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pptx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对于热功转换可用下式表示:Q= U+W 式中 U 为系 统的内能内能变化;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W为系统对外 所做的功 。
(一)食物链(food chain) 1.定义: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 系彼此连接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整体犹 如一条链索一样,这种链索关系被称为食物链。 2.食物链理论 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Lindeman)提出的, 基本涵义是: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转化固定的 食物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关系,使生物成 员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内容提要
• 能量的基本形态与来源; • 食物链与食物网 •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转化途径 •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的基本原理 •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生产 •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 • 农业生产系统的能流与能值分析。
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
一、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
人 工 辅 助 能
太阳能(主要能量来源占90%以上) 包括地热能、潮汐能、 风能、水能等
自然辅助能 对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能
量转化与传递起辅助作 用的能量
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投入到农 业生态系统中的人力、畜力、燃 料、电力、机械、化肥、农药等 强化和辅助生态系统中生物对太 阳能的固定、转化与流动的能量
二、食物用转化固定在植物体的化学能;由食物链转化 到动物体和微生物提中的化学能;动植物体被埋藏在地 壳经长期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化学能。 (3)热能
是一种广泛见于不同能量作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农业 生态 系统 能量 来源
生态 系统 能量 来源
第二节能量流动与转化的基本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衰变定律 三、熵定律 (一)熵含义(二)熵变化(三)熵定律 四、普里(利)高律的耗散结构理论 (一)耗散结构(二)耗散结构理论 五、生态金字塔 (一)生态金字塔概念(二)生态金字塔类(三)生态 金字塔理论意义 六、林德曼效率定律与生态效率定律 (一)林德曼效率定律及意义(二)生态效率定律
(一)食物链(food chain) 1.定义: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 系彼此连接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整体犹 如一条链索一样,这种链索关系被称为食物链。 2.食物链理论 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Lindeman)提出的, 基本涵义是: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转化固定的 食物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关系,使生物成 员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内容提要
• 能量的基本形态与来源; • 食物链与食物网 •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转化途径 •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的基本原理 •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生产 •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 • 农业生产系统的能流与能值分析。
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
一、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
人 工 辅 助 能
太阳能(主要能量来源占90%以上) 包括地热能、潮汐能、 风能、水能等
自然辅助能 对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能
量转化与传递起辅助作 用的能量
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投入到农 业生态系统中的人力、畜力、燃 料、电力、机械、化肥、农药等 强化和辅助生态系统中生物对太 阳能的固定、转化与流动的能量
二、食物用转化固定在植物体的化学能;由食物链转化 到动物体和微生物提中的化学能;动植物体被埋藏在地 壳经长期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化学能。 (3)热能
是一种广泛见于不同能量作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农业 生态 系统 能量 来源
生态 系统 能量 来源
第二节能量流动与转化的基本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衰变定律 三、熵定律 (一)熵含义(二)熵变化(三)熵定律 四、普里(利)高律的耗散结构理论 (一)耗散结构(二)耗散结构理论 五、生态金字塔 (一)生态金字塔概念(二)生态金字塔类(三)生态 金字塔理论意义 六、林德曼效率定律与生态效率定律 (一)林德曼效率定律及意义(二)生态效率定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名称
喀拉峻草原
天山大峡谷
生产者
15 000 000
2 000
初级消费者
2 000 000
1 500 000
次级消费者
900 000
1 200 000
三级消费者
10
20
构建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
任务五:构建生态系统生物数量金字塔模型
上宽下窄
上窄下宽
意义:
直观的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
1/25
1/10000
1.由生产者推导最高营养级(获得量)
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1
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
例(2)如果C增重1kg,至少消耗A_____千克,最多消耗A__ _千克
25
10000
2.由高营养级推导生产者
例(3)在右图的食物网中,如果C从B、F中获得的能量比为3∶1,C增重1kg,则最少需要消耗A多少kg?
3.在能量分配比例已知时,按比例分别计算,最后相加
沿食物链A→D→E→F→C逆推:1/4kg× 5 × 5 × 5 × 5=625/4kg
消耗A最少,按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前级是后级5倍):
75/4kg+625/4 kg=175kg
沿食物链A→B→C逆推:3/4kg × 5 × 5=75/4kg
小结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三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课时
请同学们将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数据,用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表示,并按营养级由低到高排列。
任务四:构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金字塔模型
肉食性动物12.6J/(cm2·a)
喀拉峻草原
天山大峡谷
生产者
15 000 000
2 000
初级消费者
2 000 000
1 500 000
次级消费者
900 000
1 200 000
三级消费者
10
20
构建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
任务五:构建生态系统生物数量金字塔模型
上宽下窄
上窄下宽
意义:
直观的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
1/25
1/10000
1.由生产者推导最高营养级(获得量)
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1
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
例(2)如果C增重1kg,至少消耗A_____千克,最多消耗A__ _千克
25
10000
2.由高营养级推导生产者
例(3)在右图的食物网中,如果C从B、F中获得的能量比为3∶1,C增重1kg,则最少需要消耗A多少kg?
3.在能量分配比例已知时,按比例分别计算,最后相加
沿食物链A→D→E→F→C逆推:1/4kg× 5 × 5 × 5 × 5=625/4kg
消耗A最少,按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前级是后级5倍):
75/4kg+625/4 kg=175kg
沿食物链A→B→C逆推:3/4kg × 5 × 5=75/4kg
小结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三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课时
请同学们将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数据,用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表示,并按营养级由低到高排列。
任务四:构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金字塔模型
肉食性动物12.6J/(cm2·a)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路径示意图
微生物
排泄物死亡体
精选ppt
食肉动物
第一条路径 排泄物死亡体 第二条路径
第四条路径
28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衰变定律 ❖ 熵(entropy)与耗散结构 ❖ 生态金字塔定律 ❖ 林德曼效率 ❖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生产 ❖ 辅助能量
过程 精选ppt
14
生物小循环示意图
消费者
腐屑
分解者
食物基础
可利用的 营养物质
储存
精选ppt
15
气象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 气象型循环
储藏在大气圈和水圈中的元素通过大气进行弥漫, 很短时间内被植物物所利用,然后生物在转化过 程中释放的物质再经过大气和降雨回到大海和大 气。
❖ 沉积型循环
储藏在地下的元素经过风化或者开采冶炼释放出 来为植物吸收,参与生命物质的形成。沿着食物 链转移分解释放,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大部分以 溶液或沉积物状态随流水进入江河,汇入大海, 经过沉降,淀积变成岩石
精选ppt
17
物流的特征
❖ 生物量与现存量
在某一特定的观察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积存的有机物 质总量称为生物量。又称为现存量。生产量是现存量与 减少量之和。要提高现存量,关键是要增加生产量和降 低减小量
❖ 周转率与周转期
周转率是指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某一组分中的物质在单 位时间内所流出或流入的量站库存总量的份额。周转期 是周转率的倒数,表示该物质全部更换需要的时间。
❖ 生态金字塔理论意义 食物链长,塔的层次多,能量消耗多,储存少, 系统不稳定。反之,食物链短,塔的层次低,能 量消耗小,储存量大,系统稳定。但是食物链过 短,能量利用率低,浪费大。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苏教版选择性必修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能量流动过程
1.能量流动概念的理解 源头:太阳能
输入 —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传递 —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转化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
形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散失 —过程:呼吸作用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1)能量来源ba..生消产费者者的的能能量量主来要自来上自一太营阳养能级同化的能量 (2)能量去向: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从 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三、生态金字塔 1.能量金字塔 将单位时间内各_营__养__级_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 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__养__级__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 形。
2.生物量金字塔 用能量金字塔的方法表示各个营__养__级__生__物__量__(每个营__养__级__所容 纳的有__机__物__的__总__干__重__)之间的关系。 3.数量金字塔 用能量金字塔的方法表示_各__个__营__养__级_的__生__物__个__体__的数目比值关 系。 4.生态金字塔 _能__量__金__字__塔__、_生__物__量__金__字__塔__和__数__量__金__字__塔__统称为生态金字塔。
1.用能量流动的原理,解释谚语“一山不容二虎”隐含的道理。 提示: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规律可知, 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老虎在生态系统中几乎是最高 营养级,通过食物链(网)流经老虎的能量已减到很小的程度。因此, 老虎的数量将是很少的。故“一山不容二虎”。
2.如果你被困荒岛,要维持更长时间等待救援,要获得更多能 量,究竟要采用以下哪种生存策略呢?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ppt课件
45
一、次级生产的能量平衡
46
猎物种群生产量(886.4g)
未捕获(876.1g)
被捕获(10.3g)
被吃下(7.93g)I 未吃下(2.37g)
同化(7.3g)A
未同化(0.63g)
净次级生产(2.7g)P
呼吸(4.6g)R
47
1.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 量:
P=A-R;
A=C-FU
2.P=Pg+Pr (净生产量为种群中个体的生长和出生之和)
利用工厂饲料、饲料添加剂、良种繁育、环境调节控制等。
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差异大的生态系统的辅助能特征与能量效率
1. 一般,随着辅助能的投入的增加,能量的产出水平和农业产量 也相应增加,但辅助能的产投效率不一定增加,甚至出现报酬 递减现象。
2. 投能结构:能量投入中辅助能在总输入能量所占的比例,无机 能和有技能所占的比例,化肥、农药各项投能所占的比例等等。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中,以热带雨林生产力为最高,平 均为2200g/m2.yr。由热带雨林向常绿林、落叶林、 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寒漠依次减少。初 级生产量从热带至亚热带、经温带到寒带逐渐降低 。 一般认为,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是导致初级生产量随 纬度增大而降低的原因。
28
29
3.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河口湾由于有大陆河流的辅助输入,它们的净初级生
3. 辅助能的质量及其投入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关。 60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
61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过程
62
63
8% 29.7%
25%
64
二、生态金生态效率
70
71
三、生态效率
一、次级生产的能量平衡
46
猎物种群生产量(886.4g)
未捕获(876.1g)
被捕获(10.3g)
被吃下(7.93g)I 未吃下(2.37g)
同化(7.3g)A
未同化(0.63g)
净次级生产(2.7g)P
呼吸(4.6g)R
47
1.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 量:
P=A-R;
A=C-FU
2.P=Pg+Pr (净生产量为种群中个体的生长和出生之和)
利用工厂饲料、饲料添加剂、良种繁育、环境调节控制等。
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差异大的生态系统的辅助能特征与能量效率
1. 一般,随着辅助能的投入的增加,能量的产出水平和农业产量 也相应增加,但辅助能的产投效率不一定增加,甚至出现报酬 递减现象。
2. 投能结构:能量投入中辅助能在总输入能量所占的比例,无机 能和有技能所占的比例,化肥、农药各项投能所占的比例等等。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中,以热带雨林生产力为最高,平 均为2200g/m2.yr。由热带雨林向常绿林、落叶林、 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寒漠依次减少。初 级生产量从热带至亚热带、经温带到寒带逐渐降低 。 一般认为,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是导致初级生产量随 纬度增大而降低的原因。
28
29
3.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河口湾由于有大陆河流的辅助输入,它们的净初级生
3. 辅助能的质量及其投入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关。 60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
61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过程
62
63
8% 29.7%
25%
64
二、生态金生态效率
70
71
三、生态效率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寄生食物链
寄生食物链是以活的动植物有机体为能量来源、以寄生方式生存的食物链。
(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员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多数 情况是交织在一起,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生,而同一种食物又往往被多种消费 者取食,于是就形成了生态系统内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相互联结的“网络”。这种 网络被称为食物网。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地球生态系统的能量90%以上有来自于日光能,另外不足10%是来自于 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水能等。太阳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投射到地球。 在太阳辐射中,可见光约占50%,红外线约占43%,紫外线约占7%。可见光 是由7种不同的单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除绿光外, 其他均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辐射,其中红橙光是绿色植物叶绿素最容 易吸收的部分,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植物只能将很少一部分生理辐射能转 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红外线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热效应,形成生物 生存的热量环境。紫外线则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能力和破坏能力,能提高植 物组织中蛋白质及纤维素含量,还会杀死微生物。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工辅助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所谓的人 工辅助能是指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所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人力、畜力、 燃料、电力、机械、化肥、农药、饲料等。它的投入可以大大强化和辅助生 态系统中生物对太阳光的固定、转化和流动。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借助于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因此,食物链和食物网 便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一)食物链
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一个序列,组 成一个整体,就像是一条链索一样。这种链索关系就被称为食物链。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1942年在研究湖内生物种群能量流动规律时,受中国谚语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污泥”的启发,提出了著名的食物链理论。 在自然界中,一个完整和发育完全成熟的生态系统常具有这样一条典型的食物链: 植物 ——食草动物——一级食肉动物——二级食肉动物——顶级食肉动物。 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储存和停留的位置,也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 节)称为营养级。在上诉食物链中,植物称为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称为第二营养级, 一级食肉动物称为第三营养级,二级食肉动物称为第四营养级,顶级食肉动物称为第 五营养级。 食物链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均可以按食物链的发端和生物 成员取食的方式归纳为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3种类型。
农业生态学3农业生态系统能流
消耗量 C=A+FU
同化量 A
生产量P
现存量改变 ΔB
十分之一定律 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食物链上流动,上一营养级大 约只能固定下一营养级能量的10%,这种规律称之 为十分之一定律。
3.生态系统能流
生态系统水平的 能量流动和食物 链水平的能量流 动有何区别?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 能量高效利用有 何关系?
(1)草牧食物链
从绿色植物开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弱肉 强食,存在明显的捕食关系和血淋淋的斗争,所以 又叫捕食食物链。
捕食中以活有机体为食,所以也叫活食食物链。
水稻-稻飞虱-青蛙-蛇-鹰
(2)腐食食物链
食物链成员与 死的有机体为食 ,通过腐烂分解 ,由腐生成员构 成的食物链
动物尸体-蝇-真菌-细菌
2.能量的形式及转化
太阳辐射能
热能
热能
动能
植物呼吸 动物呼吸 动物运动
势能
有机物化学能
有机物化学能 动物登高
有机物
光合
取食
动物取食 化学能
作用
动物发光
动物放电
光能
动物发声
电能
声能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形式及转换
3.生态系统的能源
太阳能
辅助能
自然辅助能 人工辅助能
生物辅助能 工业辅助能
太阳能
除太阳辐射能以外, 其它进入系统的任何形式 的能量。
农业生态学3农业生态系统能流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
一、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二、能量流动过程 三、能流模型及能流分析 四、能流与生态系统生产力
一、 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1.能量的概念
力学定义能量是:物体做功能力的量度。 物体对外界作了功,物体的能量要减少;反过来, 若外界对物体作了功,物体的能量就要增加。如某 些动物搬运食物,则动物对外界作了功,体内的化 学能减少。 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存在、变化及其发展,都与 能量息息相关,遵循一定的能量变化规律。
同化量 A
生产量P
现存量改变 ΔB
十分之一定律 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食物链上流动,上一营养级大 约只能固定下一营养级能量的10%,这种规律称之 为十分之一定律。
3.生态系统能流
生态系统水平的 能量流动和食物 链水平的能量流 动有何区别?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 能量高效利用有 何关系?
(1)草牧食物链
从绿色植物开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弱肉 强食,存在明显的捕食关系和血淋淋的斗争,所以 又叫捕食食物链。
捕食中以活有机体为食,所以也叫活食食物链。
水稻-稻飞虱-青蛙-蛇-鹰
(2)腐食食物链
食物链成员与 死的有机体为食 ,通过腐烂分解 ,由腐生成员构 成的食物链
动物尸体-蝇-真菌-细菌
2.能量的形式及转化
太阳辐射能
热能
热能
动能
植物呼吸 动物呼吸 动物运动
势能
有机物化学能
有机物化学能 动物登高
有机物
光合
取食
动物取食 化学能
作用
动物发光
动物放电
光能
动物发声
电能
声能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形式及转换
3.生态系统的能源
太阳能
辅助能
自然辅助能 人工辅助能
生物辅助能 工业辅助能
太阳能
除太阳辐射能以外, 其它进入系统的任何形式 的能量。
农业生态学3农业生态系统能流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
一、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二、能量流动过程 三、能流模型及能流分析 四、能流与生态系统生产力
一、 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1.能量的概念
力学定义能量是:物体做功能力的量度。 物体对外界作了功,物体的能量要减少;反过来, 若外界对物体作了功,物体的能量就要增加。如某 些动物搬运食物,则动物对外界作了功,体内的化 学能减少。 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存在、变化及其发展,都与 能量息息相关,遵循一定的能量变化规律。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共56页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第二定律:熵律,任何形式的能(除了热)转化到 另一种形式能的自发转换中,不可能100%被利用, 总有一些能量作为热的形式被耗散出去,熵就增加 了。
第二节 生态系统能流过程与能流分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途径
1 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牧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流的主要渠道。
●生产量(production): 是在一定时间阶段中,某个种群或生态系 统所新生产出的有机体的数量、重量或能量。它是时间上积累 的概念,即含有速率的概念。有的文献资料中,生产量、生产 力(production rate)和生产率(productivity)视为同义语,有的 则分别给予明确的定义。
●生物量和生产量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到某一特定时刻为止,生 态系统所积累下来的生产量,而后者是某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 中积存的生物量。
GP=NP+R ; NP=GP-R
影响初级生产的因素
CO2 ②
①光
NP
取食
光合作用
生物量
R
污染物
⑤ O2+温度⑥
③
④
GP
H2O
营养
陆地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量是由光、二氧化碳、水、营养 物质(物质因素) 、氧和温度(环境调节因素)六个因素决定的。
提高农业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初级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因地制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 1.太阳能:占 99% 以上 ● 2.自然辅助能 (natural a uxiliary energy ) :如 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占 <1% ● 3. 人工辅助能 (artificial auxiliary energy) :人畜 力、燃料、电力、肥料、农药等农业生
第二节 生态系统能流过程与能流分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途径
1 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牧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流的主要渠道。
●生产量(production): 是在一定时间阶段中,某个种群或生态系 统所新生产出的有机体的数量、重量或能量。它是时间上积累 的概念,即含有速率的概念。有的文献资料中,生产量、生产 力(production rate)和生产率(productivity)视为同义语,有的 则分别给予明确的定义。
●生物量和生产量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到某一特定时刻为止,生 态系统所积累下来的生产量,而后者是某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 中积存的生物量。
GP=NP+R ; NP=GP-R
影响初级生产的因素
CO2 ②
①光
NP
取食
光合作用
生物量
R
污染物
⑤ O2+温度⑥
③
④
GP
H2O
营养
陆地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量是由光、二氧化碳、水、营养 物质(物质因素) 、氧和温度(环境调节因素)六个因素决定的。
提高农业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初级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因地制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 1.太阳能:占 99% 以上 ● 2.自然辅助能 (natural a uxiliary energy ) :如 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占 <1% ● 3. 人工辅助能 (artificial auxiliary energy) :人畜 力、燃料、电力、肥料、农药等农业生
农业生态学·第三章能量流动
三、食物是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载体
• (一)食物链
1.定义:生态系统中,来源于植物的食
物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 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 的链索关系即食物链。 2.典型的食物链:植物→食草动物→一 级食肉动物→二级食肉动物→顶级食肉动 物
(1)捕食食物链,又称为活食或草食食物 链 海洋中: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虾→鱼 草原上:草→羚羊→老虎 农田中:水稻→蝗虫→青蛙 农业生产中:作物秸秆→牛→人 (2)腐生食物链,又称碎屑或 残渣食物 链 农业上用秸秆、粪便生产 沼气 棉籽壳、稻草培育蘑菇 食物链的基本类型(四种)
detritus chain
寄生食物链:parasitic food chain
熵:entropy 自由能:free energy 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
生态效率:ecological efficiency
人工辅助能:artificial auxiliary energy
•(3)寄生食物链
植物型:大豆→菟丝子
动物型:哺乳动物→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 马→蛔虫
(4)混合食物链
稻草→牛(牛粪)→蚯蚓→鸡(鸡粪)→猪 (猪粪)→鱼;稻→螟→赤眼蜂; 菜(温棚)→鸡(鸡粪)→沼气(沼渣)→肥田
2.营养级:生物在食物链上所处的位置,
即食物链上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能量元素:energy elements
大量元素:macronutrients
微量元素:micronutrients
一个系统内能的变化(U)等 于系统吸收的能量(Q)减去 系统对环境所作的功(W),
U=Q–W 根据此公式,对生态系统的 能量可以进行定量研究。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计算专题+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总能量为:A1+B1+C1+D1 而 D1=A2+B2+C2+D2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100% 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A2+B2+C2+D2=D1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多种生物处获得 能量,且各途径所获得的能量比例确定,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 算后合并。
C
13%
16%
A 10%
a
B 19% D
b
b=a×10%×19%+a×16%×13%
例:如图是一个食物网,假如鹰的食物有 2 来自兔, 2 来自鼠, 1 来自蛇,
三、用拼图法分析营养级能量的流动
自身呼吸消耗 A1
B1
未利用的
分解者 C1
D1
下一级
D1 流向下一营养级
自身呼吸消耗 A2
B2
未利用的
分解者 C2
D2
下一级
D2 流向下一营养级
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A+未被利用B+分解者的分解量C+流向下一营养级D
例1.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其中g表示流向
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
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且所占比例基本相符 C.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a1+b1+c1+d1)×100% D.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总能量为:A1+B1+C1+D1 而 D1=A2+B2+C2+D2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100% 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A2+B2+C2+D2=D1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多种生物处获得 能量,且各途径所获得的能量比例确定,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 算后合并。
C
13%
16%
A 10%
a
B 19% D
b
b=a×10%×19%+a×16%×13%
例:如图是一个食物网,假如鹰的食物有 2 来自兔, 2 来自鼠, 1 来自蛇,
三、用拼图法分析营养级能量的流动
自身呼吸消耗 A1
B1
未利用的
分解者 C1
D1
下一级
D1 流向下一营养级
自身呼吸消耗 A2
B2
未利用的
分解者 C2
D2
下一级
D2 流向下一营养级
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A+未被利用B+分解者的分解量C+流向下一营养级D
例1.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其中g表示流向
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
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且所占比例基本相符 C.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a1+b1+c1+d1)×100% D.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第三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你听说过“一山不容二虎”这个谚语吗?请你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这个谚语中 的道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具有什么特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活动1 认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依据下面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途径(渠道)分别 是什么? 【提示】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食物链和食物网。
2022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通过探究学习认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明确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逐步完 善物质与能量观。
2.通过探究学习能量流动的特点,掌握定量分析法等科学分析方法,提升科学探究 素养。
3.通过探究学习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
2.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3.珠江三角洲某一桑基鱼塘使用蚕粪作饲料来喂鱼。假设蚕同化的能量为105 kJ,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鱼从蚕同化的能量中获得的能量为(A )。
2.能量的传递、转化和散失: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② 呼吸作用 中以 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③ 生长、发育和繁殖 等的生 命活动,其中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残骸的形式被④ 分解者 分解;另一部 分则被下一营养级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了⑤ 下一营养级 。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⑥ 单向 的;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逐级⑦ 递减 ,能 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⑧ 10%~20%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 不超过⑨ 5 个营养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课件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 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64%n
【解析】 羊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的 能量=64%n。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同化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16%n。根据能量流动传 递效率10%~20%,故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 能量为(10%~20%)×64%n。
【答案】 A
1.食物网中,能量传递效率是指某营养级流 向各食物链下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占该营养级的 比例。如
【答案】 C
1.物质循环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
素。
(2)循环过程:无机环境
元素 元素
生物群落。
(3)循环特点:全球性、循环性。
(4)碳循环过程:
图解如下:
项 目
2.物质循能环量与流能动量流动的关系物质循环
形 式
以有机物为载体
无机物
特 点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
(1)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 者是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体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 的多级利用,使系统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 转化率达到最高程度。
(3)请你设计绘出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 动简图。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天麻、葡 萄等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为生产者;鸡、 猪等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为消 费者;蚯蚓、蘑菇和密环菌等为分解者。(2)该 生态系统为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体系,体现了 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物质和能量的 转化率与利用率。(3)绘制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 量流动简图时,易错处在于能量流动图,考生 常常受食物链的定式影响,使能量流动描绘不 全。
【精品】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PPT课件
R 呼吸
枯死、采食
总生产量Pg 量B
净生产量 Pn
现存
2、 地球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
据H.Whittaker(1975)计算,地球的初级生 产量为:(单位:×109吨)
总初级生产量:172×109 吨 森林: 82 ×109 吨 海洋: 55 ×109 吨 温带草原: 5.4 ×109 吨 热带稀树草原: 10.5 ×109 吨 其余: 7.74 ×109 吨(包括湖泊、荒原和沙漠等)
(3)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生产的有机质大部分作为产品, 留给腐生食物链的仅占净初级生产的20~30%。如果不 通过粪肥、秸杆还田等途径向系统补充有机质,则系统 中腐生食物链上的生物群落将会因为缺少食物能而衰退, 引起土壤肥力的下降。
4.在任何一生态系统,各类食物链有协同作用。
三、食物网
食物网(food web):在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 交错起来构成的网状结构。
第三章--农业生 态系统能量流
§1 热力学定律及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U(系统内能变化)=Q(吸热)-W(对外作功) 能量可以在不同介质中传递,也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
换,但在所有这些过程中能量保持恒定,既不能创生, 也不会消灭。 应用:制定生态系统能量收支平衡表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能量的转换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有效。 2.自由能的提高不可能是一个自发过程。 应用: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3. 生产力与生产效率
区别两个概念: 生产效率:单位时间和空间内,投入农业生态系统的 物质能量和价值的转化效率。 即:生产效率(产投比)=产出量/投入量 如:劳动生产率、价值转化率、物质利用率等。 系统生产力:农业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通常为一 年),空间(通常指面积)所产出的物质、能量或价值 的多少。 可以看出,生产力的概念包含生产效率的含义。但通 常所讲到的系统生产力主要指前两点所述的含义,指总的 生物量、经济产品量或总产值。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有机体和生态系统都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存在一种 连续而有效的能量转换,因而都属于耗散结构。
光合与同化:引入负熵,保持有序状态 呼吸与作功:排除正熵,排除无序
§2 食物链
一、食物链(food chain)和营养级(trophic level):
1.食物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成员间,通过 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教学目的]
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路径、功能等有关概念,掌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 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能源的类型及其功能地位。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能量在生态 系统中传递的损耗途径,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生态金字塔等的基本 概念,食物链加环原理及应用。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次级生产的概念 及关系。提高生态系统初、次级生产力的基本途径。人工辅助能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
(3)寄生食物链(parasite food chain):以寄生的 方式取食活着生物有机体。食物链成员有自大到小的趋 势。
如:大豆——菟丝子 马——蛔虫——原生动物
红铃虫——金小蜂
(4)混合食物链:构成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既有活 食生物成员,也有腐食生物成员。
如:稻草——牛——蚯蚓——鸡——猪——鱼
三、 熵(entropy)
1.熵(entropy):系统热量除以温度后得到的商。 △S=△Q/T 熵是系统无序性的量度。 2.热力学第二定律 (1)在一个内能不变的封闭系统中,任何自发过程
均朝着熵值增加的方向进行。 (2)开放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
任何过程,均使系统与环境熵值之和增加。
四、耗散结构理论
1.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 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Prigogine)
2.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 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不断交换,就能克服混乱状态,维持稳定 状态,并且不断提高系统的有序性,使系统的熵减少。
食物网本质上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之间一系列反复 的吃与被吃的相互关系。
营养结构: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 环境紧密联系起来的结构。
四、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加环
(一)食物链加环的作用
在原有食物链中通过加入新的链环,延长 或完善食物链组合,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具有很好的效益。其作用表现在:
是由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直接消耗活有机体或 其部分的食物链。在陆地上起始于绿色植物,在水中起始于 浮游植物。 如:水稻——稻飞虱——青蛙——蛇——老鹰——人 (2)腐生食物链(又称残渣食物链 detritus food chain):由多种微生物构成,是以死有机体为营养源,通 过腐烂、分解,将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质的食物。 如:秸杆(畜粪)——食用菌 垃圾——蚯蚓(蜗牛)
(3)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生产的有机质大部分作为产品, 留给腐生食物链的仅占净初级生产的20~30%。如果不 通过粪肥、秸杆还田等途径向系统补充有机质,则系统 中腐生食物链上的生物群落将会因为缺少食物能而衰退, 引起土壤肥力的下降。
4.在任何一生态系统,各类食物链有协同作用。
三、食物网
食物网(food web):在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 交错起来构成的网状结构。
– 减耗环 这类环节的引入可减少生产消耗。
如:引入天敌,可减轻病害危害,吉林省人工放养寄生 蜂,防治林场的松毛虫。
– 增益环
这类环节虽不提供人类直接消费的产品,但可扩 大生产环节的增产效果。
2.营养级(trophic level):食物链上的每一个食 性级。以符号T来表示,T1表示第一营养级,T2表示 第二营养级,T3……Tn余此类推。一般为4~5级。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 种主要形式,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
二、食物链的种类
按性质不同分为四类: (1)捕食食物链(又称草牧食物链 gazing food chain):
§1 热力学定律及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U(系统内能变化)=Q(吸热)-W(对外作功) 能量可以在不同介质中传递,也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
换,但在所有这些过程中能量保持恒定,既不能创生, 也不会消灭。 应用:制定生态系统能量收支平衡表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能量的转换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有效。 2.自由能的提高不可能是一个自发过程。 应用: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return
三、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1.在同一个食物链中,常包含有食性和其它生活习性极不 相同的多种生物。
一条食物链中包含的多种生物,可以使光合产物得到充 分利用(分级利用光合产物),在有限的空间中养活众多 生物。
2.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可能有多条食物链,它们长短不一, 营养级数目不等。如一个鱼塘生态系统中:
[教学难点]
生态学效率、农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优化设计、能流模型的设计。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能流路径为主线,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行为。
[教学内容]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1 §2 §3 §4 §5
热力学定律 食物链、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藻类水草——草鱼 绿藻——甲壳动物——花鲢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噘鱼 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营养级的数目是有限的
3.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所占比重不同。
(1)森林生态系统:腐生食物链比重最大,约占系统中生 产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90%以上。
(2)草原生态系统(牧场):腐生食物链约占70%左右。
–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 – 提高 能量的利 Nhomakorabea率和转化率
(二)、食物链加环的类型
--生产环 在食物链中加入能够把非经济产品转化为人
们直接利用的经济产品的环节,称为生产环。
如:牛、羊等可把秸杆、糠麸、菜叶、杂草等转化为肉、 皮、奶、蛋等,蜜蜂可将花粉转化为蜂蜜、蜂王浆等。
光合与同化:引入负熵,保持有序状态 呼吸与作功:排除正熵,排除无序
§2 食物链
一、食物链(food chain)和营养级(trophic level):
1.食物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成员间,通过 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教学目的]
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路径、功能等有关概念,掌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 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能源的类型及其功能地位。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能量在生态 系统中传递的损耗途径,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生态金字塔等的基本 概念,食物链加环原理及应用。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次级生产的概念 及关系。提高生态系统初、次级生产力的基本途径。人工辅助能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
(3)寄生食物链(parasite food chain):以寄生的 方式取食活着生物有机体。食物链成员有自大到小的趋 势。
如:大豆——菟丝子 马——蛔虫——原生动物
红铃虫——金小蜂
(4)混合食物链:构成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既有活 食生物成员,也有腐食生物成员。
如:稻草——牛——蚯蚓——鸡——猪——鱼
三、 熵(entropy)
1.熵(entropy):系统热量除以温度后得到的商。 △S=△Q/T 熵是系统无序性的量度。 2.热力学第二定律 (1)在一个内能不变的封闭系统中,任何自发过程
均朝着熵值增加的方向进行。 (2)开放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
任何过程,均使系统与环境熵值之和增加。
四、耗散结构理论
1.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 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Prigogine)
2.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 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不断交换,就能克服混乱状态,维持稳定 状态,并且不断提高系统的有序性,使系统的熵减少。
食物网本质上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之间一系列反复 的吃与被吃的相互关系。
营养结构: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 环境紧密联系起来的结构。
四、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加环
(一)食物链加环的作用
在原有食物链中通过加入新的链环,延长 或完善食物链组合,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具有很好的效益。其作用表现在:
是由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直接消耗活有机体或 其部分的食物链。在陆地上起始于绿色植物,在水中起始于 浮游植物。 如:水稻——稻飞虱——青蛙——蛇——老鹰——人 (2)腐生食物链(又称残渣食物链 detritus food chain):由多种微生物构成,是以死有机体为营养源,通 过腐烂、分解,将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质的食物。 如:秸杆(畜粪)——食用菌 垃圾——蚯蚓(蜗牛)
(3)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生产的有机质大部分作为产品, 留给腐生食物链的仅占净初级生产的20~30%。如果不 通过粪肥、秸杆还田等途径向系统补充有机质,则系统 中腐生食物链上的生物群落将会因为缺少食物能而衰退, 引起土壤肥力的下降。
4.在任何一生态系统,各类食物链有协同作用。
三、食物网
食物网(food web):在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 交错起来构成的网状结构。
– 减耗环 这类环节的引入可减少生产消耗。
如:引入天敌,可减轻病害危害,吉林省人工放养寄生 蜂,防治林场的松毛虫。
– 增益环
这类环节虽不提供人类直接消费的产品,但可扩 大生产环节的增产效果。
2.营养级(trophic level):食物链上的每一个食 性级。以符号T来表示,T1表示第一营养级,T2表示 第二营养级,T3……Tn余此类推。一般为4~5级。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 种主要形式,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
二、食物链的种类
按性质不同分为四类: (1)捕食食物链(又称草牧食物链 gazing food chain):
§1 热力学定律及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U(系统内能变化)=Q(吸热)-W(对外作功) 能量可以在不同介质中传递,也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
换,但在所有这些过程中能量保持恒定,既不能创生, 也不会消灭。 应用:制定生态系统能量收支平衡表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能量的转换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有效。 2.自由能的提高不可能是一个自发过程。 应用: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return
三、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1.在同一个食物链中,常包含有食性和其它生活习性极不 相同的多种生物。
一条食物链中包含的多种生物,可以使光合产物得到充 分利用(分级利用光合产物),在有限的空间中养活众多 生物。
2.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可能有多条食物链,它们长短不一, 营养级数目不等。如一个鱼塘生态系统中:
[教学难点]
生态学效率、农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优化设计、能流模型的设计。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能流路径为主线,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行为。
[教学内容]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1 §2 §3 §4 §5
热力学定律 食物链、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藻类水草——草鱼 绿藻——甲壳动物——花鲢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噘鱼 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营养级的数目是有限的
3.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所占比重不同。
(1)森林生态系统:腐生食物链比重最大,约占系统中生 产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90%以上。
(2)草原生态系统(牧场):腐生食物链约占70%左右。
–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 – 提高 能量的利 Nhomakorabea率和转化率
(二)、食物链加环的类型
--生产环 在食物链中加入能够把非经济产品转化为人
们直接利用的经济产品的环节,称为生产环。
如:牛、羊等可把秸杆、糠麸、菜叶、杂草等转化为肉、 皮、奶、蛋等,蜜蜂可将花粉转化为蜂蜜、蜂王浆等。