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新闻传播学研究(1998-2005)

合集下载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圣才出品】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圣才出品】

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1)大约10万年前,人类产生了语言,从此人类能够通过各种音节的组合,表达较为复杂、抽象的意思。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标志。

(2)公元前3500多年,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一带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腓尼基文字。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3)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手抄传递的信息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而且手抄的文字一定程度上又变成了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

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 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的过程 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商业报刊时期” 广播电视媒介的高速发展新闻媒介的发展网络传播——“信息社会”的未来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4)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二、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1.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

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从而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8×5=40分)1.哈瓦斯通讯社2.沃尔夫通讯社3.意大利《晚邮报》4.黄色新闻5.《纽约时报》二、简答题(15×3=45分)1.简述意大利的媒介集团。

2.简述二次大战时期(1941—1945年)的苏联新闻业。

3.简述20世纪中后期美国的报团。

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3题各25分,共65分)1.论述1945—1990年东、西德国新闻传播业的不同体制。

2.谈谈你对拉美新闻传播业的特点的认识。

3.试述黑非洲新闻传播业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8×5=40分)1.哈瓦斯通讯社答:哈瓦斯通讯社是世界上最早诞生的通讯社,一般认为是由法国人哈瓦斯于1835年组建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通讯社。

哈瓦斯本人和哈瓦斯社在法国新闻界确立了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哈瓦斯社不断地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改进现有的传递系统,扩张业务范围。

该社于1848年开通了巴黎与布鲁塞尔间的电报传递业务。

第二帝国时期,哈瓦斯社以其新闻的准确、快速而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857年,它又与法国广告机构和地方报刊签约,以通讯社提供的新闻交换各报社的若干广告版面,然后将版面出售给各广告客户,获得极大的成功。

1859年,哈瓦斯社与英国路透社、德国沃尔夫社签订交换新闻的合同,不久又开始利用连结欧美大陆的大西洋海底电缆。

哈瓦斯社的业务已经扩大到了世界性的规模。

2.沃尔夫通讯社答:沃尔夫通讯社由贝纳德·沃尔夫建立于1849年,是德国新闻通讯业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

19世纪60年代,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通讯社和路透通讯社分别在法国、德国、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发展成为国际性通讯社。

为了确认既成事实和彼此的垄断权与势力范围,在1870年1月7日,三方签订了“联环同盟”,美联社也参加了该协议,所以又称“三社四边协议”。

陈力丹教授谈如何应对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考试汇编

陈力丹教授谈如何应对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考试汇编

陈力丹教授谈如何应对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考试(转自中华传媒网)报名参加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博士生考试的同学,都迫切希望了解考试时如何做答考题;而问每一位阅卷的老师,他们也只能告知,没有标准答案,阅卷时凭借的是一种对学生答卷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在多数情况下,参加阅卷的老师会有同感,因而才可能给出一个由几位老师共同签署的分数。

这样说来,如河才能答得较好,显得很神秘。

其实不然。

为了说明如何做答最好的方法是拿出一份答得较好的卷子来看看。

这里选登的是2005年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方向博士生的考生刘宁洁做答传播史与传播理论、传播实务两门考试中的各一道题。

在有限的时间内,她对问题的思考较为全面,充分而灵活地运用自己掌握的传播学知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冷静地编排回答的思路,逻辑性较强。

因而,她的两份答卷分数均较高。

还有两个技术性的方面需要向她学习。

第一,字迹清楚。

字迹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字写得好看不好看并不重要,但是一定要写得清楚,字不要挤到一起,没有间隔。

拿起刘宁洁的考卷,卷面很干净,还没有看具体的文字,就已经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有的考卷字迹潦草,所有的字都挤在一起,线条色调较浅较细,加上一些涂改和添加,看起来很吃力,即使做答的内容真有水平,这样的卷子还没有具体看,就已注定要比同样内容的卷子少几分印象分。

第二,层次清晰。

考试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问题,没有可能查找资料,全凭自己对知识的积累。

因而,在动笔前,一定要把自己对问题已经拥有的知识调配好,胸有成竹才可能回答有序。

不要把回答的内容挤在一个或两个自然段里。

有意识地按照内容分段,分得相对多些,分得准确,本身就提供了不占篇幅的许多无声的信息。

刘宁洁的回答且不说内容如何,单就清晰的回答层次和自然而然的较多的段落划分,就会赢得一些分数。

我们不要简单模仿回答问题的模式,没有固定的回答问题的模式,每个人的风格不会相同。

分数较高的卷子的共同特点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拥有面对问题迅速调配知识的分析能力。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二十一章 南非新闻传播史)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二十一章 南非新闻传播史)

第二十一章南非新闻传播史一、名词解释1.《南非人报》答:《南非人报》是1830年在开普敦创刊的一家报纸,存在了整整100年。

该报用英文和非洲荷兰文两种文字出版,是南非历史上第一家对开的大型商业报纸。

1854年初,马克思为该报撰稿,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多次谈到此事,并称这是“给好望角写东西”。

马克思共为该报写了三篇通讯,总是抢在写作的那个星期最后一班开往好望角的定期航班之前赶出来。

但是《南非人报》只在3月6日发表了其中关于克里木战争的长篇通讯《东方战争》,虽然最后有待续之意,但不知何故该报没有接着发表。

2.《兰德每日邮报》答:《兰德每日邮报》是南非最重要的报刊。

“兰德”取自约翰内斯堡北郊的一座金矿的名字。

1902年9月,黄金商人弗里曼·科恩和一位叫做埃德加·华莱士的青年记者在约翰内斯堡合作创办了该报,由埃德加担任主编。

创刊初期,该报的种族立场十分鲜明。

而在1957年劳伦斯·甘达尔出任主编后,该报的态度大有改变,使得该报的黑人读者有所增加。

该报坚持奉行自由主义方针,历史上发表过一些揭露南非当局劣迹的报道,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90年代以来,后续各届主编一边在政府高压下坚持立场,一边致力于提高报社的财政收入,这番努力使得该报的境况大有好转。

一直以来,该报作为高级报纸的风格基本没有变化,在国际上被视为南非的代表性报刊。

3.《开普敦公报和非洲广知报》答:《开普敦公报和非洲广知报》是南非、也是非洲大陆最早的报纸,周刊,1795年由英国殖民者发行,用英文和荷兰文刊登新闻。

该报传播范围很小。

4.《南非人报》答:《南非人报》于1830年创刊于开普敦,用荷兰语和英语同时印刷,是南非历史上第一家对开的大型商业报纸。

延续整整100年,马克思曾为该报撰稿。

5.路透南非新闻社答:路透南非新闻社是1912年由路透社创办,后改名南非新闻联合社。

为南部非洲提供新闻,1938年改为现名,是非洲第一个国家通讯社。

国内拟态环境理论的发展及在--基于cssci数据库的分析新媒体领域的

国内拟态环境理论的发展及在--基于cssci数据库的分析新媒体领域的

2020·5(上)《科技传播》112作者简介:丁宪,中央民族大学。

国内拟态环境理论的发展及在新媒体领域的具体呈现综述——基于CSSCI数据库的分析丁 宪摘 要 文章对我国1998年以来关于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献综述。

综述首先对拟态环境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两个方面回顾了国内的相关研究。

研究发现,国内对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验研究,且涉及研究领域相当广泛,但缺乏批判性的、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拟态环境;新媒体场域;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58-0112-02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起步,因此虽然拟态环境理论早已在20世纪初提出,但在CSSCI 数据库中,我国关于拟态环境理论最早的一篇文献却在1998年才发表。

在这20年的时间里,有关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似乎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陈力丹在2005年对我国传播学发展状况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一个又一个的传播方面的调查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实用化,要求服务于某个具体目的,但在学术上没有得出像样的、成系统的理论。

”[1]可以说,这句多年前的评价对20年来拟态环境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仍然 适用。

1 拟态环境理论概述拟态环境来自英Pseudo-environment,意为虚假的环境。

此词由沃尔特·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

他坦言“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入戏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和组合的环境”,因此我们被迫“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去对它进行重构”[2]。

在李普曼的基础上,日本学者藤竹晓在1968年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观点,他指出,大众传播虽然构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不同,但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大众媒介的信息来判断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这使得二者很难区分[3]。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马改红,王清(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与蓬勃发展的理论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实践方面则发展比较缓慢,对实践的尝试仅零星散见于某些高校。

搐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媒介的出现,媒介素养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所必备的重要素养之一,而媒介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本文对2003~2007年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文献进行简单的内容分析,试图梳理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特点和趋势,从而发现我国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毽词: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对策一、引言现代社会已成为一个信息的社会。

在信息社会里,我们都难以摆脱承载信息的载体——媒介——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媒介包围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媒介这么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媒介素养就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素养之一,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培养人们具备这种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始于1997年,其发展现状如何?现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本文对2003~2007年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作一简单梳理,试图发现发展脉络、了解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一)理论研究现状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1997年中国社科院卜卫研究员发表的介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篇文章。

2003年以后,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数量激增。

2006年陈力丹教授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上的(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一文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十大热门话题之一。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年4月22日以前)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主题词模糊搜索,从2003年至2007年共有468篇。

以下试作分类分析(1)从论文数量上1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l篇教194189135184表1求南馅挫2008年第8期(总第48期)图1从图1中可清晰地看到2003—2007年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转: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马克思主义传播观1,《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此书名称叫“新闻思想”,实际包括传播、新闻、宣传思想的研究)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传播学史论3,《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埃弗里特·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4,《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概念7,《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等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范式8,《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闻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9,《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传播学: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传播学研究的几种代表作12,《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13,《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4,《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5,《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16,《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作▲17,《交往行动理论》(三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06.新闻传播学_学科的分化_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

06.新闻传播学_学科的分化_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

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陈力丹内容摘要 本文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做了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三方面的概述。

文章认为,传播学在中国主要由新闻学人士加以研究有一定的偶然性。

要求传播学 本土化 ,本质上建立在与西方传播学 划清界限 的思想认识基础上,但其实传播学中的不少理论(例如 议程设置论 、 公共领域 等)一到中国就被赋予中国制度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一些关于新闻学的研究话题,现在已经被 整合 为传播学的话题,最为典型的是传播真实问题。

在方法论上,除了证实研究的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的结合外,更为长远的整合,应该是人文 历史 哲学的思维方式与 科学方法论 思维方式的结合。

关键词 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一、新闻传播学的分化1690年3月5日,德国莱比锡大学经答辩通过了博士学位申请人托拜厄斯 波伊瑟(T obias Peucer)写的论文 关于新闻报道 (D e relationib us novellis)。

这是世界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

他的导师为瑞申堡(L Ada m R eche nberg)教授,后来是莱比锡大学校长。

这篇拉丁文论文从29个方面对新闻报道的形式、动机和方法进行了历史概览和分析,展现了17世纪处于研究萌芽期的具有争议性的社会现象之一,即报纸以及新闻作为公共话语的兴起。

然而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则是200年后的事情。

17 18世纪世界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颇为缓慢,因而新闻学难以作为一门学科存在,只有少数人就新闻传播业写过文章。

工业革命的兴起、通讯社的出现、电报的使用、国民教育的普及、知识税的废除等等新情况的出现,使得欧美的新闻传播业得以在19世纪中叶以后急遽膨胀,报纸成为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马克思语)。

此种情形下,对于新闻传播业的研究自然被提上日程。

因而,19世纪末首先在德国、瑞士的大学里开设了新闻学(又译 报学 )课程。

20世纪初,美国的大学设置新闻学院,新闻学作为一个学科得以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课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课件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第五章近代无产阶级报业一、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1、无产阶级报刊近代后人类社会历史趋向二元结构,近代的新闻业呈现一体两极的特色。

其中“一体”为世界新闻业,“两极”为资产阶级新闻业与无产阶级新闻业。

无产阶级报刊分为两大阶段,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为界。

无产阶级成为执政党后的第二阶段又叫社会主义报刊。

2、近代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

近代无产阶级报刊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工人报刊阶段、无产阶级政治报刊阶段、无产阶级政党报刊阶段。

3、近代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⑴政治性:无产阶级报刊是政治报纸,追求社会目标或政治目标,意在为处于社会下层的无产阶级争取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生存、发展权利。

商业利益不是其根本所在。

⑵战斗性:无产阶级报刊为了追求阶级解放,实现人类大同,既要批判旧世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又要同工人运动内部的错误思潮斗争。

内外斗争,明辨是非。

⑶群众性:为广大群众办报,依靠群众办报;内容上报道人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的思想与心声;经营上经费依靠群众支持,发行依靠群众拥戴。

⑷组织性:通常与工会或无产阶级政党结为一体,成为无产阶级政治组织的宣传舆论机构。

无产阶级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往往就是无产阶级报刊的负责人或主编。

二、早期工人报刊1、早期工人报刊特点⑴报刊的创办者多为自发性的工人组织、如联谊会、互助会。

⑵报刊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是要求保障工人生活水平,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高工人工资,所主张的是进行经济斗争,维护工人利益。

⑶发行量有限,传阅率高,存在时间不长。

⑷由于对资本主义的性质与资产阶级本性了解有限,加之受到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早期工人报刊的思想内容存在着对统治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

2、英国早期的工人报刊早期工人运动采取原始斗争方式,后来出现了领导罢工斗争的互助会和工会组织。

英国最早的工会机关报刊是1825年的周刊《各行业新闻和工匠新闻》。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新闻客观性原则【圣才出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新闻客观性原则【圣才出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新闻客观性原则【圣才出品】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通关提要】本章主要讲述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概念、发展过程、理论含义,并对其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争议、矛盾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本章考点主要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在学习时,要对客观性原则的理论内涵及现实矛盾进行辨析和掌握。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见表4-1)★★★表4-1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考点二: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两个层面(见表4-2)★★★表4-2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两个层面考点三:我国历史上存在的“客观主义”概念★★1.我国新闻和宣传领域使用过的“客观主义”的概念该概念最早出现在1948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华北《人民日报》关于自然灾害报道的批示中。

在当时背景下,是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否定,是批评性的政治概念。

2.现在新闻学界学术讨论中的“客观主义”(1)1991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发布,较为正式地承认了“新闻客观性原则”。

(2)学术上的“客观主义”是中性概念,指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种主张或认识。

考点四:我国新闻中存在较多的主观操控现象★★(1)人物报道方面,主观定性在前、寻找例子证明在后。

这和客观性原则相反。

在报道人物时要客观,不要带有过多主观色彩。

(2)国际会议相关报道的主观色彩浓重。

(3)在采访时不注意平衡评价观点的选择。

(4)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形容词、副词和有方向性的谓语动词,传达太多的主观意愿。

考点五:新闻表现立场与客观报道之间存在矛盾★★(1)没有不能报道的公开发生的事实,即使此事实不利于报道一方的利益,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及客观的报道方式。

(2)涉及不同观点的争论,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涉及观点时,要尽可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报道各种不同的观点。

考点六: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自然而无形的影响(见表4-3)★★★表4-3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自然而无形的影响【考点拓展】新闻客观性的意义(见表4-4)表4-4新闻客观性的意义4.2考研真题一、概念题1.新闻客观性(中山大学2019年研;上海大学2015、2013年研;湖南大学2010年研;厦大2007年研;中传2005年研;人大2005年研)2.新闻的倾向性(山东师大2015年研)3.客观主义理论(聊城大学2017年研)二、简答题1.简述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优势。

新闻传播研究综述

新闻传播研究综述

新闻传播研究综述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作者:陈力丹王辰瑶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

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

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内涵;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入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

本文通过翻阅2005年国内较重要的10余种新闻传播学刊物中的近千篇文章,归纳了这年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

1、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角色、责任与效能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这一新提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新闻学界在论述媒介角色、责任与效能的时新话语。

有的研究者对应关于和谐社会的特点,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大众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应该是民主法治的推动者、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氛围的营造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

还有的研究者指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媒体应该凸现“建设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建设性”较之过去的提法更具时代气息,而“以人为本”则意味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交流平台,顺应价值观多元化的多中心社会[1]。

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做了辩证解析: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掩盖问题、报喜不报忧。

正视并揭示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

不能将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理解为可以回避甚至掩盖社会的某些不和谐因素。

大众媒体掩盖社会矛盾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内营造出表面和谐的景象,但只有正视矛盾才能长治久安,实现真正的和谐。

“和谐”归根到底是媒体、民众和政府三者互动的结果[2]。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一章 从一般信息传播到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圣才出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一章 从一般信息传播到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圣才出品】

第一篇第一章 从一般信息传播到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人类无语言时代的信息传播1.触觉和嗅觉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凭借触觉和嗅觉来寻求和接受信息的方式,是最为原始的,也是无法超越的。

2.视觉符号触觉和嗅觉人类无语言时代的信息传播 视觉符号听觉符号 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传播的文字媒介 世界地理大发现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欧洲地理连成一片文明地区 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通行标准语的形成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文化转向世俗社会电子媒介的几何级数发展 世界新闻流通的不平衡和内容趋向大众化互联网 网络传播——信息社会的到来 信息社会Web3.0时代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从一般信息传播到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实际的动作,或利用物体,或描绘简单图形,向别人传递信息。

对接受者来说,这些均为原始的视觉符号。

3.听觉符号通过发出原发性声音、模拟性声音,或通过简单的敲击发出声音,向其他人传递信息。

如果这类声音被接受和理解,即为原始性的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1.语言现在和未来的任何高级传播媒介,都必须以语言为媒介,词语是传播的基本单元。

语言不单纯是一种传播媒介,语言同时也是人的思维本身。

语言是文化的边界,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信息传播,但同时也局限了信息的传播。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这需要了解世界语言的谱系。

“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

即语言→语支→语族→语系。

2.世界六大语系(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这一语系的起源地在现在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两北部。

印度欧洲的族群有共同的语言特点,故称“印欧语系”。

15世纪末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国家将市场经济向全球拓展,以及后来的美国、俄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许多殖民地、保护国、托管地,这些国家的语言也传播到世界各地。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一、“议程设置论”讨论的是大众传播的客观传播效果,还是主观传播效果?1994年,“舆论导向”的要求被提出,本学科内一些同行想到了利用“议程设置论”的假设来引导舆论。

既然出于这种功利目的,就会对该论产生误读。

郭镇之教授1997年在她的论文《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回顾“议程设置论”这一理论假设时写道:“议程设置作为一种间接的媒介效果,获得了大量的验证,说明它是一种普遍现象。

虽然这种效果具有潜在的歪曲‘图像’的危险,但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

”这里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这是一定范围内的很多传媒和传媒人在集体无意识中造就的一种传播功能,一旦变成主观、人为的设计,就存在问题了。

“议程设置论”提出的传媒工作环境是美国。

在一定的区域内,很多不同传媒的记者和编辑,根据自己对事实的选择标准来采写和编排新闻,其中总有一些是多数传媒人不约而同认为重要的,于是在这个区域的具体时间内,可以排列出排名前几位的新闻(议程),这样的排名结果不是权力组织有意安排的,而是新闻自由条件下多数传媒人选择的结果。

对于每个记者编辑来说,他选择并加以报道的新闻本身,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就一个区域内的众多传媒带来的传媒议程而言,则是每个人都难以直接控制的客观传播效果。

议程设置论讨论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或结论:这种传媒的议程与这个地区公众议程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一定的重合度。

中国的传媒体制与美国差别很大。

所有的传媒都是在党领导下的,有些直接是党政部门的一部分,剩下的传媒无一例外,都必须挂靠在某个正式的党政部门之下;还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的宣传部,每天下达各种必须报什么和不能报什么、如何报道的指示。

这种情形下传媒的议程,基本是主观的和有意安排的。

在信息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这种体制的传媒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十分有效。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传媒影响舆论的力度不够。

这个时候读到“议程设置论”,会感到颇为亲切,太有用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2009-02-23科学网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一届(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包括全部77个学科评议组。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的专家组织,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指导、审核、监督、研究和咨询等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要求,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供咨询或提出建议;对新增、调整和撤销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学科进行评议,提出审核意见;对调整和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学科目录进行研究,提出意见或建议;参加质量检查和监督,对本学科领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等工作提供咨询或提出建议;承担国际交流中学位相互认可及评价等专项咨询工作。

以下为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部分成员名单:1.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欧阳康);新闻传播学(张昆);机械工程(李培根);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骆清铭);材料科学与工程(李德群);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黄树红);电气工程(段献忠);信息与通信工程(朱光喜);控制科学与工程(王红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赵耀);核科学与技术(樊明武);基础医学(李雍龙);临床医学(Ⅱ)(冯敢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周宜开)。

15人。

2.中国科技大学数学学科评议组陈发来教授,物理、天文学科评议组潘建伟教授,化学学科评议组朱清时院士、杨金龙教授,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学科评议组陈晓非教授,生物学学科评议组田志刚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谢毅教授,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范维澄院士,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吴自玉教授。

9人。

3.海南大学环植学院院长郑服丛教授(作物学评议组)成员。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目录第1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第2章 传播学的形成与学派第3章 自我传播第4章 人际传播第5章 组织传播第6章 大众传播第7章 文艺传播第8章 跨文化传播第9章 传播的控制第10章 批判视角看传播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内容简介本书是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严格按照教材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进行详解,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

此外还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并提供详解。

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第1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一、概念题1传播学[北京师大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答: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传播与信息[中科大2019年研]相关试题:(1)传播[浙大2018年研;华农2011年研;辽宁大学2008年研](2)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如何应对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考试---陈力丹

如何应对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考试---陈力丹

如何应对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考试---陈力丹报名参加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博士生考试的同学,都迫切希望了解考试时如何做答考题;而问每一位阅卷的老师,他们也只能告知,没有标准答案,阅卷时凭借的是一种对学生答卷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在多数情况下,参加阅卷的老师会有同感,因而才可能给出一个由几位老师共同签署的分数。

这样说来,如河才能答得较好,显得很神秘。

其实不然。

为了说明如何做答最好的方法是拿出一份答得较好的卷子来看看。

这里选登的是2005 年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方向博士生的考生刘宁洁做答传播史与传播理论、传播实务两门考试中的各一道题。

在有限的时间内,她对问题的思考较为全面,充分而灵活地运用自己掌握的传播学知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冷静地编排回答的思路,逻辑性较强。

因而,她的两份答卷分数均较高。

还有两个技术性的方面需要向她学习。

第一,字迹清楚。

字迹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字写得好看不好看并不重要,但是一定要写得清楚,字不要挤到一起,没有间隔。

拿起刘宁洁的考卷,卷面很干净,还没有看具体的文字,就已经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有的考卷字迹潦草,所有的字都挤在一起,线条色调较浅较细,加上一些涂改和添加,看起来很吃力,即使做答的内容真有水平,这样的卷子还没有具体看,就已注定要比同样内容的卷子少几分印象分。

第二,层次清晰。

考试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问题,没有可能查找资料,全凭自己对知识的积累。

因而,在动笔前,一定要把自己对问题已经拥有的知识调配好,胸有成竹才可能回答有序。

不要把回答的内容挤在一个或两个自然段里。

有意识地按照内容分段,分得相对多些,分得准确,本身就提供了不占篇幅的许多无声的信息。

刘宁洁的回答且不说内容如何,单就清晰的回答层次和自然而然的较多的段落划分,就会赢得一些分数。

我们不要简单模仿回答问题的模式,没有固定的回答问题的模式,每个人的风格不会相同。

分数较高的卷子的共同特点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拥有面对问题迅速调配知识的分析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研究情况陈力丹最近每年都会撰写综述性的文章,总结每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情况。

将他从1998年到2005年的综述文章读下来,对近十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就能有个大致了解。

摘录其要点如下:《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1、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角色、责任与效能2、新闻伦理与职业规范:热点新闻引发的思考(付费采访、记者职业行为的边界、匿名信源的使用)3、新闻与法治:权利冲突与权界限定(知情权与隐私权、知情权的内容)4、媒介内容:我们会娱乐致死吗?(媒介内容的过度娱乐化)5、危机传播:渐入成熟应对之道6、政治传播:法治化的管理观念在先(新闻执政,发言人制度,政府形象传播)7、公信力研究:扩展基础理论研究(媒介公信力标准,受众对传媒的内容偏好与公信力评价)8、跨文化传播:碰撞中各得其所9、媒介教育:媒介素养和改革新闻教育(提高公众的媒介批判精神—普及媒介知识和提高公众的媒介使用能力:中西方媒介素养理论提出的不同追求)10、新媒介研究:从分类到集聚(媒介的融合式发展)《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200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研究领域的专门化和深化是基本特点。

1、新闻理论研究第一,较多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新闻学理论的传统命题进行回顾和解读,重构传统命题得以产生的历史环境。

(全党办报、用事实说话)第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重构(新闻话语中的原型沉淀、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分析)。

另外,关注新闻学的体系建构,对学术话语依附政治话语体系的评判,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亦是今年学界关注的问题。

2、传播学研究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该理论创始人之一唐纳德•肖应邀来人大作学术交流),对批判学派的关注(对文化研究学派的发展过程的梳理,),电子-数字化信息时代呈现真实被模拟取代和消解的趋向。

但科技同时也为人们更接近现实世界提供了手段。

区域内传媒和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明显增多3、新闻法治研究媒介审判和司法公正、新闻采访权、新闻侵权与诉讼、“真实性”证明(举证程序)4、传媒产业研究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媒介产业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基于现象描述的实证研究,另一个部分是引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对作为经济实体的传媒产业进行解读和剖析。

在微观层面的媒介产业研究中,“新闻线人”是这年一个新鲜的话题。

5、新闻史和传播史研究这年的新闻史研究最显著的进展,是在吸收引进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新闻史的一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再探讨。

6、广播电视研究广播研究中,讨论广播语言的文章居多。

关于电视,微观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研究中央电视台一些品牌节目、频道的特色。

南京零距离”电视新闻被称为“民生新闻”,引起学界关注。

宏观上,电视产业的发展是这年关注的重点。

《200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年内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相当多地涉及到传媒,进而也激发起新闻传播学界的研究热情。

论证的话题有:一、“非典”疫情的蔓延引发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研究(流言止于公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确立,非典报道中对人的生命权的漠视)二、伊拉克战争引发当代整合新闻传播的研究(我国新闻媒体报道观念和模式的改进,各种新媒体参与的整合新闻传播,第五媒体,DV,BLOG)三、越来越多的传媒非职业行为引发新闻专业主义讨论(繁峙矿难,受贿无闻,职业意识调查,职业角色与利益的冲突,以自律求自由,更正制度)四、一系列传媒结构的调整再次促动新闻改革的研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报刊整顿,管办分离)五、一系列舆论监督和反监督事件引发采访权和新闻职业规范的研究(采访权:权利?权力?隐性采访)六、新闻理论的研究进展(纵向选取新闻定义探究传播观念、用事实说话的讨论,新闻与宣传的内涵差异,新闻价值讨论,反新闻价值的新闻选择标准,新闻真实性,新闻与新闻传播业)七、新闻史研究(新闻史的研究架构:更加重视主体,突出新闻史的个性)八、传播学研究(全球化对传媒及传媒文化的影响,批判学派的各种观点,“公共领域”“第三人效果”“信息的适度冗余”,后现代传播理论)《2002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一、媒介经济研究(传媒发展的体制性“瓶颈”,媒体核心竞争力,媒体的同质化传播,编营分离,制播分离,传媒消费主义)二、新闻法治及职业道德研究(隐性采访的继续讨论,新闻损害,消息来源匿名,采访权的法律依据)三、新闻理论研究(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四、传播学研究(传播学本身如何深入成为重要话题,符号学角度的研究,“公共领域”“编码/解码”模式,议程设置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五、广播电视研究(广播:窄播化,变及时性为即时性,打造电台的品牌。

电视:频道专业化,电视集团化,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电视节目质量评估,西部电视)六、网络研究(关于网络传播的文章,比往年有所减少,但仍然拥有相当的数量。

对“第四媒体”的再质疑,网络对整合舆论的破坏性)《2001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一、媒介经济(媒体投资,媒介资本,广电媒体集团化,零售市场,有效发行,媒介市场细分,假日市场)二、网络传播(话题开始呈多样化、具体化,除了抽象的网络性质的研究外,其他话题均较为具体,例如网络新闻的发布、网络传播伦理、网络受众及网络调查方法、虚拟社交、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媒体网站建设、网络文学和个人出版、电子商务等等。

)三、广播电视研究(涉及的方面广泛,但是学术性的宏观研究和深化的专题研究文章少,讨论具体节目的微观技术问题占了大多数。

不过,这些技术性讨论有了明显的深化。

例如广播和电视频道专业化、节目主持人、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广电管理、电视批评、电视纪录片、电视剧、娱乐节目等话题,文章较多,也较以往的论述深化了)四、新闻法治(老问题还是新闻侵权与诉讼、隐性采访的注意事项等;较新的问题有:隐匿权、媒体如何面对企业的新闻策划、记者采访权的法律依据、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五、新闻理论(主要涉及的话题有:媒介本质、新闻事实、独家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客观性、新闻自由与责任、新新闻主义、比较新闻学等。

最为集中的新闻理论话题是新闻的真实性。

)六、传播学研究(所讨论的问题涉及传播的本质、新闻叙事、议程设置、议题融合、传媒生态、跨文化传播、性别与传播、各批判学派代表人物思想研究、健康传播、媒介批评、大众传播第三人效果、泛传播观念、媒介权力、广告与流行、普世伦理的广告心态、形象与传播、知识沟、社会变迁中的受众、舆论形成等。

新引介的两种传播学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议程融合论)七、新闻史(这年的新闻史研究较前一年活跃,出现一些论述新闻史研究的文章;另外,鉴于世纪之交,有一些关于中国和世界20世纪十件大事、百年新闻等等的文章,烘托起新闻史研究的复兴征兆。

)八、西部大开发宣传九、大众文化(对媒体承载的大众文化予以批评和分析的较多,特别是关于电视娱乐节目的评论增多)十、世纪之交对新闻传播的回顾和展望十一、WTO与中国的新闻传播十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三、大众传播量化调查和分析《2000年中国新闻学研究概述》2000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与往年不同的特点,传统的新闻理论、新闻史研究明显地减少,电子媒介研究、网络传播研究成为最为热门的两大话题;媒介经济和财经新闻研究、舆论监督研究依然热度不减;传播学研究向深度拓展;这一年发表的舆论调查报告比往年要多,受众研究的文章也相应地增多。

一、广播电视研究(话题依然较为广泛,相对而言,关于网络媒体对广电冲击、广电上网的文章最多)二、网络传播研究(继续讨论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冲击及未来发展外,对网络本身的认识方面有所深入)三、媒介经济及财经新闻研究(宏观讨论文章居多)四、舆论调查报告和受众研究五、传播学研究。

(这年主要的学术性新闻传播期刊发表的文章中,传播学研究明显地居首要地位,数量较往年要多,而且质量也较高。

涉及的话题中,较集中的有:符号学、阐释学与传播学、麦克卢汉传播理论、传播学批判学派、传播学研究方法、大众传播与流行文化、大众传播与性别社会、信息全球化与国家发展、混合媒介时代的传播等等。

)六、舆论监督报道(对舆论监督自身的认识,软监督。

媒介在树立形象的时候,要着意澄清舆论监督的权力范围,向全社会传达法治观念。

)七、传媒心理研究(大多属于普及知识型,目前尚谈不上学术研究。

涉及的问题较全面,包括传播者思维方式和工作心理、受众在各种情境下的心理、采访中双方的心理互动、名人广告效应、隐私传播心理、各类新闻写作的心理学依据、网络传播对传播者心理的影响等等。

)八、新闻法治研究(持续多年火爆后,这年发表文章的数量有所减少。

较为集中的问题是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多数文章认为,隐性采访需要强化记者的法律意识。

)九、基础新闻理论研究。

(这年基础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各话题均没有形成研究规模,只有不多的单篇文章。

所涉及的话题有新闻定义、新闻价值、真实性、客观性、新闻自由、可读性、新闻敏感等等。

)十、新闻史研究。

(这年关于新闻史的研究没有热门话题,较基础新闻理论更为零散,大多是单篇文章。

)十一、世纪之交对大众传播业和新闻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1999年我国新闻学研究概述》这年的新闻学研究,研究的侧重点较以往要集中一、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与法治的关系,防止舆论监督的产生负效应,舆论监督的发展、性质、难点,媒介批评)二、媒介经济(话题很广泛,较宏观的如知识经济时代媒介的角色与功能、知识经济对新闻业的挑战、21世纪初报业发展模式等。

较具体的如关于报业集团发展的几大关系、从经济角度看报业集团化、广告发布行为、媒介广告代理制、电视收视率如何成为启动中国电视改革的有力杠杆、电视产业化经营与创频道品牌、电视走产业化和集团化道路的实践与理论依据等等。

媒介广告研究也更为深入)三、网络传播。

(这方面的文章可分为若干个方面,例如:对于网络传播特点的分析和介绍、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介的关系、记者如何使用网络、上网媒介研究,另外还涉及很多话题,因特网对舆论的影响、因特网对深度报道的影响、因特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网络时代把关人角色的嬗变、网络传播噪音对策、互联网与后现代思维模式、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释、网络中媒介权力的消解与转化等等)四、新闻法治(这年涉及的问题较以前更为深入和专门化。

较新的话题有:签署国际公约对我国新闻立法的影响、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新闻自由、关于时事新闻的界定(新闻是否有著作权涉及的问题)、处罚假新闻与依法行政、新闻侵权中的责任豁免、大众传播与自然人的法律关系、关于庭审直播的法律思考、我国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传媒监督司法的正当性与限制等等。

)五、客观报道(持续一年的讨论话题,起源于〈羊城晚报〉关于足球裁判受贿的失实报道,引发了关于什么是客观报道或者新闻客观性原则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