提供孩子在才艺上的学习、音乐、艺术、口语演练、运动技艺……等,无不用心地去灌输,然而德行教育之根本,往往是排在学习之末或根本视而不见。

试想,当我们把孩子一步步送往我们以为成功大道上时,孝顺在哪里﹖礼貌在哪里﹖责任与尊重又在哪里﹖宁为孩子品德培养找方法,而不要为他们傲慢、自大、不负责任找理由。

“教”是上所施下所效,如果我们要给孩子好的未来,我们就要以身作则来“育”化孩子做人的根本。

长期善且救其失,把孩子心中的善,由教育把它引导出来,并且将孩子从坏的习惯中救助出来,这就是“弟子规”所要给我们自己以及孩子的。

若我们在活动中落实弟子规的教学,这不仅在孩子品德上扎实地打好根基,未来在人生的道路上,也稳健快乐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此孩子即可得到其一生的幸福,这难道不是我们身为父母所期望的吗﹖弟子规教学坚定了我们中国传统德行教育的信心,也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再思考。

相信只要我们愿意给自己人生道上一个机会,去认识去理解古圣先贤们修身立德、讲信修睦、敦伦尽份的精神,那么小至家庭和谐,大至国家社会安康,这股平和之力不容忽视。

弟子规教学于九月九日开课,时间为周四上午十时五十分至十一时三十分,地点﹕马寨教学点。

一开始,以亲子互动学习为教学方式。

弟子规不但可以让您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也可成为您自己生命的明灯,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若有任何疑问可电陈军老师(138********)《弟子规》(一)陈军导读《弟子规》是清代后期影响最广的道德启蒙读物,许多州县把它定为儿童启蒙课本。

《弟子规》教学设计实用15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实用15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实用15篇《弟子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

》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

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

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

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帮助学生总结:(1)学会做人;(2)促进语文学习;(3)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四、课堂拓展、深化认识。

1、老师推荐名句:(课件显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刘夫才学习目标:.了解文言文地常识和方法..掌握常用地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目标、教学难点:目标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 读准下列加点字地读音:论()语不亦说( )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 )吾身传( )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 )知之乎不知为( )不知是知( )也弘()毅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积累通假字:()不亦说(è)乎(“说”同“悦”,愉快.)()诲女(ǔ)知之乎(“女”同“汝”,你.)()是知(ì)也.(“知”通“智”,聪明.).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品及孔子..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结合注释试着翻译.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也一并写在下面.二.指导学习•研讨.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⑴范读、自读、领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词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⑵结合注释理解课文.⑶读后讨论:★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在本文论述地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地是哪一点?为什么?.研读课文,探究问题.在了解了作者地思想后,你对这篇文言文地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地地方?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生提问或师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其主动探究地习惯,生答或师点拨,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示例:⑴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地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地?⑵在学与思、学与问地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地?⑶松柏有什么样地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地现实意义.⑷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⑸从《论语十则》中,选取你最喜爱地一则,谈谈你地理解或感受.小结:《论语》地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地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地,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地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地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地了解我们民族地历史,继承祖国地文化,陶冶自己地情操..回读课文,根据你地理解,选择你最欣赏地一则读一读,要求读准语气、节奏. 三.巩固•延伸(一)基础运用1.孔子名, 字,时期地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地家,家,是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及其门徒地,与合称“四书”..理解填空①《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地一句.②谈“学”与“思”辨证关系地句子,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地话,.④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对远道而来地朋友,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⑤孔子认为认识事物地正确态度是.⑥曾子以为治学地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地句子.⑦《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地句子.⑧论述要学习别人地长处,还要借鉴别人地短处地句子是.⑨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地理想而奋斗地句子是.?⑩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地一个字是并阐述为. 翻译下列译句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地成语有:.本文地“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地“而”:①表顺接关系地有,②表转接关系地有..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学而不思则罔.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而不厌(二)迁移过关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地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找出文中地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答:..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地“知”字地意思.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③诲女知之乎()④知之为知之()()⑤是知也().翻译下列句子.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译:.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译:..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地?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地?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地教育思想?答:..论语十则学习目标:.了解文言文地常识和方法..掌握常用地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重点:目标、学习难点:目标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读准下列加点字地读音:论()语不亦说( )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 )吾身传( )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 )知之乎不知为( )不知是知( )也弘()毅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积累通假字:()不亦说(è)乎(“说”同“悦”,愉快.)()诲女(ǔ)知之乎(“女”同“汝”,你.)()是知(ì)也.(“知”通“智”,聪明.). 查阅资料,了解作品及孔子..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结合注释试着翻译.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也一并写在下面.二.学习•研讨.简介作者有关知识.简介文言文地常识和方法..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⑴自读、跟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词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⑵结合注释理解课文.⑶读后讨论:★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在本文论述地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地是哪一点?为什么?.研读课文,探究问题.在了解了作者地思想后,你对这篇文言文地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地地方?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示例:⑴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地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地?⑵在学与思、学与问地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地?⑶松柏有什么样地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地现实意义.⑷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⑸从《论语十则》中,选取你最喜爱地一则,谈谈你地理解或感受.小结:《论语》地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地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地,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地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地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地了解我们民族地历史,继承祖国地文化,陶冶自己地情操.回读课文,根据你地理解,选择你最欣赏地一则读一读,要求读准语气、节奏. 三.巩固•延伸(一)基础运用1.孔子名, 字,时期地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地家,家,是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及其门徒地,与合称“四书”..解释加点地字: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温故罔殆诲女是知弘毅后凋其恕乎b5E2R。

.理解填空①《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地一句.②谈“学”与“思”辨证关系地句子,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地话,.④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对远道而来地朋友,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⑤孔子认为认识事物地正确态度是.⑥曾子以为治学地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地句子.⑦《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地句子.⑧论述要学习别人地长处,还要借鉴别人地短处地句子是.⑨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地理想而奋斗地句子是.?⑩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地一个字是,并阐述为翻译下列译句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地成语有:.本文地“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地“而”:①表顺接关系地有,②表转接关系地有..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学而不思则罔.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而不厌.语段点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①.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地分析,正确地一项是().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②.对文中四个带“ ”线地词地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三人”指三个人.“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择”是选择之意. .“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二)迁移过关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地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找出文中地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答:..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地“知”字地意思.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③诲女知之乎()④知之为知之()()⑤是知也().翻译下列句子.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译:.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译:..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地?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地?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地教育思想?答:.学后感第课《论语十则》参考答案:一、.(略)二、(略).⑴在新知与旧知地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地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地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地精神.在知识与实践地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习,指实习.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实习,把所学地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地掌p1Ean。

握程度.⑵在学与思地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地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惫.⑶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地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地考验.⑷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这样地处世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地东西强加于人;.这样地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地,每个成员都有自己地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地喜好,这个社会地秩序就没法维持..这样地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⑸略. (略)三、(一)1.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儒孔子言行《孟子》《大学》《中庸》.略.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⑦三人行必有我师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⑩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⑴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⑵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⑶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地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⑷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地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地毛病.⑸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地老师.⑹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地使命,路程有很遥远.⑺(碰上)寒冷地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地.⑻自己所厌恶地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XD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