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十五讲(1)

合集下载

西方文学十五讲的摘抄

西方文学十五讲的摘抄

第一讲: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摘要]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兴起;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骑士史诗;欧洲的启明星-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与启蒙精神的闪电;浪漫运动编制的灿烂星空;名著如林的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奇观;两大源头与六大思潮文艺是新文明诞生的先导。

希腊是正常的儿童,中国是早熟的儿童。

任何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都具有两个以上由冲突而构成互补的源头(希腊文明和基督文明)。

《荷马史诗》里程碑一号,《神曲》里程碑二号终结了文学中世纪。

通常定义文艺复兴: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者,高举着复兴古希腊文化的旗帜,所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反对基督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中人们对美和自由的追求。

人们第一次发现内部的丰富复杂。

《莎士比亚》的悲剧是里程碑三号。

文艺复兴后,垂暮的梦境创造了“巴洛克”艺术时代,华丽、诡异、颓唐和破落。

太阳王时期的“新古典主义”回光反照,艺术家带着镣铐跳舞。

资产积极革命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启蒙运动。

《浮士德》里程碑四号。

1789年法国大革命。

物欲横流的社会。

短暂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认为“生活应该如此”,现实主义认为“生活就是如此”。

“金钱是一种新的历史经验,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压力与焦虑,引出了新的灾难和快乐,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获得充分发展以前,还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它产生的作用相比。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金钱作为文学的某种新的主题,而要把它作为一切新的故事、新的关系和新的叙述形式的来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的来源。

只有当金钱及其所表示的新的社会关系减弱时,现实主义才能逐渐减弱。

”真正的艺术家必然不屈服于社会庸俗的流行观念和被权威保护的现实。

他们同这样的现实角力,而殚精竭虑地探索社会表层之下那些最隐蔽因而也是最强有力的因素。

在商品化的时代,文学失去了信仰的依托,就像一个垂暮的男人死去了常相依傍的妻子,因为此变得神情恍惚,精神萎靡,行将就木。

现在所有的文学形态将走向死亡,它将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研究。

西方美学概述

西方美学概述
2.2阿尔伯蒂和达芬奇美学 阿尔伯蒂 1.自然-数-艺术
自然给与人以天资、禀赋这些神圣的、极为有用的特性,但人们必须在向自然学习和模仿中才能成为大师。 人认识自然是以数学为手段的。提出著名的平行透视体系
2.最伟大艺术作品不是巨制,而是istoria(历史)丰富性、高贵性、抓住人物特征, 表现人物灵魂和情感
4.艺术起源说
艺术起源有两个原因“模仿”和“音调感、节奏感”后者是存在于人的主体之中的一种生理功能。多 元论,有天才的性质。
1.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1.5郎吉弩斯和普洛丁美学(希腊化时代) 郎吉弩斯与《论崇高》 1.崇高风格的美
崇高是一切伟大作品所共同具备的一种风格,也是衡量伟大作品的一个尺度。是一种格调高昂,矫健豪 迈的文体。
3.近代美学
3.3 18世纪德国美学 鲍姆加通
(1750年,发表了《美学》第一卷。这一事件被美学史认为是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
1.Aesthetica的内涵及意义
“Aesthetica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类理性(analogi rationis,拉丁语)的思维 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托马斯·阿奎那 1.美的三个要素 2.美与善的区别 3.人与美
现实世界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所有的美都根源于上帝,上地势最高的美。和谐=鲜明-完整 善涉及欲念,而美只涉及认识。艺术与道德也是有区别的。 只有人才能具有美感,动物不能。人之所以有美感,还在于爱。人创造艺术,也是为了美的缘故。
2.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美学
美学家们总是不断的讨论美的概念与具体的美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这里面实质上就是美的永恒性与 相对性的问题,也就是哲学上的概念的相对性与真理的具体性问题。
1.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丁宁 第一讲 绪论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丁宁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讲绪论
图1-1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阿波罗和达弗涅》(1908),布上油
画,145×112厘米,私人收藏
图1-2《野牛》(约公元前15000-前12000),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
图1-3《受伤的野牛》,拉斯科岩洞壁画局部(约公元前15000-前10000),壁画,野牛身长110厘米
图1-4库尔贝《奥南的葬礼》(1849-1850),布上油画,314×663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
图1-5马蒂斯《背影I》(1909),青铜浮雕,洛杉矶富兰克林·墨菲雕塑公园
图1-6梵·高《落日中的播种者》(1888),布上油画,64×80.5厘米,奥特罗柯罗尔-缪勒美术馆
图1-7约瑟夫·莱特(Joseph Wright)《科林斯少女》(1782-1784),布上油画,106.3×130.8厘米,
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
图1-8安格尔《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819),素描,29.8×21.8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图1-9马蒂斯《线描人体》
图1-10毕加索《和平的脸容》
图1-11巴黎奥赛博物馆内。

(完整版)西方美学

(完整版)西方美学

人本主义美学思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思潮是从19世纪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发源的,具有浓厚的情感和非理性色彩。

主要包括直觉主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精神分析主义、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心理学、现象学美学等等。

(一)表现主义美学表现主义美学是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美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现代西方著名美学家、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另一位重要理论代表是当代英国著名理论家科林伍德。

克罗齐(1866-1952)《美学原理(纲要)》。

直觉即表现。

语言就是艺术,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不是功利的活动,不是道德活动,不是概念的或逻辑的活动,艺术不能分类。

其中艺术内容等于个人的瞬间情感,艺术形式等于表现着情感的意象。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艺术是种富于想象力的情感的直接表现。

人人都是艺术家。

艺术是借助于想象活动而实现的经验认识形式。

真正的艺术却在于表现情感。

艺术是社会的良药,它为社会治疗最麻烦的心病,即意识所受到的腐败堕落。

”阿诺·理德:《美学研究》。

“美是完美的表现”“当一定的客体对于想象而言完美地表现了意义(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意义)时,我们就说它的表现是完美的。

在这种情况下,形式就变成为整体和意义的一个部分,这种复杂的自我完成的表现,我们就称之为‘美’。

”表现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是对主体情感的成功表现,是纯粹主观的、精神性的直觉;它存在于人的思维形成概念之前,并且以抒情为根本特征;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表现主体的情感,它是主体纯粹的想象,既不是有用的、善的东西,也不是诗人愉悦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发挥其想象力表现直觉而成为艺术家。

(二)直觉主义美学柏格森(1859-1941法国)《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笑的研究》《形而上学导论》《创造的进化》《生命与意识》《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

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廷”。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

0 5
九超写实主 义和达利
作者介绍
这是《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特色
英国
艺术
特点
美术
画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印象主义
美术
历史
语言 艺术
追求

时期
罗可可
绘画
表现主义
法国
魅力
内容摘要
该书介绍了西方整个的艺术历史,从两万年前法国和西班牙岩洞中的岩画,到现代艺术,跨越上万年。作者 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著名艺术名家的生平,作品和艺术特色。该书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流畅,通俗易懂,将故事、 历史和分析融为一体。
艺术,在其最高领域中,不是诉诸粗糙的感觉,而是诉诸精神的渴求,诉诸我们内心神性的活力,它不能容 忍周围世界的拘束和禁锢。
比较简明易懂,适合当作入门读物,不足的是一些译名不常见,搜索起来颇为费劲。
生活中需要美,也需要看的到美的心和眼睛。
通俗易懂,一气呵成的把西方艺术发展脉络理清,很适合作为一本通识性的艺术读物。
一伊特鲁里亚艺术一 瞥
二古罗马建筑艺术
三古罗马雕刻艺术 四古罗马绘画艺术
二罗马式艺术
一拜占庭艺术
三哥特式艺术
一乔托的觉醒 二马萨乔的启示
三多纳泰洛的探索 四波提切利的韵味
二米开朗琪罗的 “激越”
一列奥纳 多·达·芬奇的
“纯正”
三拉斐尔的“优雅”
二乔尔乔内的建树

西方文学十五讲

西方文学十五讲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第一讲: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兴起——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骑士史诗——欧洲的启明星: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与启蒙思想的闪电——浪漫运动编织的灿烂星空——名作如林的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奇观——小结:两大源头与六大思潮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获奖作品《西方哲学史》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句话就讲:“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

”在华夏民族已经进入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当埃及的金字塔也已经在尼罗河畔熠熠闪光的时候。

历史发展到了公元前15、14世纪的时候,就像天空突然升起彩虹一样,古希腊的文明崛了。

到了公元前6—5世纪,希腊人同大河文明的埃及、印度、中国等已经并驾齐驱。

在这一时段,地球上完全没有关联的地区,相继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哲人:中国的孔子(前531—前479)、印度的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5)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大体相当的时间内,西亚地区形成了《圣经。

旧约》。

三位伟人和一部经书,几乎在同一时间内生长出来,一同撑起了古代世界的精神大厦。

文艺是新文明诞生的先导。

在上述四种文明成形之前,人类在各地的祖先大都早已有了自己的神话、艺术或诗歌。

而希腊的神话尤其表现一种雄大活泼的绚丽色彩。

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

这是一个毫无掩饰的时代。

人类的文明尚未筑起羞耻之墙。

几乎所有的神祗都是要哭就哭,要笑就笑,要造爱就造爱,一切都是那么率真,七情六欲袒露无遗。

对情欲的追求犹如飞蛾扑火,明知灭亡仍执意向前。

这就是希腊神话中洋溢着的悲喜剧精神。

古希腊的神话是一种规范的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就文学而言,每个民族是不同的:早熟的儿童和永远长不大的儿童。

希腊是下正常的儿童,而中国像是早熟的儿童。

伦理文化的过早成熟,使孩子穿上了长袍马褂。

中国的神话不如希腊神话那样富于哲理和诗意。

美学十五讲 第十五讲美育

美学十五讲 第十五讲美育
军国民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 美感教育 急务 中心 终极目的 桥梁
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铜像
蔡教 元育 培思 提想 出体 的系

世界观教育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他认为,这种世界观教 育是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统一体。从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不 能依靠经验或理论,只能依靠浑然直觉的美感,美感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第十五讲 伫立在蔡元培的雕塑前
美育的实施

蔡元培
(1868~1940)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1917年1 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改革北大 领导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 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北京大学很快 即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蔡元培还支 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倡导以科学和民主 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使北大成为“五 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美学史 美的表现 美的鉴赏 美术 美的文化



经过对宗教和美育的比较,蔡元培先生得出结论: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因此,必须以美育代替宗教。

蔡元培先生认为:“宗教中美育的原素虽不朽,而既认为宗教的一部 分,则往往引起审美者的联想,使彼受智育德育诸部分的影响,而不 能为纯粹的美感,故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止能以美育代宗教。” 因此,作为情感教育的手段,美育可以代替宗教。“以美育代宗教” 是以自由反对强制、以进步反对保守、以普及反对局限的一种文化变 革。


为什么心灵的教育(心育)恰恰包括德育智 育美育呢?这在学理上有什么依据吗?这要 从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对美学的命名谈起。

美学十五讲

美学十五讲

美学十五讲1、美是客观存在的: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性的实体,它可以在精神和自然之间的不同层次上得到表现。

2、美的本质是审美快感:审美快感是美的本质,它是一种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内在体验,它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意识。

3、美具有多种形式:美的形式包括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等,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工具来实现。

4、美的标准是情感性的:美的标准是情感性的,不同的人对美的理解不同,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5、美的内涵是主观的:美的内涵是主观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喜好、思想观点或者宗教信仰来诠释美的内涵。

6、美的功能是双重的:美的功能可以用艺术家来表现,也可以用来服务于社会的现实需要。

7、美的价值是人文的:美的价值是人文的,它不仅仅体现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而且可以提升人类的文明素养。

8、美的创造是创造性的:美的创造是创造性的,它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来体现,可以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9、美的发展是多元化的:美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它不仅仅表现在艺术创作中,而且可以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方面都发挥作用。

10、美的相对性是客观的:美的相对性是客观的,它是一种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得到表现的客观实体。

11、美的绝对性是抽象的:美的绝对性是抽象的,它是指人们共同拥有的审美标准,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美的追求。

12、美的判断是主观的:美的判断是主观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思想观点和审美标准来判断美的艺术价值。

13、美的解释是动态的:美的解释是动态的,它不断受到时代变迁、文化发展以及社会现实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不断发生变化。

14、美的传播是公正的:美的传播是公正的,它可以通过艺术家、媒体和政府等机构来推广美的艺术价值,从而普及人们对美的理解。

15、美的发现是持久的:美的发现是持久的,人们不断地发现新的美的形式,从而开发出新的审美标准,并将美的价值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的内容涵盖了从史前到现代的西方美术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流派、代表艺术家和作品等。

具体来说,这十五讲可能包含以下内容:1. 史前美术:包括洞窟壁画、雕塑等早期人类创作的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法国、西班牙等地。

2. 古代美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美术,代表作品包括帕特农神庙、维纳斯雕像等。

3. 中世纪美术:从罗马式到哥特式的建筑和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等。

4. 文艺复兴美术: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5. 巴洛克美术:以贝尼尼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欧洲宫廷和天主教堂的装饰和雕塑。

6. 洛可可美术:以布歇、弗拉戈纳尔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主要反映了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

7. 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大卫、安格尔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强调形式和秩序。

8. 浪漫主义美术:以德拉克洛瓦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强调个性和情感表达。

9. 现实主义美术:以库尔贝、米勒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10. 印象派美术:以莫奈、雷诺阿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强调光影变化和色彩运用。

11. 后印象派美术:以梵高、塞尚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强调个性和主观情感的表达。

12. 现代主义美术:以毕加索、达利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强调形式创新和个性表达。

13. 当代美术:涵盖了当代的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包括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

14. 摄影艺术:从早期的摄影技术到现代的摄影艺术,以及其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应用。

15. 设计艺术:包括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艺术形式和应用。

以上内容只是大致的框架,具体的内容可能根据不同的教材或讲师有所差异。

同时,建议查阅相关的西方美术史教材或专业书籍,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

1.西方美学(1)古希腊时期:①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的比例”②苏格拉底论美与善③柏拉图的“美的理念”④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说”(2)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神学的附庸(3)启蒙时期:鲍姆嘉通《美学》,标志美学作为独立学科成立(4)德国古典美学:美学史上第一座高峰。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②黑格尔《美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2.美学研究方法(1)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具体方法:①艺术学的方法②心理学的方法③社会学的方法④发生学的方法⑤科学证实法3.美的探索(1)倾向美的客观属性:①形式说②理念说③模仿说④分有说⑤关系说⑥感情特征说⑦生活说(2)倾向美的主体属性:①快感说②判断说③情感符号④直觉说(3)美的本质:①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②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③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4.自然物理世界美的特征①无目的性——具有非人为的自在给定性②偏于形式美——事物自身形式的特质所构成的美③变异性——以自然物为载体,随自然的变化流转而变化5.人自身世界的美(1)作为感性对象的人的美:①形体美②精神美(2)作为感性活动的人的美:①实践活动的美,美的劳动②交往活动的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6.文化世界的美(1)物质文化美:①物质文化美先于精神文化美存在②物质文化美不等于形式,但通过形式表现,呈形式美(2)精神文化美:①对于客观世界的再现性描述的美②思维的逻辑秩序的美③对于真理的伟大探索精神(3)规范文化美:①人类在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处理与他人群体社会间关系的文化形态②一种社会共同体的某种精神,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7.三大范畴的美(1)优美——和谐的美(2)崇高——由真与善的严重冲突走向真善统一的美(包括自然、人、艺术的崇高)(3)中和美——主体心理上的和谐①中间状态的美,具有独立的地位而与优美、崇高并列②是灰色系统,模糊美③“和”指杂多或对立因素的有机统一,“中”意为和谐统一,万物根本8.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观念与景观设计方法①立意与布局②空间的延伸(框景、借景、地标)③曲径通幽④气韵生动⑤无中生有⑥形散神聚⑦画意9.形式美的概念: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组合规律10.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空间色彩质感11.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多样与统一、主从与重点、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12.韵律的形式:连续、渐变、交错、起伏、旋转13.视觉感应规律:选择性、恒常性、趋简原则、趋中心原则、流程特性、游移、首选视线14.视觉控制要素:视点、视线、视域、视距、视野、视角、视廊、视频(名词解释)15.①近景带8m②中景带25m③远景带70m-110m④鲜见带1220m极限16.视角:45°局部细部、27°景物整体、18°整体环境17.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18.观景点选择:①主轴上空间节点或典型视点②高频视点③制高点④面向标志景观的开阔视点19.传统组景手法:缩与扩、借与对、框与夹、藏与漏、围与分、添与断、收与放20.突出主景的方法:①升高或降低②体量加大或增多③中轴对称④置于视线焦点⑤动势集中⑥重心处理⑦对比手法⑧重点处理法21.其他造景手法:①加法与减法:加减人工②拓扑变形:创造流动性③界面转换:1.组成空间、限定空间形态、界定空间的要素2.传达环境意义的物质实体3.空间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4.设计实践中视觉形式美的核心建筑界面、景观设施界面、绿化界面、建筑与绿化间界面22.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①考虑大众思想②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③群体优先2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24.人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社交性活动25.体验性行为习性:从众性、围观、私密性、边界效应(名词解释)26.动作性行为习性:抄近路、依靠感、参与性(直接/间接)27.行为习性差异:情境差异、群体差异、文化和亚文化差异28.公共空间设计三层次问题:景观形象、生态绿化、群众使用29.空间场所领域的区别:①生理感受三维空间数据限定、②心理三维空间数据限定没有空间精确、③精神空间界定松散30.场所的环境特征:占有性、非空间性、随机性31.衡量场所的标准:认同感(揭示环境文脉肌理)和归属感(平和存在于场所中,安全感)32.领域:人们所占有与控制的一定空间范围33.领域性:与领域有关的行为,是指个人或群体为了满足某种需求,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者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第十五讲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ppt课件

第十五讲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ppt课件
➢朦胧诗”
派美学原则
“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 丰功伟绩”。
“回避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的 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的劳动场 赴 。”
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 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双 桅 船 》 赏 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作品赏析
《致橡树》
➢ 一首爱情宣言 。 ➢ 对自我独立人格的确认。
《双桅船》
➢隐喻的方式 ➢曲折传达出了恋爱双方在
是的,快乐,但我不告诉你为 什么
你在爱着。我悄悄叹口气
是的,爱着,但我不告诉你他 是谁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绝对信号》
➢ 高行健
原籍江苏泰州,出生于江西赣州。1962年从北京 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任中国国际书店翻译。1971- 1974到干校劳动,后在皖南山区农村中学任教。 1975年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 长。1977年调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 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散文《巴金在 巴黎》,中篇小说《寒夜的星辰》。1981年调北 京人民艺术剧院任编剧。创作《绝对信号》(与刘 会远合作)、《车站》、《野人》等剧作,引起很 大反响,并因其新的演出形式和思想内涵而发生争 议。他大量吸收了西方现代派的戏剧手法,突破了 话剧传统的时间结构,拓宽了戏剧表现空间,探索 新的戏剧观念包括舞台观念。

美学十五讲_第一讲_美从何处寻50页PPT

美学十五讲_第一讲_美从何处寻50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美学十五讲_第一讲_美从何处寻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美学十五讲

美学十五讲

第一讲美从何处寻1、中西方对宇宙美欣赏有什么区别?观宇宙的美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根子在于宇宙意识的差异。

毕达哥拉斯学派用书的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和宇宙的美,把数学、音乐和天文学结合起来。

数是宇宙的本源,宇宙内的各个天体处在数的和谐中。

和距离成比率的音调组成和谐的声音,这就是宇宙的谐音。

具体可感的宇宙是做高的美。

毕达哥拉斯以“数”为宇宙原理,觉得宇宙一面是“数”的永久定律,一面即是至美和谐的音乐。

弦上的节奏即是那横贯全部宇宙之和谐的象征!数即是美,数即是宇宙的中心结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宇宙的球体是最美的,它永恒的、匀速的圆周运动也是最美的。

希腊美学家对宇宙的描述是诗意的、审美的。

中国人观宇宙的方法和西方大异其趣,由此形成中西方审美意识的德重要区别。

按照宗白华先生的观点,西方人向宇宙作无限地追求,而中国人是从无穷世界返回到万物返回到自我,返回到自己的“宇”。

“西洋人站在固定地点,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限”,而中国人“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节奏”。

中国人的空间意识是遥望着一个目标而萦回委曲,绸缪往复。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无限,又于无限中见有限。

他的意趣不是一往无返,而是回旋往返的”。

2、分析“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美是事物本身的美,苏格拉底所说的美是事物适合使用者的美。

前者是自在之美,后者是自为之美。

自为之美中包含着效用的因素,而自在之美就没有这些因素。

自在之美是绝对的,自为之美相对的,因为同一个事物可能符合这一种效用而不符合那一种效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的和谐是数得比例造成的,这种和谐就是美。

这就是自在之美。

在他们看来合乎数得比例的是和谐的,就是美的,他们用数得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和宇宙的美,把数学音乐和天文学结合起来。

数是宇宙的本原,宇宙内的各个天体处在数的和谐中。

毕达哥拉斯学派把宇宙看作是合目的性的,然而这种和目的性是不脱离事物自身的,它在宇宙的节奏和对称中表现出来。

西方文学十五讲

西方文学十五讲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第一讲: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兴起——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骑士史诗——欧洲的启明星: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与启蒙思想的闪电——浪漫运动编织的灿烂星空——名作如林的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奇观——小结:两大源头与六大思潮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获奖作品《西方哲学史》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句话就讲:“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

”在华夏民族已经进入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当埃及的金字塔也已经在尼罗河畔熠熠闪光的时候。

历史发展到了公元前15、14世纪的时候,就像天空突然升起彩虹一样,古希腊的文明崛了。

到了公元前6—5世纪,希腊人同大河文明的埃及、印度、中国等已经并驾齐驱。

在这一时段,地球上完全没有关联的地区,相继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哲人:中国的孔子(前531—前479)、印度的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5)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大体相当的时间内,西亚地区形成了《圣经。

旧约》。

三位伟人和一部经书,几乎在同一时间内生长出来,一同撑起了古代世界的精神大厦。

文艺是新文明诞生的先导。

在上述四种文明成形之前,人类在各地的祖先大都早已有了自己的神话、艺术或诗歌。

而希腊的神话尤其表现一种雄大活泼的绚丽色彩。

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

这是一个毫无掩饰的时代。

人类的文明尚未筑起羞耻之墙。

几乎所有的神祗都是要哭就哭,要笑就笑,要造爱就造爱,一切都是那么率真,七情六欲袒露无遗。

对情欲的追求犹如飞蛾扑火,明知灭亡仍执意向前。

这就是希腊神话中洋溢着的悲喜剧精神。

古希腊的神话是一种规范的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就文学而言,每个民族是不同的:早熟的儿童和永远长不大的儿童。

希腊是下正常的儿童,而中国像是早熟的儿童。

伦理文化的过早成熟,使孩子穿上了长袍马褂。

中国的神话不如希腊神话那样富于哲理和诗意。

美学十五讲纲要

美学十五讲纲要

美学十五讲纲要第一讲美从何处寻(P1)一、数的和谐1、宇宙作为最高的审美对象2、《持矛者》的美学意义二、美和效用1、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2、美和合目的性三、《大希庇阿斯篇》1、“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2、美是理式3、“美是理式”的影响四、“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1、对柏拉图理式的批判2、美产生与大小和秩序五、对柏拉图提问的现代应答1、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美学大讨论2、美是一种价值★思考题1、中西方对宇宙美的欣赏有什么区别?2、分析“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3、怎样理解柏拉图的“美是理式”?4、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论述有什么特点?5、分析“美是价值”的命题。

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P29)一、从致用、比德到畅神1、致用2、比德3、畅神4、《兰亭集序》和《画山水序》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自然美)1、“鸟兽禽鱼自来亲人”2、《瓦尔登湖》3、“雪后寻梅,霜前访菊”★思考题1、比较比德和畅神的自然审美观。

2、怎样理解“澄怀味象”和“澄怀观道”?3、分析“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命题。

4、怎样欣赏自然美?第三讲人物的品藻(P46)一、晋人的美二、《体相学》三、人体美学★思考题1、什么是晋人的人物品藻?2、怎样看待人体美学问题?第四讲审美距离和移情(P61)一、距离说1、距离产生美2、距离说和艺术活动二、移情说1、移情和物我同一2、格式塔同形同构说3、内摹仿和美感的生理基础★思考题1、适当的距离为什么能够产生美?2、距离原则在艺术活动中起什么作用?3、谈谈你对移情说的理解。

4、什么是格式塔同形同构说?第五讲目送归鸿,手挥五弦(P77)一、美感的心理因素1、知觉和表象2、想象和联想3、通感二、美感的本质和特征1、美感的产生和发展2、美感的特征3、美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思考题1、美感有哪些心理因素?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美感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3、谈谈你对美感特征的理解。

第六讲美乡的醉梦者(P92)一、“有音乐感的耳朵”二、欣赏是一种创造三、纯正的趣味★思考题1、欣赏艺术需要什么样的主观条件?2、为什么说“欣赏是一种创造”?3、谈谈你对“纯正的趣味”的理解。

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

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

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第一篇: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摘要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

总的来说,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审美直觉是境界的起点,并且贯穿在存在者真理显现过程始终,审美直觉既是创造亦是欣赏。

审美直觉作为欣赏,是蕴涵有丰富的有机构成的整体经验的,直觉不是单纯的表象、想象、“灵感”,而是有理性参与的包含情趣、性格在内的综合的心理机制。

审美直觉作为创造,在诗的境界中,它是表现与传达意象的统一活动。

关键词:审美、美感、表现意象、创造意象美是真理的显现(《美学十五讲》读后感)很少有学术著作能给人一种馨香典雅的阅读记忆,《美学十五讲》就做到了。

拿到这本湛蓝底色的图书,翻看渗透着美之操练的目录:美从何处寻,人物的品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美乡的醉梦者,《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从西南联大的校歌谈起……不觉中陶醉于书中洋溢着的纯净而深刻的美学气息。

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

古希腊不区别创造艺术和手工技艺,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事物的低劣摹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的摹仿,艺术之美只是灵魂依附肉体之前在天上所见到的真美的影子。

在近代,鲍姆嘉通将美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则认为审美判断是连接纯粹理性判断和实践理性判断的拱顶,于是,美又与真和善三分人类精神世界。

当然,真正有价值的美学理论都应当要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和关注当代人的精神文化困境,《美学十五讲》亦不例外。

对此,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即艺术之美既不是对真的摹仿,也不是与真比肩而立的东西,而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

存在者“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是被遮蔽和隐匿的,而在艺术中却被敞亮和开启出来。

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

在通常的理解中,作品源于艺术家的创造活动。

但是,反过来看,却是作品成就了艺术家的声誉,似乎艺术家又源于作品。

从艺术家到作品,再从作品到艺术家,两者互为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包含另外。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读后感《西方美术史十五讲》是一部纵贯古今、赅括有度的美术史著作,著者成功地以有限的篇幅,浓缩了广阔无垠的艺术世界以及与之相伴的人类心灵智慧。

该著作以绪论的形式,向读者阐述了艺术的旨意与属性以及其形体、色彩、线条诸要素,使读者在未进入美术欣赏之前,就有一个相应的知识准备,并开始艺术何为的思索历程。

然后,顺着西方美术史发展的流线,从蓝色的爱琴文明开始,直至20世纪的现代美术,其间历经悠长迭宕的古代希腊与罗马美术、中世纪的艺术样式、文艺复兴的绘画雕塑与建筑、近代不同国度与地域的美术流派和现代主义美术等等,读来有“周流观乎上下”的酣畅淋漓感。

同时,著者在书中舍去冗长的历史背景、艺术运动以及一切枝蔓的叙述,直指构建美术史的人。

在历史上或如北极长明、或似流星划过的众多美术家中,只撷取不同时期与地域中最具代表性者,用笔或浓妆或淡抹,但总能向读者娓娓道来,使你在兴趣盎然中,熟知不同时期和地域的代表性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书中还通过大量精美的插图和丰富的说明,生动地展示了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

这些插图和说明不仅增加了书籍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方美术作品。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是一部优秀的美术史著作,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能够激发读者对西方美术史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

农历正月十五,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

这一天,夜空中明亮的月亮仿佛是节日的精灵,陪伴着人们度过欢聚时光。

那么,为什么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呢?农历正月十五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这一天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古时候人们称之为“元宵”,而这个节日也因此被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这个名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祭祀了太一神,并设置了灯火,使得百姓们大饱眼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西方雕塑的区别和特点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引导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的趋势,欧洲各国文化受其熏陶,而欧洲文化出现了四大高峰, 第一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 而這个时代的艺术, 可以以希腊的雕塑为中心艺术.因为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而那时雕塑极为普遍, 导致后来清理罗马城内发现雕塑和城内的居民数大体一致,并且每个雕塑和古希腊相比既有相似处,但也有不同之处,下面给大家分析分析:
1.古罗马雕塑的特点:
罗马人在雕塑上去的卓越的成就。

罗马人早
期的肖像模具从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
不加任何美化,强调;概括这种肖像表情:死板,
没有活力,具有自认主义的逼真。

罗马人征服希腊以后,希腊雕刻艺术对罗马
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临摹了很多希腊雕塑
以后罗马艺术开始概括,生动的表现对象,开始
学会美化人物。

罗马帝国后期,由于社会矛盾的上升,艺术中的
理想的光环消失,罗马肖像雕塑进入现实主义时
期,肖像出现了无懈可击的真实,对人物的内心
世界,内在品质的表现进行了探索,形成了高度
戏剧化的心理后期作品,以前的那种静态的庄严
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内在活动。

尤其是在帝国末期,社会进入极度矛盾不安和动荡中,罗马人面临着一种普遍而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对社会各阶层的反映不同:有的荒淫堕落、放纵、醉生梦死,有的极度神经质、残暴疯狂,有的竭力逃避现实、主张内心的超脱……这些现象在艺术中都有反映。

而古罗马的雕刻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1)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

(2)人物形象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峻,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

(3)缺乏希腊雕刻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对力量和动态美的刻划,人物大多陷于沉思中。

古罗马雕刻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
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而古罗马在雕刻方面的成就为世界雕塑有着卓越的贡献。

代表性作品:
古罗马功绩柱古罗马斗兽场
2.古希腊雕塑的特点:
希腊雕塑源远流长,始于古希腊城邦时
期。

当时古希腊城邦均为民主政体,从城
邦元首到一般民众均有政治权利参与国
家的各项事务,从上至下实行民主政治。

城邦内民主气氛宽松,生活氛围自由,这
种轻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希腊文化艺术
的迅速繁荣与发展,而雕塑艺术的繁荣发
展就始于这个时期。

古希腊雕刻艺术对历史雕塑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因为其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艺术魅力,分析如下:
第一、希腊的奴隶制不同于埃及,带有较多的民主和自由的色彩,故在美术作品中不仅反映奴隶主贵族的审美观,同时也反映广大自由民族阶层的理想和要求。

第二、古希腊美术和古希腊神话传说有密切关系。

古希腊美术家是照生活中的人来描绘塑造神的,所以他们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颇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神人同性同体。

第三、希腊重视表现现世生活的乐观,美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是欢乐的。

第四、希腊是个航海国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艺术风格,较开阔,不保守。

第五、古希腊的艺术家把肉体的万没看作是神明的特征,对裸体的崇尚是人本主义的产物,表现完美的人体当作最高的理想。

第六、古希腊的建筑强调明快节奏,讲究匀称的构图。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所以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埃及的雕塑。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的雕塑突然兴盛起来,并且形成了人类雕塑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期。

占埃及雕塑有着准确的造型、风格化的语言和相当内在而神秘的精神风貌。

在古王朝时期出现了大
量纪念碑似的雕塑,有的甚至是可以令全人类为之骄傲的杰作,最有代表性的是吉萨的狮身人面像,它有20米高50多米长,仅面孔就高达5米,它和临近的金字塔一起构成了建筑之谜。

它在造型上服从于“正面律”程式,似乎是一个狮身人面,带着国王的头巾,与某位法老的肖像比较接近,它是当时埃及雕塑具有祭祀和宗教功能的反映。

它和别的法老肖像一样在形式上给予人的印象是:庄严、雄伟、浑厚、稳固、犹如不可动摇的大山.
在今后的西方美学十五讲上要学习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
化学系08级06班
郑有虎
16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