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性质

合集下载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


5、城市经济
三产结构变动:10多年来,即墨第二产业比
重不断增大 ,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保持 稳定,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经济增幅列五市之首
行业构成集中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皮 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 造业”、“橡胶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所占 比例超过了50%,特别是服装业(包括制鞋业,橡胶制造业 也是主要生产橡胶鞋)在即墨工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与青岛关系的百年变迁
1898年后,青岛从即墨版图上划走,到1978年
前两者分分合合;
1994之前,作为青岛的卫星城,即墨发展相 对独立、平缓 ; 1994年后,即墨发展迅速,和青岛的关系拉 近:

青岛市紧密型卫星城——《即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青岛都市圈北翼——《即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大青岛都市新区——2004年7月 大青岛“重要一极” ——2004年12月青岛市委第59次常委(扩大)会 议
中国革命圣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面向全国的 “三大教育基地,陕北现代化中心城市。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析
实例一 我国西南部某滨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城 市北部是一个自然环境保护区,西北有一 个山区水库,是城市的主要水源地,南部 被一条河流环抱,城市主要对外出入口在 东北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存 在的主要问题。

如中国的铜都,现代工业、旅游城市。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 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 为确定城市合理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

城市性质的确定

城市性质的确定

城市性质的确定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职能分工。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进步的产物,自有历史以来,城市的特征,均因特殊的需要而改变,如军事性的防御、行政制度、科技进步、生产关系和交通方式的发展改变等,都影响到城市的特征。

因此,城市的性质就该体现城市的个性,反映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自然等因素的特点。

城市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城市特征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不能一成不变。

对于城市性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内。

城市是一个综合实休,其职能往往也是多方面的,城市性质只能是主要职能的反映。

不同的城市性质对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用地组织以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配置起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城市的性质。

这是决定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及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明确城市的性质,便于在城市规划中把一般原则与城市特点结合起来,使城市规划更切合实际。

正确拟定城市性质建设项目,有利于突出规划结构的特点,有利于为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经济依据。

我国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证明:凡是重视并正确拟定城市发展性质的,则规划的方向明确,建设依据充足,功能结构比较合理;否则,城市发展方向不明,规划建设被动,规模难于估计,或规模过大,或用地过小,造成建设和布局的紊乱,致使有的刚新建地区不得不改造或造成布局长期不合理。

城市性质的确定可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一方面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就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确定的某一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这个城市的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市域规划则规定了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分布以及城市的职能和大致的、相对的规模,因此,它们是分析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认识,就是指一个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

城市性质名词解释

城市性质名词解释

城市性质名词解释城市性质是指城市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是对城市所具备的一系列特性的总称。

它包括城市的规模、作用、职能、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下面是对城市性质的一些解释:1.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人口数量和城市面积的大小。

根据国际上的通常标准,通常将人口数量在几万以上、城市面积在几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划定为城市。

2. 城市作用:城市作为一个集聚人口和资源的中心,具有辐射、引导和集散的作用。

即城市可以吸引周边农村人口、资金和产业等向城市集中,同时向外部辐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城市职能:城市的职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城市在这些职能上有所侧重,如政治经济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

4. 城市结构: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和分工的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由不同功能区组成,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区等,这些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城市的空间格局。

5. 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市化率反映了城市化的程度,城市化率越高,表示城市化进程越快速。

城市化对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6. 城市阶级:城市阶级是指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

城市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工阶级、知识分子阶级等。

城市阶级结构的变动和变化,反映了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和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

7. 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内部和城市与外部之间进行人员、物品、信息流动的网络。

城市交通系统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等。

8. 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是指城市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

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城市绿化等。

综上所述,城市性质是指城市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涵盖了城市的规模、作用、职能、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城市性质与城市 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性质与城市                                 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在于他们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分工;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先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在于城市性质不等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城市职能一般指现状,城市性质一般指规划;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城市性质加进了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严格地说,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都应该区分历史的,现状的和规划的三个时间尺度。

其它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传统预测法剩余劳动力转化法现代预测法二次移动平均数法二次指数平滑法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模型皮尔斯模型GM(1,1)灰色模型法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法土地承载力法根据建设用地潜力和有关人均用地标准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P = L / l式中:P——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L——根据土地开发潜力确定的预测目标年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l——预测目标年宜采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水资源承载力法根据规划期末可供水资源总量,选取适宜的人均用水标准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P =W / w式中:P——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W——预测目标年可供水量;w——预测目标年人均用水量。

相关分析法经济相关分析通过建立城市人口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对数相关关系预测未来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Pt = a + b ln(Y t)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Yt——预测目标年GDP 总量;a、b——参数。

基础设施承载力预测法道路承载力法根据规划期末城市道路总面积和人均道路面积的目标值预测人口规模,公式如下:P = D / d式中:P——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D——预测目标年末道路总面积;d——预测目标年人均道路用地面积。

经济弹性系数法基本原理Pn=P0(1+v′)n其中v′=V′/ KPn-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P0-基准期城市人口规模;n-规划期;ν′-规划期内的人口增长平均速度。

V′-规划期内的经济增长平均速度;K-经济增长的人口弹性系数。

城市规划原理_城市的性质

城市规划原理_城市的性质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城市用地 及适应性 评定 城市用地 分类 课后 思考题
3、城市性质的特征 ① 动态性
② 多元化 ③ 纲领性 ④ 主观客观结合的特性
4、确定和认识城市性质
①认识城市性质(怎样确定) 城市的宏观影响范围、 是相对稳定的、综合的区域 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 城市其他主要职能
城市 规划 原理
城市 性质 与 城市 用地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城市用地 及适应性 评定
城市用地 分类
课后 思考题
城市 规划 原理
城市 性质 与 城市 用地
三、城市用地及适应性评价
(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着重在与城市用地选择 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分析。
C.冲沟 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可采用绿化、截流 和护坡等方式防治。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城市用地 及适应性 评定 城市用地 分类 课后 思考题
第三产业
城市 规划 原理
农、林、牧、渔、水利业 工业 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 金融、保险业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其他
城市规划中的防震措施 1) 确定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以便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 2) 避免在强震区建设城市。一般规定,在地震烈度7度以下,工程建 设不须特殊设防;在9度以上地区则不宜选作城市用地。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城市用地 及适应性 评定
城市用地 分类
课后 思考题
城市 规划 原理

城市的性质概念

城市的性质概念

城市的性质概念城市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人口聚集、经济繁荣、社会文化集中的地区。

城市的性质涵盖了它的地理、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首先,城市的地理性质表现在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方面。

城市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着其发展,如沿海城市借助海洋资源发展,内陆城市依靠交通运输和内陆资源开发。

地形地貌也会对城市的布局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山区城市的地形多变,街道曲折狭窄,而平原城市的地形相对平整,街道规划相对简单。

气候条件对城市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而干旱和寒冷的气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其次,城市的人口性质是指城市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以及人口流动性等方面。

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的地方,其人口数量往往比较庞大。

人口结构也会因城市的特点而异,一般来说,工业城市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商业城市的人口结构相对成熟。

此外,城市的人口流动性也表现为城市居民的迁移,城市人口的流动既有城市内部的流动,也有城市间的流动。

第三,城市的经济性质体现在其经济结构、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

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其经济结构往往多样化,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不同城市的经济活动也会因其特点而不同,如工业城市主要从事制造业和工业加工,商业城市以及金融和服务业为主。

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经济性质的重要指标,发达的城市往往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水平的人均收入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

第四,城市的社会性质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

城市的社会结构主要表现为阶层的存在,如上层社会、中层社会和底层社会。

城市社会关系的发展也具有其特定性,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更加频繁,社会关系相对较为复杂。

此外,城市的社会福利也是城市社会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享有更好的医疗、教育、安全等社会福利。

最后,城市的文化性质涉及到城市的文化传承、文化底蕴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

第三章城市性质、规模的确定

第三章城市性质、规模的确定
部分。
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1.城市人口规模计算中基数的确定 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居住人口
城市非农业人口(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 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沈阳已经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划分,统一为“居民户口”
2.城市人口的变化。 一个城市的人口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它主要受到自然增长与机
械增长的影响,两者之和便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值。 (1)自然增长: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
基本职能: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 非基本职能: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
2.城市职能分类
(1)行政中心城市 一般具有行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职能。 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等 地区性的中心城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等
(2)某种经济职能城市
第一节 城市性质的确定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 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 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城市性质的确定及其方法
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确定城市的性质
(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
(3)其他特殊职能城市
如:历史文化名城和革命纪念性城市:延安 风景旅游和休疗养城市 边防城市 经济特区城市等
确定城市性质时应注意
1.要突出特色 2.不回避难免的“雷同” 3.避免罗列
如某某工业、、、、、某某工业为主的城市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 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死亡率则受年龄构成、卫生保健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等因 素影响。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已由解放初期的高出 生、低死亡、高增长的趋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在 10 ‰一 12 ‰左右。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
建国后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对其后整个北京城市的发展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工业门类较少选择,重工业比重大。据1979年统计,在轻、 重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占 63.7% ,仅次于重工业城市沈阳, 高于上海。(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05.4亿元,其中重 工业1360.0亿元) 工业过于集中市区,占用了大量的城市用地,造成了北京 人口急剧膨胀、能源水源紧张、公共交通拥挤、工业“三 废”和生活废弃物的污染日益严重、住房紧张、文化生活 服务设施落后,以及对古都的文物古迹的破坏等一系列问 题。
2004年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北京的主要职能 :
(1)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2)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 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3)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 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4)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 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 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5)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6)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脱离实际的理想状态。
(七)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

2 城市性质的确定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进入从区域 宏观范畴论城市的科学境界。

城市性质所要反映的城市主要职能、本质特点或个性,也都是相对于
国家或地区中的其他城市而言。因此,城市性质的确定既要分析城市
本身的特点,更要分析该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的独特作用,使城市性 质与区域发展条件相适应。同时也可与相关区域中其他城市做横向的 对比,与发展条件和职能类型相似的城市做纵向的对比;

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与职能

6、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1、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1)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 城市建设的要求。
(2)该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 (3)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资源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条件和历史及现状基础条件。 2、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1)定性分析法 (全面分析城市在政治、经济、文 化生活中的地位) (2)定量分析法 (采用的一定技术指标,从数量上 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 (3)比较分析法 (4)综合分析法
于1954年10月26日将《关于早日审批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 草案的请示》和《北京市第一期城市建设计划要点》两个报 告同时上报中央。报告中就首都的性质与规模作了说明: “首都是我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学艺术中心,同时还 应当是也必须是一个大工业城市。
1980年4月 ,明确指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我国进行 国际交往的中心。
(5)以特殊职能为主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ຫໍສະໝຸດ 安、洛阳、南京)革命历史城市(遵义、延安)
风景旅游城市(杭州、苏州、张家界)
边境城市(黑河、满州里、丹东)
(6)特区城市
行政特区 香港、澳门
经济特区 芬河
深圳、珠海、大连、黑河、绥
8、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 在较大范围里进行分析 实事求是地客观分析,切忌主观想象,
1949年5月都市计划委员会邀集中外专家研究北京城市规划问 题,大家一致认为:城市性质除了政治中心外,还应是文化 的、科学的、艺术的城市,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大工业城市。
195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草案提出:首都应该成为我国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要把它建设成为我国强大的 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规划草案上报后,中央批转国 家计委审议。国家计委于1954年10月16日对北京城市性质和 规模提出不同意见:不赞成“强大的工业基地”的提法,主 张在北京适当地、逐步地发展一些冶金、纺织、精密机械制 造和轻工业。

4.2.1 城市性质(上)

4.2.1 城市性质(上)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4.2.1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的概念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01 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城市性质的分类 020101 0304确定城市性质需注意的问题 054.2.1 城市性质(一)城市性质的概念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的地区、国家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上海(一)城市性质的概念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的地区、国家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第十四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这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宏观区位因素:城市在所在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与地位。

把城市放在区域更大的范围内,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城市性质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决定。

主要是分析城市主导产业,确定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和分工。

分析:国际性的:有一定的影响,并逐渐的加强;全国性的:全国的中心城市;地方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流域性的:长江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

杭州结论:杭州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宏观区位因素:城市在所在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与地位。

把城市放在区域更大的范围内,用系统的观点来考虑。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城市性质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决定。

主要是分析城市主导产业,确定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和分工。

主导产业:风景名胜主导产业:历史文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市政学第4章 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市政学第4章  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29

3、城市用地结构和指标
– 重点是安排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城市对外交
通、城市道路广场、绿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城市规划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用地类别 用地指标 m2 /人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用地 18—28 10—15 7—15 绿 地 ≥9
其中公共 绿地≥7
占建设用地比例 %
20—32
15—25
第4章 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4.1城市性质 4.2城市规模 4.3城市类型

2
4.1城市性质
4.1.1城市性质的含义 4.1.2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4.1.3确定城市性质的原则 4.1.4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3
4.1.1城市性质的含义
1.城市的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 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体现了各城市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 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 和作用,在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主要职 能。 能体现城市的特色

34
– 我国城市规模的分类 全国661座(2004年底) 特大城市 100万人以上 37座 大城市 50万人—100万人 48座 中等城市 20万人—50万人 202座 小城市 20万人以下 374座 最低限 6—8万人

城镇
2000人以上
1.9万个以上
– 国外城市规模的分类

32
5.研究城市规模的意义: (1)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2)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的经济、资源 优势。 (3)有利于确定和保持城市的合理发展 规模。 (4)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发挥各自的 优势。

33
6.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 (1)规模-位序分布规律。一般来说,一个 城市的位序乘以其规模,其乘积为一个常数, 它恒等于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 (2)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规律。一般地,位序 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数量与位序的关系呈金 字塔型。 (3)规模中心地分布规律。城市所提供的货 物的等级、货物的门类范围和最大销售范围的 不同,使城市组织成不同的等级体系,并决定 了每一个等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

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依据
城市性质是指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 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 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是体现城市 的最基本的特征和城市总的发展方向。 所以确定的城市性质应该体现城市的个性, 反映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地 理、自然等因素的特点。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一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 划对城市建设的要求 二是该城市在所处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如历史形成 特点、资源情况、自然地理与条件等)
其中,城市区域因素对城市发展性质的确 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考虑城市区域因素时,主要应明确区域的 范围,该城市对区域范围所担负的政治、 经济职能, 该范围的资源情况,包括矿产、水力、农 业、旅游等的开发利用现状与潜力,以及 与该城市的关系; 区域内交通运输经济联系的状况等。
城市性质确定的检验 (1)城市性质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区 域经济对该城市的任务与要求; (2)城市性质的制定与城市本身所拥有的条件 是否相符; (3)要研究城市区域与城市的关系对城市性质 的影响; (4)检验城市性质中主导部门的确定依据; (5)城市性质要充分考虑发展变化的因素,预 测其发展的前景; (6)主导城市性质要反映出城市的特点; (7)确定城市性质要根据城市的实情,扬长避 短发挥优势。
城市本身具备的条件中要重点研究的是提供 城市形成的现状与发展的主要自然基础; 其次是研究该城市在大的经济区的地位及相 邻城市的相互关系,研究其在经济、生产、 技术协作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建设条件方面主要是在用地、水源、电力 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对城市性质的制定具有 的潜力和限制。
按城市性质划分的城市类型: 中心 城市 全国性 地区性 多种工业 单一工业 革命纪念 风景休养 边防城市 经济特区 铁路枢纽 海港城市 内河港埠 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 如:省会、自治区首府 如:淄博、株洲、常州 如:大庆、平顶山、伊春 如:延安、遵义、井冈山、韶山 如:三亚、桂林、承德、丽江 如:二连浩特 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如:徐州、郑州、鹰潭、襄樊 如:青岛、大连、湛江、宁波 如:宜昌、九江、江阴、南通

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与职能

6、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1、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1)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 市建设的要求。 (2)该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 (3)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资源条件、自 然地理条件、建设条件和历史及现状基础条件。 2、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1)定性分析法 (全面分析城市在政治、经济、文 化生活中的地位) (2)定量分析法 (采用的一定技术指标,从数量上 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 (3)比较分析法 (4)综合分析法
二、城市职能
1、职能(function ) 是指人、事物、机构所应有的作用。 • 核心职能(Core competency) • 专业职能(Functional Competency) • 管理职能(Managerial Competency) • 一般职能(General Competency) 2、城市职能(city function、urban function ) 城市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活 动中承担的任务和作用。它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变 化而变化。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 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作用、分工、变化
城市性质与职能
一、城市性质
1、性质(nature 、characteristic、quality、 property ) 事物的本质,指某人或某事物所特有的品质和特性。 2、城市性质(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 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 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在中国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 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 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一定空间范围、主要职能 有时间范围?

城市性质的概念

城市性质的概念

城市性质的概念: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召开建筑师协会,商讨城市规划问题,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

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热岛效应:城市建筑密集、硬地过多,生产与生活散发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温度比郊区高的现象,规划中应增设大面积的水体和绿地。

城市人口的概念:指城镇集中连片部分和它周围能够享受城镇各种生活的人口。

周王城营国制度反应的规划思想?周王城营国制度反应以“天子为中心”的规划思想,体现“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

在封建社会历代都城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论点?1.“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城市土地应属于城市土地的统一机构”。

2.城市与乡村应结合,有乡村生活的气息及环境。

3.应移植和控制城市吸引人口的“磁性”。

4.城市应拥有一整套公共绿地系统。

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

城市道路系统的部署要求?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有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城市法规体系的内容?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城市规划行政和城市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工业用地的基本要求?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用地的形状和规模,地形要求,水源要求,能源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水文要求,工业的特殊要求,其他要求。

【推荐】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

【推荐】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一、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联系在于他们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分工;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先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在于城市性质不等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城市职能一般指现状,城市性质一般指规划;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城市性质加进了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严格地说,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都应该区分历史的,现状的和规划的三个时间尺度。

二、如何正确地确定城市性质?1、不要简单地把城市职能搬到城市性质中来,罗列一大堆职能,也不要完全脱离现状职能,理想化地确定城市性质。

关键是要深入分析城市职能,继承和发展其中合理的部分,抛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预计未来的可能变化。

2、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观念。

要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城市对比的方法。

3、城市性质对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上要适当,其繁简要看用于什么目的。

三、城市职能的概念什么是城市职能?职能的词义指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承担的职责及具有的用途。

城市职能是城市科学里的专门术语,它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

有观点把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和服务活动都归入城市职能范畴,这就势必削弱“城市职能”这一术语的特定内涵。

城市职能是从整体上看一个城市的作用和特点,指的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与城市的分工,属于城市体系的研究范畴。

这样理解更为严密。

经济基础理论表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本地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即非基本活动部分;另一部分是为满足城市外部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即基本活动部分。

这两部分活动的发展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基本活动部分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主导和主动的因素。

城市职能的概念应着眼于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一般而言,单一职能的城市是很少的。

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总会有几方面的作用,不过有的职能影响的区域广,有的则小;有的职能强度大,有的则弱;有的城市有1个或2个主导职能,有的则几个职能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
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市
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之一,是我国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
深圳市
创新型综合经济特区,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城市。
成都市
四川省省会,中国西部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中心城市。
杭州市
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青岛市
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与滨海旅游度假城市,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连市
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我国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
宁波市
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济南市
山东省省会,着名的泉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开放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武汉市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沈阳市
辽宁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市
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福州市
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昆明市
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云南省省会。
兰州市
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长春市
吉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科教文贸城市。
厦门市
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郑州市
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和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市
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
城市名称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推导过程
北京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天津市
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上海市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