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合集下载

普通人也要懂的20条经济学常识

普通人也要懂的20条经济学常识

普通人也要懂的20条经济学常识1: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2:搭便车效应是指个人支付本钱取得的收益被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免费分享的现象。

由于个人支付全部本钱而只享受较少的收益份额,因此集体中的理性个人没有动力去提供公共物品。

并且组织规模越大,公共物品越是供给缺乏。

3:二八定律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4:长尾理论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长尾理论”被认为是对'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

5:隧道效应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收入差距会快速扩大,但整个社会可能对此持相当宽容的态度,因为大部分人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自身也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

6:棘轮效应也叫制轮作用,其指人一旦形成某种消费*惯就具有不可逆性,而且很容易向上调整。

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7:挤出效应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未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

这就是公共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对私人投资和支出的挤出效应。

8:羊群效应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经济学中羊群效应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微观经济学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的核心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通过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市场均衡数量。

掌握供求关系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预测商品价格的变化。

2.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变动规律。

价格理论包括了边际效用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垄断定价理论等多个方面。

了解价格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市场的组织形式和市场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包括了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寡占市场等多种形式。

了解市场结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4.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企业生产的成本和成本的变动规律。

成本理论包括了生产要素成本、边际生产成本、长期成本、短期成本等多个方面。

了解成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生产决策,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

5.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社会收入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包括了工资收入、利润收入、地租收入、利息收入等多个方面。

了解收入分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社会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1.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了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经济增长率等多个指标。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经济的总体状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2.货币理论货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货币的发行和货币的价值。

经济学常识(很全很给力)

经济学常识(很全很给力)

1.经济学基本常识2.两种互补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3.两种替代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是反方向变动关系的理论。

5.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6.需求是指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不同需求量的总称。

7.供给和需求决定均衡价格。

8.均衡价格决定的条件是供给=需求。

9.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0.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1.价格调节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2.价格机制能自发地调节经济。

13.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

14.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15.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应该为负值,但一般取其绝对值。

16.需求曲线的斜率并不是弹性系数。

17.总收益是价格和销售量的乘积。

18.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19.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20.基数效应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21.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2.边际的含义是因变量的增加量。

23.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4.消费者剩余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

25.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就是边际替代率。

26.边际替代率递减实际上是用无差异曲线的形式来表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7.边际替代率作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28.需求定理是由消费者行为决定的。

29.就某一消费者而言,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商品组合提供的满足程度和顺序相同。

30.在四个生产要素中,经济学家特别强调企业家才能。

31.平均产量或总产量达到最大时,并不一定利润最大。

3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

33.等常量线在形状上与无差异曲线相似,但它代表的是产量。

34.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35.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学科,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学常识知识点: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进行项活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机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每个决策都会有机会成本。

3.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或活动对一些特定变量产生的额外影响。

边际效应可以用来决定最优决策。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5.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则称为价格弹性大。

6.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

7.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

8.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9.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不足,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现象。

10.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和服务来进行经济交流和资源配置。

1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增加的过程。

12.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雇佣者与求职者之间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就业和工资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1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地波动的现象,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等。

14.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兑换的市场。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常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明智的决策以及规划个人财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经济常识知识点。

一、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反之,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通常会上涨。

例如,如果某个季节水果大丰收,供应增加,价格可能会相对降低,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到水果。

而如果某种热门电子产品供不应求,那么其价格可能会被抬高,甚至出现抢购的现象。

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意味着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成本推动(如原材料价格上涨)或需求拉动(消费需求过旺)等原因引起的。

而通货紧缩则是物价普遍持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但过高的通货膨胀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压力,比如生活成本增加、储蓄贬值等。

通货紧缩虽然能使货币更值钱,但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不利。

三、利率利率是借款的成本,也是储蓄的收益。

当央行提高利率时,借款成本增加,会抑制消费和投资,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同时,储蓄的收益增加,人们可能更愿意把钱存进银行。

相反,降低利率则会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但可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对于个人来说,了解利率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决定是选择储蓄还是投资,以及选择何种投资方式。

四、汇率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

如果本国货币升值,进口商品会变得相对便宜,有利于消费者,但对本国出口企业不利,因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升高,竞争力下降。

反之,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但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成本增加。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

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则可以抑制经济过热。

经济常识知识汇总

经济常识知识汇总

经济常识知识汇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活动无处不在。

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常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经济常识的世界。

一、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元素。

它作为交换媒介,方便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易。

我们日常使用的人民币、美元、欧元等都是货币。

通货膨胀则是指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钱变得不值钱了。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和我们的生活产生诸多影响。

比如,它会降低人们的购买力,让同样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变少。

对于那些依靠固定收入生活的人,如退休人员,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二、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

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反之,如果供应量小于需求量,价格则会上升。

以苹果手机为例,如果市场上供应的苹果手机数量过多,而消费者的需求没有相应增加,那么商家可能会降低价格来促进销售。

反之,如果新推出的苹果手机备受欢迎,但供应有限,价格就可能会上涨。

供求关系不仅影响商品价格,还会影响生产决策。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企业会增加生产以获取更多利润;而当供过于求时,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避免库存积压。

三、市场结构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中,有大量的卖家和买家,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卖家和买家对价格的影响力都很小。

农产品市场通常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

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但市场上仍有众多的竞争对手。

比如服装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控制着大部分市场份额。

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较高,决策会相互影响。

比如石油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家,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能够控制价格和产量。

例如某些地区的电力供应。

四、宏观经济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经济常识归纳总结

经济常识归纳总结

经济常识归纳总结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了解一些经济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市场运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对一些基础的经济常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经济。

一、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原理之一。

供给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一个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高于供给时,价格会上涨;而当供给高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

供需关系的理解对于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中的参与非常重要。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影响经济的总体状况。

货币政策的执行通常通过调整利率、购买政府债券和调整银行准备金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影响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和就业水平等因素。

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当经济中的需求超过供给时,物价会上涨。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如降低购买力、增加生活成本等。

政府和中央银行通常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管理通货膨胀。

四、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参与生产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这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土地提供生产场地和自然资源,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设备和资金,企业家才能是指创业者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

五、GDP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GDP表示一国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出的总价值。

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因素。

GDP的增长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常被用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

六、贸易贸易是指商品和服务在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贸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而国内贸易是指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换。

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

30个经济学常识

30个经济学常识

30个经济学常识:1. 供求法则: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

2. 机会成本:放弃一项选择以选择另一项的成本。

3.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的增加,每一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递减。

4. 弹性: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5. 货币乘数:由货币供应的增加引起的总体经济活动的倍数效应。

6. 边际成本:生产或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

7. 边际收益:生产或消费一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8. 劳动力市场:供给劳动力的人口与企业需求劳动力的相互作用。

9.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

10.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来调控经济。

11. 通货膨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12. 失业率:劳动力中无法找到工作的比例。

13. 弗里德曼提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经济长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权衡关系。

14. 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效率高于其他商品。

15.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多个商品上都有相对优势。

16.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17. 边际税率:每额外一单位收入被征税的比例。

18. 生产可能性曲线:展示一个经济体在资源利用上的潜在最大产出。

19. 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总量。

20. 机会成本:选择一种行动可能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

21. 市场结构:市场中买家和卖家的数量、产品的差异和信息的可获取性。

22. 需求弹性:量化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23. 金本位制度:货币的价值与一定数量的黄金挂钩。

24. 投资组合: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25.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是标准化的,买家和卖家都有充分信息。

26. 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

27. 边际生产力递减:增加一种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边际增量递减。

28. 货币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

29. 资源分配效率:经济体利用资源以实现最大产出。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分配方式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包括资源、稀缺性、机会成本、边际分析、供求关系等。

2.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市场均衡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中存在的各种竞争形式,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纯粹垄断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4.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生产函数则是描述生产要素如何转化为产出的数学模型,通常用来衡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5.成本与收益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货币和资源,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收益是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能获得的货币和资源,包括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分配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外部性、公共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通常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7.货币和金融市场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货币和资本的交易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等。

8.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国际金融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资金流动和汇率变动。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于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9.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总收入和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则是指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全面提高。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重要目标。

10.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包括繁荣期、衰退期、滞胀期和复苏期等。

经济政策是政府用来调控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以上就是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经济学常识汇总

经济学常识汇总

经济学常识汇总
1. 供求关系
-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供给指的是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需求则是指消费者对这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通常会下降,而当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通常会上涨。

- 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动,市场参与者可以决定价格和产量的调整。

2. 劳动分工
- 劳动分工指的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任务或专门的工作岗位,以提高生产效率。

- 亚当·斯密是分工概念的主要提倡者之一,他认为人们通过分工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提高产出。

- 分工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因为专门化的劳动者可以不断改进和发展他们的技能和知识。

3. 边际效用
-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或购买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 持续消费相同商品或服务时,边际效用通常会递减。

换句话说,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个额外单位的效用会变得越来越小。

- 消费者通常会在边际效用为零或负值时停止消费,因为这意味着进一步消费不再带来满足感。

4. 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指的是进行某项活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某项活动就意味着无法同时选择其他活动。

因此,进行某项活动时,所放弃的替代选择就是机会成本。

- 计算机会成本可以帮助人们在做出决策时权衡利弊,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

以上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常识,理解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30个经济学常识

30个经济学常识

30个经济学常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它说明了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的。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个规律说明了当消费一种商品的数量逐渐增加时,对每一个新增单位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事物而放弃的另一种事物的价值。

4.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必须投入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5.生产可能性边际:生产可能性边际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时,同时放弃生产其他商品的最大数量。

6.边际生产率:边际生产率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出量。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

8.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的变化而改变的成本,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9.弹性概念: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0.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寡占市场等。

11.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市场。

12.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物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

1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紧缩是指持续下降。

14.货币职能: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媒介、交换手段和价值储藏等职能。

15.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整个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1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出现了问题,导致资源分配不够有效。

17.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供给给一人即可供给所有人共同享用的物品。

18.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是指消费者在有限的预算下追求最大满足,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追求最大利润。

19.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确保公民基本生活而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保险是指在意外事故或疾病等情况下提供经济帮助的制度。

20.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对外贸易实施的限制措施,包括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

它包含以下基础知识点:1. 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价格和供应量。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做出经济决策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机会。

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效益。

4.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时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在决策中,我们通常会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以做出最优选择。

二、宏观经济学知识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府的干预。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它是经济中的常见现象,对消费和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经济的运行状况。

4.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在市场上可供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物价和经济活动。

三、微观经济学知识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比较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以追求个人最大化效用。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的程度。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3.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

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分配。

4. 波动及不确定性:市场经济中存在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不确定性。

了解波动和不确定性对经济决策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四、国际经济学知识国际经济学涉及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

经济常识知识点整理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或者供应者愿意出售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消费者或者需求方愿意购买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的方式。

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是自由竞争和私人财产权的保护。

市场价格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反映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进而引导资源的流动和分配。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或机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一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选择。

因此,机会成本考虑了每种选择的权衡和取舍。

4.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额外成本。

在经济学中,人们基于边际效应做出决策。

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递减时,人们会停止投入;而当额外的投入所带来的成本递增时,人们会选择停止行动。

5.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总产出(GDP)的增长,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6.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周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间比较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

7.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货币交换的市场。

在外汇市场中,各种货币的汇率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

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8.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用于长期投资和融资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创新活动,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9.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产出(GDP)的长期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实现。

关于经济学的55个知识,你一定要懂!

关于经济学的55个知识,你一定要懂!

关于经济学的55个知识,你一定要懂!1.经济学(economics):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进行有价值的生产,并把生产成果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2.稀缺(scarcity):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资源总是显得不足的状态。

3.效率(efficiency):社会对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状态,没有再改进的余地,即如果不让某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差,就不能让任何其他成员的境况变得更好。

4.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what,how and whom):一个经济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也叫资源配置,社会必须就这三个问题做出选择,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5.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微观经济主体,即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市场的经济学分支,其核心是价格的决定。

6.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一个经济总体运行的经济学分支。

7.计划经济(planned economy):由计划当局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经济。

8.市场经济(market ecomomy):由市场特别是价格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经济。

9. 边际(marginal):某个变量的微小变动,引起的其它变量的改变量。

10.总收益(total revenue):企业出售产品得到的全部货币。

12.边际收益(marginal benifit):某种活动的微小增加所增加的总收益。

1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是把做这件事的资源用于其他事情,所能产出的最大价值。

14.均衡(equilibrium):本来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指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而保持一种暂时不动的状态。

经济学界借用这个概念,分析消费者、厂商以及宏观经济达到的最佳状态及其实现条件。

15.经济人假设(economic man’s hypothesis):每个人都是在给定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人,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

你绕不开的100个经济学常识

你绕不开的100个经济学常识

你绕不开的100个经济学常识1.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2. 边际分析:当分析一个决策时,只考虑其影响的经济量。

3. 均衡分析:研究一个经济体系在供求相等时的状态。

4. 产权:一个人或一群人对某物的拥有权,是经济行为的基础。

5. 激励:引发一个人动机的力量。

6.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在其贸易伙伴中的生产率的相对优势。

7. 供需法则: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

8. 生产可能性边界:显示一个经济在保持固定数量的资源下,可以生产的最大数量。

9. 货币的时间价值:今天的1元钱比未来的1元钱更有价值。

10. 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

11.外部性: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非自愿性影响。

12.公共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一旦提供,就不能排除任何人使用。

13.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14.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构的学科。

1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运行规律的学科。

16.经济周期:经济体在一定时间内经历的扩张、繁荣、收缩和衰退的周期性波动。

17.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18.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采取的各种措施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19.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收支平衡、税收和政府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

20.贸易政策:国家制定的关于国际贸易的法律、政策和措施。

21.自由贸易:国家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劳务自由流动的政策。

22.关税: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23.贸易顺差:一个国家的出口额超过其进口额。

24.贸易逆差:一个国家的进口额超过其出口额。

25.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6.外汇储备: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

27.利率:资金的价格,表示借款成本的高低。

28.资本市场:提供长期融资的金融市场。

29.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

经济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经济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经济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当今世界,经济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如资源分配、市场运行、货币政策等。

经济学知识点非常广泛,本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并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1. 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如何分配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学科。

它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方面。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家整体经济系统,如国民收入、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而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单位,如企业、家庭,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行为。

2.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供求关系完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供给指的是商家愿意以某一价格出售出售商品或者劳务数量,而需求则表示消费者愿意以某一价格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当个体消费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增加时,其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1个单位多得到的效用)递减。

因此,当消费者消费的数量增加时,其对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这一规律对于理解消费者行为、市场供求等方面非常有帮助。

4. 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需考虑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成本收益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和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对不同的选择进行衡量,以选取最有利的方案。

5. 市场结构与垄断市场结构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上有很多卖家和买家,每个卖家的产品都是一样的。

垄断市场则指的是只有一个卖家,这个卖家可以单方面决定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从而对市场具有绝对的控制力。

6. 国际经济体系国际经济体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国际经济体系指的是各个国家之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和规则。

国际经济体系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方面。

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在有限资源下如何进行选择和分配以达到最大满足的社会科学。

以下是一些经济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稀缺性:资源有限而人的需求无限。

-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东西。

- 边际分析:额外一单位的资源或产品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2. 需求与供给:- 需求法则: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 供给法则: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

- 市场均衡: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3. 弹性:- 需求弹性: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 供给弹性: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4.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无进入壁垒。

-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产品有差异,存在进入和退出壁垒。

- 寡头垄断:少数卖家,产品可以是同质或有差异,存在进入壁垒。

- 完全垄断:单一卖家,产品无替代品,高进入壁垒。

5. 消费者行为:- 效用:消费者从消费中获得的满足度。

-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6. 生产者行为:- 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成本。

- 生产函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7. 国民收入核算:-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量。

- GNP: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的经济活动总量。

8.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影响经济。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经济。

9.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GDP的持续增长。

-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结构、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改善。

10. 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 失业:劳动力市场上愿意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

11. 国际贸易与金融:- 贸易平衡: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 汇率: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12.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经济活动在扩张和收缩之间循环的模式。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经济的基本知识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经济的基本知识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经济的基本知识经济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基本知识。

本文旨在介绍几个必知的经济概念和原则,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供需和价格机制来协调财富分配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几乎完全自主决定生产和消费的行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市场经济。

2.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企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当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时,供应量也相应增加,价格上涨。

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流通总量增加而造成的物价持续上涨现象。

通货膨胀会削弱货币购买力,会导致消费者花费更多的钱购买商品或服务,尤其是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人来说,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标准。

4. 生产率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创造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生产率越高,则生产企业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5.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也被称为GDP。

一个国家的GDP可以反映其经济发展的情况,生产率、产业水平和市场占有率都直接影响了GDP。

6.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来影响货币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影响货币汇率,改变利率等手段来维护经济稳定。

7. 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是指在风险与回报间取得平衡的一系列投资方案。

构建良好的投资组合能够帮助个人和企业降低风险,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

8. 税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来源。

税收可以用来弥补政府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差额,并且还可以用来改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支出。

以上是几个基本的经济概念和原则,不同经济知识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

如果你希望更好地了解经济,建议学习经济学相关专业知识,或者阅读经济类书籍、媒体报道等。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个人、组织和国家等经济主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选择。

2. 经济学的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生产包括生产者的行为和生产方式,分配包括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消费包括个人和组织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

3. 经济学的目的经济学的目的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产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关系的学科,包括总产出、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宏观经济指标。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问题。

它探讨宏观经济中的经济波动与对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方法与效果。

3.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需求和总投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学科,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结构、价格机制等。

2. 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是买卖商品和劳务的地方,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市场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寡占市场等。

3. 弹性的概念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在价格变动时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四、生产者行为的理论1. 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输入用于生产可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边际生产力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增加程度。

2. 生产成本与产出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产出包括总产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33个经济学常识

33个经济学常识
7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8
通货膨胀的定义
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9
通货紧缩的定义
物价全面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
10
纸币的发行标准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11
市场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2
计划经济
政府计划指导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3
自由贸易
国家间不进行贸易壁垒限制,自由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20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约束下达到的最大满足状态
21
生产者均衡
生产者在给定资源约束下达到的最大产出状态
22
市场失灵
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
23
政府干预
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以纠正市场失灵
24
公共物品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如国防、公路等
25
外部性
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非市场性影响
26
国民收入
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7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8
失业率
劳动力中未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
29
通货膨胀率
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上涨的百分比
30
33个经济学常识
序号
经济学常识
解释
1
商品的定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提炼出经济学中最重要和必须要懂得的原理,用最生活化的语言来讲述。

只要你理解了它们,你也可以变得更专业,你也会成为一个民间的经济学家。

●无尽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
人一生下来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资源是有限的,欲望却是无尽的,有限的资源总是无法满足无尽的欲望。

这就是昆曼自己总结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中的第一个:人们面临权衡取舍(Tradeoffs)。

有关效率和平等,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即效率就是如何做饼(尽可能将饼做大),平等就是如何分饼(尽可能公平地分配),这两者常常会发生冲突,对任何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来说,如何权衡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经常面对的情况就是当政府试图将饼分配得更平均时,饼却变得更小了。

比如一块钱投资到沿海地区可能会挣到8角钱,投资到西部地区可能只挣得到1角钱,那么,给哪里拨款呢?拨给沿海地区体现了效率,却放弃了平等;拨给西部地区体现了公平,却放弃了效率。

到底是要重效率还是要重平等呢?
取舍哪一个?如何权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所应遵循的策略原则只有一条: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适度的才是最对的
中国有句成语叫“过犹不及”,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这其实反应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边际效应。

什么叫边际效应呢?
用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概念:比如你肚子很饿了,但你只有钱可以买5个馒头吃。

这个时候,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益最大,因为此时你最饿,最需要吃东西,所以即使让你多花一点钱你也愿意买;第二个馒头的边际效益就递减了,因为已经有1个馒头进肚了,你的感觉不是那么饿了。

……第五个的边际效益最小,因为这个时候你几乎已经快饱了,馒头如果卖的贵的话,你一定不会买了。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每支出1个馒头的价钱产生的效益,也就是你感觉花钱买来的价值。

你会发现这种价值是从第一个向最后一个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益了。

边际效应递减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昆曼告诉我们:理性的人都会考虑边际量的存在。

商家们深谙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的奥秘,他们从不停止创新的脚步,不断地生产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减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对消费者的影响。

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考虑边际变化,在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和小于边际成本的时候,都应进行调整,因为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才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考虑边际量,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你也想像商家一样谋得自己最大的利益的话,请记住,当且仅当行动的边际效益超过边际成本时,是你理性的决策的最好时机。

●激励是有目的的
当有一种措施影响到我们的经济生活,我们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我们把这种外界的措施称为激励,没有人会对这种激励无动于衷,当然,激励包括好的激励和坏的激励。

一种激励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发挥效果,也可能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表现,但是人们对激励所做出的反应会证明一切。

这也就是昆曼教给我们的第三条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做出激励的一方,往往有他的目的,比如商家为了增加销售量,会发明很多种促销的方法,“打折”“返券”“赠送”,这些都是商家刺激顾客购买的常见手法。

我们的行为,看似是自已的决定,其实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成本增加了,我们就会减少这种行为,反过来,如果做一件事情的利益增加了,我们就会更愿意去做。

在生活、工作中,激励无处不在,理解这点,我们就能够好的洞明商家和政府的种种行为,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会在被激励的同时激励着别人,这种激励关系能成就精彩多样的良性互动。

●贸易使生活变得更好
现代的人们,已经离不开贸易了,从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开始,到星星月亮陪着我们入睡,商品商业都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物质已极大地丰富,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钱,那么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信手捻来。

专业化的分工,使每一个行业都能生产出足够我们随时享用的生活品,让我们在想吃肉的时候不用去养猪;想吃小白菜了,不用去耕
种;想穿漂亮衣服的时候,不用去种棉花、纺纱、织布、染色、裁剪、缝纫。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贸易,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到现在用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

是贸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变得更好”是曼昆提出的又一重要经济学原理,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是人们生活中必知的一个经济学原理。

贸易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也使世界上各个国家,组织,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贸易这个经济形式,我们自己不就是贸易中的一方,在经济社会中占有的一席之地吗!
国民生活水平取决于国民生产率
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

看看08年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情况,美国37610美元、中国1100美元、利比里亚130美元。

收入的差距导致了各国的生活质量有着天壤之别。

为什么各国和一国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水平有巨大差别呢?答案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

在那些每单位时间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高生活水平;在那些工人生产率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

同样,一国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

所以昆曼提出:国民生活水平取决于国民生产率。

认识到以上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组织生产中,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地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发展经济;在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的时候,也要从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来考虑政策的利弊。

如何才能提高生产率?相关报告显示,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水平进行有机结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

社会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理论对于发展经济学的贡献最大,它不但从静态上说明分工提高社会的生产能力,而且从动态上解释经济起飞。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也会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单位时间内,一个懂技术的熟练工人,比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生产出的产品要多。

应用新的生产工艺,使用更先进的流水线,这些都能极大地提高生产率。

特别在经济由粗放转化精细,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新的形式下,只有
拥有创新和研发能力,拥有自由知识产权,才能在竞争中真正占有优势。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越发达,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也会相应的比较发达。

一个有经济眼光和远见的国家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投入会比较多。

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和培训的原因。

社会分工相当于我们和其他的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质,如果我们能够扬长避短,合理分工,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将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国家要强大,就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同样我们个人要强大,也要注重提高自身能力。

资本积累,可以是我们对金钱和人脉的积累,不要把钱花得精光,也不是忽视身边的朋友,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资本。

要通货膨胀,还是要失业?
通货膨胀是因为印发了太多的纸币,你可能会说,中央银行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不是可以让民众免受通货膨胀之苦了吗?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降低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暂时增加。

从我们的经验来讲,当经济起飞,价格上扬时,就业职位增加;当经济不景气,失业下岗的人增加时,物价也会稳定,甚至下降。

换一个角度来看,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在经济学中这种关系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交替关系。

而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在长期中通过这种关系来人为地控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表示这一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理解经济中许多发展的关键,特别对理解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非常重要。

政府虽然可以通过改变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

但是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短期交替。

对于国家来说,通货膨胀与失业都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安定的。

但国家的经济调控并不能使两者都避免,而只能有所偏重地,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同时,还要注意政府运用的这些货币与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很大的潜在力量,所以,到底政府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控制经济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每一个国家在制定自己的经济政策时考虑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德国
一直认为超速通货膨胀是纳粹的温床。

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德国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率,德国马克也成为了坚挺货币的代表。

相反,许多国家譬如美国则对通胀宽容得多。

现在,我们知道了,看似只是我们个人问题的失业,原来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如此紧密,甚至与国家的政策取向也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我们既不想一夜醒来发现物价飞涨,也不希望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被老板通知炒鱿鱼了。

通货膨胀与失业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最需要的是速度不是很快但比较稳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